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病虫害识别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5968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PTX 页数:87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粮病虫害识别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杂粮病虫害识别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杂粮病虫害识别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杂粮病虫害识别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杂粮病虫害识别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杂粮病虫害识别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粮病虫害识别课件.pptx(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植物保护,项目一 植物有害生物识别模块五 杂粮病虫害识别,植物保护,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练习与思考,拓展知识,模块内容,植物保护,识别杂粮主要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物形态,识别杂粮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状,学习目标,工作任务1 杂粮病害识别,工作任务,一、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识别(一)症状识别玉米大、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菌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鞘、苞叶和籽粒。玉米大斑病在叶片病部先出现水渍状或灰绿色的小斑点,后可沿叶脉方向迅速扩大,形成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的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玉米小斑病在叶片病部初为水渍状暗褐色斑点,后变为边缘色深黄褐色椭圆形病斑。,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

2、全田整株枯死,玉米小斑病严重发病株,因致病生理小种和品种的抗病性不同玉米小斑病可分3种类型一是病斑为黄褐色坏死小斑点,且有黄褐色的晕圈;二是病斑为黄褐色椭圆形或长方形,边缘颜色较深;三是病斑为椭圆形或纺锤形,黄色或灰色,无明显边缘。前一种为抗病品种型病斑,后两种为感病品种型病斑。严重发病时,玉米大、小斑病均可多个病斑相互连片,使植株过早枯死。,(二)病原识别 玉米大斑病有性态子囊菌亚门、毛球腔菌属、大斑刚毛座腔菌无性态半知菌亚门、凸脐蠕孢属、玉米大斑凸脐蠕孢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6根丛生从气孔中伸出,有28个隔膜分生孢子呈梭形,灰橄榄色,直或略向一方弯曲,两端渐细,中间宽,多数有47个隔膜,玉米

3、小斑病有性态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异旋孢腔菌无性态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玉蜀黍平脐蠕孢分生孢子梗23根,从气孔中伸出,褐色,具315个隔膜;两者均直立或上部呈膝状弯曲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褐色,多向一端弯曲,中间粗两端细而钝圆,具313个隔膜,二、玉米丝黑穗病识别(一)症状识别玉米丝黑穗病为系统侵染病害。穗期出现典型症状,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不吐花丝、基部膨大而顶端小、苞叶通常不易破裂、黑粉不外漏、不易飞散、黑粉常黏结成块,内部夹杂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因丝状物在黑粉飞散后才显露,所以称为丝黑穗病。雄穗受害花器变形,颖片长、呈多叶状,不能形成雄蕊。,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玉

4、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二)病原识别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丝轴黑粉菌。果穗散出的黑粉为冬孢子,在成熟前冬孢子常集合成孢子球,外面由菌丝组成的薄膜包围着,冬孢子萌发产生有隔的担子(先菌丝),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单孢,无色,椭圆形。担孢子又可芽生次生担孢子。,三、玉米黑粉病识别(一)症状识别玉米黑粉病为局部侵染病害。苗期发病茎叶扭曲畸形,在茎基部产生小病瘤,严重时枯死。雄花发病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成长囊状或角状的病瘤。雌穗被害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病瘤,严重发生的可达全穗。病瘤是病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刺激组织肿大形成的菌瘿,初期为白色,后迅速膨大,内部变黑,表面暗褐色,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

5、粉(冬孢子)。,(二)病原识别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玉米瘤黑粉菌。冬孢子萌发时,产生4个细胞的担子(先菌丝),担子顶端或分隔处侧生4个无色、梭形的担孢子,担孢子还能以芽殖的方式产生次生担孢子。,四、甘薯黑斑病识别(一)症状识别苗期、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薯块及薯苗茎基部,不危害绿色部分。苗期在幼苗茎基部产生凹陷的圆形或梭形小黑斑,严重时整个茎基部变黑腐烂。病苗叶片发黄,生长迟缓,严重时死亡。湿度大时,病部出现灰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和粉状物(厚垣孢子)及黑色毛刺状物(子囊壳)。,大田期移栽1-2周后,病苗基部叶片发黄脱落,地下部变黑腐烂,有时近地表处仍能生根,但生长不良,结薯不大,天

6、旱时极易枯死。贮藏期主要发生在贮藏后期。在病薯的两端或伤口处出现黑褐色近圆形小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大斑,周围轮廓明显,中央稍凹陷、干硬。病部上有灰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或黑色毛刺状物(子囊壳)。切开病薯可见薯肉呈墨绿色,味苦,不能食用,严重时造成烂窖。,甘薯黑斑病薯块,甘薯黑斑病薯块,甘薯黑斑病薯块,甘薯黑斑病病苗,(二)病原识别子囊菌亚门、长喙壳属、甘薯长喙壳菌,病菌能形成3种孢子内生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杆状或亚铃状,聚集时呈灰黑色霉状物;厚垣孢子一般也为内生,初无色,后变褐色,单孢、厚壁,圆形或椭圆形,聚集时呈黑色粉状物;子囊孢子无色、单胞、厚壁、呈钢盔状,着生于具长喙的球形子囊壳内。潮湿条

7、件下,子囊壳吸水产生压力,使子囊孢子从喙中冲出,成团聚集于喙端,初为白色,后呈黄白色蜡状小颗粒。,甘薯黑斑病病原菌,子囊壳(甘薯黑斑病菌)箭头示长喙和泌出的子囊,五、杂粮其他病害识别(一)玉米茎基腐病病原物有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的瓜果腐霉、肿囊腐霉、禾生腐霉和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的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茎部发病多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不规则褐色病斑,后溢缩,变软或变硬,组织腐烂,维管束呈丝状游离,有粉红色或白色菌丝,极易倒折。叶片青枯、黄枯和青黄枯。果穗苞叶青干,呈松散状,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折,籽粒干瘦,脱粒困难。,玉米茎基腐病,(二)玉米粗缩病病原为玉米粗缩病毒,在叶背面主脉及侧脉上产生密集

8、的蜡白色突起,称脉突。用手触摸时有明显的粗糙感。病株节间缩短,叶片宽、短、硬、脆、密集和丛生,叶色浓绿。植株矮化,仅为健株高的1/2或者1/3。发病重的多不能抽穗。,最初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断断续续的褪绿小斑点,后发展成虚线条状;,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三)高粱丝黑穗病病原为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病株较矮、色稍深、病穗下部稍为膨大。有的病穗略歪向一侧,剥去苞叶,穗部成为白色的棒状物,即“乌米”。病穗外面有一层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内有残存成束的黑色丝状物。,高粱丝黑穗病,(四)高粱散黑穗病病原为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病株稍矮,茎较细,叶片稍窄,抽穗较早,分蘖增加,但较细小。花器多

9、被破坏,子房形成黑粉,初期病粒外有一层灰白色的薄膜,膜破裂后,黑粉散出。,高粱散黑穗病,(五)谷子白发病病原为鞭毛菌亚门指梗霉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和器官上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芽腐、灰背、白尖、枪秆、白发和看谷佬。心叶组织薄壁细胞破坏后,散出大量黄色粉末,仅留一把白色细丝,略卷曲,称白发。,谷子白发病,(二)病原识别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玉米瘤黑粉菌。冬孢子萌发时,产生4个细胞的担子(先菌丝),担子顶端或分隔处侧生4个无色、梭形的担孢子,担孢子还能以芽殖的方式产生次生担孢子。,项目一 植物有害生物识别模块五 杂粮病虫害识别,植物保护,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练习与思考,拓展知识,

10、模块内容,植物保护,识别杂粮主要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物形态,识别杂粮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状,学习目标,工作任务2 杂粮害虫识别,工作任务,一、亚洲玉米螟识别(一)为害状识别亚洲玉米螟鳞翅目螟蛾科寄主范围广,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在棉花与春玉米夹种区,对棉花也有较大为害。主要以幼虫钻蛀为害。初孵幼虫啃食叶肉,留下表皮称为“花叶”;后期幼虫钻蛀纵卷的心叶为害,心叶展开后,在叶片上形成整齐的横排圆孔,称为“排孔”;4龄幼虫蛀食茎秆。玉米茎杆,雄蕊柄被害易折断,雌蕊轴被害,影响其发育、灌浆。棉花顶头、主茎被蛀,上部枯萎;花蕾、小铃被蛀脱落、大铃被蛀则形成僵瓣或烂铃。,玉米螟为害状,(二)形态识

11、别 1成虫中型蛾。雄蛾前翅黄褐色,雌蛾鲜黄色。前后均有褐色波状内横线和锯齿状外横线,前翅两横线之间有两个褐色斑纹。后翅黄白色。雄蛾翅缰1根,雌蛾翅缰2根。,玉米螟成虫,2卵椭圆形,稍扁,长约1mm。数粒或数十粒卵排列成鱼鳞状,初产卵粒为乳白色,渐变淡黄色,孵化前卵粒前端出现小黑点(幼虫头部)。,3幼虫多数5龄,少数6龄。背面淡灰褐色至淡红褐色,有3条纵条。背线较明显。中后胸各有毛片4个,第9腹节有毛片3个,上面各生细毛2根;第18腹节各有毛片6个,前4个后2排列,上面各生细毛1根。,玉米螟幼虫,4蛹为黄褐色,体长1519mm,腹背密布横皱纹。腹末端有58根钩刺。,二、黏虫识别(一)为害状识别黏

12、虫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取食叶片,大发生年份,常将作物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秆造成严重减产或绝产。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麦类、谷子、稻、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以及芦苇、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杂草,大发生年也为害豆类、棉花、蔬菜等。,黏虫为害状,(二)形态识别 1成虫体翅淡灰褐色,雄蛾稍深。前翅中室内有2个近圆形的淡黄斑纹,外面的1个斑纹稍大,下有1明显的白斑点,白斑点两侧各衬有1小黑斑,从翅顶角向内缘近臀角的三分之一处有1条斜走的黑褐色纹。雌蛾腹部较雄蛾肥大,手捏时,腹末伸出管状产卵器;雄蛾则伸出1对鳃盖形且顶端有1长刺的抱握器。,黏虫成虫,2卵直径0.5mm,馒头形,表面有网状脊纹。卵单层排列成行形成卵

13、块。,3幼虫头部沿蜕裂线有黑色“八”字纹,头两侧有褐色网状纹。胸腹部背面有5条纵线,背中线白色,两边镶有细黑线,亚背线、气门上线和气门线均为黑色。腹足外侧有黑斑。发生量大时体色常较深。,黏虫幼虫黑褐色,黏虫幼虫土黄色,黏虫幼虫,4蛹红褐色,有光泽,体长20mm。腹部背面57节近前缘有马蹄形刻纹。尾刺3对,中间的大而直,两侧的细小而弯曲。,三、东亚飞蝗识别(一)为害状识别东亚飞蝗属直翅目蝗科以成虫和若虫(蝗蝻)咬食植物的叶、嫩茎、幼穗,即可取食寄主全部地上部分的绿色组织,成群迁飞为害时,可将作物吃成光秆,造成颗粒无收。,(二)形态识别 1成虫体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长32.448.1mm,前翅

14、长34.043.8mm;雌虫体长38.652.8 mm,前翅长44.6555.9mm。触角丝状,淡黄色。散居型东亚飞蝗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呈草绿色或淡绿色,黑褐色斑少而色淡;群居型东亚飞蝗体色较固定,呈赤褐色或黑褐色,黑褐色斑较多而色深。,东亚飞蝗成虫,2卵囊及卵卵囊长4567mm,黄褐色,长筒形,卵粒间胶质黏结。每块卵4585粒,多者可达200粒,呈4行斜向排列。卵呈香蕉状。3若虫若虫称蝗蝻,共有5龄。群居型蝗蝻体形较小,散居型体形较大,体色与所处环境有关,不随龄期变化,多为绿色或黄绿色。,蝗蝻,四、杂粮其他害虫识别(一)甘薯麦蛾(甘薯卷叶虫)鳞翅目麦蛾科 为害主要为害甘薯、蕹菜和其它旋花科植物

15、。幼虫能食害嫩茎和嫩梢,严重大发生时大部分薯叶被卷食,几乎可食尽叶肉,呈现“火烧现象”。形态成虫黑褐色,前翅狭长,中央有2个环形圈纹,外缘有1列黑点,后翅菜刀状,淡灰色,缘毛很长。末龄幼虫体长约15mm,黑褐色,头稍扁。前胸背板褐色,两侧暗褐色,暗褐色部分呈倒“八”字形。腹足细长,白色。,甘薯麦蛾为害状,甘薯麦蛾成虫,甘薯麦蛾幼虫,(二)粟茎跳甲鞘翅目叶甲科 为害以幼虫蛀入出土后不久的幼苗,造成枯心苗;成虫取食谷叶表皮组织,形成条纹,严重时叶片纵裂或枯萎。形态成虫体长23mm,黑褐色或青蓝色,有光泽,呈卵圆形。后足腿节膨大,善跳跃。幼虫体长4.06.5mm,近桶形,头黑色,体白色,具褐色斑点。

16、,项目一 植物有害生物识别模块五 杂粮病虫害识别,植物保护,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练习与思考,拓展知识,模块内容,植物保护,识别杂粮主要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物形态,识别杂粮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状,学习目标,拓展知识 杂粮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拓展知识,杂粮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杂粮病害玉米病害:我国有玉米病害30多种,其中叶部病害10多种,根茎病害6种,穗部病害3种,系统性侵染病害有9种。为害严重的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黑粉病等。高粱病害:我国高粱病害已报导的有约有30种,黑穗病类发生危害严重,近年来炭疽病、紫斑病等叶部病害在北方地区发生较为严重。,拓展知识,谷子病害:

17、全世界报导谷子病害有50多种,发生严重的有白发病、锈病、谷瘟病、纹枯病、红叶病等。甘薯病害:我国有甘薯病害近30余种,发生普遍而危害较重的有黑斑病、根腐病、茎线虫病等。,杂粮害虫禾谷类的玉米、高粱、粟,苗期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生长期:食叶性害虫东亚飞蝗、土蝗类、粘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刺吸类害虫蚜虫类、高粱长蝽等;蛀食性害虫玉米螟、条螟、桃蛀螟、大螟、粟灰螟、粟穗螟、高粱穗螟等。,金龟子为害玉米穗丝和玉米粒。甘薯天蛾在局部地区,常间歇性暴发成灾;斜纹夜蛾高温干旱年份在全国南北许多地区突发为害;甘薯麦蛾发生也甚为普遍。甘薯象甲是国际国内检疫性害虫,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市。禾谷类害虫以玉米螟和东亚飞蝗最为重要。,近年江苏在玉米上发生的病虫主要有:玉米粗缩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螟、蚜虫、灰飞虱、二点委夜蛾等。2011年二点委夜蛾在江苏淮北突然暴发。2012年二点委夜蛾成虫来势猛,因6月中下旬干旱及播期推迟等原因,不利于产卵与幼虫存活,发生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