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条经络养生优质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9870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条经络养生优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十四条经络养生优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十四条经络养生优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十四条经络养生优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十四条经络养生优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四条经络养生优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条经络养生优质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十四条经络养生,1,手太阴肺经由胸走手,起始于中府穴,结束于少商穴。,2,3,主治疾病,肺主咳嗽、心烦、掌中热,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五官疾病的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4,中府位置胸骨旁开6寸 作用治疗气不足、腹胀、咳喘,消化不良(脾肺之气汇集之处)天府位置腋横纹下3寸 作用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 位置肘横纹靠外侧 作用补肾的穴位,治疗高血压,哮喘(肺经属金,此穴为金中水穴)孔最 位置掌横纹上7寸(8指加拇指)作用主管所有的毛孔,治痔疮要穴,鼻出血、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5,列缺 位置两合谷相对食

2、指尖凹陷处 作用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落枕(古有话:头项寻列缺)经渠 位置肘横纹外桡骨头靠肩向旁,揉此穴宜外推或上顶 作用治疗咳嗽的要穴虚寒性、肺热性咳嗽通治 太渊 位置肘横纹下,宜用拇指横过来咯此穴或来回挫 作用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脉之汇穴,可治疗静脉曲张等。鱼际 位置掌外侧拇指下边缘 作用治疗热性咳嗽,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症 少商 位置拇指外侧指甲根处 作用治疗咽喉痛的要穴,宜刺血(外感风寒或肾虚引起的通治),6,手阳明大肠经,功能 打通大肠经可有效防治皮肤疾病,可以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把多余火气祛掉,有很好的通便效果。,7,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由手走头,起始于商阳

3、穴,结束于迎香穴。,8,9,主治疾病,主要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痛;头面部疾病的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其他疾病的神经性皮炎、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10,商阳 位置食指指甲跟外侧 作用便秘 合谷 位置拇指、食指掌纹端 作用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 温溜 位置拇指侧,腕横纹上四寸 作用骨外旁此为聚阳气穴,可补阳气(如果虚寒体质可多灸,燥热时可刮痧泻火)急起的痘痘 曲池 位置肘横纹外端点 作用降血压的作用、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秘的效果,脏腑病。合穴可治腹部疾病,通大肠,是个排毒的穴位,11,肩髃 位置手伸平肩窝处 作用最易受风寒的穴位,此穴拔罐会很黑,淤血多,防

4、止进风寒、睡觉时应穿上短袖。迎香 位置鼻头旁 作用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12,小贴士,牙痛:右侧牙痛时就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反之,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一分钟,左侧痛掐左侧耳垂。,13,足阳明胃经,功能胃主消化,胃为后天之本。,14,足阳明胃经由头走脚,起始于四百穴,结束于厉兑穴,15,16,主治疾病:,主治胃肠疾病的小儿腹泻、胃下垂、胃痛、胃胀;头面疾病的头痛、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痹;其他疾病的白细胞减少症、中风偏瘫后遗症。,17,胃经主要的穴位,四白穴位置眼眶下正中 作用治疗眼袋,黑眼圈是给眼睛供血的穴位天枢 位置肚脐旁两寸(两拇指)作用治疗大

5、肠功能不好,便秘腹泻双向调节梁丘(郄穴)位置膝盖上两寸腿骨外侧 作用治疗急性胃痛、急性乳腺炎,止痛很快(如吃了不洁食物或生闷气突然胃痛)足三里位置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 作用是一个很好的强壮穴,也是一个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人体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另外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最好用指节揉),18,上巨墟 位置足三里下三横指 作用治疗胃脘附近大肠方面疾病 下巨墟 位置上巨墟下三横指 作用治疗小肠方面疾病、小腹痛 丰隆 位置外脚踝尖上8寸旁开1指 作用去除高血脂化痰穴,可化有形及无形之痰。注意此穴在胃经旁找(离穴不离经)。内庭,19,小贴士,1、揉肠胃先揉左腿,会对脾胃调节更好一点;2、肝胆经从

6、右边开始揉;3、一美容捷径:敲打面部(十指肚,由双眼下至下巴),脖子、胸前至腿根(用掌),腿正面外侧及小腿胫骨外侧的整个胃经(用空拳)。,20,足太阴脾经,21,22,主治疾病,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消化不良、便秘、痢疾;妇科病的痛经、闭 经、附件炎、盆腔炎;其他疾病的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23,脾经主要的穴位,隐白位置足大趾内侧 作用肺气不足,鼻出血,月经不调,痛经,有止血的疗效。(可灸此穴,无艾灸可以香烟代替)太白位置足大趾内侧骨下 作用是通过脾来补肺的穴,其健脾功效同于山药薏米粥。公孙位置太白下二横指(拇指横揉)作用心脏不舒服,憋闷,消化不良,肚胀,24,三阴交位置内踝尖上四指,小腿内

7、侧胫骨边缘作用痛风 地机位置约内踝上7寸小腿内侧胫骨边缘作用阴陵泉位置小腿内侧胫骨边缘端作用血海位置掌心按在膝盖上,拇指尖处作用治疗出血症,贫血症,血瘀症,25,手少阴心经心经的循行置心经始于极泉穴,结束于少冲穴,26,27,28,治疗疾病,治疗心血管病的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缓;神经及精神疾病的失眠健忘、神经衰弱;,29,心经主要的穴位,极泉穴位置腋窝下正中 作用调节心律,探知心血管方面的问题(探知方法:用拇指去拨动,电麻感到手指即这条经络是通的,拨动只痛不麻,不传导,就是有淤阻,不痛不麻为心血严重供血不足)少海位置肘横纹内侧边缘处 作用(合穴)治内腑,对心脏调节很有好处,交通心肾(此穴血性

8、属水,水在五行中属肾)减缓心律降低血压灵道位置腕横纹小指侧上1.5寸骨边 作用防治心脏早搏,慢性心脏病,缓解心律,平静心神 阴郗位置腕横纹小指侧上骨边0.5寸 作用防治五心烦热,小便频数,30,神门位置腕横纹小指侧骨边 作用防治老年痴呆,治疗晕车,便秘、改善睡眠安定心神,增强睡眠,泻心火,可增强胃动力(穴位很深,可用拇指内侧咯它,此穴属土,五行中土为脾)少府位置攥拳后小指尖处(感情线上)作用先天性心脏的疾病;女性阴道瘙痒,男性阴囊湿疹;暴喑,中风说不话,舌起泡,小便黄赤 少冲位置小指内侧指甲旁 作用防治急症,发烧,癫狂症,昏厥症可去热,有开窍醒神功效,通常用放血方法,31,手太阳小肠经起始于小

9、指外侧的少泽穴,结束于耳旁后的听宫穴,32,33,治疗疾病,治疗肩背、颈椎等关节肌肉痛,脸部、耳朵等五官病。,34,小肠经主要的穴位,少泽位置小指指甲跟外侧 作用热症,如咽喉痛、发烧、牙肿(用刺血的方法效果最好)后溪位置掌横纹末端骨下凹陷处骨缝中 作用落枕、肩膀痛、腰椎间盘突出、腰痛、神志不清、记忆力差 养老位置手心向下平伸摸茎骨向外翻转后凹陷处 作用眼睛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此穴对老年人很重要)支正位置腕横纹上5寸骨内侧 作用瘊子、扁平疣、脂肪瘤,35,小海位置肘关节横纹内侧骨下凹陷处 作用牙痛、脸肿、耳鸣(经常拨动小海穴可增加心脏的力量。可调节小肠功能,如不消化,肠胃发堵。可去人体的躁

10、火)天宗位置后背肩胛骨凹陷处 作用女性乳腺问题、肩痛、心血管、肺部疾病 听宫位置耳平前1厘米,张口凹陷处 作用治疗耳部方面的疾病(耳聋、耳鸣、听力下降),36,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由头走脚,起始于睛明穴,结束于至阴穴。,37,38,主治疾病,主治呼吸系统疾病的感冒、发烧、哮喘、肺炎;消化系统疾病的消化不良、痢疾、胃下垂、肝炎;其他疾病的失眠、关节炎、中风后遗症、腰背痛。,39,膀胱经主要的穴位,睛明位置鼻根两侧 作用预防近视眼和眼部疲劳(按揉方法宜右手扶头后右上方,左手中指向右手方向)肺俞位置沿后背肩胛骨内侧 作用治疗胸闷,可以预防心梗、心绞痛、冠心病 厥阴俞位置沿后背肩胛骨内侧

11、 作用治疗胸闷,可以预防心梗、心绞痛、冠心病 心俞位置沿后背肩胛骨内侧 作用治疗胸闷,可以预防心梗、心绞痛、冠心病,40,肾俞位置肘尖平行,脊椎旁开1.5-3寸 作用治疗腰痛的要穴 委中位置膝后横纹正中 作用腰酸背痛,腰肌劳损(此穴很深,点按方法宜一只手握住脚踝,另一只手拇指点按委中穴,握脚踝手随点按同时将脚抬起)腰背委中求,还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疗法排除毒素)承山位置腿肚跟中心 作用腰腿痛、痔疾 飞扬位置承山穴旁开三指,下两指 作用治疗慢性腰痛,41,昆仑位置外踝后侧凹陷处 作用可以降低血压,增强大肠的蠕动,治疗便秘,对治疗腰痛有很好的效果(拨动内筋效果较好)申脉位置外踝骨下侧 作用胯骨两

12、边腰痛 金门位置外踝骨斜下方往小趾方向约 作用治疗急性腰扭伤,急性头痛的要穴(穴位很深,宜用指节点)至阴位置小脚趾外侧指甲旁 作用胎位不正(用艾灸的方法),42,足少阴肾经由脚走头,起始于涌泉穴,对束于俞府穴,43,44,主治疾病,肾主骨,治疗人体骨骼方面的疾病(如缺钙,易骨折,这是肾经虚弱);肾其华在发;肾主骨之余的牙齿(容易松动,为肾气不足);肾开窍于耳(如听不见声音,蝉鸣,表示肾气不足);肾之府为腰(腰经常酸,也是肾虚)。泌尿生殖系统的阳痿、早泄、遗精,痛经;头面疾病的头痛、牙痛;其他方面的消化不良、耳鸣耳聋、中风、休克。,45,主要的穴位,涌泉位置前脚掌下凹陷处 作用高血压、哮喘属上实

13、下虚之症。此穴按摩时要对着心脏方向。太溪位置脚内踝紧贴骨后侧 作用肾虚引起的牙痛,腰酸痛 大钟位置太溪穴下一点 作用治疗慢性疾病。发烧后因肾虚引起的失音 复溜位置太溪穴上一点 作用淤血症,干咳、哮喘可以通,月经,可以帮助伤口愈合,滋肾阴,46,阴谷位置膝后横纹内端骨侧内窝 作用尿潴留症,不孕症,阳痿早泄,利尿祛湿,女士阴道瘙痒,男士阴囊湿疹(肾经中最重要的一个穴。治脏腑及肾经的主要疾病,专门通膀胱,有利尿去湿的功效。主人的生殖功能)俞府位置咽喉中线旁开2寸 作用调动肾经的气血到上边来(上气血不足表现如饥不欲食、气不够用、呃逆,均为肾不纳气).按摩俞府穴时最好同时按摩太溪穴、复溜穴。,47,小贴

14、士,1、每晚搓脚心,也就是按摩涌泉穴100下,可保健、长寿(医理为引火下行,引气血归于肾)。2、怎样调节涌泉穴:(1)、按摩感觉如无弹力,海绵,肾为很虚,还有体质虚寒者,都应用艾灸方较(2)、如脚心发热,愿放在被外,为肾火旺,肾阴不足,要揉涌泉穴;(3)、金鸡独立法对任何体质都有很好的引血下行的效果。,48,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 起始于天池穴结束于中冲穴,49,50,主治疾病,主治心血管近病的心慌、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其他的恶心、中暑、休克、小儿中风、呕吐。,51,主要的穴位,天泉位置腋内横纹、臂中心下2寸 作用胸痛、心悸、突然害怕、心跳很快 曲泽位置肘内横纹中间 作用胸闷、憋气,高血压、头旋

15、晕,胸口发憋 郄门腕内横纹上约10公分的臂正中 作用突然性的心绞痛、急性心梗(穴位很深,宜按摩手拇指按住,被按摩手转动)内关位置腕内横纹上三指,臂正中 作用尤其是治疗心理压力大引起的失眠的要穴,双向调节心律,对人体情志的调节,心血供应调节都很有功效,52,大陵位置腕内横纹正中 作用压力引起的头痛,预防口臭 劳宫位置中指弯曲过来手心处 作用心慌气短、手心出汗、心跳过速、失眠 中冲位置中指指甲跟内侧泻心火的要穴 天河水位置劳宫穴至曲泽穴之间(臂中间)作用小孩内热,发烧不出汗,很晚不睡,成年人心里烦躁用拇指从劳宫穴推到曲泽穴300下(推前手上抹点油,防止皮肤推破,不用很大力量)。对内热型小孩发烧、不

16、出汗等症状有缓解作用。成年人心里烦躁也可推。,53,小贴士,心包经是成年人的救命经。为了更好去利用它,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天泉穴下四指处(臂正中),虽无穴位,但常会很痛,这个痛点是个救命点,用拇指按揉两、三天后,通常会揉出个青包来,等青包吸收后,心里发憋,难受的感觉就会减轻了。,54,手少阳三焦经由手走头,起始于关冲穴,结束于丝竹空穴。,55,56,主治疾病,主内分泌失调,主情志,主气郁。可散发肝火。(多按摩右侧较好)对妇女的更年期 症状缓解作用很大。简单的可以用按摩锤经常敲打。五官病的耳鸣耳聋耳痛、偏头痛、面神经炎。,57,主要的穴位,关冲位置无名指指甲跟外侧 作用晕车(用食指指节咯)

17、液门位置无名指与小拇指根中间靠无名指处,推骨方向 作用口干舌燥,咽痛、夜里口渴症状,增强津液,治疗阴液不足。阳池位置手外横纹中间处 作用身体虚寒怕冷(激发人体阳气,此穴重要,可按摩,也可艾灸)支沟位置腕外横纹上3寸处 作用肋间神经痛、气郁不舒、便秘,58,翳风位置耳后根平行于耳垂边缘 作用治疗耳聋、耳鸣(肝火旺的轰鸣声作用较好)丝竹空位置眉尾处 作用防止黄褐斑、鱼尾纹的产生 中渚穴 位置手背无名指与小指中间往腕方向1寸 作用小腿抽筋 消泺穴位置臂外侧正中,腋横纹下约1寸 作用紧张、气郁引起的胸闷,59,足少阳胆经由头走脚 起始于瞳子髎穴,结束于足窍阴穴,60,61,主治疾病,治疗肝胆病的急慢性

18、胆囊炎、各种慢性肝炎;头面五官病的头昏、偏头痛、面神经炎、近视;其他病的感冒、发热、肋下痛,62,主要的穴位,瞳子髎位置外眼角旁 作用眼疾,对青光眼、眼压过高、眼睛胀痛 率谷 位置耳上缘往上3-5厘米略微凹陷处 作用偏头疼 风池 位置耳后骨下凹陷处 作用眼睛酸涩、疲劳,头部眩晕,63,肩井 位置拇指靠脖,余指平抠,中指位 作用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主治痛症,上半身痛症均有缓解作用。京门 位置腰间肋骨边缘靠后一点肋骨与肉交界处一痛点 作用肾虚、腰痛 带脉 位置肘尖下垂直方向与肚脐平行线交点处 作用减肥、乳腺增生、调节月经、白带,64,风市 位置站立、手垂、中指尖处 作用斑疹、疔疮、皮肤瘙痒、

19、风症,拘挛 阳陵泉位置膝盖下外侧骨尖下骨边缘 作用中风,脑血管后遗症、强直性脊椎炎,腰椎尖盘突出,小儿多动症(此穴拨动为好,拨动时有电麻感通脚外侧为此经络通畅,对筋病有治疗作用)光明 位置脚外踝上5寸 作用眼疾 经常按摩可使眼睛明亮丘墟 位置脚外踝前侧踝骨边 作用腿脚抽筋、经常崴脚、肢体、脏腑的各种炎症,65,足厥阴肝经起始于足大趾外侧大敦穴,终点在乳头下面1.5寸期门穴。,66,67,主治疾病,肝主疏泄,抒发宣泄情志;肝主藏血,储藏不用的血液;肝主宗筋,男性生殖问题。防治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肝胆病的各种急慢性肝炎、肝 脾肿大、抑郁症;其他疾病的头颈痛、头晕眼花、胃痛。,

20、68,主要的穴位,大敦 位置大脚趾外侧指甲根处 作用行间 位置足大、二趾间 作用泻心火 太冲穴位置足大、二趾间下1、5寸 作用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有疏泄作用,消肝胆气((又名消气穴)配合太冲穴向行间穴(足大、二趾间)方向推,消除肝脏郁结效果更好,使肝血源源不断的供应到心脏。揉的方法为由太冲穴掐着往行间穴赶,揉到两穴不痛为肝火、心火全无。),69,蠡沟 位置内踝骨上5 作用女性阴道瘙痒,月经不调,白带不正常,月经湿疹 章门 位置手贴脸,肘尖对应处 作用乳腺增生,妇科疾病,有利减肥(此穴是人体8大要穴之一。调节五脏间协调,疏肝健脾),70,任脉,71,督脉,72,经络系统,73,74,75,76,77,78,79,经络就是我们的随身御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络是我们健康的晴雨表!经络养生不仅治已病,还可以治未病!穴位是我们随身的药囊!学会经络养生,每个人都是药师佛!美容养生 第一中专 张红,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