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新华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9250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87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新华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新华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新华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新华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7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新华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新华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新华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doc(1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新华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姓 名: 年 级:秋计算机本科 分 校: 指导教师: 2006 年 11 月目 录目 录I摘要IIIABSTRACTIV第1章 绪论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目的11.3 系统软硬件配置21.2.1 系统软件环境21.2.2 系统硬件环境2第2章 系统分析32.1 需求分析32.2 技术分析32.2.1 基于Web的数据库技术32.2.2 Web数据库管理系统72.2.3 综合技术分析11第3章 项目设计16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163.1.1 总体功能结构图173.1.2 各功能模块说明173.2 关键技术183.2.1 页

2、面利用表格产生分栏效果193.2.2 单独存放公用代码203.2.3 采用javascript语言作为辅助开发语言203.2.4 详尽的检索功能203.2.5 用户控制213.2.6 数据库设计223.3 数据库设计223.3.1 数据库表结构223.3.2 表间关系263.3.3 系统E-R图273.4 交互式页面设计293.4.1 页面主体框架设计293.4.2 各权限用户的页面设计303.4 3 交互式页面调用、包含关系30第4章 项目的实现334.1 LOGO和Banner334.2 界面的实现334.3 设置服务器344.3.1 IIS服务器设置344.3.2 SQL Server配

3、置394.4 交互式页面的实现474.4.1 培训班管理页面实现474.4.2 学员培训情况页面实现584.4.3 系统公共函数代码实现594.5 系统安装过程624.6 系统运行过程62第5章 调试与优化635.1 调试635.1.1 调试环境及方法635.2 问题分析635.2.1 源代码的安全隐患635.2.2 程序设计中的安全隐患635.3 优化方案635.3.1 对ASP页面进行加密635.3.2 利用Session对象进行注册验证64结束语65致谢66参考文献67附 录68附录1:数据字典68附录2:程序文件列表72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的进一步成

4、熟,建立能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当前管理部门的迫切要求。本系统参考了目前国内办公自动化管理的发展情况及管理模式,对职工的教育培训管理进行了总体设计,建设“基于Web的”运行平台,实现方便快捷的前端Web登录和查询,采用了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ASP及ADO技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及维护。应用表明: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灵活方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关键词:B/S结构, Web, 数据库, ASP, 三层式结构, ADO对象AbstractWith the wide use of computers and the fast growth of

5、 internet technologies, having an office automatic system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for management departments. This system, based on the current domestic office automic system and the general architecture for staff memb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an help realize convenience quick front end Web and

6、inquiry. It uses SQL Server as the backstage database, and uses ASP and ADO technology to carry on the operation and the maintenance to the database.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showed that the system is easy to handle and can help improve work efficency and basically realize the aim of paperless o

7、ffice.Keywords:B/S Construction,Web,Database,ASP,3-tier,ADO第1章 绪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明显加快。由于芯片技术、电脑软件技术突飞猛进地提高,电脑功能正日趋强大。随着Internet的出现,人们己经认识到,周围的一切正在发生异乎寻常的变化,多媒体计算机迅速走进家庭;上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WWW浏览使你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各种应用软件更是应有尽有。事实证明:网络的普及及应用大大推动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从国防军事、交通运输、财政金融、科学教育等大型系统,到一个企业、一个机关、一所学校、一座饭店的内部管理,几乎都

8、采用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发展已经超越了国界,跨越了地域,使地球上的人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在新的世纪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而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又是信息技术最主要的核心。于是,基于Web的数据库也就应运而生了。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开发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势在必行,数据库技术更是需要和Web技术相结合,才有更为广阔的前景。ASP作为微软推出的新兴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在数据库应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体系也正逐渐成为数据库结构的主流。1.1 项目背景为了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督促职工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单位决定加强

9、职工的培训管理,实行职工教育培训考核登记制度。人事部门现在仍然采用人工来管理文件档案的方式来进行培考核登记,随着人员教育培训活动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必然造成人事部门维持大量人力进行管理,会带来工作效率低,工作错误增高等问题,大量的文件和数据同样增加了增加登记、查找、更新和维护的难度。因此人事部门需要一套完整实用的培训考核登记管理系统,以实现职工培训登记的无纸化办公。1.2 项目目的本项目旨在使本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网络化,解决已往纸质信息登记/查询/统计不方便、不快捷等问题,等繁琐的操作,通过本系统可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网络化,方便人事部门及职工网上登录职工培训情况、培训成绩、网上查询。提高工作

10、效率和效果等。1.3 系统软硬件配置1.2.1 系统软件环境Windows 2000 Server、SQL Server 2000、ASP、FrondPage1.2.2 系统硬件环境CPU:至少PentiumIII 600MZ以上;内存:至少128M以上;硬盘:至少10G硬盘空间;显示器:14;标准键盘、鼠标、1.44M软驱和光驱等。第2章 系统分析2.1 需求分析本系统为新华社人事管理部门开发,主要满足人事管理部门对本单位职工的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管理,其主要完成如下工作:对教育培训科目进行管理、对职工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登记管理、统计职工教育培训情况等功能。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的

11、发展,对企业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单位虽然已经建立起一套办公自动化系统,但对于各个部门的特殊化需求并没有考虑到。随着单位逐步重视职工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培训,需要加强职工的培训管理,实行职工教育培训登记制度,需要建立一套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这样不仅可以使人事部门从纸质办公的烦琐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提供面向职工的网上查询了解自己教育培训情况等快捷、灵活、方便的服务。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旨在使职工教育培训、培训内容管理信息网络化,解决已往纸质信息登记/查询/统计不方便、不快捷等问题,通过本系统可实现职工培训管理网络化,方便人事部门网上登录职工培训情况、培训成绩、网上查询。应用表明,使

12、用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提高行政管理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的“无纸化办公”进程。2.2 技术分析由于WWW具有界面友好,操作便捷的特点,因而已成为Internet上最流行的信息服务,同时Web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实现Web数据库交互式应用已成为必然。当今,人们对于Web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只是满足于HTML所提供的简单的静态页面,而是需要灵活的动态页面。对于实现上述要求的技术,目前包括脚本语言(如VBScript和JavaScript),公共网关接口(CGI)应用编程接口(ISAPI)等。本系统采用的是ASP技术。2.2.1 基于Web的数据库技术当计算机的应用

13、开始从数值计算向数据库方面发展的时候,许多公司和机构都致力于建立一种完美的数据库运行的体系结构。网络的出现给计算机带来一次重大的改革,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应用,人们依据计算机的应用特点和应用功能的划分方式,提出了一系列应用框架主机/终端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以及随后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在构造一个应用系统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哪种结构取决于系统的网络环境、应用需求等因素。 1主机/终端结构早期由于主机价格昂贵,为了共享主机资源,一台主机要同时为多个用户服务,但这种系统由于没有和通信相结合,所连接的终端往往离主机的距离很近。这种结构的终端不需要做什么处理工作,一切数据

14、处理都交给了主机去完成。由于主机包揽了数据处理的一切工作,这就要求它具有十分高的性能。这种结构中,服务器存储所有数据,进行所有处理运算,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共享,但是用户界面不友好,主机负载过大(如图2-1所示)。终端主机终端终端图 2-1 主机/终端结构终端终端2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这种体系结构的最初出现是为了缓解终端/主机结构中主机繁重的工作负担,将原来功能极强的主机退化成数据库服务器,同时将主机做的一部分工作转移到了客户机上,显然这也就增加了对客户机的要求。但是随着PC业的发展,这一点己构不成什么问题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给整个的企业计算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标准,然而,与此同时它的出现也使

15、得企业计算的开发者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典型的三层结构的C/S数据库应用可分成三部分:即表示部分、应用逻辑部分和数据访问部分。由此,三层C/S结构将应用的三部分明确地进行分割,使其在逻辑上各自独立,并且单独加以实现,分别称之为客户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如图2-2所示。图 2-2 三层C/S结构工作原理应用服务器响应请求数据库服务器响应请求客户服务器3浏览器用及务器结构在典型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中,那种为客户安装前端应用程序的方法己不再现实,甚至限制客户端的工作环境只能基于Windows, Macintosh或UNIX等亦不切实际。人们不能开发那种只能用于特定计算环境的软件,且在自己的WE

16、B站点上同时保存某个应用程序的多个特定平台的版本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样不但使软件开发成本大幅度上涨,而且客户端的计算环境可能是干变万化的,无法预知客户端的计算环境什么时候己经或将要作何种改变。不过可以要求在客户机上安装某种具有一定“翻译”功能的统一的构件,这个构件便是浏览器。它作为操作系统的一种扩展,充当的是用户计算机与Internet之间的一个接口,随着浏览器功能的不断增强,它有望成为将来大部分应用程序运行的主要环境外壳。于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系统应运而生,它继承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所有优点而克服了它的缺点。浏览器用及务器模式不受具体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制约,可以很容易地构筑大型实用的网

17、络,不需要一个统一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防止了“胖客户机”现象的产生,非常容易实现不同网络间的连接。(1)浏览器/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中,客户端的标准配置是浏览器,如,IE;业务功能处理从C/S代码中彻底分离出来,由独立的应用服务器处理,WEB服务器成为应用处理的标准配置:数据处理仍然由数据库服务器DB Server)完成。图2-5为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构成及数据处理方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三层分布结构,即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请求响应浏览器WWW服务器响应请求图 2-5 Web数据库工作原理数据库服务器请求响应浏览器(2)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优势从本质上讲,

18、B/S模式与传统C/S都是以同一种请求和应答方式来执行应用的。但传统的C/S是一种二层或三层结构模式、其客户端集中了大量应用软件,而B/S是一种基于HyperLink(超链接)、HTML、Java的三级或多级C/S结构,客户端仅需单一的浏览器软件,是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它解决了跨平台问题,通过浏览器可访问几个应用平台,形成一种一点对几点、多点对多点的结构模式B/S之所以优于C/S方式,关键在于: 浏览器/服务器是一种瘦客户机模式,客户端软件仅需安装浏览器,应用界面单一,客户端硬件配置要求较低。 系统的相对集中性使得系统的维护和扩展变得更加容易。如,数据库存储空间不够,可再加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系

19、统要增加功能,可以新增一个应用服务器来运行新功能。在C/S模式中.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不同的界面,而B/S中,客户端浏览器的界面单一,利于提高效率,这些工作变得简单易行。这种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管理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客户端维护工作的负担。同时,利于管理人员、开发人员将精力集中在合理组织信息系统的结构,更好地为各项业务提供技术支持上来。 无需开发客户端软件,浏览器软件可从网上免费卜载、升级,对已预装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用户,使用内置的TCP/IP协议和IE中文版,便可尽览网上资源。 开发B/S应用,开发效率高,对于开发人员的技术要求低,其版本更新只需集中维护放在服务器端的HTML, Jav

20、(A) JDBC代码即可,而C/S模式的应用系统开发却需较高专业技术水平。且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都需开发应用。由于其结构复杂,对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应用逻辑分割难以划分,并且要不断进行版本更新和应用维护。 平台无关性。具有极强的伸缩性,可以选择不同厂家的设备和服务。 开放性。采用公开的标准和协议,系统资源的冗余度小,可扩充性良好。 可使己有的软硬件投资得到良好的保护,从原有系统平滑地升级到Intenet。这些优点可从结构上理解,应用程序从结构上一般分为四层:形式逻辑、业务逻辑、数据逻辑、数据存储。对于C/S来说,它的形式逻辑和业务逻辑放置于客户机上,数据逻辑和数据存储于服务器上,即所谓的“胖客户机

21、”。而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中的客户机(浏览器)只有形式逻辑,即将过去多种应用存在的多种界面的状况,彻底统一为一种界面格式(浏览器界面)。而将业务逻辑和数据逻辑可驻留在中间件上,数据存储放置于服务器。这样就解决了C/S的维护升级差,跨平台差等等缺点。2.2.2 Web数据库管理系统Web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基于Web模式的DBMS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DBMS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以Web这种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为平台,将客户端融入统一的Web浏览器,为Internet用户提供使用简便、内容丰富的服务。更好的实现不同地域的其他人使用这些信息。1. Web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在www中,浏览

22、器是用户可见的存在界面,在该界面中,用户输入信息,浏览器将该输入信息发送到服务器端。由服务器通过外部程序访问数据库,并将结果返回给浏览器。其工作原理如图2-6所示。浏览器响应请求WWW服务器响应请求图 2-6 Web数据库工作原理应用服务器响应请求数据库服务器由工作原理图可看出,Web数据库的访问分三层:以浏览器当做起点(第一层),通过表单(FORM)或其它方式送出需求后,由Web Server(第二层)接收并剖析表单数据,若是一般URL请求,则直接由Web Server处理并送出服务,若还有特定的需求或是得存取、查询后端数据库(第三层)的内容,则由CGI/ASP程序通过数据引擎或是ODBC再

23、与之连接,让Database Server处理数据端的需求后,再把结果依序回应给Web Server和客户端的浏览器(第一层)。每一层结构的职责分明:第一层:浏览器层,处理和使用者沟通的界面;第二层:服务层,必须提供某种服务(Application Service),微软的方案是用Transaction Server。该层处理的大都是浏览器端送过来的Web需求,其中内含所需的CGI/ASP,HTML文件等;第三层:数据源层:存放的就是所谓的“数据源”,如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在www世界中,三层式结构乃渐趋流行,甚至凌驾于Client/Serve主从结构之上,不管是Internet还是企业内的In

24、tranet,当浏览器变成了基本的平台时,三层式结构是较适当的选择。2. 利用www访问数据库的优点数据库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数据的访问,近年来发展的一些RAD (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工具,如VB, Delphi. PowerBuilder等可以方便地开发一些图形界面的访问数据库软件,但是这样的开发工具需要使用者具有编程技术,并且开发的程序不能跨平台运行。另一方面,用RAD工具开发的软件若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话,软件的更新将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事情。而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上述问题有了解决的办法,即建立www服务器,通过在www服务器上提供用户访

25、问和修改数据库的接口,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WWW的浏览器在世界任何地方,方便地、快捷地访问WWW数据库中的资源。与传统方式相比,通过www访问数据库的优点在于:(1) 借用现场浏览器软件,无需开发数据库前端:如果能够通过www来访问数据库,我们就不需要开发客户端的程序,使用的数据库应用都可以通过浏览器来实现,界面统一,降低了成本,能使广大用户很方便地访问数据库信息。(2) 标准统一,开发过程简单:HTML是www信息地组织方式,是一种国际标准,使用的www服务器与浏览器均遵循这个标准。使用HTML标准,开发者甚至只需学习HTML一种语言,使用者只需学习一种界面浏览器界面。(3) 交叉平台支持:几

26、乎在各种操作系统上都有现成的浏览器可供使用,为一个www服务器书写的HTML文件,可以被所有平台的浏览器所浏览,实现了跨平台操作。实现www数据库的方法有很多,如中间件技术、JAVA技术、下载到客户端访问技术、ASP技术、PHP技术等。3. 访问Web数据库的不同方法实现www数据库的方法很多,它不仅与操作系统有关,而且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关。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 CGI技术CGI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即“通用网关接口”,它可以是服务器上能运行的任何文件,它可以是C、 VB和JAVA等语言,甚至可以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编写。其应用程序也较多,也比较规范。但是

27、CGI程序每次请求都必须重新启动,效率低,速度慢。一般的CGI执行必须先启动一个线程,当多个用户访问一个CGI程序时,服务器端为每个用户产生一个线程,如果访问量很大的话,几十万个用户同时启动服务器的CGI程序,将会耗费服务器的大量资源,服务器会因线程的增加而变慢,甚至导致服务器崩溃。这是CGI的一个致命弱点。(2) JAVA/JSP技术用JAVA语言实现www数据库,该技术主要是作用于JDBC技术访问数据库。JDBC是一种规范,其宗旨是让各数据库开发商为JAVA程序员提供标准的数据库访问类和接口。JDBC与JAVA的结合,使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把SQL语句传送到任何关系数据库中。JDBC才是实现与

28、数据库联接和实现对数据库操作的关键。但目前JDBC标准尚不完善,访问数据库的速度慢,对硬件要求也高,在开发大型复杂Web数据库应用时,该方法显得有点逊色。(3) ASP技术ASP (Active Server Pages),即“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是在服务器端开发脚本语言的一种环境。ASP可利用ActiveX控件建立与数据库的动态连接。为了实现同数据库服务器的交互,就必须用脚本语言生成ADO(ActiveX Data Objects) , ADO为ASP内置了Server对象数据库访问控件,使用ADO可以使客户端的程序通过ODBC存取和操作数据服务器中的数据。(4)PHP技术PHP (Hype

29、rtext Preprocessor),类似于IIS上的ASP,是一个HTML内嵌式的语言,它几乎支持所有的数据库,也可在多平台上运行,主要用在UNIX/Linux系统上,也支持Windows NT版本。稳定性能好,安全性高。但因它对不同数据库操作所使用的函数不相同、故当数据库发生变化时,改动会非常大,并且PHP的安装,尤其在IIS上的安装很麻烦。 ASP与其它开发Web数据库方式相比的优势ASP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动态网页开发方案。所谓“动态网页”,是浏览器端和服务器端可以互动,也就是服务器端可实时处理浏览器端的请求(Request),然后将处理结果响应给浏览器端。ASP很好地把HTML和

30、脚本开发融合在一起,提高了编程的灵活性,降低了开发难度。ASP中的脚本在Web服务器端运行,而不是传统的在客户浏览器中运行、这一措施使客户的浏览器无须担心服务器端的网页使用哪种脚本,ASP都会生成一个符合HTML标准的网页送回客户端,ASP在性能方面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1) 完全与HTML融合在一起,不需再购买任何的开发工具,只要有个文本编辑器(如:“记事本”)便能撰写、编辑ASP文件。(2) 创建简单,不需要编译和链接,脚本可以在ASP环境下直接运行。(3) 面向对象,功能可以由ActiveX服务器构件扩展。(4) 与浏览器无关,因为ASP文件内的程序码在服务器端执行,结果以HTML格式

31、的文件传回浏览器,与浏览器的软件无关。(5) 保护原始程序码,扩展名为.asp的ASP程序码并不会显示于客户端的浏览器上,因为传回给使用者的是直译后的HTML文件。(6)访问和处理数据库方便。ASP中的ADO组件提供了与任何ODBC兼容数据库高性能连接,实现对数据库的灵活操作。ASP在性能和效率方面的优越性源于它先进的体系结构,ASP直接建立于Web服务器中,并且是作为Web服务器的一个服务运行,支持多用户、多线程。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Web服务器不能记忆客户浏览器过去曾发送过的请求信息,客户的每次请求都是独立的,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因而服务器的许多时间都花费在处理请求上,服务效率受

32、到了影响。ASP拥有强有力的会话管理机制,它可以实现各请求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效率。ASP在安全性方面也作了细心的考虑,包括:设虚拟目录访问权限、用户身份检测、隐含脚本等措施。ASP支持多种脚本,比较常用的是Vbscript和JScript(微软版的JavaScript)o当然,ASP也有其缺点,如:网络安全性不够高;仅运行在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NT与Windows 2000平台及其提供的Web服务器上,不能使用于UNIX/Linux等系统。但在目前,我国的网络平台多是Windows NT或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与IIS 5.0 web服务器运行环境,而且ASP

33、技术按工艺流程方式批量开发动态网页的条件己经成熟。2.2.3 综合技术分析1操作系统和Web服务技术对比当前主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UNIX代表的操作系统,另一类为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其特点对比见下表:表2-1 操作系统对比表操作系统特点UNIX系统运行稳定,安全性、可靠性较高,但易用性较低Windows Server易用性好,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随着系统的不断升级到现今已有很大提高,从一些部门的应用情况来看,安全、稳定性表现很好根据现今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所采用的操作系统来看,Windows Server占较大比重,不但是因为其方便易用的图形操作界面,而且其强

34、大的功能,良好的系统表现也十分出色。因而本办公事务管理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 2000作为其服务器操作系统。目前WEB服务器应用主要有Apache服务器与微软的IIS服务器。其特点对比见下表:表2-2 WEB服务器对比表WEB服务器特点Apache源于UNIX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UNIX,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上,跨平台性好,但其安装与配置较复杂IIS是微软的WEB服务器软件,它只能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安装与配置简易方便,图形化操作界面因本应用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故WEB服务器自然采用IIS,从实践情况来看,采用Windows

35、 Server与IIS技术是能够满足应用需求的,且系统性能稳定,安全可靠。2数据库技术对比因本应用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故数据库将从同样为微软产品的ACCESS数据库和SQL Server数据库中选择。两种数据库对比如见下表。表2-3 ACCESS与SQL Server优缺点对比数据库特点ACCESS操作灵活、转移方便、运行环境简单,对于小型网站的数据库处理能力效果还不错。缺点是不支持并发处理、数据库易被下载存在安全隐患、数据存储量相对较小、数据量过大时严重影响网站访问速度和程序处理速度。SQL Server非过程化语言,统一的语言,是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适合大容

36、量数据和大流量网站的应用,在性能、安全、功能管理、可扩展性上要比ACCESS强很多,两者并非同级别的数据库,有些功能ACCESS甚至无法做到。缺点一般用户无法直接对SQL Server进行远程管理、维护的成本比ACCESS高。考虑到本系统将来的数据量的增长问题,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考虑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3动态网页制作技术对比 从WEB服务器技术来看,目前普遍使用的技术有CGI(通用网关接口)、JSP、ASP、PHP,其特点对比见下表:表2-4 动态网页制作技术动态网页制作技术特点CGI是最早用来建立动态WEB网页的技术,它根据客户端的请求建立一个新进程以执行CGI程序,由于目前

37、服务器端WEB应用程序都采用线程的方式执行,而且编写CGI对技术水平要求相当高,所需开发时间长,故传统的CGI的进程方式已很少被使用JSP主要使用JAVA语言,它通过在网页中加入Java嵌入标记,以实现动态网页。它的跨平台性能好,在服务器端运行,设计方式简洁而直观,是一种既简单又强有力的技术,用于在WEB服务器端生成动态HTML网页ASP属于微软的技术,只能运行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IIS之上,ASP技术是基于脚本语言的,语言结构简单,扩展性较好PHP支持所有的数据库,也可在多平台上运行,主要用在UNIX/Linux系统上,也支持Windows NT版本。稳定性能好,安全性高。但因它

38、对不同数据库操作所使用的函数不相同、故当数据库发生变化时,改动会非常大,并且PHP的安装,尤其在IIS上的安装很麻烦ASP是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使用它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交互的 Web 服务器应用程序。使用 ASP 可以组合 HTML 页、脚本命令(VBScript或 JavaScript)和 ActiveX 组件以创建交互的 Web 页和基于 Web 的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并且ASP 应用程序很容易开发和修改。因此本系统决定采用ASP作为动态网页开发语言。4 开发制作软件对比在开发制作软件的选用上,由于本人采用ASP进行开发,现今支持的开发软件常用的主要有Dreamweaver 2004,

39、与微软的FrontPage 2000,其特点对比见下表:表2-5 开发制作软件对比表开发制作软件特点Dreamweaver 2004 支持ASP,但其主要功能还是用于制作网站网页,其不是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无法实现代码的模块化、对象化开发FrontPage 2000Frontpage2000是建立和管理专业网站的简易工具。Frontpage 2000不仅仅可以用来制作网页,用户可以使用它来建设和维护整个网站,更简单的检测,更新你的网站;FrontPage 2000与其它office组件的整合性更加提高本系统将采用FrontPage 2000作为网页开发工具。5 数据库连接技术对比现今使用的数据

40、库连接技术主要有ODBC(开放数据库连接)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DO(ActiveX数据对象)、DAO(数据访问对象)、OLE 等,但普遍使用的是ODBC和ADO,在此只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其特点对比见下表:表2-6 数据库连接技术对比数据库连接技术特点ODBC是微软最早采用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它只能用于关系数据库。它在性能方面表现较低,数据库访问速度较慢ADO它是围绕OLE DB而建立的一个COM包装器,其目的在于使OLE DB更易使用,由于其脚本编程能力能与IIS和ASP完美配合,所以用于WEB动态应用程序开发,但ADO在WEB开发中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点,即它在数据库数据访问期间其数据库连接会

41、一直保持在打开状态,即使在进行批处理工作中也是如此,且其还喜欢锁定记录和页,以处理数据的并发性访问,这样便使数据库很快被大量请求淹没,并耗尽所有可用连接,这在WEB应用程序中是最为严重的由于本系统全部采用了Microsoft的产品,因此不存在兼容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ADO相对于ODBC有速度高、系统开销小等优点,因此决定采用ADO作为数据库连接。第3章 项目设计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根据本人对本单位的培训部门在管理实际工作中涉及的各项办公事务的项目及流程的调查了解,经综合、分析、总结与提炼,以提供切合实际的管理功能为出发点和目标,归结出本培训管理系统总体功能共分为培训信息(培训动态)管理、培

42、训报名管理、培训情况管理、人员资料管理、以及相关信息查询等模块,总体功能结构图如图3-1所示(见下页):3.1.1 总体功能结构图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培训动态培训计划培训情况人员管理系统管理培训动态登录培训动态显示培训情况登录培训情况显示学员情况显示培训班情况显示培训教师情况显示培训班登录培训情况登录员工报名报名审核培训课程登录培训班显示员工信息登录员工信息修改辅助信息登录辅助信息修改图 3-1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图3.1.2 各功能模块说明1. 培训动态对与培训有关的通知、信息、新闻等进行著录、管理、发布。2. 培训计划发布即将进行的新培训的详细信息,如:培训班名称、培训时间、课时等,并允许用

43、户通过此系统在线报名。3. 培训情况此模块将是本系统主要功能部分,在此部分中,管理员可以对培训班、培训课程以及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录入和管理,并可查询、统计员工培训、教师授课情况等信息。此外,还可以查询、显示员工培训情况的详细信息,根据用户权限的不同将显示不同内容信息,普通用户只会显示其自己的培训信息,部门经理会显示其所在部门员工的培训信息,系统管理员则显示全部员工培训信息。4. 人员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此模块对员工的个人信息(姓名,登录名,口令,所在部门等)进行录入和管理。5. 系统管理管理员将在此对系统中的参数、配置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如:部门、职务、职称、培训性质、培训类别等辅助信息。3.2

44、 关键技术在开发本系统时,充分考虑了使用部门的需求和想法,在调研基础之上,分析、总结了本系统的各项功能,确定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 使用简洁的使用界面由于本系统系内部人员使用,因此不需要绚丽的页面来吸引用户,尽量避免大图片及音视频文件传输,以减少内部网络的流量负荷。2. 简化操作过程界面设计上的简洁并不意味着功能少,要在简洁的界面上提供尽可能多的功能,使用户以最小的操作来完成所需的工作。3. 提供多功能的检索本系统除了登记、显示各类信息外,必须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使用户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检索,并且检索操作要简单明了。4. 显示信息条理化单一的培训信息显示格式不能满足使用者统计、查看的需求,

45、因为此系统信息的繁杂性,在单一的页面格式上全部显示会使页面显得凌乱,并且也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的关注点。5. 各类重复资料信息的自由修改本系统含有大量的重复资料内容(如:部门、职务、培训班性质等辅助信息),这些资料应可以自由方便的修改,而不影响本系统的完整性,不给本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并且尽量减少冗余数据。为满足上述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采用了以下的一些关键技术。3.2.1 页面利用表格产生分栏效果本系统采用的是T型页面风格,顶端放置logo以及分类信息的主菜单栏,左端放置登录界面,已登录则显示用户个人培训情况,并且放置此用户可以进行各项操作菜单。采用T型结构可以有两种方式:一、采用Frame

46、,即框架,来分割各个部分;二、采用Table,即表格,来分割各个部分。采用框架形式分割,可以使页面编写的简单话,各个页面条理清晰,但各栏(特别是左栏)的宽度高度控制不好的话,会出现难看的滚动条,影响整体页面美观,操作时也要分别操纵框架的各自部分,看起来各个部分联系性不强,整体性差。采用表格形式,使页面看起来为一个整体,各个部分互相联系紧密,这也是现在网站常用的方式。但采用表格形式将带来页面文件维护烦琐,公共信息部分大量冗余的问题,并且一旦要修改信息,特别是页面顶部、底部信息等公共信息时,将会带来大量页面文件修改工作。分析上述问题后,本系统决定采用表格形式来作为页面的框架组成,但将页面公共信息提取出来,单独作为文件存储修改,并用include语句将这些部分与各个功能页面相结合,这样既保留了表格形式框架的优点,又将框架形式的优点结合了进来。图3-2说明了此方式的布局。顶栏左栏底栏右栏(各功能页面代码)图 3-2 页面结构图3.2.2 单独存放公用代码本系统后端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且大部分页面都要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因此需要对数据库进行连接,并且各个页面都有一些重复使用的代码,如:链接数据库的代码、MD5算法代码、格式化信息等代码,还有3.2.1中提到的chang()/changf()等频繁调用的javascript函数。这些代码重复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