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项目工程综合接地项目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5230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项目工程综合接地项目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铁路项目工程综合接地项目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铁路项目工程综合接地项目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铁路项目工程综合接地项目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铁路项目工程综合接地项目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项目工程综合接地项目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项目工程综合接地项目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作业指导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 、适用范围12、 作业准备12.1内业技术准备12.2 外业技术准备13 技术要求14工艺流程15施工要求25.1施工准备25.2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工艺25.2.1地基处理完成并检测合格25.2.2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25.2.3路基综合接地技术要求56 劳动组织77 材料要求88设备机具配置99 质量控制及检验910 安全及环保要求1010.1安全要求1010.2环保要求10综合接地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工程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的施工。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应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图纸

2、,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图纸及验收标准采用: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通信、信号、防灾、电力、供电土建工程预留接口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方法(TB/T3233-2010)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并准备好相关施工设备和物资。3 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验标上的相关要求组织施工,在大面积施工前,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路基进行工艺试验,确定相关工艺参数

3、,并报监理单位确认。4工艺流程图4-1 贯通地线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对所需的贯通地线、连接线等材料进行验收,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5.2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工艺5.2.1地基处理完成并检测合格地基处理完成按设计图纸要求分层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标高后,并经过试验检测,满足要求后进行贯通地线施工。5.2.2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施工(1)测量放样沿线路方向每隔20m对贯通地线埋设位置进行放样,贯通地线埋设在通信信号电缆槽正下方,放样的时候需要带标高。放样后沿着线路将灰线洒出来,同时根据测量的基床表层的标高,和设计的基床底层顶面标高进行比较,确定地线的具体埋设位置。(2)贯通

4、地线埋设贯通地线采用铜截面为70mm2的耐腐蚀并符合环保要求的接地铜缆。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贯通地线埋设深度距基床底层顶面-30-40cm处,分支引接线设置在每个接触网支柱处,分支引接线应弧形下穿电缆槽、水沟等,无明显折角。贯通地线宜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埋设,也可以在填筑完成后开槽进行埋设,具体埋设工序和工艺如下: 图5-1 贯通地线埋设位置横断面图A、路基填筑并压实至高于贯通地线埋设深度约60mm高程的同时,预留出60mm深、宽度略大于贯通地线直径的小槽,以敷设贯通地线;图5-2 贯通地线埋设小槽(采用开槽施工)B、先向“小槽”内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一般采用细砂),敷设

5、贯通地线,贯通地线要顺直,注意不要扭曲,再次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进行人工夯实;C、人工夯实后,必须在“小槽”上方覆盖不少于10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才能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和机械压实作业;图5-3 电缆埋设后回填细砂压实D、贯通地线的分支引接线采用与贯通地线相同的工序和工艺埋设,在接触网位置和其他需要引分支电缆的地方,将地线采用C型连接器接出分支引接线,使用C型连接器时,先将电缆外皮用专用电工刀剖开,再用两个C型连接器将两个准备连接的铜缆平行扣紧,连接时C型连接器的净距控制在4050mm,然后采用不小于12t的专业液压钳压紧,最后用半导体防水、防腐自粘胶带将裸露的铜缆

6、进行包裹;C型压接件 12t液压钳贯通地线C型压接件连接E、贯通地线在与桥台附近及每隔500m路基设置一条横向连接线,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横向连接线采用C型连接器将左右线贯通地线进行连接。5.2.3路基综合接地技术要求5.2.3.1路基地段的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的埋设应与路基工程同步实施;5.2.3.2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埋设:(1)一般路基地段沿线路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2)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的贯通地线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30-40cm处,硬质岩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设于通

7、信、信号电缆槽下约20cm,沟中回填细粒土。(3)涵洞地段的贯通地线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安装前,将其敷设在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位置。(4)贯通地线纵向通过路基地段的电缆井(不含过渡段电缆井)时,应从手孔下约20cm通过,在手孔施做时,应避免机械对贯通地线的损伤。5.2.3.3分支引接线的埋设:(1)贯通地线通过分支引接线侧向水平引至路基边坡,沿护肩底以及电缆槽底至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内壁位置,与电缆槽侧壁预留的接地端子引接线压接。(2)每个接触网支柱处、跨线建筑物处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5.2.3.4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过渡段贯通地线连接(1)

8、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2)桥梁、隧道地段的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的通信信号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5.2.3.5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1)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间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2)长度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段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3)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4)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5.2.3.6路基地段接地极、接地端子设置(1)路基地段利用接

9、触网支柱基础作为接地极使用。在施做接触网支柱基础时,在基础沿线路方向小里程侧面预制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基础内结构钢筋和至少两根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可靠焊接;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及无砟轨道板等设施接地;接地极通过不锈钢连接线与通信信号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连接。(2)每个接触网基础处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侧壁预制接地端子,供接触网支柱基础(接地极)及轨旁设备接地连接;(3)电力电缆槽接地端子原则上1000m设置一处,小于1000m的路基段不考虑,大于1000m的路基等分设置,间隔以不大于1000m为原则;接地端子与接触网支柱间距应不小于20m,供电力设施接地。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6

10、 劳动组织劳动力安排:施工由架子队负责施工,由线下工区负责施工现场管理,现场组织机构框图见图。根据本标段路基的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计划进场工人、机械司机等工种,计划上场施工人员29人,具体上场人员见表6-1。表6-1 施工作业上场人员表序号工 种人数备注1队 长1负责全面施工组织协调工作2副队长1负责施工现场施工组织协调工作3技术管理人员2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工作4工班长1负责本工班管理工作5测量员3负责测量工作6试验员1负责试验工作7质检员1负责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8安全员1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9环保员1负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10材料员1负责材料采购及供应工作11资料员1负责内业资料的整理及

11、编制工作12普工8负责协助各工种施工13机械司机5负责机械设备的操作及维修保养工作14后勤人员2负责后勤保障7 材料要求表7-1 材料及工具统计表(200m路基材料用量)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电缆槽节8002贯通地线70mm2米4303路基型接地端子个104C型连接器个405复合土工膜平米2006RCP-715D(A)无纺布RCP-715D(A)平米1207L型连接器个28镀锡铜线压接鼻子个89防盗螺栓M16个1010半导体防水、防腐自粘胶带卷58设备机具配置表8-1 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备注1切割机FS33DT22发电机30KW13自卸汽车东风34挖掘机CAT32

12、015全站仪Leica TS0216电子水准仪Leica DNA0327空压机4L-10 10m3/min28电焊机50039防盗螺栓扳手110液压钳12t111电阻测试仪19 质量控制及检验(1)路基上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的埋设应与路基同步实施,不应因其施工而损坏、影响路基的稳固与安全。(2)在进行大面积埋设前,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段,分别进行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序和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3)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设置位置、方式、施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是否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工序和工艺参数

13、埋设,测量设置位置。10 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 施工人员上岗操作一律配戴安全帽,孔下作业人员应系保险绳,特殊工种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10.1.2 机械安全管理措施:设备管理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同时要经常检查各种施工机械的状态,保证施工机械不带病作业,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均应定期检查并有安全员的签字记录。10.1.3 安全用电措施:现场电工人员不准离开岗位,并经常检查用电设施是否安全,做到专人专管,无证人员不准操作,保证施工用电安全。经常检查施工临时用电TNS接零保护系统。10.1.4在现场周围配备、设立并维修必要的标志牌,为施工人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10.1.5现场施工中所有用电一律由配电箱接出,杜绝随意乱接现象,所有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要设置有效的漏电保护装置。10.1.6现场操作时应穿防滑、绝缘的鞋子,进场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带。10.2环保要求10.2.1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10.2.2按照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实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