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状况调查研究.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8556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状况调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状况调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状况调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状况调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状况调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状况调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状况调查研究.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学位论文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状况调查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区五所完全中学为例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Teachers Taking Five Complete High Schools of Yuexiu District in Guangzhou City as examples 郭红英指导教师 万文涛 教授 江西师范大学 申请学位级别 硕 士 专业名称 教育管理 论文提交日期2006年9月论文答辩日期2006年11月25

2、日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江西师范大学 答辩委员会主席 蒋有廉 评阅人 年 月 日摘 要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专业的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个人发展的自然结果。目前,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按发展的条件主要可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教师在外界条件推动下的被动发展;另一种是教师把外在影响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主动发展。只有教师自已的主动发展才是真正的有效的“专业发展”,因此,研究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纵观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审视我国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实际情况仍存在很多弊端。为了了解中学教师在“课改”新形势下专业自主发展的现状和需

3、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采用调查访问、数理统计、逻辑分析和推理多种研究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在总结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新时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全面的研究,力争从整体性和系统性上有所突破。在研究过程中,以“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为基点,针对中学教师的新变化、新特点,寻求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途径和机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构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学习和发展平台提供理论依据。从理论上审视我国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机制,选择适合现行体制下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途径,为促进教

4、师专业自主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得出的结论是:中学教师普遍有提升自己的需求,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自主发展意识较强。但是,教师尤其中青年教师中存在高理想低现实现象,导致职业理想缺失,个人发展动力不足;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抑制了教师内心蕴含着积极的进取意识,未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现行的教师教育体制导致教师自主发展途径单一,教师忽视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和自主反思,以至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欠缺;教师待遇低、压力大导致教师职业满意度低,出现职业倦怠,影响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强化和提升教师的职业理想,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形成

5、正确的发展动力;优化评价、激励机制,通过多种途径激发教师的自主发展;建立明晰、系统的教师分层培训策略和机制,满足教师发展的不同需要;对教师进行人文管理,关注教师个人的幸福需要,帮助教师克服倦怠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关键词:中学教师 专业发展 自主发展AbstractAs a specialized occupation, teachers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an essential way to develop the teachers profession which is a request for the develop

6、ment of society and education and a natural result of teachers individual development. Currently, the way of promoting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n be sort to two modes by its developing conditions: the one is teachers passive development under the outside pushing power; another mode is

7、 that the teacher transform the outer influence into internal individual development power, and only the teachers self-development is real and vali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o this article is in need of the times requirement and has great realistic meanings. Reviewing the research of high school t

8、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ts actual condition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In order to know the condition and request of the teachers inv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condition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we have investigated present condition of high school

9、teachers iv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and made a discussion of this condition by survey of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ogical analysis, reasoning.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eachers education development experiment and the request of t

10、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new ages, this article has done some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which exists in high school teachers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iming to make a break on integrity and systematicnes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based on the “high school t

11、eachers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iming at the new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 school teachers, we search the approach and mechanism which can boost the teachers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and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teacher procession for education

12、 administration, and which provide theoretical evidences for construct a flat for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s ivitiative professional. Scanan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teachers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oretically, we should choose the approach which suits the

13、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present mechanism and provide important evid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utonomy development.Conclusion: High school teachers generally have the demands to promote themselves, a more advanced edu

14、cational philosophy, and a strong sense of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owever, among teachers, particularly the middle-aged or young teachers, there is the phenomenon of high ideals coupled with low reality, which leading to lacking of professional ideals and the insufficient power of pers

15、onal development. Motivation mechanism in high school is imperfect, and it repressed the teachers enterprising consciousness, current teachers education system result in the sole way of teachers initiative development, teachers always neglect self-study, self-research and self-reflection, and the sh

16、ortag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In addition, low salary, intensive pressure cause teachers to get low extent of satisfaction and job burnout, which have influenced teachers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eing aimed at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the following sugges

17、tions should be provided to promote the teachers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ffectually: strengthen and boost the teachers ideal of career, cultivate and raise the professional sense of self-achievement and form the right development motivations; optimize the mechanism of evaluation and exc

18、itation, and blaze initiative teachers development via manifold approaches; establish the perspicuous and systematic teachers development training tactic and mechanism, and meet different needs of teachers development ; manage teachers humanly, concern teachers personal need of happiness and help te

19、achers overcome the sense of job burnout.Key words: High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 Development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 11研究问题的提出1 12相关概念的界定2 13研究文献的综述4第2章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性6 21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趋势6 211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断发展 6 212新课改要求教师专业发展以自主发展为主要内涵 6 213自主发展型教师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7 22教师专业自

20、主发展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7 221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发展终身性的要求8 222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教师必须自主发展8 223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可替代性地位的必然要求9第3章 广州市越秀区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状况调研11 31调查样本及方法11 32教师专业发展已建成效,但自主研究能力有待提高12 33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较强,重视专业自主发展,但缺少实际行动15 34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在总体上动力不足20 35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不能满足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22第4章 影响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原因探析25 41教师职业理想缺失,个人发展动力不足25 42学

21、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抑制了教师内心的进取意识26 43教师自主发展途径单一,忽视自主学习自主研究28 44教师待遇低、压力大导致职业满意程度低,引起职业倦怠29第5章 策略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思考36 51强化和提升教师的职业理想,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职业成就感36 52优化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自主发展的动力37 53建立明晰、系统的分层培训策略和机制,满足教师发展的不同需要39 54营造人本管理氛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41结束语43注释44参考文献 45问卷调查47后记51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2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问题的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

22、才的基础,教师是教育的决定因素。教师是教育体制能否建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性因素1。我国在1993年10月31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要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一大批“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定信念、发展潜能大、后劲足、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多种层次和类型的骨干教师群体,遴选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名师或教育教学专家。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周年校庆讲话中要求广大教师“要率

23、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教育发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努力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意味着我国教师教育已摆脱单纯的学历达标的局限,而转向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的提高,尊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性,开始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了一定的外部条件,如开展各类培训、继续教育、校本研修等,教师在这些外部条件的推动下被动发展,自身缺乏主动性,效果不佳。目前,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就其方式和途径而言,可分为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在外在条件影

24、响下实现的,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与提高,即通常的教师教育和培训;另一种是在内在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教师自身自觉、主动发展,是教师感到自身专业素质与外在社会要求之间有差距,从而产生一种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行动2。从理论上讲,两种因素可以内外互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但任何形式的发展动力和机会是否真正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外在的促进因素是否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取决于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因为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是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把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在一起, 即教师专业发展更重要的取决于自身3。在实践中,大多数人只看到了教师教育及培训的重要

25、性,要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是在外界条件作用下的被动发展,教师的发展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际上,如果教师教育及培训不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激励,不能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自主发展,这些外在活动也难以取得成效,事实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采用对群体进行培养和教育的手段,教育的内容、途径和形式多是考虑教育部门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本身处于被动地位。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大多是针对怎样“帮助”教师尽快成长,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进行,较少关注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忽略了教师自身成长的规律和需要。同时,教师教育中过多地将教师作为专业发展的客体,对教师是自

26、身发展的主体关注不够。但教师本身既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发展的主人,他们发展的程度更多地取决于其内在的动力,很显然,现有的教师教育使得教师的发展成为一种被动的发展,忽视了教师自身的需要,忽视了教师的能动作用,教师只是在被动地、应付式地完成受教育的任务。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本人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自身主动发展是其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需要外部条件的创设,另一方面需要个人的勤奋、努力,需要教师在改革实践中提出研究的问题,展开共同研究,鼓励、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制订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自主发展。只有教师自已的主动发展才是真正的有效的“专业发展”,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

27、前提和基础。12 相关概念的界定教育学的理想是:在师生共同生活的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新课程改革极为强调师生要结成“学习共同体”。但在现代教育理论中,无论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还是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都只强调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教师的发展,造成教师发展的旁落与教师自我的迷失,而教师发展问题的提出无疑会使教师在当代教育学中崛起。许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布莱克曼(Blakeman)认为不论时代如何演变,不论是自发的还是受赞助的,教师始终都是持续的学习者,此种学习就是专业发展。布克(Barke)也认为:学

28、习的特权以及帮助他人学习的特权,乃是教师工作中最令人感到兴奋与刺激的部分。两位学者强调的都是教师是学习者这个观念。而按照教师主体的参与程度来划分,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分为被动的教师专业发展和主动的教师专业发展。利伯曼(Lieberman)指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在需求、反思和参与者需求驱使的尝试上。”达利哈曼德和曼拉夫林(DarlingHammond & Mclaughlin)指出,专业发展应该“为教师提供批判性反思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和适应关于教学内容、教育理论和学习者的新知识、信念的机会”。也有人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涉及各个层面,如知识层面、政治层面、道德层面、情感层面等等,它们分别指向教师

29、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对工作的态度等。我国学者在分析了国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界定后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在专业结构上不断更新、不断演进和丰富的过程4,即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教师要进行“专业”发展,离不开“自主”,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决定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主进行专业结构剖析、自主设计专业发展计划并主动实施、自主调控专业发展方向等实现专业发展的目的5,是个人自主努力的追求与外界条件

30、、外界环境的诱导两方面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专业自主发展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且是贯穿于职业生涯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两个方面。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支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实践,是教师真正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我的自主发展保持“自我更新”的取向,能把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实现专业自主发展。自主能力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实施专业自主发展的保证,它包括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等,其中教学反思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实践、研究、探索、反思、超越,从而达到不断地

31、发展自己的目的。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强调“自主性”,自主发展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所在,也是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的“自主发展”,体现在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并不断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它强调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人,并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主发展型的教师能“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能建构自己的内部结构。”613研究文献综述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学习者、教师是研究者,教师更是发展中的人,他应该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应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已有一部分学者认识到在教师专业化

32、发展的进程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包括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的理念与把握,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经验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以上这些都需要教师个体在外界诱因的作用下主动发展。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包括个人化了的理论知识、实践性知识、价值观、教育观念、情感倾向、心理素质等),它不是一个把现成的某种教育知识或教育理论学会之后应用于教育学实践的简单过程,而且蕴含了教师将一般理论个性化和个人的情感、知识、观念、价值、应用

33、场景相融合的过程。要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由教师被动地发展转向教师积极的主动发展。库姆斯(Combs)在60年代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书中提出,一个好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做为有效工具进行工作的人。这是对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很好诠释。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理论正“逐渐成为主流。”该理论认为:教师发展并不在于外在的技术性的知识的获取,而是在于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促使教师对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人、物、事有较为深入的理解(understanding),发现其中的意义(meaning),以促成所谓的“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

34、ctice)。它主张教师围绕目前的工作背景、当前正使用的课程,所奉持的教育理论,过去的个人及专业生活,写出描述性的文字,再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评论,加强认识,提升实践。这样的反思实践带有主动探究的意味,依赖于个人的发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理论取向则清楚地表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立足点的改变,它强调教师应将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教师不仅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这些理论对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共同认同,使我们在实践中坚定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信念,同时也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随着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课程研究者地位的确立,从20世纪80年代来,对教师专业发展中自主

35、发展能力的研究日趋增多。如:1980年出版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教育年鉴明确提出了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西方课程研究者凯米斯(Kemmis,S.)等从课程建设角度对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作用、方法等所做的理论研究等。国内,叶澜教授、朱小蔓教授等也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教师成长的内在机制等角度进行思考与探索。纵观目前有关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外部环境和条件对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更关注以行动为基础的校本教学研修,关注自我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综合研究自主发展动力、意愿、途径以及自主发展本身的文献较少。本人在所目及范围内,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以“中学

36、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为基点,针对中学教师的新变化、新特点,通过了解越秀区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把握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现状,并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总结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新时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全面的研究,力争从整体性和系统性上有所突破,探索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途径和机制,为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构筑平台,为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学校管理新范式。从理论上审视我国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机制,选择适合现行体制下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途径,为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第二章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

37、性迈克尔富兰说,教育变革的最终力量来自个人7。具有独立的自主发展的能力是21世纪合格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理论和实践中,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的一种努力方向,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其必然要求,充分地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它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趋势211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断发展教师作为培育新世纪人才的职业,承载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往往把教育看作是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至于个人的利益和发展则往往不被重视,这样,无论教师还是教学,都不必有创新,也不提供自己的发展,教师专

38、业的发展便失去了环境和条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开放、竞争的总趋势。一个民族要获得发展,要在国际社会中保持优势地位,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创造才干的新人去发明、去创造,正是教育为多元化社会的不断更新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现代教育把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当作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师自己要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知识,通过不断学习与探索,不断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技能、教学信息,增长专业能力,以拓展加深其专业外延、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成熟的境界,在全方位得到发展;必须更新观念,树

39、立自主发展的需要和意识,完善自我,振兴我们的教育,振兴我们的民族。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更多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和发展。所以,教师的自主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212新课改要求教师专业发展以自主发展为主要内涵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素质能否适应。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充实和更新专业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要不断掌握某一学科新内容新知识,教学的新方法、新课程及新理论知识等内容;其次,在新的教育技能方面要努力掌握学科教学设计技能、与同行和学生沟通的技能、课堂管理教学组织的技能,促进学生自我

40、发展的技能等,而这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在总结中得以实现,正如叶澜教授所言:“谁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谁如果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那么,谁就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人;成为热爱人、理解人、善于援救人的人;成为深刻地了解社会与教育相关的一切、并对人类社会未来充满信心的人。”这就说明教师专业发展以自主发展为主要内涵。213自主发展型教师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谁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谁就拥有高质量的教育8。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

41、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各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采取的一项共同的战略措施。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要靠教师个人主动尝试和探索,因此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注意激发教师和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教师的自主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有一个具有良好的主动发展状态的教师群体是学校优劣的决定因素之一,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师在学校里有较大的凝聚力,教书育人效果明显。懂得教育规律,善于教育教学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即学者型、研究型或专家型教师,他们首先是自主发展型教师。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教育

42、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师必须进行持续的高质量的自主发展。只有自主发展的教师才具有内在积极要求发展动机,不断反思,不断探究,不断进取,具有可持续发展素质,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自主发展型教师是现行教育下教师素质的发展目标和追求,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22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本人作为发展的主体,要以自主发展为取向9,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只有能主动进入发展状态的教师,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221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发展终身性的要求二十一世纪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

43、不断更新、不断提高,必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素质,必须能够“自主发展”。一个教师接受了职前完整的师范教育,并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完结,这仅仅是开始。教师仍然需要持续学习、持续发展,特别是在未来学习化社会,学习正在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也包括全部的社会。”10一个教师必须是个有效的学习者,如果教师本身不了解学习的意义与目的,缺乏学习的要领与方法,就谈不上指导学生学习,也谈不上专业发展。早在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在巴黎召开的国家成人教育推进委员会上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1972年的英国詹姆斯报告将“终身教育”引入教师教

44、育。教师的终身教育既是教师职业的要求,同时更是今天这个知识飞速增长的时代的要求。知识的快速更新,使老师和学生一样“无知”或者有时会可能比学生还要“无知”。没有树立终身学习信念的教师,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教师清楚地感受到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现在,每一个在一线工作的老师都深切体会到,如何使自己能够“与时俱进”,如何将自身的发展自觉地和职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如何使终身学习不仅限于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式的培训,而使终身教育成为每个教师提升职业素养和生存价值的个人需要。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能够使这些问题的答案变得明晰,它使教师的终身教育这种对教

45、师的外在要求转为了教师的内在追求,因而使教师的终身发展更具主动性、可行性。222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教师必须自主发展中外许多专家都认同,教师在生涯发展中有一般的、大致的阶段性特点。他们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与研究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譬如,美国学者费斯勒教授提出了“教师生涯循环论”(Fessler),美国另一学者斯德菲(Steffy)提出了“教师更新生涯阶段论” 11。 我国学者张民选教授等认为教师专业生涯发展有六个重要阶段:职前教育期、入门见习期、热情建构期、专业挫折期、稳定更新期、离岗消退期。卢真金把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见习期教师到理想的学者教师分为四个阶段,

46、即适应阶段、定型阶段、突破阶段和成熟阶段。宋广文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新手阶段、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这些教师发展阶段论所奉持的基本观念和立场是:每一个教师都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中,后面的发展阶段通常比前面的阶段要成熟12。教师一般是从新任教师时的彷徨恐慌,缺乏经验与技巧,缺乏稳固的专业地位,逐渐在现实的冲击中锻炼成长,从而不断走向专业成熟的境地。不管采用哪种理论、哪种划分方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描述,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全体教师的专业生涯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需要,还要普遍关注教师作为个体的发展差异。教师和学生一样,他们的个人经历、知识背景、专业准备各不相同,即使上同一间大学,在同一所学校工作,他们所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对学校的认识仍然会有不同差异。同时,教师个人的个性人格、认知风格、知识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