家用中央空调的应用及发展(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4196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用中央空调的应用及发展(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家用中央空调的应用及发展(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家用中央空调的应用及发展(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家用中央空调的应用及发展(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家用中央空调的应用及发展(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用中央空调的应用及发展(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用中央空调的应用及发展(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家庭中央空调的应用及发展教 学 系 建筑工程系 专业班级 09级供热1班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1年10月25日目 录摘要3引言31 家用中央空调的简介31.1 家用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和结构31.2 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分类52 家用中央空调的历史与现状62.1 家用中央空调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研究62.2 影响我国中央空调的主要因素73 家用中央空调的应用73.1 三种类型在我国的应用推广情况分析73.2 家用住宅空调的现状和解决方案84 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前景展望94.1 对建筑业的发展影响94.2 地源地源热泵应用于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前景94.

2、3 我国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1结论:12致谢12参考文献12家用中央空调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步入21世纪,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住宅面积不断地扩大,以窗机、分体挂壁机和柜机为代表的传统的家用空调已不能充分满足环境、能源的需要。目前家用空调市场上的产品,从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称为“温调”,真正的”空调”应具备空气质量调节的功能,不仅调节空气冷暖,而且可以通风换气,调节空气湿度、有机挥发物含量、细菌含量等室内空气的综合品质。从这个意义上,家用中央空调才把人们带入到“真正的空调时代”。这种集大型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优点于一体的小型化独立空调系统恰到好处地适应了目前市场的需求,代表了21世纪

3、人居空调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它跨越了我国空调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的“中央空调”与“家用空调”间的界限,开辟出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关键词: 工作原理 系统分类 中央空调的现状 前景 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趋势引言家用中央空调系统自1999年推向社会以来,得到迅猛的发展,生产厂家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崛起家用中央空调俨然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目前市场流行的家用中央空调主要有三种形式:水管式家用中央空调、风管式家用中央空调、冷剂式家用中央空调水管式家用中央空调以其舒适、使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等特点,在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的主机启停频繁;主机在冬季除霜

4、时,系统水温较低等现象。主机启停频繁,会缩短压缩机的寿命,同时对电网冲击较大,对用户而言,增加运行费用;系统水温较低,会使系统水的热品质下降,末端设备将吹冷风,使室内温度达不到舒适标准。 近年来,随着大面积的高档次住宅和别墅区的增加,空调方式的选择已渐为房产开发商所关注。传统家用空调的室外机影响了建筑外立面整体美观,其在密集型建筑中已遭摒弃,为适应现代住宅要求,融合了传统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特点的家用中央空调应运而生,其在节能、空间利用、分户控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着市场的扩展,家用中央空调在产品设计和节能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节能意味着降低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这对推广家用中央空调十分重要,值

5、得我们思考研究。1 家用中央空调的简介1.1 家用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制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和冷却塔组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结构图,如下:其三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分别如下:1冷(热)水机组的基本工作过程是:室外的制冷机组对冷(热)媒水进行制冷降温(或加热升温),然后由水泵将降温后的冷媒(热)水输送到安装在室内的风机盘管机组中,由风机盘管机组采取就地回风的方式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处理的目的。 2风管(道)式机组的基本工作过程是:供冷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蒸气经压缩、冷凝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液体制冷剂。供热时,室外的

6、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蒸气经压缩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汽体制冷剂,室内机组通过布置在天花板上的回风口将空气吸入,进行热交换后送入安装在室内各房间天花板中的风管(道)内,并通过出风口上的散流器向室内各房间输送空气。在风管(道)上设计有新风门和排风门,可以按一定比例置换空气,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3变频一拖多机组的基本工作过程是:供冷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蒸气经压缩、冷凝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液体制冷剂。供热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蒸气经压缩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汽体制冷剂。各室内机组通过暗装的方式布置在天花板上。通过其回风口将空气吸入,进行热交换后送入,再从送风

7、口将处理后的空气采取就地回风的方式送回室内。机组在能量调节方式上由微电脑控制,室外机组的变频式压缩机根据室内冷热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压缩机的工作状态,以满足室内冷热负荷的要求。图如下: 1.2 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分类 家用中央空调是一种节能、舒适的家用空调系统,主要有冷热水系统、风管式系统和VRV系统等3种型式。现在我先简单阐述一下这三种系统。1冷热水系统输送介质通常为水,也有用乙二醇溶液的。它通过室外主机产生出空调冷热水,由管路系统输送到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产生冷热风,从而消除房间空调负荷。它是一种集中产生冷热量,但分散处理各房间负荷的空调系统形式,该系

8、统的室内末端装置通常为风机盘管。目前风机盘管一般均可以调节其风机的转速(或通过旁通阀调节经过盘管的水量),从而调节送入室内的冷热量,因此该系统可以对每个空调房间进行单独调节,满足各个房间不同的空调需求,同时其节能性能也较好。此外,由于冷热机组的输配系统所占的空间很小,因此一般不受建筑物层高的限制。但此种系统一般难以引进新风,因此对于通常密闭的空调房间而言,其舒适性较差。2风管式系统风管式系统以空气为输送介质,其原理与大型全空气中央空调的原理基本相同,是一个小型的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它利用室外主机集中产生冷/热量,对室内回风进行冷却/加热处理,再送入室内,达到消除室内负荷的目的。室外主机均采用水

9、冷方式,也可采取风冷方式。另外,由于该系统集中对空气进行处理,因此较易引入新风。新风可单独处理后送入空调房间,也可送入空调箱尾部,与回风混合后统一进行处理。与其他家用中央空调比较起来,风管式系统的初投资较小,并且该系统引入处理后的新风难度也远小于另两种形式,因此,室内空气品质较有保障。但是,风管式系统的送回风管道需占较大空间,这就要求建筑物有较大的层高。此外,它采用统一送风的方式,在没有变风量末端的情况下,难以满足不同房间的不同空调负荷要求。而变风量末端的引入将会使整个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大大增加。3 VRV系统变制冷剂流量(简称VRV)空调系统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它的基本原理同小型的家用分体式空

10、调类似。该系统室外主机由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和其他制冷附件组成,末端装置是由直接蒸发式换热器和风机组成的室内机。台室外机通过管路能够向若干台室内机输送制冷剂液体,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各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对室内负荷进行自动调节。VRV系统具有节能、舒适、运转平稳等优点,而且各房间可独立调节,可满足不同房间的不同空调负荷要求。但该系统控制复杂初投资高。2 家用中央空调的历史与现状2.1 家用中央空调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研究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家电市场调查研究课题组在我国54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21300户家庭,针对我国空调市场状况展开的连续性调查,研究发现:近

11、年来家用中央空调的市场需求呈逐渐上升趋势,特别是收入较高城市的普及速度异常迅速。据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0年,我国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将突破100亿元。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房地产业持续升温,而国内大、中型城市是家用中央空调的主要消费市畅据我们分析得出,截止2005年10月,我国家用中央空调城市市场容量,北京、上海、江苏和广州等发达城市市场需求占到了市场总额的40左右:其中,上海地区市场容量达到了15亿元左右的规模,北京地区和江苏地区市场容量已经超过了10亿元的规模,广州地区市场容量也保持在6亿元左右的规模。 从区域市场看,华北、华东、华南三个区域对家用中央空调的需

12、求市场比重占全部市场的78,与2003年度区域市场容量需求结构相比较,这三个区域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这一点与我国房地产也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关联性。 2.2 影响我国中央空调的主要因素影响我国中央空调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上的考虑。冷/热水机组的室外主机采用风冷热泵装置,室内末端为FCU。目前我国的风机盘管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风冷热泵技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也已基本成熟。2)建筑形式上的考虑。冷/热水机组不需占用太多层高,在住宅内布置较为方便,且施工简单、安装费用低。而风管式系统的设置需与建筑结构相配合,占用建筑空间大,且施工不方便。对于VRV系统,目前国内在此领域的技术尚不

13、完善,还存在着流量控制、管道材质、现场焊接、管道施工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3)中央空调行业作为一个生产、安装专业性很强的产业,其使用效果的好坏在于“三分产品,七分设计安装”,必须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由专业安装队伍进行施工安装。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使用效果,甚至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而正视家用中央空调安装工程领域,至今国家没有统一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规范;工程设计、安装企业的员工也没有建立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对于家用中央空调更没有单列的工程安装专业资质认证制度;家用中央空调维护保养缺乏统一指导价格和维修资质认证制度,家用中央空调安

14、装工程行业处于一个无规范、无序的激烈竞争之中,这无疑阻碍了我国家用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3 家用中央空调的应用3.1 三种类型在我国的应用推广情况分析全空气系统投资最小,性能也非常可靠,适合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但它要求有较高的层高。假如在房屋建设初期就把空调布置纳入规划,这样处理就可以解决层高的问题。但如果这样实施,对于一般购房者来讲,买房费用从目前市场来看已相当的高,而且很多人实行的是按揭付款,如果还要安装中央空调的话,那将超过家庭的承受能力。对大多数普通住宅用户,由于该系统对层高的要求,使得这种类型的空调失去了选择的可能。所以,目前这种系统在我国未能广泛应用。它更适合于别墅型的高薪家庭。而V

15、RV系统具有较明显的性能优势,它技术先进,高效节能,制冷制热快,应用范围广,舒适性好,性能可靠,维护量少,属于高科技创新产品,而且目前这一模式有很大的研发空间,可以说,VRV技术代表了未来空调技术发展的方向。但由于这一系统价位的原因,目前推广有很大的困难,市场占用分额较低。推测可能在最近23年时间内,它在户用中央空调中所占的比例将不会有飞跃性的变化。但是随着空调业技术的发展,产品价位的降低,人们收入的提高,相信这种系统将会占有巨大的市场。对于风冷冷/热水机组而言,风冷冷水型小型家用中央空调机采用了一台主机带多个末端装置(风机盘管),满足了多居室住宅的空调要求,制冷剂的充注量也很少,减少了制冷剂

16、可能的泄漏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及导致的维修费用,机组可采用微电脑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各房间独立控制,又可集中控制,方便实用、便于节电。大多数用户对中央空调的末端设备首选的是风机盘管机组,这是由于风机盘管形式多样,可根据业主喜好、功能使用、室内装饰等进行选择,且安装方便,质量可靠,可与室内整体装修融为一体。该系统的室外机设于阳台上,将噪音阻隔于户外。且不受层高的限制,同时价位能够让多数人所接受,维护及运行费也较低。基于以上诸多因素,目前在我国户用中央空调市场应用广泛。当然,由于各系统有自身的特点,在施工中,对各工程的具体情况,应进行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比较,最后确定出适合工程空调的方案来,切记

17、盲目跟随。3.2 家用住宅空调的现状和解决方案我国现有住宅普遍采用家用空调器,其中以分体空调器为主。它的特点是价格适中,安装方便,使用灵活,住户可随便开关,自行掌握使用费用。其存在的问题是:(1) 空调器一般由各户购房后自行安装,对于高档住宅来说尚未达到入住条件,而且由于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距离不能太长(一般小于5m) ,使室内机的布置受局限,影响住房装修,降低了家居装修的档次。(2) 室外机挂在住宅建筑的外墙面,上下各层位置可能不一,破坏了建筑物的外观,而且室外机的检修不方便。基于以上两点,少数高档住宅楼采用了全水集中空调系统,即所谓的中央空调。与家用空调器相比,中央空调系统除能实现本身功能外

18、,还不影响家居装修的档次,显示家居装饰的豪华、气派,但是中央空调系统,规模庞大,设备复杂,要求建立集中机房,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管理,投资巨大;且难以独立控制使用和独立计费。这些局限性限制了它在中、高档住宅开发中的广泛应用。目前主要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物。因此,在住宅开发中需要一种新的空调方式,它既能提高住宅档次,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又能解决计量、收费问题,且开发商和住户均能承受其使用费用。针对上面提到的种种问题的存在,应该使用家用的中央空调比较合适。 现在我用一房产案例的应用来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某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采用了家庭式中央空调系统图1。(图在下方)这是一套由制冷主机、供暖热源和末端装置构

19、成的系统。制冷主机选用风冷式冷水机组,供暖热源选用小型燃气热水炉,室内末端装置采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主机与末端装置间用铝型复合管连接。夏季,制冷主机生产冷水,通向风机盘管,向室内供冷;冬季,关闭单冷机的管道阀门,改为由热水炉向风机盘管和生活用水设备提供热水供暖。制冷主机、燃气热水炉、风机盘管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家庭式中央空调系统,除了实现其自身功能外,同时还解决了生活热水问题。在设备布置方面,制冷主机放置在室外平台上,该平台是建筑师结合建筑立面效果,专为放置该机组而设的,一般布置在外墙隐蔽处,不会破坏整栋建筑的外观。燃气热水炉采用壁挂式,不影响厨房使用面积。该系统采用的膨胀水箱也为壁挂式,放在厨房

20、内,体积约为510L 。而风机盘管的安装形式和位置与内装修结合起来,又可达到完美的使用效果,使该系统与建筑布局融为一体。4 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前景展望4.1 对建筑业的发展影响 由于分体空调越来越难以适应环境、能源的要求。近10年来,建筑业提出了四个新的建筑概念,即“健康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化建筑”、“集成建筑”。这些概念的提出,不但为建筑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空调业勾划出了明天蓝图。 “健康建筑”概念的出现是人类对自己生活的境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人类对住宅提出的基本求。在“健康住宅”的要求中至少有一半与中央调有关,而要实现“健康住宅”的这些最低要求应用分体空调已无法胜任,因此,家用

21、中央空调势必成为新世纪住宅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 “绿色建筑”强调的是:环境、节能、资源和材料的有效利用。环境包括建筑物外的生态环境和室内环境两部分,室内环境强调的是居住者的舒适感、身心健康和室内空气品质。要达到室内环境的这些要求,只能通过采用中央空调才能实现。节能包括提高能效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其中能效的提高包括使用高效冷水机组、高效锅炉、高效电机,减少水系统的能耗,采用新风冷却系统等几个方面。“绿色建筑”带给居住者的将是良好的空气品质、舒适的生活空间和较低的能耗。“智能化建筑”就是利用计算机、通讯与网络、自动控制和IC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提供智能化信息服务

22、和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智能化住宅主要包括:服务器系统,综合布线网络,系统集成软件,形成住宅内自己的区域网络。该网络上端与信息网、互联网、电视网连接,下端与住宅内每一户的家用电脑、家用电器、中央空调设备等连接。采用此网络,可以方便地实现楼宇自控、物业管理、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住宅内居住者营造高效、便捷的现代生活,从此角度出发,家用中央空调势必成为21世纪智能化住宅的一部分。“集成建筑”就是将房屋建筑的所有部件,先在工厂生产,再拼装成一座建筑。其为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前景,住宅的工业化生产极大地简化了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优化设计技术,标准化空调产品,工厂化安装使得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的

23、一次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 4.2 地源地源热泵应用于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科技的利用越来越多,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地缘热泵有着很大的优势,以此为例。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工作过程具体如下:夏季制冷时,大地作为排热场所,把室内热量以及压缩机耗能通过埋地盘管排入大地中,再通过土壤的导热和土壤中水分的迁移把热量扩散出去;冬季供热时,大地作为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通过埋地盘管获取土壤中热量为室内供热。两个换热器都既可作冷凝器又可作蒸发器,只因季节不同而功能

24、不同。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由于冬季从大地中取出的热量可在夏季得到补偿,因而可使大地的热量基本维持平衡/%。地源热泵作为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空调系统具有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效益,因此,国际上已将地下蓄热技术和高效热泵同时列入*&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与其他能源利用技术相比,地源热泵具有以下优势: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1能源永远不会枯竭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大约47%的太阳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因此,地源热泵的能源永远不会枯竭。2经济有效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高,夏季比环境空气低,在这种温度下,地源热泵的运行效率比传统空调系统高40%,可以

25、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40%左右。 3环境效益显著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可以减少40%以上;与电供暖相比,可以减少70%以上,如果结合其他节能措施,节能减排会更明显。4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地源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即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5节省空间地源热泵可以埋在地下,不必占用地面空间,它对于新兴的花园式建筑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另外,地源热泵的地面机房占地很少,可节省大量的建筑使用面积。 因此,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及寒冷地区均可利用地源热泵实现夏冬两季冷暖联供,其中夏热冬冷地区最为有利。夏热冬冷地区年平均温度高,一般居住建筑无集

26、中供热系统,其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湿度大,冬季阴冷潮湿,是我国居住热环境质量最差的地区之一。夏热冬冷地区夏季供冷天数和冬季供暖天数相当,采用地源热泵可以充分发挥地下蓄能系统的作用。因此,在夏热冬冷地区大力发展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技术,可以大大改善当地人民的居住热环境,并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能源。4.3 我国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宏观经济发展趋缓制约我国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快速增长 2005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06275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同比上涨2.0%,比上年

27、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在前三个季度中,国内建筑和房地产行业投资总额达到10377亿元,同比增长22.2%。 总体上看,2005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开发及增长率将呈现出稳中略降的态势。根据权威部门预测,2006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将保持在19.720左右,投资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增幅继续呈现出回落。这将对2006年家用中央空调的市场规模产生一定的压力。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家电市场调查研究课题组的调研数据表明:2006年到2008年,我国城市空调市场的需求量约在4600万台左右(不计出口及商业用户需求),我国除了存在50%左右的空白市场外,在已经拥有空调器家庭的潜在更换需求市场

28、出现增长的趋势,这些都为家用中央空调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2006年我国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将超过130亿元。 2、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品牌阵营逐渐显现 上世纪末,活跃在中国家用中央空调行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外国企业,例如,来自美国的麦克维尔、约克和来自日本的大金、三菱等。而近些年来巨大的市场自然会引来众多的参与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刚开始尝试性地开发家用中央空调产品,而2000年冷冻年刚过,不管是家用空调器生产厂家,还是中央空调生产厂家,甚至生产空调配件厂家都争相进入家用中央空调领域,国内空调厂家一跃而上的局面使家用中央空调产业在短短的三、四年之内的国产品牌很快就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

29、国内的家用空调制造商及商用空调制造商几乎全数加入了家用中央空调的生产制造,如国内比较知名的空调生产厂商海尔、美的、格力、小天鹅等都已经进入了家用中央空调领域;另外,一直坚持做家用中央空调的清华同方、金万众等企业,也在逐步提高自己在家用中央空调领域的知名度。 从数量上看,目前国内生产、销售家用中央空调的中外厂家已有上百家之多,但是真正有实力的大约只有30家,在这其中,总产值超2亿元的只有8家(大金、特灵、约克、麦克维尔、清华同方、海尔、美的、南京天加),其销售额占整个家用中央空调市场的70%以上。 可以预见,我国家用中央空调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将会进一步加强,随着未来竞争市场的加剧,再度洗牌在所难免

30、,而未来国内品牌市场将以海尔、美的、格力为代表的内资品牌;以大金、日立、三菱为主要代表的日资品牌;以麦克维尔、特灵、约克及开利为主要代表的美资品牌,这三大阵营三足鼎立的局面将形成。 家用中央空调的出现,打破了我国空调市场分体机占主导,柜机、窗机争雄的固有格局,在城市需求层次更加舒适化、个性化的今天,相信产品个性化更强、更健康的家用中央空调将成为空调制冷业未来新的发展趋势。结论:家用中央空调是一种节能、舒适的空调系统,主要有冷、热水机组、风管式系统和VRV系统等三种形式。美国、日本、中国的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特点均不相同,同各国的国情相适应。实践证明,我国较多的采用冷、热水机组形式仍有不足,仍应加

31、以不断改进。目前,随着住房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供热空调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探索适应我国高密度,中、高档商品住宅的小康型供暖,空调方式。通过几个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家用中央空调的应用中所应注意的问题,需要对影响其使用效果的各个环节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同时需要有统一的工程技术标准来进行工程应用的规范,使设计、用户、施工安装等环节的责任明确,做到有据可依,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家用中央空调的优势,使家用中央空调能够健康的发展。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的节能,首先应充分分析空调的应用环境因素,统计技术参数,做好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选择合理、科学的节能控制技术方案,使节能控制技术方案在系统建

32、设前期,达到理论计算的最优化;随后,在系统调试、运行期间。就要因地制宜地完善方案,让系统的节能运行效果达到最佳化,使方案的可行性达到最优化。总之,要实现空调节能运行的目的,首先应在节能控制技术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两者和谐统一,同时,也要做到节能控制技术的科学技术的科学创新与合理应用。致谢 本论文是在豆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是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人处事的道路。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豆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 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1 谢晓燕. 浅谈家用中央空调J.山西建筑2 邹国荣.家用中央空调的现状与发展前景3 李中领,金宁,等地源热泵应用于家用中央空调的发展前景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4,23(2);524 陈焰华. 家用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与实例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 刘洪胜等. 家用中央空调机组的技术现状与前景6 路宾. 家用中央空调在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