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9001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矿井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矿井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矿井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矿井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矿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具有与其他工业不同的特点,局部地区而言,除了某些地区因为煤层埋藏较浅或埋藏于山中采用露天开采或平硐开拓外,其主要特点是地底作业,工作环境恶虐,因此通风和安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全局而言,各煤田所处的经济地理位置不同,煤层地质条件多种多样,开采方法也就多种多样。本次设计根据以上因素进行开拓开采设计,并选择多种开采技术进行比较。本设计是在潘东公司原始地质条件下作的矿井初步设计,内容包含: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矿井开拓、通风设计、矿井安全技术措施,以及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专题设计等方面。井田概况主要包括矿区的地理、地形和交通;矿井的地理位置、井田范围;矿区的气象条件、地震烈

2、度、电源和水源的概况;井田地质特征、煤层及煤质概况以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等。矿井开拓分别论述了主井、副井、混合井的位置选择、采区的划分、水平的划分以及开采顺序、采区的布置及装备、各巷道的布置等。通风设计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矿井所需风量的计算及分配、全矿井容易时期、困难时期的通风阻力计算以及对通风设备的选择等。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井下瓦斯预防、顶板管理、水灾预防、火灾预防、煤矿爆炸的预防及粉尘防治措施等。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专题设计包括工作面状况、抽采系统设计、抽采方案设计、抽采计量设计、抽采管理措施等。 关键词: 矿井 、开拓开采 、通风 、安全 、瓦斯抽采 。AbstractThe mine

3、 is a complicated dynamic system, hav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different from other industry, Economic different, geological and varied type terms coal seam geographical positions who coal field live ins, The colliery exploits and reach a lot of goals. Partial region but speech, apart from some re

4、gions because coal seams to bury shallow or bury to in mountain adopt open-air mine or the even dong expand the outside, and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is an underground homework, work environment bad , for this reason airiness seem to be with safe measure particularly for the importance.Economic geog

5、raphy position that overall situation and the speech, of each coal field is different, various varieties of terms of coal seam geology, mine the method too various variety.This design proceeds to expand to mine according to the above factors design, combine the choice variety mine the technique to p

6、roceed comparison.This design is the mineral well first step design mak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riginal geology of the east company of Pan, contents containment:The well farmland general situation and geology characteristic, the mineral wells expand, safe technique measure of well ventilated design

7、, the mineral well, and adopt the coal work to face the gas to take out to adopt the special subject design etc. aspect.The field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well includes geography, topography and traffic of the mining area mainly;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the mine, field range of well; The meteor

8、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mining area, general situation of earthquake intensity, the power and source of water; Characteristic of field quality of the well, coal seam, nature of coal general situation and hydro geological condition general situation, etc.It expound the fact separately mines open-up

9、s by main shafts, Auxiliary shaft, waste rock well, level divide and exploit the divisions of person who adopt, person who adopt assign order and, every tunnel assign etc. equipment ventilating shaft the choices of position things.The ventilation design includes the choice of the ventilating system

10、of mine mainly, Calc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whole mine ventilation obstruction calculating and choice to the ventilation facilities of easy period, difficult period of the necessary wind quantity of the mine, etc.The safe practice measure includes in the pit the marsh gas is prevented a plank man

11、agement,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a fire prevention, the prevention and dust prevention and cure measure , etc.Adopt the coal work faces the gas to take out to adopt the special subject design to include the work to face the condition and take out to adopt the system design and take out to adopt t

12、he project design and take out to adopt to calculate the design and take out to adopt to manage measure etc.Keyword: Mineral well, expand to mine, well ventilated, safety, the gas takes out to adopt.前 言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也是参加工作前的一次实战演习,通过毕业设计使我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地总结,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综合运用,努力做到知识融会贯通和学以至

13、用。本次设计是针对潘东公司11-2煤层进行初步设计的,在设计前在淮南矿业集团下属的潘东公司进行了收获颇丰的毕业实习,对该矿的地理位置、矿井地形及水文地质等有了较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并且对该矿可采煤层和采煤通风、安全措施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根据潘东公司的自然条件,综合在学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该矿作矿井初步设计。本次设计内容包括:矿井开拓开采,具体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主要通风设备和电动机的选择,对矿井进行调风、配风并计算通风阻力,编写该矿主要灾害的防治措施等。设计的主要依据:在新型、高效的基础上选择回采方法,在符合矿井设计规程的情况下设计最优的通风方案,在有可能的情况下

14、提出多个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上的比较,选择优者。本设计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潘东公司矿井初步设计()其分为四个章节:1、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2、矿井开拓开采设计;3、矿井通风设计;4、安全措施;第二部分: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抽采专题设计本次设计受到了安全教研室各位老师特别是何启林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大力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人所学及实践经验有限,本次设计必然存在众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孙晖 2007年6月8日1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1.1 矿井概况1.1.1 矿井地理位置潘东公司位于淮南市西北部境内,明龙山以南,淮河以北。隔淮河与淮南煤矿老区相望,它南距

15、淮南市政府所在地洞山,直线距离约25公里。地理坐标:东径1165000-1165615,北纬324510-325000。1.1.2 交通条件矿井内现有矿区公路与各矿和市内相连接,矿井铁路专用线与淮阜线和淮南线相连接,通达全国各地。矿井南行15Km即可连接淮河水运,交通极为方便。(附:图1-1 交通位置图)1.1.3 矿井地形井田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20.5023.00米,一般约21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度为万分之一。1.1.4 河流淮河为本区主要河流,一般水位标高+15.00米,最高洪水水位为+25.63米(1954/7/29),现堤面标高为+27.07米。泥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矿区西南角

16、,两岸地势低洼,雨季易形成内涝。黑河流经矿井东北部之外约2公里处,系人工河,河床宽2-20米,作为农田灌溉之用。1.1.5 气象本区属于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年平均气温15.115.4,最高气温41.2(七月),最低气温-22.8(一月)。降雨量:年平均926.33毫米,最大1723.5毫米。日最大降雨量320.4毫米。降雨量一般一月份最小,六、七月份最大。降雪:初雪一般在十一月上旬,终雪在次年三月中旬;雪期为72127天,最长达138天,最短只有20天;最长连续降雪6天。一般积雪厚度0.20米左右。结冰期:冻结及解冻无定期,一般夜冻日解,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30米。风向风速:本区一

17、般以东南及东风为主,冬季多东北及西北风。平均风速3.18米/秒,最大风速为20米/秒。1.1.6 地震烈度根据国家地震局南京地震大队,1973年提出的鉴定意见,确定井田区内,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强。在井田以北的明龙山,于1931年曾发生过6.25级地震。1.2 井田地质特征1.2.1 井田地质构造特征1.2.1.1 构造形态公司井田位于淮南煤田的中偏北部,在轴向北西的潘集背斜之东部隆起区。地层基本上呈一扇形展布,产状变化较大;其北翼倾角一般为2035,南翼倾角较平稳为515,总体构造形态为北陡南缓且东部倾伏端呈宽缓型的隐伏背斜。井田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但具有明显的区段差异性。全区共发现中等以上的

18、断层85条,其中正断层59条,逆断层26条,落差大于100m的11条,100m50m的7条,50m30m的13条,30m的54条,西部线间计有断层31条,其中落差 20m的7条断层中3条为边界断层。断层组基本与轴线平行,局部有火成岩侵入。在开拓范围内,-530米水平以上至-330米水平,常见构造以中小型断层为主,其次,节理广泛发育,局部因受主体构造影响,有小褶曲及局部地段沿走向稍有起伏。1.2.1.2 地层产状北斜南翼走向北30度至70度西,倾向南西,垂向上,由线至深,倾角由缓变陡(5度至10度),北翼-530米水平走向北25度至70度西,倾向北东,由浅深,倾角从20度变化到30度,局部因受到

19、断层影响,倾角可达35度-40度,-330米水平,走向北40度至20度西,倾向北东,倾角2度至18度1.2.1.3 断层经勘探工程控制和建井期间井巷工程揭露见落差大于10米的断层共47条。而且井田中小型断裂构造发育,这些都是影响井巷施工,采区布置,巷道支护等主要不利地质因素。开拓范围内主要断层分述如下:1、F66逆断层,位于井田北部,6-7线至2-3线之间,延展长度7.63公里,倾向南西,倾角5度-78度,落差5-125米,由南翼向西逐渐减小。-530米水平以上,仅五线切割13-1煤层,断层控制严密,共11个钻孔南翼运输石门3条巷道穿过,8条地震测线反映,并受其控制,属查明断层。2、F2正断层

20、,位于4-5线至2线之间的背斜南翼,3线以东斜切轴部,延展长度3。5公里,倾向南,倾角65度-80度,落差8-130米,切割13-1煤层-4-1煤层,断层控制严密,共有6个钻孔,2条地震测线反映明显,该断层属查明断层。3、F2-3断层,位于4-5线至2线之间,在四西线,因断层倾角缓而与F2相交,导致无露头,延展长度3。2公里,倾向南,倾角39度-63度,落差6-110米,共有8个钻孔穿过,8条地震测线控制,该断层属查明断层。4、F4逆断层,位于4东线至2-3线之间,延展长度2。2公里,倾向南南西,倾角6度-75度,落差0-20米,切割13-1煤层,1个钻孔穿过,5条地震测线控制,属查明断层。5

21、、F3逆断层,位于4-5线至2-3线之间,延展长度3.5公里,倾向南南西,倾角30度-65度,落差0-65米,切割13-1煤层至4-1煤层,断层控制严密,4个钻孔穿过,7条地震测线控制,属查明断层。6、F10正断层,位于4西线至2-3线之间,背斜北翼,延展3公里,倾向北,倾角54度-75度,落差0-110米,切割13-1煤层至1煤层,断层控制严密,5个钻孔穿过,4条地震测线控制,属查明断层。7、F12逆断层,位于背斜北翼的四东线至四-五线之间,落差18米,倾向北北西,倾角67度-68度,延展长度0.9公里,控制钻孔为IV2,该断层虽在开拓范围内巷道中实现,但仍属待进一步查明断层。8、F25正断

22、点位于背斜北翼的4西线至5线之间,西翼采区内落差为15米,延展长度0.4公里,倾向北,倾角60度-66度,控制严密,控制点为西至东翼13-1煤层轨道巷,属需进一步查明断层。9、F11-1号逆断点,位于背斜北翼-530米水平,南B组运输石门,揭露延展长度500米,倾向北东,倾角45度,落差8-25米,切割11-2煤层,控制点一个。10、F11号逆断点,位于背斜北翼-530米水平,南翼BC组运输石门,揭露延展长度100-150米,倾向北东,倾角55度,落差10-12米,切割11-2煤层,控制点一个。11、F10-4号逆断点,位于背斜北翼-530米水平,南C组运输中间石门,倾向北东,倾角45度,落差

23、10-12米,控制点一个,延展长度待进一步查明。12、F29号逆断点,位于背斜北翼,南2回风石门,倾向南,倾角55度,落差10-15米,控制点一个,延展长度待查。13、F10-3号正断点,位于背斜北翼-330米水平,南C组回风石门,倾向北东,倾角55度,落差8-13米,切割11-2煤层,控制点一个。经统计做玫瑰花图等多种手段分析,该矿建井期间所揭露断层及断点有如下特征:(1)、落差在3米以上断层及断点正多于逆;(2)、延展方向北东南西的多于北西南东的;(3)、倾角大,一般在50度以上,85度以下;(4)、-350米水平,-330米水平多于-530米水平。1.2.1.4 节理及裂隙节理大致分为三

24、组:第一组延展方向为北西-南东,第二组延展方向为北东-南西,两组普遍呈X型交错出现;第三组延展方向基本与煤层走向一致,倾角较小,主要特征归纳如下:1、全矿区普遍发育,它是构造岩体破碎,围岩压力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2、延展方向为北东,南西的比其它方向多且长;3、倾角大,垂直切割深度较深。1.2.1.5 小褶曲该井田以内受构造影响及区域性南北应力作用,在背斜北翼开拓范围内,运输水平,回风水平及采区内,小褶曲及波状起伏均发育,这些小型褶曲特点是,幅度小,轴线延展短,在煤层构造图上反映不出来,平面图上未出现。1.2.1.6 岩浆岩侵入体该井田-530米水平以上开拓范围内,未发现火成岩,-530米水平以

25、下,据勘探成果有6个钻孔(四13,四15,013,四-五21,水二1)见到岩浆岩侵入,水二1,五1013孔侵入太原组底部,11,12灰岩之间,四-五21孔侵入在3、1煤附近,四13和四15侵入到4-1、4-2煤,自井田中部,南翼向东侵入层位逐渐增高,岩浆岩为灰白色细晶岩,呈小型岩床出现,所见厚度2.08-14.02米,侵入煤层附近时,可使煤层变薄,吞蚀,煤质变为天然焦且影响范围不大。岩浆岩绝对年龄为1.1亿年,属燕山期。1.2.2 地层、煤系与煤层1.2.2.1 地层井田地层为全隐蔽区,钻探所及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第三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1.2.2.2 煤系本区煤系地层有

26、石炭系的太原组和二叠系的山西组与石盒子组,全被139310米厚新地层所覆盖。 石炭系中上统本溪,太原组(C2+3)厚约124米,主要由铝质泥岩,砂质泥岩,泥岩,砂岩,灰岩组成,含炭岩十二至十三层。太原组含薄层煤59层,无开采价值。二叠系(P),厚约985米,自上而下分为山西组(Pl),下石盒子组(P),上石盒子组(P),石千峰组(P)。石千峰组(P)厚约270米,不含煤,主要为灰绿,灰紫等一套杂色砂岩,粉砂岩,泥沿组成。二叠系含煤层地层总厚715米,含煤38层,煤层总厚37.5米。含煤系数为百分之五,自上而下分为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三组。具有工业价值的可采煤层均赋存于二叠系的山西组与

27、石盒子组之中,因此该两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山西组与石盒子组总计厚约460米,可细分为七个含煤段。分述如下:(表1-1煤系地层情况表)(1)、山西组(Pl)即第一含煤段该段厚7083米,平均75米为第一含煤段,含1煤,3煤二层,且为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太原组1灰距1煤约1617米,厚约3米,全井田发育稳定,可作为对比1煤,3煤标志曾,建井期间,除-530米南B运输石门揭露过依次3煤层外,其他所有井巷工程均未揭露过山西组地层。(2)、石盒子组(Pf)即第二含煤段 该段厚120145米,平均130米,为第二含煤段,含煤911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6层:41,42,51,61,71,8。下部以含砾中粗砂岩

28、,(即骆驼菠砂岩),与第一含煤段分界。该砂岩以灰白色为主,灰绿,灰黄次之,厚层状,厚约1015米,以中粗粒为主,局部含砾及泥质包体,钙泥质胶结。全井田稳定,发育标志特征,距41煤层以下25米,可作为确定和对比4煤层主要标志层。骆砂以上为铝质泥岩,该层常由一套底部为花斑状泥岩,下部常含铝缅状泥岩,中部,上部铝土岩组合而成,浅灰,银灰色,性软,致密,细腻,手模具有滑感,贝壳状断口,花斑呈紫褐色,局部含,菱铁质结核,该层在全井田发育稳定,距41煤层下15米左右,是确定和对比4煤层的标志层。中部主要为砂泥互层,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与浅灰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楚,裂隙发育,全井田大部分发育,可作为参考对比5煤和

29、6煤的标志层。上部以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本组富含植物化石碎片(猫眼鳞片,芦木,香形贝等)。(3)、第三含煤段上石盒子组包含第三至第七计五个含煤段,第三含煤段90120米,平均105米,含煤34层(第10至113煤),其中112煤为主要可采煤层。下部以9煤之顶的砂岩底界与第二含煤段分界,中部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井田大部分发育一层花斑状泥岩,上部以砂泥岩互层,泥岩,砂岩为主,112煤层底版之下全区大部分发育有一层灰白色,中细粒砂岩,性硬,可作为以参考对比112煤层的标志层。本段富含植物化石碎片(轮叶,鳞木,楔木等)。(4)、第四含煤段该段厚110135米,平均120米,含煤6层(第12至15

30、煤),其中131煤为全区主要可采煤层。底部以灰白色砂岩与第三含煤段分界,下部为紫红色花斑状泥岩。中部以泥岩,薄层砂岩为主,并夹有薄层菱铁砂岩,上部为紫红色,锈黄色花斑状泥岩及灰色泥岩,并含菱铁结核,本段花斑状泥岩,全井田大部分发育,可作为对比131煤的标志层。本段富含植物化石碎片(大羽羊齿,须羊齿等)。(5)、第五含煤段该段厚6085米,平均70米,含煤5层(第161至173煤层)均不可作为可采煤层,17煤层局部可采。该段岩性以灰绿,青灰色为特征,上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中下部以砂泥岩互层为主。建井期间仅在-530米水平南翼及西翼运输石门揭露了该含煤段。(6)、第六含煤段该段厚80107米,平

31、均90米,含煤层5层(第181至21煤层)均不可开采。底部以18煤以下的中细砂岩与第五含煤段分界,本段岩性以灰绿,青灰色泥岩,灰白色砂岩,粉砂岩为主,-530米西翼运输石门在19煤底板之下,见有薄层硅质海绵岩(隧石层)。建井期间,仅在-530米水平西翼和南翼运输石门中揭露该含煤层。(7)、第七含煤段该段厚105140米,平均125米,含煤层5层(第22至26煤层),极不稳定,均不可采。底部以22煤下的中砂岩作为与第六含煤段分界,本段岩性以砂岩,粉砂岩及深灰色泥岩组成。表1-1 煤系地层情况表系含 煤 组厚 度含 煤 段厚 度含 煤 情 况二叠系石千峰组P2270米不含煤上石盒子组P2510米第

32、七含煤段123米22 23 24 25 26 第六含煤段90米18-1 18-2 19 20 21第五含煤段70米16-1 16-2 17-1 17-2 17-3第四含煤段120米12 13-1 13-2 14-1 14-2 15第三含煤段105米10 11-1 11-2 11-3下石盒子P1130米第二含煤段130米4-1 4-2 5-1 5-2 6-1 6-2 7-1 7-2 8 9-1 9-2 山西组P175米第一含煤段75米1 3石炭系本系组太厚组C2+3124米含薄煤层5-9层,不可采煤系1.2.2.3 煤层井田二叠系含煤地层共有可定名煤层31层,煤层总厚34.77m。全区共有可采煤

33、层十层,总厚27.27米,占煤层总厚的73.6%。1、按其可采性可分为(-530米水平以上)1)、全区可采煤层共八层,总厚25.27米,占可采煤层总厚的93%,分别为:131,112,8,71,61,41,3,1。(2)、大部分可采煤层共二层,厚2米,占可采煤层总厚的7%,分别为51,42。 2、按煤层稳定类型分: (1)、稳定煤层共4层,总厚13.60米,占总厚的50%,分别为112,8,3,1。 (2)、较稳定煤层共四层,总厚11.67米,占总厚的7%,分别为51,42。 (3)、不稳定煤层共二层,总厚2.0米,占总厚的7%,分别为51,42。 3、据省煤田地质勘探一队对西翼采区第一水平(

34、-530米以上)131,8煤层进行数理统计,131,8 煤层均属全区稳定,结构简单,全区可采煤层。 4、建井期间,各井巷工程共揭露主要可采煤层95次,结合勘探治疗对这十层主要可采煤层特征分述如下:(1)、131煤层煤层厚0.807.45米,平均厚3.44米,可采系数100%,变异系数37%。建井期间,井巷工程共揭露该煤层10次,最小厚度0.8米,最大厚度6.4米。半亮半暗煤,油脂光泽,上部和下部以块状为主,中部有片状、粒状,局部有13层夹矸,在-530米南翼未见夹矸,-530米西B运输石门中上部有一层厚0.7米的灰褐色泥岩夹矸。在-330米水平,煤层变薄,在-330米水平南C组回风石门中厚度为

35、1.1米,在南C131煤层顺槽里,厚度变薄到仅0.8米,而向下渐厚,其顶板为泥岩,细砂岩,底板为泥岩,在390米南C组轨道中间石门增厚到3.3米,到-530米水平增厚至5.306.40米,为本区较稳定可采煤层。(2)、112煤煤层厚0.792.77米,平均厚1.84米,可采系数100%,变异系数25%。建井期间,井巷工程共揭露该煤层12次,最小厚度1.80米,最大厚度2.90米。半亮型,玻璃光泽,块状,鳞片状为主,局部粉末状,结构简单,全区稳定可采。顶板为细砂岩,砂质泥岩,-530米水平运输石门所见均为细砂岩,-330米南C组回风石门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粉细砂岩。(3)、8煤层煤层厚1

36、.204.30米,平均厚2.74米,可采系数100%,变异系数24%。建井期间,井巷工程共揭露该煤层13次,最小厚度2.0米,最大厚度3.3米。半亮型,以亮煤为主,其次为暗煤和镜煤,玻璃光泽,块状为主,次为片状,粉末状,全区较稳定可采,仅局部含0.3米左右的薄层泥岩夹矸,其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和砂质泥岩。(4)、71煤层煤层厚0.44.09米,平均厚2.61米,可采系数97%,变异系数31%。建井期间,井巷工程共揭露该煤层13次,最小厚度1.6米,最大厚度4.09米。半暗半亮型,以亮煤为主,夹暗煤和镜煤条带,块状,-530米水平运输石门未见夹矸,-330米水平回石门在顶部具有0.0

37、5米薄层泥岩夹矸,为全区较稳定可采煤层,其顶板为泥岩,底板为泥岩。(5)、61煤层煤层厚04.89米,平均厚2.27米,可采系数94%,变异系数96%。建井期间,井巷工程共揭露该煤层11次,最小厚度0.5米,最大厚度2.6米。半暗半亮型,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块状,片状为主,局部粉末状,性硬,-553米水平西B运输石门见有两层夹矸,为全区较稳定可采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6)、51煤层煤层厚02.17米,平均厚0.98米,可采系数82%,变异系数51%。建井期间,井巷工程共揭露该煤层12次,最小厚度0.5米,最大厚度2.2米。半暗半亮型,以暗煤为主,夹亮煤条带,沥青光泽,以

38、块状,鳞片为主,少数粉末状,夹12层泥岩夹矸,为全井田大部分可采的不稳定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砂泥岩互层,底板为细砂岩,砂泥砂泥岩互层。(7)、42煤层煤层厚0.584.61米,平均厚1.02米,可采系数87%,变异系数78%。建井期间,井巷工程共揭露该煤层10次,最小厚度0.6米,最大厚度1.75米。半暗半亮型,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上部以块状为主,下部以鳞片状为主,灰份较高,为全井田大部分可采不稳定煤层,其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细砂岩,砂质泥岩,局部41煤层合并。(8)、41煤层煤层厚0.767.05米,平均厚3.35米,可采系数100%,变异系数45%。建井期间,井巷工程共揭露该煤层

39、14次,最小厚度0.45米,最大厚度4.5米。半暗暗型,玻璃光泽,以片状,粉末状为主,局部小块状,为全井田可采的较稳定煤层,其底板为泥岩,顶板为粉砂岩,细砂岩,砂质泥岩(作42煤层的隔离)(9)、3煤层煤层厚2.719.17米,平均厚5.43米,可采系数100%,变异系数31%。建井期间,仅在-530米水平南翼运输石门揭露过一次,但未揭露全厚。 半亮光亮型,玻璃光泽,含炭质页岩夹矸一层,其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个别顶板为砂岩,为全井田可采稳定煤层。(10)、1煤层煤层厚1.974.17米,平均厚3.59米,可采系数100%,变异系数20%。半亮光亮型,玻璃光泽,含夹矸12层,夹矸岩性为炭质页岩

40、,泥岩,为全井田可采稳定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泥岩,个别为粉细砂岩及砂岩。建井期间,井巷工程均未揭露该煤层。本区可采煤层多属稳定、较稳定型,其结构简单-较复杂。主采煤层均为全区可采或基本可采或全区基本可采。其余煤层为大部分不可采。各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表见下表12。表1-2 可采煤层主要特征汇总表 1.2.2.4、煤质特征本区除部分煤层受岩浆岩侵入影响,局部变为肥煤天然焦,据勘探资料,煤类除42,41煤层有天然焦外,其他煤层均为气煤,其煤质比较稳定,按新分类是1/2ZN1/3JM,基本属气煤大类,主要属特低-中硫、特低-中磷、中-富灰、中-中高发热量、中-高挥发分、高熔灰分和富油-高油的气煤,焦煤

41、和1中粘煤。此外,尚有少量的弱粘煤、长焰煤和天然焦。其可选性为极易选-极难选。因此,本区的煤主要可为炼焦配煤和动力用煤,也可作为炼油用煤。表1-3 补勘前后三项指标对照表项目煤层原 煤 灰 份 (Ad)原 煤 全 硫 (St,d)煤 类补勘前补勘后补勘前补勘后补勘前补勘后%标准差%标准差%标准差%标准差老分类老分类新分类13-120.164.421.334.70.260.10.530.7 Q M11-220.153.521.844.40.310.350.1 1/2ZN-1/3JM822.203.622.914.40.280.220.1 1/2ZN-1/3JM7-121.245.923.235.

42、90.290.10.320.3 QM1/3JM6-122.615.723.395.60.290.10.350.1 QM1/3JM5-120.443.920.323.51.650.61.630.4 QM1/3JM4-220.544.620.093.33.570.61.841.4天然焦 QM天然焦4-119.692.320.492.30.430.10.390.1天然焦 1/2ZN-1/3JM天然焦314.332.314.372.50.230.430.4 QM1/3JM114.25.016.435.40.950.90.360.6 1/2ZN-1/3JM1.2.2.5、瓦斯情况 本次潘二精补过程中,对

43、主要可采煤层采取了瓦斯煤样43个样点进行了测定。(见表1-4) 建井期间,在-530米水平西翼B组运输石门揭露过41煤层前,经打钻测压,测得最大压力为39.5公斤/平方厘米。在建井期间,共发生大小煤层与瓦斯突出9次,其中最大的一次为88年4月,-520米西二运输石门41煤层与瓦斯突出,煤体突出最远距离为96米,突出煤矸量1433立方米,瓦斯量22000立方米。项目 煤层13-111-284-13全煤层平均值瓦斯含量(ml/g.然)5.825.096.616.547.35标高(m)-457.88-528.26-548.41-598.88-562.95实测最大值瓦斯含量(ml/g.然)12.708

44、.219.789.7912.90采样标高(m)-548.57-633.71-637.39-781.58-784.51钻孔号三7五西25六东24三7四15瓦斯增长率(ml/g/100m)3.01.02.11.02.2瓦斯梯度(m/ml/g)33.3100.047.6100.045.5其中-530m以上平均值瓦斯含量(ml/g.然)5.973.815.925.874.86标高(m)-441.36-410.70-473.81-480.85-432.34实测最大值瓦斯含量(ml/g.然)9.346.279.507.604.99采样标高(m)-513.49-525.76-513.05-529.67-452.75钻孔号四-五5六东24三东22五1-3四西25瓦斯增长率(ml/g/100m)2.51.62.00.60.7瓦斯梯度(m/ml/g)40.062.550.0166.7142.9分水平瓦斯平均含量-300m1.132.121.343.421.73-400m4.183.723.444.463.93-500m7.185.325.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