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5745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结 题 报 告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立项时间:2002年4月 课题负责人:赵文红职 称:小学高级 单位:窦店中心校 职务:校长课题组主要成员:侯翠红 杨红艳 张红云 崔红梅 刘海燕 丁建芳 王秋菊 冯春婷 冯 颖 杨立娟 冯念东 于海林 张晓云 结题时间:2005年7月报告执笔人:霍桂琴 侯翠红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结 题 报 告一、问题的提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倡导全面素质,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各种素质的质量和水平,甚至决定学生最终成

2、才与否。现在的学生要适应未来,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压力,不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但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所以说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心理健康发育,社会发展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尝试使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理解儿童的学习困难与适应问题。60年代以后,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在世界上得到了很大的推广与发展,然而从195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报告中看出,经济发达国家心理教育工作开展较好,而第三世界国家学习心理教育工作基本属于空白。其中就包括中国。美国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最好的国家,他

3、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途径,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而有些国家学习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充当不同角色,与学校有关的问题只是他们关注的问题的一个部分,而且在服务内容上也常局限于测验,估计及基于课堂教育的干预服务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尝试。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所以并未形成规模。80年代末,开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发展起来,许多省市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90年代以来,国内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影响的读物,一些学者开展了这一领域的课程实验。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这一领域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不断增多。近年来,不少地区的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索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及心育现状的心育模式、途径、原则和方法。同时一些地区培训了相当数量的心理辅导老师,基本形成了一支中小学心理辅导的骨干队伍。但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表现为:1.理论研究薄弱,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认识不一。2.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3.专业人员匮乏。4.把心理健康教育狭隘化,只看作是心理教师的职责或只以少数学生为对象。5.把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将情绪、性格问题归为思想品德问题6农村小学教师心理知识贫乏,辅导能力有很大欠缺。7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差,心理能力较低。8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心理保健意识差,心

5、育能力较低。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的学生相较城镇及大城市中的学生,思维、知识、阅历都相对狭窄,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淘汰对他们冲击太小,学生的学习思考创新的空间和能力层次较低,学生家长的人才观念陈旧,家教方法简单粗暴,造成了学生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和倾向。所以在农村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索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及心育现状的心育模式、途径、原则和方法。这些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此,我校立足现实,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深化。二、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和他人合著的变态心理一

6、书中,提出了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使个性得到发展;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我国著名心理学者杨忠健在论著心育之花中指出:我国心育学者研究和探索的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情绪适度;认知正常;行为协调;沟通和谐;个性健全五个方面。在卢文学、姜红娟、罗尔曼编著的学生心理健康新概念中,有的学者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智力发展正常;第二,情感反

7、应适度;第三,意志品质健全;第四,人格统一完整;第五,自我意识正确;第六,人际关系协调;第七,社会适应良好。前四个方面从心理学的体系出发,概括了心理现象的内容: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与个性心理特征,可看做从个体心理方面考虑的心理健康标准;后三个方面侧重了对己、对人、对社会的全面认知与相互适应,可看做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的心理健康标准。我们以上述先进的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确定通过学科渗透、课程设置、信箱咨询、组织活动、创办刊物、家长培训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心理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理论参考文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编 刘维良 齐建芳 华文出版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 主编 焦

8、向英 开明出版社中小学心理素质培养教材 开明出版社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编著 郑雪 王玲 宇斌 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肖汉仕著 科学出版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书主编 柳斌 杨宝宏 李凤琴儿童心理问题咨询与矫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北师大出版社小学生心理教康教育自助读本浙江人民出版社健康心理四季地质出版社心育之花 主编 杨忠建 北京教育出版社 等等。三、前测:我们参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以及其它几种问卷,设计了18道题的量表,对全校2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心理问题诊测。有效问卷305份。结果如下:选项数据比例内容ABCDEF1你上学读书是为了215/70.5%5/1.

9、6%85/27.9%2课堂上老师提问75/24.6%195/63.9%10/3.3%25/8.2%3老师布置的作业270/88.52%5/1.6%30/9.8%4期末考试时45/14.8%110/36.1%150/49.2%5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185/60.7%105/34.4%6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处时180/59%25/8.2%40/13.1%60/19.7%7和同学在一起,你感到290/95.1%10/3.3%8见了认识的长辈300/98.4%5/1.6%9家里来了陌生客人15/4.9%255/83.6%25/8.2%10/3.3%10与新朋友在一起时185/60.7%15/4.9

10、%5/1.6%11受到委屈时210/68.9%40/13.1%55/18%12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诉5/1.6%50/16.4%190/62%60/19.7%13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时225/73.8%60/19.7%10/3.3%10/3.3%14对小动物,你是245/80.3%35/11.5%10/3.3%15/4.9%15学校做清洁时230/75.4%10/3.3%30/9.8%35/11.5%16做事不成功时,你是150/49.2%115/37.7%40/13.1%5/1.6%17对学校的纪律和常规要求205/67.2%90/29.5%6/2%4/1.3%18竞选干部时165/54.1

11、%25/8.2%45/14.8%25/8.2%30/9.8%15/4.9%此问卷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心理、人际心理、个性心理、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情况。从表中数据和比例可以看出,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35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2年级和6年级学生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学生表现出的心理偏差倾向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交往焦虑、性格不健全、冲动倾向等。具体分析如下:学习心理:在学习目的问题上,有1.6%的学生认为是给老师学;有27.9%的学生是为了将来赚大钱。在学习习惯上,有12%的学生思维懒惰,9.8%的学生做作业不能专心,1.6

12、%的学生只完成部分作业;在考试焦虑问题上,心情紧张的占到了51%左右,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业。人际心理:有14.8%的学生在与新人接触中表现为紧张、胆怯、惧怕的心理,交往能力明显欠缺。个性心理:表现为个性偏差,性格明显不健全,缺乏爱心、宽容、信任、坚强、竞争等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以自我为中心。社会心理:部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有明显的违纪行为,。四、研究假设: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形成、维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形成”方面是指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个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13、“维护”是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避免和减少对于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促进”是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方法不断增强他们的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体系,寻找适合农村小学教育实际的心育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初步确立了如下研究途径和方法:1各学科全程渗透。2开设心理教育课程。3开展信箱咨询。4与班队工作结合,开展各种活动。5创办心育刊物,提高师生和家长的理论水平。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6创办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培训。具体研究方法为:行动

14、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心理辅导法 、典型案例法、评价法、角色扮演法认知改变法、行为矫正法等。五、实验计划:(一)准备立项阶段(2002年4月2002年10月) 1.资料考证,确立课题。 2.建立学校心育组织系统及课题组。 3.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4.方案的论证与研讨。(二)实施积累阶段(2002年10月2004年1月) 1.开设心育课,探索心育课模式。 2.建立“心语桥”信箱;开设心理咨询室;开通网络聊天室;积累个别辅导经验及方法。 3.创办心育刊物。4.开展班队会心育活动。5.举办团体辅导讲座。6研究各学科渗透心育结合点,探索渗透过程和方法。7.搞好教师培训。 8.成立家长学校,创办相关刊物。

15、9.举办阶段性成果研讨。 (三)总结提升阶段(2004年2月2005年7月) 1.举行结题论证工作。 2.总结归纳出农村小学心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结论。3.探索提炼出心育课的一般模式。4.举办心育优秀课、心育刊物、心育论文、心育活动等评选及展示。六、实验过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全面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全学生人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几年来,我校十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教师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从学科渗透、课程设置、信箱咨询、活动组织、创办刊物、家长培训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近一年,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

16、的教育教学有机整合,使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研究中,做到“三个结合”。即:心育研究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专题研究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心育课与班队活动相结合。将心育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从学生实际、课程实际、家长实际等方面出发,找准切入点、落脚点。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心理研究工作,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教师研究水平本课题采用统一课题分散研究的方法。即,组建统一的课题组,所有人员有所分工,按分工分散研究。由校长总负责,课题负责人专门负责的管理形式。课题组织系统如下: 校长及教导主任 全面领导 学校 班主任 开设心育课等 主体

17、各科教师 学科渗透 心育组织系统 兼职心育教师 心理咨询 主导 家庭 通过辅导学习 辅助1成立研究小组。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以正副主任和课题组长为具体领导,以13名实验教师为骨干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小组。在小组成立会上,校长明确指出了心理素质教育的必然性和紧迫感,为大家敲响了警钟,主抓领导对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初步介绍,从原则到方法,到操作,为老师们点明了方向。2制定实验计划。为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要求每位实验教师承担一方面的心理调查问卷,在各校各年级进行了不同内容的心理问题调查,有人际交往的,有性格方面的的,有学习心理、创造心理、合作心理等等,通过汇总分析,找出学生中普遍存

18、在问题,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实验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实施方案。 3组织教师培训。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依靠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教科研能力,学识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大家虽热忱很高,但却缺少经验和知识,对自己的工作能力缺乏信心。为此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不断为教师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在刚开题的时候,我们首先根据教师现有水平,搞了三期前期培训工作,第一期:请进校科研室的教研员进行“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讲座,使教师对科研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转变了观念,并学会了很多科研方法。第二期:由心理教育实验组负责领导,做“心理教育的原则与实施途径”

19、的报告,让老师们找到过河的石头,能较顺利的开展工作。第三期:我们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校本培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思考。其次,做好开题的后备支持工作。几年的研究实践使我们懂得,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推进课题深入的关键。我们的培训思路一直是这样的:(1)请进来,专家指导我校曾聘请进校心理教研室蔡建新研究员和教科室蔡主任到我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听课指导;20042005学年度,聘请了北京华夏心理学校魏霞讲师进行了学习困难与心理辅导专题讲座,进校教科所蔡建新老师就教师的心理健康又进行了专题指导。(2)走出去,观摩学习几年来,我校积极组织科研骨干参加市区级科研观

20、摩活动。先后走进北京市十一中学、张坊小学,参加了区科研室主办的课题实验校大型展示、观摩活动。观摩了心育课,开阔了眼界,为推进我校的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几年来,先后有十余名教师参加了市区举办的各种讲座,如进校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听了三位非常有名的专家讲座,区学会举办的德育培训班、中小学德育理论讲座、“十五”科研方法讲座等等,还聘请区科研室教师做科研工作的系列讲座。20032004学年度我们选派课题组教师参加阳光心语大课堂系列讲座培训活动,还参加了如何开展团体辅导的讲座。每学期初和学期中,我校研究小组负责人还对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讲援“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组辅导”等等,参加外出教师要求做

21、好记录,回校后对其他教师进行二期培训,教师素质不断提高。(3)加强自学,提高素质我校教师围绕各自参加的专题,通过上网查询、阅览报刊、杂志及专著等形式加强学习(教师们积极订阅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行动研究等刊物)。积极开展“一读”(坚持每月读两篇有关课题研究经验文章),“二写”(坚持写自学笔记、每学期至少写一份有价值的论文),“三议”(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四用”(将所学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工作),“五思”(加强反思,不断总结提升)活动。教师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加强反思,积极撰写案例和随笔,提高了科研能力。(4)专题研讨,反思提高本学年,我校组织课题组教师分别就“学困生”学困

22、原因分析及辅导对策和“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学习兴趣和学习惯培养”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教师们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反思提高。(二)各学科全程渗透心理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是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语文、思品课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自然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

23、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渗透成为了我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校全体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特点,结合教育教学,有机的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每学期初,我校下发心育渗透表,教师依据学科内容制定出心育教育渗透目标。通过营造氛围、挖掘内容、 巧设环节、 精选方法、合理评价等多种手段,在各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1.营造氛围: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重审师生关系,摆正自己在教育中的位

24、置:即组织、辅导、牵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状态下学习、生活,带领学生向既定目标前进。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运用好激励性语言。在对教育内容的学习、理解、分析之中,帮助学生接近心育目标,揭示心育内容,感受心育滋润。2挖掘内容:我校要求全体教师在开学初要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挖掘本学科心育内容,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文学内容,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象能力,通过情节、情境的深入分析,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尤其对人物语言

25、、动作、品格的引导、分析,能够较好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中,在一个个生动例子的剖析中,挖掘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丰富内容。3. 巧设环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以语文教学为例。()品味感悟,榜样激励。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英雄的文章。在“读中感悟”环节,教师抓住描写他们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使学生油生钦佩之情,向他们学习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等心理品质。()结合事例,挖掘评价。如小语十册晏子使楚一文主要体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但教师结合当时晏子身处的环境、面对的人物,加入评一评的环节,带领学

26、生挖掘出晏子勇敢面对挑战、承受挫折甚至侮辱这种不屈不挠的心理品质,从而受到教育。()创设情景,角色扮演。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为了更好地矫治和预防学生攀比心理,学会与人合作。我们精心设计了本课。通过“看一看、选一选、小组讨论创设情景。以角色扮演,谈感受,让学生自省自悟。最后学生总结出,“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心灵”。(4)设身处地,探究实践。教学守株待兔时,为了让学生明晓“不能把偶然当成必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课末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劝农夫重新拿起锄头”的情境。学生在想象、表演中受到了教育。4.精选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在讲授第一次跳伞中采用体验的方法渗透自信

27、心教育。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心理体验。其次,引导学生自我体验。最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心育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出自信心+第一次+努力=成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借助学生喜欢的游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各种意志品质。例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可多让那些身体素质差又比较胆小的学生担任勇敢的“母鸡”角色。角色扮演对学生改变胆怯心理会起到积极作用。在自然教学中,通过实验、小组探究、游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严密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心理和成功心理。自然课的小组探究式学习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有十分积极的作用。5合理评价: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深层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28、。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欲望。在评价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下点:1.保护学生的自尊;2.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3.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通过评价找出学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安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将心理教育有机的与德、智、体、美、劳各育相结合,这不仅是心育的需要也是其他教育本身的要求,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学科渗透开展心理教育,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实现教育目标,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这比心理

29、教育课及专题活动更为经济有效;通过学科渗透进行心理教育,对各科教学本身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各学科教学的魅力,促进了学生全面的发展;通过学科渗透,教师全员参与,起到了育心育人的作用。(三)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从学生心理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问题辅导。通过认知培养、行为训练,逐步使学生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近一年,我们积极探索心育课与班队会有机结合的策略。既节省了时间,又为班队会增添了新的内容。教师们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团体辅导,鲜活的心理剧表演,心灵碰撞的“悄悄话对你说” ,两周一次的心育课成了孩子们的期待。首

30、先: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现状,针对问题制定心理课程目标及内容。为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我校教师遵循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采用观察法、问卷法面向全体学生展开心理调查,通过设计家长问卷、家访、开设心语“桥”信箱、向所有任课老师了解等多渠道搜集信息;通过筛选整理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多动倾向及厌学倾向,个别学生有焦虑、强迫、抑郁的倾向。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学校主要心育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智能和创造性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爱的品格及社会适应性、培养自主坚强的意志特征、培养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主要内容有:人际关系、意志心理、学习心理、自我

31、意识发展心理、情绪心理。其次:选用整合教材。我们购置了四种版本的心理教育教材,供教师参考。我们现使用的辅导材料主要是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针对书中编列的各项活动,我们本着依照材料,按计划进行授课的原则,组织开展各项活动,针对现有实际,尝试性地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地调整和补充,心育课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技巧。第三:精心设计方法,落实目标,增强实效。精心设计课堂教育方法。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活动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完成,方法要有利于师生、同学之间积极的人际互助,要让师生同学之间敞开心扉,坦诚直言,以心对心地进行交流。学生作为集体的一员,在辅导活

32、动中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心理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增强心理体验和进行心理训练。课堂中,通过活动参与、情景设计,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情感,内化为自我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激发出自我训练、自觉接受辅导帮助的强烈动机。从而提高心育教育的实效。我校实验教师所做的生活处处有创造一课在大型展示中取得区级二等奖,朋友一课参加区课题交流,受到好评。每学期我校都要组织心育研究课、观摩课活动,教师参与热情、积极性都很高,(四)设立信箱,展开咨询。心理辅导与咨询是心理教育辅助途径之一。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扉,我们在各校开设了心语桥(信箱)、“知心话”宝典、“老师我想对你说”等丰富多彩的咨询模式。为少数有心理困扰、困

33、难的学生排忧解难。各校设有兼职的心理服务教师,通过信箱,确实能了解到学生的心声,有的虽没署名,但反映出的问题却代表一大批学生的心理。谈心是一种教育艺术,是启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是沟通感情的桥梁。通过个别服务,我们曾成功地完成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六年级的女生曾在信中写到:我是班里最娇气的女孩,没有一个好朋友,总是一个人走来走去,别人还给我起外号,家中学习条件不好,父母没文化,父亲还经常骂我,所以我不爱回家,当看见同学们一起玩,只剩下我一个人坐在哪儿,别人还说我是一个大傻子,可是我不信,有时真想死了得了,老师请您帮一帮我吧,下回我还会告诉你另一半秘密。针对此问题,服务教师积极地和她取得联系,和她

34、谈心数次,应她个人要求还多次书面谈心。对她的坦诚表示肯定,给予积极的评价,帮她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教她交友方法,善意理解,主动靠近,微笑对待,帮她理解父母的辛苦,让她用自己的行动证实给大家看,帮其树立自信心。在争取她准许的情况下,我们还与其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给予她更多的理解、支持、关心。通过半年的努力,现在这个孩子的脸上露出了令人欣慰的笑容。通过心语“桥”信箱,学生真诚地敞开心扉,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个别学生的心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另外,学生有了可以倾诉心中苦闷的场所,能及时的进行自我调控。本学期,在信箱辅导方面我们又有了新的突破。首次使用了网络咨询。当辅导教师侯翠红在“心语桥”信箱中发

35、现,六年级个别学生有考试焦虑倾向的时候,便及时在六年级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反应出考试焦虑只出现在个别人的身上,不带有普遍性。针对个别学生的情况,老师及时搜寻了网络,调出“考试焦虑自评量表”,对这两名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单独测评,结果显示:中度焦虑。老师采取谈心,与家长、班主任取得联系,赠送缓解焦虑的自学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耐心的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和跟踪后,进行了后测,情况明显改善。在接近区抽测的时候,基本完全恢复正常。为了加大信箱对学生的吸引,更多的赢得学生的信任。中心小学的辅导教师侯老师还自行设计制作了漂亮的“心语桥”信箱专用信封。宁静的画面、温馨的问候语、真诚的祝福,让收到回信的学生感动之极

36、,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欢迎。个别高年级的学生还主动和老师一起进行设计制作,把满腔的爱都融进这小小的信封中。(五)创办心育刊物,普及心理知识。我们地处农村,社会、家长、学生,对心理教育问题认识肤浅,于是我们本着社会更好支持此项工作,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子女,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这一目的。创办了心育月刊,此刊每月一期,月底出版,要求所有教师、学生踊跃投稿,刊物主要内容是普及心理知识,倾听学生的心声,家庭心理保健等等。刊物学生人手一份,请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家长也可以写反馈意见或建议,或提供教子经验等等,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将心育月刊办得有声有色。为了办好刊物,实验老师翻阅大量书籍、杂志,积累各

37、种素材,并深入到学生中,调查、访问,力求从学生、家长、教师的需要出发。为保证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可读性、指导性,教师们一遍一遍分析读审稿件,校对数据,不放过一个错别字,他们说:“心理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正是这种可贵的求真、求实,勤恳的精神,使心育月刊受到师生及家长的喜爱。实践证明,心育报是教师学习、实践的基地;是家长了解心育的窗口;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又一课堂。(六)家校联合,拓展成果。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重大。目前,我国家庭心理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家长素质低,每日奔波于温饱,他们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更不懂心理活动,规律,掌握心理教育的方法

38、和手段。面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要么束手无措,要么打骂、训斥,简单粗暴。这样学校心理教育的成果就很孤立无助,为了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就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家校共育才能使心育之花常开不败。为此我们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每学期对家长进行两、三次大型培训,如:请关鸿羽教授进行家教讲座、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瑞华专家进行了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讲座、请有经验教师主讲与看录象相结合,我们曾讲授过的内容有家庭教育不当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培养孩子自信心有效途径,如何了解孩子的性格及对策等等。深受家长好评。我们还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推荐心育书箱等方式,向家长传授心育知识,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心

39、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种家校配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度。(七)专题研究, 注重实效。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思考,我们越发的感受到,科研要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紧迫感和重要性。我们大胆尝试,改变了研究策略。近两年来,我们从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层面、不同问题入手,确定了四个主要研究专题:1、“学习兴趣”的培养;2、“学习习惯”的培养。3、“学困生”学困原因分析及辅导对策。4、一年级学习适应性培养。全体教师人人有专题,个个造计划,围绕专题开展了扎实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1.“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兴趣是一种伴随着

40、注意而引起的从事学习的积极倾向和感情状态,是发展智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兴趣能使学生的神经系统兴奋水平提高,使学生智能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兴趣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从事认识、学习、实践、形成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对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起着定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我校实验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在语文、数学、品德、英语等学科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1) 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2)积极鼓励和奖励,诱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3)把学生其他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来。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情况下,教

41、师利用学生喜欢游戏或讲故事或其他活动的兴趣,自然的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我校英语李老师尝试了创设教学活动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用实物、挂图、幻灯、师生表演、动作表现、简笔画等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学习习惯”的培养。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许多专家认为3-12岁是儿童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认识和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求知欲长能的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习惯的好坏。本学期我们重点培养了学生以下习惯。先预习后听课的习惯;在理解的基础

42、上记忆知识的习惯;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认真审题、解题的习惯;耐心检查和及时纠正错误的习惯。各科教师在教学中加强训练和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把孩子做错的题汇集到一起,让孩子了解发生错误的原因和类型,避免今后犯同样的错误,这对孩子纠正错误,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很有帮助。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们总结出如下方法:(1)明理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好习惯。(2)练习法:让孩子根据要求反复联系,使其日益熟练、终成习惯。(3)指导示范法:教师加强指导,并亲自做示范,促学生养成好习惯。(4)评价法:教师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及时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5)榜样激励法。我校下发了学

43、生学习习惯25条,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方面制定了细则,定期评比窦店之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3.“学困生”学困原因分析及辅导对策的研究。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学习困难在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经过我们的研究和调查,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学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个人智力因素,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低,懒惰。自我认识有落差(我天生就是笨的,不自信)等。针对学生的不同归因分析,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效果良好。例如:在三年级品德复习中,我校品德教师通过观察、谈心、与班主任沟通、与家长联系等形式对10余名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进行辅导:(1)寻找榜样,合作提

44、高。为学困生每个人找了一个学习伙伴,全天候陪读。两个人荣辱与共、共同提高。在好同学的带动下,很多的学困孩子一时间精神倍增,学习进度大大加快,进步非常明显。(2)及时奖励,保持兴趣。采用发喜报、光荣榜等形式及时鼓励,巩固学习热情。(3) “一对一”亲自辅导。对智力和习惯极为特殊的学生教师采用“一对一”辅导。在这次区综合学科抽测中,我校成绩良好。实现了心育为教学服务的宗旨4一年级学生 “适应能力”的培养。有冯春婷、杨立娟、高玉梅三名位实验教师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了使研究更加深入,教师们自学了相关的理论和他人先进的经验;探索和积累了“适应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手段;高玉梅老师在学生学习适应能力方面积累了

45、自己成功的经验,在培养学生一般学习习惯和特殊学习习惯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第三,注意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巩固;在这阶段教师采取了比赛、竞争、多红旗等方式进行培养。在学生针对个别学生采取的个别辅导效果明显;尤其是利用家长会、联系本、特色评价本等工具对家长及时进行辅导,从而提高了家长对心育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家校联合意识,优化了家庭教育环境,使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掌握了一些家教辅导方法。(八)优化环境,营造氛围。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无不受到优美健康的校园

46、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我校一直来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努力创造和谐合作的氛围。学校重新规划美化了校园环境,修建了荷花池,学生走进校园,感受到美的熏陶;各种类型的提示语装点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名人名言、古训等无不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着学生;我们还充分发挥少先队、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内建立了图书角、生物角、作品展示角,为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学校还把心理健康教育跟学校“艺术节”、“运动会”、“六一庆祝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等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精神、大胆交际能力,发掘他们的潜能,促进健全人格的培养。七、后测:本学期,我们使用前测问卷对全校2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心理问题后测。有效问卷305份。结果如下:选项内容ABCDEF1你上学读书是为了269/88.2%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