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很全).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66719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很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很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很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很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很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很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知识点很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列一、 知识梳理概念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的第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 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或,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中,其中是数列的递推公式.4.数列的前项和与通项的公式; .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递增数列:对于任何,均有.递

2、减数列:对于任何,均有.摆动数列:例如: 常数数列:例如:6,6,6,6,.有界数列:存在正数使.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总有项使得. 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2.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通项公式,为首项,为公差.前项和公式或.3.等差中项如果成等差数列,那么叫做与的等差中项.即:是与的等差中项,成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定义法:(,是常数)是等差数列;中项法:()是等差数列.5.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数列是等差数列,则数列、(是常数)都是等差数列;在等差数列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

3、一个等差数列,即为等差数列,公差为.;(,是常数);(,是常数,)若,则;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是等差数列;当项数为,则; 当项数为,则.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 2.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通项公式:,为首项,为公比 .前项和公式:当时,当时,.3.等比中项如果成等比数列,那么叫做与的等比中项.即:是与的等差中项,成等差数列.4.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定义法:(,是常数)是等比数列;中项法:()且是等比数列.5.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数列是等比数列,则数列、(是常数)都是等比数列;在等比数列中,等

4、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为等比数列,公比为.若,则;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则、是等比数列.二、典型例题A、求值类的计算题(多关于等差等比数列)1)根据基本量求解(方程的思想)1、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求;2、等差数列中,且成等比数列,求数列前20项的和3、设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求数列前7项的和.4、已知四个实数,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首末两数之和为,中间两数之和为,求这四个数.2)根据数列的性质求解(整体思想)1、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 ;2、设、分别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 .3、设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 )4、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则=

5、( )5、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 .6、在正项等比数列中,则_。7、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若 ,且,则_。8、已知为等比数列前项和,则 .9、在等差数列中,若,则的值为( )10、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 . 11、已知为等差数列,则 12、等差数列中,已知B、求数列通项公式1) 给出前几项,求通项公式3,-33,333,-3333,333332)给出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1、; .2、设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给出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a、已知关系式,可利用迭加法或迭代法;例:已知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b、已知关系式,可利用迭乘法.例、已知数列满足:,求求数列的通项公式;c、构造新数列1递

6、推关系形如“”,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例、已知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递推关系形如“,两边同除或待定系数法求解例、,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递推已知数列中,关系形如“”,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例、已知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4递推关系形如,两边同除以例1、已知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2、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d、给出关于和的关系例1、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2、设是数列的前项和,.求的通项;设,求数列的前项和.C、证明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1)证明数列等差例1、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例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n+2SnSn1=0

7、(n2),a1=. 求证:是等差数列;2)证明数列等比例1、设an是等差数列,bn,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例2、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数列bn中,若an+Sn=n.设cn=an1,求证:数列cn是等比数列;例3、已知为数列的前项和,.设数列中,求证:是等比数列;设数列中,求证:是等差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例4、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证明:当时,是等比数列;求的通项公式例5、已知数列满足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若数列满足证明是等差数列.D、求数列的前n项和基本方法:1)公式法,2)拆解求和法.例1、求数列的前项和.例2、求数列的前项和.例3、求和:25+36+4

8、7+n(n+3)2)裂项相消法,数列的常见拆项有:;例1、求和:S=1+例2、求和:.3)倒序相加法,例、设,求:;4)错位相减法,例、若数列的通项,求此数列的前项和.5)对于数列等差和等比混合数列分组求和例、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12nn2,求数列|an|的前n项和Tn.E、数列单调性最值问题例1、数列中,当数列的前项和取得最小值时, . 例2、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当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例3、数列中,求取最小值时的值.例4、数列中,求数列的最大项和最小项.例5、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若,求的取值范围例6、已知为数列的前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中

9、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不等式对任意不小于的正整数都成立?若存在,求最小的正整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7、非等比数列中,前n项和,(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是否存在最大的整数m,使得对任意的n均有总成立?若存在,求出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1已知数列1,4,7,10,3n+7,其中后一项比前一项大3.(1)指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2)指出1+4+(3n5)是该数列的前几项之和.错解:(1)an=3n+7;(2) 1+4+(3n5)是该数列的前n项之和.错因:误把最后一项(含n的代数式)看成了数列的通项.(1)若令n=1,a1=101,显然3n+7不是它的通项.正解:(1)an=3n2;(2) 1+4+(3n5)是该数列的前n1项的和. 例2 已知数列的前n项之和为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错解: 错因:在对数列概念的理解上,仅注意了anSnSn-1与的关系,没注意a1=S1.正解: 当时, 当时, 经检验 时 也适合, 当时, 当时, 例3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之和记为Sn,S10=10 ,S30=70,则S40等于 。错解:S30= S102d. d30, S40= S30+d =100.错因:将等差数列中Sm, S2m Sm, S3m S2m成等差数列误解为Sm, S2m, S3m成等差数列.正解:由题意:得代入得S4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