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知识点及对应练习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8258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7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能》知识点及对应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内能》知识点及对应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内能》知识点及对应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内能》知识点及对应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内能》知识点及对应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能》知识点及对应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能》知识点及对应练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的构成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分子_、_原子_构成的。2分子很小,其直径约为_1010_m。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_互相接触_时_彼此进入对方_的现象。(2)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无规则的_运动;分子间有_空隙_。2影响因素: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_快_。3分子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_温度_有关,所以叫分子_热_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剧烈_。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存在_引力_和_斥力_。2分子间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斥力_;分子间距离变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引力_。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1常见的

2、物质是由_大量的分子、原子_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_不停地做热运动_。3分子间存在_引力和斥力_。知识点1物质的构成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物质的组成多种多样,不一定由分子或原子构成B如果把一个物体细分下去,可以细分到分子C分子是极其微小的粒子,我们可以借助电子显微镜来观察D在阳光下看到空气中的一粒很小的灰尘,其中所包含的分子数都是一个天文数字2物质是由_分子_构成的,分子的直径很小,其大小的数量级为_1010_m,合_0.1_nm。一粒病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 m,由此可判断飞沫_不是_(填“是”或“不是”)分子。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3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

3、5 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C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4无锡坐落于太湖之滨,风景秀丽。下列情景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B )A雪浪山薰衣草落叶归根B农田里的油菜花花香阵阵C惠山寺缤纷秋叶色彩梦幻D梅园的雪景玉树琼花5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均为无烟学校,各学校会议室里均张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D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6“花气袭人知骤暖,

4、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_无规则运动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升高_。知识点3分子间的作用力7下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C )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8压缩固体和液体很难说明( A )A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C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D固体、液体分子之间没有空隙9夏天清晨,绿油油的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C )A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10把一块很干

5、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变大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_引力_。11(2016宜昌中考)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 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 12(2017怀化中考)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C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

6、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13(2016云南中考)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_引力_。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_不属于_(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14(2017沈阳中考)用锋利的刀切洋葱,是通过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对洋葱的_压强_,达到更容易将洋葱切碎的目的。切洋葱的人闻到洋葱的气味是_扩散_现象。15(2017辽阳中考)雨后,小华在公园散步,闻到丁香花发出的清香,这是_扩散_现象;他看到湖中荷叶上水珠缩成球形,这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_引力_;天边出现的彩虹是光的_色散_现象。16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

7、问题: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研究猜想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如图所示。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_,得到的结论是_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或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_。(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

8、法是_控制变量法_。(3)做这个实验时,_不能_(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_即使分子不运动,搅拌也能使它们混合起来_。(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写出实验方法和注意点) 实验方法:将热水杯中的热水换成等体积的酒精等液体,在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液体中的颜色变化的快慢。注意点:两杯液体中的温度相同;在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红墨水。 解析: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明确研究对象是什么因素,就让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或相同,让研究的因素不相同,然后比较分析,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了。研

9、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也要用到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只要领会控制变量的思想,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第2节内能一、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因做_热运动_而具有的_动能_与_势能_的总和。2产生原因(1)分子动能:因分子在不停地做_无规则运动_(分子有速度)。(2)分子势能:因分子间有_相互作用力_。3影响因素(1)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_越大_;温度升高,内能_增加_。(2)不同的物体,其内能大小与_温度_、_状态_、_物质的种类_和_质量_均有关。4注意:一切物体的内能不会为_零_,0 及0 以下的物体仍有_内能_。二、物体内能的改变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_热传递_和_做

10、功_。1热传递(1)条件:_温度_差。(2)规律:高温物体_放出_热量,内能_减少_;低温物体_吸收_热量,内能_增加_。(3)本质:内能的_转移_。(4)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能量_的多少叫热量。单位:_焦耳_(J)。2做功(1)规律: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_减少_;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增加_。(2)本质:能量的转化。知识点1内能1物体的内能是指( C )A物体中个别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C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物体内分子定向移动所具有的能2下面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一个物体没有机械能,就没有内能B一个物体可以

11、没有内能,但一定有机械能C因为内能与温度有关,所以0 的物体没有内能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3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同时还具有_内_能,足球落地静止后,这三种能量不为0的是_内_能。4一块500 g的0 的冰具有的内能_小于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熔化成0 的水时的内能,这表明物体的内能与物体所处的状态_有关_(填“有关”或“无关”)。知识点2物体内能的改变5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这两个物体一定有相同的( A )A温度 B密度 C热量 D内能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C )A用搓手的方法取暖B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C早餐时,用热水给牛

12、奶加热D车速过快时,要频繁用力捏车闸,刹车片发烫7下列事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C )A搓手取暖B玩滑梯,臀部发热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D压缩空气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9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_做功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热传递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等效的_。10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交警会强制一

13、些重型汽车在降温池里停留一会,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做功_的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升高_(填“升高”或“降低”);轮胎停在水中,通过_热传递_的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确保行车安全。11(2017抚顺中考)(多选)如图所示是板栗在微波炉中加热炸裂后的情景,板栗受热时,温度升高,内部膨胀,导致其炸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A打开微波炉“飘”出板栗香味,这是扩散现象B板栗炸开时发出响声,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C炸裂过程中,板栗的内能减小D没炸裂的板栗不具有内能12(2016湖南娄底中考)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瓶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硝化棉燃烧,是因为活塞与玻璃筒壁摩擦生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13(2017荆州中考)有一种叫“蹦极”的游戏,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如图所示,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在游戏者由跳台至最低点c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整个过程中游戏者在a点的动能最大B整个过程中游戏者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他的动能增加量C游戏者在c点时受

15、平衡力作用D从a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游戏者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14(2017沈阳中考)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_降低_(填“升高”或“降低”),内能_减小_(填“增大”或“减小”)。15(2015南通中考)“神舟”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摩擦,通过_做功_方式,将_机械_能转化为内能。为避免飞船因高温而损坏,其外壳涂有的烧蚀材料在升温后,可迅速_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并_吸收_大量的热。1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物体温度越高

16、,其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某一物体,当其体积发生变化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也随之改变,这就导致分子势能的改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它影响着物体内部分子数目的多少)、体积、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1)拧开氧气瓶的减压阀,氧气从瓶中冲出时,氧气的内能_减小_(填“增加”或“减少”),主要是氧气的_分子势能_(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发生变化。(2)用砂纸打磨铁棒,铁棒发热,主要是铁棒内能中的_分子动能_(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增加了。(3)给室温下的水加热时,水的内能_增加_(填“增加”或“减小”,下同);从微观上看,分子

17、动能_增加_,分子势能_增加_。第3节比热容一、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_热量_与它的_质量_和_升高的温度_乘积之比,符号为_c_。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_J/(kg)_。2意义: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一种_特性_,同种物质和状态有相同的_比热容_,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不同_。因此,比热容也可用来_鉴别物质_。3水的比热容(1)数值:c水_4.2103J/(kg)_。(2)意义:1 kg水温度_升高_(或_降低_)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4.2103_J。二、热量的计算1公式:Q吸_cm(tt0)_Q放_cm(t0t)_2各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Q表示吸收或

18、放出的_热量_,单位是_J_。c表示_比热容_,单位是_J/(kg)_。m表示_质量_,单位是_kg_。t0表示_初温_,t表示_末温_。知识点1比热容1在下列变化过程中,物质的比热容将发生变化的是( A )A水结成冰B将铁矿石碾碎C将铁板加工成铁器D把40 的水加热到80 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3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

19、、_质量_相同的水和煤油。(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_受热均匀_;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吸收相同的热量_。(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_快_(填“快”或“慢”),这表明_水_的吸热本领更强。知识点2比热容的应用4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以外,还需要加水,水作为冷却剂有其重要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 B )A较低的凝固点 B较大的比热容C较小的密度 D较高的沸点5山东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本省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下面列出的是2017年4月某日内陆城市临沂和沿海城市青岛两地的气温情况。根据气温变化情况作出的判断和依据正确的是( D )A城市甲是青岛,依据是

20、水的比热容较大B城市乙是临沂,依据是沙石的比热容较大C城市甲是临沂,依据是沙石的比热容较大D城市乙是青岛,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6夏天到了,许多人购置了水垫和水枕来防暑降温。水垫和水枕用水作致冷剂效果较好,是因为水的_比热容_较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_热传递_的方式改变了人体的内能。知识点3热量的计算7一杯水由80 降至20 放出的热量为Q1,它由30 升高到70 吸收的热量为Q2,则( B )AQ1Q2 BQ1Q2CQ1Q2 D无法比较8过去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_大_的性质,某汽车水箱中装了8 kg的水,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20 ,在这个过程中,水

21、吸收的热量是_6.72105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9一定质量的水从20 升高到70 ,吸收了4.2104 J的热量,求水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0.2 kg解析:由Q吸cmt,可得水的质量m0.2 kg10(2016南京中考)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

22、收的热量多11(2016广西中考)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用规格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用相同热源同时对两试管均匀加热,实验后,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该实验情况的图象是( C )12(2017上海中考)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 B )A质量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B质量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C质量大的金属块比热容可能大D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13(2017广东中考)“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所以“可燃冰”是一种_清洁_(填“清洁”或“污染”)能源;1

23、m3甲烷完全燃烧能产生_4.2107_J热量,这些热量可以将_125_kg的水从20 加热到100 .甲烷的热值Q甲烷4.2107J/m3;c水4.2103J/(kg)14(2017大连中考)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将20 kg的水从10 加热到60 ,完全燃烧了0.21 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 J/m3。求:(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少?答案:(1)8.4106 J(2)4.2106 J(3)50%解析:(1)Q放QV4107 J/m30.21 m38.4106 J;(2)Q吸

24、cm(tt0)4.2103 J/(kg)20 kg(60 10 )4.2106 J(3)50%。15在完全隔热的装置内,用同一电加热器给100 g水和100 g油分别加热,其温度变化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1)水在4 min内吸收多少热量?(2)油的比热容是多少?答案:(1)4.2103 J(2)2.1103 J/(kg)解析:(1)由图象可知,水温在4 min内由0 升高到10 ,Q吸cm(tt0)4.2103 J/(kg)0.1 kg(10 0 )4.2103 J;(2)油在4 min内吸收的热量与水相同,由图象可知,油温由0 升高到20 ,c油2.1103 J/(kg)。方法

25、专题训练(一)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和联系【思路点拨】物理量温度内能热量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能量的一种形式传递内能的多少分子角度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通过热传递转移的量值区别是状态量,只能说“是多少”是状态量,通常说“具有”是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联系巧记方法吸热内能要增加,温度可能不变化;温度升高内能变,吸热做功要分辨;内能改变真麻烦,热功温度都相关【跟踪练习】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 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温度 C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 D质量一定的水,

26、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相等的 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冰块没有内能 B水蒸气将壶盖顶起后,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把一个物体举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3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0 的冰块内能为0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5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

27、是( C )A机械能为0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0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D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7通常所说的“做功可以生热,消耗热也可以做功”中的热,指的是_内能_;沸水温度降低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_热量_。8电熨斗通电后,热了起来,这里的“热”是指_温度_;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28、_温度_;物体吸热,温度升高,这里的“热”是指_热量_。 (填“温度”“内能”或“热量”)9冰块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不变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内能_增加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不变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内能_增加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10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1)这盆水很热,“热”指_温度_。(2)物体吸热升温,“热”指_热量_。(3)摩擦生热,“热”指_内能_。(4)热传递,“热”指_热量_。单元知识梳理第1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1物质的

29、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分子_、_原子_构成的。2分子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2)特点:温度越_高_,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_进入对方_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影响因素:扩散现象的剧烈程度与_温度_有关,_温度_越高,扩散现象越_剧烈_。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存在_引力_,例如被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很难被分开;分子之间还存在_斥力_,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2)分子间力的特点:当分子间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

30、现为_斥力_(如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_斥力_);当分子间距离变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引力_(如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_引力_);当分子间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4分子动理论: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分子_、_原子_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_不停地做热运动_;分子之间存在_引力和斥力_。第2节内能知识点1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_分子_,其热运动的_动能_与_分子势能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_焦耳_(J)。2说明:内能与物体内部的_分子的热运动_和分子之间的_相互作用_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3一

31、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_内能_。如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具有内能。4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_减少_,温度升高时内能_增加_。知识点2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热传递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内能的转移条件外界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界做功存在温度差方向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如果不能确定内能的改变过程,则无法确定是哪种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知识点3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

32、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2单位:热量的单位是_焦耳_(J)。3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增加_,放出热量时内能_减少_。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_越大_。第3节比热容知识点1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质量_和升高的温度_乘积之比_,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_c_表示,单位是_焦每千克摄氏度_,符号是_J/(kg_)_。2物理意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_1_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_1_所吸收的热量_相等_,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3特性: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4水的比热容的应用应用实例

33、冷却和取暖a.北方冬天用热水袋取暖b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c给发动机降温的水箱,降温吸热的物质采用比热容较大的水作冷却剂调节气候夏季沿海地区的温度要比市区温度低;修建人工湖减缓热岛效应等知识点2热量的计算1公式:吸热公式:Q吸_cm(tt0)_;放热公式:Q放_cm(t0t)_。2表示意义:Q表示_热量_,单位是J,c表示_比热容_,单位是_J/(kg)_,m表示质量,单位是kg,其中t为末温,t0为初温。单元过关检测 第十三章 内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B )A

34、冬天,雪花纷飞B八月,桂花飘香C扫地时,灰尘漫天飞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解析:雪花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A错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B正确;灰尘漫天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C错误;粉笔灰在空中飞舞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D错误。2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B热传递过程中传递温度C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D质量一定的水,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相等解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才会有热量的传递,不能说物体含有

35、热量的多少,A错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B错误;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多少、物质种类有关,因此两个物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一定相等,C错误;质量一定的水,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相等的,因为物质确定、质量确定、温度变化相同,所以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D正确。3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解析: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36、,温度降低,内能不断减少,A错误;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向周围空气放出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B正确;咖啡香飘四溢是因为咖啡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C正确;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正确。4下列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水4.2103冰2.1103酒精2.4103蓖麻油1.8103甘油2.4103沙石0.92103煤油2.1103铝0.88103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1 kg铝的比热容是2 kg铝的比热容的B工厂里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物质

37、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大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无关,所以1 kg铝的比热容和2 kg铝的比热容相同,A错误;在所有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由Q吸cmt知,水吸收的热量最多,所以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剂,B正确;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和冰是水的两种状态,比热容是不同的,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C错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c水c煤油,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根据t知,水的温度变化小,D错误。5蒸馒头的师傅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馒头时,为了避免手被烫伤,要先

38、用手蘸一下凉水,他这样做的主要道理是( D )A利用凉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把手和热馒头分开B利用凉水温度低,能快速降低蒸笼内水蒸气的温度C利用凉水蒸发要吸热,能降低水的温度D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避免手被烫伤解析: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冷水遇到热的馒头,冷水会汽化,汽化吸收手上的热,使手的温度降低,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升温较慢,避免手被烫伤,故D正确。6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

39、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解析:由图可知,在时间t内,吸收的热量相同,C错误;在时间t,吸收的热量相同,A的温度变化tA20 ,B的温度变化tB40 ,A、B的质量相同,由Q吸cmt得c,则cAcBtBtA21,A正确,B错误;由图可知,A、B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A的时间长,A吸收的热量多,D错误。7(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D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解

40、析:一杯水和一桶水比较,物质种类、状态相同,比热容相同,A错误;晶体有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B正确;物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C错误;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时刻运动着,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分子可以互相渗入对方,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D正确。8(多选)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D )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香味的流失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D

41、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解析:炒肉片时,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A正确; 肉片外的淀粉糊可以减小液体的表面积,能够有效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B错误;在炒肉片时,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C错误;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正确。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9把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图钉帽热得烫手,这是用_做功_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_热传递_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解析:让图钉帽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帽变烫了,这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把

42、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在这一过程中,内能发生了转移。10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_增大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这是通过_热传递_方式改变其内能的。2 kg的水温度升高10 ,水吸收的热量为_8.4104_ J。c水4.2103 J/(kg)解析:当物体的状态和质量均不变时,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因此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增大,该过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的;水吸收的热量Qcm(tt0)4.2103 J/(kg)2 kg10 8.4104 J。11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

43、热,弯折越快、时间越长,铁丝弯折处分子运动越_剧烈_,温度越高,这个实验说明_做功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析:反复折铁丝时,人对铁丝做功,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由于温度升高,所以此时的分子运动变的更为剧烈。12建筑及装修工程中经常需要用钻孔机钻孔,钻孔时钻头发热是由于克服摩擦力_做功_使钻头的内能增加了,在钻孔过程中不断地往钻头上注水,可以利用水的比热容较_大_,能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降低钻头的温度避免钻头烧坏。解析:建筑及装修工程中经常需要用钻孔机钻孔,钻头打完孔后会发烫,因为钻头和墙相互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改变了钻头的内能;和其他物质比较,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从而降低钻头的温度避免钻头烧坏。13火箭发射时,燃料燃烧后喷出的高温燃气,通过_热传递_(填“热传递”或“做功”)使发射台温度急剧升高,造成破坏。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科学家在发射台下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水池,利用水的比热容_较大的特性和水_汽化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来降低发射台的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