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浅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7583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浅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浅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浅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 要:黄金周假日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扩大我国内需、促进假日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仔细考虑,不难发现,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环境资源破坏,服务质量下降等,并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为黄金周假日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黄金周假日旅游;带薪休假;宏观调控;绿色旅游目 录一、回顾黄金周假日旅游发展的历史1 (一)我国黄金周假日的由来1(二)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的发展历史1二、分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主要

2、问题2(一)环境资源破坏2(二)服务质量下降2(三)出现了短期内的供求失衡3(四)交通和安全问题突出3(五)旅游项目非理性开发3三、解决对策及建议4(一)在提倡绿色旅游的同时强化对环境资源的保护4(二)修正服务缺陷,提高服务质量7(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7(四)切实加强旅游安全工作9(五)推行分时、分地带薪休假旅游模式10(六)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利用信息和舆论导向,调节假日旅游市场11(七)加强精神文化消费11四、结论12参考文献 12浅析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黄金周假日的由来“黄金周”的起始是1999年为了庆祝建国50周年大庆,国务院通过

3、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宣布,从1999年国庆节起,每年的春节、“五一”节和国庆节都放假三天。虽然法定的三个公众假期是三天,但在实施中一直是通过上移下借两个周末的形式,来形成每年长达三个七天的全国性长假,这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史无前例的。当时实行七天长假的主要动因之一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促进国内旅游等因素。“黄金周”长假的实施,的确在当时对推动经济增长起了一定的作用。“黄金周”最初的称呼来自日本。日本每年有一次放长周假的时间,是在每年的4月底5月初。日本一年中的4月29日是绿之节,5月3日是宪法紀念日,5月5日是儿童节,再加上两个周末,这样就形成了一周左右的长假。国内对“黄金周”

4、的称谓可能还因为觉得为期一周的长假给旅游业和其他有关行业带来了黄金般的消费。(二)黄金周假日旅游发展的历史黄金周假日旅游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金周假日是指以特定假日时间范围及其分布的基本内容的休假制度安排所形成的休闲特征明显的复杂社会系统。其中的休闲特征主要通过旅游活动表现出来。作为我国休假制度的特殊安排,黄金周产生了始料未及的积极影响,牵涉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二十年来,黄金周从无到有,从分散自行放假到统一国家规定,从习以为常的春节、劳动节、国庆节三个黄金周到现在多个传统文化节日所形成的“小黄金周”和重大节日的“大黄金周”共享的兴旺发达黄金周假日旅游经济,使黄金周在科学

5、规划和理性实践中经历了认识、兴起、蓬勃、成熟至理性的成长发展阶段。黄金周假日旅游在发展中寻求变革。我国首个真正意义的黄金周是2000年的劳动节,这是国家出台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后的第一个黄金周长假。当时由于个方面的促计不足还让缺乏预案,出现了处处游客爆满和景点供不应求,造成了管理和服务、安全和质量的高度紧张和不相匹配的严峻局面,第二年开始,为了迎接黄金周假日旅游高潮的到来,各省市和各景点都提前在各方面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使黄金周时迎来的汹涌人潮得以相对有序疏导和管理。尽管如此,但仍暴露出诸多旅游产业和设施供不应求,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二.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6、) 环境资源破坏 黄金周期间环境资源破坏严重。黄金周假日期间,各旅游景区和景点的游客猛增,对旅游资源本身与环境施加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作为旅游资源来说,游客数量的剧增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成分增多,而二氧化碳对于风景名胜古迹的化学成分具有腐蚀作用,这就会因为旅游者暴增而加速了环境资源的破坏。与此同时,作为旅游风景名胜古迹的环境而言,游人的素质高低可谓直接关系到其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方面。例如各地游客随地乱扔有机、无机的杂物和废弃物,个别不文明游客在参观完一处文物或景点时,往往不听劝阻,在文物旁或景点上随意刻上或写上“到此一游”等题词。对于景点景区内文明规定的“禁止攀爬”“禁止触碰”“禁止拍照”的

7、文物古迹和名人字画的攀爬、磕碰和拍照等,都会对景区景点的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安全带来负面作用。与此同时,旅游资源的可承载力都是有限的,任何一个旅游景区都有一定的游客承载量,当游客承载量超过其承载力时,就会导致旅游环境的恶化。例如广东肇庆的鼎湖山风景区,由于山清水秀并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负离子,被世人称为“天然氧吧”,但是节假日期间,那里却充斥着汽车的喇叭声,到处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汽油味。毫无节制的客流涌入,不但让游客无法领略到旅游的乐趣,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种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做法是无法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二) 服务质量下降旅游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服务质量是旅游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

8、命线,是旅游企业的中心工作,有质量才能有发展。离开质量谈效益,无异于空中楼阁、水上浮萍。我国现代旅游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旅游企业始终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常抓不懈,形成以质量意识为核心的行业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历程就是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些年来,在不断追求高质量的过程中,旅游企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批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市场、征服客人的名牌企业脱颖而出。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成为全行业的共识。然而,旅游“黄金周”巨大的客流使不少旅游企业无暇顾及服务质量,一定程度上放松了质量管理。极大地影响了旅游和相关现代服务业的

9、声誉以及旅游所在地的社会形象。例如酒店服务不能维持星级档次和基本规格要求,为降低成本,随意减少服务项目、服务环节。餐饮质量之低劣,更是黄金周期间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例如在一些旅行社的旅游合同中虽明文规定正餐标准为“十菜一汤”但每当用餐时,不仅菜肴难以下咽,而且分量极少,常常造成游客争抢食物的不雅观场面。从而使旅游者得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景区景点的游人成倍增加,也会导致原本服务于该岗位的工作人员承受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工作强度。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其忙得晕头转向,必然使其服务内容和质量大打折扣。临时招聘和匆匆上岗的地陪导游敷衍了事的不负责任使游客怨声载道。统计显示:黄金周假日旅游者得服务质量满意率普遍下

10、降,对旅游景区和景点的投诉成倍增加。(三)出现了短期内的供求失衡从假日旅游的特征来看,假日旅游消费活动高度集中在有限的区域中。对于一个具体区域来说,随着假日旅游产生条件的成熟,人们对旅游这种产品的需求程度急剧增长。而与此同时,供给却因为空间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在特定的区域中随需求的提高而迅速提高。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住宿、购物及旅游景点异常紧张和拥挤。游客在一些旅游热点城市和景区票难买、车难坐、饭难吃、身心疲惫不堪。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的消费急剧增长与供给速度相对缓慢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还呈现出个别地方旅游市场秩序差等现象,突出表现在“黑车”“黑导”“零负团费”“欺客宰客

11、”等损害旅游者利益的现象猖獗。这是对旅游市场秩序的严重破坏。影响恶劣,极大地败坏了旅游市场形象。(四) 交通和安全问题突出黄金周假日旅游交通运力相对不足。我国的运力平时就感不足。每逢黄金周,运输部都要在平时运输任务的基础上另加一亿多人次游客的往返接送。这不能不说是超负荷之举。鉴于旅游黄金周期间游客高度集中,数量庞大,于是,陆、水、空三方,长短途两线甚至采用大幅涨价的办法进行限员,却始终未能达到多数游客满意的效果。提前订票,不一定能订得到票;黑市倒票随处可见;票价飞涨,难以承受;超员超载,拥挤不堪;安全隐患,危机重重。目前,健康和安全,自然是游客安排出游首要考虑的因素。在我国,旅游相关行业正处于

12、全面兴起的态势中,但不乏大量投机行为,不少旅游相关企业偏重追求短期效益,以致旅游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比如游乐设施安全事故,景区道桥安全事故,淹溺事故等等。(五) 旅游项目非理性开发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刺激了各级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经济和大打“旅游牌”的信心和决心,各省市自治区的旅游规划作为旅游开发的前期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和高度重视。但是在这些旅游规划中,各地方政府对发展旅游经济的过度热情,往往干扰了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导向性。因为强调了旅游经济一元化的发展倾向,忽视旅游地的资源评价,致使旅游景区和景点缺乏正确定位和鲜明形象以及地方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忽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缺乏

13、经济可行性论证,致使旅游项目规划大都贪多、贪大、贪高、贪全,旅游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同类旅游景点的情况频频出现,到处都是缺少特色和内容相似:“民俗文化新村”“影视基地”“国家森林公园”,造成旅游景区景点接待设施的结构性失衡和巨额投资的浪费。这样做,不仅浪费了原有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也对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三.解决对策及建议(一) 在提倡绿色旅游的同时强化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导向的绿色旅游是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更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它是为社会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的

14、同时,以一种对社会和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旅游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了人地和谐相处的思想。因此,所谓的绿色旅游子旅游者、餐饮场所、景区管理者、景点服务者、旅行社和导游在内的旅游参与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各种场合和各个环节都必须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我们在看到旅游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开发中对资源造成破坏、对环境构成威胁等负面影响,积极寻求保护性开发措施,坚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只有走有效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

15、这一切,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同样,旅游业的合理发展也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改变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方式,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增强人民珍惜和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旅游环境观 胡锦涛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指出:“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面利益,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旅游业离开了优美的环境便无法发展,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利用应该相

16、辅相成。所以,我们在发展旅游业时,要立足长远,克服短期行为,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健康发展。要树立对旅游资源的忧患意识,要清醒地看到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已十分严重,大气污染,森林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日趋扩大;淡水资源危机,江河湖海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品污染有增无减;生物多样化日益减少等等。大自然允许我们失误的区间已所剩无几,回旋余地已十分有限,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积极、谨慎地做好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工作,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的方针。2、加强法制、法规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保护人文和风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增强法制意识。虽然我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森林

17、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公路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要严格贯彻执行。比如,任何旅游景点的开发,必须要先修路,路的设计应考虑旅游资源的保护;路渣极其他建设垃圾的处理,必须按公路法的要求,符合环境标准。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在空气、水源、噪声等多项技术标准中,对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保护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旅游法规和规划,科学开发,依法管理,严禁“三无”(即无规划、无计划、无设计),“三乱”(指乱分地、乱寻址、乱建造)建设。另外,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出台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法规。完善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高效

18、运作的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建立支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证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形成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组织保障体系和良好伙伴关系。 3、做好科学规划,进行合理有序开发 旅游开发必须与环境保护相一致。尽管很多旅游地的开发是打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旗号,但在运营中实际上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环。所以,开发时必须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价,在环境评价的指导思想上,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切切实实搞好环评。不能为了上项目,把环境评价作为幌子、走过场,要制定科学的规划。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环保与开发

19、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在,有的景点,砍掉大树种草坪、炸毁山景盖宾馆,不仅严重破坏了旅游的长远资源,而且从现实角度看,也影响了景观的和谐,搞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降低了景点的品位。同时,在景点开发中,一定要坚持整体规划在先,开发经费不足,可以分阶段开发。切忌胸中无全局,开发无布局,从孤立的小景点看,还有点味道,但从整体布局看,可能是一个败笔。不但花了冤枉钱,而且会形成整个开发规划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另外,在自然景观为主的地方,要尽可能地少建人文景观。自然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切不可为后辈留下太多的遗憾。还有,景点开发的建筑材料也要尽可能使用环保产品,注意各种资源的节约。依靠科技进

20、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各级政府在大力发展作为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的旅游业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负有主要责任,因此要把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落实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实践中,成为检验当地旅游业成绩得失的主要指标。 4、加强管理和监督,积极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一个生态系统处在自然状态下,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一旦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人的影响便削弱了这种能力,所以要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旅游开发与保护离不开政府主导,所以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旅游开发的管理,特别是那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景区,更要加强监督。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措施,并

21、要付诸实际行动中,体现在每个具体项目和运行环节上。管理者自身要坚持带头遵守,同时,要不断建立健全游客在旅游中应遵守的规范,使其有章可循。促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文化保护。 5、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进行考察时,都是把有没有保护措施,有没有公众参与保护的意识放在首位。应加强开展全社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与教育,加强科普工作,加强对游客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旅游,其内涵博大精深,上包括天文,下包括地理;前浓缩历史,后展现未来。既是我们丰富的教科书,又是培养我们情操和体魄的广阔天地。由于旅

22、游者文化层次不同,欣赏品位各异。要使每一旅游者,在每一次旅游中都有健康的收获,当然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作为旅游的管理者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去引领各界人士认识旅游的内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启发大家,自觉地把旅游和保护密切相连,提高旅游者、旅游管理者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社会氛围。 6、推出生态旅游产品,提倡绿色环保游 在旅游开发中,要贯彻生态意识,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和各种新型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如餐饮结合本地特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住宿设施与周围环境相

23、协调,具有地方特色。景区内尽可能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以较原始的交通工具为主,如步行、马车、自行车及利用自然能(风力、水力等)交通工具,既体现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特色,又可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购物方面提倡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的土特产品。在对土特产品的开发上,首先也要树立环境保护观念,不能把应保护的资源作为特产而出售。对违反者,要坚决打击和取缔,更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要有计划性,不能竭泽而渔。 总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项关系子孙万代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促进这项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二) 修正服务缺陷,提高服务质量旅游服务质

24、量是一个地方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展现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宣传地方文化、增强景区景点吸引力的最有效的方式。景区景点的标识、停车、休息、卫生等设施以及旅游服务人员的用语及表情等,都是营造舒适旅游氛围、打造精品旅游的重要环节。 1、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考核、奖励机制。通过严格考试,选拔合格的导游、讲解员;建立资格证书吊销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行业进出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不得推诿扯皮,旅游从业人员要努力做到微笑服务;制定有效的奖惩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适应旅游服务的需要。 2、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只有旅游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旅游相关工作人员的充足及完

25、善和旅游岗位的不空缺,才能确保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使得旅游从业人员能尽可能地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及服务技能,从而起到对旅游行业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大力度倾力培养一批符合现代市场需要的具有专业旅游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型或复合型人才,组织起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逐渐在假日旅游市场取得领头羊地位的旅游行业和品牌企业注入更为新鲜的血液和动力。定期对旅游服务人员进行轮流培训,提高讲解水平和服务质量;发挥旅游主管部门的作用,切实把培训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做到长年有计划,短期有安排,使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树立模范和榜样,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加大对优秀导游、讲解员、服务员

26、的重点培养,带动我市旅游服务人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3、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督察制度发挥社会力量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宾馆、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经常性的跟踪监督,并将他们的评价作为宾馆、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服务人员评优的重要依据;将新闻媒体曝光与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加大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的好坏必然会影响旅游服务质量。因此,在城市入口、路口、公交站点、各个景区景点设立醒目的旅游指示牌;优化公交线路,在各主要景区景点之间开通可以直达的公交车;在景区景点内外设立可供游客休息的长椅等设施;把旅游和汉文化的宣传结合起来,增加文艺表

27、演和民俗体验;加强对各个景区景点停车场、卫生设施的管理,不断提高我市旅游服务的硬件水平。 (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休闲度假旅游的快速升温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游客对旅游环境、食宿条件、交通状况、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旅游业的基础设施薄弱、硬件不足、软件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各地应投入更多资金做足“基础功课”,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停车场、步行道、非干线公路和垃圾处理设施等。1、建立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协调机制将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作为专项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和交通、林业、水利、

28、文化、体育、商贸等相关产业规划以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并与旅游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相衔接。各地在编制和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须充分考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留足发展空间。规划部门要加强规划管理,监督管理好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旅游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2、加强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旅游公路建设。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旅游区与各县市之间、旅游区与旅游区之间公路的行车条件,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认真抓好规划方案的实施,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多渠道筹集公路建设资金,落实配套资金,积极争取国家

29、、省在项目资金、土地政策上的支持,加快旅游公路建设步伐。力争实现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游、民族文化游、工业旅游、手工业工艺旅游、乡村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七类景区快线公路通达比例达80以上,全面完成旅游公路规划建设项目。加快完善机场的配套设施,提高通航能力。拓展航线和增加航班密度,发展包机直航旅游。争取铁路部门的支持,开通直达旅游列车。加强内河航道建设,提高航道等级和运输通行能力,改善和增加水上交通旅游客船设施。 在这方面,武陵山区就抓住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强区域合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公路交通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加快建设渝怀铁路等,着手修建长渝高速公路,整治乌江、长江等

30、流域及其境内码头,实施旅游畅捷工程。建立四通八达的旅游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把武陵山区旅游点与海内外各地连接起来。3、加强旅游城市接待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重点旅游城市的基础设施。加强城市供水、供电、通信、道路、公共交通、指路标牌、停车场、卫生厕所、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旅游县市要开通城区到景区、景点的定线旅游客运班车,提高车辆档次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各景区服务中心要按照能向游客提供旅游宣传资料、旅游咨询、旅游活动、旅游投诉等服务的功能要求设计并组织实施。全面完善重点县市和重点旅游乡镇、重点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旅游住宿设施建设。以重点

31、景区和乡村旅游点为依托,加快建设绿色环保酒店、中低档的经济型酒店、汽车旅馆、自驾车野营露宿基地、乡村旅馆,鼓励城镇和景区居民投资改造住房设施建设家庭旅馆。建设旅游休闲设施。根据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消费需求,适时地将单纯的“观光旅游”转化为“休闲旅游”。加快建设适应游客休闲的餐饮、购物、娱乐、健身、欣赏设施。重点建设民族文化演出活动的固定场所;建设一批参与性较强的景点。在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适时开展举办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系列展示活动。4、加强旅游目的地接待设施建设。加强高等级公路沿线综合服务区建设。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相互配合,建设好封闭式高等级公路沿线餐饮、购物、加油、车辆维护、小憩、旅

32、游信息指南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加快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做到通信、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餐饮、公厕、停车场等设施完备,配套齐全,交通便捷,标识清楚。创造条件争取安装旅游信息电子触摸屏。进一步加强人行步道、汽车电瓶车通道及漂流救援点等安全设施建设。(四)切实加强旅游安全工作黄金周假日由于人流比较大,给安全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旅游安全工作的领导,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在黄金周之前认真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要认真做好旅游交通安全工作。交通局要

33、对营运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况良好,杜绝车辆带病上路,并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消除驾驶人员麻痹思想,监督有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要做好各类大型活动的安全工作。黄金周期间,各区县、景点都会举办一些旅游节庆活动、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容易造成人流集中、拥挤的情况,要充分估计各种大型活动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井然有序。旅游部门要加强对旅游团队安全的管理,督促旅行社组织旅游团队外出旅游时,密切关注和掌握旅游目的地的安全信息,制定避险防范措施。外地旅游团队在西安市或西安市旅游团队在外地遭遇紧急情况时,旅游部门要及时准确掌握情况,妥善处置并迅速上

34、报。公安局要成立假日旅游治安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假日安全保卫方案,充分发挥110在旅游安全中的作用,加大对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卫生局负责旅游单位食品卫生和食品加工场所的监督管理,对全市旅游单位的卫生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防止食物中毒。要在120急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假日旅游紧急救援系统,建立健全市级、区县及旅游单位三级救援网络。要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突发性的安全事故,要按照先收治伤员、后收费的原则,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对全市所有游乐设施及景区缆车进行安全检查,对旅游单位及周边地区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等

35、进行专项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对有安全隐患的设施,要坚决停止运营。气象和防汛部门要做好黄金周期间的天气预报和防汛安全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山岳型景区的防汛安全管理,遇有可能产生危险状况的阴雨天气,应当及时发布信息。黄金周假日期间,要坚决执行遇到恶劣自然条件时,关闭山岳型景区的规定,切实保障广大游客的安全。各区、县政府及市旅游、文物、园林、宗教及综合执法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属地化管理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的管理职责,加强对景区景点的管理和指导,强化对旅游景区内各种设施设备和山岳型景区路况的检查,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要把防止因游客拥挤出现安全事故作为工作重点,制定参观游览高峰期分流预案,拓宽狭窄道

36、路,增加安全设施。要进一步完善指示牌及危险部位警示设置,杜绝发生因危险警示不到位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五) 推行分时、分地、带薪休假旅游模式确定推行带薪休假制度,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政府对国民关心的表现。从心理的角度来分析,无休止地工作会使人感到无比的压抑,长此以往,会使人丧失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并引发个种疾病。因此,有计划地安排休假,既是保证人的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保证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与集体休假相比,“带薪休假”制度有利于满足日益明显的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更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带薪休假制基本上可以保证个人自主选择休假时间,在很大

37、程度上避免了休假方式的过分雷同。这样既有利于第三产业各个行业均衡发展,也有利于企业以多种形式和多个档次,充分满足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从而从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水平上扩大并满足消费需求。带薪休假旅游一般具有规模大、消费水平较高、停留时间较长、附属活动较多等特点,现在成为高档旅游市场的一部分,其规模仍在扩大,世界各国都有一批旅游企业专门经营这一市场。带薪假日旅游的分时、分地性可对假日旅游热潮起到分流作用,调节旅游目的地的淡旺差别,缓解假日旅游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实行“黄金周”旅游需求的集中性、跳跃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长此下去将会损伤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营和消费基础,而分时、分

38、地带薪假日旅游模式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假日来临之际,企业可以采取提前或推迟放假,如“五一”节从5月1日到5月3日为全国节假日,企业可选择4月28日到4月30日或5月4日到5月6日这些时段放假。这样就等于增加了黄金旅游时间,从而避免在“五一”“十一”“春节”等少数几个旅游时间中发生人流过于集中或交通、住房拥挤、景区超载等问题。例外,假日旅游构成多为“家庭型”“亲朋型”,而带薪旅游恰好有可带家人、朋友一起旅游的条件,可以满足那些需在假日期间带亲人朋友出去旅游的愿望。因此,带薪假日旅游模式是调节旅游假日负面的重要对策之一。(六)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利用信息和舆论导向,调节假日旅游市场为全面提高

39、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经济的相关和配套服务的质量,应在我国旅游全行业和整个现代服务业加强管理,加强行政立法和严肃各项纪律,全面提高旅游企业相关服务人员的素质,特别对重点景区和景点和国有旅游企业,更要率先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彻底分开,尽快将旅游企业推向市场,取消各种行业内和地方性的保护措施,使我国的旅游企业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营者,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并以科学发展观为向导,学会按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来组织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以促进我国旅游企业和整个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假日旅游中多数旅游者不约而同选择相同的目的地,在空间和时间上集聚。信息不畅是首要问题,信息成为

40、制约假日旅游有序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旅游者、旅游服务企业和公共机构信息资源的缺乏使信息指导机制的建立非常必要。信息指导机制的建立,则要求健全旅游信息网络。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中,大量的信息具有公共性和共享性。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旅游信息网站,利用互联网的高科技优势,把全国各地的旅游者事先填出的旅游意见、旅行社的组团信息和当地旅游部门的接待信息输入互联网,加以统计,作为信息输出。同时根据这些信息尽快建立旅游客流测报制。特别在节日前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站通报全国旅游热点城市和景区的游客量、交通、住宿等状况,不但可以疏导游客流向流量,而且偶尔可以避免旅游企业经营操作和旅游者出游的盲目性,事先科学的

41、管理。(七) 加强精神文化消费旅游不是黄金周假日的唯一选择。1999年,国务院提出设立“黄金周”制度,但是没有任何引导民众旅游的政策或文件。换句话说,旅游是黄金周活动内容的备选方案之一,但大家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旅游。黄金周小长假对于长期压制旅游需求的大众来说,只是一个引致因素。在亲朋好友共有的休息时间里,可以引导人们尝试一些平日无暇享受而常常被忽视的事。比如补充睡眠、健身美容、购物娱乐,甚至仅是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相对于吸引旅游者,城市(或城镇)也可以针对本地居民进行一些节日活动设计和宣传,吸引本地居民。如此,都有助于在黄金周分流旅游者,一定程度上缓和拥堵现象。四结论作为假日经济与旅游相结

42、合的产物,黄金周假日旅游带给我们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只有因势利导,积极妥善地处理好其中的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假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使假日旅游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何小莲.宗教与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12-252刘新平.旅游者行为M.北京:北京出版,20083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4魏小安.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R.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5薛群惠.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6叶全良.旅游经济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7张广瑞.关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2010:7-108任萍.黄金周旅游利弊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2007:46-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