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械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4359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机械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机械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机械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机械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机械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机械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机械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毕业设计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我国机械安全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整个安全科技领域中,机械安全问题非常突出,机械事故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据资料介绍,全世界机械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3左右。机械安全是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机械在工作或在装拆、调试、运输等状况时,对这些所产生的伤害及其保护措施。目前,业内专家学者对此课题研究不断。自从新中国成立几十年以来,我国政府对机械安全一直非常重视。本文就是围绕我国机械安全标准化作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展开探讨,文章指出经过机械制造科学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机械安全科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有些领域中获得了许

2、多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成果。但是总的说来,发展速度还不快,发展状况还不理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安全科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人们去进一步研究并设法解决。关键词:机械安全,政府监管,国际标准AbstractAlong with societys progress, safe problem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In the security doma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chanical safety issue is very outstanding, all kinds o

3、f machinery accident forms. According to the data, the whole world mechanical accidents accounted for about1/ 3of the total number of incidents. Safety of machinery is a science, it mainly studie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machinery at work or during assembling, commissioning, transportation conditi

4、ons, the harm and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At present, the industry experts and scholars research continuously.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for decad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afety of machinery. This article is about our country mechanical safety sta

5、ndardization operation status quo and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technical personnel, our country mechanical safety science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some fields, obtained a lot of has own intellectual property

6、 technology and results. But generally speaking, development speed is unhappy still, development condition is not ideal.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ur country mechanical safety science and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and try to solve the.Key Words: safety of m

7、achinery,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目 录1引言12机械安全的概述13我国机械安全发展现状23.1机械安全科学还没有真正形成23.2企业领导不重视机械安全工作33.3机械安全技术尚有待进一步发展33.3.1机械安全的法规与标准33.3.2机械安全设计43.3.3机械安全检测技术44目前我国机械安全发展存在的问题54.1标准贯彻不力54.1.1企业不肯投入54.1.2政府监管力度不够54.2标准协调性不够54.3对机械安全系统性研究还较欠缺55面对问题,我国机械安全努力方向65.1依托自动化技术,实现机械安全标准化生产65

8、.2强化机械安全标准必须转化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观念65.3正确估价安全生产的形势,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75.4积极探索和实践,完善监管体系,推进机械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与发展75.5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解决事故多发行业和领域的突出问题86总结8参考文献9致 谢101引言安全总是伴随生产而行,据悉,2007年,全国各地共发生各类事故506376起,死亡101480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然而,当人们把目光锁定在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的安全问题时,机械安全事故也在悄然威胁着人们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

9、来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每年大约有上万名职工的手臂、手指被机械所损伤或切断,对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造成极大的危害,这种危害的程度不断呈上升趋势。2006年由于机械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500万元。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和机构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标本兼治”的方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机械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用以遏制机械危害事故的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生产规模的迅猛发展各国政府对人的安全和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在涉及产品安全和劳动保护方面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或正在建

10、立较为完备的法规-标准-合格评定体系而标准则是该体系中的最重要的要素。近年来通过对现代伤亡事故致因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导致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后者更具有决定意义。就机械产品而言如果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其本质安全性或者机械出现了某种失效人依然能处于某一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这是一种被称之为高防护水平的产品安全设计思想其技术目标就是在产品的设计、制造直到使用、维护的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都要求贯彻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安全工程原则利用层层设防的方法使现代机械产品的安全性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以确保原来对人的某些苛刻的劳动保护条件尽可能转化为对机械产品本质安全的严格

11、要求而这些要求的体现形式就是相应的技术法规和标准。2机械安全的概述机械安全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在使用机械的全过程的各种状态下,达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机械的安全性是指机器在按照预定使用条件下,执行预定功能,或在运输,安装,调整等时不产生损伤或危害健康的能力。我国负责机械安全标准化作业的管理机构是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是一个半官方的技术组织,具体负责机械安全基础类(A类)和通用类(B类)标准的制修订及技术归口工作、与ISO/TC 199的联络工作、协调机械安全的C类(专业机械)标准与A类和B类标准之间的关系及技术一致性问题以及机械安全标

12、准宣传贯彻及围绕标准的技术服务工作。机械安全涉及很多行业,矿山机械、起重机械、铸锻机械、木工机械、包装机械、食品机械、农用机械、纺织机械等都在其范畴内。多行业共同参与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型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及机械安全产品厂家也积极参与了安全标准化工作,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人数由第一届的23人增加到现如今的32人。队伍的壮大,必然带来工作的长足进步。目前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完成制修订机械安全基础标准和通用标准近40项,其中强制性标准8项;完成了科技部机械安全与安全生产等有关重要课题的研究;并作了大量的技术咨询、标准研讨与宣传贯彻工作。3我国机

13、械安全发展现状3.1机械安全科学还没有真正形成安全科学技术非常重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的国家标准已将安全科学技术列为一级学科;我国目前已有安全科学技术方面的学术团体,其权威组织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劳动安全保护技术学会,它所主办的学术刊物被公认为是我国目前安全领域最权威的刊物;我国已有近40所大学开设了安全专业。但是,作为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一个非常重要分支即机械安全,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引起有关领导和专家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专门从事机械安全研究的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很难令人满意。大学里的安全专业目前几乎没有开设专门的机械安全课程,绝大多数的安全专业毕业生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真正从事机械

14、安全工作的人很少,真正从事机械安全研究的安全专业教师也不多。此外,目前我国机械安全研究人员尚未形成合力,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力量的分散,导致机械安全学科发展速度缓慢。严格地讲,迄今为止,我国机械安全学科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从根本上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机械安全科学的健康发展。3.2企业领导不重视机械安全工作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机械工业又是制造业的基础。所有的制造企业(包括部分商业企业)都有大量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甚至是国家的经济效益。所以,机械安全科学技术是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理论上讲,制造类企业都应该配备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专职的机械安全技术人员。但是

15、,事实上, 我国目前众多企业,别说配备有专职的机械安全技术人员,就连安全技术人员也没有专职的;有些企业虽设有专职人员,但这些人员的素质都不高,很难胜任工作。这种情况在我国的企业中普遍存在。其原因是相当多的企业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他们没有把安全看成是一门科学,没有意识到从事安全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是应有素质要求的。3.3机械安全技术尚有待进一步发展企业要想在机械安全方面有所成效,一方面要重视人的因素,另一方面要科学地应用和发展机械安全科学技术。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发展机械安全科学技术,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具体体现在机械安全的法规与标准、设计及检测技术等方面。3.3.

16、1机械安全的法规与标准机械安全历来被发达国家所重视。中国的许多机械产品往往由于安全性问题而不能出口。发达国家制定了一些专门的机械安全法规与标准,形成了无形的贸易壁垒。如典型法规有欧洲共同体的机械指令。该指令历经多次修改,最早的是1989年颁布的89/392/EEC,接下来是1991年修订的91/368/EEC,1993年修订的93/44/EEC。93/44/EEC开始明确规定,自1995年1月1日起,凡是进入欧洲市场的机械产品都要加贴保证欧洲共同体的机械指令规定的基本安全与卫生要求的“CE”标志,否则,不能进入欧洲市场。该指令于1998年重新进行了修订,新指令为98/37/EC。98/37/E

17、C从1998年8月起实施。新指令是按照新方法制定的有关健康、安全的基本指令之一。它明确指出了制定的依据,规定了指令的使用范围,阐明了在制造及设计过程中的基本安全要求,并对EC合格声明、EC型式实验、CE标志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98/37/EC是根据欧洲共同体条约(EC Treaty)中的第100a条制定的一系列措施之一。欧洲共同体条约(EC Treaty)中的第100a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货物和服务的单一欧洲市场而提出的机械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新指令最主要的目的是协调各国不同的法律,同时新的机械安全指令也是根据欧洲共同体理事会决议关于技术协调与标准的新方法的决议(85/cl36/10)和关

18、于合格评定的总体方案的决议(90/cl/01)制定的新方法指令(NewApproach Directives)。指令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成员国有责任保证其本土的人民、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的权利,帮助制造企业或制造商预防由于机械的设计和结构产生的危险等。该指令是欧洲共查、报批与颁布了与机械安全有关的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除了进一步强调了机械自身的安全外,还充分地考虑到了人身安全、环境保护及与国际标准接轨等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客观地说,与国外先进标准相比,我国的机械安全标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明显的差距,这些差距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缩短。3.3.2机械安全设计机械安全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

19、新兴起来的一种设计技术,它是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发达国家在机械安全设计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与方法。欧盟与美国从90年代起,就已经将机械产品的安全设计正式列入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体系之中,并将其作为扶植的研究领域。国外的机械安全设计是将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安全人机工程学、可靠性工程学等结合起来,通过机械的安全评估来确定机械的安全性与安全设计目标,从机械结构设计、使用信息及安全防护三方面来保证机械的安全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已建立有关机械安全设计的风险评价模式和设计程序,尽量将危险消除在机械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上,从而来切实保证机械的安全。我国在机械安全设计方面起步较晚。尽

20、管我国在安全人机工程、可靠性工程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用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指导机械安全设计还几乎是空白。近几年来,我国逐步加强了对机械安全设计研究的支持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97年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委员会首次组织北京机械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和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进行了项目机械产品安全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系统的研究研究。该项目主要研究机械产品的通用安全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的安全设计以及机械产品行业安全数据库的建立等。实事求是地讲,我国在机械安全设计方面还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3.3.3机械安全检测技术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机械安全检测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和设备安全检测技术

21、。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声音与振动测试及分析技术、测量温度技术、油液分析技术、应力与应变测试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安全检测技术主要是在使用前对设备进行的安全保证技术。比较典型的机械设备有压力容器、起重机、内燃机等。从总体来看,虽然我国在机械设备安全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无论在测试的理论和方法方面,还是在测试手段与仪器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相当大。4目前我国机械安全发展存在的问题4.1标准贯彻不力在我国,如今凡事也在严格的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的原则行事,机械工业生产中的安全生产和制造也不例外,之说以说我国机械安全标准

22、贯彻不力,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4.1.1企业不肯投入因我国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很多企业仍存在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一切活动的宗旨只是为了盈利,在企业管理者的认识中,只要是对企业造成资金花费负担的,一概不予考虑,因此,对于标准的要求会增加生产成本而没有一点积极性。4.1.2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政府对于机械安全标准的贯彻执行没有强制性办法,缺少对机械设备安全的专门监管;所以,在机械工业的生产和管理中,很容易出现高危作业,继而引发出来或大或小的生产事故,等一切悲剧产生之后,为时已晚。4.2标准协调性不够机械安全基础类(A类)、通用类(B类)标准与C类(产品类)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为

23、相当一部分C类标准没有贯彻A、B类标准中的有关安全要求。机械安全标委会与其他机械产品类标委会同属并行的技术委员会,机械安全A、B类标准与C类标准的协调涉及多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内容,而目前我国缺少这种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协调机制。4.3对机械安全系统性研究还较欠缺毕竟机械安全更多的是侧重于应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太够。机械安全实质上是多学科、跨领域的行业,制修订机械安全标准客观上需要对机械安全的重要领域、典型标准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为了更好的开展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需要开展系统性、体系性研究;而且我国缺少类似于欧盟机械指令的带有法规性质的文件,以其统领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5面对问题,我

24、国机械安全努力方向加强机械安全生产,防止职业危害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全生产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现代化,使生产过程顺利、高效率地进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生产。这个基本目标只有搞好安全生产才能实现。签于此,我们更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5.1依托自动化技术,实现机械安全生产 自动化技术日益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随着其高速发展以及在机械控制系统及防护装置控制系

25、统中的普遍应用,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实现机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机器本质安全的重要方面,可以确保机器的各种安全功能可靠执行,使人员远离危险状态;第二,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到机器的防护装置中,一旦人员接近危险区域,机器就会自动停机。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产品以保障机械安全是一个发展方向,是机械本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机械设备在安全方面主要的还都是采用简单的机械式防护,未来的发展则应是大量的采用自动化技术。自动化厂商应该了解和关注机械安全标准,把自动化产品和主机厂的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解各类机器的危险类别、产生原因等,以便其有针对性的开发生产安全性的自动化元器件

26、,提高我国机器装备的安全水平。”5.2强化机械安全标准必须转化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观念 早期的机械安全标准化,试图通过对人的安全培训和安全制度来解决机械安全问题,强调人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对机器本身是否安全、是否采用适当保护装置则关注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安全理念的提高,机械安全问题涉及机器的制造、运输、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报废、回收等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机械安全标准必须实施“大安全”的观念,突出“能通过设计解决的安全措施决不留给用户去解决”的理念,实现机械的本质安全,全面提升我国机械产品的安全和卫生水平。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机械安全标准纷纷向国际标准(或欧洲标准)靠拢,采用

27、国际标准或区域标准作为本国机械安全标准的技术支撑,以实现国际间机械安全标准化的一致性。根据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的要求,2008年要确保食品、消费品等领域安全性能的标准、进出口贸易和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检测方法标准以及出口产品100%采用国际标准,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工业自动化等重点领域国际标准采用率也要达到75%。目前,我国已制定发布的机械安全标准约200项左右,其中A、B类标准基本都采用了相应的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 5.3正确估价安全生产的形势,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机械安全生产是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的头等大事,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

28、定大局的重要保证,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前提条件。各级政府要把机械安全生产作为政府管理社会的一项重要职能,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切实抓好。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做好机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改善安全生产状况,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5.4积极探索和实践,完善监管体系,推进机械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以完善监管体系为目标,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完善的监管体系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决定要求,重新检查落实安监机构的职能、编制和人员配备情况。进一步强化监管工作的权威性。工矿企业较多、安全生产任务较重的乡镇,要设立安全监管机构,配

29、备专业监管人员。村委会和城市社区也要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单位都要依法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有关政府部门也要根据工作需要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调整内部机构,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处室,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做到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实现监管手段的创新。要适应监管环境的新变化,针对不同的监管对象,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一是严格执行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根据辖区实际,制定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和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经营领域的产业政策和有关标准,严格市场准入。

30、同时,要严格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三同时”审查和安全生产评价、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消除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二是依法制定出台相应的经济政策。如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制度,对从事矿山开采、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企业征收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等,充分发挥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三是要善于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通过完善安全控制指标体系、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加强执法和舆论监督、严格责任追究等手段,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5.5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解决事故多发行业和领域的突出问题从国内一些地区最近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安全事故来看,有安全意识的问题,有设施的问题,有管理的问题,也有应急抢

31、险能力的问题,安监部门必须引以为戒,举一反三,从专项整治入手,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开展非煤矿山、道路和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和城市燃气安全等六项专项整治。以各类金矿和采石场等为重点,治理重大事故隐患。道路交通要加大道路黑点治理,严格查纠车辆严重违章行为,规范道路运输秩序。水上运输应以客滚船为重点,严格执行适航等级规定。危险化学品突出生产、经营、储运等环节的安全监管,严防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污染和中毒事故等。6总结 总而言之,在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委员会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我们要一直致力于机械安全标准的制定,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目前国内很多企

32、业还没有完全把安全的理念纳入生产经营当中去,安全生产的意识还有待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国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切实按照上述所强调的几个方面进行落实,力争打造一个机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良好局面。参考文献1段红升.工程机械安全管理之我见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12赵树华.电力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实施纲要J.电力建设, 2005,(02)3袁鲁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 4施宝印.论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问题J.科技与管理,2009(3) 5毕海普,李晓红.机械行业安全管理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6罗晓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

33、新探索J.工程与建设,2009(1) 7陈秀萍.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广东科技,2009(12)8 盛晓敏.机械安全设计方法的研究C.中国机械工程,2010,12(12):13549黄红武,盛晓敏,刘建宁.机械安全与现代企业战略J.中国机械工程,2010,1210张大洪,周立双.浅谈机械设备安全管理J.粮食流通技术, 2006, (01) 致 谢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既激动又深怀感恩。感谢我的母校郑州交通职业学院及其所有老师们,近三年来,在这里无形中塑造了我生命的气质、生活的方式,也练就了我乐观的心态和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尊敬的导师蒋敏老师,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学都是我生活上和学术上的引路人,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只能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踏实做人、勤奋做事,做出一番成绩来回报她对我的教育和照顾。这个论文选题对于我的意义在于它引导我用所学的研究方法和专业知识对一个我喜欢的行业进行摸索和研究,透过现象去挖掘和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我的大胆尝试和决定还在于导师XXX老师对我在学术上的鼓励与宽容,再次对她深表感谢。同时也感谢三年来同窗共苦的好兄弟、姐妹,没有你们对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想要顺利完成学业和通过论文写作也相当困难,再次感谢你们的关心和照顾,一并谢谢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