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7332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论文摘要作为机电系的一名学生,将来工作学习都会以机电为主,所以必须掌握好各种机电的专业知识。我会本着认真的态度对待专业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下我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史的认识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发展趋势 微型计算机 前景目 录论文摘要 .1目录.2第1章机电一体化的概要.41.1基本概念 .41.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41.3机电一体化的优点 .51.4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5第2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62.1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62.1.1机械本体技术 62.1.2传感技术 72.1.3信息处理技术 72.1.4驱动技术 7 2.1.5接口技术

2、 72.1.6软件技术 72.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72.2.1数字化 72.2.2智能化 82.2.3模块化 82.2.4网络化 82.2.5人性化 82.2.6微型化 82.2.7集成化 82.2.8带源化 82.2.9绿色化 92.2.10光机电一体化 .92.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92.3.1数控机床 .92.3.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92.3.3柔性制造系统(FMS) 102.3.4工业机器人 .10第3章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 .103.1 智能控制的理论 .103.1.1智能控制理论的理论基础 .10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3、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1.2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113.2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应用. .113.2.1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状况 .123.2.2数控机床的智能化 .12第4章探索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PLC在机电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 .124.1 PLC的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 134.2 PLC与继电器控制逻辑的比较 134.3 PLC与单板机比较 14第5章 浅议计算机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整合 .155.1机电一体化与计算机整合的必然性 155.2计算机技术对机电一体

4、化发展的推动过程 165.3计算机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整合的表现 165.4计算机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整合的特点 17第6章 机电一体化中继电器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186.1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186.2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 .196.2.1 计算机化 19第7章 我国“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势及任务与其相应对策 207.1形势 .207.2任务 .217.3对策 .217.3.1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计划 .217.3.2 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217.3.3优化发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217.3.4突出发展重点,兼顾“两个层次” .22总语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第1章 机电

5、一体化的慨要1.1 基本概念 机电一体化最早(1971年)起源于日本。它取英语Mechanics(机械学)的前半部和Electronics(电子学)的后半部拼合而成,字面上表示机械学和电子学两个学科的综合,在我国通常称为机电一体化或机械电子学。但是机电一体化并不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 目前,人们对机电一体化存在不同的认识,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本身的含义还在赋予新的内容。因此,机电一体化这一术语尚无统一的定义,其基本概念和函义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在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

6、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能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其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机处理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有规则运动,在高功能、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义上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系统工程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产生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系统工程、控制论和

7、信息论是机电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法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进步,则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有一个从自发状况向自为方向发展的过程。早在机电一体化这一概念出现之前,世界各国从事机械总体设计、控制功能设计和生产加工的科技工作者,已为机械与电子的有机结合自觉不自觉的做了许多工作,目前人们对机电一体化的认识早已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有机的相互结合与融合,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以汽车工业为例,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在汽车产品中应用电子技术,20世纪70年代前后实现了充电机电调压器和点火装置的集成电路化

8、以及电子控制的燃料喷射装置。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使汽车产品的机电一体化进入实用阶段。从汽车发动机系统看,安装在汽车上的微型计算机可以通过各个传感器检测出曲轴位置、气缸负压、冷却水温度、发动机转速、吸入空气量、排气中的氧浓度等参量,然后计算并发出最佳控制信号,控制执行机构调整发动机燃油与空气的混合比例、点火时间等,使发动机获得最佳技术经济性能。微电子控制是汽车工业的产品技术改造的重要领域,电子技术和产品将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汽车发动机、悬架、转向、制动等各个部位,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在高速、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乘坐舒适、低油耗、少污染及易于维修等方面大幅度提高现代汽车的技术性能。

9、1.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10、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

11、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1.3机电一体化的优点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其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12、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机械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 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 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是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典型例子有:数控加工中心、机器人以及具有检测控制性能的数码相机

13、等。总之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主要是由机械装置、执行装置、动力源、传感器、计算机这五个要素构成。1.4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用来设计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改造旧的机电产品,使机电产品的面貌大大改观,达到功能增强、体积减小、重量减轻、可靠性提高、性能价格比大大改善的目的。实施机电一体化通常可以获得以下一些效果:(1)功能增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多种复合功能,例如,数控加工中心可以将多台普通机床的多道工序在一次装卡中完成,并能自动检测工件和刀具的精度,显示刀具动态轨迹,以及故障自诊断等极强的复合功能。(2)提高精度。机电一体化技术简化了机构,减少了传动部件,从而使机械磨损、

14、配合间隙及受力变形等所引起的误差大大减小,同时由于采用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补偿和校正因各种干扰造成的动态误差,从而达到单纯采用机械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工作精度。(3)结构简化。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采用内装的微处理器、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代替原有的笨重的电器控制柜和传动装置,使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变小、零部件的数量减少,结构得到简化。例如,无换向电刷,简化了电机结构,缩小了电机的体积,减轻了重量,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改善了电机运行特性。(4)可靠性提高。近年来,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可靠性不断增强,使机电一体化产品故障率极低,同时许多机电一体化产品都具有自诊断、安全连锁控制、过负荷及失控保

15、护、停电对策等功能,从而提高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安全可靠性。(5)改善操作。机电一体化产品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实现了自动化,且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减少了操作按钮及手柄,从而改善了设备的操作性能,减少了培训操作人员的时间。(6)提高柔性。所谓柔性,即可以利用软件来改变机器的工作程序,以满足不同的工具,通过改变控制程序改变运动轨迹和运动姿态,以适应不同的作业要求;数控机床、FMS或FMC可以通过改变控制程序来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工艺。有些机电一体化设备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主动适应能力,即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体现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另一种柔性功能。第2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

16、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2.1、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

17、,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2.1.1机械本体技术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2.1.2传感技术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2.1.3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

18、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2.1.4驱动技术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2.1.5接口技术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数据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而且可以简化设计。目前,技术人员正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

19、纤维以及光藕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2.1.6软件技术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为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效率,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包括程序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行软件工程等。2.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2.2.1数字化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

20、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2.2.2 智能化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例如在CNC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置智能I/O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2.2.3 模块化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21、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2.2.4 网络化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的好处,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2.2.5 人性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给机电

22、一体化产品赋予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显得愈来愈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还是一种艺术享受,如家用机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2.2.6 微型化微型化是精细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s,简称MEMS)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自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出第一个医用微探针,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研制出第一个微电机以

23、来,国内外在MEMS工艺、材料以及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发出各种MEMS器件和系统,如各种微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加速度计、微触觉传感器),各种微构件(微膜、微粱、微探针、微连杆、微齿轮、微轴承、微泵、微弹簧以及微机器人等)。2.2.7 集成化集成化既包含各种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各种产品不同结构的优化与复合,又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处理加工、装配、检测、管理等多种工序。为了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与高效率,应使系统具有更广泛的柔性。首先可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层次,使系统功能分散,并使各部分协调而又安全地运转,然后再通过软、硬件将各个层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性能最优、功能最强

24、。2.2.8 带源化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有能源,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大容量电池。由于在许多场合无法使用电能,因而对于运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自带动力源具有独特的好处。带源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方向之一。2.2.9 绿色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所以,人们呼唤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中应运而生。绿色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舒适、协调而可再生利用的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时应符合环保和人类健康的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产品寿命结束时,产

25、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2.2.10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向.2.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2.3.1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WO

26、P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控制等智能机制。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加强了CNC系统的控制功能。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统中去。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2.3.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IMS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打破原有

27、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集成度的提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2.3.3柔性制造系统(FMS)制造系统是柔性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2.3.4工业机器人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它们只能根据示教进行重复运动,对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的

28、变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断,对动作进行反馈控制,表现出低级智能,已开始走向实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可进行复杂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密切。第3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具有人工智能或能模拟人类智能的系统称之为智能系统。它能对一个过程或其所处环境各种固有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归纳, 也可将获得的知识用于估计、分析、处理和控制, 使系统处于最优状态。而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 它包括知识表示、知识利用和知识获取三个基本问题,

29、 其最终的目标是模拟人的问题求解、推理、学习。 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从智能机器人到数控机床的智能化, 无不体现了智能化的重要性。目前, 专家系统、模糊系统、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 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系统) 实现智能化的4 种主要技术。它们各自独立发展又彼此相互渗透。随着制造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将会出现智能制造系统控制器来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制造活动, 并会对制造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3.1 智能控制的理论3.1.1智能控制理论的理论基础智能控制的研究领域是十分广泛的, 一个智能系统一般都离不开控制, 因此, 在这个意义上说智能系统都是智能控

30、制系统2。模拟人类模糊逻辑思维的模糊集合论、模拟人的电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神经网络理论, 以及模拟人的感知一行动的进化论等, 都是研究智能控制理论的新学科基础的组成部分。 智能控制理论是建立在被控动态过程的特征模式识别, 基于知识、经验的推理及智能决策基础上的控制, 是在如何控制上下功夫。因此, 相对于传统控制的“模型论”, 智能控制可称之为控制论。模式识别体现智能特征, 基于知识、经验的推理及智能决策更表现智能行为。因此, 智能控制是以模拟智能为核心的控制, 它的研究重点不再是被控对象, 而是控制器本身。3.1.2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可以根据被控对象及环境复杂性和不确

31、定性的程度、性能指标要求等划分为具有不同的结构,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本结构形式如图1 所示。该结构把智能控制系统分为智能控制器和外部环境两大部分。智能控制器是由感知信息与处理、数据库、规划与控制决策、认知学习、控制知识库、评价机构6 部分组成。外部环境是由广义被控对象、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 还包括外部各种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智能控制系统有很多优势: 无模型参考、强鲁棒性、自学习能力、自适应性、超协调性、满意型最优等, 这使得智能控制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数据库认知知识控制知识库通知信息与处理评价机构规划与控制决策执行器传感器广义对象图1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3.2 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应用目前机电一体

32、化的智能化应用已成为趋势, 智能机器人和数控机床就是例子。智能机器人是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各类传感器检测工作状态, 根据实际变化过程反馈信息并做出判断与决定。数控机床的智能化体现在各类传感器对切削加工前后和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 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做出判断, 自动对异常现象进行调整与补偿, 以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并保证加工出合格的产品。3.2.1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状况在现代制造系统中, 各发达国家提出了新的模式, 他们认为: 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 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 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

33、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 在集成化基础上, 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 在智能化基础上, 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 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 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 长期以来, 我国的数控系统仍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 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 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在复杂环境以及多变条件下, 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 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

34、因素实时动态调整, 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因此, 对数控技术实行变革势在必行。3.2.2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在数控机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数控技术, 是一种采用计算机对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控制信息进行数字化运算、处理, 并通过高性能的驱动单元对机械执行构件进行自动化控制的高新技术。当前已有大量机械加工装备采用了数控技术, 其中最典型而应用面最广的是数控机床。由于机械加工工艺的多样性和加工零件的复杂性, 使数控机床的规格、品种多样, 性能差异极大, 控制参数复杂, 调试操作繁琐, 因此, 在将不断飞速发展的通用计算机技术及其体系结构、现代自动控制理论及现代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新一代数控机床时, 我们

35、希望它能够实现智能化。 所谓智能化数控系统, 是指具有模拟人智能的特征, 在数控系统中具有模拟、延伸、扩展的智能行为的知识处理动能, 如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自寻优、自镇定、自识别、自规划、自修复、自繁殖等。智能数控系统可以对影响加工精度和效率的物理量进行检测、建模、提取特征、自动感知加工系统的内部状态及外部环境, 快速做出实现最佳目标的智能决策, 对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坐标移动、主轴转速等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控制, 使机床的加工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当前数控系统所需要的功能将不只是高的性能( 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 , 而且还包括许多智能功能, 如加工运动规划、推理、决策能力以及加工环境的感知能

36、力、制造网络通信能力( 包括与人的交互) 、智能编程、智能数据库、智能监控等。 实践证明, 上述的“智能化”技术, 在21 世纪还要应用于新一代数控机床的调整、使用与维修等各个环节, 使人工参与大为简化, 要应用“智能化”技术, 对人机界面进行包装, 要充分利用自然语言、视窗界面和简单化的人工运作, 使机床的调整、使用与维修趋于现代化。 综上所述,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区别之一, 也是21 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必将会为系统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第4章 探索PLC在机电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 Controll

37、er)简称PLC,是采用微电脑技术制造的通用自动控制设备。它是一种带有指令存储器、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接口,以运算为主能完成逻辑顺序、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功能,用以机器或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和监视的装置。它以优越的功能,良好的控制精度和高可靠性,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独领风骚。程序控制技术是工业自动化中重要的基础技术。PLC既能控制开关量,也能控制模拟量,用于替代继电器控制逻辑、二极管矩阵逻辑以及便于接线的数字逻辑。由于PLC是专门为工业自动化控制设计的一种工业用微电脑,所以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PLC比单板机、微型计算机的使用更可靠。4.1.PLC的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PLC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

38、晶,但是对于熟悉机电控制技术的工程人员来说,在使用PLC时没有必要完全了解计算机的深层次技术问题,只需要把PLC看作机电控制技术人员熟悉的继电器计时器和计数器的集合即可,所以PLC的实际使用简单方便,适应普通的机电控制技术人员。1PLC的主要功能PLC的主要功能有:条件控制。PLC具有逻辑运算功能,它设置了与(AND)、或(OR)、非(NOT)等逻辑运算指令,能处理继电器接点的串联、并联、串并联以及并串联等各种连接;限时控制。PLC具有定时控制功能,它可以提供若干个定时器,并设置了定时指令,调用修改灵活方便;计数控制。PLC具有计数控制功能,它可以提供若干个计数器,设置了计数指令,计数器的计数

39、值可以在运行时读出,也可以在运行时修改;步进控制。PLC具有步进控制功能,可以在一道工序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并且设置了移位寄存器;模数和数模转换功能。有些PLC具有模数和数模转换功能,能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和调节;通信和联网。有些PLC采用了通信技术,可以进行远程的I0控制,即PLC之间同位链接或由一台计算机和若干台PLC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网络。2PLC的主要技术指标单台PLC可控制成千上万个点,多台PLC的同位链接可控制更多个点,平均每个点的处理速度从10 s一1 8,编程容量从几K字节上百K字节,平均无故障时间为3105H 而且编程语言是电气控制技术人员熟悉的梯形图语言

40、,还配置了较强的监控功能,它能记忆某些异常情况,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自动终止运行。在控制系统中,操作人员通过监控命令可以监视有关部分的运行状态,随时调整定时、计数等设定值,为调试和维护提供了较强的手段。4.2.PLC与继电器控制逻辑的比较继电器控制逻辑自2O世纪2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是机电顺序控制的主流,由于它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所以使用范围甚广。其缺点是动作速度慢,可靠性差,采用微电脑技术的PLC的出现,使得继电器控制逻辑更加逊色,比较如下:1控制逻辑继电器控制采用硬接线逻辑,它利用继电器接点的串连、并联,利用延时继电器的滞后动作组合成控制逻辑,连线复杂,体积大,功耗也大,当一个控制系

41、统研制成功以后,要想再做修改就困难了。这是因为任何控制逻辑的修改都随着现场连线的改动而改动,特别是想增加一些控制逻辑时就更加困难了。因此,继电器控制逻辑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较差。而PLC采用存储逻辑,除了输入输出端以外不与现场连接,控制逻辑以程序的方式存储在PLC的内存当中,控制逻辑复杂则程序就会长一一些,因此连线少体积小,PLC是由大、中规模集成电路组装而成的,功耗也小。由于控制逻辑只与程序有关,当需要对控制逻辑进行修改时,只要修改程序就行了,而不需要修改连线,因此灵活性和扩展性强。2控制速度继电器控制逻辑是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来实现的,工作频率低,触点的开闭动作一般在几十毫秒数量级。而且使用的继

42、电器越多,反应速度越慢,还容易出现触点抖动问题。而PLC是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的,速度相当快,一般一条用户指令的执行时间在微秒数量级,由于PLC内部有严格的同步,不会出现抖动问题。3限时控制继电器控制逻辑利用时间继电器的滞后动作进行限时控制,时间继电器一般分为空气阻尼式,电磁式等,还有半导体时间继电器,用时间继电器实现定时控制会出现定时的精度不够,定时时间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和时间调整困难等问题。有些特殊的时间继电器结构复杂、维护不便。而PLC使用半导体集成电路作为定时器,时基脉冲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精度相当高,定时器的定时范围一般在01秒至若干秒、若干分甚至更长。定时值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程序中设定,定时精度小于10ms,定时时间不受环境的影响,一旦调好,不会改变。PLC还能完成计数功能,而继电器控制逻辑一般没有计数功能。4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继电器控制逻辑使用了大置的机械触点,连线多,触点在开闭时会受到电弧的损坏,寿命短,因此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差。而PLC采用微电子技术,大量的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