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4565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题 目: 数控车床用自动夹紧尾座系统的研制学 号: 姓 名: 班 级: 专 业:机械电子工程 学 院:机电工程学院 入学时间:2008级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0年05月02日数控车床用自动夹紧尾座系统的研制摘要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出数控车床相匹配的自动夹紧尾座系统,本课题将以其尾座为研究对象,设计出符合该车床的液压尾座。为了完成本课题的设计,在设计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好,首先是搜集和分析资料,主要包括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液压技术和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资料;同等机床液压尾座的图纸和资料等。其次是初步确定液压尾座的总体布局,包括配置形式、液压系统的布置及

2、选择液压能源及相应的配套元件等。最后主要是关于尾座的设计计算。数控车床变档卡紧及尾座顶紧的控制方式基本上是手工控制,在通常的加工过程中,需先用手工控制的方式完成变档和卡紧工作,然后再进行装夹,在装夹完毕后还需要使用手工控制的方式完成尾座的顶紧工作。由此可知,在数控机床的加工作效率效率并不高,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耗时又耗力,还会增加企业成本。因此,本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在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当需要使用尾座时,使用本课题所设计的尾座可以提高加工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企业成本。关键词:数控机床 尾座 液压系统 液压缸 设计 校核CNC lathe w

3、ith automatic clamping tailstock system developed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CK6136 CNC machine tools to design requirements, designed to match its hydraulic Tailstock to meet the rotation accuracy, rigidity, temperature rise, and so on seismic requirements, to enhance To accomplis

4、h this design, I collected and analysed the information before the design, includ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NC machine tools; hydraulic system of hydraulic technology and the basic information; equal hydraulic machine Tailstock the drawings and information . Then is tentatively d

5、etermined the overall layout of hydraulic Tailstock, including the allocation of form, layout and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hydraulic energy,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matching components, such as. This was followed by the main Tailstock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CK6136 CNC machine tools changed fil

6、e cards bear and Tailstock top tight is basically manual control, in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the change required manual card file and clamping a tight and then again after the fixture also need to use a manual Tailstock The top tight.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CNC machine tools in efficiency is

7、 not high, workers in labor intensity and great. Therefore, the issue of the Institut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in the CK6136 CNC lathe processing, when the need to use Tailstock, the use of this issue by the Tailstock design can improve the process of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level, incre

8、as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Workers in the labor intensity.Key words:Numerically-controlled machine;Tailstock;Hydraulic system;Hydraulic cylinder inside diameter;Design;Examination1 引言课题的研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还介绍了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CK6136数控车床总体设计及要求,其中包括CK6136数控车床外观及主要功能、CK6136数控车床主要技术参

9、数、CK6136数控车床总体设计及要求、尾座的简介。第三章是本课题的重要章节,它包括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设计,它的主要内容是数控卧式车床CK6136液压尾座的套筒、尾座体的设计、顶尖、尾座孔系设计、尾座导轨的设计,挠度、转角、液压缸内径及压板处螺栓直径、锁紧力的计算及校核。在这一章第一节中,在套筒中设计了滑键槽和顶尖顶出孔,解决了顶尖在工作时会随套筒转动从而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还在套筒中设计了顶卸的装置。在这一章第三节中,选择莫氏4号的尾座顶尖,它是利用莫氏锥度自身的结构特性卡紧尾座顶尖的,解决了顶尖在工作时会出现松动或转动现象。在这一章第五节中,设计了尾座导轨。在这一章第七节中,对挠度、转角进

10、行计算;对液压缸内径及压板处螺栓直径进行了校核。第四章主要是对尾座精度的确定,它包括了尾座体表面粗糙度的确定、尾座与机床形位公差的确定、底面及立导向面形位公差的确定。在本课题研究的最后一章是CK6136数控车床的液压系统及尾座的工作原理,说明了CK6136数控车床的液压系统及尾座的工作原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数控卧式车床CK6136的整体要求,设计出与其相对应的液压尾座,使其满足诸如旋转精度等众多要求,以使其达到预想的目的。为了完成本课题的设计,在设计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好,首先是搜集和分析资料,主要包括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液压技术和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资料,同等机床液压尾座的图纸

11、和资料等。其次是初步确定液压尾座的总体布局,包括配置形式、液压系统的布置及选择液压能源及相应的配套元件等。最后主要是关于尾座的设计计算。本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在CK6136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当需要使用尾座时,使用本课题所设计的尾座可以提高加工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企业成本。本次设计是根据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能改善这种状况的可行性方案。通过这次设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培养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意识,提高本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本人受到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提高工程

12、绘图、计算、数据处理、外文资料文献阅读、使用计算机、使用文献资和手册、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工程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1.2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 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密复制的零件、

13、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100%检验的零件。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1.2.1国外数控机床发展现状以美、德、日三国为例简述国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美、德、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多的国家。因其社会条件不同,各有特点。 (1)美国的数控发展史美国政府重视机床工业,美国国防部等部门因其军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断提出机床的发展方向、科研任务,并且提供充足的经费,且网罗世界人才,特别讲究“效率”和“创新”,注重基础科研。因而在机床技术上不断创新,如1952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1958年创制出加工中心、

14、70年代初研制成FMS、1987年首创开放式数控系统等。由于美国首先结合汽车、轴承生产需求,充分发展了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所需的自动线,而且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世界上领先,因此其数控机床的主机设计、制造及数控系统基础扎实,且一贯重视科研和创新,故其高性能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也一直领先。当今美国生产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数控机床,其存在的教训是,偏重於基础科研,忽视应用技术,且在上世纪80代政府一度放松了引导,致使数控机床产量增加缓慢,于1982年被后进的日本超过,并大量进口。从90年代起,纠正过去偏向,数控机床技术上转向实用,产量又逐渐上升。(2)德国的数控发展史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

15、在多方面大力扶植。于1956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德国特别注重科学试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企业与大学科研部门紧密合作,对数控机床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德国的数控机床质量及性能良好、先进实用、货真价实,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数控机床。德国特别重视数控机床主机及配套件之先进实用,其机、电、液、气、光、刀具、测量、数控系统、各种功能部件,在质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门子公司之数控系统,均为世界闻名,竞相采用。1.2.2国内数控机床发展现状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于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发展过程

16、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在19581979年间为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今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中对数控机床特点、发展条件缺乏认识,在人员素质差、基础薄弱、配套件不过关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曾三起三落、终因表现欠佳,无法用于生产而停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盲目性大,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第二阶段从日、德、美、西班牙先后引进数控系统技术,从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奥、韩国、台湾省共11国(地区)引进数控机床先进技术和合作、合资生产,解决了可靠性、稳定性问题,数控机床开始正式生产和使用,并逐步向前发展。通过六五期间引进数控技术,七五期间组织消化吸收“科技攻关”,我国数控技术和数控产业取

17、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数控产业发展迅速,19982004年国产数控机床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3%和34.9%。尽管如此,进口机床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从2002年开始,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机床进口第一大国,2004年中国机床主机消费高达94.6亿美元,国内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在中高档与大型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更加明显,70%以上的此类设备和绝大多数的功能部件均依赖进口。由此可以看出国产数控机床特别是中高档数控机床仍然缺乏市场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产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深度不够、制造水平依然落后、服务意识与能力欠缺、数控,系统生产应用推

18、广不力及数控人才缺乏等。我们应看清形势,充分认识国产数控机床的不足,努力发展先进技术,加大技术创新与培训服务力度,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问的差距。 在20余年间,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培训一批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人才;通过合作生产先进数控机床,使设计、制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通过利用国外先进元部件、数控系统配套,开始能自行设计及制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供应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至今许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基本上处于从仿制走向自

19、行开发阶段,与日本数控机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象日本“机电法”、“机信法”那样的指引;严重缺乏各方面专家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缺少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数控系统不配套;企业和专业间缺乏合作,基本上孤军作战,虽然厂多人众,但形成不了合力。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六五”期间引进数控技术,“七五”期间组织消化吸收;科技攻关”,我国数控技术和数控产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数控产业发展迅速,19982004年国产数控机床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3%和34.9%。尽管如此,进口机床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从2002年开始,中国连

20、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机床进口第一大国,2004年中国机床主机消费高达94.6亿美元,国内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在中高档与大型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更加明显,70%以上的此类设备和绝大多数的功能部件均依赖进口。由此可以看出国产数控机床特别是中高档数控机床仍然缺乏市场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产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深度不够、制造水平依然落后、服务意识与能力欠缺、数控,系统生产应用推广不力及数控人才缺乏等。我们应看清形势,充分认识国产数控机床的不足,努力发展先进技术,加大技术创新与培训服务力度,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问的差距。2003年开始,中国就成了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

21、的数控机床进口国。目前正在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的数控化率,1999年,我们国家机械加工设备数控华率是8,目前预计是1520之间。 车、铣、刨、磨、镗、钻、电火花、剪板、折弯、激光切割等等都是机械加工方法,所谓机械加工,就是把金属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包含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两个方面。能完成以上功能的设备都称为机床,数控机床就是在普通机床上发展过来的,数控的意思就是数字控制。给机床装上数控系统后,机床就成了数控机床。当然,普通机床发展到数控机床不只是加装系统这么简单,例如:从铣床发展到加工中心,机床结构发生变化,最主要的是加了刀库,大幅度提高了精度。加工中心最主要的功能是铣、镗、钻的功能。 我们

22、一般所说的数控设备,主要是指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 我国目前各种门类的数控机床都能生产,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世界水平,有的比国外落后1015年,但如果国家支持,追赶起来也不是什么问题,例如:去年,沈阳机床集团收购了德国西思机床公司,意义很大,如果大力消化技术,可以缩短不少差距。大连机床公司也从德国引进了不少先进技术。上海一家企业购买日本著名的机床制造商池贝。近几年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欧洲不少企业倒闭或者被兼并,如马毫、斯滨纳等。日本经济不景气,有不少在80年代很出名的机床制造商倒闭,例如:新泻铁工所。 数控设备的发展方向六个方面:智能化、网络化、高速、高精度、符合、环保。目前德国和瑞士的机床精度

23、最高,综合起来,德国的水平最高,日本的产值最大。美国的机床业一般。中国大陆、韩国、台湾属于同一水平。但就门类、种类多少而言,我们应该能进世界前4名。数控系统由显示器、控制器伺服、伺服电机、和各种开关、传感器构成。目前世界最大的三家厂商是:日本发那客、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其余还有法国扭姆、西班牙凡高等。国内有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国内的数控系统刚刚开始产业化、水平质量一般。高档次的系统全都是进口。华中数控这几年发展迅速,软件水平相当不错,但差就差在电器硬件上,故障率比较高。华中数控也有意向数控机床业进军,但机床的硬件方面不行,质量精度一般。目前国内一些大厂还没有采用华中数控的。广州机床厂的简易

24、数控系统也不错。 我们国家机床业最薄弱的环节在数控系统。机床精度 (1)机械加工机床精度分静精度、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等5种。(2)机床精度体系 目前我们国家内承认的大致是四种体系:德国VDI标准、日本JIS标准、国际标准ISO标准、国标GB,国标和国际标准差不多。(3)看一台机床水平的高低,要看它的重复定位精度,一台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如果能达到0.005mm(ISO标准.、统计法),就是一台高精度机床,在0.005mm(ISO标准.、统计法)以下,就是超高精度机床,高精度的机床,要有最好的轴承、丝杠。(4)加工出高精度零件,不只要求机床精度高,还要有好的

25、工艺方法、好的夹具、好的刀具。目前世界著名机床厂商在我国的投资情况 (1)2000年,世界最大的专业机床制造商马扎克(MAZAK)在宁夏银川投资建了名为“宁夏小巨人机床公司”的机床公司,生产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和车铣复合中心。机床质量不错,目前效益良好,年产600台,目前正在建2期工程,建成后可以年产1200台。(2)2003年,德国著名的机床制造商德马吉在上海投资建厂,目前年组装生产数控车床和立式加工中心120台左右。(3)2002年,日本著名的机床生产商大隈公司和北京第一机床厂合资建厂,年生产能力为1000台,生产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4)韩国大宇在山东青岛投资建厂,目

26、前生产能力不知。(5)台湾省的著名机床制造商友嘉在浙江萧山投资建厂,年生产能力800台。民营企业进入机床行业情况 (1)浙江日发公司,2000年投产,生产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年生产能力300台。(2)2004年,浙江宁波著名的铸塑机厂商海天公司投资生产机床,主要是从日本引进技术,目前刚开始,起点比较高。(3)2002年,西安北村投产,名字像日本的,其实老板是中国人,采用日本技术,生产小型仪表数控车床,水平相当不错。军工企业技改情况 军工企业得到国家拨款开始于当年“大使馆被炸,后来台湾阿扁上台后,大规模技改开始了,军工企业进入新一轮的技改高峰,我们很多军工企业开始停止购买普通设备。尤其是近3年来

27、,我们的军工企业从欧洲和日本买了大批量的先进数控机床。也从国内机床厂哪里采购了大批普通数控机床,国内机床厂商为了迎接这次大技改,也引进了不少先进技术,争取军工企业的高端订单。早在几年前,我国就已经把国防事业提到了和经济发展一样的高度上,我们要建立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防能力,相信再过10年,随着我国国防工业和汽车行业的发展,我们国家会诞生世界水平的机床制造商,也将会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机床生产大国。1.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 根据数控卧式车床CK6136的整体要求,设计出与其相对应的液压尾座,使其满足诸如旋转精度等众多要求,以使其达到预想的目的。 (2) 搜集和分析资料 包括国内外数控机

28、床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液压技术和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资料;同等机床液压尾座的图纸和资料等。 (3) 初步确定液压尾座的总体布局 包括配置形式、液压系统的布置及选择液压能源及相应的附属元件等。 (4) 尾座部分的设计及计算 包括尾座顶尖、套筒、尾座体的设计,尾座孔系、尾座导轨的设计,挠度、转角、液压缸内径及压板处螺栓直径以及锁紧力的计算及校核。 (5) 尾座精度的确定 包括尾座体表面粗糙度的确定、尾座与机床形位公差的确定、底面及立导向面形位公差的确定。 (6) CK6136数控车床的液压系统。2 CK6136数控车床及尾座的简介2.1CK6136数控车床的主要功能该车床用于加工回转体零件,它集中了卧

29、式车床、转塔车床、多刀车床、仿形车床、自动和半自动车床的功能,是数控机床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它为单件、小批生产的精密复杂零件提供了自动化加工手段,为适应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需要提供了柔性的自动化设备。该车床因其的柔性化设施故多适用于生产周期要求短,改型频繁,精度要求高,形状又很复杂的零件。2.2CK6136数控车床总体布局及要求数控机床不需要人工操作,也没有机械操作元件如手柄、摇把等。机床在防护罩的保护下工作,只能通过防护罩上的玻璃窗观察工作情况。因此,数控车床的布局有其特点。2.2.1卧式数控车床 CK6136的整体设计底座上装有后斜床身。床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刀架装在主轴的右上方。

30、这显然是只有不需人工操作时才能采用的布局。刀架的位置决定了主轴的转向应与卧式车床相反。数控车床不用担心切屑飞溅伤人,故其切削速度可以很高,以充分发挥刀具的切削性能。数控车床又集中了粗、精加工工序,所以切屑多,切削力大。倾斜床身可以使切屑方便的排除,又可以采用箱型结构,刚度比卧式车床床身高。导轨镶刚,翠硬,磨削,因而比较耐磨。床身左端固定有主轴箱,床身中部为刀架溜板,分为两层,底层为纵向溜板,可沿床身导轨作纵向移动。上层为横向溜板,可沿纵向溜板的上导轨作横向移动。2.2.2对卧式数控车床 CK6136各组成部分的要求 (1)导轨 导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控机床的刚度,精度和精度保持性。数控机床的多

31、数滑动导轨采用金属对塑料形式的贴塑导轨。滑动贴塑导轨摩擦系数低,静动摩差系数差值小,耐磨损,耐腐蚀,吸振性好,比重小,张度大,加工成型简单,可在任何液体或无润滑条件下工作;但耐热性差,导热率低,刚性差,需注意装配质量。还应满足导向精度高、精度保持性好、低速运动平稳性好;摩擦阻力小、灵敏度高;刚度高、承载能力达;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安装、调配等要求。(2)刀具 粗加工时要求粗车刀具强度高、耐用度好。精车要求刀具的精度高、耐用度好。为减少换刀时间和方便对刀,应可能多地采用机夹刀。另外还要求刀具耐用度的一致性好,以便于使用刀具寿命管理功能。(3)刀架 刀架是CK6136数控车床非常重要的部件。刀架的

32、结构形式一般为回转式,刀具沿圆周方向安装在刀架上,可以安装径向车刀、轴向车刀、钻头、镗刀。车削加工中心还可安装轴向铣刀、径向铣刀。(4)卡盘 液压卡盘是数控车削加工时夹紧工件的重要附件,对一般回转类零件可采用普通液压卡盘;对零件被夹持部位不是圆柱形的零件,则需要采用专用卡盘;用棒料直接加工零件时需要采用弹簧卡盘。(5)床头箱内的结构应该简单,并且刚度大,以便适应高精度的加工。(6)为了拖动轻便,数控车床的润滑要比较充分,大部分采用油雾自动润滑。2.3 CK6136数控车床主要技术参数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 360 mm 滑板上最大回转直径 210 mm 两顶尖距 600 mm 主轴端部型式 A2-

33、5主轴通孔直径 52 mm标准卡盘 6 中空液压卡盘 主轴转速范围 50-4000 prm 主电机功率 5.5 kw快移速度 10/12 mm/min行程 180/500 mm 电动刀架工位数 8套筒直径 80 mm 套筒行程 70 mm 尾座体行程 350 mm 套筒内孔锥度 Morse No.4(莫氏) 电源 13 KVA总重 3600 kg 占地面积 236017301900 mm22.4尾座简介(1)机床采用标准液压尾座,尾座套筒可编程控制,尾座体移动通过销轴由托板带动。根据用户需求也可提供可程控尾座、内置旋转活络顶尖等(特殊配置)。尾座单元安装在床身导轨上,可沿导轨纵向调整其位置。它

34、的功用是用顶尖支承长工件,也可以安装钻头、铰刀等孔加工刀具进行孔加工。(2)尾座导轨W H为:95 40mm,尾座套筒直径 80mm,套筒锥孔MT-4。因此,尾座具有足够的刚性。(3)尾座应具有足够的净刚度和较高的刚度-重量比,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设计的合理性;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这包括较大的动刚度和阻尼,与其它件配合,使整机的各个固有频率不致与激振频率重合而发生共振;应具有良好热变形性,使整机的热变形较小或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最小;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以便于制造和装配。3 尾座部分的设计尾座是卧式车床的重要附件,其主要作用是为轴类零件定心,同时具有辅助支撑和夹紧的功能。CK6136数控卧

35、式车床的尾座采用的是整体式结构,整体式结构尾座由尾座体、套筒、芯轴结构、套筒液压测力装置、尾座和套筒移动机构、尾座和套筒夹紧与放松结构及液压装置等组成,芯轴结构选用高精度的进口轴承支承,动、静刚度好,精度高。套筒和尾座的移动均为机动,套筒和尾座的夹紧、放松均采用碟形弹簧夹紧,液压放松的机动夹紧、放松结构,夹紧力足够大,安全可靠,工人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其优点在于:(1)刚度高、抗震性能好,精度高,精度保持性好,整体式尾座,将分体式尾座上、下体合为一个尾座整体,采用整体式箱形结构设计,经有限元分析、计算,通过对尾座内部筋板的合理布置,提高了尾座的刚度和固有频率,尾座采用高强度低应力铸铁铸造,

36、经良好的时效处理,热变形小,在承受最大工件重量和最大额定切削力的情况下。尾座整体变形小,抗振性能好,满足数控卧式车床精度检验标准的要求。(2)结构更加简单、优化、合理,整体式尾座将分体式尾座上、下体合为一个尾座整体,取消了分体式尾座联结的定位键和把合螺钉,总零件数和标准件数更少,取消了分体式尾座上、下体的配合加工面,取消了分体式尾座上、下体的装配环节,加工、装配工艺性更好,节约了加工、装配总费用,降低了尾座的总重量和总成本。我设计的尾座的工作原理是尾座套筒、尾座油压后座上都有油孔,尾座套筒和尾座活塞固定座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可以移动。尾座油压后座、尾座体和尾座活塞轴连接在一起,固定不动。尾座活

37、塞轴、尾座套筒和尾座活塞固定座形成一个液压缸,并且分成两个腔。当给尾座油压后座通液压油时,液压油通过油路进入尾座活塞轴上的一个腔,在进入套筒孔的锥形腔内,此时压力增大,套筒带动顶尖向前移动。反之,当液压油通过油路进入尾座活塞轴上的另一个腔,此时向后退的压力增大,套筒带动顶尖向后移动。下面介绍该车床尾座几个主要部分的设计3.1尾座套筒的设计数控卧式车床CK6136的尾座套筒的主要尺寸是根据尾座体的尺寸选择的。套筒的作用就是安装尾座活塞轴和顶尖,利用液压缸提供的压力和莫氏锥度本身的结构特性顶紧顶尖,使顶尖在顶着工件加工时不会随工件一起转动。为了使套筒不随工件一起转动在套筒上部设计了滑键槽,在尾座体

38、上设计有滑键。尾座工作时滑键在滑键槽中滑动,这样套筒就不会跟着转了,同时,顶尖在顶着工件加工时也不会随工件一起转动了。从而提高了套筒的使用寿命。由于顶尖是利用氏锥度本身的结构特性卡紧的,但是在工作中需要拆卸顶尖,因此需要在尾座套筒上设计顶尖退套孔,用于拆卸顶尖。当需要拆卸顶尖时,把退套楔插入顶尖退套孔,用小锤敲击退套楔使顶尖松动并可以取出。退套楔的规格是S79-1 4。3.2尾座体的设计数控卧式车床CK6136的尾座体是尾座的主要的机械部分,设计时主要参看其他机床的尾座体和根据制造业在生产中所积累的经验,稍加改造而成的。尾座体的壁厚要尽量均匀,拐角处要设计成圆角以减少集中应力。尾座体的材料采用

39、HT250,铸造加工而成。在尾座体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加工工艺,需要设计出工艺凸台和工艺孔。3.3尾座顶尖的设计车床的尾座顶尖,在车床的使用中经常用到的定位元件,它可以帮助主轴一起限制的工件的自由度,并起到定心的作用,因此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度,在使用中要使尾座的轴心线与机床主轴的轴心线保证较高的同轴度在进行工件的加工过程中多采用前后顶尖来支承工件,来确定工件的旋转中心并承受刀具作用在工件上的切削力。顶尖是机械加工中的机床的重要部件,它可对端面复杂的零件和不允许打中心孔的零件进行支承。顶尖的一端可顶中心孔或管料的内孔,另一端则放入到尾座套筒内。顶尖的锁紧主要是靠顶紧力和液压缸提供的压力,加工时一般紧

40、缩在尾座套筒内。顶尖一般由专门的工厂生产,我们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买产品。由于数控卧式车床CK6136是中小型机械加工设备,尾座总体尺寸并不是很大所以选择莫氏4号的顶尖。莫氏锥度是一个锥度的国际标准,用于静配合以精确定位。由于锥度很小,可以传递一定的扭距,又因为有锥度,又便于拆卸。利用的就是摩擦力的原理,在一定的锥度范围内,工件可以自由的拆装,同时在工作时又不会影响到使用效果,比如钻孔的锥柄钻。在锥柄上好后,钻头可以将工件钻出需要的孔,而锥柄处不会出现转动现象。又比如钻孔的锥柄钻,如果使用中需要拆卸钻头磨削,拆卸后重新装上不会影响钻头的中心位置。3.4液压缸的设计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它的最基本5

41、个部件,1-缸筒和缸盖2-活塞和活塞杆3-密封装置4-缓冲装置5-排气装置 。每种缸的工作原来几乎都是相似的,拿一个手动千斤顶来说它的工作原来吧,千斤顶其实也就是个最简单的油缸了.通过手动增压秆(液压手动泵)使液压油经过一个单项阀进入油缸,这时进入油缸的液压油因为单项阀的原因不能再倒退回来,逼迫缸杆向上,然后在做工继续使液压油不断进入液压缸,就这样不断上上升,要降的时候就打开液压阀,使液压油回到油箱.这个是最简单的工作原来了,其他的都在这个基础上改进的.3.5尾座导轨的设计(1)导轨的作用是引导机床运动部件作直线或圆周运动,并承受运动部件包括工件的重力和切削力等载荷。导轨应满足导向精度高、精度

42、保持性好、低速运动平稳性好;摩擦阻力小、灵敏度高;刚度高、承载能力达;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安装、调配、调整和维修,成本低等要求。(2)导轨的材料:对导轨材料的主要要求是耐磨性好、工艺性好、成本低。常用的导轨材料有铸铁、钢、有色金属和塑料,其中以铸铁应用最为普遍。为了提高耐磨性和防止咬焊,动导轨和支承导轨应尽量采用不同的材料。如果选用相同的材料,也一定要采取不同的热处理方式以使其具有不同的硬度。材料以铸铁为例,铸铁是一种成本低,良好减震性和耐磨性,易于铸造和切削加工的金属材料。导轨常用的铸铁材料有灰铸铁、孕育铸铁和耐磨铸铁等。灰铸铁常用的牌号是HT200。在较好的润滑与防护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耐磨

43、性。适用于不经常工作且对精度保持性要求不高的导轨。孕育铸铁常用的牌号是HT300。耐磨性高于灰铸铁,但较脆硬,不易刮研,且成本较高。常用于较精密的机床导轨。耐磨铸铁中应用较多的是高磷铸铁、磷铜钛铸铁及钒钛铸铁。与孕育铸铁相比,其耐磨性提高12倍,但成本较高,常用于精密机床导轨。通过对材料的类比,由于我设计的是CK6136液压尾座,考虑价格等原因,选用灰铸铁作为导轨材料。(3)导轨的形状:直线运动滑动导轨截面形状主要有三角形、矩形、燕尾形和圆形,并且可以相互组合。在本课题中,我选择双矩形导轨。这种导轨的刚度高,当量摩擦系数比三角形导轨低,承载能力高,加工、检验和维修都方便。矩形导轨存在侧向间隙,

44、必须用镶条进行调整。3.6尾座孔系设计设计中所需提及的主要技术要求中,就其性质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各加工表面自身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二是为了保证定位基准面的定位精度,以及为了减轻在加工中的定位误差。为了保证尾座体在装配精度,还要求有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根据技术参数的要求,确定套筒直径为80mm。3.6.1配合套筒在工作中主要有两种配合要求。其一,套筒与尾座体的配合,其二,套筒与顶尖、尾座活塞轴的配合。考虑到顶尖套筒与尾座孔在不同的接触部位其接触部位的不同,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配合等级。因此,我们分别确定其配合等级。(1)套筒与尾座体的配合根据有关资料和实际的生产实践经验,

45、套筒与尾座体的配合采用基孔制,间隙配合,但间隙很小,防止在工作中产生较大的跳动,影响加工工件的直线度和圆柱度。由于套筒的尺寸较大,又和尾座体有配合要求,所以要保证套筒的直线度和圆柱度,可选直线度为0.012mm、圆柱度为0.01mm。(2)套筒与顶尖、尾座活塞轴的配合套筒与顶尖、尾座活塞轴的配合要求较高,配合间隙很小。安装莫氏锥柄的套筒部与尾座孔的配合精度要求最高,配合间隙很小,制造成本也高,最适合于不回转的精密滑动配合,精度等级多用于IT5IT7级。尾座活塞轴的作用是推动顶尖,使其在套筒中伸缩,因此,与套筒的配合也用间隙配合,并且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也要小,以减小摩擦力,保证动作的准确性、迅速性。推荐表面粗糙度值选择Ra0.8。3.6.2套筒孔的设计通常情况下顶尖和中心孔的锥度必须相同,并且多数为锥度为60,这是为了减少接触面的单位面积压力和不损坏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