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6336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习题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正六棱柱的高为6,底面边长为4,则它的全面积为 ()A.48(3) B.48(32)C.24() 2.如图(1)所示,一只装了水的密封瓶子可以看成是由半径为1 cm和半径为3 cm的两个圆柱组成的几何体.当这个几何体如图(2)水平放置时,液面高度为20 cm,当这个几何体如图(3)水平放置时,液面高度为28 cm,则这个几何体的总高度为 ()A.29 cm B.30 cm C.32 cm D.48 cm3.(2010浙江)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A. cm3

2、B. cm3C. cm3 D. cm34.如图所示,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均为1,且AA1底面ABC,则三棱锥B1ABC1的体积为 ()A. B.C. D.5.(2010辽宁)已知S,A,B,C是球O表面上的点,SA平面ABC,ABBC,SAAB1,BC,则球O的表面积等于 ()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6.(2010天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7.(2011湖州模拟)如图所示,已知一个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由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4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组成,则该多面体的体积是.8.(2010抚顺六校第二次模拟)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

3、线BD折起形成三棱锥CABD,其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视图的面积为.9.(2011南京第一次调研)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2 cm,高为5 cm,则一质点自点A出发,沿着三棱柱的侧面绕行两周到达点A1的最短路线的长为 cm.三、解答题(共41分)10.(13分)已知正方体AC1的棱长为a,E,F分别为棱AA1与CC1的中点,求四棱锥A1EBFD1的体积.11.(14分)如图,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单位:cm).(1)画出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不要求写画法);(2)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12.(14分)(2011广州调研)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

4、C90,CDAB,AB4,ADCD2,将ADC沿AC折起,使平面ADC平面ABC,得到几何体DABC,如图2所示.图1图2(1)求证:BC平面ACD;(2)求几何体DABC的体积.答案 7. 8. 10. 解因为EBBFFD1D1Ea,所以四棱锥A1EBFD1的底面是菱形,连接EF,则EFBEFD1,由于三棱锥A1EFB与三棱锥A1EFD1等底同高,所以2aa3.11. 解 (1)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2)这个几何体可看成是正方体AC1及直三棱柱B1C1QA1D1P的组合体.由PA1PD1,A1D1AD2,可得PA1PD1.故所求几何体的表面积S522222()2224(cm2),体积

5、V23()2210 (cm3).12. (1)证明在图中,可得ACBC2,从而AC2BC2AB2,故ACBC,取AC的中点O,连接DO,则DOAC,又平面ADC平面ABC,平面ADC平面ABCAC,DO平面ADC,从而DO平面ABC,DOBC,又ACBC,ACDOO,BC平面ACD.(2)解由(1)可知BC为三棱锥BACD的高,BC2,SACD2,VBACDSACDBC22,由等体积性可知,几何体DABC的体积为.几何作图(作业)1 如图,按要求作图:(1)连接CE;(2)延长CE到点D,使ED=CE;(3)作直线AD,作射线DB2 如图,已知线段AB,按要求作图:(1)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

6、、以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和点D;(2)作直线CD,交线段AB于点E3 如图,一辆汽车在公路上由A向B行驶,M、N分别为位于AB两侧的学校(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会对学校的教学造成影响,当汽车行驶到点P的位置时对学校M的影响最大,行驶到点Q的位置时对学校N的影响最大请在图中分别作出点P,Q的位置(2)当汽车从A向B行驶,哪一段上对两个学校的影响越来越大?哪一段上对学校M的影响逐渐减小,而对学校N的影响逐渐增大?4 (1)如图1,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两侧,分别有A,B两个村庄,现在要在公路l上建一座火力发电厂,向A,B两个村庄供电,为使所用电线最短,请问发电厂P应建在何处?简要说明理由(

7、2)如图2,若要向4个村庄A,B,C,D供电,发电厂Q应该建在何处使发电厂到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 图1 图25 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所在的直线;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_(填序号)6 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A,截取AB=10cm,再截取AC=6cm,则线段BC的长为_ 7 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A,截取AB=20cm,再截取AC=50cm,则AB的中点D与AC的中点E之间的距离为_ 8 已知线段AB=15cm,C点

8、在直线AB上,BC=2AB,则AC的长为_ 9 从O点出发的三条射线OA,OB,OC,若AOB=60,AOC=40,则BOC的度数为_ 10 已知AOB为直角,BOC=40,OM平分AOB,ON平分BOC,则MON的度数为_ 【参考答案】1(1)作图略;(2)作图略;(3)作图略;2作图略;3(1)作图略(提示:过点M作AB的垂线,垂足即为所求的点P,过点N作AB的垂线,垂足即为Q点);(2)AP段,PQ段;4(1)作图略(连接AB交直线l的交点即为P点);(2)作图略(提示:连接AD,BC,AD与BC的交点即为Q点)5;64 cm或16 cm;715 cm或35 cm;815cm或45cm; 920或100;1020或100;1125或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