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9783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 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普遍提高的新形式下,党中央面对三农中的农村建设提出的崭新课题。他是党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有益思

2、考,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农村建设相对落后,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引导广大农村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战略,是党中央的一项英明决策。本人作为一个水务工作者,主要是从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工作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主要想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一是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水利工作的任务,二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创新特点,三是水利建设应由单纯农业服务逐步向全面服务转变,四是新农村建设水利工作要有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由于本人水平关系,难免以偏概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1 新农村建设规划水务必须先行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古人说的逐水草而

3、居,都证明水与生物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的。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城市发展旺盛,欣欣向荣的,都离不开水,都是山水相连,风光绮旎,适宜人居住的,新农村建设同样离不开水。新农村规划虽然是一个新课题,但其整体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是我们工程建设中所说的三通一平或七通一平,不论如何讲都包括水通在内,没有水就无法让人生产生活,实际上这只是讲了用水,还没有包括排水,所以,水文章有太多的事要做。 新农村规划就是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引导,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物质资源、水利资源和其他资源,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或者说,以最低的成本,全面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合理利用有限

4、的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具体从水务方面讲,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安徽省相对还是比较好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均维持在1000mm上下,年人均水资源量1100m3,亩均水资源量1040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霍邱县北靠淮河,南接大别山,水资源从目前城镇综合规划的标准看,万人城镇日用水量应在0.4万t/d,这已经是比较发达的城市化水平了,我们一般的小城镇规划用水量以0.20万t/d为宜。 水务规划涉及面广,受地形地质和气象条件的约束较多,给各处具体工程规划带来相当的困难。不论是灌溉、饮水都有水质的要求,排水要有环境保护的要求,过去那种只满足量的要求,不注重质的现象应当彻底地改变了。因为我们所

5、处的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正在不断地威胁着我们生存的空间,治水方向应当提高到一种全新的境界,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与时俱进,为社会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创新特点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真正做到科学建设还是近几十年的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条件的不断上升,水利科技也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对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者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根据自己多年工作实践,认为部分新材料对工程建设非常实用。如复合土工膜防渗技术,在泵站出水灌溉渠道中的应用,其特点十分突出。因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霍邱县多提水灌溉泵站,出水渠道填方高,填

6、筑质量难以控制,一直是困扰灌溉输水的难题。在我县曾经有多处泵站抬水渠渠道因漏水无法正常运用,在提水时漏水严重,经常两侧蹋方,直至不能使用。在刘李电灌站、河口草楼电灌站两处抬水渠道高填方首段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渠道按标准填筑完成后,开挖2025cm,用定制的复合土工膜整体敷设,上覆1015cm回填土,面上做10cm厚现浇混凝土护坡,既保证了渠道不因渗漏造成破坏,又可以保证渠道断面的稳定性,对渠道管理维护也十分有利。 霍邱县是一个高丘区,部分分渠道深切岗,开口大,边坡陡,经常塌方淤堵渠道。在刘李、孟集两座电灌站中,采用管渠输水,不但可以根治渠道淤积、塌方,还可以

7、减少占地,方便管理,但造价相对较高,只适合城区土地价值较高地区采用,或者某些流量小、切岗大、塌方淤积非常严重,其他工程措施效果不理想的渠段。 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中小渠道衬砌占据了主要地位,对我们设计人员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因为从理论上讲,本地区主要是粘土渠道,多呈梯级布置,渠道本身的渗漏并不很明显,即使有渗漏,水量也很小,是否要进行全面衬砌本来可以研究的。但是,在近几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中,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因为土地平整,渠系调整较多,田间工程全面配套完成,对渠道进行硬化衬砌面为必要。因为,田间渠道分布密集、输水流量小、落差小,之前的土渠一般断面都较大,两侧子埂不完整,断面大、占地多,

8、每年都要花大力气进行渠系维护。对其采用混凝土衬砌,采用U型断面,单位投资较小,且可以长久保持渠道的完好性,提高输水效率和输水速度,减少水量输送损失,扩大灌溉面积,降低亩均灌溉成本,因此,渠道硬化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3 水利建设应由农业服务逐步向全面服务转变 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水利工作的服务范围也在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上世纪中叶,水利工作刚刚起步,为了满足基本的农业生产要求,多是土法上马,大水漫灌,粗放耕作,低产低效。到上世纪末,本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已有简单化向科学化转变。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水利工程建设也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了,水利

9、工程已全面向水务工作转向,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灌区配套向智能化发展,安全饮用水向广大的农村推进,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也提高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的水利事业发展出现了全新的局面。现在,安全饮用水工程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以建制镇为基础,以点带面,逐步向村级辐射,各种提水、净水、输水工艺都得到了科学运用,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发挥了我们的潜能,使我们广大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4 新农村建设水利工作应有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课题,但也是考验我们知识水平的时候。在新农村建设规划过程中,应从战略的高度综合各方面因素加以阐述,要有远见,从大处着眼,

10、从长远利益谋划,使我们的规划二十年以致五十年不落后。从水的角度说,应重视水资源的调查和合理利用,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要考虑引水和排水相结合,注重蓄水和节约用水,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程度。 p class=新农村建设规划应有超前的意识,是在农村现有基础上,使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了既方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便于农业生产,村镇住房建设应相对集中,合理选择安置点,以求交通、通讯网络、供电、供水、生活娱乐设施的统一建设。在以往的城镇规划中,多数只注重地上的设施建设而忽略了地下的设施建设,特别是对排水基本没有规划,造成多数集镇污水横流,而又供水紧张。事实上,我们把住了污水排放关,就

11、能有效地保护水源,增加灌溉用水的水资源量。新农村建设不能再走建时一派新,两年一过脏乱差,一遇下雨污水乱流,群众生产生活没有水的老路。 新农村建设是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一个契机,我们应当自规划之日起就注重对水的研究,结合土地平整、农业机械化耕作,做好保水节水工程,努力提高水环境保护意识,全面提高当前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水平。 p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12、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3、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

14、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