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系统软件业务需求_某三甲医院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8124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ACS系统软件业务需求_某三甲医院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PACS系统软件业务需求_某三甲医院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PACS系统软件业务需求_某三甲医院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PACS系统软件业务需求_某三甲医院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PACS系统软件业务需求_某三甲医院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ACS系统软件业务需求_某三甲医院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ACS系统软件业务需求_某三甲医院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ACS系统业务需求一、总体要求1、 PACS软件必须是厂商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全部源代码的产品。系统中的放射、超声、病理、内窥镜、核医学、心电、临床等子系统必须是统一架构且相互紧密集成的。PACS能与医院现有HIS、EMR系统实现相互集成。2、 PACS软件必须满足国家卫生部医院信息化基本功能规范中定义的相关的全部功能3、 系统须采用高可靠的产品与技术,在系统出现异常时,具有应变能力和容错能力,确保系统安全可靠。4、 系统支持总分院模式、支持分布式存储、支持分级存储(至少三级),支持全局索引加分布式存储模式。所有类型的客户端可以根据配置,自动搜索全部服务器、或根据用户指定搜索特定

2、服务器,搜索服务器的顺序可以配置。5、 对某些信息资源的使用要进行一定的权限划分,并对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还具有功能强大的角色控制机制。6、 系统必须支持主流的UNIX / LINUX(如SOLARIS、AIX、HP UNIX、SUSE LINUX服务器版、REDHAT LINUX企业版等)及WINDOWS 2003等平台,有完善的系统应急和灾备及PACS 集中监控解决方案。7、 系统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ORACLE / DB2 平台,支持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C+,DELPHI,JAVA等, 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充性,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保证在将来发展中迅速采用最新

3、出现的技术,降低系统成本。8、 影像服务支持大任务量并发请求,系统可以自动进行负载均衡并向用户提示负载状况;可同时接收多台影像设备(10台以上)并发连接请求。9、 要求系统能够根据配置,自动将申请和报告的状态(如申请已提交、申请已被签收、正在写报告、正在等待审核、已发报告等)、状态改变的特殊记录(如报告的缓发原因等)、此状态是否临床可见等信息发到指定位置。10、 支持不同影像设备发送的数据,支持多个用户对同一影像数据的并发调阅请求等。其核心应用可提供的主要业务服务包括: 10.1 提供多种DICOM3.0 标准服务。提供DICOM 的SOP (Service-Object Pair)Class

4、:Storage SCU(Service Class User)/SCP(Service Class Provider),系统可以直接接收所有符合DICOM3.0 标准的影像数据,支持所有符合DICOM3.0 标准的影像设备接入,支持非标准设备通过DICOM网关转换并进行影像数据归档,实现所有影像资料标准化存储。10.2 提供DICOM 的SOP Class:Basic Worklist Management SCP,支持所有影像设备Worklist SCU 的接入,并支持推(Push)/拉(Pull)两种工作模式,RIS 信息可直接被影像设备获取,无需操作技师在设备上重复输入患者信息,提高工

5、作效率,减少出错几率。支持DICOM MPPS (Modality Performed Procedure Step),支持主动性影像防丢片机制,结合工作流程和系统权限设置 ,用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确保影像数据安全, 防止丢片。10.3 支持DICOM QUERY/RECIEVE SCP、SCU服务,影像设备从PACS系统查询并获取图像。10.4 支持DICOM Verification SOP Class SCP;支持DICOM Verification SOP Class SCU;支持DICOM Query SOP Class SCP;支持DICOM Query SOP Class SCU;

6、支持DICOM Patient Management SOP Class SCP;支持DICOM Patient Management SOP Class SCU;支持DICOM Structured Reporting Storage SOP Class SCP;支持DICOM Structured Reporting Storage SOP Class SCU11、 远程会诊会诊10.1 会诊双方只要能够网络互达,就可以相互连接会诊,无须另外的网络投入。会诊双方能够通过音频、视频、文字等信息进行交流。10.2 会诊双方的影像处理效果保持严格同步,作为双方协同诊断的基础,即一方调节图像(如窗

7、宽窗位、大小、位置、布局等)后,另一方立即看到调节效果,要求同步时间在1秒之内,且保持双方图像的窗宽窗位、大小、位置、布局等完全一致。双方都可以申请并获得操作控制权。双方都能够看到对方的鼠标。()10.3 能在2M带宽的网络中实现流畅的图像同步调节功能(要求同步时间在1秒之内)。10.4 会诊双方能够互相发送图文报告给对方参阅,发送过程中保持报告的内容及样式不变。()10.5 远程会诊软件作为PACS的一个组成部分,与PACS系统其它部分集成。10.6 要求能实现同步(在线)会诊和异步(离线)会诊功能。 10、预约登记 支持条形码、磁卡、IC卡等读入方式,同时能够自动调用HIS中的检查申请信息

8、,病人标识号与HIS病人ID号一致。 登记确认病人检查信息时按科室规则自动产生检查号,检查号规则可由科室按各检查类型自主定义,包括前缀、后缀、长度等() 检查确认后可按规则自动分诊,能够按生成的检查号和病人基本信息、排队信息打印条型码() 支持手写申请单扫描与归档,每天登记的检查信息能够打印或另存为EXCEL电子表格作为备份,能够清理已退费的检查信息 支持患者影像/超声/心电等检查预约,可进行预约管理,支持多个预约队列,并可在不同队列间切换; 进行影像检查登记,并支持三级部位分解登记 可进行病人复诊登记、对重复登记项目内容自行预设与维护 可实现集中登记、分部门、分设备多点登记; 支持DICOM

9、 WORKLIST服务; 预约和检查注意事项能够反馈给申请医生/科室和患者。 对不同类型检查的收费可自行预设及维护,并自动进行计算显示 预约登记时,可录入或从HIS、EMR系统导入患者临床诊断、病史资料等信息 可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资料检索、查询及统计; 支持科室/分用户权限管理; 11分诊叫号 支持按照不同检查类型的不同检查组(例如B超检查类型下的腹部B超组、心脏B超组、妇科B超组等)设置分诊队列,每个队列病人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别(如急诊、优先、复查、普通等),队列状态有过诊、续诊等显示。 支持自动与手动分诊功能,分诊时不同病人可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别,每个检查组可根据病人优先级别与队列号按次序产生

10、候诊队列,检查时各检查组可根据队列情况转入、转出病人。 叫号方式支持显示屏与语音叫号,语音叫号可以呼叫病人姓名、队列号等信息,语音有男声、女声供选择,候诊队列可自动刷新,刷新时间间隔可配置,文字大小、颜色、背景色可配置() 12、电子申请单 可以由HIS或EMR系统直接调用电子申请单。 电子申请单具有所见即所得的编辑界面,编辑界面可以自定义,不同检查类型的不同子类的申请单可以具有不同的格式(例如病理申请单里面,组织病理、细胞病理、肾穿、肝穿等申请单具有不同的申请单格式与词汇模板)。() 电子申请单支持词汇模板辅助输入。 相应的电子申请单与相应的检查报告要建立对应关系,以便查询。 电子申请单的格

11、式模板与词汇模板可以支持全院统一管理,并且可以按照不同检查类别分权限管理。 13 危急值管理 对于影像检查结果涉及到病人生命安全的,要及时在报告上体现病人的危急值,并在系统及时报告给临床医生,并且临床医生要反馈已读状态给影像诊断医生.14、统计管理工作 院长、科室主任对于各方面数据的统计(工作量,收费,曝光量,任务来源,阳性率等),统计结果可以图形化的方式输出,便于作绩效考核和量化管理,为决策分析提供数据分析基础。 综合统计RIS中的各种基本信息、检查信息。 提供工作量统计,包括设备工作量,各类人员工作量等,用于量化考核与科室管理。 提供量化考核管理功能,可根据不同的工作“重要程度”,包括二级

12、部位,三级部位的“权重”定义考核计算公式。例如:考核计算公式 :量化考核分=“重要程度” “权重”工作量 提供“时间线”管理统计,即:可以监控每一个工作流程的工作时间,用于分析,优化,改进系统流程。例如:通过统计发现审核诊断报告时间过长,形成系统瓶颈,那么就可以采取增加审核医师,增加审核工作站,提高激励等改进措施。 提供各种收费统计,包括按检查类型统计,按检查部位统计,按检查方法统计,按设备统计、按科室/人员统计等。 提供曝光量统计功能。 提供任务来源统计功能,包括按照科室来源,按照人员来源等。 支持统计结果报表输出(例如输出到Microsoft Office Excel中),输出的内容及格式

13、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定义,进一步做数据分析处理。 提供诊断符合率统计。(包括阳性率统计) 支持统计结果直方图、饼形图显示,直观表示。 具有严格的分级,分科室用户权限管理。 提供医务人员审核功能二、影像诊断报告工作站软件功能模块要求1、影像服务器1.1 按DICOM3.0标准设计,至少提供以下服务:C-ECHO SCP、C-STORE SCP、WORKLIST SCP、QUERY/RETRIVE SCP(包括C-MOVE与C-GET)、MPPS SCP,影像数据支持符合DICOM标准的无损或有损压缩(压缩比可调),支持JPEG、JPEG 2000压缩。1.2 影像数据与病人检查信息的自动匹配,对漏登

14、记病人能够根据图像信息自动补登记。产生详尽的服务日志。 2、信息查询与管理2.1 查询条件与结果:能够按检查号、姓名、影像类型、检查状态、检查时间、诊断结果等信息进行查询;查询结果列表各列显示内容及其次序能够根据用户需要自定义。2.2 报告概览:在查询界面能够概览病人检查的诊断内容。2.3 收藏功能:医生可以把检查记录按类别收藏到自己创建的收藏夹中,以便日后查询使用。2.4 集体读片:可以将特定病例加入特定日期的集体读片。到集体读片时,可以方便地把这些病例调出,进行集体读片,读片同时可以进行现场读片记录。2.5 随访管理:有用户自定义随访类别,按类别对需要随访的检查进行管理。单次检查可进行多次

15、随访结果录入。2.6 ICD10归类与查询:医生可以把检查记录按诊断结果归类到疾病编码中,以便日后查询使用。2.7 类别标注: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给各个检查加上如典型病例、特殊病例等标记,并能方便的查询、统计和调阅。标记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至少支持二级标记。2.8 病案导出:能把病人的所有检查内容(包括申请、图像、报告等)完整导出为XML文档。支持批量导出。提供WEB SERVICES接口,在EMR提出服务请求时,能够根据约定的格式,把所有检查内容发送给EMR系统。3、影像处理3.1 能够显示各种类型影像,如:CR、DR、CT、MRI、DSA、超声、内镜、病理、心电等;可显示播放DIC

16、OM多帧动态影像,支持DICOM标注、DICOM OVERLAY显示、定位线计算及显示功能。DSA图像支持减影处理。对CR、DR图像支持曲线窗调节。3.2 图像支持多屏幕显示,图像显示屏幕在程序运行时可以热切换,根据用户需要指定显示屏来显示图像。支持单屏多窗口显示和多屏多窗口显示模式,能够指定每个窗口显示特定序列的图像。3.3 序列同步功能:不同窗口的不同序列图像能够按体位同步切换,如不同序列图像有体位错位,允许手工调整,再按调整结果进行同步。()3.4 支持检查对比: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不同检查在同一图像界面的对比浏览,支持不同检查图像间的序列同步。3.5 能够对影像进行增强、滤波、伪彩等处理

17、3.6 DICOMDIR:能够打开DICOMDIR,根据选择打开其中某个检查或序列的图像,也可以从DICOMDIR中选择图像来发送到特定主机(C-STORE)。3.7 Q/R客户端:能够通过Q/R方式查询并获取图像到本机(支持C-MOVE和C-GET方式),也可以转移图像到特定主机。(C-MOVE)3.8 胶片打印:能够按图像界面调整效果打印胶片,包括标注测量、窗宽窗位、几何调整等。支持图像分小格打印。支持后台打印。3.9 病灶定位功能:在多窗口多序列显示模式下,支持病灶定位功能,如在横断面图像上点击病灶,冠状面与矢状面图像自动切换到病灶所在的断层图像,且在断层图像上标出病灶位置。()3.10

18、 具有MPR(平面重建)、CPR(曲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MinIP(最小密度投影)、VR(容积重建)等高级影像处理处理功能,处理结果图像可以保存。 ()3.11 支持图像检查值(CT值等)、长度、面积测量。3.12 图像后处理功能包括:移动、缩放、放大镜、反片、顺、逆时针旋转、上下左右镜像、伪彩等3.13 标注功能包括:圆形、测量笔、箭头、文字、直线、长方形、多边形、角度等类型,各标注可以显示测量值,也可以隐藏测量值。图像标注可保存。3.14 对比模式: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不同检查在同一图像窗口的对比浏览3.15 定位线计算及显示功能3.16 序列同步功能,对有错位的序列可以进行调

19、整3.17 图像窗口布局:单幅、1X2幅、2X2幅、2X3幅、3X4幅、4X6幅、6X8幅和自定义显示等等3.18 单屏多窗口显示和多屏多窗口显示的模式3.19 动态图像回放、支持电影回放,并可调节回放速度,可暂停,可反方向回放3.20 支持胶片打印功能:对胶片图像进行排版、调整,支持图像小分格打印,支持后台打印,支持所见即所得打印等4、图文报告4.1 具有可用户自定义的报告格式模板和诊断内容模板。4.2 具有所见即所得的图文报告界面。格式模板支持有图无图等多种格式,能够在编辑报告时自由切换不同的格式模板,同时保证录入的报告内容不变。()4.3 能够在报告界面同时打开多份报告进行对照。能够在报

20、告界面打开该病人的历次检查报告内容进行对照。()4.4 图文报告具有自动保存功能,防止编辑报告过程中因电脑故障造成报告未保存而丢失,下次继续编辑时会自动调出自动保存的报告。自动保存的报告如果未经正式保存,别人无法看到。()4.5 具有离线报告功能,当数据库或网络发生故障时,诊断医生能够照常编辑打印报告,然后存为一个本地文档,等故障排除后再上传。()4.6 具有语音报告功能,能够对语音报告进行录制、播放、归档、删除等,方便不习惯打字的诊断医生。4.7 写报告期间,医生若要离开,允许中途注销,防止报告权限被别人使用,登录后可继续编辑报告。4.8 支持报告与图像联动:即打开报告时自动打开该检查的图像

21、,关闭报告时自动关闭图像,防止报告与图像错位,造成诊断失误。诊断医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设定默认输入法,编辑报告时,系统自动切换到该输入法图文报告可以导出为通用软件(IE、WORD、PDF等)可以阅读的文档格式,方便学术交流与教学工作,导出时保留报告的样式信息不丢失。()4.9 报告痕迹:记录报告每次修改的痕迹,支持不同医生修改痕迹分色显示。4.10 系统具有任务提醒功能,提醒规则可由用户自定义,包括:未按时写报告提醒,未按时审核报告提醒,急诊病人提醒等4.11 提供常用诊断词模版,支持单选或多选方式,可以快速完成诊断报告,减轻医生的工作量,并可进行自定义编辑;支持分级模板(科室模板、个人模板)

22、,可根据配置只显示个人模板/科室模板,或同是显示个人模板和科室模板。4.12 提供诊断报告格式模版,并可根据需要自定义修改,支持分级模板(科室模板、个人模板),可根据配置只显示个人模板/科室模板,或同是显示个人模板和科室模板。4.13 提供诊断报告修改痕迹保留功能,对审核过程中上级医师的修改内容系统自动进行标记,打印报告为最终结果,需要时可以显示修改内容,用于质量控制或教学应用;4.14 提供断线暂存功能,编辑诊断报告过程中系统定时自动保存报告,确保意外情况(如:突然停电等)下编辑中的报告不会丢失,故障修复后可继续编辑;5、图像采集5.1 支持静态和动态(多帧)采集,转换为DICOM格式统一存

23、储5.2 支持VHS、RGB和S端子等视频接口,支持最高1K1K视频和图像采集,支持黑白和彩色图像采集5.3 支持鼠标、键盘、手按开关、脚踏开关等采图方式,支持后台采图5.4 图像采集支持TWAIN接口,便于从TWAIN接口的影像设备获取图像。6、影像管理6.1 能够对各影像服务器存储容量进行实时监控,并以图表的方式显示各影像服务器的容量占用情况。()6.2 影像刻录时能够把检查图像、图文报告、图像与报告查看软件一起刻录,刻录完成后,当影像光盘插入电脑时可以自动打开图像与报告。6.3 支持按规则自动删除图像,复制图像,自动迁移图像6.4 支持DICOMDIR图像刻录,并内置浏览程序。7、胶片扫

24、描7.1 信息补登:录入基本的病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检查类别、检查时间等。可对录入的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操作。7.2 图像处理:对扫描的图像进行旋转、裁剪、亮度调节、反片等处理。把处理后的图像转换为DICOM格式并归档。8、临床WEB浏览8.1 具有浏览检查影像与图文报告功能。WEB浏览界面中的影像处理功能和操作界面与非WEB版本保持一致。8.2 能够在HIS医生工作站选定病人,直接调用WEB浏览器打开该病人的检查影像和图文报告,无须再次查询。9、权限管理9.1 系统所有用户可以分配到不同的用户组9.2 不同的用户组可以分配不同的权限9.3 一个用户可以分配到多个用户组9.4

25、用户组可以按检查类型区分(如某个医生有写X光报告的权限,但没有写CT报告的权限)10、系统管理10.1 用户可按角色分配权限,做到对用户权限的灵活精确控制10.2 检查号规则设定,可根据不同科室、不同检查设备、不同检查类别进行设定10.3 任务提醒规则设定:包括提醒内容、提醒时间能够自定义具体规则10.4 支持科室通知和科室排班、设备登记及故障管理10.5 用户字典管理:用户管理10.6 科室字典维护:更改检查类别、检查组、检查项目、检查部位等科室内部维护10.7 报告诊断模板维护、报告格式模板维护10.8 错误修正:科室流程中出现的错号等问题的修改10.9 系统操作日志管理三、DICOM 网

26、关工作站1 可接收各种非标准DICOM影像,进行单帧或者多帧采集,并转换为标准DICOM格式进行归档;2可按多种方式进行病人资料检索、查询,可进行病人自动查询3可以在采集实时显示过程中,调节图像对比度、亮度、饱和度、色度等4结合PACS服务器,可将患者影像归档;5可设置不同检查设备的DICOM类型和相关窗宽、窗位;6可进行影像补充采集;7分级用户权限管理;四、超声及内窥镜工作站超声及内窥镜诊断管理系统软件功能列表功能模块功能描述登记模块历史患者信息查询查询已存在的患者信息患者信息录入录入患者信息患者信息复诊病人列表按姓名,性别,检查时间进行信息查询按姓名,性别,检查时间在数据库中查询,将查询结

27、果在列表中显示出来可以定制需要显示的 患者信息项目患者列表显示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显示或者不进行显示报告模块患者基本信息录入在报告页面直接进行患者信息的录入报告书写根据图像进行测量,所见和结果的书写特殊字符插入一些超声常用的特殊字符的提供报告保存报告的书写结果可以进行保存,以供以后的调阅报告浏览浏览病人列表中病人的报告报告模版按疾病名称组织的报告模版列表提供疾病报告模版,模版中提供下拉框,提供公式计算。诊断用语选择录入可以在报告模版中,选择性的录入图像采集实时显示实时的显示设备传过来的图像后台采集暂停当前病人报告的书写,给一个或多个其他病人进行图像的采集,并进行列表管理信息查询信息查询查询

28、病人的详细信息统计模块检查部位统计患者来源统计检查设备统计、阳性率统计图像处理翻页提供上一页、下一页、第一页、最后一页图像排列图像旋转向左、右、垂直、水平旋转原始大小当图像被放大、缩小时,可以使图像变到原始的大小反色反色伪彩色伪彩色窗宽窗位调节图像裁减图像裁减测量长度、角度测量放大镜放大镜图像缩放和移动左右区域缩放,中心区域移动弥散排序图像序号排序打开本地图像参数设置编号规则在报告流水号前加入定制内容DICOM参数设置对DICOM图像传送的参数进行设置默认报告样式打开程序默认的报告格式默认医生姓名默认的写报告医生的名字图文报告打印图文报告打印将书写好的报告进行打印图像浏览图像浏览对所采集的图像

29、可以进行浏览图像列表对所采集的图像以缩略显示图的形式给出列表单击放大单击缩略图,图像放大显示数据导出病人文件夹可以根据病人姓名导出该病人的图像,报告和基本信息到光盘;光盘可在其他PC机上自动播放和浏览PPT制作PPT制作根据病人信息自动生成PPT文档新版报告设计器报告模板向导向导自动生成报告模板图像转成AVI格式图像转成AVI格式可以将多幅图片转换成AVI格式实时采集和写报告分屏显示采集和写报告分屏显示实时采集和写诊断报告分屏显示,医生可以一边观看采集图像一边写诊断报告。全新的环境设置新版环境设置新的环境设置更加安全更加可靠,不会再出现一个客户端误操作导致整个网络系统无法使用的情况全新的界面风

30、格新界面风格全新的界面风格,更加专业,更加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典型病例知识库典型病例知识库医生可以把一些比较典型的病例的图片和诊断结果存放在知识库中方便其他人查阅,做到知识共享打印前台多幅图像到报告中打印前台多幅图像到报告中打印前台多幅图像到报告中直接调节打印图像的亮度直接调节打印图像的亮度选中要打印的图像可以直接调节图像亮度是否支持新建报告和修改报告功能是否支持新建报告和修改报告功能书写报告界面可以选择是否支持新建报告和修改报告功能通用采集卡接口通用采集卡接口支持多种采集卡,留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方便用户进行采集卡的升级系统登录注销关闭帮助版本信息五、三维重建影像工作站主要功能: 1要求三维重

31、建功能保护在PACS系统软件内部,放射科诊断工作站与临床浏览工作站均可灵活调用,并且总拷贝数量不少于100套。()2、兼容所有影像设备厂商的DICOM数据集支持Storage SCP, Storage SCU。可解析DICOM文件并显示,其中包括DICOMDIR支持STUDY ROOT Query/retrieve 支持Echo SCU支持DICOM printing manager class3、多平面重建功能(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支持正交,任意角度显示和3D显示;4、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32、)、最小强度投影(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nIP)、平均强度投影处理显示;5、最大值容积重构(Volume rendering,VR);6、伪彩容积重构(Volume rendering,VR),可根据不同规则进行彩色渲染;可以定义不同组织的透明度;彩色与透明度规则可以保存到列表,并用界面三维效果图作为图标进行标识。支持自动去骨与手动去骨功能。7、灰度容积重构(Volume rendering,VR);8表面重建功能(Shaded surfacedisplay,SSD),并且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阈值、是否平滑、平滑次数、表面颜色进行表面重建;9、表面重建功

33、能支持膨胀、腐蚀操作;10、提供虚拟内窥镜功能(Virtual Endoscopy,VE),重建原始二维图像实现内窥镜效果,提供手动漫游、自动漫游、引导式漫游等操作方式;11、提供虚拟手术刀(Simulating Bistoury,SB),对三维重建数据进行切割操作,支持恢复操作;12、支持多种虚拟手术刀类型,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需求,如直线上、直线下、折线区域内、折线区域外、曲线内、曲线外等;13、二维影像显示;感兴趣区域(ROI)显示、测量功能,对图像进行各种几何图形、文字标记和测量;色彩和透明度控制;组织、部位设置功能,可根据部位不同提供优化显示算法14、临床应用脑动脉瘤分析、血管分析、灌

34、注分析等。15、系统输出影像输出(多种格式)报告输出胶片打印调节3D动态影像六、病理工作站各部分构成及需求HIS/PACS系统1、生成电子申请单,标本条码标签。2、接收病理活检图文报告、细胞病理学图文报告。3、必要时供临床查询病例处理状态。4、必要时病理科查询:HIS系统的详细病历资料;查阅其他辅助检查的诊断信息(PACS)(X线/CT/MR/B超/内镜/心电图);医学检验信息;病理登记/收费工作站1、通过条码扫描读入电子申请单信息。2、自动赋于病理号。3、自动保存签收信息(接收时间、接收人、标本份数/名称,如标本不合格时记录拒收原因)。4、记帐收费及查询。5、病理结果查询。6、特殊检查及补取

35、材切片的补收费。取材工作站1、自动提交待取材标本列表。2、通过条码扫描读入电子申请单信息。3、标本大体摄影的自动控制。4、在大体摄影上标注及基本测量功能。5、大体检查录入模板。6、记录取材医生/技术员、取材时间等信息。7、记录取材块数供自动生成切片标签用。8、取材过程的语音存档。9、对照片的清晰度要求:500万像素以上。病理技术工作站1、自动提交待包埋切片的标本列表(蜡块数、组织名称等)。2、重切、深切、免疫组化及特染等的列表。3、生成切片条码标签。4、生成切片工作清单(切片数、编号等)与医生组交接记录。5、记录包埋、切片时间及操作员信息。6、数字切片模块(* 需配备高速率切片扫描仪及相应数据

36、库,属较高要求)。病理图文报告工作站1、提交待发病例列表(以不同颜色显示待发状态)。2、通过切片条码读入申请单信息。3、病理报告模式。分为初检及主检报告模式,主检医生有权修改初检诊断信息。自动显示大体检查记录及影像信息。显微镜摄影功能及图像标注的自动控制,图像像素要求:达到普通500万像素数码相片以上水平。镜下描述及病理诊断模板。自动生成图文报告(大体图像/描述及镜下图像/描述),应提供便于修改的报告格式(模板),应能方便地在预览打印窗口中对报告内容(文字大小、颜色、内容、排版格式等)进行修改。数字签名的实施及安全性保证。4、提交重取材、补切片及特殊检查申请。5、科内会诊申请及发言记录。5、需

37、要时可方便调阅HIS系统详细病历信息、检验信息及其他辅助检查PACS信息。6、自动提示既往病理检查信息。7、能根据要求生成缓发报告,并记录缓发报告原因。8、科研统计(应能根据具体要求对检索字段进行自由组合,输出格式以EXCEL或其他通用格式,能方便调用),工作量报表功能。9、SNOMED/ICD编码功能。10、冰冻切片独立报告模块。11、所有报告完成后应能在医院(包括各分院)HIS/PACS系统中即时显示和调用。12、数字切片浏览和报告模块(*属较高要求,与切片扫描仪配合使用)。13、基本的图像分析模块(肾小球测量、AgNOR、免疫组化分析等、细胞参数测量等)。14、具备各级医生的操作权限控制

38、,能保证登录的安全保证,具有定时无操作时自动注销以及系统日志管理等安全措施。病理档案管理工作站1、通过条码读入存档切片、蜡块信息,记录操作员、存档时间等基本信息。2、病理切片、蜡块借阅管理功能。特殊检查工作站1、读入待做病例基本信息及申请项目清单(免疫组化、特染、分子病理及具体项目)。2、根据切片条码信息由免疫组化自动染色机自动完成染色。3、操作员信息、实验时间及实验过程记录存档备查。科研及报表管理功能1、按科室、报告医生、技术员等多种方案统计工作量。2、自动统计病理报告时间、冰冻/石蜡切片符合率及临床/病理符合率。3、按多种单项或组合关键词进行病例检索并以通用格式输出结果供科研统计。细胞病理

39、/TCT报告工作站细胞病理技术及细胞病理图文报告模块同活检相应模块。痕迹保留及日志记录功能1. 对以上所有模块,都需要记录所有修改痕迹。2. 对于已经提交的申请单或报告,如果需要取消提交状态并修改,需要由申请人员提供修改原因,并由特定级别人员的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系统需要记录申请人、申请时间、患者ID、申请单ID、报告ID、修改原因、审核人、审核时间、修改前内容、修改后内容等信息。并提供查询统计功能。七、心电系统要求:1、心电数据采集与存储 心电波形数据全部以DICOM-WAVE的标准格式来存储,心电波形能够被临床科室调阅。 应用条形码识别患者信息 自动更新预约信息和检查列表 预览采集的心电图

40、,保证上传图形质量2、心电图分析 提供波形振幅和时限电子测量工具 支持心电图参数重新测量与修改 支持心电图局部放大观察 提供两次心电图同屏幕比较 3、快速完成诊断报告 提供心电图诊断术语库 提供心电图诊断常用模板 能够方便快捷地把心电波形插入到图文报告4、统计与检索 自动管理报告并生成统计报表 支持心电图测量参数快速查询 支持心电图参数和临床资料等检索1.医师开出检查医嘱后能自动生成检查单,电子检查单中应有详细的患者资料、主诉、诊断等资料,并可以根据心电图医生的需要查看患者所有辅助检查的结果已经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既往史、现病史等),以辅助诊断。门诊开出的心电图检查单(包括普通心电图、活

41、动平板、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食道心电图等所有项目),病人缴费后能自动发送电子检查单到心电图室检查队列中排队,病房在医师开出检查医嘱后能自动发送至心电图室检查系统中排队。如患者既往有心电图检查记录,系统给予相应的提示并有查看选项,方便图形的对比。真正实现无纸化。2工作系统中可对同一病人的心电图进行显示对比,可直观地在同一版面中显示前后两份或者多分心电图,方便医师进行前后图形的对比以书写报告。3.系统中有图形处理软件,可对心电图图形进行截图、放大、调整颜色、单独取出心电图波形等类似Pohtoshop的操作,有完善的心电图教学资料管理库,可对资料特殊意义的心电图(包括普通心电图、活动平板、动态心电

42、图、动态血压、食道心电图等所有项目)资料进行统一的分类管理,方便往后教学、科研等用途,资料库中可对历史资料进行多条件(例如患者姓名、性别、科别、临床诊断、心电图诊断等)检索,并可根据不同的权限检索不同的资料,方便学生检索学习。4.系统中有统计学的相关功能,并可对心电图的所有参数进行分类检索,可对检索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图标生成,并结合相关的临床情况做出自动筛选与生成表格。5.系统可自动根据心电图医师的诊断自动筛选相关临床信息给予提示,例如当书写诊断”U波增大”时,系统可自动显示“病人血钾情况”等。6.增加临床医师反馈功能,在临床医师查阅报告后如有疑问或建议,可通过网路进行反馈或查询,心电图医师

43、通过接受信息后处理并回复信息。7.增加网内邮箱功能,方便会诊及科室间沟通。8.病房患者心电图检查完毕后自动收费,同一患者同一天出现两次收费时给予提示是否确定重复收费。在患者的收费系统中可自动筛选本科室的所有收费。有方便的收费统计,可查看所有时段的门诊、住院病人的收费总数以及各医生的工作总量。9.病房有心电图传输接口,病房的床边心电图检查后可通过该接口自动传输至心电图室及时书写报告,节约出报告时间。在心电图室工作系统中,如接收到床边心电图时,给予声音等提示。10.心电图报告(包括普通心电图、活动平板、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食道心电图等所有项目)实现院内以及分院之间的共享,在心电图室医生书写报告并

44、确认电子签名后,在医院的任何终端可查看完整的任何一患者的图文报告。在任何分院之间可查看所有患者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动态血压等所有检查项目的结果,对于分院的疑难图谱可选择发送至其他分院进行会诊。11.院际资料传输,预留院际资料传输端口,在其他医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其他医院实现资料共享,方便远程会诊、交流等。12建立资料信息库,可查看心电的相关资料、信息、包括国内外心电图学的新进展、新技术等。本科室可对外发布资料,方便临床医生查看相关的心电学资料,并可由本科室医生定情更新。13.建立医院的即时通信系统,如其他科室有疑问,可通过即时通信系统提出疑问,由科室进行回答,并接受实时沟通。12.

45、自动叫号系统,允许使用显示屏及电脑人声叫号,对候诊病人叫号检查以及叫号取结果。14.对于外地患者或不方便到医院领取报告的患者,可由系统自动发送报告至患者提供的邮箱。八、系统迁移要求 全院系统启用前,要求把医院各影像科室原来使用的系统数据(如放射科系统、B超系统、病理系统的报告数据、图像数据等)导入到新系统 保证新旧系统间的安全平稳切换,不影响科室正常使用九、数据接口要求 新系统投入使用后,对于仍然保留使用的老系统(如超声系统、心电系统)要做数据接口,可以定时或实时地把这些系统的数据(如报告、图像等)导入到全院PACS系统,供全院临床科室调阅。 PACS系统要与EMR系统进行集成,包括EMR的电

46、子申请接收处理、图像浏览嵌入EMR界面、报告浏览嵌入EMR界面,并提供服务供EMR系统查取报告、图像等数据。十、服务要求一、 总体要求1. 要求有完整的培训计划,提供完整的培训文档,要求培训人员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提供既往培训经历)2. 在系统试运行前为医院培训2人或以上的合格系统管理员3. 在整个系统运行期内提供对系统管理人员的补充培训4. 在整个系统运行期内提供对相关科室操作人员的培训5. 在系统正式运行后对整个系统提供至少5年的维护服务,其中至少3年的免费服务。6. 在系统正式运行后的整个保修期内,提供商必须对医院提出的需求及时改进。7. 在系统正式运行后的整个保修期内,免费为医院提供2次全面的系统升级。8. 如果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和本系统相关的新标准和规范,提供商必须对本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