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课标研究课标教材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9634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新课标研究课标教材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加强新课标研究课标教材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加强新课标研究课标教材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加强新课标研究课标教材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加强新课标研究课标教材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新课标研究课标教材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新课标研究课标教材教学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新课标研究课标 教材 教学,一 理解化学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3618,一 文化基础 1.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2.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二 自主发展 3.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4.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三 社会参与 5.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6.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 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

2、、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 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 问题。,核心素养 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 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 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 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核心素养 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 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 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 本质特

3、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 规律。,核心素养 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 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 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 提出自己的见解。,核心素养 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 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 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化学核心素养结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宏

4、观辨识 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 与平衡思想,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基础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宏微结合与变化平衡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学科特征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价值立场,思维变量认识变量情境变量,精神价值层面,实践认识层面,理性认识层面,证据推理 与模型认知,水平1,水平2,水平3,水平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核心素养内在关系,实验探究与创新能力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实验探究的思维本质与基础;宏微结合与变化平衡是探究与创新的化学视角:宏微结合与变化平衡是证据和模型的化学特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实验与创新的价值追求。,化学学

5、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特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学科观念证据推理-批判性思维模型认知-认识过程科学探究-问题发现与解决、技术应用与创新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二 学习理解化学新课标,1 整体理解化学新课标,化学课程的性质,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6、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高素质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结构的调整,体现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 保持原有课程结构的整体 适应新的高考改革方案 更便于学校实施和兼容,化学课程的结构:学段、模块、学分,必 修 化 学(4学分)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简单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化学与社会发展、,系列2:化学与社会,选修化学2(0-4学分),系列1:实验化学,系列3:发展中的化学科学,选修化学1(0、6学分),化学反应原理模块(2学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2学分),

7、有机化学基础模块(2学分),新增,合并,保留,高考要求,毕业要求,任选要求,不分模块,要选全选选择性必修,完全校本任意组合,化学课程内容的调整,1.确立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的课程目标 2.优化课程结构,学科大概念统领 3.明确主题的学习内容和学业要求 4.删减、调整、整合部分内容 5.规定学生必做实验 6.提供主题教学策略、学习活动、情境素材,化学必修课程内容,原有问题:化学1课时特别紧;学生实验不重视;有机内容和要求不太合理知识点导向、偏重具体知识学习要求模糊,修订重点:打通模块边界,合理统筹课时;删减调整具体物质性质的知识;规定学生实验及探究;适当加强有机化学的初步认识素养导向、聚焦概念、

8、明确学业要求,化学选修 I 课程内容,修订重点:进一步聚焦学科大概念整合知识内容;凸显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业要求;厘清论证必修与选修之间、内容条目之间的关系;关注不同模块之间,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化学选修 II课程内容,修订后:(1)保持和继承原有选修课程的精华(2)更体现多维、生动、发展的现代化学科学面貌(3)更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4)更加重视与区域和校本选修课程的可兼容性(5)更增强开课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新课程必修化学的实施建议,(1)必修化学可以以学年为单位进行整体安排(2)必修化学可以进行分类分班教学(3)合理安排选必化学三个模块的学习顺序(4)统筹安排时间完

9、成选必课程的修习(5)每周固定时间平行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认识和观念,科学思维与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社会责任,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平衡思想,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社会责任,三维目标(科学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类素养的关系,更加整合更有功能,更加明确更有内涵,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素养与知识和课程内容的关系,2 理解新课标必修课程,1.必修4个学分贯通使用,设计5个主题,2.每个主题均凝练出若干化学核心概念,主题1: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1.1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

10、征1.2 科学探究过程1.3 化学实验1.4 科学态度与安全意识1.5 学生必做实验,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2.1 元素与物质2.2 氧化还原反应2.3 电离与离子反应2.4 金属及其化合物2.5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6 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价值2.7 学生必做实验,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3.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3.2 化学键3.3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快慢3.4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3.5 学生必做实验主题4: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4.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4.2 典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4.3 有机化学研究的价值4.4 学生必做实验,主题5:化学与社会发展5.1 化学促进可

11、持续发展5.2 化学科学在材料科学、人类健康等方面重要作用5.3 化学在自然资源和能源 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5.4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5.5 化学应用的安全与规则意识,3.增设学业要求板块,加强教学指导性,【内容标准】学习内容(学什么、怎么学、建立什么观念)【教学提示】学习活动建议 情境素材建议【学业要求】能力表现(能做什么、应用实践迁移的水平),4 规定必修课程学生必做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原电池搭建简单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球棍模型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5

12、.必修课程具体知识内容的调整,3 理解新课标选修 I 课程,化学选修 I 课程模块 1化学反应原理,化学选修 I 课程模块 1 化学反应原理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内容标准】,1.1 体系与能量认识化学能可以与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能量的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知道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物质的聚集状态的影响。1.2 化学反应与热能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用焓变表示,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内容标准】,1.3 化学反应与电能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

13、意义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原电池及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认识电解在实现物质转化和储存能量中的具体应用。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本质,知道金属腐蚀的危害,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学业要求】,1.能辨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能解释化学变化 中的能量变化的本质。2.能进行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能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运用反应焓变合理选择和利用 化学反应。3.能分析解释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设计简单 的原电池和电解池。,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学业要求】,4.能列举常见的化学电源,并能利用相关信息分析化学 电源的工作原理。能利用电

14、化学原理解释金属腐蚀现 象,选择并设计防腐措施。5.能举例说明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能分 析能源的利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能综合 考虑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来分析、解决 实际问题,如煤炭的综合利用、新型电池的开发等。,化学选修 I 课程模块 1 化学反应原理主题2: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主题2: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内容标准】,2.1 化学反应方向与限度知道化学反应是有方向的,知道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有关。认识化学平衡常数是表征反应限度的物理量,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了解浓度商和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与反应进行方向间的联系。了解浓度、压强、温

15、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主题2: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内容标准】,2.2 化学反应速率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了解反应速率测定的简单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认识基元反应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3 化学反应的调控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对调控反应速率具有重要意义。,主题2: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学业要求】,1.能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能进行平衡常数、转化率的 简单计算,能利用平衡常数和浓度商的关系判断化学 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

16、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2.能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推 测平衡移动方向及浓度、转化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主题2: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学业要求】,3.能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能设计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能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组分浓度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用一定的理论模型说明外界条件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能运用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解释生产、生活、实验室中的实际问题,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5.针对典型案例,能从限度、速率等角度对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化学选修 I 课程模

17、块 1 化学反应原理主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主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内容标准】,3.1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从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角度认识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性质和反应。3.2 电离平衡认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涵义。认识水的电离,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及pH,掌握检测溶液pH的方法。3.3 水解平衡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主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内容标准】,3.4 沉淀溶解平衡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3.5 离子反应与平衡的应用了解水溶液中的

18、离子反应与平衡在物质检测、化学反应规律研究、物质转化中的应用。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学业要求】,1.能用化学用语正确表示水溶液中离子反应与平衡,通 过实验证明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平衡,能举例说明离 子反应与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能从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溶液的性 质,如酸碱性、导电性等。3.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能正确测定溶液的pH,调 控溶液的酸碱性。能选择实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 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4.能综合运用离子反应、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生 产、生活中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实际问题。,化

19、学选修 I 课程模块 2 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选修 I 课程模块 2 物质结构与性质主题 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主题 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内容标准】,1.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有关核外电子运动模型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知道电子运动的能量状态具有量子化的特征,电子可以处于不同的能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激发与跃迁。知道电子的运动状态(空间分布及能量)可通过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模型来描述。2.2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高低顺序,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认识基态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等。知道1 36号元素基

20、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主题 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内容标准】,3.3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表)认识元素的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导致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族、分区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了解元素周期律(表)的应用价值。,主题 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学业要求】,1.能说明微观粒子运动状态与宏观物体运动特点的差异。2.能结合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书写和说明1 36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3.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描述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变

21、化的一般规律,能从电子排布的角度对这一规律进行解释。能说明电负性大小与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关系,能利用电负性判断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推测化学键的极性。,主题 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学业要求】,4.能从原子价电子数目和价电子排布的角度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周期和族的划分。能列举元素周期律(表)的应用。5.能说明构建思维模型在人类认识原子结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能论证证据与模型建立及其发展之间的关系。能简要说明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理论探究对研究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意义。,化学选修 I 课程模块 2 物质结构与性质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

22、质的性质【内容标准】,2.1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认识物质是由原子、离子、分子等微粒构成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根据微粒的种类及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认识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结合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分子的实例,认识物质的构成微粒、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知道配位键的特点,认识简单的配位化合物的成键特征,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存在与应用。知道金属键的特点与金属某些性质的关系。认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知道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两种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了解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作用。,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内容标准】,2

23、.2 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认识原子间通过原子轨道重叠形成共价键,了解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知道根据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共价键可分为键和键等类型;知道共价键可分为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共价键的键能、键长和键角可以用来描述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内容标准】,2.3 微粒的空间排布(连接方式及空间几何结构)结合实例了解共价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几何结构,并可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解释和预测。知道分子的结构可以通过波谱、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测定。知道分子可以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知道分子极性与分子中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相关。结合实例初步认识分子的手性对其

24、性质的影响。,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内容标准】,2.4 晶体和聚集状态了解晶体中微粒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认识简单的晶胞。借助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等模型认识晶体的结构特点。知道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以及混合型晶体是普遍存在的。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聚集状态随构成物质微粒种类、微粒间相互作用、微粒的聚集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知道物质的聚集状态会影响物质的性质,通过改变物质的聚集状态可能获得特殊的材料。,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学业要求】,1.能说出不同形式的微粒间作用(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等)的类型、特征和实质;能比较不同类型

25、的微粒间作用的联系与区别;能说明典型物质的成键类型;能利用相关理论解释简单的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2.能利用电负性判断共价键的极性,能从共价分子的结构特点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能运用离子键、配位键、金属键等模型,解释离子化合物、配合物、金属等物质的某些特征性质;能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含氢键)对物质熔点、沸点等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及其性质特点。,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学业要求】,3.能根据给定的信息分析常见简单分子的空间结构,能判断有机化合物分子是否具有手性,能根据分子结构特点和键的极性来判断分子的极性,并据此对分子的一些典型性质和应用做出解释。4.能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

26、区别;能结合实例描述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能说明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区别,能结合实例说明晶体中的微粒及其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学业要求】,5.能从微粒的空间排布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对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的简单案例进行分析,举例说明物质结构研究的应用价值,如配合物在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氢键对于自然界存在和生命科学的重大意义。,化学选修 I 课程模块 2 物质结构与性质主题3: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与价值,主题3: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与价值【内容标准】,3.1 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过程,认同“物质结构的探索是

27、无止境的”观点,了解在原子、分子、超分子等不同尺度认识物质结构的意义。3.2 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了解原子光谱、分子光谱、X-射线衍射等表征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结合案例了解设计、合成和改造物质结构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主题3: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与价值【内容标准】,3.3 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物质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具有预期性质的新物质,以及为设计与合成这些新物质提供理论基础。认识研究物质结构有助于了解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优化物质结构、改善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了解生命科学中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物质结构理论与分析测试技术的支持,主题3:研究物

28、质结构的方法与价值【内容标准】,3.3 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物质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具有预期性质的新物质,以及为设计与合成这些新物质提供理论基础。认识研究物质结构有助于了解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优化物质结构、改善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了解生命科学中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物质结构理论与分析测试技术的支持,主题3: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与价值【学业要求】,1.能举例说明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会不断发展,并简单 说明带来这些发展的原因。2.能说明原子光谱、分子光谱、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在 物质结构研究中的作用。3.能举例说明物质在原子、分子、超分子、聚集态等不

29、同 尺度上的结构特点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举例说明结构 研究对于发现、制备新物质的作用。4.能认识到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实验和理论并重的学科,能欣 赏物质结构的研究及其理论发展对化学学科发展的贡献。,化学选修 I 课程模块 3 有机化学基础,化学选修 I 课程模块 3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内容标准】,1.1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决定于原子间的连接顺序、成键方式和空间排布,认识有机化合物存在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等同分异构现象。知道红外、核磁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有机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内容标

30、准】,1.2 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类别认识官能团的种类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羟基、氨(胺)基、碳卤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酰胺基,从官能团的视角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认识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特征性质的关系,认识同一分子中官能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认识在一定条件下官能团可以相互转化。知道常见官能团的鉴别方法。,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内容标准】,1.3 化学键与有机反应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极性及其与有机反应的关系,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键的极性发生改变,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官能团及有机化合物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学

31、业要求】,1.能辨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判断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饱和程度、键的类型,分析键的极性;能依据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特征分析、解释典型有机化合物的某些化学性质。2.能辨识同分异构现象,能写出符合特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能列举说明立体异构现象(包括顺反异构)。3.能说出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常用仪器分析方法,能结合简单图谱信息分析判断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化学选修 I 课程模块 3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内容标准】,2.1 烃的性质与应用认识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比较它们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了解烃类在日常生

32、活、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2 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认识醇、醛、羧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了解卤代烃、酯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知道酚、醚、酮、胺和酰胺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内容标准】,2.3 有机反应类型与有机合成认识加成、取代、消去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了解有机反应类型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特点的关系。认识有机合成的关键是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了解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一般方法。体会有机合成在创造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2.4 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结合生产、生活实际

33、了解某些烃、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体会绿色化学思想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意义,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学业要求】,1.能写出烃及其衍生物的类别通式、官能团、简单代表物的结构简式及名称;能够列举各类有机物的典型代表物的主要物理性质。2.能描述说明、分析解释各类有机物的典型代表物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反应式。3.能基于官能团、价键类型、特点及反应规律分析和推断含有典型官能团的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根据有关信息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学业要求】,4.能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完成有机化合物推断、官能团检验、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等任

34、务。5.能参与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与有机物性质应用相关的社会性议题的讨论,并做出有科学依据的判断和评价。,化学选修 I 课程模块 3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生物大分子及合成高分子,主题3:生物大分子及合成高分子【内容标准】,3.1 聚合物的结构特点了解聚合物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识单体和单体单元(链节)及其与聚合物结构的关系。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主题3:生物大分子及合成高分子【内容标准】,3.2 生物大分子认识糖类和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了解淀粉和纤维素及其与葡萄糖的关系,了解葡萄糖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质及应用。知道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认识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

35、要化学性质,知道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关系,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功能。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主题3:生物大分子及合成高分子【内容标准】,3.3 合成高分子认识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主题3:生物大分子及合成高分子【学业要求】,1.能对单体和高分子进行相互推断,能分析高分子的合成路线,能写出典型的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能列举典型糖类物质,能说明单糖、二糖及多糖的区别和联系,能探究葡萄糖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淀粉、纤维素的典型性质。3.能辨识蛋白质结构中的肽键,能说明蛋白质的基本结构特点,能判断氨基酸的缩合产物、多肽的水解产物。能分析说明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主题3:生物大分子及合成高分子【学业要求】,4.能辨识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中的磷酯键,能基于氢键分析碱基的配对原理。能说明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对于生命遗传的意义。5.能举例说明塑料、橡胶、纤维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能列举重要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说明它们在材料领域的应用。6.能参与营养健康、材料选择使用等相关的社会性议题的讨论,并做出有依据的判断、评价和决策。,祝老师们 工作好、身体好、心情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