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如果用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6914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如果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如果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如果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如果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如果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如果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如果用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子的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如果用其他方法或在其他变化中原子能不能再分呢?原子究竟是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呢?你能猜想原子的内部结构吗?,一、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发现历程,1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糖果布丁模型”,、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每个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

2、质量并带有Z个单位正电荷,核外有Z个电子绕核旋转,电子绕核如同行星绕日运行,因此这一模型也被称为“行星式模型”。后来由于对原子光谱的深入研究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才逐步形成了现代原子结构理论。,波尔模型,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指出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描绘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结构学说。,质子和中子的发现,卢瑟福是一位永不满足的探险家。在提出原子模型之后,他用a粒子轰击氮原子时,意外地发现一种带正电的粒子,计算它的质量正好等于氢原子核并命名为质子。从这个实验中得知,质子是构成原子核的一类“砖”。根据计算,发现原子核还

3、应该有另外一种微粒存在。并且,这种微粒不带电,它几乎和质子一样重,和质子结合共同形成原子核。”1921年,美国的一位化学家威廉哈金斯把这个粒子取名为中子。,卢瑟福的这个见解遭到许多科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既然质子是带正电的,如果还有一个不带电的粒子,它们是不能和睦相处的。再说,原子核那么小,它们俩能在这微小的空间里结合在一起吗?要想让科学界承认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必须从实验中找到它。后来,经过很多科学家,包括居里夫人的女儿女婿约里奥居里夫妇的不懈努力,终于于1930年中子的存在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此发现获得了到了1935年诺贝尔奖。,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原子的构成,1.原

4、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3.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归纳,讨论:1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叫做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2)原子核由什么构成?,3)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有哪些?,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质子 中子 电子,质子 中子 电子的电性和电量如何?,质子:带正电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显电性,电子:带负电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什么叫核

5、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的关系是?,核电荷数=质子数,体积很小,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有何关系?,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探究:铁、铝等金属都是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中存在带电荷的粒子(质子和电子),原子是否显电性?,原子不显电性,思考: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质子数=电子数,每个电子和质子所带电量相同,电性相反,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所以,原子对外不显电性,一种氧原子是由个质子,个中子和个核外电子构成的。,因为中子不带电,质子和电子数量相等,所带电荷相反,所以,整个氧原子不显电性。,2.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举例说明.,1)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

6、电荷数),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不同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同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的电子数也相同。,3.不同类的原子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它必不可少。,原子很小,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体积之比,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之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请看课件。,课本上有句话:“原子很小”,“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你认为这两句话矛盾吗?说明理由。,不矛盾,“原子很小”是从宏观

7、的角度分析微观粒子(原子)的体积;,“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是针对原子核与原子的相对大小而言的,原子核的半径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微粒质量质子:1.6726 10-27 Kg中子:1.6749 10-27Kg电子:9.10910-31kg 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比质子和中子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小明同学,你多大了?,我出生5475天了.,小李同学,你多大了?,我出生5840天.,5475天365天=15,5840天365天=16,原子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不同的原子质量

8、不同.,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 1.67410-27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1.10-2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10-2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10-2kg,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都很不方便。,科学家想到选择一种原子的质量作为比较的标准来衡量其他原子的质量。也就是说,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以一种原子的质量作为比较的标准,得到其他原子跟它的比。,经过研究和实践,国际上一致同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某种原子的质量(Kg)相对原子质量(Ar)=碳原子的质量(Kg),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10-2kgAr(O)=16 1.10-2kg,所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一个氧原子的质量.10-2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1.10-2kg,已知1个碳原子质量为nkg,1个A原子的质量为m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思考,?,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碳原子的质量,mkg,nkg,=,=12m/n,氢原子核内有1个电子,氧原子核内有8个电子,氢,氧两种原子的本质不同是()A核内质子数目 B核内中子数目 C核外电子数目 D相对原子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