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的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9724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的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的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的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的论文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的论文摘要数字技术可模拟表现真实,已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娱乐、教育、医学、军事等领域。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报道中也逐步发挥出作用。数字动画虚拟以更大限度地“还原”新闻现场与更快速度的“到达”事发地点,丰富了新闻报道内容,提高了新闻传播效率,增强了新闻视觉呈现,激发了媒介传播潜力。而不容忽视的是“数字动画新闻”亦有其自身局限与发展弊端。关键词数字技术 动画虚拟 新闻传播 数字动画新闻 新媒体时代中国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40引言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网

2、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进步而触发的媒介形态变革,其创建出一种“泛在”(即传播的发生、内容、需求、主体的无时不在)的传播环境,实现了所有人向所有人的信息传递。新媒体形态很多,既有属于媒体形式的,也有属于新媒体硬件、新媒体软件的。手机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纸,以及即时通讯等如今都很常见。新媒体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局限,并为传统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形式与渠道,二者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媒体时代也无可避免的受到新技术的影响。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中的应用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它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展现形式。数字动画技术将突发性新闻事件的过程与敏感性新闻内容的真相,以数字

3、虚拟的直观视觉方式呈现出来,保证了新闻报道内容的及时与有效传达。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数字动画技术在生动呈现或缺席、或抽象、或敏感的新闻内容等方面彰显优势的同时,也由于其自身主观性与虚拟性等特点,很容易在新闻传播中产生如事实失真与道德失绳的传播弊端。w当然,只要新闻工作者拿出足够社会责任感,尊重新闻客观事实,合理运用数字动画技术与影视视听语言等艺术表现手段,“数字动画新闻”完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长久的生命力。一、数字动画技术与新闻传播数字动画技术,是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计算机应用技术。它以电脑软件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空间,制作人员在虚拟空间中将需要表现的对象按相关形状、尺寸等建立起

4、模型或场景,再根据要求设定动作、摄影机运动等动画参数,最后附上材质、设置灯光等,并生成直观的视觉画面。数字动画技术能够再现现实世界中立体的场景或物体,比平面图形更直观的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受。随着计算机硬件及计算机图形学的不断完善,数字技术模拟真实场景画面和特技效果愈见逼真,已成为目前大众媒体中所能见到的最流行的画面虚拟形式之一。近年来,数字动画技术在动画电影中得到广泛普及性应用,扩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创造出人们闻所未闻的视听奇观感受与虚拟现实体验。除此之外,数字动画技术因其自由模拟表现真实的特点,更被应用于建筑规划、虚拟城市、产品演示、流程模拟,以及相关行业的情景再现等诸多领域。新闻是对

5、新近发生事件的报道,真实的反映客观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本质要求。新闻是受众迫切要了解的突发事件与事实真相,由此,即时且准确的向受众传播信息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字动画技术所具有的真实精确的表现力,以及无限发挥的虚拟性,可以表现实拍无法展示的内容与效果。诚然,通常人们习惯性的将数字动画划归于动画虚拟艺术门下,而不会将其与纪实性的新闻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动画作为一种言说与叙事方式,不仅能够用于虚构,而且可以用于纪实。最好的佐证正是在同样以真实与纪录为生命的纪录片创作领域,动画虚拟技术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天地。大型纪录片故宫和圆明园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内容均采用了数字动画技术的虚拟制作方式

6、,并藉此大获成功。用虚拟真实性来演示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以弥补事件发生的即逝性,达到新闻信息及时传播的效果。数字动画虚拟利以更大限度地“还原”新闻现场与更快速度的“到达”事发地点,丰富了新闻报道内容,提高了新闻传播效率,增强了新闻视觉呈现,激发了媒介传播潜力。这对于一些突发事件与敏感新闻的报道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也有助于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了解。显而易见,“数字动画新闻”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二、数字动画新闻的价值分析既然“数字动画新闻”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那么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便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数字动画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中,对电视新闻这一传统媒介是一种创新性的拓展和补偿,同时也是

7、新媒体时代下大众追求媒介融合与信息多样的诉求。(1)电视传播的补偿电视新闻是向人们传播即时信息的媒介,是对新近新闻事件的报道。由此,电视新闻必需具有真实性、即时性。但是通常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新闻事件的过程稍纵即逝,与新闻报道的过程有一个先后顺序。很多时候,记者与摄像机很难做到(甚至完全无法)将事件真相及时拍摄并记录下来。而数字动画技术具有模拟真实性和丰富表现力,其顺理成章成为纪实性电视新闻传播的有益与必要补充。数字动画技术应用于电视新闻具有诸多优势和积极意义。首先,数字动画技术弥补了电视新闻实拍的某些局限性,展示出普通拍摄无法实现的新闻视觉效果;其次,一些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

8、与真相现场稍纵即逝,现实拍摄无法真实呈现。数字动画技术将这些新闻内容有效的展示出来,为迫切了解信息的受众全面生动的传播新闻信息。例如相关媒体在报道512汶川地震震区形成的堰塞湖,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的规划设计演示时,都曾在新闻中应用了动画虚拟画面。第三,数字动画画面的运用还可以降低特殊场合(如航拍等)的高要求拍摄的制作成本,成为传达新闻信息的更有效补充。(2)大众的心理需求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与传播媒介之间的融合,使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更趋丰富多样,接收信息数量也急剧增加。普通信息大众对于信息、资讯的传播数量、传播速度与传播质量的需求同样与日俱增。数字动画新闻在传播形式上是一种技术与意识创

9、新,其更加直观、生动、全面的将信息传递给大众,满足受众了解和获取信息的心理需求。另外,作为新闻信息,其本身是到受众迫切需要了解的事实。人们对新闻事件真相有着一定的心理期待,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信息中的生动补充恰恰满足了观众的某些心理期待。动画虚拟出更加生动直观的画面,借助影视语言的运用,使得新闻更具亲切感,满足了观众的视听需求。2010年8月23日在菲律宾发生的劫持香港游客事件造成了8名遇难、6名受伤的惨痛悲剧,受到了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急切关注。当时,各家新闻媒体也都对此突发事件进行了实况报道。然而,对于劫匪劫持人质的过程,新闻记者无法抵达现场进行实拍。最终,动画模拟劫匪劫持人质的动画短片在电视和

10、网络媒体上传播开来,使人们直观了解了车内所发生的劫持过程。在人们密切关注的热点与突发新闻的时刻,数字动画技术为人们带来了新闻事件的某种“真实”的模拟再现,在对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心理满足层面上,这一特殊又典型的数字动画新闻案例也充分证明了其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转贴于中国 中国三、数字动画新闻的发展思辨“数字动画新闻”在形式上与意识上做到了创新,并为新闻的制作与传播带来巨大便利。同样无可回避的是,作为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数字虚拟动画在应用于纪实新闻传播时,亦会显现一些自身局限与发展弊端。(1)真实性问题动画本身是一门表现性和主观性很强的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表述与叙事语言,如镜头运用、色彩搭配、细节

11、描绘等因素都会营造出特定的情绪氛围。制作数字动画新闻需要尽可能的去“还原”真实现场,而制作人员的主观性往往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失真”。这种失真首先表现在制作人员对未曾亲身经历现场的推断与理解之后,对人物动作、表情以及场景的二次“塑造”。另外,动画制作时在镜头运用、色彩搭配、剪辑处理、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的虚拟描绘与选择处理上也有主观因素的干扰,造成信息传播的失真。因此,数字动画新闻制作时应尽量运用相对客观的虚拟表现语言去呈现新闻事实。对客观事实的更为尊重,是数字动画新闻与传统动画艺术之间本质上的区别。虽然主观艺术性的表述与叙事语言可以渲染事件气氛,但是运用不当则会成为新闻事实的致命杀手与“真实”终

12、结者。(2)时效性问题由于数字动画制作需要经过建立模型、设定动作、帖附材质、渲染输出等多个环节,从新闻事件发生到数字动画新闻的制作完成是一个相对耗时的过程。这会影响到数字动画新闻的时效性。即便是计算机软件与硬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较之摄像机的即时记录与实时传送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当然,在一些新闻记者难于抵达的新闻现场,或者记者无法借助摄像机实拍的特殊情况时,数字动画新闻的时效性问题则显得并不突出。数字新闻动画需要相对固定的制作模式,以缩短虚拟新闻的制作周期,提高制作与传播效率。形成规模的前提下,在资源、软件与硬件支持、制度与规范等方面都需建立相对固定的行业规则。建立起数字动画新闻常用的

13、人物、场景模型、动作等素材的资源库,以减少重复的繁冗劳动,提高制作效率;吸纳专业制作人才形成行业队伍,使数字动画新闻的制作更趋专业化;开发专门针对数字动画新闻的制作软件,以适应数字动画新闻简单、快捷的作品要求。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专业制度,以使数字动画新闻朝着更专业实用的方向发展。(3)规范性问题数字动画新闻已经在国内众多的电视媒体中现身,并取得了积极的传播效果吸引了大众对新闻的关注,实现了其应有的价值。然而如果过分夸大其地位作用,势必会影响其积极价值的发挥。台湾媒体苹果日报曾推出了“动新闻”,标榜以全新的写实动漫方式呈现新闻。但却因为其中直观的报道了暴力、色情的新闻内容,引发社会的普遍

14、质疑与批评。台媒运用动漫方式呈现新闻这一行为的主体意图已经不再单纯的是补充平面文字新闻的不足,而是以动漫的生动形式和敏感内容吸引大众眼球、制造噱头,以偏激的方式渲染新闻,这已违背了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与道德底线,污染了大众媒介环境。数字动画技术既有文字所缺乏的通俗易懂、生动丰富、信息全面等特点,又有超越传统视听语言的趣味性和自由表现力。作为电视新闻传播的一种手段,如果替代了新闻本身成为吸引公众眼球的噱头,甚至喧宾夺主扭曲新闻真相,那么其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尊重新闻事实,并在制作环节遵循合理的规范,数字动画新闻就完全会发挥其应有价值。四、结语“数字动画新闻”是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发展对传统电视

15、新闻媒体的革新,它为新闻提供了新的呈现形式与传播手段。数字动画新闻对传统新闻传播策略做了有益的补充,使得电视新闻传播更趋人性化,是对现实主义的另类挖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动画技术也会日臻完善,并作为虚拟现实的工具在电视新闻传播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数字动画新闻也会逐渐形成规模,保持相对稳定的行业资源与运作模式。新闻工作者们则需要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基础上,明晰纪实与艺术夸张的界限,运用客观视听语言,继续挖掘数字动画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力,提高电视新闻的制作水平与传播效率。基金项目2009陕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号:09by30);2010陕西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号:zx10-40)参考文献1马大勇,李安卓.谁“动”了我的新闻浅议动画新闻j.中国记者,2010(11).2孙俨斌.“动新闻”不过是动错了地方j.青年记者,2010(1).3黄蔓如.数字动画技术浅谈j.影视技术,2004(10).中国-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作者简介米高峰,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动画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艺术传播与产业、动画语言与叙事。安然,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影视与新媒体动画。转贴于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