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解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8738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解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解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解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解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解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解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解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单元溶解度练习题(无答案)基础知识1、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克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在20o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它表示在 时, 克水中溶解 克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在20oC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如硝酸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除受温度影响以外,还与 、 的性质有关,例如,蔗糖很容易溶解在水中,碳酸钙不溶于水中;碘不溶于水中,但能溶于酒精中。5、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随压强的

2、增大而 。6、某物质在20oC溶解度为12克,它属于 溶物质。基础过关 1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A物质,30时,100g水中溶解35gB物质恰好达到饱和,则A与B的溶解度关系是 ( ) AABBABCABD无法比较2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20时20g食盐放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 A70gB69gC68gD67g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升高温度,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D1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硝酸钠。在相同温度下,100

3、g水中最多能溶解80g硝酸钠。这说明随着溶剂量的增加,溶质的溶解度也增大4下列关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叙述正确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0g某物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B20时,70g水中正好溶解了30g某物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C20时,某100g饱和溶液中有30g溶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D20时,30g某物质需要100g 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5图928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都属于易溶物质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3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D升高温度,可以使

4、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该温度下它的饱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6136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6100C溶液的质量一定是136gD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001367下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3)37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 时40 g a物质溶于5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8根据图929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

5、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3)现有a、b、c三种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要使a物质饱和,可采取 、 或 等方法;要使c物质饱和,可采取 、 或 等方法。9如右图所示,a、b、c分别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t1 时,a、b的溶解度相等B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的溶解度Ca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至t1 时,有a晶体析出Dc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至t1 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能力训练1.一木块漂浮于5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如图a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 (1)由此推测出温度的

6、改变是_(填“升温”或“降温”)。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3晶体_(填“增多”或“减少”)。2如图924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意义是 。(2)使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采取的方法是(填“升温”或“降温”)。 (3)t1时,取50克X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时,此时溶液中X的溶质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 能依次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三个步骤分离的混合物是 ( ) A. 石灰石和食盐 B. 水和酒精 C. D. 铁粉和铜粉拓展训练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

7、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因素一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温度操作步骤在常温下,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5 mL蒸馏水,再分别加入NaCl、KNO3、Ca(OH)2各2 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中有少量NaCl未溶,试管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中有大量Ca(OH)2未溶。实验结论在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因素二温度(以KNO3为例)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溶质的种类(KNO3)操作步骤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5

8、mL蒸馏水,再各加入5 g KNO3晶体,将试管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加热并保持在40 ,将试管加热并保持在60 ,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中有少量KNO3未溶,试管中KNO3全部溶解。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中考专题1(1)在应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指明 ;溶剂的质量一定是 ;溶液必须是 ;溶解度的单位是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B.降低温度时,不饱和食盐水可能变成饱和食盐水C.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

9、是浓溶液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使医用酒精变成无水酒精3下列有关固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0 g水里溶解20 g食盐,刚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20 gB20 时,20 g食盐溶解在100 g水里,所以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20 gC20 时,100 g饱和食盐溶液里约有26.5 g食盐,所以20 时食盐的溶解度为26.5 gD20 时,36 g食盐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420 时,10 g甲物质可制成30 g饱和溶液,20 g乙物质可制成50 g饱和溶液,则20 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比是 ( ) A. 甲乙 B.乙

10、甲 C.甲=乙 D.无法比较5.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加入水;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 B C D 6在某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将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7如右图所示,a、b、c分别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t1 时,a、b的溶解度相等Ba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的溶解度Ca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至t1 时,有a晶体析出Dc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至t1 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8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

11、溶解度曲线,现有一定温度下的a、b、c的不饱和溶液,分别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 a溶液 B b溶液C c溶液 D a溶液和c溶液9影响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固体溶质的性质温度压强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剂的性质ABCD10 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0 g A物质;30 时,100 g水中溶解35 g B物质恰好达到饱和。则A与B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 )A AB B ABC A=B D无法比较11下列方法一定能使20 时,200 g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A降低温度接近0 B恒温蒸发足量水分C加入足量硝酸钾固体

12、D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但不蒸发水分12在一定温度下,将某KNO3溶液蒸发掉100 g水,无晶体析出;再继续蒸发掉100 g水,析出20 gKNO3晶体。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A一定等于20 gB一定不等于20 gC大于或等于20 gD小于或等于20 g13、现有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 B、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1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阳光充足时,盛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C、启开啤酒瓶盖

13、,有大量气泡逸出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15、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增加,乙中的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固体C、氧化钙D、氢氧化钠固体16、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 (2)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

14、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_写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_ 17、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较大的是_溶液(填“A”或“B”)(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B (填写“”、“”或“=”,下同)(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B(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

15、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B18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在t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在t2 时,用质量相同的 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3)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C两种物质时,采用 的方法可以除去它们。 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点的含义是_ (2)当温度为t1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_,当温度为tC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3)C可能表示哪种物质:_ 溶液相关知识点时间: 年 月 日 得分: 1. 默写概念;(每个10分)溶液: 溶质: 溶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2. (10分)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很明显的物质有: 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增大)很明显的物质有: 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下降的固体物质: 3(10分).对大多数的物质而言,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溶液的方法有 ,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 4. (10分)适合采用蒸发结晶的物质有 ,适合采用降温结晶的物质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