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详解.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8282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详解.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红色为已修改好的内容)课程名称:工厂供配电技术 代码: 总学时数:100学分数:3适用专业: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一、课程的性质工厂供配电技术是我院基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群建设的覆盖专业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的核心课程,是我院校企合作专业开发中由岗位技能决定的岗位能力培养课程。该课程是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中级、高级与技师三个层次学生的定岗实习模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顶岗实习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培训的主要课程。本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实习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集理论与实习一体的专业实习课程。该课程学习领域是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的核心技能

2、之一,学习内容包括工厂供配电系统分析;负荷计算和变压器选择;短路电流分析;电气设备选择与维护;输电线路敷设、选择与维护及供电安全技术。学生通过对各学习模块的学习,能熟练掌握工厂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及供电安全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奠定基础。本课程实习性较强,学习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知识与实训、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实训、电机与变压器检修与制作、电气测量与实训、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及PLC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并为后续课程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继电保护与二次回路、电气运行与管理技术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开

3、设及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按照职业岗位标准和工作内容的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厂变配电工,维修电工岗位中级、高级与技师和电气安装工中级、高级与技师的应知理论、应会技能和必备的职业素养。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及解决供电系统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从而为学生面向电力供应和工业企业从事供配电设施的设计、维修、改造、安装、调试、制造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1、充分利用“顶岗实习”,促进学生参与体验性学习在教学中增设学生体验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安排在兰州石化公司电气

4、车间、仪表车间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习,亲身体验课程在工程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获得实在有用的职业技能。2、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 通过参观学习、现场实操及实习进行全过程地学习,掌握变频器的运行、安装检修和试验技能。3、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组织讨论,由学生6-8人组成的讨论小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先由学生各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进行讲评,各组同学自评和互评。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积极探

5、索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4、企业兼职教师承担部分课程教学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部分内容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开拓了眼界,也及时带来了现场最新的技术信息和工作方法,避免教学与应用的脱节。 5、课程内容、考核内容与职业技能证挂勾由于本课程是电气维修工、电气安装工等的职业技能证的课程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借鉴考证培训教材,在习题设置及考试内容中注意采用技能考试的试题形式,以利于学生考证,提高考证通过率,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课程基本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其额定电压的规定,明确电能质量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2)熟悉工业企业变配电系统

6、的运行方式和企业对变配电系统的要求;3)明确工厂电力负荷的分类及对供电的要求,掌握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的方法;4)掌握工厂变配电所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和倒闸操作的技能,了解工厂变配电所运行维护的项目和设备检修试验的基本要求;5)掌握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方法,掌握继电保护的措施、原理及其整定计算;6)掌握二次回路的接线和接线图;7)了解供电系统自动装置的用途和原理; 8)掌握变配电系统运行、施工、维护与检修相关的技术;9)明确变配电的节能方法和措施; 10)了解照明设计的原则,熟悉照明器具的选用和布置; 11)熟悉企业对防雷的要求,明确其安全措施。2、技能目标:1)具有安全操作、安全供用电方面的技能

7、;2)能够熟练的进行供电系统的分析与接线;3)能够正确进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接线与整定;4)具有工厂供电系统用电负荷的统计与计算的能力;5)具有对供电系统的设备、电缆及变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使用、测试、运行维护和常见故障分析处理的能力。6)使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对设备绝缘、接地电阻进行检查试验能力7)对变压器进行维护、维修和检修能力8)根据系统需要,选择电气设备、线路的能力9) 工厂供电系统的设备、电缆安装、运行、维护的能力;10) 安全用电、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以及供配电技术管理技能;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通过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和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和

8、创新能力。在教学、实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1)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资料收集、整理能力与 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3) 绘图、识图与工艺文件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6) 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7)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和担当意识。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掌握中、高级维修电工,工厂变配电工,中级、高级与技师电气安装工等岗位应知的理论知识,获取中级、高级与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五、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工

9、基础知识与实训、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实训、电机与变压器检修与制作、电气测量与实训、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及PLC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其中,电工基础知识与实训、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实训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电机与变压器检修与制作、电气测量与实训、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及PLC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为本课程的器件分析、原理解释以及系统构成提供理论支撑。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供配电技术学习领域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程。它是对前续学习领域电工基础知识与实训、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实训、电机与变压器检修与制作的直接应用,同时也是对前续理论知识的巩固、延伸和发展。2与后续课程的联

10、系该学习领域有直接联系的后续课程主要是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及运行维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厂供电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为后续学习领域打下专业基础。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本课程一体化教学时数为100学时。针对相关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素质、能力等内容,有选择性的安排教学内容,并在学时安排上突出重点与难点内容,详细安排见“课程内容安排”部分。在整个课程安排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传统教学体系是先按教材章节的顺序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考试,再进行课程设计及实习。总的理念是理论指导实际,先灌输

11、课堂知识,期望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再通过各种实习环节,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该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理论与实习的结合。现基于职业教育的项目教学法对传统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实现课程“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设计组织目标。以能力目标为指导,首先由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带领任课教师进入工业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与企业专家一起探讨学科特点及其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制定相应的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及学科计划;其次将整个教学环节整合为四个项目模块,把实习环节拆分穿插在各项目模块单元中,以工促学、以学带工、工学结合,以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各项任务来重新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实训为手

12、段,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进行实习操作的同时,更加明确企业对应岗位需求,有目的、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3、课程教学内容序号单元(工作任务模块或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及要求学习目标学时安排1电力变压器的运行与维护1.1 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监视掌握监视要求、运行前检查、日常巡视检查、定期检查、维护内容等21.2 电力变压器的停送电操作掌握停送电操作要求、操作原则等21.3 电力变压器运行中的故障分析及处理能够根据声音异常、温度异常、油位异常、外表异常等判断电力变压器运行中故障并进行处理41.4 电力变压器的检修和试验掌握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试验42户外高压配电装置的运行与维护2.1出线间隔的运行与维护熟

13、悉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母线、电缆、架空线、绝缘子的结构原理、操作原则、检修及试验82.2 保护间隔的运行与维护 熟悉高压熔断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的结构原理、检修、试验,接地装置83户内配电装置的运行与维护3.1 高压开关柜的运行与维护 学会巡视检查、故障分析及处理的方法及原则63.2 低压配电屏的运行与维护 熟悉自动空气开关、低压熔断器、闸刀开关的结构原理、检修及试验84电气主接线的倒闸操作4.1 电气主接线的运行方式掌握主要电气设备的状态、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运行方式编制方法、电气设备选择64.2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倒闸操作 熟练倒闸操作的实施、综合实例 4复习、考试,实习48总

14、计100课程情境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表情境名称情境内容主要教学知识点学习目标学时分配供配电系统分析(1)供配电系统(2)电力系统的电压(3)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1)电力系统;(2)供配电系统(3) 供电的基本要求(4)额定电压的国家标准;(5)供电电能的质量(6)电压的调整(7)供配电系统配电电压的选择;(8)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9)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10)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1)分析供电系统组成、运行方式;(2)识读、分析供电系统图;(3)能确定供配电系统的电压(4)能读懂供电图纸。8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1)负荷计算(2)功率因数的提高(3)变压器的选择(

15、4) 变压器的运行维护(1) 用电设备容量的确定;(2)计算负荷的确定;(3)工厂总计算负荷的确定;(4)工厂的无功功率补偿。(5)变压器容量计算(1)掌握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的方法;(2)掌握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法;(3) 根据补偿电容接入之后的计算负荷确定变压器容量;(4) 能计算变压器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10短路电流分析(1) 短路电流(2) 短路电流的计算(3) 电气设备及导线效验(1)分析短路现象的类型、产生原因、危害,明确短路电流;(2)短路电流计算;(3)确定导体最小热稳定截面;(4) 校验成套电气设备的热稳定性。(1)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2)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电动力效应;

16、(3)导体最小热稳定截面确定方法;(4)电气设备的动、热稳定校验方法。10电气设备选择与维护选择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检修(1)电弧的概念及灭弧措施;(2)常用电气设备的技术参数;(3)选择电气设备的一般原则;(4)成套配电设备的组成;(5)电气设备检修步骤;(6)电气设备试验步骤。(1)掌握常用电气设备的选择方法;(2)掌握成套配电设备选择效验方法;(3)能进行配电装置的检修和试验。16电力线路及变配电所的结构和电气主接线(1)输电线路截面的选择与校验(2)输电线路的敷设(3)变配电所的主接线方案(4)变配电所的结构与布置(1) 根据输电线路的使用环境,选择不同的输电线路类型,确定导体截面积以及敷

17、设的方式;(2)根据架空线路或是电缆线路选择合适的敷设路径和敷设方式,并要选择合适的辅件。(1) 能够确定输电线路的型式 (2)能够选择输电线路截面;(3)掌握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敷设方法(4)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维修方法。8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1) 过电压、防雷(2)电气装置接地(3)电气安全(1) 过电压及防雷措施;(2)电气装置的接地;(3)接地装置的装设;(4)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5)安全电压和人体电阻;(6)电气安全的一般措施。(1) 掌握防雷措施;(2)会选择、安装、调试接地装置;(3) 掌握电气安全的一般措施。8供电及保护训练(1)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检修(2) 保护装置接线

18、及操作(1)学习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知识;(2)学习配电装置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知识;(3)学习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知识, (4)学习保护装置接线及操作的知识。(1)掌握电力变压器,配电装置,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方法; (2)掌握保护装置接线及操作的知识。30合计90七、教学方法由于要体现本课程的“先进性、创新性、实习性”,并且适应企业岗位序曲,要求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以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器件选择、校验为重点,以分析为手段,以电气系统构成为归宿,并且要涵盖效率与节能、谐波分析与抑制、功率因数与校正、电能质量控制与管理等内容。因此需要将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技术对课

19、程资源进行优化,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工作过程应用任务驱动法、实物教学法、项目导向法、头脑风暴法、案例分析法、仿真训练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提问法、小组讨论法、行动导向法等教学方法,达到“教、学、做”的有效统一,实现学生学习中心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达到“授之渔”的教学目标。八、教学评价建议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期末要求学生参加统一知识闭卷考试,和实操考核。知识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扎实掌握每一部分的知识点,“不留死角”,减少期末“突击压题”意图。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操考核占70%2、教学过程评价由于本课程是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

20、学法进行,因此在教学进行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具体的项目设置不同的考核方法,同时各考核项目在总体考核中所占的百分比有所不同,突出体现各项目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重。3、课程成绩形成方式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强调技能操作,体现综合应用能力。其中,形成性考核占70%,终结性考核占30%。具体考核内容分配如下:1)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20%):考勤5%、学习态度5%、课堂提问5%、思考作业题完成质量5%。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单项项目成绩(40%):安全意识5%、合作意识5%、操作技能15%、单项项目报告5%。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综合项目成绩(10%):综合项目报告10%。培养学生自我展示

21、能力和工程文档撰写能力。2)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30%):基本理论储备。培养理论素养,为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考评方式过程考评(50分)期末考试(卷面考试50分)素质考评实操考评104050考评实施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表现集中考评由实训教师对学生进行项目操作考评按照教考分离原则,由学院教务处组织考评考评标准根据遵守设备安全和生产纪律等情况进行打分任务方案正确(10分)工具使用正确(10分)操作过程正确(10分)任务完成良好(10分)建议提醒不少于五种:填空、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注: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的项目计0分九、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本课程的主讲教师为电气工

22、程系专业教研室教师。该教学团队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合理,学术水平相对较高,治学严谨,同时具有很强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水平,是一支优秀的具有凝聚力的教学团队。1具备电气类专业专业知识,尤其是具备电气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管理等综合知识的能力。2具备现场工作的经历,具有供电设备运行管理的经验。3具备中级及以上的教师或工程职称的证书,具备双师素质。4具备设计基于生产过程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5能采用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十、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为保证学生顺利实施与完成教学任务,本学习领域必须在实习理论一体化教室或专用实训

23、室完成教学过程。为突出各部分内容的不同教学要求,本课程现有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手段进行。 现有实习教学是“电气运行与检修实习”在第二工业中心五楼的“供配电技术实训室”的“供配电仿真实验装置”平台上进行的;“二次线路安装实训” 在第二工业中心七楼的“供配电技术实训室”的“二次配线实验装置”平台上进行。学习场地及设施的具体要求见下表:学习场地、设施要求表学习情境学习场地、设施供配电系统分析教学场地:结合现场实训基地供电系统实例进行教学。教学设施:发电厂的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用电负荷。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教学场地:现场实训基地、综合实训车间、学院变电所。教学设施:用电负荷、

24、变压器。短路电流分析教学场地:教室、现场实训基地。教学设施:母线、变压器、输电线路。电气设备选择与维护教学场地:现场实训基地、综合实训车间、学院变电所。教学设施:高压熔断器、高压隔离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断路器、高压开关柜、低压断路器、低压刀开关和负荷开关、低压熔断器、低压配电屏。电力线路及变配电所的结构和电气主接线教学场地:现场实训基地、综合实训车间、学院变电所。教学设施:母线、架空线、电缆、绝缘导线、隔离开关、断路器、避雷器等。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教学场地:教室、现场实训基地、学院变电所。避雷针、避雷器、引下线、电机的金属底座和外壳、电缆的接头盒、电缆桥架等。十一、学习情境设计说明学习情

25、境1:供配电系统分析 参考学时:8学时学习目标(1)分析供电系统组成、运行方式;(2)识读、分析供电系统图;(3)能确定供配电系统的电压(4)能读懂供电图纸。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供配电系统学习电力系统的组成、供配电系统的组成、供电的基本要求。现场讲解、视频演示、分组教学法。电力系统的电压学习额定电压的国家标准、供电电能的质量、电压的调整、供配电系统配电电压的选择。理论讲解、分组教学法。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学习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理论讲解、分组教学法。学习情境2: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 参考学时:10学时学习目标(1

26、)掌握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的方法;(2)掌握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法;(3) 根据补偿电容接入之后的计算负荷确定变压器容量;(4) 能计算变压器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5)掌握电力变压器的检修试验方法。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负荷计算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理论讲解、分组教学法。功率因数的提高学习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和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法。理论讲解、分组教学法。变压器的选择学习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确定方法,根据变压器的损耗情况决定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理论讲解、分组教学法。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学习变压器的检修知识及操作技能。理论讲解、案例法、分组教学法、实际操作法。学习情境3:短路电流分析 参

27、考学时:10学时学习目标(1)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2)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电动力效应;(3)导体最小热稳定截面确定方法;(4)电气设备的动、热稳定校验方法。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短路电流学习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理论讲解、分组教学法。电气设备及导线效验学习导体最小热稳定截面确定方法和电气设备的动、热稳定校验方法。理论讲解、分组教学法。学习情境4:电气设备选择与维护 参考学时:16学时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电气设备的选择方法;(2)掌握成套配电设备选择效验方法;(3)能进行配电装置的检修和试验。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选择电气设备学习电弧的知识及灭弧措施、常用电气设备的技术

28、参数、电气设备的选择方法。理论讲解、分组教学法。电气设备检修学习)电气设备检修方法、电气设备的试验方法。理论讲解、视频演示、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学习情境5:电力线路及变配电所的结构和电气主接线 参考学时:8学时学习目标(1)确定输电线路的型式;(2)选择架空线路及电缆线路截面;(3)掌握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敷设方法。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输电线路截面的选择与敷设 确定输电线路的型式,选择架空线路及电缆线路截面,学习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敷设方法。理论讲解、分组教学法。变配电所的主接线方案确定及变配电所的设备布置学习变配电所的主接线方案型式和变配电所的设备布置方式。理论讲解、案例教学、

29、分组教学法。学习情境6: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 参考学时:8学时学习目标(1) 掌握防雷措施;(2)会选择、安装、调试接地装置;(3) 掌握电气安全的一般措施。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过电压、防雷 学习过电压及防雷措施。理论讲解、视频演示、分组教学法。电气装置接地学习选择、安装、调试接地装置的方法。理论讲解、视频演示、行为导向教学法。电气安全学习电气安全的一般措施。理论讲解、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学习情境7: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 参考学时:30学时学习目标(1)掌握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及检修方法;(2)掌握配电装置的运行、维护及检修方法;(3)掌握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方法; (4

30、)掌握保护装置接线及操作的知识。 学习单元教学方法和建议单元名称任务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检修学习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及检修方法;学习配电装置的运行、维护及检修方法;学习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方法。理论讲解、视频演示、分组教学法、行为导向法。保护装置接线及操作学习保护装置接线及操作的知识。理论讲解、视频演示、分组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十四、教学资源的利用使用教材:工厂供电,刘介才,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二版)实验教材:电气运行与检修实习,李俊秀,院内教材 电气设备安装维修教程,殷培峰,付继军,院内教材参考书:工厂供电,刘介才,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四版)多媒体资源:“供配电技术”课件实验(训)室利用:供配电技术实训室校外基地利用:公司电气车间、仪表车间十五、其他说明编制人:李光柱编制单位:电气工程系专业教研室编制日期:201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