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物流发展状况及对策.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8799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物流发展状况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物流发展状况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物流发展状况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物流发展状况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物流发展状况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物流发展状况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物流发展状况及对策.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论文课题名称: 物流发展状况及对策 专业及班级: 物流管理(业余)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继续教育学院 2011年10月15日摘要中国物流业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配送中心效率低、高素质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为了突破物流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政府要做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创造者和运行秩序维护者,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要加强联合重组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向效率管理要效益。因此,为了使我国的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开展和加强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物流业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目录1

2、绪论.12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1 2.1 我国物流企业基础相对薄弱,职能不集中.1 2.2 交通、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1 2.3 物流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物流快速增长 .23 中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2 3.1 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 .2 3.2 物流管理体制不健全.3 3.3 物流本着中心效率低.3 3.4 物流的专业化程度低,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的匮乏.34 发展中国物流业的对策 .4 4.1 政府要做发展现代物流业基础条件的创造者4 4.2 政府要成为运行秩序的维护者 .4 4.3 物流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引进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4 4.4 物流企业要走联合重组之路.55

3、结论.5 谢辞.6 参考文献.7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1 绪论 物流是以满足顾客和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的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追求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服务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随着物流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的快速发展,物流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物流的发展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当前,在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物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发展

4、较快的市场之一。在物流业的发展进程中,与物流相关的理论以及具体的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所形成的完整供应链中需要的各种技术方法也在不断被探索出来,并且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学者所重视。2.1 我们物流企业基础相对薄弱,职能不集中首先,表现为一种较为分散、低效的物流组织形式,我国物流粗放式的经营特点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一方面,由于比较落后的物流和巨大的库存占压资金,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比重过大,使得我国从整体上看资本周转缓慢。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物流服务方式与水平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其次,我国的物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企业自循环的封闭体系

5、,各种物流方式互不关联,涉及现代物流的有2.2 交通、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近年来,中国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大力推进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4年末,中国运输线路中,铁路营运里程6关行业、部门、系统都自成体系独立地运作,造成了不少行业、部门、系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此外,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缺乏从宏观层面进行详尽分析,仍是过多地停留在研究我国配送业务中心(DC)最优位置选择、仓储、包装等具体的、个别的物流环节上。8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40万公里,内河千吨级以上航道7855公里,沿海港口万吨以上泊位646个,民航机场129个,航线1120条,里程

6、151万公里,管道运输25万公里。货运量总计135亿吨,货物周转量总计43359亿吨公里。通讯事业方面,公用通信网的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邮电通信网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城镇,全国城乡电话网总容量超过1亿门,网络规模居世界第2位。数字数据网总容量达到46万个端口,已具备提供现阶段国民经济信息化所需要的通信能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专用物流信息网络开始在一些部门和地区建立,一些长期困扰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3 物流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近年来,物流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相关物流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发展更加深人而务实。2004年全社会物流总额增幅达到29

7、9的峰值,社会物流增加值增长约84,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物流一体化为代表的区域物流发展更为迅速,各类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企业群体逐步形成,物流市场日趋成熟,成为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标志性年份。200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开始逐渐趋向缓和。从物流运行的角度看,物流业开始进入了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时期。3 中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物流业虽然已经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走上市场化的道路,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谈不上什么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物流合理化、专业化、现

8、代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与世界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相比,物流业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在资源配置、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现代化科技手段的使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在仓储系统发展建设过程当中没有按照未来的市场发展需求和市场环境状况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造成以行政部门为系统建立的仓储系统面积大、数量多、仓储设备现代化水平低,区域布局不合理,空间布局也不合理,物流环节存在相互重复、冲突现象,使得商品呆滞时间过长,物流市场无序竞争。在运输工具与运输方式上,线路历程少,密度低,现代化水平也较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在加入WTO以后

9、,面对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方式以及竞争的冲击,中国物流业将处于不利的境地。3.2 物流管理体制不健全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原来的物流管理体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即横向分散、自成体系、政出多门。而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和信息技术及网络经济下,这种体制不利于国家对现代物流业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使涉及到多部门的物流网点布局、包装标准化、配送体化等问题很难解决。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物流业以供需方的服务者的姿态出现,要求物流业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供与求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矛盾,即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加快物流信息的传递,目前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仍制约着中国物流业走向合理化、现代化和专业化。3.3

10、物流配送中心效率低据有关权威机构对美国物流业的统计与分析,以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年平均资产回报率(IRR)为83,仓储为71,综合服务为148。而在中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IRR只有1。这一数据说明了中国的物流业虽然经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建成了一批集储存、保管、集运、养护、整理、分拣、配货、送货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配送中心,但由于没有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作指导,都是为自身服务而营建的,无法达到经济配送规模,绝大多数的配送中心大多只充当着仓库或运输中转站的角色,配送中心各项功能并未发挥出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物流配送中心用于物流环节的运输工具、承载设施和设备的标准和规范不统一,使得

11、物流无效作业环节增加,人力资源浪费巨大,影响了物流的效益、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力。3.4 物流的专业化程度低,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匮乏国外物流企业的发展实践表明,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外的物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据2000年欧洲物流协会的专家对欧洲物流教育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欧洲共有87所大学开展了物流高等教育,其中有54所大学培养物流管理的硕士和学士,另有33所大学在其他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有物流管理的课程凹。但是在中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

12、后,高校中开设物流课程和专业的仅有十几所,与物流相关的职业教育十分匮乏,通过委托培养方式培训员工的物流企业比较少,且培训内容和方式也很不规范。加之中国业界长期存在的重商流轻物流的思想,把物流业看作是附属行业,导致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4 发展中国物流业的对策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中国物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无论是体制还是促成物流模式的转换,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一定程度的干预。各级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予以重视、扶持和发展。物流企业应注重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的引进,采取多种形式,走联合重组之路,向规模

13、化、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4.1 政府要做发展现代物流业基础条件的创造者现代物流业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产业,政府必须加强政府领导以及部门、行业之间的协调,以物流合理化、集约化和高效率为原则,兼顾近期需要与长远发展,开发建设物流基地、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研究解决行业分割、地方封锁等体制性问题。加强公路、水路、管道等部门的协调,促进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多种不同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以及相关道路等设施,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建立全国性、区域性与地区性、综合性与专业性并存等多种层次的现代

14、化物流配送中心体系。建立包括数据交换中心、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中心、金融结算中心等在内的,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公共增值网络服务平台。4.2 政府要成为运行秩序的维护者各级政府还要加快现代物流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工作,推进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将企业物流标准化水平作为政策支持的重要选择条件,提高物流业标准化作业水平和接轨国际能力。开展物流术语、计量、设施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的普及工作,推动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装卸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技术和装备的标准化,清理、修订有关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政策法规,支持物流企业跨区域、跨行业经营。加强物流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推动物流

15、行业协会的发展,发挥其制订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同时,应加强物流业市场的监督管理,规划企业的经营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4.3 物流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引进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可以积极与研究咨询机构、大专院校等进行资本与技术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培养造就一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实现物流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开放性、国际化的产业,它的发展已经将贸易经济、信息管理、电

16、子技术和运输配送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贸易方面的逐渐全面开放、市场竞争的逐步自由化已经将现代物流推到了时代的最前列,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而在发展中国物流业的同时,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学习发达国家在物流理论研究和市场实践方面的先进经验,消化吸收,结合实际,开拓创新,不失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另一条有效途径。4.4 物流企业要走联合重组之路大企业或成功的先行者要主动对中小型企业进行业务指导,有可能的话使之发展成为自己的配送中心;中小型企业也要转变观念,联大靠强,通过改造,做一个有效益的区域性的配送中心。通过重组联合,加强横向联合,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和所有制间的界限

17、,在物流领域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物流公司,为货主提供全程化、专业化、优质的物流服务,克服物流市场集中度低的缺点,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5 结论我国物流业还处于后发赶超型国家,基础相对薄弱。本论文讲述了对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我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萌芽期,应借鉴国外物流业丰富的管理经验,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壮大自己的力量,必将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谢辞毕业论文的完成经过一段时间,就本人来说,是一段总结学习的过程,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为自己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

18、此文的撰写过程中,本人对于这篇论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的资料、理论提炼及写作水平,经过老师的帮助,才有了系统的构思和充实的内容,是他给予了我许多意见与建议,帮助我尽可能的完善这篇论文,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此次毕业设计。在此,我衷心地感谢老师给予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1 万志坚 等. 物流企业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5-50)2 黄立君,陈立.中国现代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物流科技,2006.5:(57-58)3陈文玲.对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5)4供应链物流管理(英文版),(美)鲍尔索克斯、(美)克劳斯、(美)库珀 著,马士华 译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106-110)5现代物流管理,黄中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0-35)6翁心刚:物流管理基础J,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11)7夏春玉:现代物流概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1)8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8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