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新生活——《儒林外史》沈琼枝形象简析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9738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女性新生活——《儒林外史》沈琼枝形象简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女性新生活——《儒林外史》沈琼枝形象简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女性新生活——《儒林外史》沈琼枝形象简析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女性新生活——《儒林外史》沈琼枝形象简析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女性新生活——《儒林外史》沈琼枝形象简析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女性新生活——《儒林外史》沈琼枝形象简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女性新生活——《儒林外史》沈琼枝形象简析毕业论文.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设计) 题 目: 新女性,新生活 儒林外史沈琼枝形象简析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

2、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

3、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前言1一、追求新生活的新女性沈琼枝2二、沈琼枝新思想新生活的成因7三

4、、沈琼枝新女性形象的意义 13结语 18参考文献 20致谢 21ContentsChinese Abstract . 1English Abstract . 2Preface .11.The new woman who pursues the new life.22.The causes of Chen Qiong Zhis new life. 73.The value of new womans image.13Conclusion .18References.20With regards .21新女性,新生活儒林外史沈琼枝形象简析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2008级?班 指导老师:【摘要】沈琼枝

5、是儒林外史中一位独树一帜的新女性。与书中其他女性相比,她有着与众不同的外在人生道路和不从流俗的内在思想观念,是一个追求新生活的新女性形象。沈琼枝这个新女性所选择的新生活,根源于明代中后期到清初新经济下的时代背景和关注女性的文化思潮,而作者个人的独特经历也对沈琼枝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沈琼枝新女性形象不仅对当时社会具有醒世意义,也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和当代女性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儒林外史 沈琼枝 吴敬梓 新女性 新生活The New Woman, the New Lifethe Analysis of Chen Qiongzhis ImageClass1, Grade2007, M

6、ajor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upervisor:?【Abstract】Chen Qiongzhi is a modern woman who differs form other women in The scholars, no matter from her way of life or her concept. She was such a woman who pursued the new life. The new woman image based on the certain age of the mid of Ming D

7、ynasty to the early Ching Dynasty that social economies and cultures had appeared new developing trend and were advantageous to the changes of female status. And this image was revelant with the authors particular experience. The image of Chen Qiongzhi was so important not only at that time but also

8、 was enlightening to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especially to now we womens lives.【Key words】The scholars Chen Qiongzhi Wu Jingzi new woman new life前 言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被鲁迅评为“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也就是吴敬梓在看透了科举制度的实质之后,于痛苦失望之中对儒林人士进行的悲喜交融的描写。书中所写的是一群对科举如宗教般虔诚和痴迷的伪君子。作者根据他们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和

9、心态,对其进行了深深地揭露和讽刺。可以说儒林外史是一部18世纪的清代中叶的社会风俗画。只是作者出于各种原因,假托明代的故事罢了。但吴敬梓并没有只写孜孜不倦地考取功名的士子,他还写了几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这表明,科举制度和八股时文的毒害还侵入了闺阁之中。女性形象的存在是为了增强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讽刺,如果没有对女性进行各种扭曲的亦或是反叛的叙述,那么讽刺的力度就大大减少了。吴敬梓着重写了一些科举功名边缘的女性,这些女性是科举制度的追捧者和崇拜者,更是受害者。幸好,在这妇女几乎无路可走的社会里,吴敬梓也写了一位给人希望的特立独行的女性,她就是一枝独秀的沈琼枝。在众多参加科举,屈膝功名的世人凡

10、夫面前,在污浊的科举空气之中,沈琼枝给世俗带来了一阵清凉的惊醒。在将沈琼枝和书中其他女性形象的对比中,其他女性形象几乎都在科举功名的边缘急功近利,梦想着步步高升,荣华富贵。而沈琼枝虽然有才华懂诗书,但她视富贵荣华如草芥,远离科举,追求自尊和独立人格,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自食其力,平淡生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沈琼枝的气量和胆魄,正是这种有勇有谋的人格品质,加上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因素,成就了沈琼枝的一支独秀。正因如此,沈琼枝就和其他女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使得沈琼枝在当时的社会一鸣惊人,也让后世人闻到了这只带刺玫瑰的芬芳。” 范芃蕊:带刺玫瑰,一枝独秀儒林外史中沈琼枝人物形象分析J,中国古代

11、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第17页。所以沈琼枝的出现不能随历史而淡去,她作为新女性来追求新生活的独立人格精神应该永远为后世所敬仰。所以沈琼枝这一女性形象值得我们去研究,去铭记。一、追求新生活的新女性沈琼枝沈琼枝在众多女性形象中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在和书中其他女性对比的过程中,使人一边慨叹这些女性的不幸人生,一边赞叹沈琼枝的新生活,从而使得沈琼枝这个新女性的形象更加独立鲜明。下面就从沈琼枝的外在人生道路和内在思想观念这两个方面,将其和其他女性进行对比,从而展现沈琼枝作为新女性的新生活。(一)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在封建等级社会中,所有女性的处境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女性所拥有的生活却不尽相同。

12、儒林外史中沈琼枝和其他女性在人生道路上就是截然不同的。王玉辉的女儿王三小姐是儒林外史中结局最为令人心痛的一个女性形象。她的封建礼教思想根深蒂固,而且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当她的丈夫去世之后,竟然自己也去陪葬了。更可恶的是这种变态的殉节精神还得到了当时社会上很多人的赞同和欣赏,尤其是她的父亲,也认为这是一件青史留名的事,鼓励女儿去死。加上家庭经济状况的不理想,她不想再给家里添麻烦,于是死成了最好的选择。另外,书中的王太太是一个一心想嫁给有钱人的寡妇。在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里,像王太太这样的人是既无才又无德。她的形象总体上讲就是一个泼妇。她不讲究封建的妇德,不是贤妻良母,更没有为死去的丈

13、夫守节或是殉节。她随着自己的性子反抗着压在她身上的封建礼教。她的生存方式就是依赖金钱和男人,总想攀高枝,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当她再嫁的时候,听说对方是个武举人就很高兴,因为她可以当上真正的官太太,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她的生存价值就是奢侈和享受,并以此为傲,“沈妈,你料想也知道我是见过大事的,不比别人.我头上戴着黄豆大珍珠的拖挂,把脸都遮满了,一边一个丫头拿手替我分开了,才露出嘴来吃他的蜜饯茶.” 吴敬梓:儒林外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她就像一个寄生虫一样腐蚀着自己的灵魂。王太太和王玉辉的女儿在人生道路上分别做出了让人不耻和心痛的决定,相反沈琼枝的选择就让人可敬了。沈琼枝当

14、得知自己是给盐商做妾的时候,并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妥协和逆来顺受。她没有依附于男人,没有把男人当成是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全部。面对耀眼的荣华富贵,她坚决果断地离开了。在南京,凭借自己的勇气和力气独立生存。“毗陵女士沈琼枝,精工顾绣,写扇作诗。寓王府塘手帕巷内。赐顾者幸认毗陵沈招牌便是。” 吴敬梓:儒林外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光明磊落,自力更生。尽管这对于一个单薄的女子来说是意想不到的艰难,但也不是像王三小姐那样只能选择死。所以王三小姐的死足以让人看清封建程朱理学和孔孟之道的虚伪本质,也更加显现出沈琼枝这种大胆追求独立自由生活的前卫精神的可贵。同样是面对金钱,王太太则在金钱

15、的腐败中醉生梦死,并继续追求。但沈琼枝面对富甲一方的盐商,面对金碧辉煌的荣华富贵却没有一点的动摇和卑躬屈膝。她不像是王太太,只要有钱能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就如飞蛾扑火般趋之若鹜,根本不管什么是人生价值。沈琼枝将独立人格放在了第一位,就算是金钱,也在人格面前黯然失色,这就是沈琼枝作为新女性的觉醒,她选择的是拥有独立人格的新生活,从而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的人生之路。她的“这种大胆逃走和不痴迷金钱的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侠义精神” 陈云发:儒林外史作者对我说,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所以被评价为“琼枝,亦豪杰也” 陈云发:儒林外史作者对我说,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二)不

16、从流俗的思想观念沈琼枝之所以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的思想观念。当然,这种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她的家庭和周围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崇尚、倡导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可以博通古今,出将相,无所不为;女子则只能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即便是名门爱女,父母让其读书识字,也只要她识些姓名,学“妇德”而已。沈琼枝并非如此。首先,沈琼枝的父亲并没有像鲁小姐的父亲一样对沈琼枝进行八股说教,让女儿学一些无用的四书五经,他给女儿的是宽容大方的学习生活,目的只是增加女儿的文化修养,而不是期望着利用所学知识求得攀龙附凤,飞黄腾达。沈父也没有像传统的父亲一样,视女儿为个人私有

17、财产,女儿的大小事情只有自己说了算,认同传统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礼教。所以,当他知道事情不妙的时候,就问女儿:“这门亲事,还是就得就不得?女儿,你也须自己主张。” 吴敬梓:儒林外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页。所以,沈琼枝能够有不同于其他女性的思想观念,父亲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这种家长支持的合理的自作主张也使得她后来的卷钱而逃不是天马行空。此外,沈琼枝和鲁小姐同是有知识有教养的人,但沈琼枝并没有对科举痴迷,甚是不屑一顾,没有半点沾染假儒林的习气。她能够出淤泥而不染,远离科举,洁身自好。这种与鲁小姐的鲜明的对比也很容易看出她们的生活的不同之处。鲁小姐几乎没有生活的自由和快乐,她

18、的一生是痛苦的,苦于女儿身的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失望于丈夫的不热衷功名,最终寄托于儿子的科举考试。沈琼枝却凭着自己对自由和美好未来的向往,挣脱束缚,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是处于妾的地位的沈琼枝和赵氏,又是不同的思想和命运。赵氏是作者既讽刺又同情的一个女性。她是素有中国吝啬鬼之称的严监生的妾,后来扶了正,成了妻子。她为了成为正室,多次对身为正室的王氏抹泪哀叹,对王氏兄弟多次用钱拉拢。赵氏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作为一个地位低下的妾,受着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所以为了转正当上正室,奴颜婢膝,鞍前马后。她的这种极力认同自己妾的身份和努力从妾转正的情形和沈琼枝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个是

19、不屑一顾,一个是绞尽脑汁。赵氏之所以为了转正而如此费尽心机,就是她这种“做稳了奴隶” 李勇:从沈琼枝看妇女个性解放意识的觉醒, 文史博览,2006年第2期,第7页。 吴敬梓:儒林外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页。的思想根深蒂固,她所展现的能力就是为了这种奴隶式的挣扎。因为封建社会下的女性只有奴隶的位子,身体上,精神上。就像孙悟空在如来佛的手掌心里一样,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徒劳,最终都是压制和束缚,还是活在封建社会和自己的牢笼之中。沈琼枝在得知自己被骗之后,以她的修养根本不可能认同自己做妾的命运,“为什么肯去伏低做小!”她的才华和她的思想使得她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卷钱而逃。甚至她都没有

20、想过暂时做妾,像赵氏一样等着以后有机会了就扶正成为正室。她是绝对的人格独立,果断地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不依附男人,追求自由平等的生活。所以沈琼枝不是逆来顺受,任人宰割,也不是做一些无用的反抗。她卷钱而逃,是因为她有经济独立意识,知道靠自己的劳动,加上一定的物质基础人就可以生存下来,而不是守着钱坐吃山空,听天由命。其实赵氏不明白,只要女性不能经济独立,就永远没有人格。或许男性并不会进行歧视,但他会从潜意识里将女性视为自己的附属物。所以当严监生去世之后,严家就开始对她进行欺压了。另外还有一些女性形象,因为受到社会上痴迷于科举功名的影响,自己又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就从思想上转化成了要当上官太太,夫贵

21、妻荣,实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像聘娘,一个妓女,只想着怎样讨好那些名士,梦想着当官太太,希望能改变自己的境遇。“可是那种连士子本身都浊浪其中的科举功名,一个女子就只能南柯一梦了。” 李勇:从沈琼枝看妇女个性解放意识的觉醒, 文史博览,2006年第2期,第7页。还有寥寥几笔的细故娘和顺姑娘,一心讨好那些在科举功名边缘混的人,她们完全是用身体对男人寄存,毫无独立人格可言。还有一些在封建社会中挣扎的女性,她们与沈琼枝相比都没有自由,没有追求。她们的生存方式就是依赖男人,将男人视为自己一生最大的事业。沈琼枝不是,她追求的是自己独立的人格,她要的是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没有男人的支撑和供给,她可以凭借自己的能

22、力和胆量独自生活,尽管世人不可理解,尽管面临着各种困难。所以,封建时代的女子好像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依附在男子的身上,不管是安于命运的鲁小姐,还是其他的众多女性,她们的生命之花好像只为男人而开放,自己则没有主见,没有春夏秋冬。于是在被贱卖、被误解之后便自暴自弃,逆来顺受。沈琼枝却凭借着自己的力量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她就是自己生活的导演,在她的生活里她要自己做主角。她在南京孤身一人,举目无亲。她追求的是个性解放,她独立美好的人格没有被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类的清规戒律所吞噬,而是在不断的斗争中毅然挺立。沈琼枝在艰难的环境中走出了一条自由独立之路。这也正体现出了沈琼枝作为当时的新女性,用自己的奋斗去换

23、来的自由的新生活。二、沈琼枝新思想新生活的成因沈琼枝这个形象设置之所以能够入木三分,不是作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这个人物本身的意外突出,而是有着一定的时代因素,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潮流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其中作者自身的因素也对小说中的人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沈琼枝在当时能够拥有新生活就能够得到合情合理的解释了。(一)新经济下的时代因素沈琼枝生活的时代是明代中叶,政治上依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且当时朋党之争严酷,吏治腐败,官场黑暗。从政,成为读书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他们急功近利,憧憬着步步高升。所以儒林外史中作者描述的都是在官场和科举功名中挣扎的贪图荣华富贵的人。这些

24、人都是求取功名的伪君子,毫无经用务实之举,全是空谈。而书中的女性形象也大多都是徘徊在科举功名的边缘。“她们自己不能够去参加科举考试以此飞黄腾达,就期待着依靠男人荣华富贵。” 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但是沈琼枝没有这种想法,尽管满腹诗书,却没有用来求取功名,也不期待着依附男人来升官发财。所以,她敬仰有文化有修养的杜少卿,鄙视附庸风雅的伪君子。明中叶以来,生产力不断发展,在封建经济内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得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变化。社会经济中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手工业、商业获得较大发展。城乡人口流动加快,

25、自由雇佣劳动者队伍扩大,城市市民阶层出现,带动了早期的思想启蒙。更多的作家开始关注社会现实,社会上对金钱的追求也开始越来越强烈。这在三言二拍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对商人的认同和赞美,对一些有着积极思想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女性的形象也进行了充分的展现。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的变化潮流,政治上对商业有了宽松的表示,思想上更是有了明显的进步潮流。在女性的婚恋观念上,也出现了违背“从一而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系列传统的礼制规范,女性也开始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比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莘瑶琴,她不爱慕奉迎那些有钱的花花公子,因为她知道那种浮华的背后是女性地位低下的沉沦。她看重的不是金钱而是人品,是一

26、个能够给她踏实幸福生活的人。所以她选择了没钱没地位但却忠厚老实的卖油郎。沈琼枝和莘瑶琴是很相像的,她们都不贪图权势和金钱,只为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和生活。所以,作者心中的理想人士杜少卿,他的一句话就恰如其分地揭示了沈琼枝的高尚品质,“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 吴敬梓:儒林外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0页。(二)关注女性的的文化思潮圣人孔子曾讲,“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孔子将女人与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等同,可见孔子是极其轻视女人的。所以继承儒家学派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轻视女人,男尊女卑的观念成了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

27、。尤其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荒谬的论断使得大多数女性成了男人们的附庸和玩物,而且使女性们意识不到自己奴隶地位的处境。悲哀至极。程朱理学继承了儒家的传统观点,推崇儒家传统思想,将对妇女进行压迫和歧视的“三纲五常”视为理学的“流行”,以此来将妇女束缚在封建道德规范里。程朱理学一度风靡明代,也正是这种压抑的封建思想传统使得社会文化死气沉沉。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使得理学的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尤其是对女性

28、的教条压迫,使广大女性深受其害,却找不到合理的出路。程朱理学规范了妇女的最高标准是“贞”“节”“烈”。妇女的生活被完全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且没有人格地位。这种对妇女的野蛮无理的要求,不仅毫无道理而且惨无人道,理所当然地受到明代中后期进步思想家的抗议和谴责。明代初期,理学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逐渐出现了松弛。随着理学的渐趋衰弱,明代中后期,阳明心学乘势而起。阳明心学的流行导致社会思想上的大解放,人格上的大自由。阳明心学认同人的内心追求,提倡个性解放和人的价值。但是传统的女性仍然遵循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任劳任怨,逆来顺受,她们也是这种背景下的女性,但是却没有沈琼枝的勇敢和果断的行动。这种女性受压迫的现象在

29、明代中叶以前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但是不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他们都是唯心主义的,空谈心性,不务实际,不顾国计民生。对于女性的关注也是有时代局限性的。到了明代中叶,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经济的发展影响到文化的发展。传统的思想受到冲击,以李贽为代表的先进的思想家意识到了男尊女卑这种封建传统观念的不合理性。他们为女性代言,尊重女性,主张男女平等。李贽反对等级尊卑,肯定人性平等,认为“天下之人,本与仁者一般” 王玉祥:明朝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3页。呼吁女性地位的提高。李贽生活于明代中后期,此时仍然盛行程朱理学,女性仍然被看作是奴役和玩弄的对象。李贽反对这种对待女性的不平等方式,

30、他认为男女平等,不仅人格平等,而且智力和各种受教育权平等。所以李贽公开招收女弟子,师生之间也是平等交往。但是这种进步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支持,反而受到了很多伪君子的攻击。所以,沈琼枝是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而其他女性则依旧是平庸压抑。同时,李贽也肯定女性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夫妇,人之始也。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兄弟,有兄弟然后有上下。” 杨晓君,孔令升:浅谈李贽的女性教育观,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第15页。有夫妇,有天地万物。所以,李贽认为女性是对社会具有决定作用的,从而将女性地位大大提高。再者,李贽主张女性婚姻自主。女性既然有着与男性一样的平等权利,那么在婚

31、姻问题上也应该有着与男性一样的自主选择权。教育女性不应该死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落后封建思想观念,大胆追求自己的婚姻。正如沈琼枝一样,面对一个没有感情的庸商,哪怕他是家财万贯,沈琼枝毅然地选择离开,为了自己的人格独立和自己的幸福生活。当时的社会思潮总体上就是一种进步的趋势,女性自身的进步观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沈琼枝就是广大具有进步思想女性的代表。其他女性尽管有了思想上的提高,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没能在那个环境下崭露头角,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还是不允许女性自由解放的。沈琼枝能大胆地走自己的路,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加上她自身比一般女性的修养素质高,就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令世人

32、惊奇的独特之路。(三)吴敬梓独特的人生经历吴敬梓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的繁荣,但这也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大厦将倾的事实。“吴敬梓的时代,其实正是我国社会即将发生大变化的前夕。” 陈美林:吴敬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吴敬梓笔下的官场黑暗和读书人的急功近利展现的是作者失望的情绪,但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他看到了当时文化发展的虚浮和官场的假大空,他对这种现象感到心痛,于是塑造了一些有个性有新思想的人物形象。他塑造杜少卿、沈琼枝、四大奇人,他在黑暗污浊的社会中用理想之士透出一点

33、光亮,正如黎明前黑暗中的微弱光线,尽管微弱,却期待着曙光的来临。明代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获得了继续发展,尽管受到打击,尽管萌芽最终湮灭,但是社会经济仍然发展进步,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吴敬梓看到金钱的力量,看到经济上独立的价值。所以他写了市井四大奇人,这四大奇人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不必看人脸色,不必攀龙附凤游刃有余,就是因为他们的人格独立,而人格独立的背后就是经济的独立。只要经济独立了,就有了成为“奇人”的基础了。但是此前无人认识到。所以沈琼枝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能够独自一人在远方他乡生存下来,她不必委身于权势,不必在男人面前低眉顺眼,卑躬屈膝。只要自己劳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从经

34、济上有收入,经济独立了就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能够有自尊,有人格的活着。吴敬梓受明清之际有进步思想的颜李学派的影响,“颜李学派批评宋明理学的空疏,崇尚实学。” 陈美林:吴敬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7页。反对读死书的学风,对宋朝儒学中的“读书静坐”,以及空谈“心性命理”之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所以吴敬梓对于当时社会上的求取功名和追功营利嗤之以鼻。吴敬梓自身也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是他看清了科举制度背后的实质,他厌恶了这种人前人后的卑躬屈膝的功名之路。另外吴敬梓出身于官宦世家,也可谓富贵名门。但是由于对待金钱的态度不同受到了社会上的非议,最后远走他乡。身为异乡客,吴敬梓倍感孤独,明白了

35、社会的世态炎凉。所以吴敬梓最终远离了科举,远离了世俗。所以他笔下的沈琼枝不能不说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沈琼枝也是满腹诗书却只为提高自身修养,而不是用来求取功名,哪怕是紧靠于科举的边缘,和一些急于科举的官场之人交往,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富贵之梦。她将学到的知识用来自食其力地有尊严地生存,为了自己的独立人格而活,能够成为独立而有追求的新女性。沈琼枝走出了一条让世人吃惊和敬佩的独特人生之路,她的出现不是横空出世,也不是怪事奇谈,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土壤。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对形成沈琼枝之路做了铺垫。沈琼枝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女性中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路,就是与其自身及时代因素密切相关的。作为当时的新

36、女性,沈琼枝从精神上和行动上都表现出了新女性所应有的素质,不依附男人,不畏惧权贵,自然就获得了奋斗后想要的新生活。三、沈琼枝新女性形象的意义儒林外史中沈琼枝的光辉形象给了以后追求人格独立的女性有力的推动。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争取美好生活的权利。沈琼枝表现出来的是争取独立的进步妇女观,她是一个独立自主走向社会,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劳动自食其力的有知识的新女性形象。“她也是颠覆了中国几千年传统女性的形象,大胆泼辣,敢作敢当。” 陈云发:儒林外史作者对我说,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她所追求的是平等、自由的生活和独立的人格。这种精神也许在当时还是寥寥无几,但她能够反映出当时社

37、会的思想动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她的人格独立精神在越来越多的女性生活中体现了出来,并且继续发扬光大。(一)对当时社会的醒世功能沈琼枝未嫁之前在当时社会是和其他普通女子一样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有着姣好的容貌。但是当她被父亲嫁给盐商并得知被骗之后,相比其他女性,她表现出了非凡之举。面对金钱和权势毫无贪羡和畏惧之心,机智果断地逃离沦为附庸的命运,在他乡从容不迫地独立生活。但是她的这种做法并没有得到世人的理解,“这女人眼见得也是私门了,却挂起一个招牌来,岂不可笑!” 吴敬梓:儒林外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页。比较正直的萧云仙尚且如此认为,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但是作为如此正直勇敢的人

38、终究会得到有识之士的赏识的。杜少卿的一句话恰如其分的道出了沈琼枝的美好品质,这也是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对沈琼枝进行的赞美,从而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理想。并且当沈琼枝押解江都县的时候还得到了开明知府的帮助,之后沈琼枝一切顺利,并最终得到了理想的结果。虽然沈琼枝的这种特立独行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理解,而且受到了一些人的误解和骚扰,但是她的这种精神仍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为当时女性人格独立和追求新生活指引了方向,增加了她们的勇气。沈琼枝的生活遭遇揭示了古代社会妇女地位的不合理,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她在同封建社会不合理的现实斗争中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虽然沈琼枝的这种行动没有得到一呼百应,但是女性心中却涌动

39、着这种独立精神的暗流,使得封建社会下受压迫的女性们有了追求新生活的梦想。(二)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有进步思想的作家们从不忘对女性生存现状的反思和探寻,” 王菊艳:试论儒林外史进步的妇女观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第17页。他们关注女性的生存命运,因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女性承受了太多压力和痛苦。那么女性的出路在哪里,女性是如何为自己的自由和幸福而战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塑造了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女性,为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塑造精神支柱,以此来呼唤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立精神的女性。却奁一出中,她不畏权势,使阮大铖的卑劣用心落空,孤身一人处在昏君、权奸的淫威

40、下,誓不屈节,敢于怒斥权奸害民误国。作为一个女子,而且是一个妓女,不仅有着突出的美貌,更有着令一些名士钦佩的内在品质。一个弱女子尚且有如此的觉悟,她能够不幕权贵,追求真爱,这本来就已经很难得了。更重要的是,她能够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指谪时弊,怒斥权奸,这就不得不说是深明大义了。孔尚任塑造的这个李香君形象也表现出他突破封建等级观念,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所以李香君不依附权贵的人格独立精神就体现了出来,她也就成了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伟大女性形象之一。清中叶的镜花缘和儒林外史的宗旨差不多,也是寄托理想、讽喻现实。李汝珍在小说中塑造了很多形象、个性不同的女性,针对现实世界中的“男尊女卑”,作者故意使得一大批女

41、性在各个方面都能超群出众,男子能做到的事女子也能做到,女性再也不用依附于男人,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劳动获得美好的生活。作者在小说中将男女的角色和社会地位颠倒,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使女性翻身,表现出一定的男女平等的思想,同时表现出作者对妇女地位、境遇的关注和思考。还有弹词再生缘中的孟丽君,她相貌出众,有才学,但被豪权强娶威胁,于是她女扮男装进京考试,并连中三元,官拜兵部尚书。这和沈琼枝有些相像,都是为了不嫁给自己不想要的对象,不想成为他们手中的玩物而进行抗争。同时也表现出她们不慕权贵,不畏强权的豪侠气概,这更是女性的一种觉醒。作者较成功地塑造了孟丽君这个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一人物形象寄托了作者

42、的人生理想,歌颂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妇女挣脱礼教束缚的思想和行动,赞美了女性的才识和胆略。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女性人格独立精神越来越受到重视和突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再是男性话语权的主宰,女性作家,女性形象逐渐独立起来。这在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着较为明显的表现,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新女性形象,人格独立精神是其中最为重要和最被赞美的品质。现如今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地位空前的提高,可以说和男性的地位并驾齐驱了。女性的生存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存,生活。所以,当初的沈琼枝被视为特立独行的追求人格独立的典范,在如今已是非常正常之举,自然而然了。沈琼枝之所以

43、被视为一支独秀,是因为当时的时代给予她的衬托,也给了她极高的评价。尽管现在的人格独立的女性不再获得那么瞩目的称赞,却是给自己赢得了自由幸福的生活。(三)对当代女性生活的启迪意义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的,甚至没有自己的姓氏和名字。她们生活在一个男权的社会中,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和正当的职业,在经济和人身上都完全依靠男人。女性处于这样的社会地位而要求独立的人格,是需要付出勇气和代价的。“为追求幸福而努力奋斗是应该的,但是与男性相比,女性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有时简直就是拿生命当赌注,实质上仍是一种不公平的赌博。” 陈云发:儒林外史作者对我说,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当代的女性没

44、有了封建社会中各种腐朽礼教的压迫,她们可以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仍然存在,“她的双翼已被剪掉,人们却在叹息她不会飞翔”。 波伏娃: 第二性,西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5页。女性要想做出自己的成就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隐形的性别歧视,不公正的待遇,使得女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依然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可是偏偏就有这样一些女子,像沈琼枝一样,要在这样一个社会里要求独立的人格和为男人所尊重、证实她们自己的价值。单纯地追求人格独立是女性的一种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为了争取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如果像慈禧太后那样君临天下,就是一种将女性的权力和地位发扬到极致的表现了,但这并

45、不是说要让所有的女性都有如此的野心和魄力,而且慈禧太后尽管坐拥天下却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成就。这不是一个人的错,是一种体制的错,封建君主制本身就是落后的,无论谁坐上皇位,终究敌不过历史的淘汰。民国时期的秋瑾创办白话报,提倡男女平等,并亲自参加革命,最终英勇就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宋庆龄是民国时期的新女性,她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民主思想,大胆自觉地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格独立,跟随孙中山一起解放中国,领导人民进步。还有现在有铁娘子称号的吴仪,不仅实现了女性的人格独立,而且还身居高位,做出了令人钦佩的成就。此外,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杰出女性层出不穷,像谢金华,带领上海宝钢打入世界五百强.她们为自己的梦想和目

46、标而奋斗,在这个人权平等的社会里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不仅实现了女性自己的人格独立,生存独立,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女性已经完全有了自主意识,通过历史的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进行的各种反对不平等待遇的斗争,女性也有了自主权利。所以现代女性的生存方式很多,甚至完全独立,不再需要对男人的依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女性拥有了更多的施展才华和全面发展的机会,社会的进步要靠男人和女人的共同推动,而不是一方压制另一方。沈琼枝的先进的独立意识以及平等意识在现代社会得到完全实现,她是中国先进女性中的一员,指引女性反对压迫,反对受歧视的人格,追求自由平等,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但女性的进步仍然是有阻力的,尽管与沈琼枝相比是非常理想的了,可是,女性的斗争从没有停止过,因为不公平的现象仍然存在。所以,沈琼枝的大胆独立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她就像一盏历史的明灯一样,照耀千古,给以后的女性点燃了梦想和希望,给予了勇气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