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社会工作推进农村社会化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0993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社会工作推进农村社会化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析社会工作推进农村社会化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析社会工作推进农村社会化发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析社会工作推进农村社会化发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社会工作推进农村社会化发展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析社会工作推进农村社会化发展研究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摘要 农村社会工作要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从工作方法与主体方面推进自身的社会化,同时为农民增权,完善农民就业方式,提高他们货币支付能力,引导他们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帮助社会化小农进入正常的社会化轨道,推进农村社会化进程。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不仅要解决微观的社会问题,还要突破以往限于农村社区的局限,提升到宏观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改善城乡关系,提高农村社会工作的可持续性。论文关键词 社会工作 农村 社会化 一体化社会工作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农村社会工作的恢复与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本土化问题,当前农村社会工作更是处于萌芽阶段,它的开展需要处理

2、好自身的社会化问题,以适应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及发展需要,并提高农村社会工作的普遍性价值。本文所指农村社会工作,如无特别指明之处,都指代专业农村社会工作。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被纳入市场体系,发生转型,进入社会化进程,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而是“社会化小农”。政府主导的传统社会工作不能有效解决农村社会化问题,这为专业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空间,后者包含了自身的社会化与促进农村社会化两个方面。一、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在中国农村社区,社会工作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时期晏阳初等的平民教育运动与梁漱溟等的公民教育实验,国民政府也相应推行过新生活运动。解放后,只有政府

3、主导的农村社会工作,集体化时代,农村社会工作主要由人民公社提供。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恢复与发展,为农村社会工作奠定了人才基础,其次,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得到发展,随着农村问题的凸显,得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重视,“三农研究”成为热点,投身三农社会工作实践活动日渐增多。就其现实和理论价值而言,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乡村治理难题、提升基层政府官员公共服务的能力,而且可以促进社会工作理论的创新以及加快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在农村社区的发展,引起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中国的城市社会工作目前也只是在部分发达地区有

4、所发展,更遑论农村社会工作,同时农村社会工作面临与传统社会工作的合作、与农村的融合及如何推动农村发展的问题。因此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也就是自身的社会化,需要在认清农村、农村传统社会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坚持社会工作理念,在实践中寻找到促进农村社会化的发展路径。二、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化农村社会工作自身的社会化,即社会工作融入农村发展的过程,要在社会化工作理念的指导下,把握好工作方向,掌握好工作方法,发挥工作主体的最大化的作用。在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工作理念要能体现农民之所需,工作方向要能适应农村发展方向,工作方法要能为各方所接受,发挥各方力量,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工作主体要兼顾各方,明确各自位置及相

5、互间关系。(一)农村社会工作理念现实中,农村社会工作往往更多体现出的是扶弱济贫的工作理念,运用的是问题解决型方式。这是目前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理念,也是问题之所在,这种工作理念指导下的农村社会工作,解决的常是些具体、个别、浅显问题,易出现农村社会工作退出后,社会问题反弹甚至恶化。这不仅是对案主的伤害,更是农村社会工作自身不负责任表现,无法实现农村社会工作目标。理论上,社会工作秉承的理念是助人自助,克服现实中的错位矛盾,农村社会工作的理念应具有两个层面,融入农村社区和帮助农民主体,两个层面的结合便是一种社会化的工作理念。助人之自助涉及两个主体,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包涵两个方面,社会工作者提供直接帮

6、助与帮助案主实现自助,前者往往面对的是些浅显的社会问题,后者则属于深层次的社会工作,只有通过深层次的社会工作,发挥群众的力量,才能达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增权的社会工作目标;需要三个步骤,直接帮助,为案主提供自助的客观条件,跟踪服务。(二)农村社会工作方法本着助人自助的理念,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需要运用到一定的社会工作方法,以实现农村社会工作目标。社会工作方法主要有个案工作、群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三种,个案工作以个人和家庭为工作对象,实行一对一的服务,群体工作通过与群体的互动,达到帮扶群体中的个体及群体自身的目标,社区工作是帮助社区中的个体、群体在社区事务的参与中,了解融入社区,获得社区主体感,促

7、进社区发展。当然,社会工作对象是活着的人,是处于社会关系网中不断变化着的,所以要综合运用三种社会工作方法,以实现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化,其对象是农民、其地域是农村,解决的是农民就业与农村发展问题,当前条件下,农村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缺乏,经验不足,而且很多社会工作者对农村是陌生的,农村又是“熟人社会”,作为陌生人社会工作者,在农村开展工作,方法问题更为重要。上面提到的三种方法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常用法,中国地域广袤,农村更是千差万别,农村社会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地运用三种方法。(三)农村社会工作主体农村社区目前以传统社会工作为主,农村社会工作

8、的开展,面临与传统社会工作的合作问题,因此,农村社会工作的主体就涉及专业社会工作者、传统社会工作者、农民,三个主体间关系关乎到农村社会工作社会化的进程。在农村社会工作主体进入之前,传统社会工作主体与村民之间基本上体现出的是“官民关系”,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在行政框架内,由行政干部按行政程序进行的行政管理。关于三个工作主体间关系,首先农村社会工作主体要处理好与传统主体关系,这是得以入村的前提,传统主体掌握着资源,并在长期的社会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合作关系是必然选择。农村社会工作主体与农民的关系是农村社会工作的关键,两者间具有相对的主客体关系,前者视后者为案主,属于主体,现实中又是前者进入后者的领域,变成了客体。鉴于农村社会工作者面临着复杂的问题与关系,在实践中要扮演多重角色。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能力显得极其有限,需要依靠农民这一社会工作的真正主体,才能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所以传统社会工作主体与专业社会工作主体在农民这一主体目前都是辅助性的,这也恰好说明了为什么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助人自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