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5331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15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11.1 国家相关规律法规11.2 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导则、指南、办法等11.3 政府、业主相关管理文件12、工程概况22.1 地质概况22.2气象条件62.3 高边坡工程概况表62.4 地震烈度62.5 水文地质条件73、风险评估方法73.1总体评估73.1.1总体评估体系73.1.2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93.2分部分项工程风险评估103.2.1 一般要求103.2.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114风险评估内容194.1总体风险评估194.1.1 K45+172K45+308段右侧边坡总体风险评估194.1.2 K45+732K45+895段左侧边

2、坡总体风险评估214.1.3 K53+750K53+859段右侧边坡总体风险评估234.1.4 K54+242K54+338段左侧边坡总体风险评估264.1.5 K54+369K54+688段左侧边坡总体风险评估284.1.6 K54+445K54+710段右侧边坡总体风险评估304.1.7 K55+236K55+498段右侧边坡总体风险评估334.2分部分项工程风险评估354.2.1 K45+172K45+308段右侧边坡分部分项风险评估354.2.2 K54+369K54+688段左侧边坡分部分项风险评估394.2.3 K54+445K54+710段右侧边坡分部分项风险评估434.3风险评

3、估结果汇总484.3主要作业工序分解484.4事故类型辨识494.5风险分析505 对策措施及建议525.1浅表层开挖施工风险控制措施525.2防排水施工风险控制措施535.3边坡加固施工风险控制措施546 评估结论551、编制依据1.1 国家相关规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3第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9第25号)4.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5号)5.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第1号)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现行法律、法规

4、。1.2 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导则、指南、办法等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设计技术标准(JTG B01-2003)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安全预评价导则6.安全评价通则1.3 政府、业主相关管理文件1.项目公司安全管理要求2.项目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文件3.渝广高速公路总承包部土建第三分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重庆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2、工程概况2.1 地质概况本标段深挖路基段落共7处,最大挖方边坡高度达64m,各

5、工点详细地质情况如下:1.渝广高速公路重庆段K45+172K45+308段右侧边坡:该段边坡长136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40m。构造侵蚀丘陵地貌,线路穿越斜坡,坡面平直,坡角一般530。该段总体地势右侧高、左侧低,最高点位于线路右侧斜坡顶部,高程约为310m左右;最低点位于斜坡底,高程280m左右,相对高差约1030m。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红褐色,干,夹约10%碎石角砾,粒径0.13cm,厚01m。侏罗系自流井组泥岩:黄褐色,强风化,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岩芯呈块状,埋深1.88m,厚度为14.3m;黄褐色,中风化,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岩心较完整,呈柱状,少量块状,埋深410m

6、,厚度为6.5m。侏罗系自流井组砂岩:黄褐色、青灰色,中风化,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岩芯较完整,主要呈柱状,少量块状,节长523cm,埋深10.531.6m,层厚21m。据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岩层产状34056,据岩体露头量测统计,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22343,微张,裂隙面平直,少许泥质充填,延伸一般23m,间距1.54m,岩屑充填,结构面结合差;27550,微张闭合,裂隙面平直,局部见少量褐色铁质结膜,少许泥质充填,延伸一般12m,间距23m,结构面结合差。2.渝广高速公路重庆段K45+732K45+895段左侧高边坡:该段边坡长163m,边坡最高30m。构造侵蚀丘陵地貌,线

7、路穿越斜坡,坡面平直,坡脚一般530。该段总体地势右侧高、左侧低,最高点位于线路右侧斜坡顶部,高程约310m左右;最低点位于斜坡底,高程280m左右,相对高差1030m。边坡地层岩性由上至下分别为第四系残坡积粉质黏性土,厚度约01m;侏罗系下沙溪庙组泥岩:红褐色,强风化,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岩芯呈块状,埋深4.78.2m,层厚1.72.1m;红褐色,中风化,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钙质胶结,岩芯较完整, 主要呈830cm柱状,最长可达60cm,少量块状,埋深8.212.8m,层厚4.66.0m。侏罗系下沙溪庙组砂岩:青灰色,中风化,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

8、为石英,长石,岩芯较完整,呈柱状,节长835cm,最长可达80cm,埋深3.812.7m,层厚3.26.0m。岩层产状34056,主要发育2组构造裂隙: 23078微张闭合,裂隙面平直,局部见少量褐色铁质结膜,少许泥质充填,延伸一般12m,间距为13m,结构面结合差; 13022,微张闭合,裂隙面平直,局部见少量褐色铁质结膜,少许泥质充填,延伸一般1.53m,间距为13m,结构面结合差。3.渝广高速公路重庆段K53+750K53+859右侧高边坡:该段边坡长109m,最大高度32.24m,坡顶自然横坡约528。边坡地层岩性由上至下分别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厚度约01m;第四系残坡积层碎石土

9、:灰褐色,稍密、稍湿,主要成分为砂岩,含量约55%65%,粒径为2-5cm,间隙充填物为粉质粘土,钻孔揭露厚度为0.30.4m,总体厚度00.4m;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红褐色、棕褐色,强风化中风化,砂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由粘土矿物组成,钙质胶结;强风化层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岩芯主要呈5-8cm短柱状,少量块状;中风化岩芯呈440cm柱状, RQD=50%92%;钻孔揭露强风化层深度为2.16.6m;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灰褐色、灰白色夹红褐色,强风化中风化,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节理发育;强风化岩质较软,岩芯破碎,多呈短柱状,手捏易碎,钻孔揭露强风

10、化深度约为4.2210.8m;中风化岩体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多呈580cm短柱柱状,RQD=60%95%。岩层产状1556,主要发育2组裂隙:26779,微张闭合,裂隙面粗糙,无充填,延伸一般24m,间距为0.30.5cm,结构面结合一般;19675,微张闭合,裂隙面粗糙,无充填,延伸一般13m,间距为0.30.7cm,结构面结合一般。4.渝广高速公路重庆段K54+242K54+338左侧高边坡:该段边坡长96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33.03m坡度角1030。边坡地层岩性由上至下分别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红褐色、黄褐色、棕褐色,干,由粉粘粒组成,韧性一般较好,干强度中等,分布于斜坡平缓

11、地带,厚01m;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红褐色、深灰色,强风化中风化,砂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由粘土矿物组成,钙质胶结;强风化层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岩芯主要呈58cm短柱状,少量块状,钻孔揭露强风化层深度为3.89.2m;中风化岩芯呈540cm柱状, RQD=35%50%;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红褐色、灰褐色、深灰色,强风化中风化,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节理发育;强风化岩质较软,岩芯破碎,多呈短柱状,手捏易碎,钻孔揭露强风化厚度约为1.3m,出露地表;中风化岩体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多呈550cm短柱柱状,RQD=45%80%。岩层产状1402,主要发育

12、1组节理:27326,微张闭合,裂隙面粗糙,无充填,延伸一般13m,间距为0.30.5cm,结构面结合一般。5.渝广高速公路重庆段K54+369K54+688左侧高边坡:该段边坡长319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60.09m坡度角530.边坡地层岩性由上至下分别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红褐色、黄褐色、棕褐色,干,由粉粘粒组成,韧性一般较好,干强度中等,分布于斜坡平缓地带,厚01m;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红褐色、深灰色,强风化中风化,砂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由粘土矿物组成,钙质胶结;强风化层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岩芯主要呈58cm短柱状,少量块状,钻孔揭露强风化层深度为3.89.2m;中

13、风化岩芯呈540cm柱状, RQD=35%50%;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红褐色、灰褐色、深灰色,强风化中风化,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节理发育;强风化岩质较软,岩芯破碎,多呈短柱状,手捏易碎,钻孔揭露强风化厚度约为1.3m,出露地表;中风化岩体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多呈550cm短柱柱状,RQD=45%80%。岩层产状1402,主要发育1组节理:27326,微张闭合,裂隙面粗糙,无充填,延伸一般13m,间距为0.30.5cm,结构面结合一般。6.渝广高速公路重庆段K54+445K54+710右侧高边坡:该段边坡长265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63.91m坡度角530

14、。边坡地层岩性由上至下分别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红褐色、黄褐色、棕褐色,干,由粉粘粒组成,韧性一般较好,干强度中等,分布于斜坡平缓地带,厚01m;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红褐色、深灰色,强风化中风化,砂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由粘土矿物组成,钙质胶结;强风化层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岩芯主要呈58cm短柱状,少量块状,钻孔揭露强风化层深度为3.89.2m;中风化岩芯呈540cm柱状, RQD=35%50%;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红褐色、灰褐色、深灰色,强风化中风化,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节理发育;强风化岩质较软,岩芯破碎,多呈短柱状,手捏易碎,钻孔揭露强

15、风化厚度约为1.3m,出露地表;中风化岩体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多呈550cm短柱柱状,RQD=45%80%。岩层产状1402,主要发育1组节理:27326,微张闭合,裂隙面粗糙,无充填,延伸一般13m,间距为0.30.5cm,结构面结合一般。7.渝广高速公路重庆段K54+445K54+710右侧高边坡:该段边坡长265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63.91m坡度角530。边坡地层岩性由上至下分别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红褐色、黄褐色、棕褐色,干,由粉粘粒组成,韧性一般较好,干强度中等,分布于斜坡平缓地带,厚01m;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红褐色、深灰色,强风化中风化,砂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状

16、构造,由粘土矿物组成,钙质胶结;强风化层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岩芯主要呈58cm短柱状,少量块状,钻孔揭露强风化层深度为3.89.2m;中风化岩芯呈540cm柱状, RQD=35%50%;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红褐色、灰褐色、深灰色,强风化中风化,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节理发育;强风化岩质较软,岩芯破碎,多呈短柱状,手捏易碎,钻孔揭露强风化厚度约为1.3m,出露地表;中风化岩体岩质较硬,岩芯较完整,多呈550cm短柱柱状,RQD=45%80%。岩层产状1402,主要发育1组节理:27326,微张闭合,裂隙面粗糙,无充填,延伸一般13m,间距为0.30.5cm,结构

17、面结合一般。2.2气象条件线路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四季分明;降水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同季;日照少,多云雾,少霜雪;立体气候明显,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害频繁。平均气16.618.6之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多在0以上,少霜雪,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在40以上,多酷暑。重庆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山地一般多于平坝河谷,东部地区年总降水量10501350mm,西部地区1000mm左右,日最大降雨量106266mm。夏、秋两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左右,冬季降水量少,且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重庆年平均日照10001400h,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区之一;年平均相对湿度78.9左右。线路

18、段雾多,平均雾日是104天;年均日照时1259.5h,7月至8月份略高,月均日照时230h,其他月份在150h以下;由于沟壑纵横,因此风速较小,但在夏季雷阵雨天气时,常常伴有大风,风速每秒可达1027m(据重庆市19952010年气象统计资料)。2.3 高边坡工程概况表高边坡工程概况表序号起 迄 桩 号长度(m)边坡最大高度(m)备 注1K45+172K45+308(右侧)13640第一、二、三、四级挖方边坡2K45+732K45+895(左侧)16330第一、二、三级挖方边坡3K53+750K53+859(右侧)10932.24第一、二、三、四级挖方边坡4K54+242K54+338(左侧)

19、9633.03第一、二、三、四级挖方边坡5K54+369K54+688(左侧)31960.09第一、二、三、四、五、六级挖方边坡6K54+445K54+710(右侧)26563.91第一、二、三、四、五、六级挖方边坡7K55+236K55+498(右侧)26230.85第一、二、三级挖方边坡2.4 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02001图A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02001图B,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度,2.5 水文地质条件路段区内地下水主要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与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岩溶水

20、三大类,分别赋存于各不相同的含水岩组中。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较广,对公路路基有较大影响,主要分布于表层土体中,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快,表层易形成饱水带,对土体的工程特性影响较大。基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富集于基岩风化裂隙中,埋深相对较浅,受该类岩石的风化裂隙发育深度控制,一般水量贫乏,其对路堑工程有一定影响。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构造裂隙中,富水性受地形地貌、构造、岩性等控制,水量差异大,对路堑、桥梁、隧道有影响。3、风险评估方法根据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重庆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的有关内容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我部高边坡工程风险指标体系。3.1总体评估3.1.

21、1总体评估体系总体风险评估是针对高边坡工程整体上发生重大事故的风险进行估测,确定整个工程的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表3-1 高边坡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类分值建设规模(A1,1)坡高(m)(a11)土质边坡:30岩质边坡:5575-100土质边坡:25-30岩质边坡:45-5550-74土质边坡:20-25岩质边坡:35-4525-49土质边坡:15-20岩质边坡:30-350-24坡度()(a12)4575-10035-4550-7425-3525-4915-250-24坡长(m)(a13)30075-100200-30050-74100-20025-491000-2

22、4地质因子(A2,2)岩体结构成分(a21)松散的第四系冲积土、砂岩、泥岩、灰岩和页岩等全风化、强风化土层;或节理、裂隙等结构面非常发育75-100碎裂结构,级岩体;或节理裂隙较发育50-74中薄层结构,级岩体;或节理裂隙比较少25-49整体结构,级岩体;或节理裂隙不发育0-24结构面产状与公路走向关系(a22)(c和为结构面内聚力和内摩擦角)顺层结构;或结构面结合程度很差,1218,0.02c0.0575-100结构面水平;或结构面结合程度差,1827,0.05c0.0950-74斜向坡;或结构面结合程度一般,2735,0.09c0.1325-49反倾结构;或结构面结合程度好,35c大于0.

23、130-24施工季节与周围环境(A3,3)地下水作用与周围环境(a31)边坡下部0.25H范围内有地下水出露;或赋水性强;或周围有重要的构造物或有峡谷、河流75-100边坡下部(0.25-0.5)H范围内有地下水出露;或赋水性较强;或临近一般构造物50-74边坡下部(0.5-0.75)H范围内有地下水出露;或赋水性一般;或临近没有构造物25-49边坡下部(0.75-1.0)H范围内有地下水出露;或赋水性差;或周围条件良好0-24施工季节(a32)施工周期内出现暴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年年均降雨超过800mm75-100施工周期内出现暴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年年均降雨600-800mm50-74施工

24、周期内出现暴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年年均降雨300-600mm25-49施工周期内出现暴雨;或施工地区过去5年年均降雨不超过300mm0-24力学指标(a33)土质边坡岩质边坡Qu(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0-60UCS(Mpa):1575-100Qu(kpa):60-120UCS(Mpa):15-3050-74Qu(kpa):120-240UCS(Mpa):30-6025-49Qu(kpa):240UCS(Mpa):600-24设计施工方案(A4,4)施工工艺风险程度(a41)以注浆+坡面防护+仰斜孔排水为主的工程措施75-100以锚固+坡面防护+仰斜孔排水为主的工程措施50-74以挡

25、土墙+排水通道+坡面防护为主的工程措施25-49以刷缓坡+坡面防护为主的工程措施0-24开挖支护与排水(a42)支护和排水都做得不好;或人工作业程度较高75-100支护或排水做得不好;或人工作业程度高50-74支护和排水做得合理;或机械化作业程度高25-49开挖方式科学实际,支护方案科学合理;或排水设施完善,机器化作业程度较高0-24边坡稳定性评价(a43)边坡已产生滑动,有大面积坍塌75-100边坡已经开裂,出现局部坍塌50-74边坡出现超标位移,未见开裂25-49边坡稳定,没有异常0-24设计合理性(a44)设计方负责人从业年限少于5年;或设计方案造成施工难度过大75-100设计方负责人从

26、业年限为5-10年;或设计方案造成施工难度很大50-74设计方负责人为高级职称,从业年限为10-15年;或设计方案合理25-49设计方负责人为正高级职称,从业年限超过15年;或设计科学0-243.1.2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式中其中,为一级评价指标;,为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值,且,根据一级评价指标的数量和排序,从指南中附表1-6选取各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为一级评价指标下的二级指标。3.1.3总体风险分级标准计算得到总体风险值R后,对照表3-2确定,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表3-2 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等级IV(极高风险)75分及

27、以上等级III(高度风险)50-74分等级II(中度风险)25-49分等级I(低度风险)0-24分对总体风险等级在III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高边坡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风险评估和工序风险分析,并建议进行检测;对等级IV(极高风险)的高边坡,除进行监测外,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应开展浅层不良地质体的超前预报。高边坡施工如遇到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安全、工程质量的指标因素,即使总体风险评估和分部分项评估风险等级不高,也应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强制要求各方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3.2分部分项工程风险评估3.2.1 一般要求1.分部分项风险评估是指将高边坡工程中的分部分项工程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地质环境条件、施工

28、方案、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人员设备等,评估施工过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时应根据地质、施工方案等重大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估。2.分布分项工程风险评估,首先应按照结构部位、路段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将高边坡工程划分为若干各分部工程。然后,参照指南推荐的指标体系法估测其风险。3.分部分项工程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资料收集、分部分项工程分解、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具体流程见图3-1。 风险控制 风险源辨识 分部分项工程分解指南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施工作业工序分解成立风险评估小组现场调研小组讨论专家咨询 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确定一级、二级评估指标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指标体系法与层次分析

29、法安全方案制险因子风险源典型工序分解边坡 评估过程记录编写评估报告编写评估报告形成分部风险工程形成分部分项工程风险等级形成级及以上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形成工序的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图3-1分部分项工程风险评估流程图3.2.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1.边坡防排水施工分部分项安全风险评估从地质因子、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及施工组织等进行评估,具体指标如表3-3。表3-3 边坡排水分部分项工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类分值坡高(A1,1)土质边坡:30岩质边坡:5575-100土质边坡:25-30岩质边坡:45-5550-74土质边坡:20-25岩质边坡:35-4525-49土质边坡:15-20

30、岩质边坡:30-350-24地表排水(A2,2)地表排水设计(a21)地表水渗透流量计算不科学,设计有缺陷75-100地表水丰富、渗透量大,需防渗工程与填平、夯实裂缝;或需植物等绿化工程;或排水沟和集水沟交叉50-74表层岩土条件好,植被丰富;或排水沟和集水沟形式单一25-49植被和岩土条件良好,排水装置简单,或利用自然水沟0-24地表排水施工(a22)施工期内遇到大规模降雨;或需隔渗水沟、三角形水沟等临时排水措施75-100疏干构筑物有边坡渗沟群、渗水支垛群、支撑切沟群及仰排疏干钻孔群等构成;或施工难度相对高50-74地表排水由简单的水槽、钢筋混凝土盖板式排水沟或浆砌片石排水槽等构成;或施工

31、相对单一25-49排水装置简单0-24地下排水(A3,3)地下水降低措施(a31)需要带渗井及渗管的排水隧洞75-100排水隧洞50-74横向、纵向渗沟25-49槽沟或者不用地下水降低措施0-24地下水疏干施工(a32)疏干排水隧洞75-100垂直钻孔排水50-74渗水暗沟、渗井、渗管、渗水支垛25-49边沟渗沟等简易装置施工0-24拦截地下水施工(a33)排水隧洞75-100截水渗沟50-74截水明沟25-49简易截水或者不用截水施工0-24施工组织(A4,4)施工企业(a41)项目施工负责人从业年限少于5年;或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缺乏必要的技能75-100项目施工负责人从业年限为5-10年

32、;或施工人员技术不专业,初步掌握专业技能50-74项目施工负责人为高级职称,从业年限为10-15年;或施工人员技术较专业,从业5年以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25-49项目施工负责人为正高级职称,从业年限超过15年;或施工人员技术较专业,从业10年以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0-24机械设备(a42)机械设备保养不当,性能不稳定75-100机械设备能短期使用50-74机械设备正常,未进行日常维护25-49机械设备完好,每天进行日常维护0-242 浅表层开挖施工分部分项安全风险评估从地质因子、开挖工艺、脚手架和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表3-4。表3-4 浅表层开挖分部

33、分项工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类分值地质因子(A1,1)坡高(a11)岩质55m或土质30m75-100岩质边坡:45-55m或土质25-30m50-74岩质边坡:35-45m或土质20-25m25-49岩质35m或土质20m0-24坡度与坡长(a12)坡度大于50;或坡长大于300m;或边坡为顺层结构;岩体破碎或土体松散75-100坡度大于35-50;或坡长200-300m;或边坡结构面水平50-74坡度大于25-35;或坡长100-200m;或边坡为斜向坡25-49坡度小于25;或坡长小于100m;或边坡为反倾结构0-24开挖工艺(A2,2)开挖方法(a21)需要爆破,开挖过程

34、出现局部失稳75-100不需要爆破,挖掘施工,有不利结构面组合50-74挖掘施工,不稳定土体规模较小25-49岩土体结构简单,施工简易0-24施工方案(a22)开挖与支护时间间隔过长,未严格遵守自坡顶从上往下开挖;或施工方案不符合工程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岩土特性等方面的要求;或质量安全措施缺乏针对性75-100边坡开挖两级或两级以上再进行加固防护;或开挖与支护时间间隔过长50-74施工方案较符合工程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岩土特性等方面的要求;或质量安全措施合理25-49施工方案符合工程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岩土特性等方面的要求;或质量安全措施完善0-24脚手架(A3,3)脚手架高度24m75-10

35、016m脚手架高度24m50-748m脚手架高度16m25-49脚手架高度8m0-24施工组织(A4,4)施工企业(a41)项目施工负责人从业年限少于5年;或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缺乏必要的技能75-100项目施工负责人从业年限为5-10年;或施工人员技术不专业,初步掌握专业技能50-74项目施工负责人为高级职称,从业年限为10-15年;或施工人员技术较专业,从业5年以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25-49项目施工负责人为正高级职称,从业年限超过15年;或施工人员技术较专业,从业10年以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0-24机械设备(a42)机械设备保养不当,性能不稳定75-100机械设备能短期使用5

36、0-74机械设备正常,未进行日常维护25-49机械设备完好,每天进行日常维护0-243.边坡加固分部分项安全风险评估从建设规模、边坡体加固、脚手架、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参见表3-5。表3-5 边坡加固分部分项工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类分值建设规模(A1,1)地质因子(a11)普遍分部的不稳定块体和楔体75-100浅表层岩土体容易发生滑动、倾倒或溃屈50-74浅表层岩土体存在不利的节理和断层等结构面25-49浅表层岩土体稳定0-24边坡岩体结构(a12)碎裂结构,级岩体75-100中薄层结构,级岩体50-74整体结构,级岩体25-49完整结构,巨厚层,级岩体

37、0-24边坡加固方案(A2,2)加固方案(a21)需要抗滑桩、注浆加固或锚杆锚索加固的边坡75-100需要贴坡混凝土或锚杆、混凝土格构等组合加固型式50-74需要锚杆或挂金属网的加固型式25-49喷混凝土0-24坡面保护方案(a22)锚固和拦石网、拦石沟;或挡石墙75-100锚杆锚索50-74表层锚固25-49钢筋笼、砌石、土工织物或模袋混凝土0-24结构面产状与公路走向关系(a23)边坡为顺层结构75-100边坡结构面水平50-74边坡斜向坡25-49边坡为反倾结构0-24脚手架与开挖间隔(A3,3)脚手架(a31)脚手架高度24m75-10016m脚手架高度24m50-748m脚手架高度1

38、6m25-49脚手架高度8m0-24开挖间隔(a32)开挖与支护时间间隔过长,未严格遵守自坡顶从上往下开挖;或施工方案不符合工程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岩土特性等方面的要求;或质量安全措施缺乏针对性75-100边坡开挖两级或两级以上再进行加固防护;或开挖与支护时间间隔过长50-74施工条件较符合工程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岩土特性等方面的要求;或质量安全措施合理25-49施工方案符合工程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岩土特性等方面的要求;或质量安全措施完善0-24施工组织(A4,4)施工企业(a41)项目施工负责人从业年限少于5年;或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缺乏必要的技能75-100项目施工负责人从业年限为5-10

39、年;或施工人员技术不专业,初步掌握专业技能50-74项目施工负责人为高级职称,从业年限为10-15年;或施工人员技术较专业,从业5年以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25-49项目施工负责人为正高级职称,从业年限超过15年;或施工人员技术较专业,从业10年以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0-24机械设备(a42)机械设备保养不当,性能不稳定75-100机械设备能短期使用50-74机械设备正常,未进行日常维护25-49机械设备完好,每天进行日常维护0-244.锚索分部分项安全风险评估设计锚头、自由段、锚索配件和锚固段等施工,评价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参见表3-6 。表3-6 锚索(杆)分部分项工程风险评估指

40、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类分值地质因子(A1,1)锚固段岩体结构(a11)松散、破碎、软土层、风化层75-100软岩50-74中薄层结构,级岩体25-49整体结构,级以上岩体0-24地下水(a12)地下水发育,有管道式涌水75-100线状-股状流水50-74线状流水25-49地下水不发育0-24锚索施工工艺(A2,2)锚固反力结构(a21)框架75-100地梁50-74抗滑桩、垫墩25-49锚杆0-24锚索施工(a22)需要施加预应力锚索;或锚索间距小于4m;或锚索长度超过50m75-100需要施加预应力锚索;或锚索间距4-10m;或锚索长度30-50m50-74锚索长度20-30m25-49

41、锚索长度20m0-24锚固结构类型(a23)拉压混合型(a型)75-100压力型(b型)50-74拉力型(c型)25-49锚杆0-24脚手架与开挖间隔(A3,3)脚手架(a31)脚手架高度24m75-10016m脚手架高度24m50-748m脚手架高度16m25-49脚手架高度8m0-24开挖间隔(a32)开挖与支护时间间隔过长,未严格遵守自坡顶从上往下开挖;或施工方案不符合工程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岩土特性等方面的要求;或质量安全措施缺乏针对性75-100边坡开挖两级或两级以上再进行加固防护;或开挖与支护时间间隔过长50-74施工条件较符合工程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岩土特性等方面的要求;或质量安

42、全措施合理25-49施工方案符合工程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岩土特性等方面的要求;或质量安全措施完善0-24施工组织(A4,4)施工企业(a41)项目施工负责人从业年限少于5年;或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缺乏必要的技能75-100项目施工负责人从业年限为5-10年;或施工人员技术不专业,初步掌握专业技能50-74项目施工负责人为高级职称,从业年限为10-15年;或施工人员技术较专业,从业5年以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25-49项目施工负责人为正高级职称,从业年限超过15年;或施工人员技术较专业,从业10年以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0-24机械设备(a42)机械设备保养不当,性能不稳定75-100机械设备能短期使用50-74机械设备正常,未进行日常维护25-49机械设备完好,每天进行日常维护0-245.脚手架分部分项安全风险评估主要从脚手架规模、立杆条件、施工环境、施工组织等指标进行评估,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参见表3-7 。表3-7 脚手架分部分项工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类分值脚手架规模(A1,1)脚手架高度(m)(a11)h2475-10016h2450-748h1625-49h80-24地形条件(a12)陡坡、峭壁等自然山体,有危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