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及中国设计的未来(3).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4248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及中国设计的未来(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及中国设计的未来(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及中国设计的未来(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及中国设计的未来(3).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及中国设计的未来(3) 2.2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分析 这种规律不是凭空想象的,它主要源自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源自于经济、消费的需求。不只是在世界范围内,就算具体到某个国家,情况也是相似的 从中国设计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建筑设计是个例外,我们不去考虑的话,中国的设计产业基本上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产生的。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广告设计,在广告设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是视觉传达其他门类的发展,比如标志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图书装祯设计等,这些方面在九十年代发展已经比较迅速了。接下来两千年之后,室内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也逐渐发展起来。工业设计现在也在发展,不过整个产业并

2、没有成熟,还需要若干年的发展。 从消费者的认知角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作为一个消费者购买产品,首先刺激她消费动机的会是广告,所以广告设计会先产生发展起来。在具体的商场消费时,刺激他消费的主要方面会是包装质量,包装精美的产品销量会比较快。在消费者比较理性成熟之后,才会更在意品牌价值,在意产品功能形式上的统一,对产品适用型,人性化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说,现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同样也是消费者消费成熟的一个过程。同样,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已经都拥有自己的住房,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时,室内设计才可以发展起来。从生产商的认识角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一个生产商想更好的卖出自己的产品,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打

3、广告,当广告竞争激烈已经不能够再提高销量时就会考虑使用精美的包装,在此基础之上更高级的竞争方式为重建自己的品牌,用出色的展示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当然当竞争激烈到这些方式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时,生产商才会把工业设计放到一个主要的竞争战略位置。我这样说并不是说,企业开始就不考虑工业设计作为竞争手段。而是不重视这种能力,以为毕竟其他竞争方式成本都比较低,而工业设计是触及到产品根本的方式,整个成本、风险都比较大,对于以效益为主的生产商是不会很早关注的。3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道路3.1其他国家设计的借鉴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要走什么样得道路,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不过看看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可能

4、会对我们有所启发。二战结束初期,英国政府就成立了英国设计协会,英国大力发展设计教育、设计咨询行业,到90年代中,世界最大的10家设计公司有8家都在伦敦有设计办事处,伦敦已经是世界的设计之都。英国的设计发展表明政府的支持对于设计产业的发展作用很大。应该注意到的是英国战后发展设计是由于英国大国地位的没落,它想通过设计的发展表明自己的存在。政府对设计产业的影响巨大,法国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1987年法国只有300个工业设计师,发展一直很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法国政府的不重视。1983年,design在法国被正式禁止使用,而用 La Stylique代替,这说明直到80年代法国人还是把设计看作式样设计、时

5、髦的装饰而已。在意大利,荷兰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时候,法国却无动于衷。法国在强烈的民族情绪和民族主义精神影响下,通过宏大的建筑和工程项目来表达法兰西民族的伟大,这造成法国政府项目的宏大和国计民生的产品设计水平的萎缩形成鲜明的对比。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一开始质量与名声不好,主要通过仿制。后来日本政府发现设计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于是开始大力发展起来。对于日本这样的国家,资源极度缺乏,只通过单纯的仿制与来料加工只能获得很小的报酬。这也是日本能够发展设计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仅仅依靠单纯的制造可能也会获得合适的收入,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前,不会意识到这

6、些问题。意大设计的发展道路对中国的借鉴作用不强,是由于意大利的现代设计是从手工业发展而来,而中国的手工业与现代设计是割裂的。中国培养出的设计师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太少,培养模式与西方相同,这样使中国设计师很难从传统手工艺中发现灵感。同样的,北欧的设计与意大利相似,很多方面是国内现实条件不具备的。德国有深厚的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这是中国短时间很难学得到的。3.2我们要走的路我认为我们要走的道路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中美两国有很多方面具备相似之处,比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的设计产业高度发达;而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制造业日趋发达。美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中国拥有最

7、大的国内市场和日趋扩大的国际市场。美国主张多元化,反对设计上的单一垄断;而中国社会同样也是个包容社会,没有历史包袱。美国的市场高度商业化,中国的市场正在逐渐商业化。我们和美国的背景很像,很有可能未来在国内工业设计的地位就和现在美国工业设计的地位一样,是一种很重要的竞争手段,但不会成为最核心的手段。德国人总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做设计时考虑太多,而美国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设计可以没有约束。当然这样可能会产生很多不良的设计。可现在中国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没有足够的量的积累,设计是很难发展起来的。我们总是在做设计时考虑太多,又要融合中国传统元素,又要具有十足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忘记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觉得设计是一种商业竞争手段,我们通过设计提高产品品质,增加附加值,使消费者生活得更美好,这是设计的最重要的东西。优秀的设计可以成为一件艺术品,优秀的设计也应该融合民族设计,即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社会责任感。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设计公司的数量,设计的从业人数,设计对制造业的影响力远远不够,我们最需要的是扩大市场,在设计界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我觉得这是最需要的。参考文献: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第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第2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沈晓飞中国汽车设计要走什么样的路?中国汽车界,200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