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趋势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44702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趋势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疆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趋势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疆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趋势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疆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趋势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疆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趋势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趋势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趋势研究毕业论文.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Xinjiang University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新疆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趋势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2、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

3、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声明郑重声明,此论文(设计)是本人在相关老师指导下完成,没有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 本人签名: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4、任务书学生姓名 学号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09-1班 论文(设计)题目 新疆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趋势 论文(设计)来源 教师自拟 要求完成的内容 1、2012年12月15日 学生选题 2、2013年1月31日 外文翻译 3、2013年2月18日 提交论文大纲 4、2013年3月10日 提交论文资料 5、2013年3月27日 提交论文初稿 6、2013年4月1日 提交中期检查表 7、2013年5月15日 完成论文第三次修改 8、2013年5月29日 论文定稿 发题日期:2012年12月15日 完成日期:2013年5月29日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

5、程度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实力竞争的重要标准。同时,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国际间的文化产业贸易也被提上日程,已有学者将此称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今世界正逐步进入文化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文化与经济已经密不可分,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已成为重要的全球趋势。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社会财富向拥有文化优势的地区聚集越来越突出。关键字: 文化产业;外向型经济;文化市场 ABSTRACT Cultural industries as a “sunrise industry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its

6、 national economic strengt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the competition. Meanwhile, under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ultural industries are also on the agenda. Some scholars have called this a war of no smoke.The world today is gradually entered the cultural and ec

7、onomic era. In this day and age, culture and econom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ulture of the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econom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lobal trend. Cultur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 guide and support the rol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the wealth of society has a cultu

8、ral advantage to gather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reas.Keyword: Culture Industry;export-oriented economy;culture market 目录1 文化产业外向型经济的概念1 1.2 外向型经济11.3 文化产业出口外向型发展的意义21.4 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22 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3 2.1 新疆文化产业整体构成32.2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建设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42.3 新疆文化产业对外取得的一些成绩43 新疆发展文化产业的分析5 3.1新疆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分析5 3.1.1地理优势5

9、 3.1.2民族优势5 3.1.3 历史优势5 3.1.4资源优势5 3.1.5政策优势6 3.2 新疆文化产业发展劣势分析6 3.2.1政府管理理念落后6 3.2.2市场不健全6 3.2.3文化资源产业化经营不到位6 3.2.4文化产品精品缺乏,“走出去”能力有待提高6 3.2.5文化产业结构单一74 相关国家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的经验7 4.1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介绍7 4.2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介绍8 4.3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介绍95 新疆文化产业未来外向型发展对新疆的启示10 5.1 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10 5.2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扩大区域影响力106

10、 新疆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可行性的对策研究10 6.1 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1 6.2 运用现代营销策略,加大新疆文化产品的营销力度11 6.3 树立精品意识,为新疆文化产业“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11 6.4 争取新疆各有关部门的支持,构建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合力机制11 6.5 培养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12 6.6 创新理念,努力开拓文化市场12结论12致谢13参考文献14绪论 文化产业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是当代最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新疆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分析了新疆发展文化产业现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探讨新疆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趋势。寻找

11、发展新疆文化产业的对策。1 文化产业外向型经济的概念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物质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满足,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越来越出现瓶颈,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烈,文化产业所蕴含的商机,也越来越凸显出来。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3479亿元,占GDP比重达2.85%;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1.94%增至2011年的2.85%,年平均增长23.35%。2011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4569亿元,增加值达4022亿元,图书出版品种和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电子出版物总量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

12、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8.5%,总额和比重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无不对文化产业的出口看做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点。同时也在日益联系紧密的世界舞台宣示了国家的软实力。那么什么是文化产业呢?文化产业的外向型发展存在什么样的发展优势。1.1 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概念由英文词语Culture Industry翻译而来(也可译为“文化工业”),或认为文化产业概念可由日本“新文化产业”话语借用而来。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了文化财产

13、、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中崛起的,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形态,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始,迅猛发展深度影响着诸多国家的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已成不少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1.2 外

14、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是“内向型经济”的对称,指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系的某国或某地区的经济体系。外向型经济分广义 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外向型经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狭义的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实行开放性经济交往体制,面向国际市场,建立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广泛利用国际资源,充分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经济。外向型经济具有较强的出口创汇能力,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增强支付能力;并能在较大规模上利用国外资金,引进并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它还能够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优势,在较大范围内参加国际劳务使用,减

15、少国内农业部门潜在过剩的劳动力,使工农业实现均衡增长;它还有利于更多地节省国内的劳动耗费、增加效益,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的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国内居民中生活条件得以迅速。 1.3 文化产业出口外向型发展的意义 正是外向型经济的种种优势才使得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的前景和意义更加凸显。相对于传统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文化产业的出口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文化产业的出口不仅仅在一是可以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运作得法的话,效益还相当显著。带来丰厚的受益。比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影视剧的发行、放映和贴片广告;再比如杂技、魔术、话剧、歌舞等的商业演出;还有图书的出版发行(这方面比如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参展第59届法兰克福

16、国际书展,开幕当天就签订了10项原创图书的版权输出合同,金额达到100万美元);还有动漫作品的发行上映和品牌运作(这方面比如三辰集团在制作发行蓝猫淘气3000问的基础上,弘扬“蓝猫”品牌,开展衍生品生产,每年盈利数千万元),等等。文化产业属于无烟工业,同样也可以吸纳就业、提供税源,随着人们收入不断增长、物质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满足,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烈,文化产业所蕴含的商机,也越来越巨大。同时在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中。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也会有前所未有的扩大。 同时文化产业的出口带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进行规模化、批量化生产

17、,对各种文化服务项目进行细分和充分挖掘,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能够更好地营造文化氛围,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方面很好理解,如今,电视机、手机、计算机日益进入家庭,相关的服务项目开发与生产也日益跟进,就使得更大范围的群众更充分地享受到了文化权益,精神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提升,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另外对外可以更好地弘扬文化。文化越是得到广泛的传播,才越能够得到弘扬,越能增进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观念都有差异,通过文化的交流能增进了解、互信、合作、和平。 这几年韩剧和韩国的歌星、演员也纷纷抢滩中国大陆。

18、这都反映出各国注重拓展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他们的文化产品输出过程中,也就有效地弘扬了他们本国的文化。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的出口可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1.4 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一直把文化作为一种事业,没有产业经营的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产品不能作为商品,也就不可能发展文化产业。1985 年, 我国正式将文化艺术、体育列入第三产业,确立了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到2000年底,由文化部主管的文化娱乐业、音像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等产业单位有20多万个,年上缴税金20多亿元,创值100多亿元。加上传媒、出版、培训教育和文化旅游等产业1000多亿元的市场规模,

19、已经具备了进一步产业化发展的基础。2000年末, 在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上, 中国首次正式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策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并被许多学者认为与高新技术产业并列为 21世纪全球两个最有前途的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而文化产业的出口也视作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增长点。本文就旨在通过论证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分析新疆文化产业的优劣。为新疆文化产业的外向型发展做进一步探讨。2 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

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将2011年定位为新疆“文化产业振兴元年”。可以说,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战略性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优势显现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增强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先进文化、维护社会稳定 、满足人民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等都有着重大的意义。那么究竟新疆文化产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和层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全国各省区市一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新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

21、化建设步伐显著加大。通过不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繁荣文化市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程度不断提高,新疆文化建设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繁荣发展的新阶段。2.1 新疆文化产业整体构成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新疆各级政府也逐步意识到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如乌鲁木齐市专门设立了文化产业扶持基金,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各地纷纷以旅游业为平台,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多样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如吐鲁番的古城遗址、坎儿

22、井博物馆、哈密新修复的哈密王府、鄯善的古民街、巴里坤的古民居、古粮仓、特克斯县的八卦城等。此外新疆有关部门还对已有的新闻出版、休闲娱乐、健身、互联网、影视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档次,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典型和集群效应,展示独特的文化优势。如乌鲁木齐市的大巴扎,集民族商品、建筑、餐饮、歌舞于一体,成为新疆的文化品牌;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新推出的“七纺街”,吸纳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和知名书画家,实现创作、展示、销售一条龙颇受群众欢迎;昌吉市具有回族建筑艺术风格的回民小吃街独具特色,艺术服装制作租赁、艺术培训、文化用品租售的“文化一条街”也具雏形;木垒的哈萨克民族刺绣一条

23、街初具规模;哈密的木卡姆演艺中心已经建成,加上相邻的哈密王府、博物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园已经成型。各专业文艺团体,在体制还未改革的情况下,从创作精品入手,开始走出去在国内外演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下一步改制奠定了基础。同时,2010年在深圳召开的全国文化产业博览会新疆组团也取得了过亿元的文化产品交易合同。表明新疆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20022005年期间,新疆文化产业机构数不断增加,到2005年新疆文化产业机构总数大概有13200多个,文化产业从业人数近5万人,而且增幅还继续呈扩大趋势,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7%。可见新疆文化产业已经开始启动,并正呈现急速

24、上扬趋势。 新疆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0个,年均演出9000余场。艺术门类从以各民族歌舞音乐为主发展到歌剧、话剧、京剧、秦腔、豫剧、新疆曲子、儿童剧、杂技、曲艺、交响乐等各类艺术平衡发展的局面。一大批突出时代主旋律、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优秀剧目在国内外舞台上一展风采。维吾尔歌剧木卡姆先驱、歌舞我们新疆好地方、话剧吴登云等20多部作品先后获得国家文化部“文华奖”等多个奖项。杂技“高空钢丝”等在全国杂技比赛和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分获“金狮奖”“银狮奖”。 2001年新疆成立了文化产业管理机构,文化产业的管理、服务和规划工作有序展开。自2002年起,新疆先后组织歌舞团、歌剧团等演出单位及民营企

25、业的文化产品参加了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首届及第二届文博会,2007年参加第三届文博会的参展单位达48家,涉及文化、广电、出版、旅游等多个领域,展品包括和田玉、民族工艺品、精品图书、影视作品、歌舞演出等多方面内容,与国内外客商签约1.2亿元。新疆各地文化部门也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力促产业项目与市场接轨。随着新疆文化领域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吸纳就业人数不断扩增,文化资源开发经营规模日益扩大,文化产品项目投资日渐活跃,新疆文化市场发展趋势良好。据统计,2008年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近14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万余个,从业人员数近3万人,已基本形成了集国家、集体、私营、个体

26、等所有制并存,演出、娱乐、音像、网吧等门类齐全品种多样以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市场经营格局。丝绸之路、龟兹乐舞、和田国玉等文化品牌声名鹊起。 2.2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建设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2010年5月文化部研究制定了文化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实施方案,将从三方面着力支援新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即实施新疆文化建设“春雨工程”、实施新疆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强新疆文化市场监管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2009年,新疆文化产业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4月28日,新疆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7坊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式揭牌,标志着新疆文化创意产业正式起步。也奠定了新

27、疆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的基础。中央支持新疆的文化项目资金呈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十五”期间,中央支持新疆的文化项目资金为1531万元,2006年为1569万元,2007年为4743万元,2008年为12087万元,2009年达到了15033万元。同时,由文化部指导、牵头、组织规划的新疆文化建设“春雨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共向新疆投资144.5亿元。在有效的利用中央的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同时 自治区也做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 2.3 新疆文化产业对外取得的一些成绩1998年以来,新疆出版物陆续走入中亚、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台市场,福乐智慧箴言选粹、新疆自然保护区等40多种图书进入“中国对外图书推广

28、计划目录”。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与美国蒙勒克好莱坞电影公司联合制作的神秘中国丝路之谜一片在全球在线播放,其DVD销往欧美地区。仅2000年至2006年,新疆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达425个。新疆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自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中央和新疆的广播电视节目先后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土耳其五国落地播出。2009年,新疆各种出版物主动出击,走出去展现魅力新疆的别致风情。7月22日,新疆展团首次大阵容亮相第20届香港国际书展,共对外展示、销售100多种有关新疆内容的图书。新疆的歌舞演艺团体多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多个国家进行演出,收到了很好的

29、效果。 2010年3月27日,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宝尔博物馆的邀请,新疆文物代表团参加丝绸奥秘新疆文物展新闻发布会及开幕仪式等活动;2012年4月2日,应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邀请,新疆木卡姆艺术团赴印度演出。 2012年,我国在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活动。为庆祝这一活动和中德建交40周年,德国音乐节邀请了9个中国民间艺术团参加,新疆刀郎木卡姆民间艺术团应邀参加,与7月5号至8号参加了此次盛会。艺术团以自己的精彩表演展示了新疆独特的刀郎木卡姆艺术,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力度不断加大。两年来,我区对外以及对港澳台文化(文物)交流项目达77项,人

30、数1292人。自治区文化厅数字显示,仅2011年,我区文化交流的项目就比2010年翻了一番。3 新疆发展文化产业的分析3.1新疆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分析3.1.1地理优势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地域辽阔与八个国家相邻,为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地理上的便利条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使新疆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和汇聚地。3.1.2民族优势 新疆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37个民族成分和13个主体民族,这些民族与周边一些国家公民属同种族,同民族、风俗习惯,生活习性相同或相似,为新疆向周边一些国家能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3.1.3 历史优势 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

31、,使新疆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和汇聚地,多种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积淀和融合,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3.1.4资源优势新疆的文化资源丰富且独具魅力,少数民族民族能歌善舞蹈;歌舞之乡的美名早已海内外知名,新疆的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内外宾客向往的地方;多民族聚居的生活习俗造就了异彩纷呈而又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悠久的多文化交织。文化遗迹保存存众多,是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文物大省。3.1.5政策优势正值我国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力援疆工作的开展,内地大量优秀人才的援疆工作促使了新疆人才队伍的充实 新疆发展文化产业正恰逢其时,入世后, 给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兄弟省份的资

32、金政策的引进无益为新疆的文化产业建设增添了动力。一是有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技术, 提高新疆现有文化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WTO规则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加上新疆本土优秀的旅游资源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促进新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在一方面的引进外来文化产品的同时,民族的文化产品也逐步推向世界。3.2 新疆文化产业发展劣势分析3.2.1政府管理理念落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仍沿用事业管理体制,一些改革措施难以落实、成效难以显现。现行的文化产业体制还存在政企不分、职能交叉、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概念模糊等问题。文化企事业单位长期属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模式,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

33、调动起来,文艺单位“等、靠、要”问题突出,市场适应能力弱。3.2.2市场不健全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人才缺失严重。目前,新疆文化基础设施普遍处于落后、老化的现状,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有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还不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外来文化冲击和对民族传统文化挖掘传承的缺失,一些民间文艺、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亡,急需拯救、恢复与传承。而因自然环境、生活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文化事业队伍中人才外流严重。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缺乏熟悉文化产业的专门人才,技术和创新能力不足,尤其缺乏国际化、开拓型的高级人才。法制、法规建设严重落后 , 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

34、市场环境。3.2.3文化资源产业化经营不到位 目前,新疆文化建设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呈现,但因受到传统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的制约,文化资源整合难度较大,文化企业单体规模较小,导致文化产业产值总量较小,整体竞争力偏弱,文化产品市场影响力小。文化产业规模小。随着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鉴赏水&EsAjpbVpmkn平不断提高,逐步呈多层次、多形式和多样&5)YZukvpNSrkQNFO&5性发展趋势,这既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V$rl5DZ*RULZQGHs)L2jEIcgrNKM*hY&B+xghNcHt 也显现了对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认识不足,资金投入少,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在地区经

35、济和社会发展中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相对不足。传统的思维观念导致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认识不够。 3.2.4文化产品精品缺乏,“走出去”能力有待提高新疆的文化产品的传播与其拥有的地缘优势,文化资源的丰富、独特性不相称。主要表现为一些文化产品如杂技、歌舞、音$Seoabs*Y%MeRAG乐等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展示方面,还主要局限bOhgi9Bh于为经济或宣传形象“搭台”的层面。新疆有很多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利用和挖掘,而且还缺少独具特色和一定国际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公司作为支柱。文化产业越来越向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的今天 , 新疆却几乎没有形成真正有竞争力、集约化的大型文化产业运营者 , 规模小

36、集约化程度低 , 很不利于竞争。3.2.5文化产业结构单一 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新兴产业发展还于初级阶段全区文化产业。整体基本上以传统的文化经营为主,这极大地限制了新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文化产业发育还远不成熟,规模小、档次低,缺乏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原创性和产品深度开发不够,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2002年我国2587个国营文艺团体,一年演出收入5.7亿元人民币,其中新疆的国营文艺团体演出收入仅在2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日本四季剧团一个企业全年的演出收入就约有13亿元人民币。新疆的文化产业目前大多停留在传统产业,如歌舞、杂技等。4 相关国家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的经验4.1 美国文化产业发

37、展介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美国推行全球文化扩张的重要战略:纵观美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抓住主导产业而逐渐成为世界强国(现在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少参与国际事务。但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时期,美国以外交手段为渠道,着重发展军工产业,逐渐成为世界霸主。从冷战后期到上个世纪末,美国逐渐转变为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为主导产业引领世界发展。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在发展网络产业的同时,渐渐转向文化产业的发展。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大国,有多元的文化。同我国相比,没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不是文化资源大国,却是一个文化产业强国

38、。在美国,文化产业有着多种不同的提法,例如,版权产业、创新产业、内容产业、信息产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而版权产业使用最多。通过版权产业的概念来表述商业和法律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在美国版权产业,尤其是核心版权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尖端技术和雄厚资本的支持下,美国文化产业取得了另世人惊叹的发展。根据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4年报告提供的数据,在1997-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速是3.51%,超过同期美国GDP2.4%的年均增长速度;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为12500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1.97%。在就业方面,2002年核心版

39、权产业就业人口有548.4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口的4.02%。同年,全部版权产业就业人口有1147.6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口的8.41%。仅核心版权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远多于飞机、钢铁、药品、纺织、食品加工和电子器件等传统知名产业。目前,美国有1500多家日报,8000余家周报和小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都超过100万份。有1.22万种杂志,1965家电台,电视台1440家,拥有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三大电视网。好莱坞是世界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其先进的电影生产流水线和成熟的商业运作经验使它多年来垄断世界电影市场,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制作世界闻名。音像业已经

40、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行业之一,曾以每年12%20%的势头增长,其出口额已经超过航空业的出口额。到20世纪末,美国的传媒产业走向集约化和巨型化,如2000年有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而成的媒体巨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链,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以上。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美国文化产业不断向世界各国渗透,成为对外扩张的重要渠道,音像产品占据了40%以上的国际音像份额,电影出口额占据世界电影市场80%的份额。1996年,其文化产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图书杂志和计算机软件)的出口首次超过汽车、农业、航空和军火等传统行业,位居所有出口产品之首。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

41、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的电影产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但好莱坞电影却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01年美国IT产业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占据世界IT产业产值的75%,美国的网站占了全球网站的70%以上。2004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0%左右,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同时,文化产业为美国国内提供了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美国推行全球文化扩张的重要战略。近些年来,美国文化产业的经营总额高达几千亿美元,其中,好莱坞的巨制电影、三大电视网的娱乐节目、时代华纳的流行音乐更是侵占了营业额的大头。在每年美

42、国商品的出口项目当中,文化产业视听产品的出口额(紧随航空业和食品业之后)总是名列前茅,它同时为美国国内提供了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就拿纽约市来说,唯一能与华尔街的经济效益抗衡的恐怕只有文化产业了,每年就约有上百亿美元的资金在文化市场中流通。由此可见,在美国文化产业所需的成本中,无论是资本的投入和产出,还是技术信息抑或人力资源,都在全世界独居榜首。4.2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介绍以“文化立国”实现经济战略调整:从“军事立国”到“经济立国”,最终落实在“文化立国”,这既是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也是为应对经济发展问题而进行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近现代以来,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明治维

43、新到二战结束时的“军事立国”战略;二战到20世纪7080年代的“经济立国”战略;从20世纪后期开始转向“文化立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在二战后满目疮痍的废墟上,日本创造了世界的经济奇迹,但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真正改善,日本开始考虑新的增长方式。日本学者日下公人在新文化产业论中指出:基础工业复苏的奇迹不会再出现,日本的产业结构应转向以最终需要为主的产业,这种产业结构重心的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产业是最终需要产业中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日本人要利用文化资源创造新文化,从人的大脑中寻找资源、开辟市场,用人文精神去创造经济奇迹。1

44、995年日本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把发展文化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通过一系列立法来保障和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2001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同年10月又对197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进行修订,改名为著作权管理法;2004年颁布了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该法规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让世界认识日本文化。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有义务积极扶持,在财税、融资方面给予优惠待遇。政府对于文化艺术领域的财政预算大幅度增长,同时,社会团体对于文化创意行业的赞助规模也越来越大。日本的推进策略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日本文化产业的许多领域在全球范围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动漫、游戏这些新兴文化产业行业,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片中有65%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电子游戏业更是给日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据统计,全球电子游戏的市场份额中,90%以上的硬件、50%以上的软件均被日本厂商所掌握。4.3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介绍 培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后来居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