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斜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斜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及说明第一章 电动机的选择及功率的计算1.1电动机的选择1.1.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按工作要求选用JO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结构。电源的电压为380V。1.1.2选择电动机功率根据已知条件,工作机所需要的有效功率为:其中 F: 运输带工作拉力V: 运输带工作直线速度电动机所需要的功率为: 式中为传动系统的总功率: 由1表2-5确定各部分效率为: 轴承传动效率,圆柱齿轮传动效率(设齿轮精度为7级) ,工作机传动效率,联轴器效率,V带传动效率代入上式得:电动机所需要的功率为:因载荷平稳,电动机额定功率略大于即可.选电动机功率为( )kw,( )系列电动机.1.1.3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轴
2、工作转速:选取电动机型号为,其主要参数见表1:同步转速()额定功率()满载转速()1500( )1420( )( )第二章 传动比的分配及参数的计算2.1总传动比2.2分配传动装置各级传动比 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的传动比: 因为 所以 高速级传动比: 低速级传动比: 2.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传动系统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计算如下:2.3.1 轴(高速轴电动机轴)2.3.2 轴(中间轴) 2.3.3 轴(低速轴) 将上述计算结果列表2-1中,以供查询表2-1 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参数轴(高速轴)轴(中间轴)轴(低速轴)转速 nr/min496.5165.582.76功率 P(kw)
3、2.362.272.18转矩 T(N.m)45.46131.0251.6传动比i2.8632第三章 齿轮传动的计算3.1斜齿轮传动3.1.1选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运输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7级精度(1).选择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选中碳钢: 40Cr热处理方法:小齿轮调制及表面淬火处理(48-55RC)、大齿轮调制及表面淬火处理(48-55RC) 硬度差HBS=280-240=40HBS(2).选小齿轮齿数 大齿轮齿数(3).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3.1.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根据试算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值. 试选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查表选取区域系数 =2.433 则有 查表选取齿
4、宽系数 查表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由图查的接触疲劳系数 , 对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点蚀破坏后不会立即导致不能继续工作的后果,故可取 .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许用接触应力: (2)计算 试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32.17mm 计算圆周速度 计算齿宽b及模数 计算纵向重合度 计算载荷系数k.由表查得使用系数又根据 v=0.836,7级精度,查得系数=1.02 查得 查得 查得 故载荷系数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5式(10-10a)得 计算模数3.1.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由 (1).确定计算参数
5、 计算载荷系数根据纵向重合度 从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 计算当量齿数 查取齿型系数和应力校正系数查得 , , , 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1).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2).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 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得: 故 比较得小齿轮值大.(2).设计计算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大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而=2mm,已经可以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圆直径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由 取 则3.1.4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中心距 将中心距圆整为95m
6、m. (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因值改变不多,故参数、等不必修正. (3).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4).计算齿轮宽度 圆整后得 3.2斜齿轮传动3.2.1选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运输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7级精度(1).选择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选中碳钢:40Cr 热处理方法:小齿轮调制及表面淬火处理(48-55HRC)大齿轮调制及表面淬火处理(48-55HRC)硬度差HBS=280-240=40HBS (2).选小齿轮齿数 大齿轮齿数 (3).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3.2.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按4式(10-21)试算,即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值. 试选 选取区域
7、系数 查得 则有 查表选取齿宽系数 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查得接触疲劳系数 , 对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点蚀破坏后不会立即导致不能继续工作的后果,故可取 .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许用接触应力: (2)计算 试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计算圆周速度. 计算齿宽b及模数 计算纵向重合度 计算载荷系数k.查得使用系数根据 v=0.406,7级精度查得系数=1.01由表查得 查得 查得 故载荷系数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计算模数3.2.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由4式(10-17) (1).确定计算参数 计
8、算载荷系数根据纵向重合度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 计算当量齿数 查取齿型系数和应力校正系数查得 , , , 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1).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2).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得: 故 比较得小齿轮的数值大.(2).设计计算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大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而=2.0mm,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圆直径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由 取 则有 为了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取(34),.修正传动比i=83/42=2.44
9、3.2.4几何尺寸计算(1).计算中心距 将中心距圆整为121mm. (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因值改变不多,故参数、等不必修正. (3).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4).计算齿轮宽度 圆整后得 第四章 轴的设计及校核选取轴的材料为40Cr,调制及表面淬火处理.4.1轴的结构设计4.1.1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根据表15-3 取,于是得: 为与传动带带轮配合,故取。4.1.2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轴上带轮,滚动轴承、挡油环、圆柱斜齿轮、键、轴承端盖.4.1.3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径向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
10、角接触球轴承,参照工作要求根据,选择标准角接触球轴承7206AC型号,其尺寸为 d=30,D=55,B=13。 (2)确定各段轴长度根据轴最小直径确定带轮孔径的大小d1=20,根据带轮宽度B=2(e+f)=48,取轴长L1=46。取d2=25,L2=50。根据选用的轴承选取L3=12,L7=13,d3=d7=30。d4=35,L4=105。根据计算的齿轮选取d5=47.35,L5=45。d6=34,L6=25。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倒角 ,圆角。4.1.4轴向零件的周向定位带轮的周向定位采用平键联接,根据,键,4.2轴的结构设计及校核已知:轴的功率, 4.2.1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已知:斜
11、齿大齿轮分度圆直径 斜齿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大斜齿轮上的作用力有: 小斜齿轮上的作用力有: 4.2.2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0Cr,调质及表面淬火处理。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查表 取=112 取4.2.3轴的结构设计及校核(1)拟定轴上零件装配方案(2)根据轴向定位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为了满足轴向定位的要求,左端轴承用轴承端盖和挡圈定位,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径向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角接触球轴承,参照工作要求根据,由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选取7206AC型,其尺寸为: d=30,D=55,B=13,damin=36,Da=49。故取,而, 取安装齿轮
12、处的轴段第二四段的直径,齿轮的左端与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斜齿轮的轮毂宽度,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小斜齿轮右端和大斜齿轮左端均采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取。则轴肩处的直径,取轴肩的长度 轴的总长度 (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齿轮、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联接,按查手册,查得平键截面(GB/T 10951979)。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同样,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借过渡配合来保证的。(4)、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取轴端倒角为,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为2mm.(5)、求轴上的载荷 1)首先根据轴的结构图作出轴的计算简图
13、,在确定轴承的支点位置时,应从手册中查取a值,对于7207型圆锥滚子轴承查得,因此,作为简支梁的轴的支承跨距: L1=54.L2=67.5.L3=65.52)作弯矩图 求支反力 , 求弯矩 L3=-21971.43( )画弯矩图(b)3)作垂直平面的弯矩图 求支反力 , 求弯矩 画弯矩图(c)4)合成弯矩 画弯矩图(d)5)作扭矩图(e) 6)按弯扭组合成的应力校核轴的强度对称循环变应力时 根据4式(154) 按4表(151)查得 由表(151)查得 4.3轴的结构设计4.3.1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查表=112 4.3.2拟定轴上零件装配方案轴上装配有:斜齿轮,角接触球轴承,套筒,联轴器,轴
14、承端盖,螺栓.4.3.3根据轴向定位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为了满足要求,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为了使所选的轴的直径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要同时选取联轴器的型号。联轴器的计算转矩 查表(141),考虑转矩变化很小,故取 则按照计算转矩应小于联轴器公称转矩条件,查标准(GB/T43231984)选用YL9型凸缘联轴器。其最大转矩为,联轴器的孔径,故选,联轴器长度L=169mm,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使轴端挡圈只压在联轴器上而不压在轴的端面上,故第二段长度应比略短一些,现选。L2=30,d2=45。第三段安装轴承,右端采用轴肩定位,左端采用端盖定位,选。根据,由轴承产品目
15、录中选用角接触球轴承7210AC型,其尺寸为d=50,D=80,B=16,damin=56,Damax=74故取。(2)取安装齿轮的轴段四段的直径,齿轮的左端采用轴肩定位,齿轮的左端与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斜齿齿轮的轮毂,为了保证轴与轴两斜齿轮的正确啮合,则: 则有联轴器的左端采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取,则4.3.4轴向零件的周向定位齿轮联轴器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联接,根据,键,为了 保证齿轮与轴有良好的对中性,选择齿轮轮毂与轴配合为过渡配合,选键,。第五章 V带设计及选择5.1设计V带5.1.1确定V带型号查机械设计基础课本表 13-6得:=1.2,则 KW,又=1420r/min,由图1
16、3-15确定选取A型普通V带,取=90,标准化得=2505.1.2验算带速:m/s5.1.3确定带的基准长度: 取0.7(90+250)a02(90+250) 238a0680 取a0=500mm,由表13-2选取=16005.1.4确定实际中心距amm 圆整去a=5275.1.5验算小带轮包角5.2计算V带的根数Z:由表13-3查得KW,由表13-5查得=0.9552,由表13-2查得=0.99由表13-4查得=0.1676KW,则V带的根数因此取Z=35.3计算作用在带轮轴上的载荷由表13-1查得A型V带单位长度质量q=0.1Kg/m,所以单根V带张紧力故作用在轴上载荷第五章 传动零件及轴
17、承的润滑、密封的选择5.1齿轮润滑的选择齿轮的圆周速度,可选用浸油润滑,浸油润滑是将传动件一部分浸入油中,传动件回转时,粘在其上的润滑油被带到啮合区进行润滑。同时,油池中的油被甩到箱壁上可以散热,箱体内应有足够的润滑油以保证润滑及散热需要。润滑油选全损耗系统用油(GB4431989)代号:LAN22,在40时,运动粘度为。凝点(倾点)不低于-5,闪点(开口)不低于150。主要用途用于小型机床齿轮箱,传动装置轴承,中小型电机风动工具等。5.2滚动轴承的润滑对齿轮减速器,当浸油齿轮的圆周速度时,滚动轴承宜采用脂润滑。当齿轮的圆周速度时,滚动轴承多采用油润滑。滚动轴承选钙钠基润滑脂(ZBE36001
18、1988)ZGN2。滴点不低于135.主要用途用于工作温度在80100,有水分或较潮湿环境中工作的机械润滑。多用于铁路、机车、列车等滚动轴承(温度较高者)润滑,不适合低温工作。5.3减速器的密封减速器需要密封的部位一般有伸出处、轴承室内侧、箱体接合面和轴承盖、检查孔和排油孔接合面等处。5.3.1轴伸出处的密封为了防止润滑油漏出和外界杂质、灰尘等侵入轴承室的密封效果。毡圈式密封简单、价廉,但对轴颈接触面的摩擦较严重。主要用于脂润滑及密封处轴颈圆周速度较低(一般不超过)的油润滑。5.3.2箱体结合面的密封为了保证箱座、箱盖联接处的密封联接,凸缘应有足够的宽度,结合面要经过精刨或刮研。联接螺栓间距不
19、应过大以保证压紧力。为了保证轴承孔的精度,剖分面间不得加垫片,只允许右剖面间涂以密封胶。为提高密封性,左箱座凸缘上铣出回油沟,使渗入凸缘联接缝隙面上的油重新流回箱体内。铸造箱体材料一般多用铸铁HT150或HT200,铸造箱体较易获得合理和复杂的结构形状,刚度好易进行切削加工。5.4减速器箱体结构尺寸 机座壁厚 取 10 机盖壁厚 取 10 机座凸缘厚度 15 机盖凸缘厚度 15 机底凸缘厚度 25 地脚螺栓直径 取 16 地脚螺栓数目 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 取 12 盖与座连接螺栓直径 取 联接螺栓的间距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取 窥视孔盖螺栓直径 取 定位销直径 13 至外机壁距离 至凸缘边缘距离
20、 轴承外径: 轴承旁连接螺栓距离: 轴承旁凸台半径 箱外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机盖,机座筋厚: 大齿轮顶圆与箱内壁间距离: 参考文献 1王之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银金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3濮良贵.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4徐锦康.机械设计零件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5卢颂蜂.机械零件课程设计.清华大学6殷玉枫.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7朱家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8黄义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9陈秀宁、施高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 10林昌华、张海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 11孔凌嘉.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