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架空线路施工规范.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5691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kV架空线路施工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35kV架空线路施工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35kV架空线路施工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35kV架空线路施工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35kV架空线路施工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5kV架空线路施工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kV架空线路施工规范.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总 则1、 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2、 本规范适用于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验收。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及铁塔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有关规定执行。有特殊要求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尚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3、 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4、 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质

2、量合格后方可使用。5、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应制订不低于本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或工艺要求。6、 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规定。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组成 导(地)线 金具(横担) 绝缘子 杆塔 基础 接地装置 拉线 保护设备 接户线一、 原材料及器材检验1、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检验:1)超过规定保管期限者。2)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有变质损坏可能者。3)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2、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架设前的外观检查:1)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2)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

3、陷。3)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修蚀。4)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3、金属材料的要求(1)黑色金属制造的附件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浸镀锌制品。(2)各种连接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3)金属附件及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修蚀现象。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落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4、金具的配合要求(1)表面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2)线夹转动

4、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3)镀锌良好,无锌皮剥落、修蚀现象。5、绝缘子及瓷横担安装前要求(1)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3)弹簧销、弹簧垫的弹力适宜。6、钢筋混凝土电杆安装前进行外观检查规定(1)表面光洁,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等现象。(2)防置地平面检查时,应无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的宽度不应超过0.1mm。(3)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7、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安装前进行外观检查规定(1) 表面光洁,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等现象。(2)应无纵、横向裂缝。(3)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

5、0。8、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造质量要求(1)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纵向裂缝等缺陷。(2)采用岩石制造的底盘、卡盘、拉线盘,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前不应使岩石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二、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规定:(1)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1%;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为移不应超过50mm。(2)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为移均不应超过50mm。2、电杆基坑深度的规定(1)电杆基坑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同基基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应按最深一坑操平。(2)岩石基坑的深度不应

6、小于设计规定数值。(3)双杆坑两杆坑深度宜一致。(4)双杆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3、电杆基础采用底盘、卡盘的规定(1)电杆基础采用底盘时,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垂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底盘安装允许偏差,应使电杆组立后满足电杆允许偏差规定。(2)电杆基础采用夹盘时。1)安装前应将其下部土壤分层回填夯实。2)安装位置、方向、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深度允许偏差为50mm。当无设计要求时,上下平面距地面不应小于500mm。3)与电杆连接应紧密。4、基坑回填土规定(1)土块应打碎。(2)35kV架空电力线路基坑每回填300mm应夯实一次;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基坑每回填500m

7、m应夯实一次。(3)松软土质的基坑,回填土时应增加夯实次数或采取加固措施。(4)回填土后的电杆基坑宜设置防沉土层,土层上部面积不宜小于坑口面积;培土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5)当采用抱杆立杆留有滑坡时,滑坡(马道)回填土应夯实,并留有防沉土层。5、现浇基础、岩石基础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执行。三、电杆组立与绝缘子安装1、电杆组立前检查:(1)电杆顶端应封堵良好,当设计无要求时,下端可不封堵。(2)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得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的宽度不应超过0.1mm。长度不得超过直径的1/3。2、钢圈连接的钢筋混凝土电杆采用电弧焊接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

8、由经过焊接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焊工操作。焊完后的电杆经自检合格后,在上部钢圈处打上焊工的代号钢印。(2)焊接前,应清除干净钢圈焊口上的油脂、铁锈、泥垢等物。(3)钢圈应对齐找正,中间留25mm的焊口缝隙,当钢圈有偏心时,其错口不应大于2mm。(4)焊口宜先点焊34处,然后对称交叉施焊,点焊所用焊条牌号应与正式焊接用的焊条牌号相同。(5)当钢圈厚度大于6mm时,应采用V型坡口多层焊接,多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收口时应将熔池填满。焊缝中严禁填塞焊条或全体金属。(6)焊缝应有一定的加强面,其高度和遮盖宽度应符合规定。(7)焊缝表面应呈平滑的细鳞形与基本金属平缓连接,无折皱、间断、漏焊及未焊满的陷槽,

9、并不应有裂缝。基本金属咬边深度不应大0.5mm,且不应超过圆周长的10%。(8)钢管焊接要求焊缝要有一定的加强面,其高度与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焊缝加强面尺寸(mm)项目钢圈厚度s(mm)101020高度 c1.52.523宽度 e1223 ce s(9)雨、雪、大风天气施焊应采取妥善措施。施焊中电杆内不应有穿堂风。当气温低于20时,应采取预热措施,预热温度为100120C。焊好后应使温度缓慢下降。严禁用水降温。(10)焊完后的整杆弯曲度不应超过电杆全长的2,如超过时应割断重新焊接。(11)当采用气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圈的宽度不应小于140mm。2) 加热时间宜短,并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

10、。焊接后,当钢圈与水泥粘接处附近水泥产生宽度大于0.05mm纵向裂缝时,应予补修。(12)电杆的钢圈焊接后应将表面铁锈和焊缝的焊渣及氧化层除净,进行防腐处理。3、单电杆立好后,正杆、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线杆的横向为移不应大于50mm。(2)直线杆的倾斜,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杆长的3;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3)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4)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5)终端杆立好后,应向拉线侧预偏,其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紧线后不应向受力侧倾斜。4、双电杆立好后,正直、

11、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线杆结构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不应大50mm;转角杆结构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顺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2)迈步不应大于30mm。(3)根开不应超过30mm。(4)以抱箍连接的叉梁,其上端抱箍组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应在50mm范围内;分段组合叉梁组合后应正直,不应有明显的鼓肚、弯曲;各部连接应牢固。横隔梁安装后,应保持水平;组装尺寸允许偏差应在50mm范围内。5、以螺栓连接的构件和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1)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不应有间隙。(2)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出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3)当必须加垫圈时,每

12、端垫圈不应超过2个。(4)螺栓穿入方向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双面构件由内向外;单面构件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向;垂直方向,由下向上。6、线路横担安装(1)线路单横担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90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2)横担安装应平正安装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担端部上下歪斜不应大于20mm。2)横担端部左右扭斜不应大于20mm。3)双杆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左右扭斜不应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100。7、瓷横担绝缘子安装规定:(

13、1)当直立安装时,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2)当水平安装时,顶端宜向上翘起515;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20mm。(3)当安装于转角杆时,顶端竖直安装的瓷横担支架应安装在转角的内角侧(瓷横担应装在支架的外角侧)。(4)全瓷式瓷横担绝缘子的固定处应加软垫。8、绝缘子安装的规定(1)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防止积水。(2)安装时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3)悬式绝缘子安装,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与电杆、导线金具连接处,无卡压现象。2)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由上向下穿。当有特殊困难时可由内向外或由左向右穿入。3)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向受电侧穿入。两边线应由

14、内向外,中线应由左向右穿入。(4)绝缘子裙边与带电部位的间隙不应小于50mm。(5)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瓷悬式绝缘子,安装前应采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逐个进行绝缘电阻测定。在干燥情况下,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500M。9、采用的闭口销或开口销不应有折断、裂纹等现象,当采用开口销时应对称开口,开口角度应为3060。严禁用线材或其它材料代替闭口销、开口销。四、拉线安装 拉线盘的埋设深度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直,连接处应采用双螺母,其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500700mm。 拉线坑应有斜坡,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后夯实。拉线坑宜设防沉层。1、拉线安装的规定(1)安装后对地平面夹角

15、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1。2)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3。3)特殊地段应符合设计要求。(2)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对正;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3)跨越道路的拉线,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对通车路面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5m。2、采用UT型线夹及楔型线夹固定安装的要求(1)安装前丝扣上应涂润滑剂;(2)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3)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0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

16、应扎牢;(4)当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并采用连板时,其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5)UT型线夹或花蓝螺栓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花蓝螺栓应封固。3、采用绑线固定安装要求(1)拉线两端应设置心形环;(2)钢绞线拉线,应采用直径不大于3.2mm的镀锌铁线绑扎固定。绑扎应整齐、紧密、最小缠绕长度应符合规定。最小缠绕长度钢绞线截面(mm)最小缠绕长度(mm)上段中段有绝缘子的两端与拉棒连接处下端花缠上端2520020015025080352502502002508050300300250250804、采用拉线柱拉线安装的规定(1)拉线柱的埋设深

17、度,当无设计要求时,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坠线的,不应小于拉线柱的1/6;2)采用无坠线的,应按其受力情况确定。(2)拉线柱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20。(3)坠线与拉线柱夹角不应小于30。(4)坠线上端固定点的位置距拉线柱顶端的距离应为250mm。(5)坠线采用镀锌铁线绑扎固定时,最小缠绕长度应符合规定。5、拉线的其他规定(1)当一基电杆上装设多条拉线时,各条拉线的受力应一致。(2)采用镀锌铁线合股组成的拉线,其股数不应少于三股。镀锌铁线的单股直径不应小于4.0mm,绞合应均匀,受力相等,不应出现抽筋现象。(3)合股组成的镀锌铁线的拉线,可采用直径不小于3.2mm镀锌铁线绑扎固定,绑扎应整齐紧

18、密,缠绕长度为:5股及以下者,上端200mm;中端有绝缘子的两端200mm;下缠150mm,花缠250mm,上缠100mm。 当合股组成的镀锌铁线拉线采用自身缠绕固定时,缠绕应整齐紧密,缠绕长度:3股线不应小于80mm,5股线不应小于150mm。6、混凝土电杆的拉线当装设绝缘子时,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7、 顶(撑)杆的安装规定:(1)顶杆底部埋深不宜小于0.5m,且设有防沉措施。(2)与主杆之间夹角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5。(3)与主杆连接应紧密、牢固。五、导线架设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对已展放的导线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应发生磨伤、断股、扭曲、金钩、断头等现象。1

19、、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应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号砂纸磨光,可不作补修:(1)单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2)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且强度损失小于4%。(3)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4%。2、导线在同一处损伤需进行修补时规定(1)导线损伤补修处理标准导线类别损伤情况处理方法铝绞线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程度已经超过规定,但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5%时以缠绕或修补预绞丝修理铝合金绞线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程度损失超过总拉断力的5%,但不超过17%时以补修管补修钢芯铝绞线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程度已经超过规定,但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

20、5%,且截面积损伤又不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积的7%时以缠绕或修补预绞丝修理钢芯铝合金绞线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强度损失已超过总拉断力的5%,但不足17%,且截面积损伤也不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积的25%以补修管补修(2)损伤采用缠绕时规定:1)受损伤处的线股应处理平整;2)应选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为缠绕材料,其直径不应小于2mm;3)缠绕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缠绕应紧密,受损伤部分应全部覆盖,其长度不应小于100mm。3、采用补修预绞丝、补修管的规定(1)采用补修预绞丝补修1)受损处的线股应处理平整;2)补修预绞丝长度不应小于3个节距,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金具预绞丝中的规定;3)补修预绞丝的中心位于

21、损伤最严重处,且与导线接触紧密,损伤处应全部覆盖。4、导线在同一处损伤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新以直线接续管连接(1)损失强度或损伤截面积超过导线损伤补修处理标准以补修管补修的规定。(2)连续损伤其强度、截面积虽未超过补修管补修的规定,但损上长度已超过补修管能补修的范围。(3)钢芯铝绞线的钢芯断一股。(4)导线出现灯笼的直径超过导线直径的1.5倍而又无法修复。(5)金钩、破股已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5、作为避雷线的钢绞线,其损伤处理标准规定如下:钢绞线股数以镀锌铁丝缠绕以补修管补修锯断重接7不允许断1股断2股19断1股断2股断3股6、采用接续管连接规定(1)采用接续管连接的导线或避雷线,应符合

22、现行国家标准电力金具的规定,连接后的握着力与原导线或避雷线的保证计算拉断力比,应符合规定:1)接续管不小于95%。2)螺栓式耐张线夹不小于90%。7、导线与接续管钳压连接要求(1)接续管型号与导线的规格应配套。(2)压口数及压后尺寸应符合规定。(3)压口位置、操作顺序应按规定要求进行。(4)钳压后导线端头露出长度,不应小于20mm,导线端头绑线应保留。(5)压接后的接续管弯曲度不应大于管长的2%,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6)压接后或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应有裂纹。8、导线避雷线连接的技术要求 导线避雷线的连接,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都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以保证线路安全运行。(1)不同金属,不同规格和不同绞

23、制方向的导线避雷线不得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2)使用的接续管、耐张线夹及补修管的型号、尺寸必须与被连接的导线避雷线规格相适应。(3)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或避雷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和三个补修管,而且各类管之间(包括耐张线夹)的距离,不宜小于15m。9、液压连接如何清冼接续管和导线避雷线 所谓液压连接是用液压机和钢模把接续管与导线或避雷线连接起来的一种工艺。 液压连接的主要工序是:清冼导线避雷线和接续管,划印割线和穿管,最后进行施压。 清冼接续管导线避雷线的方法和要求:(1)首先用汽油清冼接续管内壁的油垢,清除管内壁锌疤和焊渣。然后用塑料袋封装以免受污。(2)用棉纱擦去镀锌钢绞线液压部分的泥土,如有

24、油垢则用汽油清冼干净,其清冼长度不少于穿管长度的1.5倍。(3)对钢芯铝绞线,则用汽油清除其表面油垢,清冼长度:先套入铝管的一根不应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另一根应不短于半管长的1.5倍。对防腐钢芯铝绞线的清冼方法:首先用棉纱蘸汽油擦净导线表面的油垢,然后割断铝股,露出钢芯,再用汽油清冼干净钢芯上的防腐剂。(4)导线清冼干净后,在被压接的导线上涂一层电力脂,并用细钢丝刷子沿线轴方向擦刷。对已运行的旧导线应先用钢丝刷子刷掉导线表面灰黑物质,待露出银白色铝质后再涂电力脂。(5)用补修管补修导线时,可将导线表面用干净棉纱将泥土擦干净,如有断股则应在断股两侧涂少量电力脂。10、钳压连接钳压连接按以下顺序进行

25、(1)首先用钢丝刷子将导线连接部分的表面污垢清除干净,再用汽油清冼擦干,擦冼长度为钳接续管长的1.2倍,如连接的钢芯铝绞线涂有防腐油时,尚应将防腐油用汽油清冼干净。(2)用汽油将钳接管内壁清冼干净,并在管外壁按规定划好压模施压位置。(3)将净化的导线连接部分的外层铝线股涂一层电力脂,然后再用细钢丝刷子清除导线表面的氧化膜,导线上涂的电力脂不必清除。(4)将两导线相对穿入钳接续管内,管的两端分别露出导线30mm。当连接钢芯铝线时,在钳接管内两导线之间尚应穿入铝衬垫,以保证连接强度。(5)一切就绪后,将穿好的钳接管放入钳压器的钢模内,按规定顺序进行钳压。(6)钳压时每模下压后停2030s才可松去压

26、力,然后再开始压下一模。(7)钳压最后一模必须位于导线切端的一侧,以免线股松散。(8)钳压时应将钳接管两侧的导线端平以防止压完后钳接管弯曲或开裂。钳压压口数及压后尺寸导线型号压口数压后尺寸D(mm)钳压部位尺寸(mm) 1 2 3铝绞线LJ16610.5282034LJ25612.5322036LJ35614.0362543LJ50816.5402545LJ70819.5442850LJ951023.9483256LJ1201026.0523359LJ1501030.0563462LJ1851033.5603565钢芯铝绞线LGJ16 / 31212.5281428LGJ25 / 41414.

27、5321531LGJ35 / 61417.53442.593.5LGJ50 / 81620.53848.5105.5LGJ70 / 101625.04654.5123.5LGJ95 / 202029.05461.5142.5LGJ120 / 202433.06267.5160.5LGJ150 / 202436.06470166LGJ185 / 252639.06674.5173.5LGJ240 / 3021443.06268.5161.5 1 22 4 61 3 5 310、导线接头规定(1)10kV及以下的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当采用缠绕连接时,连接部分的线股应缠绕良好,不应有断股、松股等缺陷

28、。(2) 10kV及以下的架空电力线路在同一档距内,同一根导线上的 接头,不应超过1 个。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m,当有防震装置时,应在防震装置以外。11、架空电力线路弧垂规定(1)35kV架空电力线路观测弧垂时应实测导线或避雷线周围空气的温度;弧垂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1档。2)当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1档。3)当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1档。(2) 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紧线弧垂应在挂线后随即检查,弧垂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2.5%,且正误差最大值不应超过500mm。(3)10kV及

29、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距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50mm。(4)35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或避雷线各相间的弧垂宜一致,在满足弧垂允许误差规定时,各相间弧垂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200mm。12、导线固定要求导线的固定应牢固、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1)直线转角杆:对针式绝缘子,导线应固定在转角外侧的槽内;对瓷横担绝缘子导线应固定在第一裙内。(2)直线跨越杆:导线应双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角度。(3)裸铝导线在绝缘子或线夹上固定应缠绕铝包带,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30mm。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外层线股的绞制方向一致。13

30、、裸导线耐张绑扎固定要求导线绑扎长度值导线截面(mm) 绑扎长度(mm)LJ-50、LGJ-50及以下 150mmLJ-70 200mm14、绝缘子、线夹等安装要求(1)35kV架空电力线路采用悬垂线夹时,绝缘子应垂直地平面。特殊情况下,其在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的倾斜交,不应超过5。(2) 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或避雷线安装的防震锤,应与地平面垂直,其安装距离的误差不应大于30mm。(3)1035kV 架空电力线路当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引流线时,线夹数量不应小于2个。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应清除氧化膜,涂电力复合脂。15、导线引流线及跨接线连接要求(1)不同金属导线的连接应有可

31、靠的过渡金具。(2)同金属导线,当采用绑扎连接时,绑扎长度应符合规定:1)35及以下导线:绑扎150mm。2)50mm导线: 绑扎250mm3)70mm导线: 绑扎250mm(3)绑扎连接应接触紧密、均匀、无硬弯,引流线应呈均匀弧度。(4)当不同截面导线连接时,其棒扎长度应以小截面导线为准。(5)绑扎用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其直径不应小于2.0mm。16、10kV及以下导线引下线、引流线与邻相的距离要求(1)110kV线路每相引流线、引下线与邻相的引流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300mm;1kV以下电力线路,不应小于150mm。(2)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

32、架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35kV时,不应小于600mm; 110kV时,不应小于200mm; 1kV小于时,不应小于100mm。17、1kV以下电力线路采用绝缘线架设的规定(1)展放中不应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和出现扭、弯等现象。(2)导线固定应牢固可靠,当采用蝶式绝缘子作耐张且用绑扎方式固定时,绑扎长度规定。(3)接头应符合规定,破口处应进行绝缘处理。(4)沿墙架设的1kV以下电力线路,当采用绝缘导线时,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持物牢固可靠,2)接头符合有关规定,破口处缠绕绝缘带。3)中性线在支架上的位置,设计无要求时,安装在靠墙侧。(5)导线架设后,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应

33、符合设计要求。六、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电气设备安装规定(1)安装应牢固可靠。(2)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不同金属连接,应有过度措施。(3)瓷件表面光洁,无裂缝、破损等现象。1、杆架变压器及台架安装规定(1)水平倾斜不大于台架根开的1/100。(2)一、二次引线排列整齐、绑扎牢固。(3)油枕、油位正常,外壳干净。(4)接地可靠,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5)套管压线螺栓等部件齐全。(6)呼吸孔道畅通。2、10kV跌落式熔断器的安装规定(1)各部件零件完整。(2)转轴光滑灵活,铸件不应有裂纹、砂眼、锈蚀。(3)瓷件良好,熔丝管不应有吸潮膨胀或弯曲现象。(4)熔断器安装牢固、排列整齐。熔管轴线与地面

34、的垂线夹角为1530。熔断器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5)操作时灵活可靠、接触紧密。合熔丝管时上触头应有一定的压缩行程。(6)上、下引线压紧,与线路导线的连接紧密可靠。3、杆上断路器和负荷开关安装规定(1)水平倾斜不大于托架长度的1/100。(2)引线连接紧密,当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不小于150mm。(3)外壳干净,不应有漏油现象,气压不低于规定值。(4)操作灵活,分、合位置指示正确可靠。(5)外壳接地可靠,接地电阻符合规定。4、杆上隔离开关、负荷闸刀安装规定(1)瓷件良好。(2)操作结构动作灵活。(3)隔离刀刃合闸时接触紧密,分闸后应有不小于200mm的空气间隙。(4)与引线的连接紧密可靠

35、。(5)水平安装的隔离刀刃,分闸时,宜使静触头带电。(6)三相连动隔离开关的三相刀刃应分、合同期。5、杆上避雷器安装规定(1)瓷套和固定抱箍之间加垫层。(2)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相间距离:110kV时,不小于350mm;1kV以下时,不小于150mm。(3)引线短而直、连接紧密,采用绝缘线时,其截面应符合规定:1)引上线:铜线不小于16mm,铝线不小于25mm;2)引下线:铜线不小于25mm,铝线不小于35mm。(4)与电气部分连接,不应使避雷器产生外加应力。(5)引下线接地可靠,接地电阻符合规定。6、低压熔断器及熔丝安装规定(1)低压熔断器和开关安装各部接触应紧密,便于操作。(2)低压保险丝

36、应无弯折、压扁、伤痕等现象。(3)严禁用线材代替保险丝(片)。七、接户线安装规定(1)10kV及有些电力接户线的安装,其各部电气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2) 10kV及有些电力接户线的安装,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档距内不应有接头。2)两端应设绝缘子固定,绝缘子安装应防止瓷裙积水。3)采用绝缘线时,外露部位应进行绝缘处理。4)两端遇有铜铝连接时,应设有过度措施。5)进户端支持物应牢固。6)在最大摆动时,不应有接触树木和其它建筑物现象7)1kV及以下的接户线不应从高压引线间穿过,不应跨越铁路。8)10kV及以下由两个不同电源引入的接户线不宜同杆架设。9)10kV及以下接户线固定端当采用绑扎固定时,其

37、绑扎长度规定:导线截面(mm)绑扎长度(mm)10及以下16及以下2550701205080120200八、接地工程(1)接地体规格、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2)接地装置的连接应可靠。连接前,应清除连接部位的铁锈及其附着物。(3)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扁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宽度的2倍,四面施焊。2)圆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3)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4)采用垂直接地体时,应垂直打入,并与土壤保持良好接触。

38、(5)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体,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接地体应平直,无明显弯曲。2) 地沟底面应平整,不应有石块或其它影响接地体与土壤紧密接触的杂物。3) 倾斜地形沿等高线敷设。(6)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应便于解开测量接地电阻。接地引下线应紧靠杆身,每隔一定距离与杆身固定一次。(7)接地电阻值,应符号有关规定(8)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无石块及其它杂物的泥土,并应夯实。回填后的沟面应设有防沉层,其高度宜为100300mm。九、钢管电杆钢管杆使用范围及规格1、终端杆、90度转角杆(使用90度钢管)2、转角杆(经受力计算不适用水泥杆的、一般控制在15度及以上、使用60度钢管)3、分段杆(直线杆、转角杆

39、在15及度以上、使用60度钢管)4、支接杆(包括低压支接、使用60度钢管)5、撑出杆(直线撑出使用30度钢管、在15及度以上使用60度钢管)6、需安装板线的电杆(板线安装有困难或其他客观原因)7、大档距架空线二侧(档距超过45M及以上、直线杆使用60度钢管在15及度以上、使用90度钢管)8、电杆在机、非隔离带上钢管电杆的施工钢管杆现场施工要求1、 基础1)钢套筒式基础(适用于钻孔难以成型的软质地基)。2)直埋式基础(适用于钻孔或开挖容易成型的地基)。3)钻孔灌注桩基础(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基)4) 预制桩基(预制桩一般有钢桩及混凝土桩,适用于钻孔、掏挖均难以成型且承载力很低的地基情况)。5)

40、 台阶式基础(台阶式基础,主要用于开挖比较容易的地区)。6) 岩锚基础(岩锚基础适用于岩石地基)。2、钢管基础压桩(主要采用静压桩)3、钢管杆起吊、插接、就位、固定4、钢管杆填实混凝土固定5、钢管杆验收。6、钢管基础施工(1)开挖样洞:应在桩位处开挖样洞,其深度以挖至原状土为准(1.52m),避免压桩损坏地下管线。 (2)平整场地后,垫好枕木后安装桩架及液压磅。(3)将管桩吊入开挖好的样洞内,并安装好压力机。(3)静压过程中,随着压入深度的增加,桩管侧壁摩阻力相应递增 ,所以必须连续压。中途停顿时间不宜超过4个小时 。(4)35kV线路:一般的管桩,直径860mm,高度8000mm; 沉桩力5

41、0t,可采用50t桩架施工。7、钢管组装和固定(1)插入式钢管叠接长度为直径的1.5倍。(2)组装前应检查钢管内外面的镀锌层是否光洁、有无毛刺等。(3)套接应垂直、紧密,脚钉管在一直线上,上下接地孔应对齐。弯曲度不得大于2。固定(1)在管桩内底部放一块钢板。(2)钢管杆插入桩管后,先校正钢管杆。(3)用铁枕插入管桩,将钢管杆电杆固定牢。(4)检查插入钢管桩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将插入钢桩部分的钢管空隙用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灌注,并将混凝土捣实。3、钢管电杆的验收(1)钢管电杆的镀锌层良好,无锈蚀、剥落现象。(2)钢管叠接部分应为套接直径的1.5倍。(3)钢管插入钢管桩部分应符合设计要求。(

42、4)终端杆横担应垂直于线路,转角杆横担应在分角线上。(5)钢杆弯矩应符合设计要求。(6)结构基本规定在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无冰、风速5m/s及年平均气温)作用下,钢管杆杆顶的最大扰度不应超过下列数值:1) 直线杆型 直线杆不大于杆身高度的5; 直线转角杆不大于杆身高度的7。2) 转角和终端杆 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扰度不大于杆身高度的15; 110kV220kV电压等级扰度不大于杆身高度的20。(注:杆身高度应从基础顶面算起)7)钢管杆接地孔应在同一直线,钢杆同钢管桩连接一起接地。(8)钢杆受力后,终端杆不得向线路侧倾斜,转角杆不得向下风倾斜,向上风侧倾斜一般不超过一根杆梢。十、工程交接验收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采用器材的型号、规格。2、线路设备标志应齐全。3、电杆组立的各项误差。4、拉线的制作和安装。5、导线的弧垂、相间距离、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及对建筑物接近距离。6、电器设备外观应完整无缺陷。7、相位正确、接地装置符合规定。8、沿线的障碍物、应砍伐的树及树枝等杂物应清除完毕。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1、竣工图。2、变更设计记录(包括施工内容明细表)。3、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4、交叉跨越距离记录及有关协议文件。5、调整试验记录。6、接地电阻实测记录。7、有关的批准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