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自动化系统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8769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工自动化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热工自动化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热工自动化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热工自动化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热工自动化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工自动化系统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工自动化系统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总体来讲,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高速化、智能化、一体化和透明化。对故障信息的研究和充分利用是发掘热工故障诊断与故障预测的基础,现场总线的应用,为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断拓展的空间。 随着世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机组容量的快速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不断地从相关学科中吸取最新成果而迅速发展和完善,近几年更是日新月异,一方面作为机组主要控制系统的DCS,已在控制结构和控制范围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厂级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SIS)、现场总线技术和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技术的应用,给热工自动化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关键词:热工自动化;DCS ;智能化;现状;发展Abst

2、ract: In general, thermal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utomation system is high-speed, intelligent, integrated and transparent. Research and take full advantage ofthe fault information to explore the thermal fault diagnosis and fault prediction based on filedbus applications, to provide for the further

3、 development of the thermalautomation systems continue to expand the spa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high-tech the world and 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 capacity of the units in China, thepower plant therm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is constantly drawn from related discipline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4、s and rapi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recent years, is changing the one hand, as the main control unit system DCS hasoccurred in the control structure and the control of a huge change; the other hand,with the plant-level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SIS), fieldbus technology an

5、d control technology based on modern control theory to the thermal theprocess automation system to inject new vitality.Key words: Thermal automation; the DCS; intelligent; the status quo; development 目 录1. 序 言11.1 热工自动化的现状11.2 DCS的应用与发展41.3 DCS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展41.4 单元机组控制系统一体化的崛起41.5 DCS结构变化,应用技术得到快速发展51.6

6、全厂辅控系统走向集中监控51.7 变频技术的普及应用与发展61.8 局部系统应用现场总线61.9 热工控制优化技术的应用发展61.10 SIS系统的应用发展72. 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动向及前景82.1 单元机组监控智能化是热工自动化系统发展方向82.2 过程控制优化软件将得到进一步应用83 结论.9参考文献10致 谢111. 序 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也随之得到迅猛的发展。其中,热工自动化装置在大型发电机组中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电厂热工自动化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企业水平的重要标准。发电机组己经逐步从小容量发展到大容量且高参数发展到单位机组。电力工业也

7、进入了一个新领域,进入了大电网、大机组、高自动化的新时代。自动化系统在整个工艺流程中起着自动控制系统检测的功能,是一个完整机组神经中枢、运行中心以及安全的屏障。而DCS分散控制系统在技术上就出于整个自动机组的核心位置。一、电厂热工自动化的极念所谓电厂的热工自动化是指参数在应用于电厂热力过程中的测量、信息的处理、自动的控制、系统的自动报警和装置的自动保护等操作时是在没有人为参与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动化仪表本身和自动控制装置来进行完成。热工的自动化使得热工设备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并使得机组的经济性得到大幅度增长,因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的被降低下来,直接节约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电厂的运作

8、效率。热工自动化的先进程度促进了电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是在火力发电的道路中慢慢发展而来的,自动化的发展也为我国的电力事业提供了有效的基础。目前,我国在火力发电加强了技术改革,现阶段的电厂热动自动化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世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机组容量的快速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不断地从相关学科中吸取最新成果而迅速发展和完善。近几年更是日新月异:一方面作为机组主要控制系统的DCS,已在控制结构和控制范围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厂级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现场总线技术和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技术的应用,给热工自动化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火力发电有望发

9、展成为“环境友好”型行业,既为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作出贡献,又促进了自身的发展。1.1 热工自动化的现状热工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热能工程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对热力学相关参数进行检测、控制,从而对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决策,达到确保安全、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减员增效等目的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它主要是指对锅炉、汽机及其辅助设备运行的自动控制,使机组自动适应工况的变化,且保持在安全、经济的条件下运行。一般来说,热工控制系统是由测量装置、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测量装置和执行机构在原理和结构上没有新的变化,只是引入了智能化、

10、网络通信接口、微处理器等,可以实现计算机远程设定、控制,逐步向现场总线方向发展,其核心已逐步由计算机控制系统取代。由于火电厂的特殊性,涉及的势力设备众多、热力系统庞大,生产过程复杂,多数设备长期处于高温、高压、高速、易燃等恶劣的条件下,现代热工控制系统往往还包括自动保护、自动检测、自动报警、顺序控制等内容。在“十一五”期间,SIS应用技术走向成熟、DCS进一步发展以及现场总线的快速应用,火电厂掀起了信息化建设的浪潮,纷纷向数字化电厂转型。虽不断提高,但差距仍在,主要表现在机炉电整体控制程度不高;热工测量及仪表工艺有待提高;安全监视和保护装置覆盖面窄,功能不全;机组自动调节自动投入率低;程序控制

11、投入使用少以及开环应用多。目前单元机组实现了集中控制、电气控制纳入了DCS,实际上热工自动化和电气自动化仍然没有达到真正的一体化。今后,一台单元机组仅设1位主值班员,电气控制必须与汽轮机、锅炉控制形成一个整体,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我国火电厂自动化水平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行列热工自动化的新进展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热工自动化技术也发展非常快。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生产的各种传感器、变送器不断地被开发出来,控制系统、控制装置也是日新月异。新的控制理论和控制策略不断涌现,并且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先进理念、算法打造APS“交叉引用、条件自举”理念认为模拟量自动调节回路把开关量顺序控制的设备启停进程

12、状态引作转换工作方式的条件,开关量顺序控制系统把模拟量自动调节回路的工作方式用作启动的条件,相互交叉引用。一俟对方条件满足,顺序控制或自动调节回路便自行推升控制层次,完成条件自举,进而自主执行后续任务。该理念使得在复变控制系统中实现全工况、全过程、全自动运行成为可能。针对复变系统而采用“交叉引用、条件自举”的新理念彻底改变了传统控制方法,优化了系统划分、启停顺序和操作方式,基础逻辑着落在智能控制、本质安全。相对于机组正常运行,机组启停固然时间短暂,但机组适应各种工况的自动控制能力和可靠性却因APS而极大提升,安全、经济运行益。因此,机组自动程序启停系统具有一键顺序控启停、二套调节贯全程、三种状

13、态两切换、四级控制分工明、五项功能归一统,六个断点续自动等特点,自1999年在珠海发电厂开始应用到现在,几乎不存在误操作的可能,实践证明:设计科学、久经实战,功能成熟、使用方便,运行可靠、经济安全,为机组长期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21世纪开始的三维技术在电厂设计中逐步应用。三维设计给电厂设计带来革命,也给数字化电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贯穿于电厂的整个生命周期。同时,由于协同制造理念的引入,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开始了将三维技术与协同设计相结合的应用研究。由于采用了各专业设计元素同一数据库以及三维模型全部参数化,并以数据的方式存放在同一数据库内,可以以三维模型的方式去显示

14、,在三维模型中可以浏览、漫游模型中的所有含属性的参数,三维和二维可以互相关联,从而三维与协同技术给数字化电厂管理实现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平台,有了所需同一、强大的基础数据库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工作,利用现有的功能软件包可以实现数字化电厂管理工作。通过电厂三维模型,既可可视化观看,又可进行数字化管理,如厂区、厂房内的漫游设备、管道的参数、定位坐标,特别是与MIS相结合,实现精确的、可视化的电厂数字化管理系统。目前,协同设计工作已在阳江核电一期工程中开展P&ID图的专业间协同设计工作,已经完成机务专业各工艺系统的P&ID协同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FDCS:电气热工控制一体化现场总线作为一个完整的现场总

15、线控制系统,目前还难以迅速应用到整个电厂中,而DCS虽然是电厂目前在线运行机组的主流控制系统,但由于其检测和执行等现场仪表信号仍采用模拟量信号,无法满足工程师站上对现场仪表进行诊断、维护和管理的要求,限制了控制过程视野。未来一段时间里,现场总线将与DCS、PLC相互依存发展,现场总线借助于DCS和PLC平台发展自身的应用空间,DCS和PLC则借助于现场总线完善自身的功能。如,基于控制器实现FCS和DCS的融合的FDCS兼容传统DCS和FCS,实现热工电气控制一体化。相比各自独立的DCS和FCS,FDCS就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它采用现场总线实现智能装置的就地化,接入智能传感器、执行器,节省电缆、信

16、息丰富,方便安装调试;采用仿真控制一体化技术,对于全厂运行指导、性能分析提供了应用平台。同时电气保护测控单元通过FCS进入FDCS系统,实现电气热工一体化。节能环保高压变频技术应用节能能源、降低消耗,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发电厂要生存,必须要顺应节能环保的趋势,利用变频器技术改造成为当前火电厂的重要工作。通过研究和分析,液力耦合、内反馈调速逐步被变频器所替代,为此现阶段实施变速驱动的主要手段是变频器。鉴于功率模块串联多电平变频器输出接近正弦波,输入采用30脉冲及以上的整流,输入、输出谐波都很小,对电网和电动机没有什么影响,技术成熟,国内有大量生产厂家,

17、造价也较低,因此5000KW以下的设备优先采用功率模块串联多电平变频器。高于5000KW以上电动机变频改造应选用三电平技术的变频器,近年来大容量串联多电平变频器也广泛使用。高压变频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设计技术、制造技术和电力电子元件的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基本做到两年无故障纪录。通过调研,高压变频设备质量完全满足电厂驱动的要求,在其它电力公司应用较为广泛。总之,随着国家法律对环保日益严格的要求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未来热工系统将围绕“节能增效,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向无线化、智能化、网络化、透明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新的测量控制原理和方法不断得以应用,将

18、使机组的运行操作和故障处理,象操作普通计算机一样方便。1.2 DCS的应用与发展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变化,在二十世纪给人耳目一新的是DCS的应用,而当今则是DCS的应用范围和功能的迅速扩展。1.3 DCS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展 20世纪末,DCS在国内燃煤机组上应用时,其监控功能覆盖范围还仅限DAS、MCS、FSSS和SCS四项。即使在2004年发布的Q/DG1-K401-2004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技术规范书中,DCS应用的主要功能子系统仍然还是以上四项,但实际上近几年DCS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展,除了一大批高参数、大容量、不同控制结构的燃煤火电机组(如浙江玉环电厂1000MW机

19、组)的各个控制子系统全面应用外,脱硫系统、脱硝系统、空冷系统、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等新工艺上都成功应用。可以说只要工艺上能够实现的系统,DCS都能实现对其进行可靠控制。1.4 单元机组控制系统一体化的崛起 随着一些电厂将电气发变组和厂用电系统的控制(ECS)功能纳入DCS的SCS控制功能范围,ETS控制功能改由DCS模件构成,DEH与DCS的软硬件合二为一,以及一些机组的烟气湿法脱硫控制直接进入单元机组DCS控制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控制系统一体化,在DCS技术的发展推动下而走向成熟。 由于一体化减少了信号间的连接接口以及因接口及线路异常带来的传递过程故障,减少了备品备件的品种和数量,降低

20、了维护的工作量及费用,所以近几年一体化控制系统在不同容量的新建机组中逐渐得到应用,如浙江华能玉环电厂41000MW机组、台州电厂2300MW机组和安徽凤台电厂4600MW机组均全厂采用西屋Ovation系统,国华浙能宁海电厂4600MW机组全厂采用西门子公司的T-XP系统,大唐乌沙山电厂4600MW机组全厂采用I/A系统,浙江乐清电厂4600MW机组全厂采用ABB公司的SYMPHONY系统等。 控制系统一体化的实现,是电力行业DCS应用功能快速发展的体现。排除人为因素外,控制系统一体化将为越来越多的电厂所采用。1.5 DCS结构变化,应用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近年来DCS系统在结

21、构上发生变化。过去强调的是控制功能尽可能分散,由此带来的是使用过多的控制器和接口间连接。但过多的控制器和接口间连接,不一定能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相反到有可能导致故障停机的概率增加。何况单元机组各个控制系统间的信号联系千丝万缕,互相牵连,一对控制器故障就可能导致机组停机,即使没有直接导致停机,也会影响其它控制器因失去正确的信号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随着控制器功能与容量的成倍增加、更多安全措施(包括采用安全性控制器)、冗余技术的采用(有的DCS的核心部件CPU,采用22冗余方式)以及速度与可靠性的提高,目前DCS正在转向适度集中,将相互联系密切的多个控制系统和非常复杂的控制功能集中在一对控制器中,以

22、及上述所说的单元机组采用一体化控制系统,正成为DCS应用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这不但减少了故障环节,还因内部信息交换方便和信息传递途径的减少而提高了可靠性。转贴于 中国论文此外,随着近几年DCS应用技术的发展,如采用通用化的硬件平台,独立的应用软件体系,标准化的通讯协议,PLC控制器的融入,FCS功能的实现,一键启动技术的成功应用等,都为DCS增添了新的活力,功能进一步提高,应用范围更加宽广。1.6 全厂辅控系统走向集中监控 一个火电厂有10多个辅助车间,国内过去通常都是由PLC和上位机构成各自的网络,在各车间控制室内单独控制,因此得配备大量的运行人员。为了提高外围设备控制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达到减

23、员增效的目的,随着DCS技术和网络通讯功能的提高,目前各个辅助车间的控制已趋向适度集中,整合成一个辅控网(简称BOP 即Balance Of Plant的缩写)方向发展,即将相互独立的各个外围辅助系统,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全厂IT系统上进行运行状况监控,实现外围控制少人值班或无人值班。 近几年新建工程迅速向这个方向发展。如国华浙能宁海电厂一期工程(4600MW)燃煤机组BOP覆盖了水、煤、灰等共13个辅助车间子系统的监控,下设水、煤、灰三个监控点,集中监控点设在四机一控室里,打破了传统的全厂辅助车间运行管理模式,不但比常规减员30%,还提升了全厂运行管理水平。整个辅控网的硬件和软件

24、的统一,减少了库存备品备件及日常管理维护费用1。由于取消了多个就地控制室,使得基建费用和今后的维护费用都减少。一些老厂的辅助车间也在进行BOP改造,其中浙江省第一家完成改造的是嘉兴发电厂2300MW机组,取得较好效果。1.7 变频技术的普及应用与发展 变频器作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功率变换部件,以提供高性能变压变频可控的交流电源的特点,前些年在火电厂小型电机(如给粉机、凝泵)等控制上的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变频调速不但在调速范围和精度,动态响应速度,低速转动力矩,工作效率,方便使用方面表现出优越性,更重要的是节能效果在经济及社会效益上产生的显著效应,因此继一些中小型电机上普遍应用后,近年来

25、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扩展到一些高压电机的控制上试用,如送、引风机和给水泵电机转速的控制等。 因为蕴藏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可以预见随着高压变频器可靠性的提高、一次性投资降低和对电网的谐波干扰减少,更多机组的风机、水泵上的大电机会走向变频调速控制,在一段时间内,变频技术将继续在火电厂节能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1.8 局部系统应用现场总线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来新型自动化仪表的涌现,现场总线系统(FCS)是其中一种,它和DCS紧密结合,是提高控制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实时性、快速性和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解决现场设备的现代化管理,以及降低工程投资等的一项先进的和有效的组合。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现场总线已应用

26、到各个行业,其中电力行业最典型的是德国尼德豪森电厂2950MW机组的控制系统,采用的就是PROFIBUS现场总线。我国政府从“九五”起,开始投资支持现场总线的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HART仪表、FF仪表开始生产。但电厂控制由于其高可靠性的要求,目前缺乏大型示范工程,缺乏现场总线对电厂的设计、安装、调试、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影响的研究,因此现场总线在电厂的应用仍处于探讨摸索阶段,近二年我国有十多个工程应用了现场总线,但都是在局部系统上,其中: 国华浙能宁海电厂,在单元机组的开、闭式水系统中的电动门控制采用Profibus DP总线技术,电动执行机构采用原装进口德国欧玛公司的一体化智能型产品Puma

27、Matic,带有双通道Profibus-DP冗余总线接口作为DP从站挂在总线上。为了提高安全性可靠性,总线光纤、作为总线上的第一类DP主站的AP和相应的光电转换装置都采用了冗余结构,这是国内首家在过程控制中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的火力发电厂。 转1.9 热工控制优化技术的应用发展随着过程生产领域对控制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控制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火电厂热力流程对系统稳定性和性能最优化方面的要求,汽温超标已经成为制约机组负荷变化响应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障碍之一(燃烧优化主要是锅炉专业在进行,本文不作讨论)。由此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些现代控制系统逐步在火电厂过程控制领域中得到应用。如基于过程模型并在

28、线动态求解优化问题的模型预测控制(简称MPC)法、让自动装置模拟人工操作的经验和规律来实现复杂被控对象自动控制的模糊控制法、利用熟练操作员手动成功操作的经验数据,在常规的串级PID调节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前馈控制作用等,在提高热工控制系统(尤其是汽温控制系统)品质过程中取得较好效果。用基于状态空间算法的状态观测器解决汽温这种大滞后对象的延迟造成的控制滞后,焓值变增益控制器解决蒸汽压力的变化对温度控制的影响,基于模型的Smith预估器对导前温度的变化进行提前控制;通过自学习功能块实时补偿减温水阀门特性的变化;而对再热汽温控制,尽量以烟道挡板作为调节手段,不采用或少采用减温水作为控制

29、手段,以提高机组效率;在机组协调控制模块中,采用非最小化形式描述的离散卷积和模型,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根据控制品质的二次型性能指标连续对预测输出进行优化计算,实时对模型失配、时变和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补偿,提高系统的控制效果;PROFI投入后,AGC状态下以2% Pe /min负荷率变化时的响应时间为57秒,压力最大偏差0.208MPa,汽包水位变化最高和最低之差为-38.86mm,炉膛负压变化曲线最高值和最低值差145Pa,主蒸汽温度偏差稳态基本控制在2以内,动态基本控制在5以内。1.10 SIS系统的应用发展 SIS系统是实现电厂管理信息系统与各种分散控制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实时信息共

30、享的桥梁,其功能包括厂级实时数据采集与监视,厂级性能计算与分析。在电网明确调度方式有非直调方式且应用软件成熟的前提下,可以设置负荷调度分配功能。设备故障诊断功能、寿命管理功能、系统优化功能以及其它功能(根据电厂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设置)3。自从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总院在2000年提出这一概念和规划后,至今估计有200家多电厂建立了SIS系统,可谓发展相当迅速。但是自从SIS系统投运以来,其所起的作用只是数据的采集、存储、显示和可打印各类生产报表,能够真正把SIS的应用功能尽情发挥出来的很少,其面向统计生产管理的数据分析工具,基于热经济性分析的运行优化,以品质经济性为目标的控制优化,以提高可靠性为目

31、的的设备故障诊断等功能基本多数都未能付绪实施。其原因主要有设计不够完善,多数SIS厂家并没有完全吃透专业性极强的后台程序及算法,使其在生产实际中未能发挥作用,加上与现场生产脱节,因此SIS代理商所能做的只是利用网络技术,边搭建一个基本的SIS 架构边进行摸索。此外SIS应涵盖哪些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也缓慢了其功能的应用。但从大的方向上看,SIS系统的建设符合技术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电力市场发展的趋势,将给发电厂特别是大型的现代化发电厂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2. 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动向及前景 随着国家法律对环保日益严格的要求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未来热工系统将围绕 “节能增效,可持续发展

32、”的主题,向智能化、网络化、透明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新的测量控制原理和方法不断得以应用,将使机组的运行操作和故障处理,象操作普通计算机一样方便。2.1 单元机组监控智能化是热工自动化系统发展方向 单元机组DCS的普及应用,使得机组的监控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它的监控智能化程度在电力行业却没有多大提高。虽然许多智能化的监视、控制软件在国内化工、冶金行业中都有较好的应用并取得效益,可在我国电力行业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有所起步。随着技术的进步,火电厂单元机组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将是一种趋势,因此未来数年里,实现信息智能化的仪表与软件将会在火电厂得到发展与应用,如: 仪表智能管理软件,将对

33、现场智能传感器进行在线远程组态和参数设置、对因安装位置和高静压造成的零位飘移进行远程修正,精度自动进行标定,计算各类误差, 并生成标定曲线和报告;自动跟踪并记录仪表运行过程中综合的状态变化,如掉电、高低限报警、取压管路是否有堵或零位是否有飘移等。 阀门智能管理软件将对智能化阀门进行在线组态、调试、自动标定和开度阶跃测试,判断阀门阀杆是否卡涩, 阀芯是否有磨损等,通过阀门性能状况的全面评估,为实现预测性维护提供决策。 重要转动设备的状态智能管理软件将对重要转动设备的状态如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等,综合采用基于可靠性的状态监测多种技术,通过振动、油的分析以及电机诊断,快速分析(是否存在平衡不好,基

34、础松动, 冲击负荷,轴承磨损)等现象和识别故障隐患, 在隐患尚未扩展之前发出报警,为停机检修提供指导和帮助。 智能化报警软件将对报警信号进行汇类统计、分析和预测,对机组运行趋势和状态作出分析、判断,用以指导运行人员的操作;故障预测、故障诊断以及状态维修等专用软件,将在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机组潜力中发挥作用。单元机组监控智能化将带来机组检修方式的转变,以往定期的、被动式维护将向预测性、主动式为主的维护方式过渡,检修计划将根据机组实际状况安排。2.2 过程控制优化软件将得到进一步应用进一步提高模拟量控制系统的调节范围和品质指标,是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的一个方向。虽然目前有关

35、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在电厂控制系统优化应用的报道有不少,但据笔者了解真正运行效果好的不多。随着电力行业竞争的加剧,安全、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明显效果、通用性强、安装调试方便的优化控制专用软件(尤其是燃烧和蒸汽温度优化、性能分析软件、)将会在电厂得到亲睐、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结论总体来讲,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高速化、智能化、一体化和透明化。对故障信息的研究和充分利用是发掘热工故障诊断与故障预测的基础,现场总线的应用,为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断拓展的空间。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将改写热工调节系统的指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网络化的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将会不断

36、发展,最终基于网络大容量数据传输可实现,远程专家监控诊断系统的开发应用,火电厂检修运行维护的结构将彻底改变,届时仅需少量人员进行机组的运行维护,更多的是通过远程专家监控诊断系统(类似于电力调度),实现对机组的运行监控、维护和故障诊断、处理。 参考文献1. 侯子良.2000年的火电厂自动化水平展望.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8,(2).2. 吴钦伟.瞄准关键技术,振兴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1998,(1).3. Michael Babb. The Disppearing DCS. Control Engineering, 1992,(7).4. Alan Reeve. Fieldbus Saga Still Keep Doing. Control & Instrumentation, 1994,(11).5. 徐湘元,毛宗源.过程控制的发展方向智能控制.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8,(2).6. 李阳春;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发展和展望;电站系统工程;2003年06期. 致 谢感谢各位老师三年来的教诲,感谢师傅们对我毕业论文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