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和功能定位.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009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和功能定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和功能定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和功能定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和功能定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和功能定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和功能定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和功能定位.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和功能定位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是农民教育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尚有很大发展潜力。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重新定位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农民教育;作用农民教育是教育范畴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农民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教育形式。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始终是中国社会人口最多的群体,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农民是主体和内在动力。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

2、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把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因此,发展农民教育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在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鲜明、学科门类齐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人才资源雄厚的优势,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和农

3、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高等职业院校的职责所在,也是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新课题。一、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功能和现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步,90年代后期开始迅猛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高等职业院校正在蓬蓬兴起,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我国传统学制不断变革的必然结果,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和社会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增大,高职高专院校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0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其中本科院校740所,高职(专科)院校1168所”。12006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数、招生数和在校人

4、数分别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8、53和43%”。2高等职业教育已名副其实占有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且全国的招生数、在校生数呈逐年增加的态势。高等职业院校相比较于其他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型而言,具有三个本质特征,首先是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隶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等层次;其次是高等性,它区别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三是应用性,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以高等学校为主体的农民教育研究,在国内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农业职业教育研究型,主要是以农业大学和职业院校为代表的行业性高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民,按照农业教育特点和规律,采用学院性模式化教学

5、制度来开展高等学历教育和培训。二是普通教育研究型,这种类型的研究主要以师范大学教育学科专业为代表,依据教育学一般原理和方法体系,研究农村青少年文化素质和技术教育问题。后者的研究虽对实施农民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强指导意义,但因其属一般教育理论,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针对性不强,无法深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中,因而很难涵盖农民职业教育范畴,本文探讨的农民教育主要是指前者,即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担负为国家现代化和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高等职业院校

6、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专业科技人才,为我国的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业发展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由于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优势,因此在农民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过程中应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1、农民教育对象和受教育主体人口基数大,农民教育任务艰巨。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2750万人,占55.1;城镇人口59379万人,占44.9.”3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杨雄年表示,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科

7、技素质还不是很高,从整体上看,农民素质还不是很乐观。他认为“与城镇人口相比,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概占16.8%,比例不是很高。另外跟城镇的人口相比,城镇受教育程度平均在11年,这反映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还任重而道远。从农业水平和技术情况来看,农民的科技素质还不是很高。科技培训的覆盖面很小,一年之内接受过一次科技培训的农民不足三分之一,接受过三次以上的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3%。外出务工的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大概是8.3年,但是培训很少。2007年,经过培训的外出就业劳动力占到总数的19.2%,所以还有很大的差

8、距。”4 2、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首先,高等职业院校积聚了一批的专家学者,具有其他机构难以比拟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知识现实力量的体现,科技竞争的本质也就是人才的比拼,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宝贵和最有效的资源。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人才优势是其在农民教育过程中最根本的优势,可以说这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和师资队伍为农民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员保障。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在长期的农民教育过程中已经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相比较于其他机构,这些经验方法的总结更具有理论性和思想高度,在具体施行实践中会更有针对性,效果会更

9、加明显。作为职业培训基地和人才汇集的高等职业院校,在长期的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而且感性层次上的经验在高等院校更有机会也更容易通过系统的思考总结得到升华,最终形成一些农民教育的智慧结晶。 再次,高等职业院校遵循教育行业发展规律,更为熟悉教育的特点和方法,因此在农民教育过程中更易于把握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训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对农民心理的把握和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运用。“职业教育心理学,正是要考察和研究这个互动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所产生的特殊的心理现象及规律,而不是他们在这个互动系统以外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及规律。”5由于农民文化程度的相对较低,

10、接受新生事物能力不是太强,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偏向于形象思维等特点,更由于渗透于农民教育过程中的相关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方法的运行,充分掌握了相关教育学心理学规律和能熟练运用教育技巧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在此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 第四,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农户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在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能很好的发挥各主体的自身优势,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和共赢效果的产生。农民对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知识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也希望通过项目的引进推广盘活资金创造更大的财富,高等职业院校也需要农村这样一个平台来推广和验证其最新的科研成果。种种实例

11、证明,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创造社会效益、培养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增强办学活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训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后,过去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训更多停留在县乡一级地域中进行,教育内容和培训方法也仅仅局限于一些简单层次的农业技术知识和局部的针对性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而这并不是基层农技服务部门所能完全解决的,与此同时,随着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多年的生产实践和长期的职业培训已经让他们对较为基本的农技知识很熟悉,因此,他们对能够接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产生了强烈的要求,而高等职

12、业院校则能很好的承担这种责任。三、高等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在农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质量、经费、科研水平、科技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出现下滑的现象,特别是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困难,办学经费不足,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未被充分认识,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高等教育序列,从传统教育的观点看,高等教育是针对于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它的教育对象更多指向于通过考试机制选拔出来的受教育群体,它与身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群体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至少关系不大,因而长期以来高等教育

13、与农民群体的教育和素质提升是隔离的。而农民教育长期以来也被认为是单纯的实用技术教育和针对农业生产的“应急教育”,它仅仅应该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中级职业教育学校产生联系,不可能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传统认识的误解和长期的认识惯性导致了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未被充分认识,其作用也未被充分发挥。2、高等职业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存在定位不明确、发展路径不稳定等弱点,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升格组成,缺乏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制度积淀和系统思考,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并不十分清晰,因而形成了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方面的

14、一些制度性和结构性障碍,比如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农业高等职业院校数量有限,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中农业专业所占比重也不多。而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趋势的转变和高校扩招形势下大学门槛的相对降低,高等职业院校因为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和科研条件等因素导致教育质量有所滑坡。而且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相对滞后性致使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陈旧,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在人才培养层次上重视研究性高学历人才的培养轻实用性专门人才培养,与“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63、招生形势趋于恶劣和生源质量下降背景下的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人才选

15、拔上的先天不足和后劲乏力,深刻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虽然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显得有些薄弱。由于各种原因,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规模虽然持续扩大,但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尤其在从事农业专业学习的学生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均不容乐观,这就势必造成职业教育和农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4、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历史原因和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距,高等职业院校对基层服务不够,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比较偏重专业研究,即便科研项目与农业生产关系较强,却因为地理位置的隔阂,使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所下降,与农民接触的

16、机会不多,对农民进行贴近帮扶和个别教育的可能性更小。同时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宁愿在城市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也不倾向于到农业基层单位工作,致使所学专业与知识不能学有所用,在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的同时,也不能满足农民急需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强烈要求。 四、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分析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应该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形势下,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民教育中应该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1、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培训农民骨干和农民精英分子方面的作用。相对而言,高校教师和专家学者人数有限,强制性规定高校教师必须大规模、大范围

17、培训农民显然很不现实,因此,可以通过吸收农民中的骨干分子参加培训,这些骨干分子应该是对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有一定兴趣、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技术特长的人,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培训,从而间接达到更大范围进行农民教育的目的。比如组织村委会主任(书记)或致富带头人等农民骨干到高等院校学校进行理论培训,利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学习的契机以点带面推动农民教育培训的展开。2007年,辽宁省按照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在农村选拔出455名种植、养殖能手参加第二期农民技术员培训班,474名学员将在沈阳农业大学、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农科院兴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和大连水产学院分别参加蔬菜、花卉、果树、食用菌、药用植

18、物、家禽、养猪、淡水养殖、海水养殖等9个专业的学习。通过学习有利于增长农业专业知识,提高了生产技能,搭建了技术、信息沟通和交流网络,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高等职业院校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人才和职业技能知识的汇集,虽然职业院校由于地域的限制远离农村,不能紧密联系农业生产第一线,缺乏条件面对面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编写农业教材、开办职业培训网站等方式在农民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农业教材尤其是农业科普教材和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实用性教材是农民接受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教材服务于农民接受职业培训的需要。农业网站主要以农业产业和农

19、民群体为服务对象或主要内容,“在中国互联网业发展中,农业网站所占比例较小。到2O05年6月我国网站数量已达678万个,而农业网站仅占其23。”7根据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和北京农业信息网的调查显示:“1998年我国农业网站数量只有500个,2003年达到6389个,而21305统计总量已经达到15964个,整体呈现跳跃式发展。从199820O5年,年均增长54。20002005年,全国农业网站数量增长了近8倍.”8而且从农业网站的特点上看,政府主办或者政府主导的网站诸多,在内容上以农业政策宣传和企业策划的居多,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农业网站这个媒介平台做好农民教育培训

20、工作。 3、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鼓励大学生毕业之后深入基层服务和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并使这种制度常态化、正规化。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尤其是农业专业的大学生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拥有天然的知识技能优势,他们也是连接高校科研和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的有效桥梁。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深入基层和农村,利用自己专业知识技能从事农民教育培训,许多高校组织的大学生“农业技术下乡”、“科技下乡”活动的开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大学生村官将在未来农村社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性教育,使之成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一

21、只重要的力量。 4、直接招收农民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定向进行培训,为农村社会发展培养稳定型的实用人才。吉林省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今年计划选拔2550名优秀农村青年到高等院校等5所涉农高等院校进行大专学历教育,实行回乡创业的定向培养方式,招收畜牧兽医、畜牧、作物生产技术、园林技术等8个专业。据悉,这些被推荐人员学习期间的学费、书费和住宿费由省和市州、县(市、区)政府承担,求学期间在村里的待遇不变;学成后,须返回原所在村创业。9与“大学生村官”制度相比较,这种制度更有利于所培养人才在农村安心工作,培养成本也不是很高,其源自农村的本性也便于与乡村社会进行联系和开展工作。据悉吉林

22、、浙江、辽宁、湖北等地以推荐农民上大学为主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也早在几年就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其积极效果也将逐步展现。参考文献:1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 2董川峰高职高专院校数占普通高校总数60.8N中国青年报2006-10-2732007年中国主要人口数据2008.3.104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差 中国农民素质不容乐观 news/ 2008-04/25/ content_15014624.htm中国网新闻中心 2008.4.255冉苒.关于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思考J.职教通讯,2004(12).106苏荟.对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8(0l):617覃亮,王喜成.农业网站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768熊金辉,肖凌,孟宪峰.中国农业信息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评价J,农业网络信息,2006(2):1-69孔祥武.吉林选拔2550名农村青年上大学N.人民日报.2009-5-5(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