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教案2汇总.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5007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色彩教案2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设计色彩教案2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设计色彩教案2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设计色彩教案2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设计色彩教案2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色彩教案2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色彩教案2汇总.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年10月31日 第9周第二次课 课题:构成艺术中的设计色彩授 课 时 数讲课:4课时 实训:8课时教 学 目 的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色彩构成的概念,掌握色彩的对比关系。能力目标: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色彩色调调和原理调出协调的画面。德育目标:通过对色彩语言纯理性的系统练习,让学生建立起理性、清晰的色彩基本概念。教学重点: 掌握色彩调性的原理来进行色彩练习。教学难点: 掌握色彩调性控制能力,主色调的确定。教具:电脑,投影,色彩相关各类图片,优秀作品,色彩范例图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指导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现象?2、寻找生活中的对比色。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

2、是橘红色的?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的观察) 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更好的做手术。二、新课讲解1、色彩的均衡:色彩组织构成后,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类似于力的一样的平衡安定感,也叫平衡状态感。(1)大小、比例的色视觉均衡(2)轻与重的色视觉均衡感(3)胀与缩的色视觉均衡现象(4)不均衡的均衡(5)节奏与韵律、2、构成设计色彩的基本点(1)色相对比不同颜色并置,在比较中呈现色相的差异,称为色相

3、对比。各色相由于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远近不同,也形成强弱不同的色相对比。例如,用湖蓝与钴蓝相比较,就会感觉钴蓝带紫味,在对比中,这两种色的特征更明确了。色相对比可以发生在饱和色与非饱和色之间。用美丽的、未经调和的色环纯色对比,可以得到最鲜明的色相对比效果,在古老时代里,人就学会从自然界的植物或矿物中提炼颜料,用于装饰服饰用具,或者用于巫术活动中,这说明人类对鲜明色彩的喜爱。鲜明的颜色对比能够给人们视觉和心理带来满足。1、原色对比(对比色对比)红、黄、蓝三原色是色相环上最极端的色,它们不能由别的颜色混合而产生,却可以混合出色环上所有其它的色。红、黄、蓝表现了最强烈的色相气氛,它们之间的对比属最强的色

4、相对比。如果一个色场是由二个原色或三个原色完全统治,就会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色彩冲突,这样的色彩对比很难在自然界的色调中出现,它似乎更具精神的特征。世界上许多的国家都选用原色作为国旗的色彩。 红色与黄色并置,会发生同时作用,红色偏向玫瑰色味,黄色偏向柠檬黄味,在两色相邻处,这种变化最突出,红与黄搭配,红色既不像与绿色配对时有视觉上的和谐感,也不像与橙色相邻时所具有的主动性,红色不能征服黄色,黄色亦不能征服红色。恐怕这就是来自原色的力量吧。这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黄与蓝、蓝与红的对比中。2、间色对比橙色、绿色、紫色为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其色相对比略显柔和,自然界中植物的色彩呈间色为多,许多果实都为橙

5、色或黄橙色,我们还经常可以见到各种紫色的花朵、像绿与橙、绿与紫这样的对比都是活泼、鲜明又具天然美的配色。3、邻近色对比在色环上顺序相邻的基础色相,如红与橙、黄与绿、橙与黄这样的色并置关系,称为邻近色相对比,属色相弱对比范畴,这是因为在红橙色对比中,橙色已带红味,在黄绿对比中,绿色已带黄味,它们在色相因素上自然有相互渗透之处;但像红、橙这样的色在可见光谱中具有明显的相貌特征,都为单色光,因此仍具有清晰的对比关系,邻近色对比最大特征是具明显的统一调性,或为暖色调,或为冷暖中调,或为冷色调,同时在统一中仍不失对比的变化。4、同类色对比在色环上非常邻近的色,如蓝与绿味蓝,蓝与紫味蓝这样的色相对比称为类

6、似色相对比。是最弱的色相对比效果。类似色相对比在视觉中能感受的色相差很小,调式统一,常用于突出某一色相的色调,注重色相的微妙变化。 在色相对比中,视觉的色彩补偿会使相比较的各色发生一顶的色相偏离。例如同一块黄色,放在蓝色中则偏向中黄,在对比色相交界的边缘部分,这种偏离尤为明显,如在橙色与黄色交接部分,橙色向红偏离,黄向绿偏离。在蓝与黄相交的部分,蓝向蓝紫色偏离,黄向橙色偏离。 在色相的场性中,我们要记住,要想使一色的特征增强,可以用另一色的刺激来达到这样的效果。正如马蒂斯所言:“一个蓝色,被它的补色加强了。对情感的影响像有力的钟声,对于黄与红也是一样,艺术家必须有能力,使它们发出音响,如他所需

7、要的。”5、补色对比在色环直径两端的色为互补色。确定两种颜色是否为互补关系,最好的办法是将他们相混,看看能否产生中性灰色,如果达不到中性灰色,就需要对色相成分进行调整,才能寻找到准确的补色。 补色的概念出自视觉生理所需要的色彩补偿现象,与其看作对立的色,不如看作姻缘之色,因为补色的出现总是符合眼睛的需要。一对补色并置在一起,可以使对方的色彩更加鲜明,如红与绿搭配,红变得更红,绿变得更绿。 在最简单的6色相环中,每一个原色都与一个间色构成补色对,这一间色包含着另外两个原色。因此,一对补色总是包含三原色,同时也就包含了全部色相。红与绿=红与黄+蓝 蓝与橙=蓝与黄+红 黄与紫=黄与红+蓝 补色相混、

8、三原色相混、全色相相混,都将生产中性灰色。 通常,在我们的概念中最典型的补色,是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紫色对由于明暗对比强烈,色相个性悬殊,因为成为三对补色中最突出的一对;蓝橙色对的明暗对比居中,冷暖对比最强,是最活跃生动的色彩对比;红绿色对明暗对比近似,冷暖对比居中,在三对补色中显得十分优美,由于明度接近,两色之间互相强调的作用非常明显,有玄目的效果。明度对比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明度特征。饱和紫色和黄色,一个暗,一个亮,当它们放在一起对比时,视觉除去分辨出它们的色相不同,还会明显地感觉到它们之间明暗的差异,这就是色彩的明度对比。由于视网膜杆体细胞中紫红质在明暗视觉中的代谢作用,眼睛会产生对

9、明暗视觉的补偿,即在同时对比中对颜色明度认识的偏离。一个灰色,当它置于亮底之上时,看上去很重,置于暗底之上时,似乎变得比原来更亮了,以至于眼睛很难相信它们是同一个明度的灰色。在色彩的对比中,也会发生明暗的错觉。例如,橙色在黄底上显得很重,但放在深红的底色上就变得非常明亮了,在两种颜色的边缘部分,这种对比非常明显。 明度对比与其它两种要素的对比一样,大体上也划分为三种对比关系。以孟谢尔色立体的明度色阶表作为划分明暗等级的参照标准。该表从黑至白共有11个等级,凡颜色明度差在三个级数差之内的为明度弱对比,在三至五个级数之内的为明度中间对比,在五度差以上,为明度强对比。 纯度对比纯度对比是指较鲜艳的色

10、与含有各种比例的黑、白、灰的色彩,即模糊的浊色的对比。可以用四种办法降低色彩纯度:(1)加白:纯色混合白色可以降低其纯度,提高明度,同时色性偏冷。曙红+白=紫青味的粉红;黄+白=冷色浅黄。各色混合白色以后会产生色相偏差。(2)加黑:纯色混合黑色,降低了纯度,又降低了明度。各色加黑色后,会失去原来的光亮感,而变得沉着、幽暗。(3)加灰:纯色加入灰色,会使色味变得浑浊;相同明度的纯色与灰色相混,可以得到相同明度而不同纯度的含灰色,具有柔和、软弱的特点。 (4)加互补色:加互补色等于加深灰色(相当于5号灰),因为三原色相混合得深灰色,而一种色如果加它的补色,其补色正是其他两种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所以

11、也就等于三原色相加。如果不是原色,在色轮上看,任何一种色具有两个对比色,而它的补色正是这两个对比色的间色,也就等于三个对比色相加,也就等于深灰色。所以,加补色也就等于加深灰,再加适量的白色可得出微妙的灰色。低纯度基调,易产生脏灰、含混、无力等弊病;中纯度基调具有温和、柔软、沉静的特点;高纯度基调具有强烈、鲜明、色相感强的特点。纯色相组成的基调为全纯度基调,是极强烈的配色;如果是对比色相的全纯度基调,则易产生眩目、杂乱和生硬的弊病。冷暖对比1、利用冷暖差别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2、色彩冷暖规划图:在色相环上把红、橙、黄称为暖色,把橙色称为暖极;把绿、青、蓝划为冷色,把天蓝色称为冷极。3、色

12、彩冷暖的强、中、弱对比:(1)冷暖极强对比:暖极和冷极色的对比(即橙、蓝色)(2)冷暖的强对比:暖极与冷色,冷极与暖色的对比。(3)冷暖的中对比:暖色与中性微冷色,冷色与中性微暖色的对比。(4)冷暖的弱对比:暖色与暖极色,冷色与冷极色的对比。4、冷、暖色在运用上的心理感觉:(1)在温度上:冷暖本来是人们的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觉。太阳、炉火、火炬、烧红的铁块等本身温度很高,他们反射出的红橙色光有导热的功能。大海、蓝天、远山、雪地等环境,是反射蓝色光最多的地方,所以这些地方总是冷的。因此在条件反射下,一看见红橙色光都会感到是热的,一看到蓝色,心里会产生冷的感觉。所以,夏天,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光

13、,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凉爽的感觉。在冷食或冷饮的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会引起对食物冰凉的感觉。冬天,把卧室的窗帘换成暖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当人们走进卫生间,看到蓝色标志的水龙头自然就想到是凉水管,如果是红橙色标志,即想到的是热水管。日本色彩学家大智浩曾举了个例子:将一个工作场地涂成灰青色,另一个工作场地涂成红橙色。这两个工作场地的客观温度条件是相同的,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一样,但色彩影响人的心理与生理。在灰青色工作场的人于华氏59时感到冷,但在红橙色工作场地的人在温度从59降到52时仍感觉不到冷。这就证明了色彩的温度感对人的影响力。原因是蓝色能降低血压,血流变缓即有冷的感觉。相反,红橙色引

14、起血压增高,血液循环加快,即有暖感。(2)在重量感、湿度感上:(3)在空间感上: 暖色有前近和扩张感,冷色有后退和收缩感。一般说来,在狭窄的空间,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朗的冷调。(4)色彩的冷暖受明度、纯度的影响:在无彩色系中,把白色称为冷极,把黑色称为暖极。暖色加白变冷;冷色加白变暖。另一方面,纯度越高,冷暖感越强;纯度降低,冷暖感也随之降低。在夏天,人们习惯穿白色或浅色服装,原因之一是白色、浅色反光率高,所以有凉爽感。冬天人们习惯穿黑色及深色服装,原因是黑色、深色反光率低,吸光率高,故有暖和感觉。面积对比指各种色彩在构图中所占比例的对比,是面积大小之间的对比。色彩关系中同一组色,面积大小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同。色彩的面积对比实际上是数量上的多与少、大与小的比例对比。肌理对比因为色彩表面的纹理结构的差异而呈现出来的色彩构成效果,称为肌理对比。质地、手感、触感、织法、性质、纹理等说法,都可包括在肌理之中。能够实际触摸的称为“触觉肌理”;只能看而不能触摸出差别的称为“视觉肌理”,如从照片或印刷品上感受到的肌理。补色对比色相与色相之间混合在一起产生中性灰黑色时,这两种色相所产生的对比即为补色对比。三、课程小结掌握色彩对比的原理,感受形式美,并能运用到我们的作业当中。四、布置作业课本P31,练习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