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完整版】教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5163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476 大小:1,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完整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6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完整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6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完整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6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完整版】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6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完整版】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完整版】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完整版】教案.doc(4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小学 语文 科第 二 册教案设计 (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课题: 1、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XXX教学内容简析 本课有三部分内容编排而成。第一部分是春夏秋冬图,展现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同时配上四组短语;第二部分是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同时出示四个常见自然景观河四组短语;第三部分是会认,会写的生字,这是本课重点学校的内容。本课内容在编排中,常见的四季现象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创设识字情境,易于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激发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编排短语时,抓住四季景物的特点和大自然生动有趣的画面,采用三字式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背诵。同时课文所配插图可以给予学生以直观体验,

2、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也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语言是零散的。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借助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认识生字和词语。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图画了解四季的特征。2、 学会本课的八个生字,会认读生字。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难点:激发学生对美丽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生字词卡片,春夏秋冬的图片。课 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1

3、.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做朋友。(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1)教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

4、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3)教师适当小结指导:春风姐姐吹了一口气,就染绿了大自然;夏天是个急性子,经常会下起暴雨;秋天天气变凉,小草和树叶上结霜;冬爷爷送来了雪花的礼物,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啦!再次出示词语卡片,学生齐读。4.游戏巩固:找朋友(“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语和相应的图片连起来。)三、认读短语,巩固识字1.学生自读四个短语,读准字音,同桌相互检查。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吹”是翘舌音,“落、降、飘”都是三拼音节,要读准确。3.引导学生发现四个短语和刚才学习的四个词语有什么不同之处,学

5、生 比较交流,教师小结:不同之处是短语比词语多了一个字,这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4.学生在读短语,结合自己的理解配上相应的动作。5.指导学生朗读短语,并配上相应的动作,说说这四个动作的不同之处。6.教师小结:春风很轻很柔,所以用了“吹”;夏雨很有力,从空中往下掉,所以用了“落”;而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所以用了“降”;雪花就像快乐轻盈的小天使,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所以用了“飘”。相机再出示这四个要求会认的汉字卡片,全班齐读。7.学生交流记住这些汉字的方法。如:“霜”是一种天气,用了雨字头;“飘”好像是被风出起来的,所以用了风字旁;“降”是左右结构,双耳旁(左耳刀)。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

6、的奖励,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 一定的识字方法。8.学生练习有节奏地朗读这四个短语。四、指导生字书写五、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四个生字:春、风、冬、雪,指名生再次认读,口头组词。2.学生自主观察,交流识记方法和写字要领。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小结:“春”字的撇画和捺画要舒展;“风”字是半包围结构,外框空间要大一些;“冬”字下面的两点要居竖中线上,上点略小,下点略大;“雪”字是上下结构,雨字头略宽,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才好看。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后自主描红、临写。5.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的坐姿。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卡片,指名学

7、生认读。2.教师过渡:大自然是一位美丽的画家,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美景,今天我就一起欣赏她的美丽景色吧!3.教师配乐播放美丽自然的图片,学生欣赏。二、学习课文,识字读词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拼音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和短语,与同桌相互检查。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在此过程中,教教师要根据学生表达引导学生将口头语言表达完整、流畅。3.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相机出示词语卡片“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指多名学生认读,全班齐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读正确。4.鼓励学生用这四个词语练习说句子。如:春天到了,小河边长出了绿绿的青草。5.教师过渡:课文中是怎么来

8、写这四种景物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四个短语。6.指名学生朗读这四个短语,根据学生的朗读及时正音;“池”是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7.多种方式练习朗读短语: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8.游戏巩固识字效果:出示本节课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如:“游”“池”都和水有关,用了“氵”旁),并练习口头组词。三、欣赏图片,拓展提升1.教师过渡: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魔术教师,宝盒里还藏着许多美景呢!不信,你们瞧!(教师多媒体播放相关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学生欣赏。)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大自然还有哪些景物,如太阳、小河、大山、田野、蚂蚁等,教师适当板

9、书。3.鼓励学生用刚才的词语学着课文中的短语说一说,如:太阳照、小河清、大山高、田野美、鸟唱歌、蚁钻洞等,教师适当板书,学生自由读。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学生互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学生自主观察学生的自读学生互动学生交流,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学生互动、齐读学生游戏互动学生自读四个短语,读准字音,同桌相互检查学生朗读学生互动学生在读短语,结合自己的理解配上相应的动作学生朗读短语,并配上相应的动作,说说这四个动作的不同之处全班齐读学生交流、互动学生练习有节奏地朗读这四个短语学生自主观察,交流识记方法和写字要领学生交流学生观察书空后自主描红、临写学生互动学生欣赏学生自主观察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

10、上都有哪些景物学生认读,全班齐读学生用这四个词语练习说句子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四个短语学生朗读这四个短语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学生互动学生欣赏学生互动学生用刚才的词语学着课文中的短语说一说、并自由读。板书设计1.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美丽自然: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教学反思 XXX小学 语文 科第 二 册教案设计 (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课题: 2、姓氏歌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XXX教学内容简析 本课是一篇与姓氏有关的儿歌,皆在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姓氏,并依托儿歌进行识字。儿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童谣问答的方式引出常见的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11、,并通过对汉字的拆分组合进一步区分出读音相近的姓氏;第二个部分从百家姓中选取前两句,并举例了常见的复姓,皆在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国姓氏传统文化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同时借助童谣进行识字教学。学生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在生活中的接触,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姓氏,在此基础上读读记记本节课的姓氏歌,更容易学会并认识本质的生字。教学目标1、 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2、 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3、 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课件

12、、挂图课 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1)指名

13、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字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3.再度第一小节,巩固识字。(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桌交流。(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14、(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教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游戏巩固。三、 通过游戏加深印象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练习熟读并背诵。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一小节。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桌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

15、知,谈话导入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3.教师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常见的姓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中国、4、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3.巩固识字。(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16、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4.了解单姓和复姓。(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

17、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5.游戏进一步巩固:教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6.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习背诵。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1.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姓氏呢?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3.教师小结:古人也把常见的姓氏编成百家姓一书。教师简介百家姓:此书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多少来排序的。据最新的资料统计,“王李张刘”这四个姓氏的人

18、做多。4.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姓什么:学生自主交流,教师适时板书。(预设:司马光姓司马,诸葛亮姓诸葛,毛泽东姓毛,周恩来姓周,朱德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四、指导生字书写1.出示第二小节要求会写的字:国、王、方,指名认读,口头组词。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笔顺,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3.教师范写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方:字的笔顺中,第三笔是横折钩,略呈仰势。学生观察书空。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百家姓,知道中国姓氏有很多,其实,每一个

19、姓氏都有自己的来历和故事,希望课下同学们能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去查一查自己姓氏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学生互动学生朗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学生朗读第一、二句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学生朗读第五句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桌交流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学生互动学生互动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一小节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学生互动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学生朗读第二小节全班齐读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学

20、生交流第二小中出现了哪些姓氏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学生互动学生交流学生互动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学生互动学生自主交流学生自主交流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笔顺学生自主描红,仿写学生互动板书设计2.姓氏歌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教学反思 XXX小学 语文 科第 二 册教案设计 (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课题: 3、小青蛙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XXX教学内容简析 本课是一首生动有趣的儿歌,通过儿歌创设的识字情境,让学生

21、认识到“青”字与不同的偏旁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汉字,让学生初步感受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声”的构字特点。同时,这首儿歌节奏鲜明,内容生动有趣,既是学生练习朗读的好材料,又能让学生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懂得保护青蛙,渗透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小儿歌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学生很愿意去读,但是在生字的学习上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课程的设计方面采用让学生自己讲自的方式,自主选择,并在创设的环境中识字,这样为学生提供的语言环境,锻炼学生说话,为将来的作文打好基础。教学目标1、 认识四个生字,会写“清、晴、睛、情、

22、请、蛙”六个生字。三个部首“日、讠、虫”,朗读背诵儿歌。2、 学习字族文识字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识字能力。3、 感受“青”字家族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掌握汉字中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难点:了解什么叫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生字词卡片,课件课 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1.教师出示一则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请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出示青蛙图。2.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青蛙的小知识:青蛙小时候名叫小蝌蚪,浑身是黑色的,长着长

23、长的尾巴,渐渐地,长出四条腿,穿上了绿衣服。它们的叫声呱呱呱,还是捕虫高手呢!3.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校一篇新的课文小青蛙(板书课题)教师指导生字“青”的书写: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第四笔横要长,下半部分的“月”字第一笔撇画改成竖画。二、初读儿歌,认识汉字1.教师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倾听。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1)指名学生交流这首儿歌有几行,几句话,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一步明确:儿歌有六行,三句话,句号是判断一句话的标准。(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话,相机出示生字卡片:清清、天气、晴、眼睛

24、,指名多生认读,强调:“清、晴、睛”都是后鼻音,发音要到位准确。(3)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句话,出示词语卡片:保护。害虫、事情。指名认读,理解“害虫”的意思。出示“苍蝇、蚊子、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的图片,适当讲解它们的危害。(4)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句话,出示“请你、让、生病”词语卡片,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强调“请、让、生、病”四个字都是后鼻音。(5)指名朗读全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多种形式巩固识字。(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多读几遍,与同桌交流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2)出示本课中的生字,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予以鼓励和指导。如:“清、晴、眼、睛、保、护、

25、情、请、让”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可以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式来记住它们;“病字头”,里面是“丙”字。(3)游戏巩固:找朋友教师将本课生字拆分成一些部件,制成卡片:如“氵、日、目、亻、扌、宀、忄、讠、疒、青、呆、户、丰、口、上、丙”,让学生动手将这些部件组合成本课认识的生字。同桌互相合作,拼好后再读一读。三、再读儿歌、读出韵味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与本课的生字宝宝们成为了好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儿歌,来和课文交个朋友吧!学生自由练习课文,与同桌互读。指多名学生朗读,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读节奏和韵味(利用拍手打节奏的方式、男女生对读、教师生对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

26、受到儿歌朗读中的节奏和韵味)。全班齐读儿歌。四、指导生字书写。1.出示本节课会写的生字:青、气、生。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对字义的理解。2.学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书写要领和笔顺规则。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教师予指导小结。4.教师范写讲解:“气”第四笔横撇钩要略呈仰视;“生”字第一笔撇略短,两横之后再写竖,最后的一横要略长,托住整个字。5.学生自主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许多汉字宝宝交上了好朋友,还了解了人类的好朋友小青蛙,将课文读得既正确、流利又好听,收获可真大!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青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谈话导入1.教师出示上节课学习

27、的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3.教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有趣的儿歌,认识可爱的小青蛙。二、学习课文,理解儿歌内容1.学生自主朗读儿歌,说说从儿歌中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适当小结。(1)第一句中,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身子小,眼睛大。出示青蛙图片,给予学生直观感受。(2)第二句中,明确青蛙吃田里的害虫,保护庄稼生长。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青蛙是捕虫能手的认识。(3)第三句中,学生自主交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青蛙。全班齐读儿歌。三、形近字比较,感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1.教师过渡:小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小青蛙的“青”字

28、也是一位爱交朋友的汉字呢!同学们在儿歌里找一找,“青”字都和哪些偏旁交上了朋友,又变成了哪些新字呢?2.生边读儿歌边找出由“青”字组成的汉字。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清、晴、睛、情、请,并指名认读。4.引导学生观察这五个汉字,说说自己在读音和字形上的发现,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适当小结:这五个字的读音都与“青”很接近,字形都是由“青”加上不同的偏旁构成的。5.教师出示这五个偏旁:氵、日、目、忄、讠,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五个偏旁和“青”组成的汉字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能组成哪些词语?6.指名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小结:三点水旁的“清”一般表示河水很干净,与水有关;日字旁的“晴”是指

29、天气晴朗,和太阳有关;目字旁的“睛”表示的是眼睛;竖心旁的“情”表示心情、事情,和人的感情有一定的关系;而言字旁的“请”表示一个在说话的时候很有礼貌,与说话有关。7.教师小结:像“清、晴、睛、情、请”这样的汉字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的“青”字表示读音,而另一部分的偏旁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叫“形声字”。8.适当拓展:鼓励学生想一想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自己认识的汉字中有哪些字是形声字,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形声字板书在黑板上。四、生字书写1.出示本课剩下的要求会写的生字;清、晴、情、请。2.学生自主观察这四个汉字的书写要领,并与同桌相互交流。3.指名学生交流,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小结:

30、这四个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做到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一点。4.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和可爱的捕虫能手小青蛙交上了好朋友,而且还认识了一组“青”字组成的形声字,发现了这些汉字的有趣之处,学习汉字,真的是太有趣了!学生互动学生互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交流学生朗读学生朗读学生朗读学生朗读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多读几遍学生交流学生动手将这些部件组合成本课认识的生字同桌互相合作,拼好后再读一读学生自由练习课文,与同桌互读学生朗读全班齐读儿歌学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书写要领和笔顺规则学生交流汇报学

31、生自主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认读学生自主朗读儿歌,说说从儿歌中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互动学生自主交流学生互动学生观察这五个汉字,说说自己在读音和字形上的发现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指名学生交流学生想一想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自己认识的汉字中有哪些字是形声字。学生自主观察这四个汉字的书写要领,并与同桌相互交流。生自主描红、仿写。学生互动板书设计3.小青蛙氵清 清水日晴 晴天目睛 眼睛忄情 心情讠请 请坐教学反思 XXX小学 语文 科第 二 册教案设计 (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课题: 4、猜字谜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XXX教学内容简析 本课依托两则有趣的小字谜,创设识字情境,让学生在生

32、动有趣的猜字谜过程中识字写字,体会猜字谜的乐趣,并初步学习猜字谜的方法,感受汉字的神奇。第一则字谜采用拆字组合法的谜面,将“秋”字拆分成“禾”和“火”两部分,并根据这两部分的特点编排成一首小儿歌,让学生在把握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猜出谜底;第二则字谜是形声字的构字原理,将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编成四句儿歌,引导学生思考谜底。学生学情分析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积累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识字和说话方面的能力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能把自己学过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写话中,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

33、提高。教学目标1、学猜字迷,会猜“秋”“青”。2、 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3、 有搜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猜出谜底。难点: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学习的乐趣,初步领会猜字谜的方法。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1、课件挂图,若干“聪明星”和“小红花”。2、搜集几则谜语,多多益善,记住谜面和谜底,做到谜底保密。课 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1.师出示几则谜语:(1)小伞一把把,长在大树下,不能当伞用,做菜顶呱呱。(猜一种蔬菜)(2)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退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猜一种动物)(3)两棵小树十个杈,不

34、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猜一种人体器官)2.学生自主猜字谜,指名交流自己猜出的答案是什么。师明确;第一个谜底是蘑菇,第二个是大象,第三个谜底是手。3.师小结:猜谜语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生活中的水果蔬菜、动物植物、人体器官、常见用品都可以编成谜语,就连我们学习的汉字都可以编成谜语来猜呢!谜底是汉字的谜语就叫做“字谜”。今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两则有趣的字谜。4.师板书课题,指导“字”的书写:上下结构,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个“子”。5.师范写,生书空。二、初读第一则谜语,识字学词1.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第一则谜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1)指名学生朗读

35、第一句,出示词卡:左边、右边、红色、相遇,指名学生朗读,相机正音:“左”是三拼音节,“红、相”是后鼻音,“遇”是整体认读音节。(2)理解“相遇”一词的意思,通过动作直观演示。(3)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句,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出示词 :喜欢、及时雨、最怕,正音:“时”是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理解“及时雨”的意思,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交流,教师适当讲解。(4)指名学生整体朗读谜面,全班齐读。3.巩固识字。(1)教师出示第一则谜语中出现的生字词:左、右、红、喜、相遇、喜欢、及时、怕,学生自主认读,去拼音认读。(2)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些汉字。(3)观察字形,交流识字方法。根据学

36、生的交流情况,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强调:“左、右”两个汉字注音右下方的区别,“左”字下面是“工”,“右”字下面是“口”;“红、怕”可以采用与熟字“江”“拍”进行比较来记忆;“相、时”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记忆。4.生再次齐读儿歌,读出节奏。三、再读谜语,猜出谜底1.师过渡:这首儿歌是一个字谜,请同学们再轻轻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谜底究竟是什么字呢?2.学生自主朗读儿歌,边读边想,并与同桌轻声交流。3.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才出来的谜底,并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4.根据交流,教师适当讲解提示。(1)从“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这句话可以猜出这个是左右结构,而且左半部分的字与绿色有关,有半部

37、分的字与红色有关,整个汉字与凉风有一定的关系。(2)再根据第二句话“这个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进行思考,这个绿色的东西可能是一种植物,而根据“最怕水来攻”可以推测是“火”。(3)把这几句话所表露的信息联系起来,可以推测这则谜语的谜底是“秋”字,因为“秋”字符合儿歌中所有的提示:“禾”是绿色的,喜欢雨水;“火”是红色,最怕水;“禾”加“火”组成的“秋”字又表示凉爽的秋天。5总结方法,拓展应用。(1)师小结:像这样的字谜采用了拆分汉字法,并把汉字的结构、各部分的意思、特点编成相关的提示语,同学们可以根据对儿歌意思的理解来猜出谜底。(2)出示类似的字谜,请学生猜一猜。两个小娃娃,坐在泥土上

38、。一个锅炒三个豆,一个豆蹦到了左边,一个豆蹦到了右边,只有一个豆在锅中间。(3)学生自主读谜面,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所猜出的谜底。(4)指名学生交流,并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根据哪些提示猜出来的。(5)明确谜底第个是“坐”字,第个是“心”字。四、指导生字书写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汉字:字、左、右、红、时。2.指名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3.学生自主观察,交流书写要领和笔顺。4.根据交流情况,师适当强调“字、红、时”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写得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紧凑。“左、右”两个字的第二笔撇要向左方撇开,给右下部分的汉字留出位置。5.师范写指导,生认真观察并书空。6.生自主描红、临写,师巡视进行

39、个别指导,强调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坐姿。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有趣的小儿歌,猜出了儿歌中藏着的汉字,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课下,请同学们也搜集一些字谜,和同伴猜一猜。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谈话导入1.师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卡片:左、右、红色、相遇、喜欢、及时雨、害怕、字谜,指名学生认读。2.师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成功猜出了字谜,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猜字谜,看看这个字谜有什么特别之处。二、学习第二则谜语,识字学词1.学生自主阅读第二则谜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1)指名学生读第一行,出示字词“言、互、相”,指名学生认

40、读,理解“互相”的意思,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2)指名学生读第二行出示词语“令人感动”,正音:“动”是后鼻音。相机理解“令人感动”的意思,并让学生说说有没有遇到过“令人感动”的事情。(3)指名学生读第三行,出示词语“万里无云”,师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该词语的意思。(4)指名学生读第四行,出示词语“纯净透明”,正音:“纯”的翘舌音,“净”是后鼻音。通过出示对比图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理解“纯净透明”的意思。3.指名多生整体朗读第二则谜语,师适当指导读出节奏:“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4.巩固识字。(1)学生再次朗读儿歌,圈出生字,

41、再读一读。(2)教师出示儿歌中出现的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指名认读,去拼音读。(3)学生自主交流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汉字的,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汉字。如:“言”是“发言”的“言”;“万”字时“方”字去掉头上一点,有的人姓“万”;“纯净”这个词在生活有“纯净水”,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适当的指导。5.全班齐读第二则谜语。三、猜出谜底,总结方法1.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注意“言、心、日、水”是指哪些偏旁。2.指名交流自己猜出来的谜底,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适当讲解。“言”指“讠”,

42、“心”指“忄”,“日”指日子旁,“水”指“氵”,这四个偏旁加上同一个字,可以组成四个新字,这四个汉字的意思分别就是“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结合我们在“识字3”中的学习,可以知道这个字是“青”4.学生用“青”字加上四个不同的偏旁,组成“请、情、晴、清”,再读一读谜语,体会这四个字的意思并加以验证。5.师小结:这个猜字谜的方法与前一则不同,儿歌中的每一句话都隐藏着谜底的汉字,给这个汉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所组成的新字的意思也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偏旁和新字的意思来猜一猜。6.练习巩固。(1)师出示一则类似的谜语: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2)学

43、生自主读一读,猜一猜,与同桌一起说一说。(3)指名交流谜底,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师明确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也”。(4)学生再次验证:“也”字加上马字旁变成“驰”,加上土字旁变成“地”,加上单人旁变成“他”,加上三点水变成“池”,所组成的四个字与儿歌中的意思相符。四、适当拓展,提升能力1.师创设情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猜字谜,并初步学习了猜字谜的两种方法,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猜字谜比赛吧!2.师明确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人拿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字谜,先在组内猜一猜,然后推选出一名代表上台读出自己的谜面,让全班同学猜一猜。3.师深入小组中进行巡视指导。4.小组代表上台读谜面,请全班同学来猜字谜,猜中的同学说说自己是中呢么猜出来的。在此过程中,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鼓励,并根据情况将有的谜面写在黑板上。五、书写生字,课堂小结1.出示本节课要求书写的两个汉字:动、万。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2.学生自主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