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4267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反复误诊脊髓灰质炎后綜合征2例报道高伟明喻绪恩石永光胡文彬王训杨任民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回顾2例反复误诊的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査,以了解其临床特点,方法与结果病例1患者,男,35岁,因“左下肢无力、变细34年,加重2年”就诊。查体:行走时左下肢拖步,左下肢肌力,双上肢及右下肢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上下肢腱反射(+),右侧上下肢腱反射(+),双侧 Babinsk i ssIgn(-)。左下肢膝关节上6cm处较右侧细2.5c皿,四肢针刺觉正常,方法与结果病例1肌电图:左侧臀大肌,双侧胫前肌、腓肠肌MP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可见巨大电位;左侧臀大肌、

2、股四头肌大力收缩时呈单纯相;左侧腓肠肌可见纤颤电位和正锐波;舌肌、胸锁乳突肌、脊旁肌肌电图正常;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正常。,方法与结果病例2患者,女,34岁,因“右下肢无力、变细32年,加重伴疼痛、肉跳1月”就诊。查体:双上肢肌力,双下肢肌力,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桡骨膜反射(+)、双侧膝腱反射(+),双侧 Babinski sSign(-)双下肢可见不自主肌肉收缩,呈波浪状。右下肢膝关节上6cm处较左侧细zcm,右侧臀部肌肉较左侧萎缩四肢针刺觉正常。,方法与结果病例2肌电图:双胫神经H反射未引出,右胫前肌、右股内肌、右腓肠肌放松时可见自发电位,右股内肌小力收缩时MUP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大力收缩

3、呈混合相。肌肉病理:肌纤维大小不等,大量肥大纤维,可见少量劈裂纤维,偶可见镶边空泡,脂滴含量轻度增多,符合神经性肌强直病理损害,结论对残留或不残留神经系统症状的脊髓灰质炎患者,多年后(5年或更长时间)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或新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三个方面:新近逐渐加重的肌肉无力、疲劳和疼痛。症状可累及原来病变一侧下肢,也可累及未曾受累的对侧,重者甚至累及双上肢及延髓肌群。,讨论定义: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myelitis syndrome,PPS是指脊髓灰质炎患者在患病多年后(15年或更长时间)出现的神经系统综合征,表现为新发的肌无力、疲劳感及肌萎缩,常伴患肢和肌肉的疼痛。症状

4、常呈缓慢进展,多呈不对称性,可累及原来病变肌肉,同时也可累及原来未曾受累下肢,甚至累及双上肢及延髓肌群。,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主要有两种学说:其一,运动神经元过度负荷学说,由于残余的运动神经元长期过度负荷,导致残余的正常运动神经元及其轴突逐渐变性、凋亡而出现PPS其二,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有脊髓灰质炎病毒持续存在其依据是PPS患者脑脊液中脊髓灰质炎病毒lgM抗体的存在,但是目前尚无脊髓灰质炎病毒在脑脊液中存在的确切证据。,临床表现PPS主要包括三大症状新近出现的逐渐加重的肌肉无力、疲劳和疼痛。肌肉无力是主要症状,一般缓慢进展,不对称,可发生于原来瘫痪的肌肉,也可发生于未曾受累的肌肉,这可能与急性期前角细胞广泛受累有关。肌肉无力多累及肢体近端,表现为上下楼梯困难,并随病情发展行走功能逐渐受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