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4424.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7343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44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44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442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442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毕业论文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442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442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4424.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 生 芦静 指导教师 汪猛 专 业 会计学 层 次 121 批 次 专升本 学 号 130247121004 学习中心 赤城广播电视大学工作单位 赤城县雕鹗镇人民政府2014年2月 目 录1 前言1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22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42.1会计人员缺乏管理会计工作应具备的素质42.2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亟待系统总结和提高52.3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52.4管理会计没有成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52.5管理会计就技术层面而言,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63改

2、善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应采取的对策63.1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63.2培养企业领导人管理会计意识63.3调整拓展管理会计内容,大力发展战略管理会计73.4建立管理会计师组织,实行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推进管理会计的规范发展73.5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73.6促进管理会计电算化74 结论与展望84.1研究结论84.2研究展望9参考文献10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 管理会计在我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应用对企业竞争力提高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管理会计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现代公司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代公司成功应

3、用管理会计的经验,论文提出应构建良好的管理会计环境,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会计机制和科学的预算体系,才能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论文指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是我国推广与发展管理会计的根本途径。关键词:管理会计 现状 存在的问题 根本途径 1前言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管理会计是一个“特殊”的信息系统。20世纪50年代,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独立出来,成为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的管理会计委员会(CMA)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历史的和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具有适当经济目标的计划,并以

4、实现这些目标做出合理的决策为目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定义为“管理会计是对管理当局所应用的信息(财务和经营的)进行鉴定、计量、积累、分析、处理、解释和传播的过程,以便在组织内部进行规划、评价和控制,保证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十分成熟。世界经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环境不断变化,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全球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纷纷采取了以“自动化”为特征的高科技制造技术。高科技制造环境使得企业传统的管理观念与经营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传统管理会计的运行环境,迫使其做出变化,以适应此高科技制造环境的需要。西方企业管理会计新的发

5、展内容有作业成本制、企业流程再造、战略管理会计等;从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现实情况看,管理会计应用水平比较落后。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联系我国实际的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很多企业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的能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素质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大量新生民营企业基础管理不完善,内部管理混乱,缺少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企业的会计人员对日常管理会计业务分析能力差,很难将有效信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去。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存在,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作用的发挥受到严

6、重限制。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国际会计之间存在的多方面差距制约了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发展的步伐。我国会计界主要学习和借鉴英美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目前和将来核心竞争能力,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目前和将来核心竞争能力。为了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为我国企业服务,管理会计应立足于企业实践,应用多种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和解决企业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围绕核心能力的培植,立足中国企业实践,追踪和借鉴国际经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将成为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发展方向。我国的会计工作者在积极学习西方管理会计的同时,也深入地开展管理会计的研究工

7、作。特别是根据我国国情,设计适合企业的一些管理会计应用方法。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为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也积极采用管理会计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形成了诸如“邯钢经验”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这些以往企业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经验,急需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率,从而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强对管理会计应用研究,正成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现实课题。1.2国内外研究动态1.2.1国外研究动态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时代(20世纪初到50年代)这一时期是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

8、管理会计,其基本点是在企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经济效果问题。尽管如此,同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关系等有关问题还没有在管理会计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反映。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iciency),它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ective),它强调的是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

9、0年代)卡普兰等人致力于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迎来了一个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的“作业管理会计”时代。从1988年到1990年,罗宾。库珀(Robin Cooper)和卡普兰连续在成本管理杂志推出多篇论述作业成本计算的文章,从而在西方掀起了一场“作业成本计算”研究浪潮。“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成为西方管理会计教材的“新宠”。与波特提出的“价值链”(Value Chain)观念相呼应,管理会计借助于“作业管理”,又致力于如何为企业“价值链”优化服务。管理会计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许多引人注目的新进展都是围绕着管理会计如何为企业“价值链”优化和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展开;管

10、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20世纪90年代) 进入90年代,变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基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信息搜集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保证了企业能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反应。管理会计突破了管理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而由每一个员工直接提供与使用各种信息。由此,管理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界限将逐渐模糊(Anthony Atkinson,etc,1997)当然,管理会计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产生,而“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应用又有助于“企业

11、再造工程”(Corporation Reengineering)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时,管理会计的主题已经从单纯的价值增值转向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上来。因此,20世纪90年代可视为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在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中,研究存在两大流派:传统学派和创新学派。传统学派主张从早期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的立场出发,一切以成本为中心,重视历史经验的积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并就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提出一些新课题。创新学派主张尽可能采用诸如数学和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管理会计问题。他们强调全面创

12、新,偏好数学模型,依靠计算机技术解决预测、分析和决策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卡普兰是创新学派的代表。传统学派和创新派在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都存在不足。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是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传统学派与创新派,相互指责促使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反思期。一贯极力倡导管理会计研究必须大量引进数学分析方法,使之朝着紧密化方向发展著称的创新学派代表人物卡普兰却认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必须改革,主张会计学者必须到实践中去,以寻求新的理论与方法。这标志着管理会计开始了反思期。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对现有管理会计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而不是对其做出彻底的否定和根本性的变革。从

13、管理会计理论方面而言,存在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不能满足决策者的需要和管理会计理论所依据的某些假设与现实不符。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管理会计研究人员需要重新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这是探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原因并寻求缩短两者差距的正确办法。管理会计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许多引人注目的新进展都是围绕着管理会计如何借助于“作业管理”为企业“价值链”优化和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展开。现代管理会计沿着效率一效益一价值链优化的轨迹发展。这个发展轨迹基本上围绕价值增值这个主题而展开。管理会计研究正经历一场复兴,有关管理会计研究方面的著作和研讨会在不断增加,在由企业

14、发起的研究活动中,学术研究人员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三个研究领域:管理会计在组织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管理会计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共生互动性、管理会计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作用。平衡计分卡是20世纪90年代后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而所有的评价都旨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战略。这是一种体现战略导向的超越财务的绩效评价系统。 当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在信息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化、金融化和知识化环境下,竞争日益激烈。高科技制造环境使得企业传统的管理观念与经营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传统管理会计的运行环境。美国企业管理会计新发展出作业成本制、企

15、业流程再造、战略管理会计等管理内容;日本企业管理会计新发展出目标成本法、全面质量管理、推行适时系统等理论和方法。日本企业通过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来降低成本、节省时间、追求产品质量的零缺陷,从而推动了日本式管理科学的发展,从另一角度丰富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内容,如目标成本法、改善成本法、全面质量管理、推行适时系统等。1.2.2国内研究动态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脉络,有很多创新。管理会计工作者在吸收西方管理会计经验同时,也在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不断创新发展,产生很多独特的管理经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一个巨型企业,国营企业只是这个巨型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国家重视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

16、计,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种对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的重视体现在国家颁布的各种成本管理制度上。班组核算通过班组核算和劳动竞赛相结合,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显著成效。班组核算作为具有特色的责任会计,解决了西方责任会计难以解决的。班组核算只能反映问题之所在,而要寻找问题之根源,必须借助于经济活动分析。只有将班组核算与经济活动分析相结合,才能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班组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可以说是当时我国管理会计的两大法宝。经济活动分析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单纯财务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强调采用多元化指标评价企业经营活动。我国大冶钢厂推行的指标竞赛 ,早己体现平衡记

17、分卡的精髓。成本管理与行业先进水平比是近年来美国很流行的标杆制度。此外,还有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生产费用表、成本管理的群众路线和厂内银行等等都具有鲜明特色。在20多年的企业改革过程中,从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到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以至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企业制度试点,整个改革思路都是沿着对企业放权让利这个中心进行的。其实质是以权利换效率。围绕放权让利展开的企业改革,为被旧体制侄楛己久的生产力释放和经营者积极性、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契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功能进行了培育,市场机制开始产生作用。一批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并有一定活力的国有企业涌现出来,并把目光转向市场和企

18、业内部,向管理要效益,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厂内经济核算制纳入经济责任制,形成了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体系。与经济责任制配套,许多企业实行了责任会计、厂内银行。我国责任会计己经发展的很成熟。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有所突破,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行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可谓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典范。作业成本也开始在我国企业运用。目前,西方国家盛行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标杆管理、准时制等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开始在我国部分企业得到应用,一些方法的本土化改良研究也己广泛开展。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进入了一个多内容、多视角

19、、多学科的创新局面。国内应用管理会计总体不太成熟,企业中超过85%的财务人士担任财务会计(核算会计)职位,他们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2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界中并未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系统的应用,在我国的应用不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1会计人员缺乏管理会计工作应具备的素质管理会计的运用最终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会计价值观及其职业水准等)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懂得现代管理科学、数学

20、、统筹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还应当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这些社会方面的知识。据统计,我国财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不及1%,在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国有企业及县以上集体企业600万会计人员中,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也只有18.2%,有会计师资格的仅占14.5%,而且我国企业现有的中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由于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趋于老化,因而很难将现代管理科学应用于实践。2.2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亟待系统总结和提高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部分企业已有了一些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

21、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列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列得到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列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2.3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无管理会计师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周而复始的会计核算上,只考

22、虑会计实务是否符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2.4管理会计没有成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管理会计没有象财务会计那样有一套前后一贯的比较成熟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仍停留在简单方法的介绍方面,忽视理论系统研究,缺乏对实用性、功能性和可操作性的追求。管理会计不具有强制性,其应用与否以及应用程度如何完全取决于各个企业的内在意愿和要求,这就使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形成了先天不足。研究者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财务会计领域,如对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会计新领域的研究,一般只在财务会计领域研究其应用,极少从管理会计学科

23、来拓展新会计领域的应用,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会计在实务中的应用效果。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目前,管理会计的内容一般包括:成本习性、经营预测、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经营预算、成本控制、存货控制和责任会计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和财务控制等内容与管理会计中的经营预测、长期投资决策、经营预算和存货控制等内容重复交叉。因此需要加大整合力度,对其内容体系彻底改造,使它回归到成本管理这个范畴内。可以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合并成一门成本管理会计,其研究的对象是成本的核算、规划和控制,研究的内容是原有成本会计的内容加上管理会计中与成本相关的

24、内容。把管理会计原有的内容体系,分解到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两个学科中去,把其有关职能落实到财务管理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去执行,从而解决管理会计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两个误区。2.5就技术层面而言,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特别是在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数据仓库的建立上缺乏技术保障是一个很棘手的技术问题。管理会计的使用者主要在企业内部,而企业管理与控制,包括了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和任务(作业)管理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决策、计划和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各有侧重。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主要服务于经营管理,以财务控制为主要工具,侧重于提供各类财务信息。而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革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发展,企业决策和控制的重点发生了转移。向上

25、拓展到战略层,向下则延伸到任务层。战略层所需要的信息,以外向型、面向未来信息为主;而任务层所需要的信息,则大量表现为经营信息(非财务信息)。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管理会计的创新技术和方法,大量地涉及非财务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基础数据的需求量和处理量大大增加。此外,管理会计是完全个性化的领域,不同的使用者需要的信息千差万别。再加上目前企业的经营活动错综复杂,市场外部条件瞬息万变,管理当局往往需要对诸多问题快速地作出决策和处理,因此,对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要求较高。管理会计信息的取得渠道多样化,获取的成本较高成为管理会计应用软件开发中的技术瓶颈。3、改善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应采取的对策要加强管理会计的

26、实际应用,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必须采取以下具体对策:3.1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比如邯钢的“成本否决法”,从管理会计理论角度来看没有太多新意,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其他还有一些由于较好运用了管理会计而大有成效的典型案列,所以需及时总结我国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列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行,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最

27、终有利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应用。3.2培养企业领导人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可能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必须增强企业领导人尤其是重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在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时应适当添加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企业领导人自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3.3调整拓展管理会计内容,大力发展战略管理会计将管

28、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教材中内容重复交叉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将应用性较强的内容纳入管理会计,突出管理会计的特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应加紧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将成本管理重心由制造成本逐步转移到战略总成本上,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上;使业绩评价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员工价值最大化目标,体现企业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实现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知识资本,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知识资本结合起来。3.4建立管理会计师组织,实行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推进管理会计的规范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管理会计师协会,这些组织推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29、,加强了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我国也要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成立管理会计协会,建立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让一些既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参加考评。这一方面可以使人才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又解决了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企业尽快应用管理会计创造良好条件。3.5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全面提高企业决策者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程度,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管理会计的作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管理会计要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充分利用会计软件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

30、量,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计算机知识。只有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推动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3.6促进管理会计电算化当代电子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将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首先,管理会计要运用一些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彻底突破人工计算对计算复杂问题产生的限制。其次,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可以让会计工作者在掌握简单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后,也能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来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开发管理会计软件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且急需发展的领域。例如可以积极引入ERP(Enterpr

31、ise Resource Planning)管理系统。ERP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可以提升管理会计的功能。尽管目前我们仍然处于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笼罩之下,国内出口导向型企业受到严重的影响,大宗商品大幅跳水,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股市深幅震荡整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革命为特征的新经济仍然发展迅猛,而ERP系统正符合了这一趋势。ERP是一种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实行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效的劳动和资源,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机集成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以计划和控制为主线,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集客户、市场、销售、采购、计划

32、、生产、财务、质量、服务、信息集成和业务流程重组(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等功能为一体,面向供应链管理(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企业管理软件。不过,该软件系统的缺点是目前成本较高,但是有条件的中大型企业可以率先引进。如我国知名企业海尔便采用了SAP公司提供的ERP系统。实施ERP后,顾客订单不但1天内完成“客户 商流 工厂计划 仓库 采购 供应商”的过程,而且准确率极高。对于每笔收货,扫描系统能够自动检验采购订单,防止暗箱收货,而财务在收货的同时自动生成入库凭证,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进行真正的财务

33、管理与财务监督,效率与准确性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总之,企业实施ERP就如同当年使用财务软件一样,是必然的发展趋势。4 结论及展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是推广与发展管理会计的根本途径。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后经济危机时代来临,整个世界经济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应该大力加强核心能力的培植。核心能力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4.1 研究结论4.1.1中国管理会计根本目的要为企业服务,

34、具有鲜明的企业化特征实践性的管理会计不仅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也应当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工作者的重视。我们不能离开企业组织及其管理活动研究管理会计问题。经济危机后,我国企业面临发展模式转型和世界范围内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环境,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开始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我国管理会计应立足于我国企业实践,应用多种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和解决企业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围绕核心能力的培植,立足中国企业实践,借鉴国际经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将成为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发展方向。今后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重点就是对管理会计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找到一个能够解释、指导并可

35、以应用于实践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深入企业实地,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实证分析检验规范研究的有效性,以规范研究对实证研究的结果加以解释和升华。我国的管理会计将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与提升而形成一个独特全新的综合信息系统。4.1.2创造管理会计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创造条件一个国家的管理会计总是和其内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和经济发展目的,都制约管理会计发展水平。管理会计发展离不开企业组织及其管理活动研究管理会计问题。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应立足于我国企业实践,应用多种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和解决企业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4.1.3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培养管理人才,健全

36、公司基础工作探索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规律性,扎实的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根本,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基础管理工作。我国的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效益为目标的,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便于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这一水平上。企业的整体效益联系起来,以动态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企业要从效益的角度去研究成本的管理,以效益为中心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企业应该设置科学的组织结构,培养管理人才,组织和人员得到保证,才能使管理会计发挥更大的作用。4.1.4吸收先进管理思想,总结管理会计实践经验,注重持续改善认真研究企业

37、的生产管理方式及其发展趋势,以新的技术和方法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当前管理会计正处在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现代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和市场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的时代,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公司或企业应不断改善其制造技术、市场发展战略、组织形式以及成本和管理会计系统来取得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中进步。管理会计体系应将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加以科学、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特别要加强典型案例研究,使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利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4.2研究展望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将要打破行业垄断,建立科学的管理

38、机制。管理会计所具有的解释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职能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会计将在企业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坚定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信心,管理会计将迎来大发展的契机,中国管理会计有着光明前景。4.2.1管理会计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管理会计问题绝不是单纯的技术性问题,其设计与运用,必须以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为指导。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这一文化背景注定了我们的管理会计,应该将个体的责任与利益协调起来,采取荣誉与利益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员工。责任会计对于责任与激励处理方式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责任感。我国目前并未对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制定规范,但随着管理

39、会计方法在企业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必将建立。我国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应该奠定在我国文化环境的特征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守法、诚实、敬业、正直等做人的基本准则与管理会计特点的结合,是建立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发点。同时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会计。注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激励企业员工紧紧抓住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不断进行改进。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摆脱教条,不受西方理论模式的局限,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制定公司目标应考虑员工利益,双方目标一致的,从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持续不断改善的思想才能深入人心。4.2.2推动管理会计规范化发

40、展中国管理会计应规范化发展。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起独立的管理会计团体,由专门从事管理会计研究与实务的专家、学者、会计实务人员担任领导,以组织、协调、指导我国研究和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具体工作。通过建立管理会计学会这个组织可以把全国管理会计的各种资源调动起来,加强管理会计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经济危机的出现改变了全球各地的经济环境和国家经济的本质,这就要求企业相对新的经济环境对企业经营作出众多的变革,使管理会计环境适应新的经济本质。许多传统的会计系统已经不适用与所有的企业,更精确、更细致的管理会计模式将

41、会出现在新的管理会计系统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将会更加协调统一。社会的进步使得顾客需求多样化、复杂化,消费需求多样化要求企业必须从原来注重生产成本控制发展成为,信息技术成本投入和生产成本投入同等重要。现今,信息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原来的单一的财务会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管理会计在企业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未来企业经营和会计的发展趋势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将会更加紧密地结合统一。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结合。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实证研究成为一种国际化标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理论研究可以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但是它更需要在实际运用中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未来

42、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更需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参考文献:1余绪缨.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中国经济问题,1983(4)2费文星.西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3杨宗昌等.简明西方会计发展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4余绪缨.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5李天民.论管理会计的前景.会计研究,1988(5)6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讲主题的转变.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l)7赵晖。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会计之友,2006(5)。 8郑石桥,李宇立。关于管理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财会月刊,2

43、006(5)。 9郭延琦。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 北方经贸,2006(2)。 .10赵莹,陈元东。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态势与发展阻力。财务会计,2005(1)。11毛付根.管理会计.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12成蓉晖,曹湘平。会计集中核算评述。财会月刊J,2006,(1)13徐玉美,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选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14崔锡斌,从管理会计的特性看管理会计应用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1)15傅元略,南星恒,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回顾与创新J,财会通讯,2009,(07)16胡玉明.作业管理与企业管理思维的创新.北京:中国经

44、济问题,1998(5)17葛家澎.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厦门大学学报,1981(3)18危昊,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09,(12)19王鹏程,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J消费导刊,2009,(03)21胡玉明.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制度变迁与解释:1949一一1999,中国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2姜开齐.关于车间成本核算问题的研究.新会计,195101)23谢咸临.介绍天津刘长福小组的经济核算经验.会计,1952(9)24杜昂.冶金财会实践与探索.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25乔彦军.为什么国有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上乏力.会计研

45、究,1997(4)26刘汉章,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理论参考,199600)27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8冯巧根.日本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 1029林万祥.21世纪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现状与未来.会计之友,2008(上旬)30余绪缨.余绪缨学术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31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33于卫东.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济南: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 1034徐英.企业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现状及强化对策.时代报告,2006.8E

46、mloyment tribunals sort out disagreements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You may need to make a claim to an employment tribunal if: you dont agree with the disciplinary action your employer has taken against you your employer dismisses you and you think that you have been dismissed unfairly. For m

47、ore informu, take advice from one of the organisations listed underFurther help. Employment tribunals are less formal than some other courts, but it is still a legal process and you will need to give evidence under an oath or affirmation. Most people find making a claim to an employment tribunal challenging. If you are thinking about making a claim to an employment tribunal, you should get help straight away from one of the organisations listed underFurther help. ation about dismissal and unfair dismissal, seeDismissal. You can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