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及岩体基本性质.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0795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石及岩体基本性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岩石及岩体基本性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岩石及岩体基本性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岩石及岩体基本性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岩石及岩体基本性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石及岩体基本性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及岩体基本性质.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岩石及岩体的基本性质第一节 概 述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由各种造岩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通过结晶或借助于胶结物粘结)组合而成。一、岩石的分类自然状态下的岩石,按其固体矿物颗粒之间的结合特征,可分为:固结性岩石:固结性岩石是指造岩矿物的固体颗粒间成刚性联系,破碎后仍可保持一定形状的岩石。粘结性岩石、散粒状岩石、流动性岩石等。在煤矿中遇到的大多是固结性岩石。常见的有砂岩、石灰岩、砂质页岩、泥质页岩、粉砂岩等。按岩石的力学性质不同,常把矿山岩石分为:坚硬岩石 松软岩石两类。工程中常把饱水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大于10MPa的岩石叫做坚硬岩石,而把低于该值的岩石称为松软岩石。松软

2、岩石具有结构疏松、密度小、孔隙率大、强度低、遇水易膨胀等特点。从矿压控制角度看,这类岩石往往会给采掘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二、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岩石的强度与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有关。1.岩石的结构指决定岩石组织的各种特征的总合。如岩石中矿物颗粒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状、颗粒间的联结特征、孔隙情况,以及胶结物的胶结类型等。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小差别很大,在沉积岩中,有的颗粒小到用肉眼难以分辩(如石灰岩、泥岩、粉砂岩中的细微颗粒),有的颗粒可大至几厘米(如砾岩中的粗大砾石)。组成岩石的物质颗粒大小,决定着岩石的非均质性。颗粒愈均匀,岩石的力学性质也愈均匀。一般来说,组成岩石的物质颗粒愈小,则该岩石的强度愈

3、大。2.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集合体之间,以及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构造:1.整体构造岩石的颗粒互相紧密地紧贴在一起,没有固定的排列方向;2.多孔状构造岩石颗粒间彼此相连并不严密,颗粒间有许多小空隙;3.层状构造岩石颗粒间互相交替,表现出层次叠置现象(层理)。岩石的构造特征对其力学性质有明显影响,如层理的存在常使岩石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在垂直于层理面的方向上,岩石承受拉力的性能很差,沿层理面的抗剪能力很弱。受压时,随加载方向与层理面的交角不同,强度有较大差别。第二节 岩石的物理性质一、岩石的相对密度(比重)岩石的相对密度就是岩石固体部分实体积(不包括空隙)

4、的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1-1)式中 岩石的比重;Gd 绝对干燥时岩石固体实体积的重量,g;Vc岩石固体部分实体积,cm3;w水的密度,g/cm3岩石比重的大小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比重,而与岩石的空隙和吸水多少无关。岩石的比重可用于计算岩石空隙度和空隙比。煤矿中常见岩石的比重见表1-1。二、岩石的质量密度岩石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包括空隙)岩石的质量。根据含水状态不同,岩石的密度分为天然密度、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天然密度是岩石在天然含水状态下的密度。干密度是岩石在105110烘箱内烘至恒重时的密度。饱和密度是岩石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和天然密度的表达式如下

5、: (1-2)式中 Gd、Gsat、G分别是干燥岩石、水饱和岩石和天然含水岩石的质量,g; d、sat、岩石的干密度、饱和密度和天然密度,g/cm3 V岩石的体积,cm3。通常,不说明含水状态时,即指岩石的干密度。煤矿常见的岩石密度见表1-1。对于遇水易膨胀的某些松软岩石,区分干密度和湿密度有重要意义。三、岩石的空隙性岩石的空隙性是指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常用空隙度表示。所谓空隙度是指岩石中各种空隙、裂隙的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总体积之比。按下式计算: (1-3)式中 n岩石的空隙度(也称空隙率);d 岩石的干密度,g/cm3; 岩石的比重值。岩石的空隙性也可用空隙比表示。空隙比是指岩石中各种

6、孔隙和裂隙体积 总和与岩石内固体部分实体积之比。表达式如下: (1-4)式中 e岩石的空隙比; Vo岩石内各种空隙和裂隙体积的总和,cm3; Vc岩石内固体部分实体积,cm3;空隙比与空隙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1-5)岩石的空隙性对岩石的其它性质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空隙度增大可使岩石密度和强度降低,使塑性变形和透水性增加。煤矿中常见岩石的空隙度和空隙比见表1-1。四、岩石的碎胀性和压实性岩石破碎以后的体积将比整体状态下增大,这种性质称为岩石的碎胀性。碎胀系数岩石的碎胀性可用岩石破碎后处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与破碎前处于整体状态下的体积之比来表示,该值称为碎胀系数。表达式如下: (1-6)式中 k

7、p岩石的碎胀系数; V 岩石破碎膨胀后的体积,cm3; V岩石处于整体状态下的体积,cm3。岩石的碎胀系数对矿山压力控制,特别是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有重要意义。碎胀系数与岩石的物理性质、破碎后块度的大小及其排列状态等因素有关。例如,坚硬岩石成大块破坏且排列整齐时,碎胀系数较小,如破碎后块度较小且排列较杂乱,则碎胀系数较大。煤矿中常见岩石的碎胀系数见表1-2。岩石破碎后,在其自重和外加载荷的作用下会逐渐压实,体积随之减小,碎胀系数比初始破碎时相应变小。这种压实后的体积与破碎前原始体积之比,称为残余碎胀系数,以kp 表示,其值见表1-2。五、岩石的水理性质1.岩石的吸水性。岩石的吸水性是指遇水不崩

8、解的岩石,在一定试验条件下(规定的试尺寸和试验压力)吸入水分的能力。通常以岩石的自然吸水率和强制吸水率表示。岩石的自然吸水率是指试件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吸入水分的质量与试件的烘干质量之比。岩石的强制吸水率(也称饱和吸水率)是指试件在加压(150个大气压)条件下吸入水分的质量与烘干质量之比。两种吸水率表达式如下: (1-7)式中 、sat岩石的自然吸水率和强制吸水率; Gw岩石试件在大气压力下吸入水分的质量,g; Gd岩石试件烘干后质量,g; Gws岩石试件强制饱和吸水后质量,g。2.岩石的透水性。在地下水水力坡度(压力差)作用下,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能称为岩石的透水性。用渗透系数来表征岩石透水性能的

9、大小。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岩石孔隙的大小、数量和相互贯通情况。根据达西定律: (1-8)式中 Q 单位时间透水量; K渗透系数; A渗透面积; I水力坡度(压力差);3.岩石的软化性。岩石浸水后的强度明显降低,可用软化系数表示水分对岩石强度的影响程度。软化系数是水饱和岩石试件的单向抗压强度与干燥岩石试件单向抗压强度的比值,其关系式如下: (1-9)式中 c岩石的软化系数; Rcw水饱和岩石试件的单向抗压强度,MPa; Rc干燥岩石试件的单向抗压强度,MPa。岩石浸水后的软化程度,与岩石中亲水矿物和易溶性矿物的含量、空隙的发育程度、水的化学成份,以及岩石浸水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亲水矿物和易溶矿

10、物含量越多,张性裂隙越发育,则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程度越大。此外,岩石浸水时间越长,其强度降低程度也越大。如某些砂岩浸水3天后,单向抗压强度降低3235%,浸水9天后降低5159%。研究岩石的软化性对用高压注水法控制坚硬难冒落顶板有重要意义。表1-3为煤矿中几种常见岩石的软化系数,由该表可看出,各种岩石的软化系数都小于1,说明岩石普遍具有软化性。第三节 岩石的变形性质变形是岩石的主要力学性质。岩石受载时将首先发生变形,当载荷超过一定数值(极限强度)时导致破坏。变形和破坏是载荷作用下岩石的力学性质发展变化的两个阶段。一、岩石的弹性和塑性岩石受力后既可出现弹性变形,也可出现塑性变形。但岩石与一般固体

11、材料不同,它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往往同时出现。岩石是兼有弹性和塑性的材料。二、在单向压缩下岩石的变形特性1. 脆性岩石的变形性质。图lla为脆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其特点是岩石在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总应变量也较小。通常把在外力作用下破坏前总应变小于3%的岩石,叫做脆性岩石。可将图lla所示曲线分为三段:OA段表示岩石受载初期,由于岩石中的各种空隙受压闭合,曲线出现上弯,OA段称为岩石的压密阶段;AB段接近于直线,可近似地称为线弹性阶段,这时可认为岩石处于弹性状态;在BC段内,自B点开始岩石内部已有微破裂不断发生,到C点发生破坏,故BC段可称为破裂发展阶段。C点即为岩石的强度极限。图l1a

12、是利用具有普通刚度的试验机所得的结果,岩石破碎时发出巨大的声响,岩石碎块强烈弹出,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脆性破坏。如果采用刚度很大的材料试验机(常称为刚性试验机)加压,就可以使原先呈炸裂性破坏的岩石试件平静地产生破坏,从而可使试验继续进行下去,并得出岩石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图llb)。它说明岩石应力达到最大值以后,并不立即完全丧失承载能力,而是要达到D点才完全破坏。D点称为完全破坏点,而该点所保持的某一较小的应力值称为残余强度。岩石具有残余强度的特性,对地下开采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已经受到破坏的围岩(或煤体)的自承能力有重要意义。 图ll 脆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2. 塑性岩石的变形性质。图l2为塑性岩石

13、的应力应变曲线,它的特点是岩石在破坏之前的应变量较大。通常把外力作用下破坏前总应变大于5%的岩石叫做塑性岩石。由图l2可知,塑性岩石应变曲线的斜率开始较陡,以后逐渐平缓。工程上把开始变缓的转折点称为屈服点,该点的应力值称为屈服极限T。有时为了方便起见,也将OEF曲线简化为OEG折线。认为岩石在达到屈服极限以前处于近似弹性状态,而T表示塑性流动开始。塑性岩石产生的塑性变形要比弹性变形大得多。图1-2 塑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三、三向压缩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特性图l3a、b为干砂岩和湿砂岩在常温和不同侧压(或称围压)三向压缩条件下的变形曲线。图中的纵坐标表示最大的主应力1(一般为垂直应力)与最小应力3,

14、(一般为侧向应力)之差,横坐标表示轴向应变。试验时侧向应力2=3。由图可知:(l)当岩石受三向压缩时,其应力应变的开始阶段,有一段近似于直线的关系,说明在主应力差值(1-3)的峰值前不远的范围内,岩石属弹性变形。(2)岩石的脆性和塑性是相对的,在单向应力或较低的三向应力状态下表现为脆性的岩石,在高压三向应力状态下破坏前也能表现出很大的塑性。(3)三向压缩时,随着侧向应力3和主应力差值(1-3)的增加,强度极限(峰值)也随之增大。(4)岩石在三向压缩条件下破坏以后,虽然其结构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保留一定的承载能力。这对于在井下控制煤柱和岩体的稳定性很有实际意义。图1-3 砂岩在常温和不同侧压三向压

15、缩下的应变曲线a干砂岩;b湿砂岩四、岩石的蠕变性在恒定载荷持续作用下,应变随时间增长而变化的现象称为蠕变,表示这一特征的曲线叫做蠕变曲线。图l4是岩石的典型蠕变曲线。由图可知,在开始加载时,试件立即产生一个瞬时应变(图中OA段),由于这一段作用的时间极短,故可近似地认为是弹性变形。在AB段,应变不断增加,但应变速率不断降低,故曲线呈下凹型,这个阶段的蠕变称为第一阶段蠕变或短暂蠕变。在BC段,应变以稳定恒速增长,这个阶段的蠕变称为第二阶段蠕变或定常蠕变,且这个阶段的时间延续最长。在CD段,应变以加速增长,曲线呈上凹型,这个阶段的蠕变称第三阶段蠕变或加速蠕变。当应变达到某数值D时,最终引起试件破坏

16、。图1-4岩石的典型蠕变曲线第四节 岩石的强度特性在载荷的作用下,岩石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破坏。岩石发生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称为极限载荷,用单位面积表示则称为极限强度。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岩石具有不同的极限强度。岩石的强度可分为单向抗压强度、单向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三向抗压强度等。一、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岩石试件在单向压缩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它是地下工程中使用最广的岩石力学特性参数,在煤矿中研究岩石分类、确定破坏准则以及表达围岩坚硬程度时,常采用这一指标。测定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通常采用直径5cm和高径比为2的圆柱形试件,在压力机上以50100N/s的速度

17、加载,直到试件破坏,然后按下式计算: (1-10)式中 Rc岩石试件的单向抗压强度,kPa; P岩石试件破坏时施加的载荷,kN; A试件初始截面积,m2。煤矿常见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见表1-4。二、岩石的单向抗拉强度岩石试件在单向拉伸时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值,称为单向抗拉强度。它是岩石力学性质中的重要指标。由于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在受载不大时就可能出现拉伸破坏,因此,它对研究井下巷硐失稳等问题有重要意义。目前,测定岩石抗拉强度的基本方法基本上可分两类,即直接拉伸法和间接拉伸法。直接拉伸法与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类似。可按下式求得岩石的抗拉强度: (1-11)式中 Rt岩石试件的单向抗拉强度,k

18、Pa Pt试件破坏时的总拉力,kN; A试件破坏断面积,m2。由于直接拉伸法的岩石试件加工复杂,目前广泛采用劈裂法间接地测定岩石的单向抗拉强度。这种方法是用直径为5cm和厚2.5cm的圆盘形试件,在材料试验机上以35N/s的速度加载,直至试件被压裂(图1-5)。此时,可按下式计算试件的抗拉强度: (1-12)式中 Rp圆盘形试件的抗拉强度,kPa; P试件裂开破坏时的竖向总压力,kN; D、t圆盘形试件的直径和厚度,m。图1-5 劈裂法试验装置示意图1-试件;2-钢丝垫条;3-承压板图1-6 倾斜压模剪切装置三、岩石的抗剪强度岩石的抗剪强度是指岩石抵抗剪切作用的能力。目前广泛采用倾斜压模法测定

19、岩石抗剪强度。如图1-6所示,将规格为5cm5cm5cm的立方体试件放在两个钢制的倾斜压模之间,以50100N/s的速度加载迫使试件沿预定的剪切面AB剪断。这时作用在破坏面上的应力为: (1-13)式中 T、N作用在剪切破坏面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kN; 抗剪强度,kPa; n剪切破坏面上的正应力,kPa; P试件发生剪切破坏时压力机施加的总压力,kN; A试件剪切破坏面的面积,m2; 试件与水平面的夹角,()四、岩石的三向抗压强度岩石在三向应力作用下所能抵抗的最大轴向应力,称为岩石的三向抗压强度。它通常是在轴对称应力组合方式(即12=3)的三向应力条件下,利用岩石三轴应力试验机测定的。图1-7

20、 三轴试验装置1-压力室;2-密封设备;3-球面底座;4-压力液进口;5-排气口;6-侧向压力;7-试件如图1-7所示,测定时将试件放在密闭的高压容器内,用油泵向压力室内送入高压油,对试件施加侧向压力(2=3),达到预定值后封闭压力室,然后以50100N/s的稳定速度,连续均匀地通过压力机活塞施加轴向载荷,直至试件破坏。试件在相应侧压力下的三向抗压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1-14)式中 R3c在一定侧向压力作用下的岩石三向抗压强度,kPa; P试件破坏时的轴向载荷,kN; A试件的初始横断面积,m2。岩石因受力状态不同,其极限强度相差很大。岩石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各种极限强度一般符合下列顺序:三向

21、等压抗压强度三向不等压抗压强度双向抗压强度单向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单向抗拉强度。此外,单向抗压强度Rc、单向抗拉强度Rt和抗剪强度之间有以下数量关系: 第五节 岩石的破坏类型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首先产生不同形式的变形,继而产生微细裂缝和破裂,如果破裂不断发展,将导致岩石最终破坏。有些岩石在破坏前出现很大的变形,而另一些岩石破坏前出现的变形很小或可忽略不计。通常把岩石在载荷作用下没有显著的变形而突然发生的破坏称为脆性破坏,把岩石在载荷作用下出现较大的变形以后才发生的破坏称为塑性破坏。但是在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岩石呈现脆性破坏还是塑性破坏,不仅取决于岩石本身的性质,还在很大程度上

22、取决于外界条件,如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温度,压力,水分,受载时间等等。例如,在常温、低围压和高应变率条件下呈现为脆性破坏的岩石,在高温、高围压、多水分和低应变率的条件下,岩石可呈现为塑性破坏。不论在何种受力状态下,岩石发生破坏的基本形式只有两种:拉断破坏和剪切破坏。例如岩石在受单向压缩时,根据其上下端面的润滑情况,可能出现拉断破或剪切破坏。岩石试件在受弯曲时,往往是由于下部表面受到拉应力的作用而导致拉断破坏。至于塑性破坏(例如粘土类岩石),它实质上是塑性岩石颗粒间产生微小剪切滑移的结果,仍属于剪切破坏。因此,尽管由于岩石性质、构造特征、受力方式以及试件形状和尺寸不同,试件的破坏形态有很大差别,

23、但从岩石的破坏方式和机理来看,都可归结为拉断破坏和剪切破坏这两种基本类型。一、拉断破坏拉断破坏可以直接由拉力引起的拉应力造成,也可以由压缩、弯曲等衍生的拉应力造成,但不论加载方式如何,都是由于拉应力超过极限强度而造成的破坏,其特点是岩石破坏时呈现出沿破坏面发生拉开的运动。拉断破坏又称张性破坏。图l-8 拉断破坏的两种情况a直接拉断;b、c间接拉断根据加载方式不同,拉断破坏可分两种情况:(一)直接拉断直接拉断(图l8a)的特点是断裂面与受力方向垂直,断裂面明显分离。而在断裂面之间没有错动。(二)间接拉断间接拉断(图l-8b、c)的特点是断裂而与受力方向平行。当在受压面上涂润滑剂时,由于加压板与试

24、件受压面之间无摩擦阻力或摩擦阻力很小,在纵向压缩过程中,引起试件自由地产生横向变形。当横向变形伸长量超过试件抵抗伸长的能力时,就会导致试件产生纵向劈裂而被拉断。这种因压缩而引起的拉断破坏形式又叫“压裂”或“横向张裂”。尽管以上两种拉断破坏的受力方式不同,但两者共同之处都是由拉应力引起破坏,而且都出现张开的裂缝。二、剪切破坏剪切破坏可以直接由剪切破坏或者由压缩衍生的剪应力造成。但无论加载方向如何,都是由于剪应力超过极限强度而造成的破坏。其特点是岩石破坏时呈现出沿破坏面发生相互错动的运动。剪切破坏又称剪破裂或剪裂。根据加载方式不同,剪切破坏有两种情况:(一)直接剪切通常由外加的剪力造成,其特点是剪

25、切破坏面与外加剪力方向一致(图1-9,a)。图 1-9 剪切破坏的两种情况a直接剪切;b、c间接剪切(二)间接剪切由轴向压缩或其它受力方式引起的剪切破坏。当受压面上不涂润滑剂时,加压板与试件受压面之间有很大的摩擦阻力,试件不易产生横向变形。于是试件内部产生剪应力,最后沿与最大压应力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某个平面发生剪切破坏(图1-9b、c)。称为剪切破坏角。剪切破坏角与岩石强度有关。通常,坚硬岩石的剪切破坏角较大,软岩则较小,常见岩石剪切破坏角见表1-5。尽管直接剪切和间接剪切破坏的受力方式不同,但两者共同之处是其破坏形式表现为试件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产生滑移,即形成剪切裂缝。但这种裂缝通常都

26、不张开,而是呈闭合的形式,常称之为剪裂面。通常,试件内部的剪应力具有对称性,试件受剪切破坏时常出现成对的倾斜裂缝,常称为“X形剪裂隙”(图1-9c)。第六节 岩体的基本性质前面讨论的岩石力学性质,都是以对小块岩石试件(岩块)进行的实验和研究为基础,与大范围天然岩体的力学性质有很大差别。为了有效地解决与工程有关的岩石力学实际问题,需要了解岩体的特征及其有关的力学性质。概括来说,岩体在以下三个方面与实验室岩石试件有显著不同:l)岩体以天然状态埋藏在地下,处于特定的自然物理环境(地下水、地温、地应力等)之中,这些因素无疑将对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2)岩体由一定数量的岩石组成,没有特定的自然边

27、界。岩体的范围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来圈定。3)岩体中存在各种地质弱面和地质构造。岩体在自然状态下经历了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在地应力作用下,岩体内部保留了各种永久变形和地质构造形迹,例如:不整合、褶皱、断层、层理、节理、裂隙等等。根据上述特征,岩体可定义为自然界中由各种岩性各种结构特征的岩石的集合体。从工程实际来看,大多数情况下遇到的岩体,是存在有各种弱面的坚硬天然岩石。因此,从抽象的、典型化的角度来说,可以把岩体看作是由结构面和受它包围的结构体共同组成的。所谓“结构面”是指在地质发展历史中,尤其是地质构造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地质界面,它包括岩石物质的分界面和不连续

28、面,如岩体中存在的层面、节理、断层、软弱夹层等,可统称为结构面。结构面是岩体的重要组成单元,它的性质影响到岩体的性质。所谓“结构体”是指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相互切割而形成的单元块体,也称单元岩块。结构体的四周都被结构面包围,常见的结构体大都是有棱有角的多面体,如立方体、柱状体、板状体、菱形体、梯形体、楔形体、锥形体等。结构体也是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的物质组成和排列组合方式也影响到岩体的力学性质。一、岩体的基本类型根据岩体结构特征的不同,岩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图1-10),1. 整体岩体(图1-10a)它是指只遭受轻微构造变动的厚层沉积岩,岩层多呈水平或缓斜状,节理不发育,很少有断层,

29、通常可认为是均质、连续介质。这类岩体本身有很高的力学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岩体的整体强度接近于岩石的强度,具有很好的自稳性能。 (a)图1-10 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a一整体结构;b一块状结构;c一层状结构;d一碎裂结构;e一散体结构2. 块状岩体(图1-10b)它是指遭受中等构造变动的厚层、中厚层沉积岩,岩层多为水平或倾斜状,节理发育,有小断层及偶有层间错动,岩石一般比较坚硬,这类沉积岩通常由岩性单一或强度相近的岩层组合而成。根据构造变动程度,可认为是连续介质或不连续介质。这类岩体的整体强度也较高,岩体的变形、破坏受结构面控制,它对一般跨度的巷硐是稳定的,开挖后在短时间内应力即能达到平衡。3. 层

30、状岩体 (图1-10c)它是指构造比较简单的沉积岩,岩层可以成水平或倾斜陡急状。它可以由单一岩性或不同岩性的互层或夹层组合而成,岩层的单层厚度一般在0.5m上下。这类岩体的特点是,各个单层具有比较完整的层状组合,同时常含有粘结力很小的层面、极薄层或薄层状的原生软弱夹层以及轻微的层间错动面,其节理发育程度不等。岩体的完整性随岩层变位程度而定,属于各向异性的不连续介质,其变形、破坏受岩层组合和结构面所控制,在跨度较大的巷硐顶部可能产生弯曲折断,而平行于巷硐侧壁的急斜岩层可能发生膨出及张裂。4. 碎裂岩体 (图1-10d)它是指岩层受强烈构造变动后产生严重变形和破裂的岩体。在这类岩体中,褶皱、断层、

31、层间错动、节理、劈理十分发育,而且断层、节理经常互相切割,使岩层完整性受到强烈破坏,属于不连续介质或似连续介质。这类岩体比较破碎,整体强度低,受力后的变形、破坏受结构面控制。当在巷硐中悬露时经常会发生片帮、冒顶、侧向挤出和底膨等现象。如果碎裂岩体中泥质含量较高时,也可能呈现与时间效应有关的塑性变形。5. 松散岩体 (图1-10e)是指经受最剧烈的构造变动后由断层泥、岩粉、压碎的岩石碎屑、碎块等所组成的岩体。它往往出现在大断层交汇处,形成破碎带,沿走向和沿倾斜的厚度变化极不规则。此外,近代未经胶结的松散沉积物,如砂卵石层等也属松散岩体。这类岩体的结构体呈颗粒状、碎屑粉状、角砾状,属于非连续介质。

32、它受力后的变形、滑移主要取决于散粒体之间的摩擦阻力和泥质物的控制作用,故常呈现明显的塑性或流变性。这类岩体的整体强度极低,几乎没有自撑能力,悬露时极不稳定,在掘进巷道时,如不进行超前支护,会立即冒落,甚至在掘进以后,巷道中还会出现臌帮、臌底现象,而且来压既快又大,持续时间长,往往产生连续的变形破坏,这是目前岩层控制领域中尚待解决的课题。二、岩体的基本特征根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岩体除了有以上结构特点外,从本身组成状况来看也与岩石有许多区别,其中比较明显的特征有如下几点。1. 岩体的非均质性岩体可以由一种或几种岩石组成,而且以后者居多。对于多种岩石组成的岩体,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组

33、织结构及其组合状况经常变化,所以一般认为岩体是非均质的。例如,对于倾斜层状岩体,无论是铅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其非均质性都十分明显;对水平或近水平的层状岩体,在铅直方向上的非均质性也是明显的,而在水平方向,尽管岩石种类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没有明显变化,但物质组成、岩性岩相也有变化,所以严格地说岩体都是非均质的。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如果不存在软、硬悬殊的夹层,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基本一致,才可看作均质体。2. 岩体的各向异性大多数层状岩体在水平及铅直方向的致密程度不同,因而就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即岩体在不同方向上显示的物理力学性质(如极限强度、弹性模量等)有明显不同。岩体的各向异性还受到岩

34、体内各种结构面的影响。由于结构面的方位不同,数量不等,规模不一,性质各异,会造成岩体具有各向异性。如结构面组数较少、各自发育程度不同的岩体,其各向异性会表现得很明显,反之,结构面组数多、各自都很发育、方向十分复杂的岩体,其各向异性反而表现得不明显。所以,岩体中组成岩石的成层条件及其分布规律,结构面特性及其发育状况等都会导致岩体具有各向异性。3. 岩体的非连续性由于岩体被各种结构面所切割,因此从原则上说岩体属于非连续体。但是随着被切割的岩块大小、形态和性质不同,岩块的排列和相互接触状态的差异,及其不连续程度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研究工程问题,尤其是进行岩体稳定性分析时,往往根据岩体的不同结构类型把

35、岩体分别看作是非连续体、似连续体或连续体。例如,受结构面影响明显的层状、块状结构岩体和碎裂结构岩体可视为非连续体,结构发育密集的碎裂结构及结构面不规则密集分布的散体结构岩体可看成似连续体,而只有那些整体结构岩体和部分块状、中厚层状结构的岩体才可看作是连续体。为了对岩体的特性有较全面的了解,在表1-6中对岩石和岩体特性的不同点进行了简要对比。第七节 岩体的力学性质像其他材料一样,在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变形,载荷不断增加,变形会不断发展,最后会导致岩体的破坏。了解岩体的变形规律和特性,对于控制岩体变形,解决井巷设计、掘进和维护,以及与地下开采有关的其它实际问题都有重要意义。岩体不是理想的弹性体,而是具

36、有弹性、塑性和粘性的,多裂隙的非连续介质,其变形性质也反映了这些特点。例如,岩体在载荷作用下出现弹性变形的同时也产生塑性变形,岩体变形的方向往往受裂隙方向性的控制。一、岩体的变形和破坏特征岩体的变形要比岩块的变形复杂得多,因为岩体是由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各种天然岩块(结构体)和切割这些天然岩块的弱面(结构面)组成的。所以在岩体的总变形中必然包括结构体和结构面的变形成分,通常前者可分为结构体的压缩变形和形状变形,而后者则可分为结构面的压密变形和剪切滑移变形。岩体变形时除了出现与岩石试验相同的那种横向变形外,还有因在其破坏前产生的非弹性膨胀(扩容)而造成的侧向扩胀。因此在表达岩体变形特征时,通常用侧胀

37、系数m来代替岩石的横向变形系数(泊松比)。侧胀系数的含义是: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和破坏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应力应变曲线见图l11所示。图1-11 岩体应力应变关系1-转化点;2-屈服点;3-极限强度(l)压密阶段。岩石受力后首先出现的是压密阶段(I)。此时的变形,主要是由岩体内的结构面(节理、裂隙等)被闭合和裂隙中充填物受到压密而造成的。其特点是随着应力的增长,变形增长率逐渐减小,故应力应变曲线呈凹状缓坡。(2)弹性阶段。岩体经过压缩以后,即由非连续介质转化为连续介质。在载荷的持续作用下将进入第二阶段弹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性质共同起作用,但主要是结构体开始承载和产生变形,

38、这时弹性变形是岩体变形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随载荷增加变形基本上按比例增长,即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直线型。(3)塑性阶段。当变形继续发展到屈服点以后,就进入岩体变形的第三阶段塑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与结构体变形同时伴随有结构面的剪切滑移变形,且变形成分主要是沿结构面滑移。岩体的扩容现象也越来越明显。(4)破坏阶段。在塑性阶段中,随载荷的增长,其变形增长率不断增加,当应力增加到极限强度时,使岩体沿着某些破损面滑动而导致岩体破坏,于是进入第四阶段破坏阶段()。在变形全过程中无法严格区分岩体的变形和破裂。实际上岩体在变形过程中包含着破裂的成分,破裂的出现反映着变形积累的突变,因此,变形和破裂没有

39、明显的界限,这是岩体变形性质区别其他材料的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类型岩体的变形特征见表1-7。二、岩体的强度特征由于岩体结构的复杂性,加上其它因素的影响,目前还难以准确地建立岩体的强度曲线。但可以认为,具有结构弱面的岩体总强度,既不会超过作为连续均匀介质的岩石结构体的强度,同时也不会低于其中结构弱面的强度。通常岩体内的弱面越少,越接近于均质连续体,岩体强度曲线越接近于岩石强度曲线,并以岩石强度曲线为其上部界限;反之,岩体内弱面越发育,则岩体强度曲线越接近于弱面强度曲线,而以弱面强度曲线为其下部界限。通常的岩体强度曲线总是介于岩石强度曲线和弱面强度曲线之间(图l12)。图1-12 岩体强度曲线的范围1-岩石强度曲线;2-弱面强度曲线;3-岩体强度曲线的可能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