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学综合提高练习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0302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4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光学综合提高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光学综合提高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光学综合提高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光学综合提高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光学综合提高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光学综合提高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光学综合提高练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光学综合提高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通过玻璃观赏白鹤梁水下奇观B. 小鸭在水看见自己的像C. 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D. 岸边植物的倒影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 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C. 小孔成的像是虚像 D. 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 避免噪音 B. 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 为了造型美观 D. 防止挡风玻璃震碎5.如

2、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A. B. C. D. 6.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A. 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 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 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 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7.光线斜射一到平面镜上,保持平面镜的位置不动,如果入光射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A. 靠近法线 B. 远离法线C. 方向不变 D. 无法判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的一定是虚像B. 实像是由于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能用光屏接收C. 虚像的形成遵守反射定律,实像的形成遵

3、守折射规律D. 若某光学器件对点光源发出的光束有发散作用,那么这个点光源通过这个器件只能形成 实像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B. 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C. 潜水艇里的人通潜望镜观看海面D. 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则入射角、折射角分别是A. 20、70 B. 20、20C. 70、20 D. 70、70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水中塔 B. 水面“折”枝C. 镜中花 D. 手影12

4、.在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B. C. D. 13.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的指纹的像 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A.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的凸透镜A. 甲 B. 乙 C. 丙 D. 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

5、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 一定是实像 B. 一定是虚像C. 一定是放大的像 D. 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 始终是放大 B. 始终是缩小C. 逐渐变大 D. 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 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 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D. 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 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

6、. 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 像全部消失 D. 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物理课上,同学们正以“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为主题开展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介绍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 如图甲: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反射日光中的红色光B. 如图乙: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 如图丙: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水从顶部流下时重力势能不变D. 如图丁: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汽化吸热20.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 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看到光亮的圆斑 B. 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 看湖中小船的倒影 D. 看物体

7、的影子2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A.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的筷子向上弯折了B. 从平面镜中看见自己的像C. 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D. 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 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D.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A. 插入水中的手指B. 手影游戏C. 潜望镜D. 自行车尾灯二、选择题24.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B. 电影幕布选用

8、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C. 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D. 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25.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 雨后彩虹 B. 水中“月亮” C. 墙上手影 D. 海市蜃楼26.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 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 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 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27.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A. 入射

9、角是30 B.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 反射角是60 D.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28.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A. 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B. 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C. 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D. 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29.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

10、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A. 向外旋转 B. 向内旋转C. 向下旋转 D. 向上旋转30.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当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三、理解与应用:31.2012年5月21日黎明时刻,在我国许多地方能观察到“金环日食”天象,这是由于光沿_ 传播,当月球运行至_ 之间时,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金环日食”,这是因为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了_ 现象。32.如图是小阳制作

11、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33.香城泉都,万国咸宁,缓缓穿城而过的温泉河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各式现代建筑依河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所形成的虚 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_进入了

12、水中。34.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到达绿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应该有_种色光,但眼睛只能在光屏上看到_光;对于流入市场上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来辨别真伪。四、作图题:35. 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6.如图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五、实验与探究:37. 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垂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

13、上,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3)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38.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选填“一定垂直”、“一定

14、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39.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40. 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

15、倍焦距之间B. 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C. 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41. 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A. 小于20cm B. 大于20cm小于40cmC. 等于40cm D. 大于40cm42.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答出一个即可)4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