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5730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XX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XX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XX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XX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鲁东大学研究生处编2009年7月目 录政法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培养方案1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培养方案4数学与信息学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培养方案7物理学院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培养方案10生命科学学院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培养方案13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培养方案16历史文化学院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培养方案19地理与规划学院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培养方案22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思政)专业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

2、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够依据所学理论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成为该领域从事理论研究、教学、宣传或政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比较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

3、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应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1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

4、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

5、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

6、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负责单位学位基础课研究生英语(含专业英语)254大学外语教学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36政法学院教育学原理236心理与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36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7、23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36专业必修课思想政治课课程与教材分析354政法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54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测量与评价236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前沿专题236专业选修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学习理论与方法23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36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36心理与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36中外教育简史236教育政策与法规专题讲座118研究生处政治文化专题讲座118政法学院中国文化发展史专题讲座118实践教学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4不少于一年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4补修课程教育学不计学分心理与教育学院心理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政法学

8、院政治学社会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了解语文教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

9、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应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1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

10、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相结合

11、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

12、、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负责单位学位基础课研究生英语(含专业英语)254大学外语教学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36政法学院教育学原理

13、236心理与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36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3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36专业必修课语文课程与教材分析354文学院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54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236语文教育发展前沿专题236专业选修课语文学习理论与方法23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36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36心理与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36中外教育简史236教育政策与法规专题讲座118研究生处语文教育文化专题讲座118文学院语文学科发展史专题讲座118语文教学技能研究236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与方法236实践教学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4不少于一年文学院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

14、管理实务)4补修课程教育学不计学分心理与教育学院心理学语文教学论文学院中国语言学史中国文学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数学)专业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数学基础,了解数学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15、。(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应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

16、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

17、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

18、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负责单位学位基础课研究生英语(含专业英语)254大学外语教学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9、236政法学院教育学原理236心理与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36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3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36专业必修课数学课程与教材分析354数学与信息学院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54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236数学发展前沿专题236专业选修课数学学习理论与方法23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36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36心理与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36中外教育简史236教育政策与法规专题讲座118研究生处数学文化专题讲座118数学与信息学院数学发展史专题讲座118数学教育信息技术118数学解题研究118实践教学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4不少于一年数学与信息学院教育实习(

20、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4补修课程教育学不计学分心理与教育学院心理学数学教学论数学与信息学院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物理)专业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物理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物理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了解物理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物理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高水平的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物理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物理教育教学中的

21、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1年,应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1年,主要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22、、实践教学四部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为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必须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必须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

23、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为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

24、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负责单位学位基础课研究

25、生英语(含专业英语)254大学外语教学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36政法学院教育学原理236心理与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36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3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36专业必修课物理课程与教材分析354物理学院物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54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236物理学发展前沿专题236专业选修课物理学习理论与方法23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36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36心理与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36中外教育简史236教育政策与法规专题讲座118研究生处物理教育研究文献选读专题讲座118物理学院物理学发展史专题讲座118物理实验设计236普通物理专题研究236实践教学教育

26、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4不少于一年物理学院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4补修课程教育学不计学分心理与教育学院心理学物理教学论物理学院力学电磁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了解现代生物学最新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生物学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

27、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应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

28、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实践

29、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

30、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

31、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负责单位学位基础课研究生英语(含专业英语)254大学外语教学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36政法学院教育学原理236心理与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36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3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36专业必修课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材分析354生命科学学院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54生物学教育测量与评价236现代生物学前沿专题236专业选修课生物科学方法论23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36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36心理与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36中外教育简史236教育政策与法规专题讲座118研究生处国内外生物学教育进展专题讲座118生命

32、科学学院生物学史专题讲座118进化生物学236中学生物学实验设计与研究236实践教学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4不少于一年生命科学学院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4补修课程教育学不计学分心理与教育学院心理学生物学教学论生命科学学院普通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英语)专业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本

33、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英语相关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第二外语(日语或法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应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1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

34、进行;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课程考核

35、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

36、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

37、人员。(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负责单位学位基础课二外(日语)254外国语学院二外(法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36政法学院教育学原理236心理与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36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3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36专业必修课英语课程与教材分析354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54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236语言学发展前沿研究236专业选修课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23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36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部中小学心理健

38、康教育236心理与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36中外教育简史236教育政策与法规专题讲座118研究生处文化人类学专题讲座118外国语学院中国英语教学史专题讲座118英语国家文学通论236翻译理论与实践236语用学236实践教学教育见习(包括微格教学、课例分析)4不少于一年外国语学院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4补修课程教育学不计学分心理与教育学院心理学英语教学论外国语学院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历史) 专业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

39、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历史学与历史教学论的基础,了解历史学与历史教学论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学小历史教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40、,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应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1一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四、课程设置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四部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学科

41、教学(历史)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按当年公布的课程教学计划执行。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考核采用考试方式;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也可以是考查;所有课程的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分方式评定。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含微格教学、课例分析)和教育实习(含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按当年公布的实践教学计划执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其中,教学见习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实践

42、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五、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实践教学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鼓励校内导师与中小学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

43、于1.5万字。(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须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负责单位学位基础课研究生英语(含专业英语)254大学外语教学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36政法学院教育学原理236心理与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36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3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36专业必修课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354历史文化学院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54中小学历史教学教育测量与评价236历史学发展前沿专题236专业选修课历史学学习理论与方法236现代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