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期末复习总结.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5156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期末复习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遗传学期末复习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遗传学期末复习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遗传学期末复习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遗传学期末复习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学期末复习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期末复习总结.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词解释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是认识和阐明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组成、传递、和表达规律的科学。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主要是DNA)片段,是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基因可以发生突变,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孟德尔在遗传分析中所提出的遗传因子,就是基因。基因座: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有其特定的座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形式的基因。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如人的ABO血型中IA,IB和i。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中,能够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隐性基因:在

2、杂合状态中,不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基因型:个体或细胞的特定基因的组成。表型: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的性状(可以观察到的各种形体特征、基因的化学产物、各种行为特性等)。纯合体: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称为纯合体,或称基因的同质结合。杂合体 :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或称基因的异质结合。回交: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测交: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的交配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的基因型的一种回交。概率:指在反复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基因型:控制生物性状的全部基因的总称。表现型:指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称。完

3、全显性:F1所有个体都表现出显性亲本的性状,这种表现形式称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杂合子性状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之间,这种表现形式称不完全显性。共显性或并显性:杂合子中两种基因都完全表达出来,这种表现形式称共显性/并显性。镶嵌显性:两纯合亲本杂交,杂合体的表型与两纯合亲本都不同,而是各自在不同部位分别表现出显性的现象。如黑瓢虫鞘翅色斑遗传(由谈家桢教授发现)。致死基因:生物体中具有致死作用的基因。隐性致死:基因的致死作用只在纯合体时表现。显性致死:基因的致死作用只在杂合体时表现。复等位基因:种群中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上存在的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在遗传上称为复等位基因,是对群体而言。性染色体:

4、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密切关系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 性别决定:一般指雌雄异体生物决定性别的方法,通常可分为染色体决定与非染色体决定。性别分化:受精卵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进行雄性或雌性性状发育的过程。性染色质体(巴氏小体):位于间期细胞核内一染色很深的小体,与性别、X染色体数有关,故称为X染色质体。剂量补偿效应: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相近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这种遗传方式称伴性遗传或性连锁。从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由于受性激素的影响,基因在不同性别

5、中的表达不同,这种性状的遗传叫从性遗传。限性性状: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仅在某一性别中表现的现象,这种性状的遗传叫限性遗传。交换:指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联会时,染色体常常交叉,因而使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互相调换相应或同源的片段,这一过程叫交换。交换率/交换值:是染色单体两个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平均次数。重组率/重组值( RF):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值RF=(重组型配子数/总配子数)100%。连锁群:凡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所有非等位基因称为一个连锁群。连锁图:通过两点测验或三点测验所得的数据,可以把一个连锁群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排

6、列顺序标志出来绘制成的线性图叫连锁图或遗传图谱。 干涉(I):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的现象叫干涉,以并发系数C表示干扰的程度,I=1-C。并发系数(C):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与预期的双交换率(2个单交换率的乖积)的比值。并发系数C = 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实际双交换值/(单交换I X 单交换II)顺序四分子分析:链孢霉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孢子在子囊中的有序排列,反映了减数分裂时四分体时期4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对位置,故称为顺序四分子。对具有特定排列顺序的四分子的遗传分析称为顺序四分子分析。着丝粒作图:以着丝粒作为一个位点来计算相对于着丝粒的基因位置就称为着

7、丝粒作图。亲二型(PD):表型与亲本一样只有两种类型。四型(T):有四种基因型,其中有两种与亲本一样,两种与亲本不一样。非亲二型(NPD):表型与亲本不同,有两种重组型类型。合成代谢功能:原养型/野生型在基本培养基(葡萄糖和无机盐)上,具有合成所有代谢和生长所必须的复杂有机物的功能。营养缺陷型:合成代谢过程需大量基本基因的表达,当其中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将使相应的代谢过程不能进行,这种突变型称为营养缺陷型。分解代谢功能:一系列分解代谢功能的实现,也必须有许多有关基因的表达。其中任何一个基因突变,将使相应的生化反应过程不能进行。F因子/性因子/致育因子:是环状双链DNA质粒,约为大肠杆菌染色体的2

8、,它的存在使宿主具有供体的能力。它由原点、致育基因、配对区三个部分组成。原点:是转移的起点。配对区:此处与大肠杆菌DNA多处核苷酸序列相对应(即同源序列),故可通过交换而使F因子整合到大肠杆菌DNA上。致育基因:其上一些基因编码生成F纤毛的蛋白质,即F+细胞(雄性)表面的管状结构,F纤毛与F-细胞(雌性)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在两个细胞间形成细胞质桥。F+菌株:细胞质中具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作为供体(雄性) ,提供遗传物质。F-菌株:细胞质中没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雌性) ,接受遗传物质。接合:供体菌(雄性)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雌性)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供体DNA片段传递

9、给后者,使后者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低频重组品系(Lfr):F因子转移的频率很高,但细菌DNA间的重组率很低,故称F+为低频重组品系。Hfr菌株:F因子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的一定部位,并与宿主染色体同步复制。因这种细菌与受体接合后,其F因子能诱导宿主染色体DNA以较高的频率向F-受体转移,故把染色体上整合有F因子的细菌叫Hfr菌株。附加体:这种既可独立存在于染色体之外作为一个独立的复制子,也可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中作为大肠杆菌复制子的一部分的遗传因子,称为附加体。如F因子和温和噬菌体。 部分二倍体:这种含有一个亲体F全部基因组和另一亲体(供体)部分基因组的细胞叫部分二倍体或部分合子。F因子:Hf

10、r染色体上的F因子脱离下来,带有细菌染色体的部分基因,这种新的F因子称为F因子。F菌株:具有F因子的菌株。性导:通过F因子将供体细胞的基因导入受体形成部分二倍体的过程。 转化作用:是指一种细胞或生物接受另一种细胞或生物的遗传物质而表现出后者的性状或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现象。转化子:通过转化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重组体,称为转化子。感受态细胞:这种能接受外源DNA分子并被转化的细菌细胞。感受态因子:促进转化作用的酶或蛋白质的分子。转导: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一个细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另一细菌的过程叫转导。转导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转导子:通过转导作用而形成的重组体,称为转导子。普遍性转导:象P22、P1

11、这类phage可以转移细菌染色体上的任何基因,这种转导作用称为普遍性转导。共转导或并发转导:两基因一起被转导的现象。局限性转导/特异性转导:由温和噬菌体()进行的转导称为局限性转导/特异性转导。这种转导只能对l噬菌体在染色体基因组整合位点附近的基因进行转导。(噬菌体是一种附加体,即可作为一个复制因子独立存在,又可以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点attB位点,而形成原噬菌体。attB位点一边是gal基因,另一边是bio基因。)互补:指两个突变型噬菌体同时感染大肠杆菌时,可以互相弥补对方的缺陷,共同在菌体内增殖,引起溶菌,释放原来的两个突变型。互补测验:用来确定突变功能关系的一种实验方法。如果两位点

12、不能互补,则这两个位点属于同一基因,即一个顺反子;如果两位点能互补,则这两个位点属于不同基因。遗传重组:指DNA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是遗传的基本现象。在高等真核生物、细菌、病毒中都存在基因重组现象,只要有DNA就会发生重组。同源重组:的发生依赖于大范围的DNA同源序列的联会。重组过程中,两个染色体或DNA分子相互交换对等的部分。重组热点:即某类序列发生重组的概率高于其他序列。联会:基因转换:指由一个基因转变为其相应的等位基因的现象。位点专一性重组:依赖于小范围同源序列的联会, 在这一小范围内,其重组事件只涉及特定位置的短同源区或是特定的碱基序列之间。重组时发生精确的切割、连接

13、反应,DNA不失去、不合成。转座重组:在转座子转座过程中发生的重组。异常重组:指发生在彼此同源性很小或没有同源性的DNA序列之间的一种遗传重组过程。是最原始的重组类型,与人类癌症的发生、遗传性疾病的产生以及基因组的进化均有一定的关系。异常重组主要有两种类型:末端连接和链滑动。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由于染色体的断裂而引起的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缺失杂合体:体细胞内一对染色体中如果有一条带有缺失,另一条正常的个体为缺失杂合体。缺失纯合体:体细胞内一对染色体都带有相同的缺失,为缺失纯合体。倒位杂合体:某个体的体细胞内的

14、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正常染色体和倒位染色体组成。倒位纯合体:某个体的倒位染色体是成对的。易位:是指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某个片段发生转移的现象称易位。整倍体变异:指生物体细胞内的基本染色体组的增减而引起的变异。非整倍体变异:指生物体细胞基本染色体组内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减,而不是整个基本染色体组的增减。整倍体:指具有整倍性染色体的个体。非整倍体:指具有非整倍性染色体个体。 染色体组:指来自二倍体或多倍体生物一个配子的全部染色体,包括一定数目,一定形态结构和一定基因组成的染色体群,称为一个染色体组。以n来表示,2n表示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体基数:是指二倍体生物一个配子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以X表示。X与n

15、的关系:两者有时相同,有时不同。一个染色体组n可以由1个或多个基本染色体组X组成。(Xn)同源多倍体:从来源上看,通过二倍体本身的染色体加倍而成的是同源染色体。常见的为三倍体或四倍体。在植物中较常见,而罕见于动物。异源多倍体:是指由不同物种或属的基本染色体组加倍而形成的多倍体,如普通小麦为异源六倍体(2n=6x=42, AABBDD)。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内具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单体: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2n)中的某一对染色体缺少了一条,使染色体数目成2n-1,这种类型称为单体 。缺体: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缺少了一对同源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成2n2,这种类型称为缺体。 (配子缺少的是同

16、一染色体)三体:二倍体的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增加一条,使染色体总数为2n1,这种类型称为 三体。基因突变:是指由于基因内部某一位点的结构发生改变,使其由原来的存在状态而变为另一种新的存在状态,即变为它的等位基因。突变体:携带有突变基因或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突变率:是指在一个世代中或其他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在特定条件下,一个细胞发生某一突变的概率。抑制突变: 某一座位上突变产生的表型效应被另一座位上的突变所抑制, 使突变体又恢复成正常表型的现象。又可分为“基因内抑制”和“基因间抑制”。突变的重演性:指同种生物中相同基因突变可以在不同个体、不同的世代重复出现。(就群体而言)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

17、,具有3个或3个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如人类的ABO血型系统 同义突变:改变后的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错义突变:改变后的密码子编码另一个氨基酸。无义突变:改变后的密码子成为终止子UAA, UAG 或UGA。移码突变:在阅读框内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不是3的倍数)的改变。分为“插入突变”和“删除突变”。缺失突变:缺失了一个大的DNA片段,缺失的片段范围可以从十几至几千个碱基。中性突变:不影响蛋白质正常功能的错义突变。核遗传:真核细胞核内染色体与细菌基因组所携带基因的遗传。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内基因的遗传,又称核外遗传、母系遗传、非Mendel式遗传。共生体:不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组成部分,仅

18、以某种共生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之中,能够自我复制,或在核基因组作用下进行复制;对寄主表现产生影响,类似细胞质遗传的效应。 卡巴粒:草履虫的一种内共生细菌,能产生草履虫素毒杀敏感型的草履虫。雄性不育性:雌雄同株植物的雄蕊发育不正常,花粉败育,而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核不育:细胞核基因突变细胞质不育:细胞质基因突变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不育性受核、质基因共同控制单纯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由细胞质遗传因子决定,用正常父本与其杂交,F1代均为雄性不育,连续回交,仍保持雄性不育。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由核基因和细胞质遗传因子互作共同决定花粉育性。细胞质不育需要一个特殊的核基因来恢复其可育性。不育系:含

19、核不育和质不育基因的雄性不育材料,称为不育系(A)。保持系:具有保持母本不育性在世代中稳定遗传的材料,称为保持系(B)。恢复系:把具有恢复不育系后代育性能力的材料,称为恢复系(R)。母性影响:指子代的表型受母本核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亲表型相似的现象。短暂的母性影响:(欧洲麦蛾色素遗传)仅影响到后代的幼龄时期,对后代的成体无影响。持久的母性影响:(椎实螺外壳旋向遗传)影响后代的成体。质量性状:一般没有中间过渡类型,群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变异不连续,遵循Mendel遗传规律。数量性状:其表现型变异是连续的,其间有一系列过渡的类型,如人身高、动物体重、生育期、果实大小,产量高低等。主基因:控制某个性

20、状表现的效应较大的少数基因。微效基因:数目较多,但每个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较小。加性效应(A):有效基因多少不同所导致的个体间遗传效应差异,可以固定遗传,又称育种值。显性效应(D):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导致的个体间遗传效应差异,能遗传但不能固定。上位性效应(I):非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个体间遗传效应差异,能遗传但不能固定。遗传率或遗传力:指遗传方差(VG)在总方差(VP)中所占比值,是度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占表现型变异相对比率的重要遗传参数。广义遗传率(H2):定义为总遗传变异占表现型变异的比率。H 2 =VG/VP 100% = (VA+VD+VI)/VP 100%狭义遗传率(h2):定义为加

21、性遗传变异占表现型变异的比率。h2 = VA/VP 100%杂交:指通过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而产生后代的过程。异交:亲缘关系较远的个体间随机交配。近交: 亲缘关系相近个体间的杂交,亦称近亲交配。自交:主要指植物的自花授粉。回交:指杂种后代与其亲本之一再次交配。近交系数(F):指一个个体任何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属于血缘相同的概率,即同合子的概率。同合子:2个基因在遗传上等同。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物种:指形态相似、分布于不同区域、彼此可以交配、并能产生正常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群体:指由一群可以相互交配的

22、个体繁育而成的集合。孟德尔群体:能进行随机交配的一个群体,是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的数量与群体中在该位点上全部等位基因总数之间的比例。任何一个位点上的全部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为1。基因型频率:是指一个群体中某种基因型个体数占全部个体数的比例。任何一个位点上的全部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哈代温伯格法则:指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在没有选择、突变、迁移、漂变的条件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又称为遗传平衡定律。自然选择:自然界对于生物的选择作用。具有某些性状的个体对于自然环境有较大的适应力从而留下较多的后代,使群体向更适应于环境的方向发

23、展。人工选择:人为地选择对人类有利的变异,并使这些变异累积和加强以形成新品种的过程。适合度:指一个生物能生存并把它的基因传给下一代的相对能力,用W表示,一般把适合度最高的基因型定为W=1,而其他基因型的W1。选择系数:它是用数值来表示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的程度,用S表示,S=1-W。对于隐性致死基因的纯合子,它的W=0,S=1-W=1,即全部被淘汰。遗传漂变:当群体很小时,抽样误差就会很大,导致群体中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称为随机遗传漂变。奠基者效应:指由带有亲代群体中部分等位基因的少数个体重新建立新的群体。瓶颈效应:由于自然环境急剧的改变,使得群体中大部分个体死亡,仅存的少数个体侥幸逃

24、生,繁衍成新的群体。填空1.以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植物和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它们的遗传变异规律。2.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并显性)、镶嵌显性。3.由性染色体差异决定性别: XY型性别决定:如全部哺乳类,某些两栖类、爬行类、鱼类、昆虫(果蝇) ZW型性别决定:如鸟类,蛾类,蚕和某些鱼类。 XO型性别决定:蚱蜢,蝗虫,蛛蝽属的昆虫。 其它类型的性别决定: 染色体组倍性与性别决定:雄蜂、白蚁 环境条件与性别决定:后螠、乌龟4. 高等动植物的性别分化实质上是胚胎发育的结果。5. 性别畸形发生的机制: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性染色体不分离造成的。6.伴性遗传的特点:

25、(1)正反交结果不同;(2)交叉遗传。7.连锁与互换的本质 1. 连锁与互换的本质体现为F1杂种在减数分裂时的行为。 2. 在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完毕,非姊妹染色单体的对应区段间发生交换。 3. 当减数分裂进入到双线期时在细胞学上才看见二价体中非姊妹染色单体对应区段间之间的交叉,可见,先有遗传学上的交换后有细胞学上的交叉,交叉是发生过交换后的有形结果。8.细菌的突变型:合成代谢功能的突变型营养缺陷型,分解代谢功能的突变型,抗性突变型。9.假如让Hfr F杂交持续2小时后中断杂交,发现很少使FF或Hfr,这说明Hfr中的F因子中的致育因子位于Hfr染色体的最后端,极少进入F受体中。10.细菌重

26、组的特点:部分二倍体;偶数次交换,形成有活性的重组子(偶数次交换结果:只产生一种重组子,而无相反重组子。)11.溶源性细菌具有2个重要特性:免疫性和可诱导性。12.噬菌体的突变型:噬菌斑形态突变型快速溶菌突变型,寄主范围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13.噬菌体重组特点:出现交互重组子,即相反重组子。14.温和噬菌体的同源重组(与宿主基因组之间的重组):位点专一性重组。15.生物的适应与进化的基础是可遗传的变异,而变异的来源便是突变和重组。 16.遗传重组的类型:同源重组、位点专一性重组、转座重组和异常重组。17.在减数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断裂、重接和交叉。18.复制

27、型转座涉及到两种酶:一是转座酶,它要作用原来转座子的末端;二是解离酶,它作用在重复的拷贝上。19.转座子造成插入位置受体DNA形成5-11bp的正向重复序列。20.同源重组无碱基序列的特异性,重组中需要负责DNA配对和重组的蛋白质因子(或酶)。21.基因转换分为染色体转换与半染色体转换。22.不对称碱基修复时期包括减数分裂中修复和减数分裂后修复。23.缺失的类型:中间缺失(常见);末端缺失(少见)。24.重复的类型:串联重复、反向串联重复、替位重复。25.倒位的类型:臂内倒位、臂间倒位。26.易位的类型:简单易位、相互易位、整臂易位。27.同源多倍体特点:巨大性、代谢活性增强、发育迟缓,结实率

28、下降。28.导致非整倍体的出现原因:减数分裂异常。29.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30.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随机性、稀有性、可逆性、重演性、多向性、有害性和有利性。31.基因突变的类型 1.根据基因的显、隐性特点分类:显性突变和隐形突变。 2.根据基因突变的来源分类: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3.基于突变被辨认的方法分类:可见突变/形态突变、生化突变、致死突变、条件致死突变。32.突变的分子基础:碱基替换、移码突变、缺失突变。33.基因突变的修复机制:光复活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34.草履虫的有性生活史:结合生殖和自体受精(只产生纯合体,AA和aa)。35.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基因型的异质结

29、合和综合作用的结果。36.孟德尔群体中,子代的基因型频率只由上一代的基因频率决定。37.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选择、突变、遗传漂变、迁移。38.物种形成: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地理隔离、生态隔离、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又包括心理隔离、受精隔离和遗传隔离。39.物种形成的方式:渐变式、爆发式、人工合成新种。40.生物进化的动力物种竞争(基因竞争)。选择1.计算纯合子、杂合子基因型种类(1) 一对基因决定一个单位性状,A与a,纯合子AA和aa,杂合子Aa,S=2+1种基因型。(2) 三对基因决定一个单位性状(A、B、C),纯合子有AA、BB、CC,杂合子有AB、AC、BC,S=3+2+1种基因型。(3

30、) n个基因决定一个单位性状,基因型种类S=1+2+3+n=(n+1)n/2,纯合子有n种,杂合子有(n+1)n/2-n=n(n-1)/2。这就是复等位基因的多态现象。 2.孟买血型的遗传3.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1. 基因互作(9:3:3:1) 2. 互补作用(A、B必须同时存在,缺一则废,9:7) 3. 重叠作用(A、B相同功能无累加,15:1) 4. 抑制作用(A、B相同功能有累加,9:6:1) 5. 累加作用(本身不控制性状的表现,13 : 3) 6. 上位作用(本身控制性状的表现,隐性上位9:3:4显性上位12:3:1) 7. 修饰作用4. Barr小体的数目=n-1(n为X染色体

31、数目)5. 玳瑁猫(雌猫:雌XBXb :随机失活而成为黄黑相间的玳瑁色)6.不完全连锁的普遍性: 1. 绝大多数生物表现为不完全连锁; 2. 完全连锁遗传则较为少见:果蝇、家蚕。7.二倍体生物:连锁群数目 = 同源染色体对数8.Hfr H的DNA从一端开始,以线性方式逐段进入F,这一端叫原点或O点。基因离原点越近,进入F-越早;离原点越远,进入F-越迟。9.共转导的频率越高,表明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距离越近;相反,两个基因的共转导频率越低,表明两者的距离越远。10.大肠杆菌的同源重组需要RecA蛋白质。11.大肠杆菌活体重组,至少要求有2040 bP是相同的。12.人类染色体缺失引发的病变:

32、猫叫综合症(5号染色体末端缺失)。13.同源四倍体AAaa二显体的基因分离:配子:1AA:4Aa:1aa。14.单体(假显性)和三体(显性:隐形=5:1)可用于基因定位。15.先天愚型/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群体发病率: 1/700/21三体。16.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17.一般来说,回复突变率 纯合基因。显性假说与超显性假说的比较:共同点: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间基因型的相互关系。不同点:显性假说:优势来源于双亲显性基因间的互补(有显隐性); 超显性假说:来源于双亲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无显隐性)。27. HardyWeinberg定律的要点:1.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干扰,各世代之间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2.在一个大群体内,不论起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的随机交配,群体就能达到平衡。3.基因型频率(子代)是随着基因频率(亲本)的变化而变化的,基因频率变化了,基因型频率一定会随之变化;基因型频率(亲本)若保持不变,基因频率(子代)一定不会变化。4.如果一个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保持不变,这个群体就被称为平衡群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