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多元文化功能的实现.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9281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教育多元文化功能的实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教育多元文化功能的实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教育多元文化功能的实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教育多元文化功能的实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教育多元文化功能的实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教育多元文化功能的实现.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教育多元文化功能的实现王鹏炜(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多元文化强调文化的平等性和对异文化的尊重与交流,但现代教育发展的公共性、功利性和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却形成和强化了教育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融合与吞并。要想真正实现多元文化的理想,就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促进各种文化通过不断创新来改变其在文化环境中的弱势地位。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文化功能On Fulfillment of Multicultural Functions through EducationWANG Peng-wei(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2、Shaanxi 710062) Abstract: The public, utilitarianist and general nature of modern education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assimilation of minor cultures by the mainstream cultures. In order to have a truly multi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roles of education must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to renew various

3、minor cultures so that they will evolve out of their weak positions to become more influential. Keywor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ultural function多元文化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又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对社会各方面尤其教育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它认为教育是实现多元文化共存的重要途径而予以诸多诉求。一、多元文化主义对教育的诉求多元文化最初是作为西方“民主权利运动”而提出的,这一运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民族歧视,改变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后来,随着“全球一

4、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出现,这种运动逐渐由自发转向自为,由一种运动发展成为一种理念,又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实践思路和研究范式,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1其基本观点是:肯定世界是可知的,客观真理并不因为人们认识的局限而陷入虚无;各种文化对人类价值观存在不同标准,因为认识是可以多元存在的,并不由某一种认识所统率;肯定对异文化的尊重,但同时坚持通过阐明自己的立足点,任何人可以发表自己对异文化及其价值的评价,并且人类有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达到共识的可能。2在这一基本观点中,可以看出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文化有几个基本的假设。首先是文化的平等性。社会是由不同民族、不同群体所组成的,社会成份的多元化决定了文化的多

5、元化,各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并无优劣之分,因而各种文化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其次是文化的交往性。多元文化是一个区域联合体、社会共同体和集体群体等系统中共存的、并在系统结构中存在着一定相互联系的文化,交流和交往是多元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它存在的基础。第三是文化的差异性。各民族或集团的文化各具特色,表现出多元发展的特性。第四是文化的内聚性。不同的文化之所以能共存于一个共同体内,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各种文化不仅承认了彼此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它们也发现了彼此间的共性和各种文化间相互借鉴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文化的实质就是提供处理两种以上文化间相互关系的态度,维护多元文化赖以存在的同一体的手

6、段和方法。3因此,多元文化教育的理想在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特质与价值,促进人权观念和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促进每个人都有不同生活抉择的机会,促进全人类的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促进不同族群权力分配的均等。4根据这种理想,多元文化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第一,教育要充分发挥保存和传递文化的功能。如前所述,文化的传递是人类教育区别于动物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文化主义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性,就不仅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的传统和习惯及处理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特色,更要从教育内容、教育最终结果上保证教育对文化的保存和传递。只有承认文化之间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先进与否,这样

7、才能使一种文化从形式上保存并不断传递下去。如果听凭文化自然发展,其结果只能是一种文化吞并另一种文化,或者反之。第二,树立文化和谐相处的观念。要想使一种文化被不断保存和发展,就必须承认文化的差异,且承认这种差异不是优与劣的差异,而是内容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文化获得相同的地位,使之一样被重视,一样被利用。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育者树立一种文化和谐相处的思想,真正尊重文化的起源、文化的传统和相应的文化特色,不带任何偏见地对待各种文化,从而避免由于教育的选择和整理而对文化造成损害。第三,维护文化的独特性。从文化的产生来看,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人与

8、人之间关系的种种理念。同时文化也是发展的,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充实提高,因此,维护文化的独特性不仅在于使文化保持其独特的内核,更在于保持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特殊环境。故对于教育而言,维护文化独特性不仅在于要象其它文化一样来保存、传递,更重要的是要促成对此种文化赖以生存的特殊环境的保护,尤其是人的观念、思想的培养和维护。没有人的培养,就谈不上文化的保存和传递,没有独特文化的教育及其接班人的培养,文化只能被历史所遗弃。二、教育的文化功能带给人们的困惑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讲,它是人类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文化艺术活

9、动及表现这种活动成果的物质设施。5无论是广义上的文化还是狭义上的文化,都是人类赖以实现其社会性遗传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遗传过程中,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巴甫洛夫曾用实验证明,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功能,而且是在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形成的。6 而第二信号系统的特点是用大量符号代表直观的内容,这样人类的生产生活经验的传递再也不需要象动物那样通过千百年来形成的本能遗传来实现,而只要通过教育这一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培养过程就可以了。因此教育是文化得以传递的重要形式。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从原来的个人事务转为社会公共事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则主要表现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吞并和融合,这与多元文化所主张的思

10、想形成了冲突,也给人们带来了行动上的困惑。首先,现代教育是建立在公共教育制度基础上的,公共教育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在人类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回想公共教育制度产生的背景,我们发现公共教育制度具有统一性的特点。公共教育制度是基于资本主义经济对劳动力的大规模需求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科学真理的唯一性,因而公共教育制度主张对所有的人通过统一的制度、方法进行统一内容的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率。而多元文化主义教育认为文化具有平等性,强调所有的文化都应在教育中加以体现,并得到保存和传递。这对公共教育制度来讲无疑是一个新的难题。如从教育内容而言,教育内容如何来设定?是只注重增加种族文化

11、课程内容,还是要求教育内容无所不包?还是要求重建学校文化,以使学校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在这些问题上,学者们的认识并不统一。7其次,现代教育的功利性与多元文化主义的文化性之间的矛盾。文化是一种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的非物质性存在,提供人们观察、了解及融入某种文化时应遵循的一种行为原则或思想理念。而教育由于教师的能动性,它不仅提供了一种主导性文化取向,而且通过文化选择和融合,为接受教育的人提供了一种文化的选择的可能。这种可能性可能是基于文化偏好,也可能基于功利性目的。而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和现代教育可能提供的生活选择方面,教育的功利性尤其明显。因此,教育对于个人而

12、言,其功利性目的可能会更加明显。有个专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彝族的孩子面临上汉族学校还是上民族学校的问题时,其家长的选择原则竟然是“我的孩子上哪一所学校能当干部”8。可见,当人们为了追求生存而接受教育时,对文化的选择将不得不面临功利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即使我们实现了多元文化,教育对文化的功利性选择仍将永远发挥着作用,而这不仅仅是“融炉模式”或者“马赛克模式”所能包含的问题。第三,现代教育评价的标准性与多元文化发展的独特性的矛盾。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思想、意识问题,其发展的成效应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因此无论教育坚持什么样的思想和理论,其最终实现的效果必须通过相应的教育目标及评价指标来反映

13、。但是多元文化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性,某一种文化在教育中究竟被保存和传递了多少、文化的发展方向是遵循了“熔炉模式”还是“马赛克模式”、这种文化的地位是否与其他文化地位真正平等、如何确定教育目标才能真正体现多元文化的思想及如何才算实现了多元文化教育目标,也都因对文化的价值判断及人的价值判断的主观性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具体操作上也就必然存在难以克服的难题。三、文化创新:教育实现多元文化的唯一途径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一种哲学观点,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教育改造行动和一种改变教育的惯性结构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来讲,对教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无疑会起到巨大的作用。但从具体实施上看,多元文化主义要

14、变成一种可供操作的教育模式,必须通过文化创新这一条途径。从历史发展看,任何一种文化,无论其曾经多么辉煌,如果失去了现实的利用价值,其存在的价值也就随之失去,另一种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潮流的新文化必然取而代之。这从我国汉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西方文化发展史中都可以得以印证。因此,如果不顾历史发展而人为地通过教育将各种不同的文化保存并不断传递下去,是根本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也必将是徒劳的。然而,如果通过教育,不断为自己的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促进文化自身不断变革和发展,使之立足于自身实际又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创新,不断保持其魅力与特色,那么这种文化仍可存在于世界文化丛林之中,从而实现与各种文化相互和谐存在的目的

15、。教育如何来实现文化创新呢?首先,坚持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尤其要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一种文化如果放弃了自身特点也就丧失了存在的理由,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是这个道理。一种文化没有自身特点就只能沦为外来文化的容器,不仅不能对产生这种文化的民族带来任何价值,也将失去力图保存这种文化的人的关注,到头来必然是死路一条。其次,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使他们具有开放的文化观念,打破文化的局限,敢于接纳新思想新文化。任何一种文化在形成之后都有着较强的稳固性,这种稳固性来源于文化自身的独特而完善的逻辑体系,因此文化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将逐渐趋于保守和僵化。

16、要打破这种僵化,就必须时刻保持一种求变的激情和思想观念,不怕外来文化的冲击,大胆吸收大胆借鉴,弃粗取精,才能使文化时常处于一种激活状态。第三,鼓励民族文化的创新。文化只有不断被创新,其精神和特色才能为别人所知,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去传递和传播它,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气氛,才能促进文化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使其从相对的弱势逐渐成为一种强势,从而广为人们接受和认可,真正实现与其它文化的和谐并存。参考文献:1 2甄丽娜. 多元文化主义范式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新方法EB/OL.3 陈时见. 全球化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 比较教育研究,2005,(12):37-41.4 杨晓. 多元文化教育关于民族教育的新理论J. 民族教育研究,1999,(1).5 关苏霞,李国庆. 教育学M.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9-60.6 施良方. 学习理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5.7 孟凡丽. 国外多元课程开发模式的演进及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3,(2).8 中央电视台. 对话的逻各斯EB/OL. 2005年4月4日16:0017:30.9 C.W.沃特森. 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