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6892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PT 页数:214 大小:9.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课件.ppt(2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本 课 教学要求 1 掌握外科临床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2 掌握肠内营养的基本内容 和方法 3 掌握肠外营养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4 掌握肠外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第一章 绪论,由于外科治疗的发展,用外科手术干予的病种和情况日渐增多,手段也愈益复杂,而且病人的营养状态直接影响病人手术的安全性,对手术和感染的耐受力,术后恢复过程等,所以病人的营养需要和补充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对外科营养支持的研究是近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一些专家做出了划时代的供献。,1952年 Robert Aubaniac解决了胃肠外营养的途径:锁骨下V插管上腔V1959年 Francis Moore提出 热:

2、氮=150大卡:1g奠定了静 脉营养供给能量蛋白质理论。1961年 Arvid Wretind将脂肪乳安全的应用于临床。,1967-1969年 费城医学院学者Stanley Dudrick,Douglas Wilmore,Harryvars,Jonathan Roaols 1全胃肠外营养(TPN)成功的由动物研 究用于临床 2提出人工胃肠概念 1969年 Henry Rendall设计出无渣饮食“要素饮食”,机体的正常代谢和良好的营养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任何代谢紊乱或营养不良都可影响组织器官功能,增加手术危险性,削弱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影响术后的恢复过程。,营养:机体摄取、消化、吸收

3、、代谢和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称为营养(nutrition)。食物是维持人体生命和集体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基础条件之一。平衡膳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最基本物质条件之一。,临床营养(clinical nutrition)临床营养是现代营养学和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疾病的病理、病人的心理及生理基本特点,给予恰当的能量计营养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组织修复,减低器官负担,纠正因代谢失常而产生的矛盾,达到预防、治疗有关疾病,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的目的。,临床营养主要应用和研究内容,1、各类疾病的营养支持与治疗。2、在疾病状态下,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代谢特点及对疾病的可能影响。3、

4、对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筛查(NRS)、营养状况评定及人体组成分析等。4、应激状态下的营养支持及代谢调理。5、营养与感染、免疫等关系。6、特殊营养因子的应用与研究。,7、肠屏障功能研究及肠粘膜屏障损害的诊断与营养支持。8、各类器官移植病人的营养支持。9、营养素与药物的关系研究。10、循证医学(EBM)在临床营养中的应用。11、合理营养在防治各类慢性疾病方面的作用。12、先进的营养支持途径的建立与现代输液系统的应用。,住院病人的核心营养问题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1、干瘦型或单纯饥饿型营养不良2、低蛋白血症型或急性内脏蛋白消耗型3、混合性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和治疗的主要目的,1、促成蛋白质合成

5、 2、减少骨骼肌蛋白的分解 3、为免疫及创面愈合提供适宜的能量及营养基质 4、恢复糖原储存,支持重要脏器功能 5、提供多种维生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6、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7、补充有特殊作用的营养因子,如精胺酸、谷氨酰胺、n-3脂肪酸、膳食纤维,主要对象:蛋白质能量不良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各类慢性疾病患者、遗传代谢性疾病患者等。支持时间:取决于对病人营养状态的估价。注意:对于严重分解代谢的患者,能量平衡并不是营养支持的目的。过度的支持而造成的能量平衡却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因为在严重的分解代谢状态下,患者往往不能很好的利用大量的营养底物,相反可能导致代谢性并发症增高。,营养支持和治疗的方

6、式,一、病人可经口摄取自然食物,可选择:普食、软饭、半流食、流食、治疗膳食、代谢膳食、实验膳食等。二、病人不能或不愿摄取自然食物,但胃肠道 功能允许,可选择: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水解蛋白/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氨基酸性肠内营养制剂、特殊治疗用肠内营养制剂,三、如有明确的缺乏,可在通用型制剂应用基础上,选择有关组件型肠内营养制剂:氨基酸组件制剂、维生素组件制剂、微量元素组件制剂、糖类组件制剂四、肠内营养的支持方式可选择:口服、鼻饲、造瘘、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肠外营养五、在病人的为肠道功能不允许时,可选择肠外营养:中心静脉插管、周围静脉插管、经中心静脉的周围静脉插管(PICC)六、胃肠道功

7、能恢复后,应尽早过渡到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第二章 能量,第一节 能量的来源及热源质的代谢能量是维持体温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保障。能量代谢:在生物体内,糖类(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均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此过程称为能量代谢,能量及其来源,国际上常用的能量单位是卡(calorie,cal),定义为:1g水由15升温至16所需要的能量为1卡。能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oule,J),定义为:用1牛顿的力推动物质移动1米所需要的能量为1焦耳。焦耳的1000倍为千焦耳(kJ),千焦耳的1000倍为兆焦耳(MJ)。,卡与焦耳的换算关系是:,1cal=4.184J1kcal=4.184

8、kJ1000kcal=4.184MJ(1J=0.239cal),每克热源质从能量测定计测定的结果加以校正,得出:糖类(碳水化合物)4.1598%=4.0kcal脂肪 9.4595%=9.0kcal蛋白质 5.5692%1.20(尿素)=4.0kcal 糖类和脂肪酸为能量的最主要或最有效的来源,二者在临床被称为非但白热卡(NPC),第二节 能量的需要,人体的能量消耗是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包括:基础代谢;体力和脑力活动消耗;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生长发育的消耗。,餐后1215小时,一般在清晨睡醒时,全身肌肉放松,情绪和心理平静,周围环境舒适安静,温度22左右的特定条件下进行,所测能量即为基础能量消耗(

9、BEE)。公式计算(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岁)男性 Kcal=66.5+13.7W+5.0H-6.8A 女性 Kcal=66.5+9.56W+1.85H-4.68A 单位时间内人体单位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称为基础代谢率(BMR),其单位为kcal/d、kJ/d、MJ/d。,一、基础代谢,年龄(岁)BMR(kcal/d)0-60.9BW-543-22.7BW+49510-17.5BW+65118-15.3BW+67930-11.6BW+87960-13.5BW+487注:BW为体重,男性基础代谢率,年龄(岁)BMR(kcal/d)0-61.0BW-513-22.5BW+49

10、910-12.2BW+74618-14.7BW+49630-8.7BW+82960-10.5BW+596注:BW为体重,女性基础代谢率,二、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不同体力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不同。活动量越大,则每分钟通气量和耗氧量越大,心律越快,每分钟的能量消耗也就越大。,男 女维持需要量 1.40BMR 1.40BMR轻度劳动 1.58BMR 1.56BMR中度劳动 1.79BMR 1.64BMR 重度劳动 2.10BMR 1.82BMR注:BW为体重表中数字表示体力活动水平。,从BMR估计劳动是能量需要量,三、疾病状态下的能量消耗,计算病人能量需要的最常用且简单的方法 是根据基础能量消耗(BEE)

11、再加上活动系数、体温系数及疾病应激状态所增加的能耗,即:能量需要=BEE活动系数体温系数应激系数 活动系数:卧床1.2,下床少量活动1.25,正常活动1.3 体温系数:38取1.1,39取1.2,40取1.3,41取1.4,不同疾病时的应激系数,疾病 应激系数 中等程度饥饿 0.851.00 术后(无并发症)1.001.05 癌症 1.101.45 腹膜炎 1.051.25 长骨骨折 1.151.30 严重感染/多发性创伤 1.301.55 烧伤(10%30%体表)1.50 烧伤(30%50%体表)1.75 烧伤(50%体表)2.00,四、营养物质:,1供能物质:碳水化合物:胃肠吸收后经三羧

12、酸循环氧化为CO2,水而释放能量(部分经胰岛素调节转化为糖原)脂肪(1-2g/kg.日):经三羧酸 循环释放能量,8.4cal/g,2蛋白质:1g/kg.日需氮量0.2-0.24g/kg,1g氮=7.5g氨基酸;6.25g蛋白。3微量元素:铜 0.3mg 碘 0.12mg锌 2.9mg 锰 0.7mg硒 0.118mg 铁 1.0mg,4电解质:钠 100-126mEq 2-3mEq/kg钾 60-80mEq 1-2mEq/kg镁 15-25mEq 0-1mEq/kg钙 10-20mEq 0.5-1mEq/kg氯 2-3mEq/kg磷 0.5-1mEq/kg,5维生素:A 25000iu B1

13、 1.5mgC 500mg B2 5-10mg D 100iu B6 6mgE 5mg B12 10-15gK3 10mg 6.叶酸 2.5mg,谷氨酰胺(Gln),谷氨酰胺是人体内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其即可为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提供氮源,又能氧化释放能量。肠道的主要能量来源是谷氨酰胺,而非葡萄糖。肠道是谷氨酰胺最主要的耗能器官。谷氨酰胺能促进氮平衡,保持肠粘膜完整,防止细菌移位和肠道毒素入血。,谷氨酰胺的重要代谢作用,机体蛋白质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核苷酸合成的必需前体 肾脏胺形成的底物 肝脏尿素生成和糖异生的底物 蛋白质合成的刺激物/蛋白质分解的抑制物 糖原合成的刺激物 迅速复制细胞(如

14、肠道和免疫细胞)的代谢燃料,第三节 正常成人营养需要正常成人蛋白质需求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质的基础需要量为0.81.0g/kg,相当于氮量0.15g/kg。但其需要量可能随代谢的变化而提高到2g/(kg.d),甚至更高。,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单位,外源性蛋白质必须先分解为氨基酸,然后再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而体内已有的蛋白质又不断地分解进行更新。由此可见,氨基酸是提供集体最直接、最有效的氮源。静脉内给予的氮应由氨基酸提供,它比蛋白质供氮更合理,可以直接参与合成代谢,快而有效,而无异性蛋白的副作用。,在疾病状态下,机体对能亮及氮的需求均有增加,但非蛋白质热量与氮量的比例一般应保持在100150:1。另外

15、,不同疾病对氨基酸的需求是不同的,如创伤状态下谷氨酰胺的需要量明显增加,肝病则应增加支链氨基酸,肾功能不良则以提供必需氨基酸为主等。,正常成人水的需求 水分占成人体重的50%70%,分布于细胞内液、细胞间质、血浆、去脂组织和脂肪中。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一系列反应过程都离不开水,保持水分摄入与排除的平衡是维持内环境未定的根本条件。成人需水量可因气温、活动量及各种疾病而不同。一般工作量的成人每日需水量为3040ml/kg。,正常成人电解质的需求 水和电介质平衡是人体代谢中最基本的问题,细胞内核细胞外的电解质成分和含量均有差别,但其内外的渗透压经常是处于平衡状态,主要靠电解质的活动和交换来维持。,不同

16、电解质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钠离子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维持和调节渗透压,同时可加强神经肌肉和心肌的兴奋性。钾参与糖、蛋白质和能量代谢;维持细胞内外业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心肌功能。镁的主要作用是能激活ATP酶和其他多种酶的金属辅酶,尤其在糖原分解过程中,镁起着重要用。钙离子在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血液凝固、细胞膜功能、许多酶的活性、一些多肽激素的分泌和活性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磷除与钙形成骨骼之外,还以有机磷化合物的形式广泛分布于体内,它是磷脂、磷蛋白、葡萄糖中间代谢产物和核酸的组成部分,并参与氧化磷酸化过程,形成ATP。氯在体内参与胃酸的合成,并可激活唾液淀粉酶,帮助淀粉的消

17、化。他还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正常成人每日电解质的如下,钙25mmol(1000mg)磷23.3mmol(700mg)钾51mmol(2000mg)钠95.6mmol(2200mg)镁14.6mmol(350mg),正常成人微量元素的需求微量元素在人体内虽含量少,但分布广泛,且有总要生理功能。目前体内检出的微量元素达70余种,临床上常提及的必需微量元素有9种,即铁、铬、铜、氟、碘、锰、硒、钼、和锌。它们与机体代谢中的酶和辅助因子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正常成人每日微量元素参考需要量如下,铁15mg 磷150ug 锌11.5mg 硒50ug 铜2.0mg 氟1.5mg 铬50ug 锰3.5

18、mg 钼60mg,正常成人维生素的需求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组织功能所必需的一种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均有外源性供给。已知许多维生素参与机体代谢所需酶和辅助因子的组成,对物质的代谢调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常成人每日的维生素参考需要量如下,维生素A750ug RE 维生素D10ug 维生素E14mg-TE 维生素B11.3mg 维生素B21.4mg 维生素B61.5mg 维生素B122.4ug 维生素C100mg 泛酸5.0mg 叶酸400ug DFE 烟酸13mg NE,需要强调的是,每个病人对上述七大营养的确切需要量应当做个体化的调整,既要考虑到权威机构的推荐量标准,又要根据不同机体组成和功能来进行调

19、整。调整因素包括个体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妊娠和哺乳、气候条件、体型、身高、体重以及食物成分的不同等,同时还要考虑到集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关于每日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至今尚无完整的国内资料。2002年美国肠内外营养学会在肠内外营养杂志上颁布了正常成人营养素摄入量。,第三章 临床营养及膳食,第一节 医院膳食的分类一、常规膳食 定义:根据不同疾病的病理和生理需要,将各类食物用改变烹调方法或改变食物质地而配制的膳食,其营养素含量一般不变。种类:普食、软食、半流食、流食、清流食、冷流食等。,二、特殊治疗膳食 定义:在常规膳食基础上采取调整膳食营养成分或制备方法而设置的膳食。种类:高蛋白膳食、低

20、蛋白膳食、低脂肪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膳食、限制碳水化合物膳食(例如倾倒综合症)、高膳食纤维(多渣)、低膳食纤维(少渣)、低盐膳食、高钾膳食、低钾膳食、糖尿病膳食、限嘌呤膳食和管饲膳食等。,三、诊断用的试验膳食和代谢膳食 定义:用于疾病诊断、辅助检查或代谢研究的特殊膳食。种类:钡灌肠检查用实验膳食、胆囊造影实验膳食、肌酐实验膳食、葡萄糖耐量实验膳食等。,第二节 常规膳食,一、普食 1、性质和特点:与正常人平时所用膳食基本相同。在住院病人中采用普食的病人数目最多,所占比例最大。2、适应证:反体温正常、咀嚼能力无问题、消化机能无障碍、在治疗上无特殊的膳食要求又不需任何膳食限制的病人,都可接受普食。,

21、3、膳食原则和要求 1)热量及营养素含量必须达到每日膳食供给量的标准。2)能量 每日20002500kcal 3)蛋白质 每日7090g,占总能量12%14%,优质蛋白质应占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其中有一部分应为大豆蛋白质。4)食物应美观可口。足以色、香、味、样,以提高病人食欲并促进消化。5)应少用一些较难消化的食物、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极易胀气的食物。,二、软食 1、性质和特点:质软、易咀嚼、比普食更易消化。2、适用对象:牙齿咀嚼不便、不能食用大块食物、消化吸收能力稍弱的病人、低热病人、老年人及幼儿等。3、膳食原则及要求 1)能量 每日18002200kcal。2)蛋白质 每日7080。3)食

22、物选用应少含粗糙的膳食纤维及较硬的肌肉纤维,或在经过制备后使他们软化。,4)制备方法要适当,应达到易咀嚼、易消化、比较清淡、少油腻的目的。三、半流质膳食 1、性质和特点:较稀软,呈半流质状态,易于咀嚼和消化。质地介于软饭和流质饭之间。2、适应证:体温增高、胃肠消化道疾患、口腔疾病或拒绝困难、外科手术后、身体比较衰弱缺乏食欲或暂时使用细软食物的病人。3、膳食原则和要求 1)应较稀软,膳食纤维较少,易于咀嚼和消化。,2)少量多餐,每日56餐。3)营养充足、平衡、合理,味美可口。四、流食 1、性质和特点:液体状态或在口腔内能溶化为液体,比半流食更易吞咽和消化。2、适应证:急性重症、极度衰弱、无力咀嚼

23、食物的病人;高热;口腔手术;面、颈部手术及外科大手术后病人;消化道急性炎症病人;食管狭窄(食管癌等)病人。3、膳食原则和要求:1)所提供的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均不足,只能短期应用或过渡期应用。,2)少量多餐,每日进食67次。3)不含刺激性食物及调味品。五、清流食 1、性质和特点:为限制较严的流质膳食,不含胀气食品,比一般全流质膳食更清淡。服用清流质膳食,可供给液体及少量能量和电解质,以防身体脱水。2、适应证:腹部手术后,由静脉输液过渡都使用全流质或半流质膳食之前,先采用清流质膳食;用于准备肠道手术或钡灌肠之前;做为急性腹泻的初步口服食物一夜提及电解质为主,仅可作为严重衰弱患者初步口服营养。

24、,3、原则和要求 1)不用牛奶、豆浆、浓糖及一切易致胀气的食品。2)每餐数量不宜过多。3)所供营养甚低,能量及其他营养素均不足,只能短期内应用,长期应用将导致营养缺乏。六、冷流食 1、性质和特点:冷的、无刺激性的流食。2、适应症:喉部手术后第12日的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3、原则和要求:不用热食品、酸味食品及含刺激性香料的食品,防止引起伤口出血对喉部刺激。,第三节 治疗膳食,一、高能量高蛋白质膳食 1、性质和特点:能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正常人膳食标准。成年人每日能量摄入量应大于2000kcal,蛋白质每日不应小于1.5g/kg,100200g,其中优质蛋白要占50%以上。2、适应证:适于严

25、重营养缺乏的病人或手术前后的病人,凡处在分解代谢亢进状态下的病人等均可应用。如营养不良,大面积烧伤,创伤,高烧,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3、原则和要求 1)推荐能量与氮之比为(100200):1,否则治疗效果不良。因蛋白质摄入过低易导致负氮平衡,如能量摄入不足及可能将所摄入的蛋白质用于能量需要而被消耗。2)供给量应根据病情调整。3)为了防止血脂升高,应尽量降低膳食中胆固醇及糖类的摄入量,调整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4)长期采用高蛋白膳食,维生素A和钙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多,故应增加膳食中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和钙质的含量。,5)提高摄入量可采用增加餐次的方法,少量多餐达到治疗目的。6)摄入量增加应循

26、序渐进,不可一次性大量给予,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二、低蛋白质膳食 1、性质和特点:此种膳食较正常膳食中蛋白质含量低,目的是尽量减少体内氮代谢产物,减轻肝、肾负担。以较低水平蛋白质摄入量维持机体接近正常生理功能的运行。2、适应证:急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肝昏迷或昏迷前期。,3、原则和要求 1)蛋白质供应量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每日供给蛋白质0.60.8g/kg,必要时应输注麦淀粉饮食。在蛋白质限量范围内要设法供给适当量的含优质蛋白较多的食品,如蛋、乳、瘦肉等,目的是增加必需氨基酸量,避免负担平衡。长期服用低蛋白膳食应更加注意。2)能量供应必须充足,以节约蛋白质使用并减少体组织分解。若进食量难以满

27、足需要时,则要肠内或肠外营养补充。,3)无机盐和维生素一般应供给充分。4)注意烹调方法,在食品制备方面除注意色、香、味、形外还要多样化,以促进食欲。三、限脂肪膳食 1、性质和特点:限制脂肪的摄入,用于治疗或改善因脂肪水解、吸收、转运及代谢不正常所致的症状。分为4种:1)完全不含脂肪的纯碳水化合物膳食。2)严格限脂肪膳食每日不超过20g。3)中度限脂肪膳食每日不超过40g。4)轻度限脂肪膳食每日不超过50g。,2、适应证: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疾患、肥胖症、高脂血症、与脂肪吸收不良有关的其他疾患,如肠粘膜疾患、胃切除和短肠综合征等所引起的脂肪泻等。3、原则和要求 1)限制脂肪摄入,除选用含脂肪少的的

28、食物外,还应减少烹调用油,烹调时可选用蒸、炖、煮、熬、烩、卤、拌等方法。2)禁用油炸,油煎食物。食物应清淡,少刺激性,易于消化,必要时少食多餐。3)脂肪泻可导致多种营养素的丢失。,四、限钠(盐)膳食 1、性质和特点:钠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渗透压和肌肉兴奋性的主要成分。一旦体内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遭到破坏,即可出现水、那主流或丢失过多。限钠(盐)膳食是纠正水、钠潴留的一项质量措施。食盐是钠的主要来源,因此先拿世纪是以限食盐为主。每克食盐含钠393mg。我国膳食中的食盐含量每人每日815g,远远超过需要。,2、适应证:肝硬化腹水、高血压、缺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用肾

29、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3、种类 1)低盐膳食 全日供钠2000mg左右。饮食中忌用一切咸食,如咸菜、甜面酱、咸肉等以及各种荤素食罐头等。但允许在烹制过食用时加食盐23g或酱油1015ml。2)无盐膳食 全日供钠1000mg左右,除限制低盐膳食中的食盐和酱油外,其他同低盐膳食。,3)低钠膳食 全日钠供给量控制在500mg内。出无盐膳食的要求外,还要限制一些含钠量高的蔬菜(每100g蔬菜含钠100mg以上),如油菜苔、芹菜、茴香,以及用食碱制作的发面蒸食等。4、原则和要求 1)膳食中钠的供给量应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2)对于60岁以上的储钠能力低的病人、心肌梗塞的病人、回肠切除手术后的病人等应根据

30、24小时尿钠排出量、血钠、血压等临床指标来决定是否需要限钠。,3)烹调方法应予改进。可采用番茄汁、芝麻酱等调料以改善口味,或用原汁蒸、顿法以保持食物本身的鲜美味道。此外,在配膳方法上,应注意菜肴的色、香、味使之能引起食欲。4)目前市售的低钠盐可根据说明适当选用。市售无盐酱油是以氯化钾代替氯化钠,故高血钾患者不宜食用。五、高钾和低钾膳食 1、性质和特点:钾是人体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有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渗透压以及加强肌肉兴奋性和心跳规律等方面的生理功能。我国推荐成人适宜的每日摄入量为19503500mg,2、种类 1)高钾膳食 用于纠正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高钾膳食的钾含量

31、应超过80mmol/L(3120mg),适用于防治高血压,可预防由于服用利尿剂而引起的低钾血症。2)低钾膳食 由于纠正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低钾膳食的钾含量应低于40mmol/L(1560mg),适于因肾脏排钾功能障碍而引起的高钾血症。,3、食物选择 1)可根据食物钾的含量加以选择。2)除含量外,食物中的钾多集中在谷皮、果皮和肌肉中,且钾易溶于水。故细粮钾的含量低于粗粮,去皮的水果含量低于带皮的水果,肥肉的钾含量低于瘦肉,罐头水果或煮水果的钾含量低于新鲜水果。浓菜汤、果汁和肉汤中均含有较多的钾。,4、膳食原则 1)高钾膳食 应多选择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虾、豆类食品(低蛋白质饮

32、食除外)、粗粮、鲜水果;可用土豆、芋头代替部分主食(土豆、芋头含钾丰富)。浓肉汤、菜汤和鲜果汁饮料等也是钾的良好来源。2)低钾膳食 应少用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虾、豆类食品和浓的汤汁、果汁;尽量选用含钾250mg以下的食物;将食物制水中浸泡或水煮去汤以减少钾的含量。,六、管饲膳食 1、性质和特点:管喂膳食是一种有多样食物混合制成的流质状态的膳食,它应具有充分而适当的营养,粘稠度适宜,便于通过管饲喂,是供给不能口服自然食物患者的一种营养较为全面的肠道营养膳食,因此对它的应用与配置不同忽视。2、适应证:1)不能经口摄食,需用管喂方法来维持营养的患者,如头、颈部手术或经放射治疗而致咀嚼吞咽困难,食管

33、、为手术后或食管粘膜被强碱损伤、颜面烧伤等。,2)严重昏迷、失去知觉,如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3)病人处于营养缺乏状态,急需增进营养,但又食欲不振,不能口服充分的食物以满足营养需要时,如严重烧伤、肿瘤切除后采用化疗的病人等,可用管喂补充口服饮食之不足。3、膳食原则和要求 1)管喂部位 通常有鼻胃管喂养、胃造口喂养、空肠造口喂养等。,2)管喂膳食的食物内容须呈流质状态,其稠度要易于通过管子,便于饲喂。3)管喂膳食营养要充分和平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配比合理,无机盐、电解质及维生素能满足病人需要(如有不足,须另外补充,如采用组件膳食等)为达到营养要求,管喂膳食应有多样食物混合组成。一般

34、每毫升混合物功能量1kcal左右,每1000ml中含蛋白质2545g。蛋白质的数量不可过高,不超过总能量的20%。过多易导致腹泻并增加肾脏负担。液体总量要适当,必要时在管喂膳食之外,应适当补充水分,防止水分不足。,4)管喂膳食在制备、输送、保存及喂养的每一过程中,均须严格遵守卫生要求,严防细菌污染,保证卫生安全。24小时内未用完部分应弃掉。5)管喂方法 可分为分次灌注法和缓慢滴注法。6)管喂膳食的内容及配置方法 管喂膳食内容有自制的混合奶、匀浆膳或商品型肠内营养制剂。,第四章、营养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评价内容由两部分组成:营养评价和代谢评价。营养评价包括客观和主观指标的变化。前者主要通过体格检

35、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获知,后者则 主要通过病史、主诉等获得。代谢评价包括对人体各脏器功能的检查和分析,及人体对营养干预后产生的代谢反应。营养评价也是对营养支持后临床效果评价的主要 指标。,一、营养评价内容,1体重:体重过度降低或增加均可视为营养不良,其评判标准为在6个月内因非主观原因比平时体重降低或增加10左右,或比过去一个月的体重降低或增加 5,或体重为理想体重的20%。其中体重增加可能系水潴留所致,而实际瘦组织群量仍减少,其次也可为肥胖所致。肥胖属营养不良的另一类型,在此不作详 述。,2体质指数(BMl):BMI=体重(kg)身高2。亚洲人正常值为18.523,25为肥胖。3肌力和握力

36、:颞肌、三角肌、肩胛上和肩胛下肌、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的大小及肌力测试,可早期提示肌肉强度和功能的衰退或变化情况。,4三头肌皮褶厚度(TSF):间接判断体内脂肪储备量。正常值:男性11.3-13.7 mm 女性14.918.1mm。5上臂肌围(AMC):用于判断全身骨骼肌群量。AMC(cm)=上臂中点周径(cm)-3.14TSF(mm)。正常值:男性22.8 27.8 cm 女性20.9-25.5 cm。,6生物电阻抗(BIA)测定:根据各类组织不同的传导性能,测算人体总液量、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量,利用所测体内液体量可算得脂肪和非脂肪组织(瘦组织 群)含量。,7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

37、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根据不同密度的组织衰减光子程度不同的原理,应用两种不同能量的光子经横断面透过人体某一部位,记录能量的衰 减程度计算出不同组织的含量。DEXA主要用于骨密度测定、计算脂肪组织和骨骼外的非脂组织,是近年来人体测量学的一大发展。本仪器内的软件存有西方健康 人群的参数,可作为病人测定值的对照(上述仪器也相同)。目前尚无国人的相关数据,临床应用时需同时测定健康对照者。,8肌酐身高指数(CHI):尿肌酐排泄量与体内骨骼肌量相关,可用于判断体内骨骼肌分解程度。CHI(%)=24h尿肌酐排出量(mg)/相应身高的理想24h尿肌酐(mg)100%理

38、想24h尿肌酐排出量有标准量表查得。,9尿3-甲基组氨酸:测定24小时尿中的3-甲基组氨酸排出量,可了解骨骼肌分解状。10血清蛋白:不同的血清蛋白质的半寿期各不相同,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半寿期分别为20天、8天、2天和1520小时。半寿期短的血清蛋白质水平的变化更有助于反映短期内营养状况 的变化。,11细胞免疫功能;包括总淋巴细胞计数、NK、LA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和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12主观症状:包括食欲、有无进食或吞咽困难、味觉和嗅觉的异常及腹胀、腹泻等。,二、代谢评价内容,1氮平衡和整体蛋白质更新串的测定:有助于判断体内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程度。氮平衡

39、(gd)=24小时摄入氮量-24小时排出氮量,24小时排出氮 量可经凯氏定氮法测定24小时排出物中的含氮量,也可按24小时尿尿素氮+3计算。,2重要脏器功能:尤其肝、肾的代谢功能。3葡萄糖和脂肪的代谢:当营养干预后,应严密监测血糖水平和脂肪廓清情况。,三、简易营养评价法,简易营养评价法(MNA)是一种简单、快速,适用于评价病人(特别是老年人)营养状况的方法,由Guigoz、Vallas和Garry于 1994年提出。内容包括人体测量,整体评价、膳食问卷及主观评价等。各项评分相加即得MNA总分。微型营养评价问卷如下:,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家庭地址原有疾病体重(kg)身高 血压,1筛选(按不同程度

40、给予量化评分)1)既往3个月内是否由于食欲下降、消化问题、咀嚼或吞咽困难而摄食减少?0=食欲完全丧失 1=食欲中等度下降 2=食欲正常2)既往3个月内体重下降 0=大于3kg 1=不知道 2=13kg 3=无体重下降3)活动能力 0=需卧床或长期坐 1=能不依赖床或椅子,但不能外出 2=能独立外出4)既往3个月内有无重大心理变化或急性疾病?0=有 1=无5)神 经心理问题 0=严重智力减退或抑郁 1=轻度智力减退 2=无问题6)BMI(kgm2)0=小于19 1=19小于21 2=21小于23 3=大于或等于23,筛选总分(14):12 正常,无需以下评价l1 可能营养不良,继续以下评价 7)

41、独立生活(无护理或不住院)?0=否 1=是 8)每日应用处方药超过三种?0=是 1=否 9)褥疮或皮肤溃疡?0=是 1=否10)每日几次完成全部饭莱?0=1餐 1=2餐 2=3餐,11)蛋白质摄入情况:*每日至少一份奶制品?A)是 否*每周二份以上荚果或蛋?A)是 否*每日肉、鱼或家禽?A)是 否 0.0=0或1个“是”0.5=2个“是”1.0=3个“是”12)每日二份以上水果或蔬菜?0二否 1二是 13)每日饮水量(水、果汁、咖啡、茶、奶等):0.0=小于3杯 0.5=35杯 1.0=大于5杯,14)喂养方式:0=无法独立进食 1=独立进食稍有困难 2=完全独立进食 15)自我评定营养状况:

42、0=营养不良 1=不能确定 2=营养良好 16)与同龄人相比,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0.0=不太好 0.5=不知道 1.0=好 2.0=较好 17)中臂围(cm):0.0=小于21 05=2122 1.0=大于等于22,18)腓肠肌围(cm):0=小于31 1=大于等于31 评价总分(16):筛选总分:总分(30):1723.5:有营养不良危险 17:营养不良 MNA分级标准:总分24表示营养状况良 好;总分1724为存在 营养不良的危险,总分17明确为营养不良。,四、营养不良的诊断,营养不良的诊断须将所得的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结果经综合分析后才能明确。具体指标间下图:,检查项目 正

43、常值 营养不良 轻度 中度 重度三头肌皮皱厚度男10mm 20%50%30%39%13mm上臂中部肌周长男20.2cm 40%50%30%39%18.6cm肌酐/身高指数1 60%80%40%59%2,000 12002000 9001200-15g,营 养 指 标,五、营养不良的分类和特征,1成人消瘦型营养不良(adult marasmus):为能量缺乏型。表现为人体测量指标值下降,但血清蛋白水平可基本正常。2低蛋白血症型营养不良(hypoproteinmalnutrition),又称水肿型或恶性营养不良(Kwashiorkor):为蛋白质缺乏型。主要表现为血清 蛋白水平降低和组织水肿、细胞

44、免疫功能下降,但人体测量指标值基本正常。3混合型营养不良(mixed malnutrition):兼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征,属蛋白质-能量缺乏型。係一种重的营养不良,可伴有脏器功能障碍,预后较差。,六、实施要点,1营养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应用力度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2病史应重视体重、饮食习惯和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基础疾病的性质、种类和严重程 度,特殊的饮食习惯或限制。3体格检查除与疾病相关的临床检查外,应注意有无牙齿松动或脱落、口腔炎、舌炎、水肿、腹水、恶病质、皮肤粘膜和毛 发的改变、伤口愈合的表现等。4将临床表现与生化指标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评价病人的营养状况。5书面总结:包括所收集的评价营养状

45、况 的主、客观数据,明确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程度,设定营养支持计划或特殊建议(热氮量和微营养素的需求、营养支持途径、营养治疗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及监测指 标)。,第五章 肠内营养,一、肠内营养适应症及其优点口服摄入不足,但胃肠道有消化吸收功能的病人,可以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要努力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即使暂时不成功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去反复尝试肠内营养,因为临床病人一旦耐受了肠内营养,将受益无穷。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尤其是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及代谢调节。长期持续应用全肠外营养会使小肠粘膜细胞和营养酶系的活性退化,而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和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防止肠道细菌

46、移位的作用。肠外营养导致内脏血流与心搏出量增加,使代谢营养物质消耗的能量增加。在同样热卡与氮量的条件下,应用肠内营养的病人的体重增长、氮潴留均优于全肠外营养,而且人体组成的改善也较明显。肠内营养较廉价,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临床管理。,二、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可供临床选用的肠内营养配方很多,成分与营养价值差别很大,选择配方是主要考虑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来源及比例,各配方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可能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发展迅速,配方常有改变,因此要注意所用产品的具体配方。根据病人的营养状态及代谢状况确定营养需要量,高代谢病人应选择高热卡配方,需要选择水分摄入的病人应选

47、择浓度较高的配方(如能量密度为1.5kcal/ml),免疫功能异常的病人应选择具有免疫调剂作用的配方。肠内营养支持提供的非蛋白热量一般取决于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及其活动情况,一般对于无严重感染或烧伤的病人,提供3035kcal/(kg.d)的非蛋白热量较为理想,其中15%40%的非蛋白热量可由脂肪乳剂提供,热氮比一般为100150:1。,目前常用肠内营养制剂中糖含量一般均较高,容易导致病人体内脂肪堆积而蛋白质合成不足,体细胞群改善不明显。可以考虑督促病人加强功能锻炼,同时添加蛋白质组件以弥补蛋白质的不足,减少糖的摄入。或考虑使用以缓解淀粉为碳水化合物的肠内营养制剂以减少单位时间内的糖摄入。根据病

48、人的消化吸收能力,确定肠内营养配方中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形式。消化功能受损(如胰腺炎、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胆道梗阻)或吸收功能障碍(广泛肠切除、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者,需要简单、易吸收的配方(如水解蛋白、多肽或氨基酸、单糖、低脂等);如消化到功能完好,则可选择完整蛋白质、复杂碳水化合物和较高脂肪的天然食物制成的肠道营养制剂;如结肠功能障碍,可选择含有高浓度膳食纤维的配方。根据输注途径选择肠内营养配方,直接输入小城的营养也应经可能你选用等渗配方。由于胃具有缓冲作用,因此通过鼻胃管输注的营养液对配方浓度的要求不高(与经小肠输注的营养液相比)。若病人对某些营养成分有过敏或不能耐受,出现恶心、呕吐、肠

49、痉挛、腹胀或腹痛等症状,轻者可调整速度及浓度,重者则可改用肠外营养。,三、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主要取决与病人肠胃道解剖的连续性、功能的完整性、肠内营养实施的预计时间、有无误吸可能等因素。常用的途径有口服、鼻胃管、鼻肠管、胃造口、空肠造口等多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鼻胃管和空肠造口。口服与管饲的区别在于管饲可以保证营养液的均匀输注,充分发挥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口服对胃肠道功能的要求较高,只适合于能口服摄食、但摄入量不足者。最常用的管饲途径是鼻饲管,管端可置于胃、十二指肠或空肠等处。主要用于短期病人(一般短于4周)。优点是并发症少,价格低廉,容易放置。此法也可作为长期病人的临时措

50、施。对于营养支持时间需超过30田或胃十二指肠远端有梗阻而无法置管者,则采用空肠造口术。,鼻胃管喂养的优点在于胃的容积大,对营养液的渗透压不敏感,适用于胃肠道连续性完整的病人。缺点是有反流与误吸的危险。而且经鼻放置导管可导致鼻咽部溃疡、鼻中隔坏死、鼻窦炎、耳炎、声嘶以及声带麻痹等并发症。聚氨酯或硅胶树脂制成的细芯导管(型号从5F到12F)比较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可以增加病人舒适度、减少组织压迫坏死的风险,能保证鼻饲管的长期应用,尤其适于家庭肠内营养病人。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即为喂养管到达胃部的长度,一般为55cm,在进30cm则表示可能已进入十二指肠(但需予证实)。鼻十二指肠管或鼻空肠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