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理论与方法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8790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理论与方法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理论与方法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理论与方法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理论与方法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理论与方法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理论与方法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理论与方法毕业论文.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理论与方法摘要 物流中心的选址,不仅是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连锁企业实现规模效益有重大影响。物流中心地址选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物流的服务效果和经济效益。因此,选址应该恰当、合理,符合实际经营的需要。本文全面思考与物流中心选址相关的各种因素,首先介绍了物流中心选址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分析了一些选址的基本方法和模型,结合自己的对各种物流中心选址的认识以及模型的适用范围,进而综合利用数学模型、层次分析法、Delphi法,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建立了一种新的选址模型。并结合连锁商业企业实例分析,提出了连锁商业企业选址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本人的一些建议。关键词

2、 物流中心 选址 层次分析 连锁企业Logistics Center Location Theory and MethodAbstract Site-selection of logistics center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developing strategy for logistics enterprises, but also have an impact on the scale economy of chain enterprises. The selection of address is directly re

3、lated to the logistics service effectiveness and economic. Therefore, the site-selection should be appropriate, reasonable, and suit to practical needs.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reviewed various determining factors about site-selection of logistics centerThe writer firstly introduce the basic theori

4、es about site-selection, then analysis the basic methods and models.Accordind to the knowledge of logistics center site-selection and models, and in the light of mathematics model, Delphi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 new model about site-selection was

5、declared. I also select a case to analysis the new model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ain enterprises.Key words Logistics center Site-selec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Chain enterprise目 录引 言1第1章 物流中心及其选址理论概述11.1 物流中心的概念11.2 物流中心选址的重要性11.3 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影响因素、

6、注意事项2第2章 物流中心选址的基本方法62.1 物流中心选址模型介绍62.2 重心模型62.3 KuehnHamburger(奎汉哈姆勃兹)模型8第3章 物流中心选址新方法研究113.1 物流中心选址模型比较113.2 选址模型的思路113.3 物流中心的一种选址新方法11第4章 连锁企业物流中心选址案例分析154.1 连锁商业企业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重要性分析154.2 连锁企业选址案例17结论20致谢语21参考文献22引 言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物流中心的建设,特别是物流中心地址选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物流的服务效果和经济效益,地址选择的恰当、合理,物流中心就能够生存发展,否则,物流中心

7、就难以为继。因此,在物流中心的建设者眼中,选址问题成为物流中心规划时的重中之重,是决策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目前物流中心的选址,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是在实际工作中。由少数决策者凭主观决定,这种凭经验和直觉的定性方法,随意性很大,很难反映客观实际,且缺乏理论依据。二是在理论上,采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如重心法、微分法、线性规划法,通过计算来确定。这些完全依赖定量的方法,只能反映影响物流中心选址的一个或几个因素,且这些因素之间要能够确切的构造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随着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计算将非常复杂和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这种方法在理论上虽然可行,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用上。物流中心的选址是受多种因素

8、影响的,包括经济的、环境的、人为的,而这些因素中有的是不可能完全用数量关系来反映的。因此,物流中心选址也不可能完全依赖这些方法,为此,应寻求更加科学并且实用的选址方法,该方法应最大可能的对影响物流中心选址的综合因素全面考评,全面的反映客观实际,以便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本文中综合利用数学模型、层次分析法、Delphi法,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建立了一种新的选址模型,它克服了上述方法的主观性、局限性、片面性,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比较理想的数学方法。本文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来研究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希望通过这种新的选址方法来探索出连锁企业物流中心选址的最佳模式和方

9、法。第1章 物流中心及其选址理论概述1.1 物流中心的概念当前物流发展中涉及的一些重要事务,往往由于概念模糊,内涵不清,属性不明,进而导致关系不顺,严重影响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对物流发展的职责界定划分。特别是物流中心例如,在物流规划中有关物流节点的概念模糊不清、运用混乱、定位不准确,从而影响了政府与企业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的分工与合作,由此引致政府和企业行为错位、政策冲突等诸多制度性约束问题。因此,深入探讨物流中心等有关物流节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其功能、特征及属性等基本内涵,对于明确政府和企业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合理定位,促进物流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作用。现代社会生产的复杂

10、性、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作为生产销售必要支持手段的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又决定了物流中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物流中心由于核心功能不同,加之各个行业和部门习惯用语的差异,造成了当前关于物流中心的诸如转运中心、分流中心、配送中心、流通中心、物流据点、物流基地、物流用地等多种名称混用的现象。研究分析上述物流中心有关概念的关系与区别,对于准确认识物流中心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科学规划建设和运营物流中心,进而分析研究物流园区布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物流中心”的提法及其含义在国际物流界是基本认同的,但关于物流中心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虽然对物流中心做出宽松的定义,将给不同物流中心的

11、实践发展留有余地,但现代物流学科与行业自身的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都需要对物流中心的概念及其与其他诸多“中心”的关系进行较为明确的界定。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IT18354-2001)将物流中心定义为“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这是目前对物流中心概念最为简洁和权威的一种表述1。1.2 物流中心选址的重要性 在物流系统中,物流中心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物流中心上游是供应地(工厂等),其下游则是若干供应点及若干需求点。物流中心作为物流系

12、统的硬件设施,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条件,它的选址布局对发挥物流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和提供优质服务起着决定性作用。较佳的物流中心选址方案可以有效地节省费用,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与配合,保证物流系统的平衡发展。因此,物流中心的合理选址就显得十分重要。一经选定就将长时间运营,它不仅与运行费用直接相关,而且对工作效率及物流控制水平会产生很大影响2。1.2.1 科学选址在运输环节的意义(1)降低运输成本。对于批量购买来说,运输成本是构成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全市场竞争中,假设一个地区某种产品的价格完全一致,那么在产品的产地销售该产品,产品的总成本是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离产地越远,随着运输距离的增

13、加,产品的总成本随运输成本的增加而递增。因此科学选址是降低运输成本进而降低产品总成本的关键。(2)提高运输质量。物流中心及时补充货源是各分店减少库存、提高存货周转率的保证。我国连锁企业配送效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交通状况差,拥挤堵塞时常发生。另一个相关的原因是物流途径规划不够系统,物流信息网络建设不够现代化。因此鉴于目前商业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的不足,新建物流中心可通过科学选址,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提高配送质量,从而缩短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现场的距离,提高物流效率3。1.2.2 物流中心选址关系到企业战略发展问题选址的好坏关系到物流中心的生存和长远发展。现代物流中心组成的要素很多,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

14、条就是经营场所的选址和定位问题。有个好的经营场所,物流中心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相反,选址不好,定位不准,别说是发展,恐怕就连自身的生存都受到影响和制约。1.3 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影响因素、注意事项1.3.1 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 物流中心的选址过程应同时遵守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战略性原则。(1)适应性原则。物流中心的选址须与国家、省市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相适应,与我国物流资源分布和需求分布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2)协调性原则。物流中心的选址应当将国家的物流网络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物流中心的设施设备,在地域分布、物流作业生产力、技术水平等方面互相协调。(3)经济性

15、原则。物流中心发展过程中,有关选址的费用,主要包括建设费用及物流费用(经营费用)两部分。物流中心的选址定在市区、近郊区或远郊区,其未来物流活动辅助设施的建设规模及建设费用,以及运费等物流费用是不同的,选址时应以总费用最低作为物流中心选址的经济性原则。(4)战略性原则。物流中心的选址,应具有战略眼光。一是要考虑全局,二是要考虑长远。局部要服从全局,目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既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要考虑日后发展的可能。1.3.2 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现代物流学原理己经证明,在城市现代物流体系规划过程中,物流中心选址应考虑以下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象条件。物流中心选址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气象条件

16、有温度、风力、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蒸发量等指标,如选址时要避开风口,因为在风口建设会加速露天堆放商品的老化。地质条件。物流中心是大量商品的集结地,某些容重很大的建筑材料堆码起来会对地面造成很大压力。如果物流中心地面以下存在着淤泥层、流砂层、松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会在受压地段造成沉陷、翻浆等严重后果,为此,土壤承载力要高。水文条件。物流中心选址需远离容易泛滥的河川流域与上溢地下水的区域。要认真考察近年的水文资料,地下水位不能过高,洪泛区、内涝区、古河道、干河道等区域绝对禁止使用。地形条件。物流中心应地势高亢、地形平坦,且应具有适当的面积与外形,若选在完全平坦的地形上是最理想的;其次选

17、择稍有坡度或起伏的地方;对于山区陡坡地区则应该完全避开;在外形上可选长方形,不宜选择狭长或不规则形状。(2)经营环境因素经营环境。物流中心所在地区的优惠物流产业政策对物流区域的经济效益将产生重要影响;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也是物流中心选址考虑的因素之一。商品特性。经营不同类型商品的物流中心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如生产型物流中心的选址应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工业布局紧密结合进行考虑。物流费用。物流费用是物流中心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大多数物流中心选址接近物流服务需求地,例如接近大型工业、商业区,以便缩短运距,降低运费等物流费用。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是物流中心选址的考虑重点。由于现代物

18、流中能否实现准时运送是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物流中心选址时,应保证客户可在任何时候向物流中心提出物流需求,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服务。(3)基础设施状况交通条件。物流中心必须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最好靠近交通枢纽进行布局,如紧临港口、交通主干道枢纽、铁路编组站或机场,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接。公共设施状况。物流中心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讯等公共设施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且场区周围要有污水、固体废物处理能力。(4)其他因素国土资源利用。物流中心的规划应贯彻节约用地、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的原则。物流中心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周围还需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为此地价对布局规划有重

19、要的影响.此外,物流中心的布局还要兼顾区域与城市规划用地的其他要素。环境保护要求,物流中心的选址需要考虑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城市的生态建设得以维持和增进。周边状况。由于物流中心是火灾重点防护单位,不宜设在易散发火种的工业设施(如木材加工、冶金企业)附近,也不宜选择居民住宅区附近4。1.3.3 物流中心选址的注意事项大中城市的物流中心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选址在中小城镇中,因物流中心的数目有限且不宜过于分散,故宜选择独立地段。在河道(江)较多的城镇,商品集散大多利用水运,物流中心可选择沿河(江)地段。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城镇要防止将那些占地面积较大的综合性物流中心放在城镇

20、中心地带,带来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下面分别简要分析各类物流中心在选址时的注意事项:(1)不同类型物流中心选址时的注意事项。转运型物流中心。转运型物流中心大多经营倒装、转载或短期储存的周转类商品,大都使用多式联运方式,因此一般应设置在城市边缘地区的交通便利的地段,以方便转运和减少短途运输。储备型物流中心。储备型物流中心主要经营国家或所在地区的中、长期储备物品,一般应设置在城镇边缘或城市郊区的独立地段,且具备直接而方便的水陆运输条件。综合型物流中心。这类物流中心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根据商品类别和物流量选择在不同的地段。例如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生活型物流中心,若物流量不大又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可选择接

21、近服务对象的地段,但应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5。(2)经营不同商品的物流中心选址时的注意事项。经营不同商品的物流中心对选址的要求不同,应分别加以注意,以下典型分析冷藏品、蔬菜、建筑材料、危险品等物流中心的选址特殊要求。果蔬食品物流中心。果蔬食品物流中心应选择入城干道处,以免运输距离拉得过长,商品损耗过大。冷藏品物流中心。冷藏品物流中心往往选择屠宰场、加工厂、毛皮处理厂等附近。因为有些冷藏品物流中心会产生特殊气味、污水、污物,而且设备及运输噪声较大,对所在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故多选择城郊。建筑材料物流中心。通常建筑材料物流中心的物流量大占地多,有严格的防火等安全要求,应选择城市边缘对外交通运输干

22、线附近。燃料及易燃材料物流中心。石油、煤炭及其他易燃物品物流中心应满足防火要求,选择城郊的独立地段。在气候干燥、风速较大的城镇,还必须选择大风季节的下风位或侧风位。特别是油品物流中心选址应远离居住区和其他重要设施,最好选在城镇外围的地形低洼处。 第2章 物流中心选址的基本方法2.1 物流中心选址模型介绍在物流系统中,物流中心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其上游是供应地(工厂、码头等),下游是用户。物流中心的合理选址非常重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重要任务。物流中心选址研究己形成了多种方法,大致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方法。定性的方法主要是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

23、合评价对各方案进行指标评价,找出最优选址。定量的方法主要分为连续模型与离散模型两类。连续模型认为物流中心的地点可在平面上取任意点,代表性的方法是重心法。离散模型则认为流通中心的地点是有限的几个可行点中的最优点,代表性模型有:Kuehn- Hamburger(奎汉哈姆勃兹)模型,Baumol-Wolfe 模型,Blson 模型。下面我们分别以重心模型、Kuehn-Hamburger模型为例进行物流中心选址方法的探讨6。2.2 重心模型2.2.1 重心模型的建立重心模型是一种单设施静态选址的方法,将运输成本作为唯一的选址决策因素。给定供给与需求点的坐标,以及节点之间的运输量,对于单个物流设施应当使

24、得运输总成本最小,即: (2.1)式中:TC 运输总成本;Vi 节点i 的运输总量;Ri 待选物流中心到节点i 的运输费率;di 待选物流中心到节点i 的距离。物流中心地址的坐标通过下面一组方程来确定: (2.2) (2.3)式中,(,) 为待选物流中心的坐标,(,) 为已知的供给点与需求点的坐标。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2.4)其中k 是模型中坐标单位与实际空间距离的比例尺(如110m,k 10)2.2.2 重心模型的求解 重心模型的求解步骤如下:(1)确定已知的供给点与需求点的坐标、运输量及线性运输费率;(2)忽略距离,根据重心公式求得待选物流中心的初始坐标(,); (2.5) (2.6)

25、(3)根据第二步得到的(,) 计算出,暂不考虑比例系数k ;(4)将带入式2.2和式2.3,求出修正的(,);(5)根据修正的(,) 重新计算;(6)重复第(4)、第(5) 步,直到(,) 的变动小于理想的精度;(7)最后,根据求得的最佳选址计算运输总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当各节点的坐标与运输量分布均匀,运输费率为线性的情况下,初始点(,)就已经是一个满意的解了。对于节点数量较少,运输量差异较大的情况,应当进行适当次数的迭代。2.2.3 重心模型的特点 重心模型适于应用在多选一,且求解为静态的问题中。它假设需求量往往被聚集在一定数量的点上,每一个点代表分散在一定区域内的众多顾客,这一点与物流中心

26、的选址并不矛盾,因为物流中心的上游是可确定的供货地可以简化为一点,下游是可确定的客户(如批发商,配送中心等等)也可以简化为一点。它还假设物流中心的地点可在平面上取任意点,整个平面是连续的,这与实际情况的差别较大,从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实际上有很多地方是不能选择的,合格的地域是有限的。该模型还忽略了不同地点选址可能产生的固定资产构建、劳动力成本、库存成本,地价成本等成本差异,而只有运输费用,这也是不合实际的。它还认为运输的路线是直线的,现实条件下,节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与实际发生的行走路线之间存在着差异,修正这种差异的方法是将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乘上一个修正系数,例如市内运输的修正系数可取1.41,长途

27、公路运输可取1.21,长途铁路运输可取1.24。它的静态选址假设没有考虑未来的收益与成本的变化。此外它还假设运输费率是线性的,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的运输费用与运输距离并不是绝对的线性关系。2.3 KuehnHamburger(奎汉哈姆勃兹)模型2.3.1 模型介绍 KuehnHamburger(奎汉哈姆勃兹)模型是多个物流中心地址选择的典型方法。可用启发式算法求解,即简单的先求出初次解,然后经过反复计算修改这个解,使之逐步达到近似最优解的方法。KuehnHambuger(奎汉哈姆勃兹)模型是按流程图21,采用下列公式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 (2.7) (2.8) (2.9) (2.10)式

28、中:h 产品(1,,p ); i 供货点(1,,q ); j 物流中心(1,,r ); k 客户(1,,s); Ahij 从供货点(i) 到物流中心(j)运输产品(h)时的单位运输费用;Bhjk从物流中心(j)到客户(k)运送产品(h)时的单位运输费用;Xhijk从供货点(i)经过物流中心(j)向客户(k)运输产品(h)的数量; Fj 在物流中心(j)期间的平均固定管理费用; Zj当hikXhijk0时取1,否则取0; ShjihXhijk在物流中心(j)中,为保管产品(h)而产生的部分可变费用(管理费、保管费、税金以及投资利息等); (Thk)向客户(k) 运送产品(h) 时,因为延误时间(

29、T)而支付的损失费; Qhk客户(k)需要产品(h)的数量; Yhi提供产品(h) 的供货点(i)的能力; Ij(hjkXhijk)各供货点由物流中心(j)向所有客户运送产品的最大库存定额; f(x)总费用。开始1.读入下列各项:a.供货点位置;b.可设置M各物流中心的位置;c.详细审核N各物流中心的初步选址情况,即准许设置新的物流中心数;d.供货点及可能设置的物流中心的情况以及这些物流中心到客户之间的运输费用;e.对客户的期望需求量;f.与物流中心运营有关的费用函数;g.由于发送延误和库存短缺造成的机会损失费。2.在准许的范围内,确定N个可能设置物流中心的位置,也就是说,当仅考虑区域需要时,

30、一般从物流中心的职能来看,把物流中心分散的建在各个地区,可能带来的最大经济效益。3.在准许范围内,对N个物流中心点逐渐扩建后,从流通机构的综合系统角度,全面评价、计算费用的节约程度。4.对于因固定费用超支,而不能创造利润的物流中心点予以舍弃。5.即使固定费用超支,但仍然创造利润的物流中心,要看其是否在可能设置的N个物流中心范围之内。6.在最大利润点设置物流中心。7对于有可能设置的M个物流中心点,应进行审核,决定取舍。8.物流中心能力替换程序a.由于新物流中心的建成,因而可以把不经济的现在物流中心去掉。这样,对于从前曾利用这些不经济的物流中心客户来说,利用新物流中心可以节省费用;b.在集中需要物

31、流中心的地区和可以建设物流中心的地点,物流中心起到了服务性作用,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物流中心的位置,评价经济效益。停止图2-1 启发式方法流程2.3.2 模型特点 KuehnHamburger(奎汉哈姆勃兹)是动态模型,适合于多个物流中心的选址。它以供货点的个数及可供量、备选物流中心的个数及最大容量、准许选定物流中心个数的上限、用户个数及其需求量为已知参数,考虑了多个结构化因素的影响:供货点到物流中心的运输费、物流中心到用户的运输费用、物流中心的可变费用和固定费用、各物流中心的容量限制、物流中心的个数限制。与重心模型相比,它的模型更加贴近实际,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在该模型中,它没有考虑物流中心像建设

32、费用这样的固定资产所产生的固定费用,也没有考虑物流中心总体的容量限制,所提供的启发式算法虽然与先前相比较为简单,但当供货点、物流中心备选点、客户数量很多的情况下,其计算量是非常庞大的,不易求解。此外它还是只从费用的角度来进行选择,而忽略了像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等诸多半结构化因素的影响。 第3章 物流中心选址新方法研究3.1 物流中心选址模型比较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不难看出:数学模型的优势在于对运费这一核心因素的精确计算,但是对于某些难以定量计算的因素,诸如物流中心的自然地理条件、用地条件、运输条件以及法规制度条件等各种制约因素。单一的数学模型很难将选址中的这些影响因素全面考虑,否则由于约束条件和

33、变量增多而使选址的难度大大增加。而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在于综合考虑各种必要因素,缺点是计算结果取决于专家的评价,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希望找到一种可以综合利用两类方法的优势的新方法。3.2 选址模型的思路 首先,我们将与物流中心选址有关的因素分为三类:(1)与物流中心的地理位置相关性很大并且可以定量计算的因素,如运输费和发运费等。(2)与物流中心的地理位置相关性很大,但是难以定量计算的因素,如经营环境、地形条件、水文条件等。(3)与物流中心的地理位置相关性不是很大的因素,如物流中心的建设费用、管理费用、缺货损失费以及其他的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等。物流中心选址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

34、,只考虑可以定量计算的,并且与地理位置相关性大的因素,利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从而确定一个区域作为物流中心的大体位置。第二步,对于其他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最后确定具体位置。3.3 物流中心的一种选址新方法3.3.1 基本假设(1)物流中心的选址范围为能够涵盖所有的供货商和经销商的区域;(2)由供货点到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到用户的运费均为路程的线性函数;(3)供货点和销售点的供货量和需求可以按区域计;(4)暂不考虑物流中心的建设费用、环境因素、人文条件、环境保护等因素。3.3.2 符号Ck、Ak、dk分别为由供货点k到物流中心的单位运费率、运量、距离;hj、Bj、ej为由物

35、流中心到销售点j的单位运费率、运量、距离;(x,y)为物流中心的地点坐标;(gxk,gyk)为供货点的地点坐标;(sxj,syj)为销售点的地点坐标;P为物流中心的最大容量。其中: (k=1,2,m) (3.1) (j=1,2,l) (3.2)3.3.3 数学模型 (3.3) s.t (3.4) (3.5) (3.6)很显然,式3.4表示流量平衡;式3.5表示物流中心的容量限制。这是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使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就可以求出物流中心位置的坐标和总费用。3.3.4 综合评价不难验证,经上述计算得到的“地点费用”曲线(由于备选地点处于一个平面上,所以该“地点一费用”关系曲线实际上

36、应为空间曲面,此处我们画出该曲面的纵剖面)都是平底的(图3-1)。也就是说在计算出的费用最低点附近的一定范围内选取某地作为物流中心所在地,费用变化不会有很大差距。如图3-1所示,在A和B之间,运输费用差异是很小的。在运输费用指标得到优化以后,我们再来考虑其他的一些指标。例如:气象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经营环境、环境保护要求等7。我认为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利用上述数学模型求出费用最小的地点的坐标,并求出相应的费用;(2)设定费用浮动参数(可以取3%-10%,视具体情况而定。),求出费用小于(1+)*的地理区域;(3)搜集该区域的相关资料,根据常识进行判断,进而从中选定一些可行地点作为候选

37、地,然后综合利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种因素的权重和分值:即物流中心选址项目负责人将这些材料寄给专家,说明目的,请他们为每个方案的每一种有用因素打分并确定权重。经过几轮反复确定最终意见,结合所有专家的意见,做出判断矩阵。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出物流中心的理想的位置。图3-1 “地点费用”曲线3.3.5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2O世纪7O年代美国教授TLSatty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主要用于确定最低层因素对于最高层目标的重要性权值。AHP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按所研究对象的要求建立起一个描述系统功能

38、或特征的系统递阶层次结构,给出判断标度(或评价标准) ,对每一层的系统要素(如目标、准则、方案)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计算,得出该层要素对上一层要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层要素对于总体目标的综合权重,从而得出不同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依据。计算过程大致可以分以下几步:(1)画出结构示意图,根据专家评价造出判断矩阵。是指在分析研究对象之后,将其中所包含的因素划分不同层次,如目标层、指标层、方案层、措施层等,用框图形式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某个层次包含的因素较多时,可将该层次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层次。并根据专家意见确定矩阵中反映各因素相对

39、重要性(或优劣、偏好、态度等)程度的各元素的值。(2)求出该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相对应的特征向量。(3)对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为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CI=(max-n)/(n-1)。当max = n, CI = 0时,为完全一致;CI的值越大,判断矩阵的完全一致性越差。一般,只要CI 0.1就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就要对判断矩阵中元素值重新进行两两比较。当判断矩阵的维数越大时,判断的一致性就越差,于是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根据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数值表查得RI值,由CR =CI/RI得出更为合理的平均随机性指标CR,进行判断矩

40、阵一致性的检验。若CR0.1,则拒绝,然后重新调整判断矩阵。表3-1 平均随机一次性指标RI数值表矩阵阶数12345678910RI0.000.000.580.901.121.241.321.411.451.49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网络与规划(4)按此方法逐层计算,最后求出最低层(方案层)与目标层之间的重要性排序,并通过一致性检验8。在使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它具有以下优缺点:(1)优点。从层次分析法的原理、步骤以及应用方面的讨论不难看出它具有以下优点:系统性。层次分析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思维的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

41、的重要工具。实用性。层次分析把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问题,应用范围很广。同时,同时这种方法将决策者与决策分析者相互沟通,决策者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它,这就增加了决策的有效性。简洁性。具备中等程度的人即可了解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计算非常简便,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2)局限性。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可以用囿旧、粗略、主观等词来概括。就是说,第一,它只能从原有方案中选优,不能生成新方案;第二,它的比较、判断知道结果都是粗糙的,不适用于精度要求很高的问题;第三,从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到给出成对比较矩阵,人的主观作用的因素很大,这就

42、使得决策结果很难以为众人接受,当然,采取专家群体判断的办法是克服这个缺点的一种途径。第4章 连锁企业物流中心选址案例分析4.1 连锁商业企业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重要性分析4.1.1 连锁商业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概况连锁经营以其专业化、发挥规模效应和分工优势的特点正逐渐成为世界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尤其是近年来大中连锁企业销售规模逐年增加,销售增长明显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在零售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状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以连锁化、信息化和规模化为特征的零售业发展很快,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未来几年内,连锁业的市场份额将可望超过百货业,成为零售大军中发展最快、最先

43、进的模式,是零售业发展的新业态。连锁企业在中国虽然起步晚,但是已经充分显现出发展的迅猛态势。然而,我国的连锁企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4.1.2 连锁商业企业物流中心选址存在的问题物流中心的位置不合理,影响物流中心的运作效率。物流中心的建设应基于运输合理化和发展市场两个方面的需要。物流中心的建设是固定设施建设,属于固定投资,其建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与服务的质量。其中,物流中心位置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物流中心各项经济活动的成本,影响向各连锁分店收货、送货的及时性及库存的成本,关系到物流中心正常运作和发展。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一项很大的投资,一旦建成将很难更改,而

44、目前我国许多连锁超市在建物流中心时,没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去确定物流中心的选址,以致降低了物流中心的运作效率,影响了连锁超市的发展9。连锁商业企业在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投资时,总是容易为销售额和利润去发展连锁店,而不是用在建立物流中心上。而物流中心是完成统购分销的中心环节,对物流中心建设的忽视就意味着对连锁经营实质的偏离,很难发挥其规模效益。因此,建立现代化、系统化的物流中心,将是连锁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 4.1.3 对连锁商业企业物流中心选址的建议(1)确定物流中心的合理位置,提高物流中心的运作效率。物流中心的选址应遵循选址原则,综合起来即配送使运输成本最低,符合连锁企业将来

45、的发展需要。物流中心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应符合国家及省市的经济发展方针及政策,与各连锁分店的分布相适应,商品的储存安全,适应商品的合理流向,不仅应考虑到运输条件、交通条件、区域环境及地形、地质条件,还应该考虑到给水、排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条件,使物流中心尽可能建在地价较为便宜、交通方便、运输成本较低的地方。一般来说,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的选址标准是:将商品运送至所有连锁分店所消耗的总成本最小,但是在实际中,我们并不能只考虑运输成本一个方面,还应该考虑到对固定设施投资的成本,所以物流中心的地点选择应由连锁企业各分店的分布状况、地价、交通条件,运输条件、地质条件及基础设施等共同决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一个最优的位置10。 为减轻运输压力,及时配送,物流中心的数量和位置应恰当。根据日本家庭连锁店的经验:连锁物流半径确定为30公里。在半径30公里的圈内,设70个店铺,一个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我国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