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4317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1 届)毕业论文 题 目: 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经济学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导师学科: 导师职称: 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授 权 声 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原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

2、段保存论文,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进行任意处置。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将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农业现代化是建立现代发达农业的根本出路,而农业产业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本文首先谈及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概念,其次重点分析了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再次分析建德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德市农业产业化有效经营的对策。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ABSTRACTCurrently

3、, chinas agriculture is the key period of change i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m agriculture, the 12th five-year-plan scheme period will be accelerating the modern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t opportunity tim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o establish a modern developed the f

4、undamental way out for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m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way of change, must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to develop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first talked abo

5、ut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industrialized operation of agriculture, next emphatically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JianDe, then analysi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buil

6、ding heart,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to JianDe.Key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model目 录摘要Abstract引言 1一、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2(一)农业产业格局逐步形成2(二)龙头企业建设初具规模3 (三)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显现3(四)农业引资规模加大4(五)品牌建设实现突破4二、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4(一)产业布局缺乏统一的规划,生产规模难以扩大5(二)龙头企业规模不大

7、,品牌建设仍需加强5(三)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低,整体竞争力弱6(四)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农业技术难以普及6(五)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农民的利益受损7三、建德市农业产业化有效经营的对策7(一)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7(二)做大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8(三)健全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加快农业发展8(四)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技术普及度9(五)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农民利益9参考文献 10致谢 12引 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城乡二元格局依然存在, 以“农业与农村落后、农民过多、农民太穷”为标志的“三农问题”远未解决, 从而成为我国全

8、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瓶颈。1而“三农问题”的核心与难点是农民收入问题, 因此,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应是一切涉农政策与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随着农业生产方式与组织形式的日趋成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进程势在必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雏形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然后迅速传入西欧、日本、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这充分显示了农业产业化给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积极的促进作用。2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戴伯格于1957年最初提出农业一体化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农业综合经营”或“农业综合企业”,意指:“农业生产部门与其有关的经济部门,即产前、产中、产后部门实行联合或融合的组织或部门”。随着农业

9、与相关部门的发展,农牧渔业分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体系”。在国内,最早是由山东潍坊市于1993年初作为农业发展战略提出,并将农业产业化的含义概括为: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从此以后, 农业产业化的提法开始流行,并作为一个重要术语进入政府文件中。3农业产业化经营弥补了传统农业中的许多不足,对于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形成了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由于各学者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10、的划分依据不同,形成的经营模式分类也存在差异。归纳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得出农业产业一体化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五种模式”。4“三种类型”是指松散型、过渡型和紧密型。5“五种模式”是指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6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农户)、7中介组织带动型(专业协会或合作社+农户)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带动型(开发建设集团+农户)。8在实践中,需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模式的优势,并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9随着2011年3月两会的召开,国家对我国的农业发展的状况越来越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就在两会农业议案提案中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11、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议。建德市作为浙江西部的农业发展重点区域,建设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势在必行。近年来,建德市也正在快速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日趋成熟。一、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2010年,建德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0012元,农业生产总值达33.19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达12.3%、8%。农业生产总值为年计划的104.4%,比上年增长10。农村经济总收入358.9亿元,增长15.1%。2011年第一季度建德市农业总产值达5.0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4.3%,比2010年同期增长10.3%。建德市特色农产品产业产值达26.

12、16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78.8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1%。到2010年年末,建德市共引进农业投资项目22个,协议引资9.17亿元,到位资金1.69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45%和87%,其中协议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有10个,协议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5个。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到来,回顾过去,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日见成效,规模效应也初步显现,建德市政府部门在重视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适时对建德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着眼于国内农业大市场,重点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新兴特色产业进而推动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建德市立足自身发展条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形成了一

13、下诸多良好的发展态势。(一)农业产业格局逐步形成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目前建德市各镇、街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经过十多年努力,建德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逐步筛选、优化,形成畜禽、柑桔、茶叶、草莓、毛竹、水产等六大主导产业和蚕桑、莲子、中药材、特色干果、油茶等五个特色产业。到2009年中旬,建德市七大主导产业中专业化养蛋鸡630万羽,柑桔10万亩,茶叶6.5万亩,大棚草莓3万亩,毛竹20万亩,水产养殖8.2万亩;五个特色产业中桑园2.17万亩,莲子1.2万亩,中药材3200多亩,特色干果4万亩,油茶4.27万亩。2008年建德市就已建成主导特色农产品基地58万亩,被命名为浙江省果品产

14、业、畜牧产业强市。六大优势产业已成为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柱,这种以主导优势产业为先导,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推动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业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作为六大主导产业之一的大棚草莓业,杨村桥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杨村桥作为建德市大棚草莓重点产区,在农业产业化中发展迅速,尤其是绪塘村,在2007年建立了优质高效精品草莓科技示范园,与此同时开辟了新品种种植区、新技术示范区和常规种植对比区。新品种植区主要筛选出适合建德市大棚栽培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区主要围绕生产技术的创新以及省工省本、减少病虫危害、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业机械应用等进行试验示范。常规生产区除了作为试验示范对照

15、之外,也作为规模生产园。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德市杨村桥一带已经形成了已科技园作为支撑的主导产业。(二)龙头企业建设初具规模在建德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产业的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建德市农业龙头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和农户联接,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2009年,建德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49家,其中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家。2009年上半年,49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产值6.6亿元,总利润达到2953万元。作为浙江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的“秋梅食品”加工企业,原来是一个加工“倒笃菜”的小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

16、已经迅速成为建德市的重点建设企业。这几年,“秋梅食品”正是通过政府一系列的政策帮扶,逐渐做大做强,发展到现在的不仅是加工,还延伸到了流通,真正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龙头型企业。“秋梅食品”先后开发了以“严州干菜鸭”、“方腊酱”、“倒笃菜”为主打的八大系列产品。其中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开发的“严州干菜鸭”、“方腊酱”、“倒笃菜”等产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悠久饮食文化内涵。现在的“秋梅食品”每年都要向当地农民收购一万八千多亩的素菜,带动了当地整个产业经济的提升,农民们也增加了收入,真正使建德市的农业产业得到了大发展。(三)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显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

17、直接介入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全过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难点和问题,建德市在充分发挥原有行业协会和合作社作用的同时,积极组建茶叶、花卉苗木、蔬菜、草莓、畜牧等行业协会和西红花、香榧、禽蛋、蚕桑、水产、草莓、茶叶等专业合作社,到2010年年末,建德市规模较大的专业合作社83家、经营服务收入5.88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总产值22.57亿元,销售产值21.8亿元,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以粮油专业合作组织为例,建德市航头镇航川村地属建德市西部,在成立粮油专业合作社之前,航川村土地承包经营主要存在抛荒弃耕现象严重,土地分散经营,农业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为此,在2006年7月,

18、村委取得一致意见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组建航川粮油专业合作社。历经5年的发展,航川村村委对如何合理利用本村的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及综合利用价值,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出了适合本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模式,粮油专业合作组织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农业引资规模加大近年来,建德市积极鼓励农业招商引资,通过主导特色产业合理规划,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进一步发挥了农业招商引资导向的作用,农业招商总量连年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升。10特别是2010年,在各乡镇(街道)、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业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再创历史新高。2010年11月份建德市新引进的乾潭镇的骑龙村旅游

19、休闲项目等10个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在市机关会议中心一起签约,10个项目的总投资达到6.08亿元。随着我国加入WTO,逐步与国际接轨,无论国外,国内市场和客商,各类行业组织已成为与建德市开放农业打交道的主要平台。通过协会、专业合作利用建德市资源优势,做强做大产业,并以其良好的效益吸引外来投资者。如建德市花卉苗木协会成立以来,通过协会牵线引来了萧山、杭州等地的大户和投资者,在建德市航头、钦堂、上马、三河等地投资1600余万元,发展花卉苗木基地1300余亩。大同、三河等地蚕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带动一方产业的兴起,也已经吸引外地厂商前来建办丝厂。(五)品牌建设实现突破品牌作为一个地区的经济资源,是区域经

20、济发展的标志和支撑力量,而推进农业品牌战略,培育品牌农产品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建德市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建德市农产品共有注册商标60多个,其中省级名牌商标4个,杭州市级著名商标4个。建德市先后制定了“新安江牌”草莓、柑桔、“里叶牌”白莲、“千岛银珍”茶、“天欣牌”银鱼干、“根发牌”西红花,“蔡小珍牌”雪菜等16个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地方标准。新安江牌草莓、里叶白莲、谷王牌乳猪专用饲料、新安江牌味精荣获浙江省名牌产品;里叶牌白莲、蔡小珍牌雪菜、秋梅牌农产品、露箭牌茶叶荣获杭州市著名商标。二、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

21、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相对于农业发达的地区,发展水平还处在初级发展的阶段,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产业布局缺乏统一的规划,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建德市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新的农业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但是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缺乏对建德市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研究,11出现了产业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性的情况。首先地方产业布局不合理,虽然农、林、水等部门都按照各自的职能制定了产业规划,但是各地产业规划间缺乏有效衔接,未能对乡镇农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很好地指导,出现了个别乡镇盲目发展多个主导产业,确定发展的农产品多达十余个品种的现象;其次作为生产主

22、体,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采取多种经营来分散风险,家庭经营多样化,呈“小而全”的生产格局,12这势必会产生土地集中利用率低,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的问题,从而阻碍规模生产的形成,制约规模效益的实现。(二)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品牌建设仍需加强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器,其带动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的大小和效益的好坏。现阶段建德市的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性不强,大多数龙头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方式比较落后。虽然建德市到2010年年底共有各类农业企业179家,但具备一定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和先进的科技含量的也只有“露箭”、浙大天赐、秋梅食品、里叶白莲等少数几家,各类农业企业吸引的外来资本和

23、社会投入还不多,带动能力,特别是对本地种养业带动还不强,与农户产生的经济关系也比较简单,一般表现为季节性产品供销合同关系,难以真正在利益双方中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由此出现了产业链条脱节、断裂现象,农户利益得不到可靠的保证。龙头企业建设的重要一步就是品牌的建设,虽然建德市依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各类农产品注册商标已有60多个,但除了新安江草莓、千岛银珍、里叶白莲等少数几个省级、杭州市级商标外,其他品牌仍旧不为消费者熟知,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也很低,竞争力也不够强。建德市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误区:一、品牌意识不够强烈。由于长期受传统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有相当一部

24、分领导和企业管理者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存在错误的认识;二、品牌科技含量低。建德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数停留在“原字号”初级产品上,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加工企业总体上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值低;三、品牌缺少联动支撑。各自为政、分散经营是建德市农业品牌建设滞后的又一原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基地建设、关联产业缺少联动,存在加工企业与主导产业之间发展失衡问题,出现了大产业,小龙头;小产业,大龙头;甚至有产业,没龙头的现象。(三)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低,整体竞争力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竞争力弱,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13到2010年年

25、末,建德市规范以上专业合作社83家、经营服务收入5.88亿元,建德市34个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只有正式会员2800余人,大部分的农户还只是游离和依附在专业经济组织的外围,限制了专业经济组织影响力,辐射功能的发挥,也影响了专业经济组织实力的增强。建德市现有农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涉及11类农村产业,与建德市农村产业现有状况和发展需要是有较大差距的;从建德市现有的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看,结构上有重复或者从属,没有直正形成到协会和合作社二者优势互补,却有各自的不足:协会是松散型的非营利性组织,合作社是农户参股的利益紧密的经营实体。一方面已成立市级协会的产业,下面却没有合作社

26、或很少,而如草莓、蚕桑等合作社成立比较多的,又还未成立市级协会。有的有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有的没有。因此两者的优势得不到互补,整合资源也不够充分,起不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实际运作来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依托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组建,联系紧密、关系好协调、利益互补,作用的发挥明显好于缺少专业合作社、龙头大户支撑的。(四)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农业技术难以普及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农民的整体素质做作为重要因素,决定着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14 建德市外出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中所占比重较大,有一技之长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经商,没有外出劳务的农村劳动力就成为建德

27、市推进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人力基础,但是这部分农民相对来说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技能水平较弱,学习新技术、获取新信息的能力都比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栽培、养殖技术,新的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其中资源环境意识淡薄为宜重要因素。15例如对于草莓土传病害防治、脱毒苗繁殖、柑橘品质改良、西瓜土传枯萎病等技术瓶颈问题,由于资金和人才的限制,难以更好地进行技术攻关。农户分散种植经营的现状,使得农业标准实施步履艰难,新技术、新品种和农机也很难推广应用。如现在草莓品种仍单一,“丰香”已种了十几年,而红颊等新品种推广更新速度比较慢。喷灌、滴灌农机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柑橘、莲子

28、加工,也都需要通过农业服务体系来实现产业提升。(五)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农民的利益受损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土地流转问题,尽管现行法律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但对于转让的范围、形式、价格、管理等,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对于如何在土地流转中保护农民的利益缺乏明确而有效的措施。16建德市在产业发展中,尤其是在水产养殖业的土地流转问题最为严重。以大同产业化经营河蚌养殖来说,通过承包或转让土地使用权,进而进行批量的围田造湖,由于市场饱和等各种因素,养殖户们不得不放弃河蚌养殖,由田改湖易,但湖改田较难,这就造成了土地流转滞后或缺失。三、建德市农业产业化有效经营的对策农业产业化经

29、营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方式,也成为影响农民对于从事什么农业的重要因素。17建德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仍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基本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重点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在产业化进程中相互促进,不断完善,真正建立起市场牵动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联合农户,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格局。(一)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建德市政府应科学规划,对农、林、水等部门之间的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并根据规划制订具体的配套政策措

30、施,确定区域性产业发展的优势品种和市场定位,优化区域布局,发展不同类型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区),使农产品加工业与特色农业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在优化产业布局中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是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基地的规模同时决定着龙头企业的规模。18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一、立足建德的市场发展方向,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强力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二、实施“三品”认证战略,做优做响产业品牌。精心培育农产品特色品牌,大力开展“三品”认证工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三、创新质量追溯制度,实现产地到餐桌全程

31、管理。要以工业理念来指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运作,确立“围绕优势建基地,突出特色抓基地,集中开发强基地”的工作思路,走基地化生产、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的道路,积极实施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重点建设好茶叶、草莓、柑橘、畜禽等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立商品基地选择主导产业,应该按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二)做大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龙头企业建设以及品牌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择优扶强的原则,立足建德市实际情况,选择一批有市场前景、投入产出率高、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加以重

32、点扶持培育,把壮大企业规模和增强带动能力做为重点, 把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以及培育当地的龙头企业,以实现农业经营的专业化。19二是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各地各类企业向农业开发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例如草莓业,在草莓生产旺季,产生滞销等情况,可以对草莓进行深加工,草莓罐头,草莓干等产品都可以实时退出。三是要通过龙头企业加快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意识,走特色、精品路,把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大市场。要将建德市现有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特别是要做好新安江、千岛银珍等系列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同时,要加大对建德市生态

33、环境优势和高质量农产品的统一宣传,积极组织品牌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展示活动,工商、质监、农业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品牌管理。四是要密切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互惠互利、共兴共荣的关系,为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持久发展寻求内在动力。制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方案,加大宣传的力度,鼓励农户入股或参与到龙头企业的生产规划建设中去。(三)健全农业组织体系,加快农业发展建德市在推进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必须做到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销售,参与大流通,逐步构筑完善农业组织体系。一是要大力培育和扶持中介服务组织。建德市要扩大现有龙头企业营销渠道,注重完善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运作机制,

34、壮大经济实力,发挥其连接市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作用,走“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延伸流通网络。二是建德市要规划建设一至二个规模较大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功能,提升市场规模,增强市场的集散能力和辐射能力,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三是要适应优势产业大发展的需要,制定促进农产品流通的优惠政策,坚持开辟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20 例如家禽养殖用地,现今对土地使用变更有诸多繁琐手续,家禽类养殖在建德市也是主导产业之一,对此政府因完善相关制度。(四)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技术普及度劳动者素质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催化剂,在其中也凸显作用。建德市处于浙江西部地区,有较高文化的劳

35、动者趋向于在杭州发展,而留在本地的高素质劳动力数量很少,对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利。因此提升劳动者素质需要从以下几点来看。一是结合主导产业,推进“按需培训”。根据建德市产业分布的特点,立足特色农产品,邀请专家和种植养殖能手进行专业授课,形成农业知识推广专家、指导员各行其责的产业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通过对劳动者的系列培训,推进农业产业提升,从而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结合人员特点,开展“创业培训”。做好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从业人员培训,鼓励外出难、文化程度偏低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妇女积极加入到创业培训当中;对有意回乡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开展经营人才创业培训,同时加强

36、创业理念、创业技巧等创业知识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农民增收。21(五)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农民利益土地流转一直是建德市农业产业化的一个瓶颈,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必须确保土地流转合理与规范。土地流转的合理化与规范化需要政府以及农业部门建立相关制度来实现。首先,建德市应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对于违法用地建设,审批程序不全的情况加以监督和劝诫。其次,应建立一个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和租赁市场。统一市场有利于农户的整体利益,尽量减少企业强强联合导致农民利益受损的情况。第三,建立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农业生态环境

37、补偿制度。一方面,必须严格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补偿机制,避免耕地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应对农民保护基本农田和种粮所支付的机会成本实行财政补贴,增强农民保护农田和种粮的积极性。第四,为了降低农业经营和土地流转的风险,引入农业保险机制。由政府对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降低农村土地合作社土地使用权的抵押风险和银行贷款风险。第五,大力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仲裁体制建设,从编制、经费上给予保证,以便及时处理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 参考文献1 夏春玉,薛建强.农业产业化模式、利益分配与农民收入J.财经问题研究,2008,(11):31-382 毛霞.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对中国的启示N.浙江万里学

38、院学报 2007,(06):13-153 杜吟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2005,(03):25-264 牛若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研究参考,1997,(04):54 5 徐观华.试论农业产业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6,(05):37-386 陈吉元.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几点看法J.浙江学刊,1996,(05):16-177 李静.产业化:农业发展的新课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6,(08):23-258 周艳红,刘宏,刘丽平,刘亚.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R.范梨树县农业局,2009,(07)9 郑文凯.我国农业产业化现状及政策

39、J.农业产业化,2004,(06):16-1710陈剑.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0,(01).11 张小春等. 建德市效益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现状和发展对策J. 杭州农业科技, 2004(02):23-2412郁鹏.农业产业化与中国农业发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8,(6):21-2413岳顺岭.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河南省中牟县农业局.2010,(07):15-1814蔡玲.湖北省农业农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01):14-1515薄岩.导报关于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支撑的思考M. 科技创新,2010,(09):116 Pat

40、ricia .J. Venda. Intensification through Diversified Resource Use: The Human Ecology of a Successful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Indonesian Borneo. Human Ecology, 2007,(06):27-5117 Mary K. Hendrickson and Harvey S. James, JR. The Ethics Of Constrained Choice: How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mpacts Farming And Farmer Behavior.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 2005(04):269-291 18岳顺岭.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河南省中牟县农业局.2010,(07):15-1819郁鹏.农业产业化与中国农业发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8(06):21-2420李超民.农业支持与农业现代化J.学术月刊,2008,(08):39-4121刘克云.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之我见J.作物研究,2009,(S1).致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