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7978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初中物理主要学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在教材中主要体现为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等板块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达到的要求是:1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2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

2、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网络构建高频考点透析序号考点考频1长度测量的方法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3参照物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4速度公式及相关计算5平均速度的测量第一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知能解读(二)正确使用刻

3、度尺1使用前要做到“三看”,如图所示。(1)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应从其他清晰刻度线量起。(2)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分度值应从实际测量的要求出发兼顾选择。2使用时做到“五会”(1)会“选”。“选”是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确程度不同,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测量对象不同,所需的精确程度也不同。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精确程度要求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选用分度值是1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2)会“放”。如图所示,刻度尺要沿着所测的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所谓“沿着”,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

4、是指要尽可能地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其他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3)会“看”。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并且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4)会“读”。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精确的测量需要估读,即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值)。如25.38cm中,25.3cm是准确值,0.08cm是估计值,它虽然是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示该物体的长度在25.3cm25.4cm范围内,且更接近于25.4cm。(5)会“记”。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

5、的。注意:(1)记录时要注意:准确值+估计值=测量值,后面标明单位。(2)使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进行测量,所达到的精确程度不同。如图所示,上面的刻度尺能精确到1毫米,可以读为2.81 cm,其中2.8 cm是精确的,0.01 cm是估读的。下面的刻度尺只能精确到1厘米,可以读为2.8 cm,其中2 cm是精确的,0.8 cm是估读的,就没有上面的刻度尺精确。反过来,当我们读出一个2.81 cm的数值时,就知道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所以2.81 cm和2.8 cm是不一样的。(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最后结果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要与测量值一致。知能解读:(三)时间及单位1时间:时间是物理学

6、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反映物体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需要用到时间和时刻两个概念。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2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知能解读:(四)时间的测量工具时间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停表、手表、钟表以及古代用的日暑、沙漏等。知能解读:(五)停表的使用停表表盘上有长的秒针和短的分宝,如图所示,秒针转一圈的时间是30s。当秒针转动一圈时,内圈的分针转动一小格。使用方法: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知能解读:(六)误差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

7、叫做误差。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错误产生原因跟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有关;跟测量人读取的估计值不同有关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减小或避免不能避免,只能减小。减小方法: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正确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解题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一)刻度尺的正确使用问题一要看刻度尺的放置是否符合要求,二要看视线是否正对刻度线,三要看是否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方法技巧(二)停表的读数首先要明确大表盘的指针转一周是多少秒,分度值是多大;小表盘的指针转一周是多少分,分度值是多大。然后再读数。跨越思维误区思维误区:度尺测长度求平均值时,没有去掉错误的数据用刻度尺测长度求

8、平均值时,如果数据中有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则应去掉错误数据后,将剩余的数据求平均值。物理思想方法思想方法:等量代换法若某一未知量跟可以计算出的量或可以直接测量出的量相等,则可以用计算出的量或直接测量出的量代替这一未知量,这种方法叫做等量代换法。在本讲中,等量代换法主要应用于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中。中考考点链接考点链接: (一)中考考点解读本讲内容中长度和时间的估测及刻度尺的使用、读数是历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刻度尺的使用将是今后考试的方向,一般以填空题、选择题等题型考查。考点链接: (二)中考典题剖析1长度单位的选择2刻度尺的读数第二讲运动及其测量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机械运动1机

9、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的分类知能解读:(二)参照物1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参照物的理解(1)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相对地面运动的

10、物体。可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但不能选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在改变和怎样改变;反之,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选的参照物时,就应该看运动的物体相对谁的位置在变化,谁就是运动物体的参照物。知能解读:(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相对于这个物体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可能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他

11、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事先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判断。知能解读:(四)速度1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得越快,则速度越大;运动得越慢,则速度越小。2速度的公式:通常用字母表示速度,用字母表示路程,用字母表示时间,则速度的公式是。提示:(1)公式中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2)计算中单位要统一,且单位参与计算过程。3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

12、秒”,可用符号“m/s”,或“”表示。在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km/ h)作为速度的单位。注意:速度单位的换算:l m/s=36 km/h。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统一单位。知能解读:(五)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一是运动的路径是直线;二是运动的快慢保持不变,即它的速度是一个恒量,任一时刻的速度(v)都相同。3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有两种。路程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知能解读:(六)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知能解读:(

13、七)平均速度我们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它表示的是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决慢程度。用表示平均速度,用表示路程,用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是。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通常所说的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注意:(1)平均速度只能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不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所以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要一一对应。即平均速度等于这段路程与通

14、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这一点在计算时千万要注意。知能解读:(八)测量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由公式可知,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2测量工具:测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时间的工具是停表。3测量方法:测量小车通过整个斜面和斜面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时,先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再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用求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再把金属片放至斜面中间处,用同样方法测出路程和时间,用求出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

15、的平均速度。注意:若测下半段路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时,应先用刻度尺测出下半段的路程,时间则用求得,而不能使小车从斜面中间滑下后用停表测出时间,因为小车从顶端滑下和从中间滑下到达底端时速度是不同的。解题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一)参照物的判定方法已知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选择的参照物,如果物体是静止的,它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变化,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物体是运动的,它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变化了,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方法技巧:(二)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首先明确所选的参照物,然后判断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若发生了位置的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若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16、。方法技巧:(三)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控制路程相等比较时间,所用时间少的运动得快;二是控制时间相等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得快。这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方法技巧:(四)速度单位的换算方法技巧:比较速度单位不同的物体运动快慢时,要先进行单位换算,将创门的单位统一。速度的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m/s=36 km/h。方法技巧:(五)平均速度的计算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要一一对应。即平均速度等于这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的算术平

17、均值。跨越思维误区思维误区:对平均速度的概念理解不深刻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在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时,应该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进行计算。总时间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不管中途物体静止或如何运动。物理思想方法思想方法:图象法物理图象不仅可以用来描绘物理规律,同时也可提供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利用图象法分析问题,可以优化解题过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可以使物理现象或过程直观化,简捷地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路程时间图象所谓路程时间图象,就是以路程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的坐标系中的

18、图象。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图象如图所示。在时间轴上任选一时间,在路程轴上可找到对应的路程,就是物体在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反之亦然。用于可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2速度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一般是以速度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的坐标系中的图象。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图象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在时间轴上任选一时间,与的乘积,就是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中考考点链接考点链接:(一)中考考点解读本讲内容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内容有: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题型进行考查。近年来,考查“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题目也常有出现。(二)中考典题剖析1参照物的选择2速度及时间的计算3平均速度的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