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新模式参考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9913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养结合新模式参考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医养结合新模式参考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医养结合新模式参考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医养结合新模式参考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医养结合新模式参考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养结合新模式参考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养结合新模式参考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养老,1,行业背景,目前全国每6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到2040年将是3:1,2,行业背景,小病大治、长期压床,大型医院资源更为紧张,3,2016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2016年卫生计生委工作要点,提出启动医养结合项目试点,作为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部分。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联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医养结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了医养结合的工作重点以及负责单位。4月,民政部和

2、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对于拟申办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简化申办流程等方面提出要求,明确首接责任制,并提出政策支持的要求。2017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提出推动发展多业态融合服务,促进医疗与养老融合,支持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医养结合已成为近期政策重点方向之一,4,2023/3/30,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医养结合已成为近期政策重点方向之一,2016年4月8日,民政部、卫计委联合发文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2016年4月11日,卫计委、民政部公布医养结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共计36项,未来医养结合将逐步落地

3、。,5,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医”是基础,“养”是核心,6,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以“行动自由度”来划分客群,7,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不同阶段的老年群体对“医”和“养”的需求不同,随着身体状况的变化,老年人群对医护的需求是不同的,是多样化、持续性的医养服务体系。,8,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多彩的生活与医疗安排同样重要,老人自尊心更强,希望能掌握生活选择权,而非将老年人区别为特殊人群对待,否则将降低老年群体的“快乐指数”。,9,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医养结合的模式分析,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项目,其医与养的定位各不相同,面向人群:以失能、半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群为主,部分长期卧床、需要全面照护;医的需求:急

4、性医疗、专业护理、康复训练;养的需求:全面的生活护理、临终关怀;常见类型: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康复科,附属于医院的护理机构,医院改制的康复医院等等。,(1)以医为主医养结合项目中,以医为主的模式,通常以医院为依托,面向刚需老人提供专业照护功能。,10,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医养结合的模式分析,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项目,其医与养的定位各不相同,面向人群:自理型老人为主、部分需要护理的刚需老人;医的需求:针对自理型老人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康复运动,到针对刚需老人的专业护理,以及急救;养的需求:生活服务、娱乐服务,以及针对刚需老人的生活照护;常见类型:养老社区/公寓(含自理型公寓、护理型公寓、社区医

5、院、健康管理中心、公共活动中心等功能)。,(2)以养为主医养结合项目中,以养为主的模式,通常以养老社区/公寓为依托,配套二级及以下医院,满足社区老人日常看病和急救的需求。,11,基本情况:申园由泰康投资,位于上海松江地区,周边旅游资源丰富、环境秀丽。申园总占地面积9公顷,建筑面积22万平米,包括17层高层塔楼以及由数座低层建筑组成的公共服务中心。面向人群:从自理型到介护型都有,但以自理型老人居多。申园的产品服务体系包括三类:生活服务体系、医护康复体系、活力文化体系,两类人群对于相应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案例:上海申园,12,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医养结合的模式分析,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项目,其医与

6、养的定位各不相同,面向人群:从自理型老人到刚需护理型老人全阶段的老年人群;医的需求:健康管理、康复医疗、专业护理、急性医疗等;养的需求:针对自理人群的生活服务、娱乐服务,以及针对刚需老人的生活照护;常见类型:自理型社区+护理型公寓+专科医院。,(3)医养结合医养结合项目中,医养并重的模式,通常包括一个持续护理的社区以及一家以康复、老年病等为特色的三级专科医院。两者功能互补,并具备较好的转诊机制。,13,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医养结合的模式分析,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项目,其医与养的定位各不相同,(4)三种医养模式的比较,14,医养结合养老院设立规划,2、医养结合运营特色,营造居家养老的温馨环境居家养

7、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传统生活习惯,在自己家中进行日常活动,平时由医护人员上门为其进行提供饮食、清洁、医疗护理等服务的养老模式。社区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医护人员上门服务避免了失能老人行走不便,发生危险的情况。老年人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照料,相比在养老院感情淡薄的感受居家养老更为温馨自在。其医疗服务相对滞后性恰恰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能够补充的。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下,老人在充足并且有服务人员照料的区域内活动,方便对紧急情况特别是老年人需要救护措施时迅速做出反应,这就弥补了由于无法监测老人在家中的情况,导致不能及时提供医疗服务,影响救治效果这一缺陷。,4,5,提供优质的养老医疗资源大部分具有医疗资质

8、的机构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长期住院服务,一些疾病恢复期较长和慢性病老年患者需要长期的专业医疗护理,一些老年患者虽可回家修养却不愿出院,“押床”现象屡见不鲜,事实上老年人赖的不是床位,而是在医院可以获得的优质护理资源、享受医保报销。虽然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医疗机构投入床位,对医疗设施的配备都给予支持,但对于社会养老问题的缓解来说力度还是不够。,15,医养结合养老院设立规划,2、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供求矛盾。身体状况较差的失能老人本是医养结合机构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但调研发现,并非所有失能老人都倾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老人偏好、经济能力、家庭条件等多因素导致失能老

9、人的养老意愿无法全部转化为有效需求。医疗服务层次有待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层次远高于传统养老机构,这一大优势是吸引投资、资源整合、拓宽市场的关键。医疗服务层次与发展前景和受众满意度密切相关,考察中发现,现有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能达到较高医疗层次的较少,只有少数专业医院附属的养老机构或由医院直接转为养老院的才具有较高的医疗服务,大多数医养结合型养老仅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水平还达不到专业医准,医护水平偏低,因此需要与机构附进的高端医疗机构形成合作,通过资源的共享,补齐医疗水平的短板。管理及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短缺是当下养老机构面临的普遍难题,一方面,条件相对差的机构中,许多护理人员尚未接

10、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尚未取得相关专业资质;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薪资福利较低,工作量大,即使有优秀的医护人员,养老机构也难以留住人才。这不仅关系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还影响着养老机构的信誉与发展。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的短缺成为了机构发展的掣肘因素之一,因此在长期发展规划中,养老服务培训也将是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之一。,16,医养结合养老院设立规划,未来发展规划,开发老年人能力评估系统,制定相关服务流程和标准,实现服务的标准化和人性化,力争其成为养老服务行业标准,积极推动地方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地方养老服务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对老年人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配置、护理管理体系等内容进行明确分类

11、,对每项具体要求内容提出详细的定性和定量操作指标。,构建养老护理培训平台,兴办养老职业学校,在为自己输送养护专业人才的同时向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开展养老护理教育服务,教育、培训及资格认证服务。构建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养老护理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及资质认证工作。对养老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促进养老从业人员的技能持续提升,以及职业资格的标准化认证。,成为大医院患者的整体生活日常护理的承包商和政府社区养老院的整体承包商。(医院购买护理服务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积累经验,打造品牌,构建团队,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标准,输出自己的品牌、管理、标准和团队,实现连锁化经营。,逐步推进“互联网+”智慧

12、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在健康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打造“互联网+医联体+养老机构”创新发展模式。以老年人服务为核心,形成养老地产、医养服务、老年商品经营为题材,构建平台,成为全国首家以老年服务及相关家庭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老年服务”的产业平台,为我国老年化社会提供专业服务。,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全面的综合医疗养老服务。依托医养服务中心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信息,随时监控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对突发疾病实施紧急救援和转诊服务。整合资源,实现老年人生活信息和医疗信息共享利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健康指导等服务,做到急症早发现、

13、早救治。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诊疗服务,探索可持续运营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17,一、行业背景,目录,二、医养结合新模式简介,三、长沙养老市场概况,四、医养结合养老院设立规划,五、管理团队简介,18,管理团队简介,医养结合是养老产业必然趋势,专业管理团队和医护专业人才是基础 医养结合的模式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利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发展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养老服务管理和医护专业人才,养老服务管理队伍逐步专业化、职业化是产业发展的方向。从事养老服务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方面,必须懂得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了解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知识,掌握老年康复、护理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必须身怀尊老、敬老、爱老之心。这是长期从事养老服务、管理工作的根本思想基础。此外,管理团队还需要具备投融资及互联网信息和资源资源整合的专业背景。医养结合需要调动多种社会资源参与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运营过程中需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投融资模式;引入各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服务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同时依托互联网的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健康信息品台对接,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为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技术支撑。,19,THANK YOU FOR WATCHING,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