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ASP网络考试系统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7640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ASP网络考试系统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ASP网络考试系统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ASP网络考试系统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ASP网络考试系统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ASP网络考试系统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ASP网络考试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ASP网络考试系统设计.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网络化考试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兴起的,随着WEB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国内的网络化考试正逐渐兴起。网上考试系统(IES)是一套基于B/S体系,采用数据库Microsoft Access 2000和先进的ASP和技术开发的,以组织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和考试为目的的标准化考试系统。该系统定位在基于网络的在线测评和内容管理系统,提供极其方便的创建大量试题试卷和调查问卷的方法,这些发送到网上的内容可以是开放性的,使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也可以是保密的有严格限制,通过系统来限制用户的使用功能,学习考核两相宜。本文介绍了采用ASP技术一个简单的网上考试系统的过程。内容简介如下: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

2、论,简述了开发网络考试系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系统的设计思想,并对开发工具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二章为需求分析,阐述了系统功能分析,系统结构分析,系统的开发环境。第三章对数据库进行了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用详细的图表表达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数据库的建立与连接作了概述。第四章的系统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的工作方式,系统的功能模块及系统的工作数据流。第五章是考试系统的界面设计,概要的介绍登录界面和主要的功能界面的设计方法和技巧。第六章叙述了网站的建立与运行。第七章简述了系统测试的方法,测试的结果分析和解决办法。最后是毕业设计小结,包括致谢及参考文献。为了使读者能更方便的理解本系统

3、设计的过程,论文中配有详细的图表,对图表分别作了简要说明,并进行了统一编号。由于本系统设计中编写的程序代码众多,限于篇幅的原因,完整的代码以附录的形式放在正文后面,以供参考。【关键字】网上考试、ASP、ODBC、SQL Server。ABSTRACTHave an examination networkedly and rise on the basis of Internet, ripe day by da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B database technology, the domestic one has an examination network

4、edly and rises gradually. Have an examination system (IES ) whether one because of B/S system , adopt database 2000 Microsoft Access and advanced ASP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n the net, in order to organize objective just, science rational and have an examination for to standardize the system

5、of having an examination purpose. This system orients testing and assessing online and content administrative system because of the network, offer convenient establishment a large number of examination question paper and method of the questionnaire extremely, these content put on the nets can be ope

6、n , make anyone able to get ; It can be the secret limiting strictly too, limit users function of use through the system, learn to examine two suitably . This text introduction adopt ASP technology one having an examination the systematic course on the net simple. Brief introduction is as follows:Th

7、e full text divides into eight chapters altogether. Chapter one the introduction, sketch the network of developing and have an examination in systematic background , purpose and meaning, systematic design philosophy, and has introduced the simple one to the developing instrument. Chapter two analyse

8、 , have explained that the systematic function is analysed , systematic structure analysis for the demand, systemat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Carry on demand analyse to database concept structural design , express interreaction of thing with detailed chart, and foundation and connect summary of mak

9、ing in database. Chapter four system design,introduce by function not systematic in detail because it design, way not working of system, systematic function module and working dataflow of the system. Have an examination systematic interface design , introduction log-in interface and main function de

10、sign method and skill of interface of outline. Chapter six narrated the setting-up and operation of websites. Chapter seven the method to sketch system testing, analysis and solution that the ones that test fruit. It i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graduation project finally, including thank and list of r

11、eferences.For enable reader convenient understanding course that system design this, thesis furnished with the detailed chart, make brief illustration separately chart , go on serial number of unifying. Because procedure that systematic design this write code numerous, reason as space is limited, th

12、e intact code is put behind the text in the form of appendix, for your guidance.【keywords】networked examination, ASP、ODBC、SQL Server。目 录ABSTRACT3第一章 绪 论61.1 系统的开发背景61.2 系统概况61.3 系统实施计划7第二章 系统分析82.1 用户需求分析82.2 系统功能分析82.3数据流程图92.4数据字典10第三章 数据库设计123.1 数据库需求分析123.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123.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143.4数据库的建立与连接1

13、5第四章 系统设计174.1概要设计174.2 详细设计18 第五章 系统界面设计225.1 输出设计225.2 输入设计225.3用户界面设计设计原则23第六章 网站的建立与运行256.1 网站的配置256.2系统的运行25第七章 系统测试267.1系统测试的方法分析267.2系统测试用例设计267.3测试结果分析27 毕业设计小结27参考文献28致 谢29第一章 绪 论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5级翁源函授本科班 学生姓名:郭怀龙指导教师姓名:龙腾芳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绪论部分对本系统的开发做了简要的描述,主要介绍了系统的开发背景、系统体系结构、安全性、管理权限控制问题,以及系统实施计

14、划等内容。1.1 系统的开发背景 纵观计算机化测试的研究和应用的历史,可以看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测试中的应用从当初单纯的判分,到IRT模型出现后的自适应考试,再到现在的基于网络的情境化、模拟化测试, 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试题的形式也在此过程中发生着变化,从固定在单一试卷中的试题发展到了可以自由组合的题库,再到现在的多媒体试题库。随着题库的建立,组卷变得方便了,测试的形式也发生着变化,由所有学生同考一张试卷的大规模的集体测试发展到了同一场考试使用等同考查效力的不同试卷的小组测试。 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卷、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这种工作将是一件十

15、分烦琐和容易出错的事情,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先后出现,并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要求利用网络系统来进行在线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以达到提高考试的质量的目的,并使考试趋于公证、公平、客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上考试系统的实现及应用是未来信息社会发展应用的一种趋势,在此本着探索的原则,设计一个简单的考试系统,既使原来的知识学有所用,又学到了新的知识,为向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写下开端。1.2 系统概况1.2.1基于B/S模式B/S体系即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体系

16、。在B/S的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浏览 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许多服务器发出请求。B/S结构极大的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客户机上只需安装配置少量的客户端软件即可, 服务器将担负更多的工作,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将在服务器上完成。当用户从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请求时,Web服务器会自动将ASP的程序解释为标准的HTML格式的主页内容,用户端只要使用常规可执行HTML程序的浏览器,就可浏览ASP所设计的主页内容,因此与浏览器无关,并且保证了ASP的源程序代码不会外漏B/S体系的优点是,系统安装维护简便,数据集中管理,便于分散用户使用,适应互连时代软件的发展趋势。 1.2.2安全管理机制 由于考试

17、系统的特殊性,安全性显得格外重要。网上考试系统(IES)从考生登陆(注册)到参加考试,到查询考试成绩采用了数据加密技术,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另外在考生考试模块的设计中,采用了必要的安全技术,例如:禁止刷新禁止查看源代码考试结束自动交卷等等。1.3 系统实施计划系统目标:开发一个小型的标准化考试系统,以组织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考试为目的。开发工具:系统前台界面是以Dreamweaver为平台开发的ASP动态网页;后台数据库是利用功能强大的Microsoft Access 2000开发的,并且以ODBC的方式进行数据库连接。采用ODBC存取数据的最大好处是应用程序的开发系统不须要与数据库是属于同样

18、的系统。 开发设计思想:l 系统的优点不仅仅要体现在功能上,还要在使用上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l 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系统的维护。l 在服务器、数据库等多个层次上提供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l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良好的可扩充性,可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在功能和规模两方面随时进行扩展和升级。第二章 系统分析开发一个软件首先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其主要工作是确定系统的规模和范围,确定软件的总体要求以及所需要的硬件环境和支撑软件,确定待开发软件与外界的接口,根据用户的情况确定软件对操作的要求,以及待开发软件总体上的约束和限制。系统

19、需求分析有助于弄清对需开发的软件、硬件环境、支撑软件和操作人员的要求。系统需求分析的过程实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需要系统需求者与系统开发者之间的反复商讨。在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时所要考虑的项目和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结果一般包括:分析计划、项目与用户的联系、系统目标、现行系统、数据元素及结构、向用户做调查、对其他系统的调查、各种方案、选择设计方案、结构分析和下一阶段的计划等。2.1用户需求分析 本考试系统的主要用途是供校园内部考试、或者机关单位的培训考试之用,其规模比较小。其用户有考生用户、系统管理员两类。 对于考生用户来说,要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考试操作功能,考试应该让考生充分发挥其知识水平,不

20、应因为客观原因而影响考生的正常状态。系统反应灵敏迅速,如在执行用户登陆、试卷提取、成绩查询等功能时,应快速做出响应。对系统管理员来说,要提供方便统一的管理功能,管理员可以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统计考生的基本信息,管理员面对的是众多考生,要对考场、考生、试题做统一的控制,负责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对试卷的保密、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性等方面有比较高的要求。2.2 系统功能分析1. 对学生信息的管理(1)考生的报名注册。文件录入考生资料时 证件号码不允许包括空格 否则会出现在考试机输入正确证件号码但报告错误的情况出现。 报名编排必须一次完成 不能把本次考试的学员分两次报名编排,如果分两次最后一次编

21、排的数据会覆盖第一次上报的数据,造成数据丢失。 (2)、用户管理。可以锁定用户,限制是否可以登陆、是否可以参加考试;2. 对考试科目及题库的管理功能(1) 管理员可以对考试科目进行设置,如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2)用户题库设置。题库共享:管理员可以设置那些题库为共享题库,共享的题库所有部门都可以使用;专用 题库只能供某一个特定的部门使用。3.题库的功能(1)、随机组卷,所有参考人员使用决不雷同的试卷;自定义组卷,管理员选择考试的试题,所有参考人员按照预定的试题使用同一份试卷。(2)试卷库的功能为:做备份,有据可查;为以后的组卷提供依据:教师可以调出试卷库中的试卷或直接使用,或作参考,或在此基

22、础上稍加改动形成新试卷;通过从试卷库中选取已公开的试卷,供学生进行自测,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成绩查询功能(1)当考生考试完某一个科目后,可以直接提交试卷就会看到该科目的分数;(2)管理员可以查看所有考生成绩;(3)可以打印正式试卷,可以打印标准答案。5. 管理员信息的管理 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的注册和修改,用户名和密码要具有唯一性。6 安全机制 只有本系统的管理员才有对数据库的管理和修改权限,例如对考生姓名、考号、成绩、试题的更新与修改,不允许未经过授权的非法用户登录修改。2.3 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是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它

23、可以反映出新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输入输出、系统内部的处理、数据传送、数据存储等情况。它的绘制依据是现行系统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是系统总体设计图。 本系统的分层数据流程图如图2-1所示 图2-1 顶层数据流程图考生用户和管理员用户有着各自的功能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又有着相互联系。根据用户的功能关系,有如下第一层关系数据流程图。 图2-2 一层数据流程图2.4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的工具之一,它对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数据元素给出落迷定义,能清晰的表达数据处理的要求。数据字典的条目可以分为四大类,即数据流条目,文件条目,数据项条目,加工条目。其中最主要的是词条描述,即对于在数据流图中每

24、一个被命名的图形元素,均加以定义。由于数据字典条目众多,在此只给出典型的数据字典描述。 考生信息的数据字典描述如下:考生信息学号+姓名+身份证号码+所在院系专业(班级)学号10-20位数字3.身份证号码 =15位数字 18 位数字4姓名2字符55. 所在院系=院系名称+院系代码6.专业(班级)=专业名称+专业代码+班级名称 本系统的考试科目管理的字典层次关系图如图2-3所示:图2-3 考试科目数据字典的层次关系第三章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存储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

25、性。设计数据库系统时首先应该充分了解用户在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添加的需求。数据库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l 数据库需求分析l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l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l 数据库结构的实现3.1 数据库需求分析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的要求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数据库需要的存储信息如下:l 管理员信息:管理员代码、管理员姓名、密码、管理员权限l 考试科目信息:科目编码、科目名称l 考生信息:考生学号、考生姓名、密码、考生系别、已考标记l 题库信息:题目编号、题干、题目选项、试题答案、被选标记l 考试信息:考试编号、考试题目数量及分值、考试时间、开考及结束时间、试卷创建者、审核者、设置

26、日期l 考试成绩信息:考试编号、考生学号、考生姓名、考生系别、考试科目、考试成绩、考试时间3.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得到上面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以后就可以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管理员代码密 码管理员 管理员权限 姓 名图3-1为管理员信息实体E-R图IDCard姓 名考生学号 考生系别已考标记考生信息图3-2 考生信息实体E-R图题干试题编号题目选项题库信息试题答案题目分值被选标记 图3-3 题库信息实体E-R图 考生学号考试编号考生姓名成绩信息考生系别考试成绩考试科目图3-4 考试成绩信息实体E-R图注意事项考试时间考试编号考试信息试卷创建者设置日期审核者图3-5考试

27、信息实体E-R图3.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在上面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数据库中的表格以及各表格之间的关系。根据本考试系统功能要求,需要在ACCESS里创建数据库,建立的数据表如下所述: 1. 为了便于用户登录,安全管理和维护数据库,建立用户信息表,如表3-1所示:表3-1 管理员信息表(admin_infor)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UserIDText用户身份号码UserNameChar用户姓名PwdChar 密码2. 为了存储考试科目信息,建立考试科目信息表,如

28、表3-2所示:表3-2 考试科目信息表(subject_infor)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SubjectIDText考试科目代码SubjectNameChar考试科目名称3.为了存储各个考生的信息,建立考生信息表,如表3-3所示:表3-3 考试系统考生信息表(student_infor)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idid自动编号StudentID Text考生学号SubjectidText考试科目pwdText密码 4. 为了存储各科目的试题,建立考试题库信息表,如表3-4所示:表3-4 考试系统题库信息表(questionlibrary_infor)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IDText试题题号SubjectC

29、har考试科目TypeText题型Question Text题干Text1Text选项1Text2Text选项2Text3Text选项3Text4Text选项4AnswerText正确答案MarkYes/No标志该题是否被选中 5 建立考试成绩表,存储每个考生的成绩信息,如表3-5所示:表3-5 试系统考试成绩信息表(examscore_infor)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StudentIDText考生学号StudentNameChar考生姓名SubjectText考试科目ExamDateText考试日期ScoreText考试成绩3.4 数据库的建立与连接本考试系统采用的数据库为Microsofe

30、Access 2000,首先需要安装Office 2000。在安装好的Office后,打开Office中的Microsofe Access,建立一个名为examination的数据库,按照3.2节中的设计在新建的数据库中建立考试系统的数据表。如图3-6所示。图3-6 在SQL Server中建立数据表按照要求建立好数据库后,需要建立网站页面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代码如下:因为这段代码几乎在后面的每个动态页面中都要使用,所以现在把它单独封装为一个文件,命名为connect.inc。后面如果需要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只需要在页面代码的前面将这个文件名包含进去就可以了。第四章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阶段主要解决

31、所开发的软件“做什么”的问题,设计阶段就要着手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设计阶段的工作通常分成两步,即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考虑如何把被开发的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并决定各模块之间的接口。4.1 概要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整个考试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实现尽可能单一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参数传递调用。本系统根据用户权限可以划分两大功能模块:管理员功能模块、考生功能模块。系统的各大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l 管理员后台管理模块包括:管理员信息管理模块、考生信息管理模块、考试信息管理模块和成绩查询管理模块l 考生登录功能模块包括:考试科目选择、自由参加考试和个人成

32、绩查询功能图4-1 系统功能模块图 考试系统的用户分为管理员和学生两种,工作流程分为题库与组卷、考试及批阅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支持系统的数据库分为:标准化题库、试卷库、答卷库、统计信息库。系统的功能模块分别为:试题编制、试题管理、试卷生成、身份确认、考试与提交、试卷批阅、统计分析、成绩归档、成绩发布等。 考试系统的一般流程如图4-2所示:考生 图4-2 系统工作流程图管理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做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了。由于本系统在实际实施时略去了一些复杂的功能,只是力求设计系统的最简单和最基本功能,对系统功能的分解如下:4.2详细设计4.2.1 登录管理模块设计为了数据库使用的安

33、全,预先将用户名和口令存放在数据库的用户口令表中,用户登录前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并执行一次数据库的查询,验证用户身份。为了维护考试系统的安全,确保系统用户的个人信息,防止非法用户登录,系统在登录界面设置了用户登录密码机制。本系统的登录机制分两部分:考生登录模块和管理员登录模块。该机制的设计是在用户登录窗口设置了文本框,供用户输入个人信息。用户只有通过浏览器的文本框输入用户账号和密码,以及进入系统的身份(包括考生和管理员),经过系统检测正确后,才能登录考试系统。当输入信息不合法时,系统自动返回到登录界面要求用户重新登录。用户登录模块的工作流程图如图4-3所示。图4-3 登录模块流程图4.2.2

34、科目管理模块考试科目管理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在设计过程中是为系统下一步题库管理和试卷自动生成服务的。在通过本系统进行网上考试时,须事先对考试科目进行管理,实现科目的添加、删除和修改。为了实现这些功能,设计时在该模块中设置了一个添加考试科目的文本框和几个功能按钮,利用ASP技术来实现考试科目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管理员登录后,可以添加考试科目,输入有误时可以及时修改,在对已考过的科目可以执行删除命令,以维护系统的数据稳定。4.2.3组卷模块功能的实现组卷分为手工组卷和自动组卷两部分。 手工组卷的特点在于为管理员提供方便的查询试题和分析试卷的功能。一般在进行组卷时,希望能够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在

35、此基础上能够清楚地了解试题的知识点分布。预先建立章节结构,把章节与知识点联系起来:按照科目的结构添加章节,并在每个节后添加知识点。试题库中试题和知识点相对应,这样就可以把题库和章节结合起来,能够使题库为多人所使用。当然能够查到的试题只能属于公共题库和组卷人个人的题库。 组卷时,组卷人可以选择章、节和知识点,组卷程序列出所选知识点所对应的试题,供选择。根据题库中题量的多少由教师自行决定选题方式。题量较小时,可以一次列出所有的试题;题量较大时,则选一个知识点,列出考察该知识点的试题。如果一道试题包含不同的知识点,那么该试题只有在选中权重最大的知识点时才会列出。当然,如果要求获得更大范围的试题,这时

36、列出所有涉及该知识点的试题。这样做的好处在于:(1)突出试题的主要考察点,试题虽然涉及了多个知识点,但考察的知识会有所侧重(2)避免试题重复。4.2.4题库管理模块题库系统模型:经典测验理论、题目反应理论。经典测验理论适合于传统形式的测试,而题目反应理论更适合于自适应测试。考虑到目前的网络教学中,个别化测试和教师组卷的集体化测试同时存在,因此同时采用两种测验理论。两种理论基础上建立的题库无非在描述上有差异,因此采用描述库和题库分开的办法,即建立一个统一的题库,再分别按照经典测验理论和题目反应理论建立描述库。这样能够共用一个题库,而且在组卷时可以只调用描述库。题库管理模块是考试系统后台管理的主要

37、功能之一。本模块设计包括考试科目的选择, 题型的设置,试题的浏览、查看、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题库管理应设计有安全的保护措施,防止恶意用户非法登录系统随意修改、删除。4.2.5试卷发布功能模块教师完成组卷后,试卷尚未发布,学生端还看不到试卷,在发布前,教师可以随时修改试卷,一旦发布,该试卷就不能再更改。发布的过程就是在学生端为每个学生创建一份试卷,把所有的试题信息,包括题干,选项(其实是试题和选项的id),试题顺序,选项顺序写入每个学生的试卷表中。发布过程可以通过触发器完成。如果教师设定属性:试题顺序随机,选择题选项随机,那么生成每份试卷时都随机排列试题顺序和选项顺序,能够生成多份形式不同的

38、试卷。4.2.6考试过程控制模块学生端一旦进入考试页面开始考试,计时器就开始计时,在页面跳转时,计时暂停,待新页面载入后继续计时,到了规定的时间,自动上缴试卷。在考试过程中采用分页显示的方式,同时用一状态框列出已答试题和正在作答试题,便于学生掌握自己的答题情况。学生可以修改已作答的试题。最后学生上交试卷,或者到时自动上交。系统实现自动批阅(包括判断题、选择题等客观题),主观题则提交给教师批阅。在教师批阅时,不仅显示 学生的答案,还显示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便于教师参考进行评分。教师批阅完后,主观成绩也入库,与客观成绩汇总,形成试卷最后的成绩。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得考试具有严肃性和公平性

39、。4.2.7 成绩查询模块阅卷完毕后,即使是完全计算机评阅的试卷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察看后,才能发还。因为教师可能需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一定的调整。一旦确认了试卷成绩,所有的成绩就发还给相应的学生。此时就可以对成绩进行查询。在成绩查询模块中设置了考试科目选择的下拉菜单,供考生查询。考生可以选择可是考试科目,查询自己已经考试过的成绩。其设计思想是:当系统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考生学号或姓名时,将其与数据库的成绩表进行从上到下进行比较,当找到学号或姓名相同的数据项,将该项返回到WEB页面呈现在用户面前。 第五章 系统界面设计软件界面设计包括代码设计、输出设计和输入设计.在本章主要介绍输出设计、输入设计、用户界

40、面设计设计原则以及典型的例子的分析。 5.1输出设计 在输出时有以下准则:系统只显示必须的数据,与用户需求无关的则省略。在一起使用的数据显示在一起。显示出的数据与用户执行的任务相关。每一屏显示的数据量,包括标题、栏题等,不超过整个屏幕的30%。实例:本系统的输出形式主要是打印机输出和显示器输出。以成绩查询的结果输出为例说明输出设计的原则。当管理员在高级查询中查询单个学生的成绩时,显示器显示此学生的姓名、学号、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分数;当查询某个班级或某个分数段的分数时,查询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在显示器上,每一屏允许显示30个成绩项,当多于30个时可以通过屏幕滚动的方式来查看。当需要打印时可印在

41、打印纸上,或采用脱机分散的方式,将信息输出在磁盘等介质上,由用户自己打印。5.2输入设计输入设计是指输入系统的结构设计。本系统主要的输入装置就是键盘。可通过以下方法减少用户的输入工作量:对共同的输入内容设置默认值;使用代码和所写;自动填入已输入过的内容或需要重复输入的内容;使用列表选择等。 输入设计的原则:明确的输入,在用户按下确认键时才确认输入。明确的取消,当用户中断了一个输入序列,已经输入数据不马上丢弃。确认删除,为了避免用户错误的删除某些数据,只有当用户确认要删除数据时系统才执行删除动作。以学生信息为输入为例来说明输入设计的原则。在输入学生所在院系、班级及专业时,采用下拉菜单选择的方式以

42、减少用户的输入量,以某一班级为单位输入时,自动填入上述需要重复输入的数据项;输入学号时,若输入的是一组连续的学号,可自动填入这组学号中相同的数字,再从键盘键入每个学号中不同的数字,当输入的信息超过有效的数据范围时,应及时给予提示信息。5.3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原则在进行用户界面设计的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循人机工程学中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即用户界面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简单性、易学习和易使用性,以及立即反馈性。为了提高整个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用户界面提供的环境首先应是高可靠少出错而且容错 性好。为了达到此目的,在设计中使用户界面对用户的每个输入都作适应的响应,容许用户操作上的失误。在出错的时候以消息

43、框的方式报告错误,并提示错误的原因。简单性是人机工程基本原则之一。用户界面简单性主要包括输入和输出简单性。在输入界面设计时,为了是用户的输入尽量简单,使用了大量的单选按钮、多选按钮和组合框等控件。用户可以选择输入,在有的场合还设置了缺省值,在输出界面设计中屏幕规划采用的是分空屏幕,即将相关的信息在一个屏幕上显示。易学习和易使用性为是指为使用软件所需学习和培训的一种度量指标。它是衡量软件质量的标准之一。为了提高软件的易学习和易使用性,、在设计中采用了多种技术。例如系统的主界面采用的是菜单界面,而且还增加了工具栏和状态栏,在菜单栏里显示菜单的功能或系统的运行状态,除此之外,在帮助菜单中还提供了必要

44、的帮助信息。立即反馈性。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应对用户的所有输入都作出反馈。用户界面的响应时间有时也称为系统延时,系统延时的设计必须匹配不同的闭合度。在本系统中,系统延时主要表现在前端的用户程序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在具体设计中设置连接超时为三秒钟。本章介绍了本人在进行用户界面设计时所遵循的原则,并列举了一个典型的界面分别加以说明。网络考试是借助Internet网或局域网来实现考试的。因而为了获得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我以Dream weaver MX为开发工具,嵌入ASP代码,产生动态网页来实现。以考试系统试卷生成基本信息界面为例说明用户界面设计的原则。管理员在“试卷生成”界面,对考试试卷进行设置和管理。这里是通过设置下拉菜单“选择科目”选择即将考试的科目,并通过文本框来对该科目考卷的题型、题量以及分值进行布局,还可以设置考试时间等。设置试卷基本信息界面如图5-1所示。图5-1 试卷生成基本信息界面第六章 网站的建立与运行6.1 网站的配置本网络考试系统的运行环境是Windows 2000 Server。其Web服务器使用Microsoft公司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5.0。在发布本系统时, 首先确认服务器计算机安装了IIS 5.0。 如果用户安装了IIS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