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7139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二、观察化学变化1、 镁条燃烧(1)现象: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生成白色粉末点燃(2)结论: 镁+氧气氧化镁 Mg O2 MgO2、 锌与稀盐酸反应(1)现象:产生气泡(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Zn HCl ZnCl2 H23、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 + 硫酸钠NaOH

2、CuSO4 Cu(OH)2 Na2SO4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三、物质组成的奥秘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第二节 化学之

3、旅一、从问题开始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一、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 试管 酒精灯 滴瓶 量筒 烧杯 锥形瓶 集气瓶 水槽 坩埚钳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胶头滴管 铁架台 玻璃棒 托盘天平 二、实验基本操作1、原则:“三不”(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3)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用量:(1)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2)未指明用量时,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3、剩余药品的处理:三不一要(1)不能放回原

4、瓶(2)不要随意丢弃(3)不要拿出实验室(4)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4、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操作为“一横二放三慢立”(2)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操作为“一横二送三慢立”5、液体药品的取用:(1)较多量:倾倒法(瓶塞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向手心、瓶口挨着管口)(2)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一捏二吸三悬空,不能倒置或平放)(3)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6、一定量药品的取用:(1)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A、构造:托盘、指针、分度盘、标尺、平衡螺母、底座、游码。称准到时0.1g。B、步骤:放在水平桌面上 检查天平是否平衡(游码在零刻度处) 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 左物右码

5、(固体粉末放在纸上,易潮解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里)(先加质量大的法码,再加质量小的法码)(左=右+游) 称量完毕,法码回盒,游码回零。C、练习: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时,把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中,读数为10.5g(1g以下用游码),那么该同学实际称得食盐的质量为 (2)液体:用量筒量取(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大仰小),滴管滴加。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练习:小兰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为11ml,实际上她量取的液体比11ml 7、仪器装配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仪器装配(1)要求:整洁美观,大小比例搭配得当(2)顺序:从下至上,从

6、左到右(拆卸则相反)(3)方法: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沾水润湿,转动插入 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管口平圆,沾水润湿 在容器口塞橡皮管:双手平拿,旋转塞紧 在铁架台上固定仪器:高低适宜,方向正确B、气密性检查(1) 步骤:连接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2) 现象: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3) 判断:符合上述现象的装置不漏气8、气体收集(1)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H2 ,O2(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如O2 ,CO2(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

7、应,如 H2 9、物质的加热A、酒精灯(1)构造:灯座、灯芯管、灯帽、灯芯(2)火焰: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3)二查:检查灯芯顶端是否平整或烧焦 检查灯座内酒精量不超过灯座容积的2/3(4)二禁:禁止酒精灯对点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5)二要用:点燃时,要用火柴 熄灭时,不可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B、仪器(1)固体: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等(2)液体: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等C、注意事项(1)用外焰加热,不要与灯芯接触(2)均匀受热(可移动试管或酒精灯)(3)加热盛药品部位,液体加热试管的中下部(4)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

8、角,试管不能对着自己或有人的方向(5)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6)试管外壁不能有水(7)加热完毕不能立刻用冷水冲洗(8)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1/3(9)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须垫上石棉网);不可加热的仪器:集气瓶、量筒、漏斗等。10、洗涤仪器A、方法:(1)在试管或烧瓶内注入半管或半瓶水,振荡(2)用试管刷时可使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B、难溶物的洗涤:(1)油脂: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溶液洗涤(2)不溶液性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洗涤C、洗净的标志: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D、放置:倒放在试管架上或

9、指定的地方11、粗盐的提纯A、溶解1、仪器:烧杯、玻璃棒B、过滤1、仪器: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2、操作要点:(1)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2)二低: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边缘 漏斗内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3)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练习: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1)、液面高于滤纸边缘(2)、滤纸破损(3)、仪器不干净C、蒸发1、仪器:铁架台及铁圈、酒精灯、玻璃棒、烧杯、坩埚钳2、操作:(1)放好酒精灯,并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圈的高度 (2)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的液体 (3)加热蒸发,不断用玻璃棒搅动液体 (4

10、)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3、注意事项:刚加热完毕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练习:粗盐的提纯中都用到哪种仪器?各其的作用?玻璃棒、(1)、溶解:搅拌,加速溶解(2)、过滤:引流(3)、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一、 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

11、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二、水的天然循环 (自学)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三、水的人工净化1、水的分布 :淡水资源缺乏,不到总水量的0.3%2、水的净化 自然沉降(固体大颗粒) 沉降 过滤消毒或杀菌(化学变化)煮沸 加絮凝剂(固体小颗粒) 3、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空气、河水、泥沙、矿泉水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蒸馏水等4、物质的提纯 过滤法:(固不溶于液) 物质的提纯 蒸发:(固溶于液) 蒸馏:(液溶于液)5、硬水和软水(1) 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12、(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3)转化方法:煮沸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一、水的分解1、电解水通电 正极 体积小 氧气 1水 2 负极 体积大 氢气 通电2、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氧气 H2O H2 O23、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5、微观解释电解水过程水分子分成氢原子、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在一起生成氧气;每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在一起生成氢气。5、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例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原子:原子是化

13、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特征:(1)原子的体积、质量小 (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 (3)原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6、物质、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物质 成 构 构 成 分子 构 成 原子 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二、水的合成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现象:(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水生成点燃结论:氢气+氧气 水 H2 O2 H2O 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3、氢能源:(1)来源广

14、 (2)放热多 (3)无污染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第二节 原子的构成一、 原子的结构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带正电,占体积小,质量大)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占体积大,质量小)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二、原子中的电子1、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电子层:1、2、3、4、5、6、7离核距离:近 远能量高低:低 高2、原子结构示意图+826原子核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电子层质子数3、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的关

15、系(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2)稳定结构4、离子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带正电的离子阴离子:带负电的离子287+17281+11Na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 Cl 原子结构示意图288+17+1128Na+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l-离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式 NaCl5、元素周期表 20 Ca 钙 4008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三、 相对原子质量 1、 定义:2、公式: = 该原子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 质子数 + 中子数第四节

16、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溶解的过程1、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举例: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蔗糖溶液、氯化铁溶液等。(2)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3)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固、液、气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通常为水(4)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b、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c、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5)性质:(1)导电性:有些溶液能导电 如:酸、碱、盐溶液 (2)混

17、合物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 (3)溶液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如: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2、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3、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乳化:举例:洗涤剂洗油污等4、电离:物质溶于水时或受热熔化时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1、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 100%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例题1:将4g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6g水中,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100%解: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g 4g+46g =8%答:3

18、、例题2:若要配制100kg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00kg15%=15kg 水的质量为:100kg-15kg=85kg答:4、 溶液的浓缩与稀释A、浓缩方法:(1)加溶质(2)蒸发水分 例题:将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制成20%的溶液,需要加入氯化钠固体或蒸发水分多少克?解:设需要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X100% =20%100g10%+X100g+XX=12.5g答:解: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100% =20%100g10%100g-YY=50g答:B、 稀释方法:加水稀释例题:将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制成10%的

19、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解: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100% =10%100g20%100g+XX=100g答:三、 溶液的配制1、 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2、 涉及公式: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3、 例题:市售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cm-3。如何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解: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XX1.18gcm-337%=50g5%X=5.73ml需要水的体积为:50g-5.73ml1.18gcm-3 1gcm-3 =43.24ml答: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一、认识空气的组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加热(1)现象:紫红色的

20、铜丝变成黑色(2)结论:铜+氧气 氧化铜 Cu O2 CuO (3)问题: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足1/5的原因: 铜丝不足 没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装置漏气(4)空气组成:(体积分数) 氧气:21% 氮气:78%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水蒸气和杂质:0.03%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 降温 沸点 氮气先蒸发出来(沸点低)气态空气 液态空气 加压 蒸发 氧气后蒸发出来 (沸点高)2、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 自学) 你要知道三、关注空气质量1、空气的污染 可吸入固体颗粒空气的污染 化石燃料的燃烧 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工厂排

21、放的废气 汽车排放的尾气2、空气的防治 (1)植树造林 (2)工厂排放的废气经净化后排放 (3)汽车排放的尾气经净化后排放3、空气质量报告(1)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 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2)五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学生了解)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一、元素和元素符号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2、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3、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Ca、Fe、Cu、Mg等 非金属元素:O、H、Cl、C、P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等4、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O2、H2、C、P 、Fe、Cu等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22、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CuO、MgO、NaCl、NaOH等5、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如:CuO、MgO6、在地壳中的分布:O、Si、Al、Fe、Ca7、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该元素 氧元素 例: O 2O:2个氧原子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一个氧原子 固态非金属元素 该元素 铜元素 金属元素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Cu 一个铜原子 稀有气体元素 该物质 铜 二、化学式的意义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如:MgO、H2O、CO2 表示该物质 表示该物质的组成2、意义: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构成 水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例:H2O 2

23、H2O :2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三、化合价与化学式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金正非负单质零,(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为零)正负总价和为零。(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一价氢氯(-1)钾钠银,二价氧(-2)钙镁钡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六价硫皆存。+1 -1 -1 -2 -2 NH4 OH NO3 CO3 SO4 (1)求元素的化合价例题计算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解:设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1 X -2 K Cl O3 +1+X+(-2)3=0 X=+5答:氯酸钾中氯元

24、素的化合价为+5(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例题已知铝的化合价是+3,氧的化合是-2,写出铝的氧化物的化学式。1、 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或金前非后) AlO2、 求:最小公倍数|+3|-2|=63、 算:原子个数Al:63=2 O:62=34、 标:Al2O35、 查:四、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例: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例:计算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原子个数 物质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25、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例:求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 H2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12= 100% 11% 12+161 H2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1%89%3、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质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质量例:电解10g水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12 解:10g 100% =10g 11% =11g 12+161 答: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反应药品、反应条件、反应类型)(1)反应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2)反应条件:常温(3)反应类型:分解 二氧化锰过氧

26、化氢 水 + 氧气H2O2 H2O O22、实验装置(1)此装置适用于固、液反应,常温进行(2)此装置适用于固、固反应,加热下进行3、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装药品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口,木条复燃)(4)收集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验满: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5)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4、注意事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 排水法收集时,不能留有气泡二、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白光 放热 有使澄清石

27、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点燃结论: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C O2 CO2(2)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结论: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注意事项:预先在集气瓶底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原因:防止生成的固体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3)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有水生成 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点燃结论: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O2 CO2 H2O(4)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三、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第四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一、灭火的原理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

28、的氧化反应2、灭火的方法:(1)隔绝氧气 (2)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3)移走可燃物3、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促进燃烧的方法1、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1)氧气不充足(不充分燃烧) 产生黑烟、一氧化碳和水(2)氧气充足(充分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3)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优缺点 充分燃烧能充分利用资源,放热多不充分燃烧浪费资源,放热少(4) 点燃乙炔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C2H2 O2 CO2 H2O2、促进燃烧的方法(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一氧

29、化碳中毒及其预防(1)一氧化碳的产生 点燃C+O2 =CO2 (碳充分燃烧) 点燃2 C+O2 =2CO (碳不充分燃烧) 高温C+CO2=2CO(2)中毒的原因一氧化碳吸入体内,便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减弱。(3)预防: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气通道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1、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气体体积受热膨胀。 物理爆炸:气球爆炸2、分类 化学爆炸:火药爆炸3、易燃易爆物及图标(自学)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一、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吗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质

30、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种类都不改变(元素种类也不变)二、如何表示化学反应1、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点燃2H2+O2 =2H2O 4 32 36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水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或氢气、氧气、水之间的质量比为43236(3)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4)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步骤例: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 写:在横线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KClO3 KCl+O2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系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32=62KClO3 2KCl+3O2注:注明反应条件:“”“”“”“前气后气不用气”“前固后固不用固” MNO22KClO3 2KCl+3O2 等: MNO22KClO3 2KCl+3O2 第三节 化石燃料及其利用一、化石燃料的燃烧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 自学)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