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4294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研究毕业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论文编号: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研究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

2、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

3、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指导老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目录要求:单独一页,“目录”两字第一行居中,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采用三级目录,次一级目录比上一级目录空二格,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采用罗马数字和编码,正文开始采用1、2等阿拉伯数字编码)中文摘要IAbstractII一、产业结构与人

4、力资源结构关系相关研究综述1(一)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定义与互动关系阐述11.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定义12.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关系2(二)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关系的国内外研究实践2(三)本文研究的思路与研究的重点2二、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数据整理与互动效率分析2(一)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相关数据整理2(二)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互动效率分析4(三)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分析结论5三、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定位与困难5(一)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5(二)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调整面临的主要困难6四、广东省产

5、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调整的对策分析6(一)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升人力资源区域竞争力6(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与发展模式,制定产业发展规划6(三)制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前瞻性调整人力资源供给结构6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62.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6(四)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与法制,提高人力资源投资与配置效率6(五)根据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针对性优化7五、结论7附录(没有就删除这部分)8参考文献8致 谢11(目录要求:目录按次序列出中文摘要、Abstract、正文的三级标题(如一、(一)1.、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的内容和页码,样式如上)注:目录不用输入,把设计

6、(论文)先复制到记事本中,再从记事本中复制到下面相对应的位置。如相同级别的标题对应,文字对应。完成后把目录更新就可以了。完成后把红色字体与淡黑色字体全部删除。中文摘要(中文摘要要求:单独一页,中文摘要四字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和质量水平的内因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人力资源的质量稳定性与产业结构相对易变性, 产业结构变化的前导性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时滞性,使得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实现互动调整的信度增大,效率提高加快。本文就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互动现状与效率,结合广东发展实际,围绕提高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

7、结构的互动效率,提出了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与法制和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针对性优化等五项对策。(中文摘要正文要求: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中文摘要主要概括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不要写成引言,一般不超过300字。)关键词: 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中文关键词要求:与中文摘要空一行,“关键词”三字使用四号宋体加粗,前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采用小四宋体;关键词一般在35个之间。)Abstract(外文摘要要求:“外文摘要”单独一页,与中文摘要双面打印,英文单词Abstract在第一行居

8、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volatility. Changes in the nature of pre-industri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human resources Dela

9、y, makes industrial and interactive adjustment of the structure of human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increased reliability, efficiency gains accelerated. In this paper,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will b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analysis of human resources and regional human

10、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interaction situa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actual combination of Guangdong Guangdong Province studying how to improv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fficiency of interaction of human resources. (外文摘要正文要求: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外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实词。)Key Words:Ind

11、ustrial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of human resources, the efficiency of interaction(外文关键词要求:与外文摘要空一行打印,“关键词”英文单词Key Words使用四号宋体加粗,前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外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引 言(“引言”两字,采用四号黑体字,加粗,居中;如果引言部分内容不多,也可以不标明“引言”,直接进入下文)(正文字号为小四号宋体。正文行距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25 )在需求结构的拉动和资源结构的推动下,市场需求的地域限制正在 地弱化,资源结

12、构却日益成为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关系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级标题要求:采用一、二、三的格式,标题居中放置,使用四号黑体字,加粗;。第二级标题要求:采用(一)(二)(三)的格式,标题前要空二格,(一)后不要加标点,标题使用小四号宋体,加粗,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标题要求:采用1.2.3.的格式,标题序号前空二格,使用小四号宋体,如果标题下内容不多,第三级标题可不单独成段,加标点后紧接正文。第四级标题要求:采用(1)(2)(3)的格式,标题序号前空二格,(1)后面不要再加标点,其他要求同第三级标题)(一) ( 正文字号为小四号宋体。正文行距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

13、.25 )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定义与互动关系阐述本概念引自王磊.产业结构变动与宏观人力资源开发J.北京社会科学,.2002(1): 2页(从Word工具栏中的引用工具中选择加注的形式,统一采用页下注,每页重新编码正文脚注格式:采用页末注,不可行中加注。注释编号选用带圈阿拉伯数字,如、,注文使用小五号宋体字。)脚注范例:专著:须重明,吴雪君.广义相对论与现代宇宙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87-389. Szebehely V.Theory of OrbitsM.Newyork/ London:Academic Press,1967.203-211.期刊:金显贺,王昌长,王忠

14、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Cumpstem B H,Ananthavl S P,Barlow S,et al.Two-photon polymerization initiators for three-dimensional optical data storage and microfabricationJ.Nature,1999,398(4):51-54.论文集: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Spriet J A.Numeric

15、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Structural Mechanics 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3.学位论文:万玉.关注生命D.河南: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专利文献: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符号: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磁带数据库DB/MT,光盘图书M/CD,磁盘软件CP/DK,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光盘:陈高.信息时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的M/CD,2006(光盘序号) 互联网: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

16、程的进展EB/OL. 1.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定义(1)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生产总值中各产业所占的比重及产业间互相关系,产业结构代表了三次产业发达程度和区域发展的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2)人力资源结构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和质量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一般人力资源结构是人力资源量的结构与供求结构的影响。2.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关系(1)产业结构决定人力资源需求结构,进而影响人力资源经济方向与水平。(2)人们通常较多的将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因素归于体制因素、产权关系的变化就能促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而忽略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内在作用。(二)产业结构

17、与人力资源结构关系的国内外研究实践 李维.中国外资企业集体谈判制度实施现状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0(增刊):12.国内外的研究理论已经证实,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两者的协调发展是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根本条件之一。(三)本文研究的思路与研究的重点1.研究美国五十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揭示二者战略互动的内在机理和经济学意义。2.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各产业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与各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率变化的关系,分析人力资源结构变化对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3.比较美国与广东省相同经济发展时期的产业结

18、构与人力资源结构,评价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互动机制建立与作用发挥的水平。4.研究知识经济对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的结构要求,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二、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数据整理与互动效率分析(一)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相关数据整理根据附表1和附表2,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分别由1978年的29.846.623.6演变为2002年8.8:50.4:40.8。对照国际经验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可知,广东总体上已经由以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产业规模的扩张、大量人口的非农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到以产业技术

19、的提升、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人口素质的改善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远未完成,今后仍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因为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客观趋势,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过程。0%5%10%15%20%25%30%35%40%45%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就业人口增长率图1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就业人口增长率对比图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782002

20、年)整理所得 (图号、图标放在图下,采用小四宋体,加粗,居中;数据来源放在图标下面,空二格,采用小五黑体,加粗)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是高于就业人口增长率,只有在90年的时候,是就业人口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而从91年开始就业人口增长率的波动都不会很大,属于比较平缓的状态。就业人口增长率的波动都不会很大,属于比较平缓的状态。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

21、00020012002年份产业总值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图2 三次产业总值比重变化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782002年)整理所得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总值比重一直都是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总值比重,而第二产业的总值比重从90年开始都是呈上升的趋势。第一产业总值比重则从82年开始就一直是下降的趋势,在85年的时候,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高于第一产业,且一直都是呈上升的状态。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

22、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年份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图3 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782002年)整理所得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在就业人口比重当中,唯有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是一直都是上升的状态,而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则是下降的状态,比较不明显的就是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了,只是稍稍的有点上升的幅度。-5.00%0.00%5.00%10.00%15.00%20.00%19781979198019811982

23、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年份人口增长率第一产业人口增长率第二产业人口增长率第三产业人口增长率图4 三次产业人口增长率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782002年)整理所得从图4我们可以看出:在三次产业人口增长率当中,第三产业的人口增长率是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而最低的则是第一产业的人口增长率,甚至是有负数的情况出现。很明显的是在90年的时候,三次产业的人口增长率都达到最高峰的状态。-10.00%0.00%10.00%20.00%30.0

24、0%40.00%50.00%60.00%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年份增长率第一产业增长率第二产业增长率第三产业增长率图5 三次产业增长率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782002年)整理所得从图5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增长率是在三次产业当中最低的,在94年的时候,三大产业都是在增长,而第二产业的增长率是最高,第一产业则是最低。从96年开始,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开始超越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增长率。(二)广东省

25、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互动效率分析-0.1-0.0500.050.10.150.20.250.30.35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年份互动效率指数总效率第一产业效率第二产业效率第三产业效率图6 1994年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指数图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782003年)整理所得由图6可见,“九五”期间出现了相当大的反复,总效率指数在不断的下降,说明此间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遇到了很强的阻力。就整体来说总效率是在下降的,但在1999年到2000年的时候却有个上升的趋势,一直到目前都是上升的情况,

26、只是上升的幅度较慢。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的效率是最低的,这说明,第一产业的贡献率低,而人力资源方面投入也比较大,即投入与产出并不相符。第二产业的效率在总体上是比第一产业较高的,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效率发展到目前是在上升的,这说明第二产业的贡献高,投入较小,而产出却较大。再看第三产业的效率,它介于第一和第二产业之间,从2000年到现在,它的效率却是在下降的。这说明我省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互动效率还没达到理想的程度,在很多方面上仍需要加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当上升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到与第二产业就业比

27、重交叉时,第三产业就开始取代第二产业而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广东产业结构正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结构转型时期,第一产业整体上需向社会排放劳动力,第二产业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也不会增加太多的劳动力需求,扩大就业的潜力和出路在第三产业。因此,应该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促进就业增长。表1 1993年以来广东省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表(单位:元/人)(表号要顶格,表题放在表上,居中,采用小四仿宋,加粗;统计表格两边不要封闭;表格内文,一般采用采用五号仿宋字体;表格大小要在Word状态中按鼠标右键,选择“自动调整

28、”的“根据窗口调整表格”设定)总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19930.9860.3741.8431.27719941.2650.4742.2361.43219951.5680.6342.7471.60519961.7660.6423.1621.93919971.9330.6463.4842.21619982.1190.6573.9742.43019992.2510.6594.3272.59620002.5030.9884.8123.00920012.6870.6344.9293.32220022.9670.6575.5993.59720033.3080.7

29、016.3553.706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32003年)整理所得(资料来源放在表下,空二格,字体采用小五仿宋,加粗)根据表1,历年广东省劳动生产率均呈上升趋势,而第一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升速度比较慢。分析广东省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产业贡献率,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是最高的,而第一产业的贡献率相对较低,这与广东省的实践是一致的。根据表1,历年广东省劳动生产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慢的是第一产业,这主要因为是历年来广东省第二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升速度比较快,而第一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升速度比较慢。分析广东省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产业贡献率

30、,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是最高的,而第一产业的贡献率相对较低,这与广东省的实践是一致的。(三)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效率分析结论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进程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的实践表明:改革开放的中前期,广东省利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实现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的跨越调整,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带来了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广东省凭借有力的产业竞争力利用全国的人力资源,对本省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互动式调整。在这期间,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互动关系的初步形成,但两者之间的真正战略互动并未实现,即便如此,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配合性调整依然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超前的产

31、业和人力资本竞争优势,支持了广东经济二十多年的高速持续增长,确立了广东省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中心地位。1.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经验和广东省的实践都已证明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呈现极强的正相关,知识经济时代,建立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间良好的互动机制,实现二者的战略互动调整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等宏观调控目标的基本前提和客观要求。2.改革开放中前期,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和人力资源结构的配合性调整,广东省初步建立了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互动关系,这正是广东省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但这一时期,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并未实现真正的战略互动;进入新世纪,由于产业

32、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缺乏战略性互动,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发展水平与调整速度明显与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协调带来的诸多问题成为广东未来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与瓶颈。3.传统差别性的产业布局与定位、单一的外源性的经济发展模式、非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等政策制度安排相对滞后,这是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战略互动机制未能建立并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4.广东省发展的关键在于把握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发展契机,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结构发展战略,选择合适的经济发展

33、模式,逐步建立基于各自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和两者的战略互动机制,改革相关制度安排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战略调整升级和互动,实现人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三、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定位与困难“十五”时期是广东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广东省要保持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要率先实现现代化,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宏观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良好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战略互动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实现真正的战略互动与调整。“十五”规划提出,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重分别为13%、51%、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

34、比重分别为44%、23%、33%,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互动效率还有待提高,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放眼未来,制定出完善的计划,调整两者的互动关系,让它们的互动效率达到最高,为广东的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一)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从国际经济方面看,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迅速加快,国家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日益密切。在当今世界,要想发展,就必须积极地参与和融入这一时代潮流;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技术创新的有力推动,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课题。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化产业,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

35、发展,经济已表现出持续强劲增长势头。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后也开始重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问题,并取得初步成效。可见,世界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及调整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一方面,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随着各国经济增长互补性的调整,可以使我国在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通过国际市场的调剂,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由于区位条件、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区域经济总体上呈现明显的非均衡发展格局。但在不同时期,因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和区域政策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有趋于均衡和背离均衡的不同趋向。以1978年为界线,之前中国实施计划控制下的地区均衡发展战略,突出生产布局

36、的大规模西移,强调地区平衡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在“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指导下,中国政府实际上实施了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产生的直接效应是促进了地区增长格局的变化,东部地区获得了优先发展。广东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发展的重心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目前广东省经济的重心主要是致力于发展第三产业,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的合作,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由于国际分工的加深,使产业更为全球化;在知识技术竞争的领域下,广东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创新体系建设。而以产业结构为内因的人力资源结构也要结合产业结构的变动来制定它未来的发展的方向,从经济发展的方面来看,广东省的人力资源结构还是存在不合理的结

37、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教育发展,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更好的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动,两者在发展的定位上还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明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方向才能为两者之间的互动效率提供基础,才能使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达到互相促进的机制,为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二)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调整面临的主要困难进入新世纪,由于缺乏战略性互动,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发展水平与调整速度明显与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的要求不相适应,表现为:第一,外源性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增长效果不断下降,缺乏应对国际经济波动的自我调节能力,经济发展缺乏竞争力和潜力。第二,传统的产业定位

38、与产业布局不合理,传统支柱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贡献率下降,新兴的知识型支柱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产业结构的跨越性战略调整与升级缺乏动力和支撑。第三,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不健全、配置效率低下,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储备水平低。第四,传统支柱产业的产业升级将会引发资本与技术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不协调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更加严重。第五,产业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外资政策、外贸政策等相关政策制度安排不合理,不能促进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战略互动机制的形成和作用发挥。问题的存在

39、严重地影响了广东省的经济竞争力,制约并限制了宏观目标的实现。四、广东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调整的对策分析(一)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升人力资源区域竞争力 1.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 ,改善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结构。人力资源的素质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就业结构的转变及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改变教育内容及专业设置 ,以调整我省人力资源的专业结构。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教育必须不断创新 ,以培养出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所需要的人才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专业技能 ,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

40、需要。3.超前进行人才培养以适应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转换的需要。应以超前的意识,针对未来的技术发展 ,预测社会需求的人才数量、质量及专业结构 ,尽可能合理地开展超前性的专业人才培养 ,主动为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转换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奠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与发展模式,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传统的产业区域布局与行业定位使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的信息传导失灵,造成了区域产业发展畸形、行业发展单一;产业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外资政策、外贸政策等相关政策制度安排的缺陷是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缺乏动力和保障的根

41、本原因。新时期,广东省的发展关键要把握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发展契机,客观评价发展的机遇与困难,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结构发展战略,选择合适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基于各自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和两者的战略互动机制,改革相关制度安排,促进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战略调整升级与互动,实现人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三)制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前瞻性调整人力资源供给结构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产业结构的变动本身就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要求人力资源开发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的和改造后的产

42、业基本上都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之上,它需要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来从事。不论这些劳动力是新加入到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增量,还是从其他行业转移过来的劳动力存量,他们胜任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必须通过接受各种教育来获得。从我国劳动力素质状况来看,加大力度进行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在内的劳动力能力开发,是人力资源开发、适应产业结构变动要求的最重要任务。2.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是增加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可以在农村普通中学增加与现代农业有关的课程,在城镇普通中学开设与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相关

43、的课程。而普通高校肩负着为高新技术产业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的使命,其课程设置更应紧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断调整。此外,还应进行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总之,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四)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与法制,提高人力资源投资与配置效率 张建武.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与政府宏观调控J.中国劳动,2002(12):18-19.为了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与法制,应该按下面几步走: 1.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法律制度。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到2010 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台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

44、法、促进就业法及工资支付、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劳动法实施中的新问题进行研究,适时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2.要依法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贯彻落实劳动法精神。一方面,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同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工作;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继续巩固“两个确保”的基础上,完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加快工伤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3.要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和企业工资分配工作。全面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充分发挥三方机制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加

45、大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劳动仲裁实体化建设,同时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研究对垄断性行业收入水平的调节和监管措施,规范收入分配秩序。4.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社会保险费征缴、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等为重点内容,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全面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督促企业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和切实改善劳动条件,对不守法、不讲诚信的在媒体上予以公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充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法律社会监督机制。5.要进一步增强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效,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劳动保障法律意识。(五)根据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针对性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开发在质量上产生要求:(1)人力资源的投资、开发应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注意人才知识结构的适当宽度,知识领域的交叉和跨学科的综合,增加人力资源质的可替换性和适应性,从而缓解产业结构调整的短期易变性与人力资源的结构和质的水平的相对稳定性的矛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