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及消防监理细则.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4789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排水及消防监理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给水排水及消防监理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给水排水及消防监理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给水排水及消防监理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给水排水及消防监理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水排水及消防监理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排水及消防监理细则.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质量控制的依据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503192000;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96;6。工程给排水施工图纸;7.工程监理规划;8。工程有关合同、文件及技术资料;三、监理工作流程 详见给排水工程监理工作流程熟悉施工图、审图纪要、设计变更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签发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修 改 重 报 不同意 同意审查施工单位资质,查验试验室资质补报资料或重新检验或

2、退场进场材料、设备审查报验 不合格 签发工程物质进场报验表 合格 施工过程监理:巡视、旁站、平行检验整改重报分部/分项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 不合格报验表签发分部/分项工程 合格单机运转、系统调试的测试 合格竣工验收,整理归档监理资料四、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及方法1. 确认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确认施工分包单位。 2。 做好材料和设备的检查工作,确认其质量;检查施工机械和机具,保证施工质量。 3。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检查并协助各项生产环境、劳动环境、管理环境的条件。 4. 进行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工作,检查工序质量,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制度, 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5. 做好工程变更方案的比选,保证

3、工程质量。 6. 进行质量监督,行使质量监督权,认真做好质量签证工作,行使质量否决权,协助做好付款控制。 7。 做好中间质量验收准备工作,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审查项目竣工图。以上可以归纳为审查资料、现场巡视、不定期不定点抽查、严格工序报验制度,做好签证验收工作。五、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及部位5。1 管井内、吊顶内各种功能管道的综合布置。 5。2 各种用途管道、衬塑钢管、热镀锌管、焊接钢管、SuS304不锈钢管、HPDE塑料管、UPVC隔音空壁管、加筋UPVC塑料管.本工程给排水采用多种材质的管道,施工方法和要求各不相同,应认真加以区别,按规范施工。 5.3 管道经过沉降缝、伸缩缝应采用保护措施

4、,管道穿越外墙应采用防水措施。 5。4 各种不同材质管道支架固定方式的区别,注意各种不同用途管道坡度的不同。5.5 各种承压管道的清洗、试压,不承压管道的灌水试验、通过试验的做法。 5。6 设备安装,方位符合要求,满足说明书要求的偏差允许值,做好试运转、调试等.5。7 排水、给水管道的施工专业性强,按照产品工艺要求施工。5.8 做好原始记录,各种报表真实、规范填写。5.9 各种变更、签证手续齐全,准确规范。六、质量控制操作程序及方法6。1 施工前的准备6。1。1 建筑给排水的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工程质量验收人员应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6。1.2 施工前应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5、,经批准后实施。6。1。3 施工现场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检验制度,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规范.6.1。4 施工应按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施工,修改设计应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或设计批准的技术核定单。6。1.5 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监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检查验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6。1。6 进场材料品种、规格符合要求,设备有安装使用说明书,包装完好表面无损伤、无划痕.6.1.7 阀门安装前应做强度、严密性测试,同规格抽查10且不少于1个,对安装在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试验。6.1。8

6、阀门强度、严密性试验规定如下: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压力在持续试验时间内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阀瓣密封面无渗漏,时间规定如下表 表6。1.8 阀门试验持续时间公称直径DN(mm)最短试验持续时间(s)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金属密封非金属密封501515156520030156025045060301806。2 过程控制要点6。2.1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与相关专业应进行交接质量检验,做好记录,隐蔽工程隐蔽前经验收合格并形成记录.6。2。2 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做好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采用柔性防水套管.6。2。3 管道穿过结

7、构伸缩缝、抗震缝、沉降缝敷设时采取如下防护措施:1. 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2. 在管道保护层外皮上、下部留150mm净空间;3. 在穿墙处做补偿器,水平安装。6.2.4 管道布置时明装管道成排安装,直线部分互相平行,曲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上下并行时弯曲半径一致。6.2.5 管道支、吊、托架安装时:1. 位置正确,埋设平整、牢固,与管道接触紧密,固定牢靠; 2。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桩与滑槽间留35mm间隙,纵向移动量符合要求; 3。 无热伸长吊架、吊杆垂直安装,有热伸长吊杆向热膨胀反向偏移; 4. 支、吊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不得影响结构安全;表6.2.5 钢管管道支架最大间距公称直径(mm

8、)1520253240507080100125150200250300支架的最大间距(m)保温管22.52.52。533444.567788.5不保温管2.533。544。55666.5789。51112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架最大间距公称直径(mm)121416182025324050637590110支架的最大间距(m)立管0。50。60.70.80.91。01.11。31.61。82。02.22。4水平管冷水管0.40。40。50。50。60.70.80。91。01.11.21。351.55热水管0.20.20。250。30。30.350。40.50.60。70.8铜管管道支架最大间距公称

9、直径(mm)1520253240506580100125150200支架最大间距(m)垂直管1.82.42.43.03.03.03。53。53。53.54.04.0水平管1。21.81。82。42.42。43。03。03.03。03.53.5 6。2。6 金属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层高小于等于3.5m,每层必须安装1个,大于3.5m不得少于2个;2。 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1.51。8m,两个以上匀称安装,同一房间应安装在同一高度。 6。2.7 管道穿越墙壁、楼板应设金属或塑料套管,套管底部与楼板底面平,顶部高出装饰地面20mm,卫生间、厨房内高出50mm,墙壁内的两端和饰面相平;穿

10、楼板的管道和套管的间隙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穿墙的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管道接口不得在套管内.6.2。8 管道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粘接接口,管端扦入承口深度不得小于下表;公称直径(mm)202532405075100125150插入深度(mm)161922263144616980 2. 熔接连接的结合面应有一均匀的熔接圈,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凹凸不匀现象;3. 橡胶圈接口允许曲线敷设,但偏角不大于2;4. 法兰连接衬垫,内不凸入管内,外接近螺孔,不得双垫或偏垫;5。 法兰连接螺栓符合标准,突出螺母的长度不大于直径的1/2;6。 螺纹连接,外露丝扣为23扣,多余麻丝清理干净作

11、防腐处理; 7。 采用水泥捻口时,油麻清洁填实,水泥捻入密实饱满,接口面凹入承口小于2mm;8. 卡箍连接,两管端平整无缝隙,沟槽内均匀,卡紧后管道平直,卡箍安装方向一致。6.3 室内给水系统质量控制要点6。3.1 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6。3。2 管件连接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塑料管及复合管和金属管件、阀门等的连接应采用专用管件,不得在塑料管上套丝,镀锌管套丝时破坏的镀锌层及外露螺纹应作防腐处理,镀锌管与法兰头焊接处应二次镀锌。6。3.3 铜管连接采用专用接头或焊接,管径小于22mm,采用承插或套管焊接,承口迎着介质流向安装,大于2

12、2mm,对口焊接。6.3。4 立管与有3个或以上的取水支管连接应安装可拆卸的连接件。6.3.5 冷热水管平行安装,上下平行时热水管在上,垂直平行时热水管在左侧。 6.3.6 水压试验:各种材质管道中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金属及复合管观察10min,压降小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不渗不漏;塑料管稳压1h,压降不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15倍稳压2h,压降小于0.03MPa,不渗不漏。6。3.7 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应通水试验,观察、开启阀门、水嘴等放水。 6。3.8 生活用水管道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

13、水标准方可使用,检查有关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6。3.9 给水管道应有25的坡度流向泄水装置。 6.3.10 水表安装应符合要求,表前与阀门距大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外壳距墙净距为1030mm,进水口中心标高按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0mm.6。3。11 给水管道和阀门安装应符合下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钢管每米全长25m以上125用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塑料管复合管每米全长25m以上1。525铸铁管每米全长25m以上2252立管垂直度钢管每米全长5m以上38吊线尺量检查塑料管复合管每米全长5m以上28铸铁管每米全长5m以上31303成排管段成排阀门在同一平面上间距

14、3尺量检查6。4 室内消火栓系统质量控制要点 6。4.1 主控项目,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取屋顶层试验消火栓和首层取水处消火栓试射,达到要求为合格。6.4。2 箱式消火栓安装要求:1. 栓口朝外,并不应设置在门轴侧;2。 栓口中心距地面1.1m,允许20mm;3。 阀门中心距箱侧面140mm,距箱后面100mm,允许偏差5mm;4. 箱体垂直度允许偏差3mm.6.4。3 水泵安装应符合设备说明书要求,试运行温升符合要求,立式水泵不应采用弹簧减振器.6。4。4 敞口水箱满水试验,密闭水箱水压试验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满水24h,不渗不漏;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下10min不降,不渗不漏。6.4。5 水

15、箱溢流管、泄放管不得与排水管直接相连,应设置在排水地点附近。 6。4.6 室内给水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静置设备坐标15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每米垂直度5吊线,尺量2离心式水泵立式泵体每米垂直度0.1水平尺,塞尺卧式泵体每米水平度0。1水平尺,塞尺连轴器同心度轴向每米倾斜0。8在连轴器四个互相垂直的位置上,用水准仪、百分表或测微螺钉、塞尺检查径向位移0。16.5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质量控制要点6.5.1 热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图纸要求进行压力试验,设计未有要求时,按顶点压力加0。1MPa,且不小于0。3MPa。检验方法:钢管及复合管10

16、min压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不降,不渗不漏;塑料管稳压1h,压降不大于0。05MPa,然后在1。15倍工作压力下稳压2h,压降不超过0.03MPa,不得渗漏。6。5。2 热水管道应尽量利用自然弯补偿热伸缩,直线过长则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类型按设计要求,并按规定进行预拉伸。6。5.3 管道安装坡度符合要求,温度控制器、阀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维护的位置.6。5.4 热水供应管道保温、保温材料、厚度、保护壳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温层厚度、平整度应符合下表.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厚度0.1 0。05钢针刺入2表面平整度卷材3用2m靠尺、楔型塞尺涂抹106.5.5

17、热交换器应以工作压力的1.5倍作水压试验,蒸汽部分不低于工作压力加0.03MPa,热水部分不低于0。4MPa,10min压力不降,不渗不漏。6。6 室内排水系统质量控制要点6.6。1隐蔽式埋地的排水管道隐蔽前必须作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不低于底层卫生洁具的上边沿或底层地面高度,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10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6.6.2 管道安装坡度如下表。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坡度项次管径(mm)标准坡度()最小坡度()1503525275251531002012412515105150107620085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坡度项次管径(mm)标准坡度()最小坡度()

18、150251227515831101264125105516074 6.6.3 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设置伸缩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大于4m,高层建筑中明设管道应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6.6.4 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作通球试验,球直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直径的2/3,通过率为100。 6.6。5 按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做好检查口或清扫口。 6.6。6 由室内通往室外排水检查井的排水管、井内引入管应高于排出管,或两管相平并有不小于90的水流转角,如跌落差大于300mm,可不受角度限制。 6.6.7 室内排水的水平与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三通或45四通和90斜三通

19、或90斜四通,立管与排水管端部的连接采用两个45弯头或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6。6。8 室内排水管道和雨水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如下表。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坐 标15用水准仪(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2标 高153横管纵横方向弯曲铸铁管每米1全长25m以上25钢管每米管径100mm1管径100mm1.5全长25m以上管径100mm25管径100mm30塑料管每米1。5全长25m以上38混凝土管道每米3全长25m以上754立管垂直度铸铁管每米3吊线和尺量检查.全长5m以上15钢管每米3全长5m以上10塑料管每米3全长5m以上15七、卫生器具安装的质量控制要点要求:7。1

20、卫生器具安装高度,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7。2 排水拴和地漏的安装应平直、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边无渗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小于50. 7。3 卫生器具交工前应做满水和通水试验.检验方法:观察,满水后各连接件不渗不漏,通水时给水、排水畅通。7。4 卫生器具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项次项 目 部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坐标单独器具10拉线、吊线和尺量检查成排器具52标高单独器具15成排器具103器具水平度2用水平尺和尺量检查4器具垂直度3吊线和尺量检查7。5 卫生器具的支、托架应做防腐处理,安装平整、牢固,与器具接触紧密、平稳。7。6 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应完好无损伤,

21、接口严密、启闭灵活.7.7 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安装高度应符合下表要求: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大便器高、低水箱角阀及截止阀10尺量检查2水嘴103淋浴器喷头下沿154淋盆软管淋浴器挂钩207.8 卫生器具排水管道与楼板结合部位应有可靠的防渗漏措施。7.9 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横管弯曲度每1m长2用水平尺量检查横管长度10m,全长8横管长度10m,全长102卫生器具的排水管口及横支管的纵横坐标单独器具10用尺量检查成排器具53卫生器具的接口标高单独器具10用水平尺和尺量检查八、 喷水灭火系统:8。1 管道支架、吊装的安装位置不

22、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与末端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大于750;管道转弯处应增设防晃支架。检查方式:尺量检查。8.2 水平管道要有0。220.005的坡度坡向排水管。检验方法:水平尺或拉线尺量检查。8.3 喷头安装要符合以下要求:8。3.1 喷头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安装。8。3。2 喷头安装时不应对喷头进行拆装和改动,严禁给喷头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8.3。3 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扳手.8.3.4 公称直径小于10的喷头,其配水管上应安装过滤器。8。3。5 安装在机械易损伤处的喷头,应使用带防护罩的喷头.8.3。6 当安装位置高于附近的障碍物时,喷头安装位置

23、应保证不影响其喷水效果.8.4 报警阀组安装:8.4。1 报警阀组的水流指示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并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8.4.2 报警阀组附件(压力表、排水管、试验阀、控制阀等)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和观测的位置;控制阀应有明显的开闭标志和可靠的锁定位置。8.4.3 湿式报警阀组安装:湿式报警阀安装应按设计或让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水流通路上的过滤器应安装在延迟器前。8。4。4 干式报警阀组安装:干式报警阀安装应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并符合下列要求:8。4.4.1 应安装在不发生冰冻的场所,否则要有保湿措施。8.4.4。2 安装完成后,应向报警阀注入50100高的清水.8。4。4.

24、3 充气连接管接口应在报警阀充注水位以上部分。8。4。4.4 低气压预报警装置应安装在配水干管一侧。8。4.4。5 报警阀充水和充气两侧,空压机和储水罐上、加快排气装置上应安装压力表。8.5 其他组件安装:8。5.1 水力警铃应安装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墙上,水力警铃的启动压力不应小于0.052Mpa.8。5。2 水流指示器安装:8。5。2.1 水流指示器应在管道试压和冲洗合格后安装。8.5。2。2 水流指示器应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装后不流指示器的浆片、膜片应动作灵活,不应与管道壁发生碰擦.8。5.2。3 信号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8。5。2。4 排气阀应

25、在管道试压、冲洗合格后安装,应安装在系统的最顶端且应确保无渗漏。8。5。2。5 节流装置应安装在公称直径不小于50的水平管道上。8。5。2.6 减压孔板应安装在水流转弯处下游不小于上游管径2倍的直线管段上。8。5.2.7 末端试水装置位置和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8.5。2.8 系统试压:水压强度试验:水压强度试验测试点应设在管网的最低点;水压试验压力: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不低于1。4Mpa;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0。4Mpa。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稳定30min,管网无渗漏、无变形,且

26、压力降不大于0。05Mpa。水压严密性试验: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系统冲洗合格后进行。检验方法:在设计工作压力下稳压24h,不渗不漏。气压严密性试验: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系统应在水压强度试验、水压严密性试验冲洗合格后进行气压严密性试验。 检验方法:在0。28Mpa压力下稳压24h,压力降不大于0.01Mpa。8.5.2。9 冲洗:管网冲洗流量不小于下表规定,当施工现场冲洗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应按系统的设计流量进行冲洗,冲洗应连续进行。冲洗水流量表管道公称直径()30025020015012510080655040冲洗流量(L/s)22015498583825151064检验方法:观察,出水口水的颜

27、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的颜色基本一致。、九、室外给水管网安装:1、管道埋地敷设时,管顶覆土埋深不得小于500,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不得小于700。塑料管不得露天架空铺设,必须露天铺设应有保温和防晒等措施.热水管道地沟内安装位置与沟壁、沟底、沟顶净距应分别为100150、100200、50100(不通行地沟)200300(半通行和通行地沟)。2、镀锌钢管、钢管的埋地防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接口法兰、卡扣、卡箍等应安装在检查井或地沟内,不应埋在土中。管道井井壁距法兰或承口距离、管径450时,不得小于250,管径大于450时,不得小于350。3、冷水管道不得直接穿越污水井、化粪池、公厕等污染源。当污水

28、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敷设其垂直间距在500以内时,给水管径200的,管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1。5m,管径大于200的,不得小于3m。供热管道安装在冷水管道右侧或上方。4、塑料给水管道上的水表、阀门等设施其重量或名闭装置的扭矩不得作用于管道上,当管径50时必须设为恒支承装置。铸铁管承插捻口的对口间隙应不小于3.最大间隙不得大于规范表9。2。12规定。铸铁管沿直线敷设,承插捻口连接的环型间隙应符合规范表9.2。13规定。沿曲线敷设整个接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超过20.捻口用的油麻填料必须清洁,填实深度应占整个环型间隙深度的1/3。捻口用水泥强度应不低于32。5Mpa,接口水泥面凹入承口边缘的深度不得大于2

29、。 安装点有侵蚀性地下水时,接口处涂沥青防腐层。采用橡胶圈接口的埋地管道;对橡胶圈有腐蚀的地段要用沥青胶泥、沥青麻丝或沥青锯沫等材料封闭橡胶圈接口。5、给水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按规范表9.2.8规定执行.热水管道按规范表11.2。8执行。6、管道必须进行水压试验(包括消防系统和热水系统)。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管材为钢管、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管材为塑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1小时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7、给水管

30、道在竣工后,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饮用水管道还要在冲洗后进行消毒,满足饮用水卫生要求.十、室外排水管网安装:1.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2。管道填埋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和通水试验,排水应畅通、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3.管道的坐标和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表10。2.3的规定。4、接口的排水管道安装时,管道和管件的承口应与水流方向相反。采用水泥捻口时,油麻填实,水泥密实饱满。其接口面凹入承接边缘深度不得大于2mm.混凝土管或钢筋管采用抹带接口时应将管口外壁凿毛,扫净,管径500mm。抹带可一次完成。当管径大于500mm时,应分二次抹成.抹带不得有裂纹,钢丝网

31、不得外露,抹带厚度不得小于管壁的厚度,宽度宜为50100mm.十一、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11.1工程质量重要的保证措施,就是监理人员在施工时检查及工程施工完成后的验收。1、现场检查:主要方法有观察、测量、试验等手段;2、工序交接检查:坚持上道工序不经过检查验收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工序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自检、专职人员复检,自认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或其代表到现场会同检验,合格后签署认可,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3、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自检、专职人员复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报验单报监理现场检查验收。11。2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自检、组织专职人员复检合格后,填写报验单,监理工程师(建设

32、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负责人进行验收,签署验收结果.11。3行使质量监督权,为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停工指令提供建议. 1、对没有经过检验即进入下道工序; 2、对经指出的工程质量不合格之处未认真整改; 3、擅自使用未经认可或批准的材料; 4、擅自变更设计图纸; 5、擅自将工程转包或让未经同意的分包单位进场作业; 6、没有可靠的质量保证措施贸然施工,出现质量下降征兆;11.4行使质量否决权,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签署认证意见。11。5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11。5.1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或子分部)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并应按检验批、分项、分部(或

33、子分部)、单位(或子单位)工程的程序进行验收,同时做好记录。1、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全部合格。检验批质量验收见GB50242附录B。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见GB50242附录C。2、分部(子分部)工程的验收,必须在分项工程验收通过的基础上,对涉及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的重要部位进行抽样检验和检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见GB50242附录D.建筑给水、排水(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见GB50242附录E。11。5.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检验和检测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及阀门水压试验。2、排水管道灌水、通球及通水试验。3、雨水管道灌水及通水试验。4、给水管道通水试验及冲洗、消毒检测。5、卫生器具通水试验,具有溢流功能的器具满水试验。6、地漏及地面清扫口排水试验。7、消火栓系统测试。8、安全阀及报警联动系统动作测试。11。5.3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和记录中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开工报告。2、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4、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单。5、隐蔽工程验收及中间试验记录.6、设备试运转记录。7、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检验和检测记录。8、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9、竣工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